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犯过罪,我有恋尸癖,我有我的过去,可以讲出来么?

  ****************************** 10月29日 更新开始 ***********************


  至于这个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放火和假扮张老师的那个家伙。因为弹头打在电视机柜上,然后反弹到墙上,这两个击打的位置和开枪的位置应该是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凶手是在被打掉三棱军刺之后,后退几步拔枪射击,一瞬间能撤出去那么远的距离,凶手的动作想必也是十分敏捷的。
  心下有了这些计较,我便和房东说了几句,走出了这间房子,在附近的小饭店转了转。问了几个店老板。
  终于有一个店老板说,她好像记得确实有个男的来这附近打听过一对父女住在哪里。听到她这么说,我才放下心来。
  既然凶手要打听朱峻轩李飞娜住在哪里,就说明,很多我不希望是内奸的人,确实不是内奸。
  问到这里,这里的情况了解得也差不多了。我正要离开,却正好遇到俞老先生从街对面慢悠悠地走过来。连忙上去打招呼道:“俞老,您好!”
  俞老先生见是我,笑道:“小林,你又来找大师谈古论今了?”
  “没有,大师今天不在。我听说那两个朋友不告而别了,特意来看看。俞老这是……?”
  “我去找老友聊天嘛,他不在?去哪了?”
  “宗教事务局的领导来了,办了个佛学座谈会。”
  “哦,小林哪,你那两个朋友,我怎么觉得很奇怪啊?”
  “奇怪?”
  “他们是什么民族啊?”
  “这个……”我一头雾水,道,“汉族吧?”
  “不像。我上次见他们时,总觉得像是我的一个老友提到过的……一个比较特别的民族。”
  “哦?”我一下来了兴致,连忙问道,“什么民族?壮满回苗土家蒙古?”
  “不,好像不是我们国家的,”俞老先生摇摇头,道,“不如你直接去问问我那老友吧。”
  “他在哪?叫什么呢?”
  “姓黎,叫黎家余。他现在应该在金山卫地方志编委会的办公室吧。地址是在板桥西路卫阳南路。”
  我向俞老先生道了别,直奔而去。
  黎家余也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我向他简要说了来此的意图。他听说是俞老先生介绍来的,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聊到正题,他道:“哦,老俞说的是巴焦人吧?”
  “芭蕉人?”我一愣,这是什么名字?
  “是一个在东南亚的海上民族。以潜水能力著称。生活的区域大致在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珊瑚海中,他们体温很低,纯以血肉之躯就能下潜到30米深的海底,即使没有负重,也能悠然的在海底大步穿行,仿佛在陆地上打猎一般。传说,他们只靠简单的木船和自制的武器,就可以把鲸鱼这种身长可达18米强大的海中巨兽制伏。”
  听完这一席话,我便已呆在当场。这说的简直就是朱峻轩和李飞娜啊!我不禁想起朱峻轩那双一直都是冰冰凉的大手,心里不禁一颤。莫非,他们是巴焦人在中国的后代?
  当我把这个疑问提出来的时候,黎老先生摘下眼镜,望着我道:“你说得不错。我和老俞最近和几个老朋友在编纂《金山卫春秋》,查阅了很多史料。我估计巴焦人最早的来源就是来自于中国,而且……很有可能就来自于这里。”
  “这里?”
  “是的。是上海金山的前身……”
  “康城?”我急忙问道。
  “你也知道康城?”黎老先生道,“不过,据我的考证,巴焦人的前身,比康城还要早。”
  我想起李宇波说过的话,问道:“莫非,就是大禹派大将颛雪征服鹦鹉洲的时候,那些土著人?”
  黎老先生脸色一变,厉声道:“小伙子,这些事,是谁告诉你的?”

