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那些可意会不可点破、灰色、淡淡的段子和微故事

清明节,微博上很多人提到了以下人名:林昭和,遇罗克,王实味,张志新。

  如果不知道这些人的可以google一下,会帮助认识过去的某几段疯狂年代。
  每次路过天安门,我都有些好奇,主席他老人家在城楼上眺望自己的身体,是啥感觉。
  
  via 带三个表
  有人给我推荐了一个视频,”震撼全人类的视频,看后影响你的一生“
  
  看了十来分钟,觉得“震撼全人类”一点都不夸张。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1NzQxNjA4.html
  @她说他说
  
  LZ各种懒呀懒呀懒呀懒~~~~~~~~~~~~~~~~~~~~~~
  @tinywinter
  @雪落有声fay
  
  楼不会弃的。不过最近各种懒~~哈哈
  
  网上多了,肩膀好疼,鼠标手,今天已经换成左手用鼠标了。
  去超市买完东西排队付款,我前面的人交款时,收银员告诉他:“你这张100块的是假钞!”
  
  那人做震惊状:“不可能!这是麦当劳刚刚找给我的!”
  
  -----------------
  
  我看第二遍才看出来哪儿有问题,哈哈
  
  有人评论:过两年有可能就成真事儿了。
  
  最感人的话应该是这句吧:如果我想结婚了,那人一定是你。
  
  最感人的话应该是这句吧:如果我离婚了,肯定是因为你。
  
  不,还有一句,我先离,你随意。
  六岁的儿子说要娶隔壁小姑娘。
  
  我说:“你们认真考虑过了吗?”
  
  儿子: “当然!”
  
  我又问:“怎么去上学?”
  
  “我们都有自己的自行车。”儿子说。
  
  他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最后我问儿子:“结婚了有孩子怎么办?”
  
  儿子: “我们商量了,暂时不打算要孩子。如果她下了蛋,我就把它踩碎!”
  一哥们电话信号不好,站在街上冲着电话大喊:“哎?喂!喂!你在哪呢?”
  
  随即就被警察带走了。
  
  -------------------
  
  来自环球时报的报道:
  社评: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4/1609672.html
  
  摘,被称为“前卫艺术家”的艾未未据信近日被中国警方“带走”,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权机构”迅速出面干预,要求中方立即释放艾未未,并将此事上升为中国“人权恶化”,艾未未则被称为“中国人权斗士”。
  提问:视频中播音员一共播报了多少个人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YToaUL_DDs/
  地铁上一女子看杂志,一篇文章标题是“以坦然的眼光看冯小刚们”,我还以为这文章是讲拍片越来越烂的导演,后来又看到副标题——专家谈白癜风。。。太他妈欺负人了这。
  
  via 女流氓.exe
  油价再这么涨下去,变形金刚3的结尾激战戏不得不修改为:擎天柱骑自行车带领一帮博派兄弟迎战骑着电瓶车前来挑衅的威震天。
  中国体育一定会下滑,因为中国人喊“加油”都喊不起了。
  
  via 胡淑芬
  南方周末 - 大学团干之死
  http://www.infzm.com/content/57290
  
  摘:
  ”合肥工业大学的团委副书记陈刚死了,他以决绝的方式,从12楼上“纵身一跃,凛然赴死”。
  
  他是在竞选团委书记落败后自杀的。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当官的欲望受到了打击之故。但他在遗书中自述,是因为有人设置了种种反常的程序,用不正当手段拉票,才把他排挤走的。
  
  在熟人眼里,陈刚是一个凡事守原则与底线的人,他不可能放下身段与规则去拉票。在妻子眼里,丈夫陈刚并不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
  
  我个人来讲,在中国高校环境中待越久就越觉得失望
  @当三毛还是二毛
  
  罗胖子的演讲MS是在第一页吧。这样说来,谁慢来着?
  
  楼主其实不是死宅,今天晚上在还在哥们儿的老婆做头发之际俩男人去看爱情片《单身男女》。
  
  嗯,嗯,其实我就是想说,杜导功力深厚,把爱情片拍的如此纠结。比较推荐。
  
  @蹩脚刺猬
  
  嗯,容嬷嬷,我记得你。
  
  
  
  @jeffstephenchu
  
  喝茶你也跑不掉。 半夜3点都没睡,你的确该找个女朋友了。。。。
  
  帮你征个女友如何?
  
  各位看官,此ID:jeffstephenchu,85年生,湖北人,上海工作某公司大客户销售,学历本科,性情温和,人品上佳。有意者可索取其MSN号。
  
  这篇类似于科普的文章很不错。
  
  日常行动背后的法律社会学基础
  https://hzaze.wordpress.com/2011/04/10/rcxdbhdflshxjc/
  
  摘:
  
  我在课上问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敢去银行存款?
  
  大家觉得不好回答,课后有个同学查阅了银行法等资料,得出结论说把钱存在银行里是安全的。不错。但是假设这个问题问的是一个虽然也存钱但是不识字的人,他应该怎么回答呢?他看不懂甚至听不懂法律上到底说了什么,那他为什么敢存钱呢?他根据什么敢把自己的血汗钱换成一张纸(存单或存折)呢?他为什么不担心银行赖帐呢?
  
  这个问题之所以奇怪,就是因为人们存钱时根本不去想这个问题——而答案就在这里。人们每天未经反思而作出的无数行动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本秩序。(而这个基本秩序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法律。)如果每件事都要加以质疑反思才敢做出行动,那么也许人们根本无法行动。我怎么敢到路上走?有人撞我怎么办?我怎么敢坐车,司机喝醉了怎么办?车的质量不好轱辘飞出去怎么办?我为什么敢上楼上桥上电梯,它们塌下来怎么办?我开饭店,顾客吃了饭不付钱怎么办?我买的电视电脑,并不把功能全试一遍才敢抱回家去;我喝的矿泉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我也不知道,我总不能把矿泉水的生产线考察一遍才敢买。我去存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