接续 39 地下草海
(顺着他的头灯。我这才注意到。我们所在的水潭仿佛悬浮在悬崖的中间的一个小亭子,周围弥漫着无边无际的黑暗,暗示我们身处另一个世界,而脚下约50米处,则是一望无际的地下草海。)
40 "内鬼"终于露了破绽
经勘测,在我们下方约二十米处,还有第二个水潭,这个水潭的面积比上一个更大,像是半山腰的一个温泉池,而凶猛的水势到此已被消化于无形,从第一个水潭溢出的流水温柔地泻下,在水潭的石壁上成为一幅腾起袅袅水汽的水帘。我想,此景如果不是被埋没在永久的黑暗中,一定能评上5A级景区。呵呵。
我们从第二级水台攀爬到洞穴底部,相比之下,已经算是很轻松了。别人还没意识到彭辉身体不适,所以我不声不响地分担了他大部分的行李,骄傲如他,也有些难为情,低声道谢。
老金对彭辉的宽泛的知识面一直抱怀疑态度,觉得他是哗众取宠,考他:“你不是百事通嘛,跟我们解释下那个娃娃鱼是怎么回事吧。”
彭辉答:“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平时是以昆虫、鱼、蟹、鼠、鸟等为食。一般都藏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静守猎物,将食物整个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大鲵的耐饥本领和厉害,据说在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该吃的时候也不客气,饱餐一顿就能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这条是不是大得邪门?”蒙晋还心有余悸。
彭辉点头,“至于体积嘛,体长超一米的就已经十分罕见了。它的四肢也与我们印象中的同类不同,特别长,特别有力,难怪在水底像个人形。”
彭辉推测,它的巢穴不会是在蟒蛇洞的那个水潭,而是在瀑布附近,只不过定期逆流到那个水潭捕食。它的食物就是我们看到的虫团,估计是虫子产卵的使命完成后,虚脱了,坠落水中,正好成了大鲵的美食。
“这洞内一定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老金判断。
“你别轻易磕头就好。”彭辉还是忍不住讽刺了他一下,老金的表情挺难堪的。
洞穴的底部出乎意料地寒冷,冷嗖嗖的,没有一丝风,是浸入骨髓的冰凉。而我们脚下那片嶙峋的怪石一直蔓延着浸入草海。
以我们现有的经验和常识,已经不确定能否把眼前的这个“空间”称之为“洞穴”。因为这片草海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触目惊心。
常识告诉我们,由于终年不见阳光,只能在洞内特定环境中繁衍的洞穴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洞口附近会有一些特殊植物,随着光的强度减弱,洞内的植物种类会迅速减少,主要有羊齿植物、苔藓和地衣、藻类等。
而眼前这个巨大的黑暗的空间里,为什么能保存着一个类似的湿地生态系统?我们用电筒查看水面,这里的水很浅,透明度大,水下生满了一种褐色草类,密不见底。
从洞穴底部到草海,有个大约30米的过渡带,这里布满了从洞顶、洞壁、洞口伴随崩塌作用形成的块石、碎石和角砾石堆积物。
奇妙的是,除了几处怪石蔓延,草海的边缘都围着由碳酸钙沉积形成的边石坝。
边石形成的蜿蜒小坝,把草海和碎石带分隔开来。一边是散落的废墟,带着末世的苍凉,一边是宁静得近乎凝固的水面,这种反差透着诡橘。
郑远忽然对我耳语:“你盯着彭辉。”
他已注意到,彭辉走得很慢,慢慢脱离了队伍,然后打着电筒,躲进了崖壁下的暗影里。他的动作够鬼祟。我靠,如果他是内鬼,这举动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他多半是因为发烧,思维迟钝了。
其实心里是不相信“他是内鬼”的推测。不过我们确实不能放过每个疑点。
我打着电筒快步跑了过去,彭辉原来是背对着我,略不自然地转身。拉上裤链,假装刚刚小便完毕。
如果我们都行进在黑暗中,有谁会专门跑到角落小便?落后几步就可以解决了。而且这洞底死寂一片,我根本就没听到射水的声音。
他真只是假方便之名,在这里留记号?