  一般情况下,我当然会说是从俞老先生那里听来的,但是现在,我怎么可能说?俞老先生自己都不知道,还让我来问黎老先生。我要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就别走出这个门了。
  无奈之下,我只能道:“是一个历史学家告诉我的。他叫李……”
  “宇波”两个字还没出口,黎老先生突然讶道:“是李落彦吗?你在哪里见到他的?”
  李落彦?我突然醒悟过来,道:“这个李落彦,是不是有个儿子叫‘李宇波’?”
  “你是听李宇波说的?”
  “是的。”我一副诚恳的表情,答道。
  “哦,”黎家余老爷子终于换上了一副稍微相信了些的表情,道,“李落彦他们父子俩好久没有消息了,怎么回事?”
  我总不能告诉他,李宇波已经投靠了一个很不靠谱的组织,而李落彦连下落都没有了吧。于是只能道:“我也不清楚啊……很久没见过李宇波了。对了,我记得李宇波说,他父亲遇到了一个长期生活在康城的家族传人,指的应该就是俞老先生吧?似乎李落彦老先生对康城历史的了解,是从俞老先生那里得来的,但是……俞老先生为什么对巴焦人的了解,反而不如您和李落彦老先生这么多呢?”
  黎家余老爷子没有回答,反问我道:“你……刚刚说你叫什么来着?”
  “林佑。双木林,保佑的佑。”
  “哦,哦,想起来了,怪不得觉得你名字有点耳熟。前些天遇到老俞,他提起过你,”黎老爷子和蔼地笑着,把眼镜放在一旁,道,“既然不是外人,就和你说一点也无妨。老俞是从小时候读过的《俞氏家谱》上得知那些历史的。而李教授不但是历史学家,也是古人类学家。他从老俞那里知道康城历史之后,几经考证,得出了这个结论。因为我对古人类学也有些研究,所以他在考证过程中,曾经和我讨论过。”
  我点头道:“结论就是:颛雪东征时,把那个叫冢牙的土著大酋长和当地部落击败后,没有归降而逃走的人就流落到东南亚,成了今天的巴焦人?”
  “是的,”黎老爷子道,“你应该知道酋长冢牙的妻子叫什么吧?”
  我呆了一下。如果我没记错,第一次遇到李宇波,听他讲述康城历史并遭遇枪手袭击,是在6月5日。距现在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那时候他顺带一提的名字,我怎么可能还记得住?但是为了不扰了黎老爷子的谈兴,我还是努力回忆了一下,道:“哦,想起来了,是叫季路牙母!我记得宇波说,颛雪率军进攻冢牙的部落时,她在一个叫狄克的小酋长怂恿下,袭杀了颛雪部队几百号人。”
  黎老爷子点头道:“不错。根据李落彦教授考证,传说这个季路牙母有祖传巫术,能制造一种不死军队。她就用这种巫术大败颛雪大军的。颛雪吃了败仗,退到了大茫湖,幸而遇上其子颛胤率八百勇士抵达谷水关。于是父子合兵,沿大湖东进,将正在庆功的冢牙武装打得惨败。冢牙见势不敌,和狄克率残部,南遁白茅山之阳,在天台堡栖身。随后,他们又准备了些木筏,渡海向东南逃窜。鹦鹉洲没来得及逃亡的土人尽数倒戈而降,季路牙母偕妇孺及其随从五百余人也向颛雪请罪,乞求归顺。颛雪不计其咎,宽恕了他们。季路牙母便尊颛雪为大酋父。这时候,鹦鹉洲正逢秋潮海浸刚过,土人的聚落都处在积水洼地包围之中,颛雪立即发动将士帮助土人筑渠引流,很快将洼地积水引入卧龙江,赢得了土著人的好感。这年冬天,颛雪纳季路牙母为妻妾。”
  “啊?”我心里暴汗,颛雪娶了季路牙母?如果说冢牙对颛雪充满了恨意,这这这……这也很正常啊!毕竟颛雪打败了自己,还娶了自己的老婆!想到这里,向黎老先生道:“这么说,冢牙和狄克两人率领残部逃走,竟然漂洋过海,到了东南亚一带,从此定居海上,不再与陆地上的人来往,就成了现在的巴焦人?
  “也不尽然,”黎老先生道,“据我们考证,巴焦人的祖先确实有冢牙和狄克带去的一些人,但是也有东南亚那边的当地土著。冢牙的后代,后来又回到了中土。”
  “什么?他们回来寻仇吗?”
  黎老爷子一副学者风范。不太爱开口,但只要谈兴一上来,就无话不谈了,只听他道:“哈哈,你小子有点意思,怪不得前些天遇到老俞,他说遇到了个很有灵性的小伙子。至于冢牙是不是来寻仇,这个不太清楚。但是那已经是千年之后的事了,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海洋生活,有了极强的体力和敏捷的身手,这种能力已经灌注到他们的血液基因之中。回到中土的时候,估计已经是周朝末期了。他们登陆的地点,就是当时的越国。”
  我“嗯”了一声,道:“他们若要落叶归根,回到越国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且从海上季风和洋流的方向来看,从东南亚回到这里也算是顺风顺水。不过,如果他们身手如此高强,又时逢春秋战国的战乱时期,应该很容易名声鹊起,成为一代勇将啊!”
  黎老先生听了我这话,“呵呵”笑道:“你说得一点也不错。”
  “可是,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勇将?”
  “那是因为,他们太过匪夷所思,历史不敢记载,只能在野史小说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吧!”黎老先生笑道,“小伙子,你肯定读过金庸先生的书吧?”
  我点头道,“当然读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恐怕只要是有汉字的地方,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么你知道金庸先生除了武侠小说作家之外,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么?”黎老先生望着我道。
  “知道。金庸先生写的小说,尤其是‘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武侠与历史结合得非常完美,堪称典范。没有深厚的历史功底,是写不出来的。”
  “那么,你刚刚说的那个对联,包含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武侠巨著。只是,还有第十五部,你知道么?”