我故意关心地询问他身体好点没有。他说自己刚吃过药。不易察觉地把手里的某个东西塞进裤兜。仓促地扔下走了。
我心里一格登,凭直觉判定,他的神情不太对头。我假装小便,走近他刚才呆过的地方,打开头灯。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我看见在岩壁的一个洞里有团白色的纱布。也许是为了引后来的人注意,故意露出一角。
我倒吸一口冷气,他果然是内鬼!我心里忽然很悲哀。怎么会是他?如此看来,后面秘密尾随我们的人,一定是彭辉找来的人马,其中很可能就有他哥哥吧。
照此推测,他们兄弟的动机很明显嘛,目标直指宝藏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我回到队伍,心情低落,把刚才发现的迹象悄悄告诉郑远。郑远和我刚才的感觉一样,又意外,又难受,愣了许久。
“果然是他。”郑远叹了口气。“下面有好戏看了。”
他转身,挥手让队伍停下,通知大家就地扎营。
“我们来个瓮中捉鳖。”他悄悄对我耳语说:“我让蒙晋一起加入行动。”
(顺着他的头灯。我这才注意到。我们所在的水潭仿佛悬浮在悬崖的中间的一个小亭子,周围弥漫着无边无际的黑暗,暗示我们身处另一个世界,而脚下约50米处,则是一望无际的地下草海。)
40 "内鬼"终于露了破绽
经勘测,在我们下方约二十米处,还有第二个水潭,这个水潭的面积比上一个更大,像是半山腰的一个温泉池,而凶猛的水势到此已被消化于无形,从第一个水潭溢出的流水温柔地泻下,在水潭的石壁上成为一幅腾起袅袅水汽的水帘。我想,此景如果不是被埋没在永久的黑暗中,一定能评上5A级景区。呵呵。
我们从第二级水台攀爬到洞穴底部,相比之下,已经算是很轻松了。别人还没意识到彭辉身体不适,所以我不声不响地分担了他大部分的行李,骄傲如他,也有些难为情,低声道谢。
老金对彭辉的宽泛的知识面一直抱怀疑态度,觉得他是哗众取宠,考他:“你不是百事通嘛,跟我们解释下那个娃娃鱼是怎么回事吧。”
彭辉答:“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平时是以昆虫、鱼、蟹、鼠、鸟等为食。一般都藏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静守猎物,将食物整个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大鲵的耐饥本领和厉害,据说在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该吃的时候也不客气,饱餐一顿就能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这条是不是大得邪门?”蒙晋还心有余悸。
彭辉点头,“至于体积嘛,体长超一米的就已经十分罕见了。它的四肢也与我们印象中的同类不同,特别长,特别有力,难怪在水底像个人形。”
彭辉推测,它的巢穴不会是在蟒蛇洞的那个水潭,而是在瀑布附近,只不过定期逆流到那个水潭捕食。它的食物就是我们看到的虫团,估计是虫子产卵的使命完成后,虚脱了,坠落水中,正好成了大鲵的美食。
“这洞内一定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老金判断。
“你别轻易磕头就好。”彭辉还是忍不住讽刺了他一下,老金的表情挺难堪的。
洞穴的底部出乎意料地寒冷,冷嗖嗖的,没有一丝风,是浸入骨髓的冰凉。而我们脚下那片嶙峋的怪石一直蔓延着浸入草海。
以我们现有的经验和常识,已经不确定能否把眼前的这个“空间”称之为“洞穴”。因为这片草海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触目惊心。
常识告诉我们,由于终年不见阳光,只能在洞内特定环境中繁衍的洞穴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洞口附近会有一些特殊植物,随着光的强度减弱,洞内的植物种类会迅速减少,主要有羊齿植物、苔藓和地衣、藻类等。
而眼前这个巨大的黑暗的空间里,为什么能保存着一个类似的湿地生态系统?我们用电筒查看水面,这里的水很浅,透明度大,水下生满了一种褐色草类,密不见底。
从洞穴底部到草海,有个大约30米的过渡带,这里布满了从洞顶、洞壁、洞口伴随崩塌作用形成的块石、碎石和角砾石堆积物。
奇妙的是,除了几处怪石蔓延,草海的边缘都围着由碳酸钙沉积形成的边石坝。
边石形成的蜿蜒小坝,把草海和碎石带分隔开来。一边是散落的废墟,带着末世的苍凉,一边是宁静得近乎凝固的水面,这种反差透着诡橘。
郑远忽然对我耳语:“你盯着彭辉。”
他已注意到,彭辉走得很慢,慢慢脱离了队伍,然后打着电筒,躲进了崖壁下的暗影里。他的动作够鬼祟。我靠,如果他是内鬼,这举动也太没技术含量了吧。他多半是因为发烧,思维迟钝了。
其实心里是不相信“他是内鬼”的推测。不过我们确实不能放过每个疑点。
我打着电筒快步跑了过去,彭辉原来是背对着我,略不自然地转身。拉上裤链,假装刚刚小便完毕。
如果我们都行进在黑暗中,有谁会专门跑到角落小便?落后几步就可以解决了。而且这洞底死寂一片,我根本就没听到射水的声音。
他真只是假方便之名,在这里留记号?
我故意关心地询问他身体好点没有。他说自己刚吃过药。不易察觉地把手里的某个东西塞进裤兜。仓促地扔下走了。
我心里一格登,凭直觉判定,他的神情不太对头。我假装小便,走近他刚才呆过的地方,打开头灯。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我看见在岩壁的一个洞里有团白色的纱布。也许是为了引后来的人注意,故意露出一角。
我倒吸一口冷气,他果然是内鬼!我心里忽然很悲哀。怎么会是他?如此看来,后面秘密尾随我们的人,一定是彭辉找来的人马,其中很可能就有他哥哥吧。
照此推测,他们兄弟的动机很明显嘛,目标直指宝藏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我回到队伍,心情低落,把刚才发现的迹象悄悄告诉郑远。郑远和我刚才的感觉一样,又意外,又难受,愣了许久。
“果然是他。”郑远叹了口气。“下面有好戏看了。”
他转身,挥手让队伍停下,通知大家就地扎营。
“我们来个瓮中捉鳖。”他悄悄对我耳语说:“我让蒙晋一起加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