  ***************************** 10月29日 更新结束 ************************


  今天实在是太忙了,喝得傻乎乎了才回到宾馆。出差的日子真痛苦啊。更新迟了,抱歉各位。。。我10月31日才能回上海,估计明天更新也不一定能准时,各位敬请见谅
  @哎咿呀呀呀 11522楼 2013-10-30 10:27:00.0
  这个,好诡异,我天天都跟帖。就昨天找这帖子怎么都找不到,我搜文章名字跟作者名字,怎么都搜不到。额额额`
  -----------------------------
  灵异事件出现了。。。
  ****************************** 10月30日 更新开始 **************************


  “当然!我看过,”虽然黎老先生的话题围绕着金庸先生兜了个大圈子,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但还是马上答道,“《越女剑》!”
  我这话音刚落,脑海里便闪过“越国”、“武艺高强”、“以一敌百”、“迅捷无伦的身法速度”等等词汇,突然“啊”了一声,忽地明白过来黎老先生想说什么,急忙道:“莫非,您的意思是……”
  黎老先生见我似乎明白了过来,笑道:“为什么《越女剑》没有列入那个对联里的十四部小说之中?只是为了那个对联的对仗工整么?”
  我紧紧地盯着黎老先生,道:“难道是因为,《越女剑》根本不是个小说?”
  黎老先生捋着胡须道:“孺子可教。关于越女剑的故事,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这可是一本正儿八经、十分严谨的史书。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类似的故事亦有记载。”
  我听了黎老先生这话,大脑硬盘不由得高速旋转起来。
  金庸先生在《越女剑》里,描写了一位叫“阿青”的女子,剑术超群,无人可敌。在最后,她为了追求所爱的范蠡,不让范蠡追随西施而去,竟然独力杀入馆娃宫,一人一棒,尽挫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手。最后杀到西施面前,要将她毙于棒下,却被西施的美貌所震慑,终于改变心意,成全了范蠡、西施两人,而阿青自己,也飘然而去。
  《越女剑》,本来是金庸先生决心为自古相传的“卅三剑客图”中,那三十三个“剑客”,各写一篇短篇小说。但是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便不知为何,没有再写下去。不但如此,这本创作于1970年、只有万把字的《越女剑》,实际上更是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写完《越女剑》之后,金庸先生坚持着把1969年开始连载的《鹿鼎记》写完,就马上宣布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为什么,偏偏是这部《越女剑》,会成为金庸先生最短和最后一部武侠小说?
  怪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细心的人会发现,金庸先生在《越女剑》的结尾,还犯了一个逻辑错误,那就是:故事里说,阿青最后杀向西施的一棒,虽然没有刺穿西施的心脏,棒上的劲气却伤了她,导致“西子捧心”成了人间最美丽的形象。但是,我们都知道,西施自幼有心脏病,在村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捧心蹙眉了。而东村的那个奇丑无比的东施,学她的模样,才有了“东施效颦”的说法。西施还在村里的时候,只有十几岁,而《越女剑》里的西施被阿青所伤的时候,吴国已经被灭,西施也有三十几岁了。
  作为历史大家的金庸先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又是为什么,金庸先生写完《越女剑》之后,没有继续写其他三十二个剑客?竟然还封了笔?
  这些问题,我一直都很好奇。直到这时,听了黎老先生之言,我才明白:莫非,金庸先生作为著名历史学家,考证之后发现,他写的这个“速度奇快”、“身手敏捷”的阿青,根本不是幻想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历史人物?她,很有可能就是黎老先生所说的“冢牙后人”、“回到中土的巴焦族”,也就是具备极高天赋的“天生的刺客”。而这个刺客民族,承载了太多秘密,所以,金庸先生才在《越女剑》的结尾故意犯下错误,使得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臆想故事,从而误导了所有读者?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与之前提过的秦始皇“反向了反向思维”的方法如出一辙,是聪明绝顶之人使出的聪明绝顶的手段。
  我很想摇头苦笑,把这个疯狂的念头抛诸脑后。但是我这人就是这样,到了这等时刻,哪里控制得住自己,不由得继续想下去:所谓的“剑客”,实际上就是“刺客”。没错,所谓“刺客”,千万兵马之中,能斩军队主帅的项上人头;皇宫深院之内,可取达官贵族的身家性命,他们掌握着最高强的武艺,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天下黎民百姓的幸福。如果只有武功、没有原则,就像电视剧里那种达官贵人豢养用来欺压良民、铲除异己的黑衣蒙面人,那只能称为“连环杀人犯”、“买凶杀人的侩子手”,不配称为“刺客”。
  正如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里说的那样,所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说的意思就是:屠龙刀里藏着“武穆遗书”,一部习之可称霸天下的兵法神作。如果有人得到它,称霸天下为王,却倒行逆施、祸及百姓,那么就会有一个武林高手,学了倚天剑里藏着的“九阴真经”,千里迢迢来取昏君之头。这个武林高手,就是所谓的“刺客”。
  “处江湖之远”的刺客,是对“居庙堂之高”的人王的一种震慑,是天下的良心。正如李白的《侠客行》中写的那样:“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何等的侠义、何等的洒脱!
  说到这首诗里提到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熟知张艺谋电影的人,肯定会马上想到一部电影:《英雄》。是的,飞雪、残剑两人,一开始为了报私仇,行刺秦始皇。无名在刺秦之前,有感于残剑写下的“天下”二字,也为了结束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之苦,放弃了难得的刺秦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无名、残剑可谓是英雄。
  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倒行逆施,推行暴政,沉税重役,百姓流离失所。却只有一个张良站出来,在博浪沙伏击之,未果。其他刺客,却都不见。他们,都去哪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浑身一震,之前的疑问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里表达了对正义刺客的尊敬和向往,但是,他写完《越女剑》之后便即封笔,很大的可能性是:他发现了在阿青之后,其他那些巴焦族回到中原那些的“刺客”,都堕落了!原本应该坚守着最高原则,不为任何世俗力量和诱惑所动的“刺客”,竟不知为何,归顺了秦始皇,成为了那个守卫秦始皇陵的秘密组织!
  虽然得出这个结论还缺乏证据支持,但是我无法不相信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也只有这样一个掌握着最高武功的组织,才能使得秦始皇的陵墓和其中的秘密保存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
  是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季路牙母用来打败颛雪的巫术,很明显就是把人制成“假死僵尸”的那种秘药的最初1.0版本,而她那自大禹时代就流落海外的原配丈夫——冢牙,他的后代,却在时隔两千年之后回到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土,最终竟然归顺了秦始皇,成为任何一代皇朝也不敢轻视的“守陵人”!
  而那个三环嵌套的图形,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组织的标志!他们追杀所有可能拥有和秦始皇一样的“假死药”的人,那些图片里的人,那个明朝的官员,那个上吊女子所属的江南世族,那个民国时期的家伙,还有--陈子奇!
  如果我猜得没错,唯一逃过一死的,正是陈子奇。他既然已经掌握了假死药,在这个秘密的刺客组织前来取他性命时,就事先服了药,呈现死状。来杀他的人以为他死了,但为了确认他真的已经死透,或者为了伪造现场,就又把他溺在浴缸里。但是假死状态下根本不用呼吸的陈子奇当然不怕水。事后,不知是谁、从哪里找来的复活药,又救活了他。
  他不是为了保持容颜才服下假死药,而是为了装死。不过,他重出江湖的时间大约是在2002——2003年之间,到现在已经有5、6年的时间,如果按照中国的婚姻法,22岁才结婚,生下儿子是23岁,就算他从生下儿子这一年开始假死沉眠,2003年复活,他也该有28岁了才对。这么说来,他差不多和我一样大。
  当然,这货说不定早熟,不按照婚姻法的规矩来玩,未婚先育也是很有可能的。不管怎么说,他一定是有整过容的。从他那儿子脸上就能看得出来。有个整容院的广告,就是一对男帅女靓的夫妻被一群丑陋无比的子女围绕着,广告语是:“你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向孩子解释。”
  死过,也整过容,还和儿子互换了身份——银行卡、以及作为顾志雄的那家房产公司股东出现时,都是用儿子的名字。也难怪陈子奇从此能逃过守陵人组织的追杀,还能各种在背后倒打一耙,想要借我的力量把这个组织连根拔起。
  这么看来,现在的情况真是复杂无比。一个丧失了正义的信条和原则,投靠了强权的秘密刺客组织;一个想要通过复活古代暴君、利用手上的奇药闹个天翻地覆还杀人不眨眼的疯子;一个为了自保、却与林家宅三十七号脱不了干系的成功人士自助组织;还有潜伏着准备把这些家伙一网打尽的刑事警察……
  我勒个去啊!这么乱七八糟,让我如何是好?



  ********************** 10月30日 更新结束 ******************************



  今天终于能准时更新了,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