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图腾(小小雀鸟隐藏的惊天之秘)

  “你说得对,”丁司空嘿嘿冷笑,退到一旁,“今日我就让你输得心服口服。”从背上解下布袋,掏出一面拨浪鼓。那面拨浪鼓和日常所见的拨浪鼓并无不同,鼓面绘有彩图,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之际,弹丸甩动发出“咚咚”的响声。
  王遥见状,哑然失笑:“比赛决斗,他拿个小孩玩意出来做什么呢?”
  不料燕万里见了此鼓,脸上微微变色,一语不发地从解下布袋,从中拿出一个银光闪亮的小钟。
  王遥见了,心想:“难道这个就是燕大哥所说的白钟?”他所猜不错,燕万里手中所持的便是禽门异宝白钟,而丁司空手中的拨浪鼓也并不是普通的小鼓,而是用夔牛皮制成的小鼓,两者都是世人平常难得一见的奇物,想不到今日在这个小小的南方村子里竟同时现世。
  王遥不知道两人拿出两个小巧精致的玩意出来究竟是要干什么,只听得丁司空哈哈大笑:“彼此彼此,半斤八两。”
  燕万里也点头道:“的确如此。”转而一笑,“但我还有凤蛋在手,第一场比试终究是你输了。”说着从怀中掏出凤蛋,举起起来。
  丁司空望着凤蛋,双目发光,继而冷笑道:“你虽有凤蛋,但你未必能赢我。”
  这一语大出燕万里意料之内,愕然道:“你还有什么东西?”
  丁司空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本黄皮古书,傲然说道:“《琴经》!”
  燕万里身子一震,说道:“怎么可能?《琴经》怎么可能在你手中?”
  丁司空道:“我去了老头子的神农禽谷,历经千辛万苦才取得此书。凤蛋虽是天地间最为神奇之物,但我禽门以此书开宗立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绝不比凤蛋差上一筹。”
  @乂户 304楼 2013-06-22 18:45:00
  不是《禽经》吗?禽门改乐班了?
  -----------------------------
  拼音笔误,《琴经》的确应为:《禽经》,谢谢指正。
  @一水之湄 309楼 2013-06-23 07:08:00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楼主的贴正在兴头儿上,楼主悠悠递出两个字:待续……

  -----------------------------
  人生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待续的过程,有期盼才有意思嘛。如果有一天,这个帖子里不再说出这两个字,那就是剧终人散的时候了。
  燕万里沉吟半晌,说道:“你当真去神农禽谷取得此书?”丁司空道:“书就在我手,那还有假的么?”燕万里叫道:“我要验书!”向一旁的王遥说道,“小遥,你出来做我们的公证。”
  王遥一愣,走了出来。燕万里说道:“别怕,我们此刻按照本门规矩斗法,不会胡乱加害公证人的。你去他手中拿书,看看第一页写的是什么话。”王遥应了,丁司空冷冷地盯了他一眼,将书交到他手中。他不敢望丁司空,拿了书就赶紧离开,立在两人中央,只见书皮上写了两个字:禽经,心道:“这就是禽门的开派经典《禽经》吗?”边想边打开书页,他本来认字不多,但前些天跟随燕万里学习认鸟,也学会了不少的文字,一眼望去,第一页的那一行字与御鸟之道息息相关,他字字都认得,当下大声将它们念了出来:“御……御禽者,操控灵禽飞兽之人,上天下地,必具非常之能。”
  燕万里听他读完,神色不惊,问道:“除了这句话,第一页中可有血迹?”王遥仔细看了,摇了摇头。燕万里不动声色,抬头向丁司空问道:“师兄,你最近可有见过小师妹?”
  丁司空一怔,花脸牵动了几下,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说道:“那小丫头不是死了么?你突然提起她干嘛?”
  “你这本经书是假的!”燕万里闻言放声大笑,大声说道,“两年前我在神农禽谷见过小师妹,到手的《禽经》也被她夺了去,我当时受了伤,更吐了几滴鲜血在书中的第一页上面。你既然没见过她,又何来真正的《禽经》呢?如果是真的《禽经》,为何没有我的血迹?”
  丁司空翻了翻白眼,吐出一口气,嘿然道:“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场是你赢了。”右手一扬,银线飞舞,王遥只觉手中一空,那本假的经书已经被丝线牵走,在半空中被切割得化为片片碎屑,满天飞扬。
  燕万里将凤蛋收回怀中,笑道:“多谢师兄承让。”
  夜色渐深,风吹过林,镜湖那边的树林草地里,响起了阵阵蛙鸣声,似为这场比斗增添
  几许喝彩声。
  丁司空输了一阵,听那蛙鸣呱呱,好似在嘲讽自己一样,心中顿起烦躁之感,不耐道:“吵死人了!鬼车——”
  “哑呼———”忽地一阵低沉的鸭鸣响起,一道红影飞进了丛林之中,四周变得赤红如血,只一瞬间,那些嘈杂的蛙鸣全部寂静无声。红影重又飞起,闪电般停落到丁司空的左肩之上,翼翅张合,足有丈许之广。
  王遥定睛看去,这是一只红蓝羽衣相间的大鸟,身圆如箕,浑身光彩流动,仿似烈焰燃烧。长着一张猫头鹰般的大面孔,大脸之下八条小短颈环绕成一个圆圈,颈上各挂着一个丑陋的人脸小怪头,乍眼望去,就好像是猫头鹰戴了一条人脸骷髅项链一样。
  怪鸟九个怪头嘴角沾了田娃的鲜血腐肉,嚼动之间左顾右盼,眼睛寒光暴闪,一副诡异的魅惑媚态。
  王遥心想:“这鸟说猫头鹰又不像是猫头鹰,究竟是什么鸟?我还以为捕风捉影鸟一鸟双头够怪,想不到这只鸟竟然长有九个头。”
  那些想要起步离开的村民也是大为好奇,惊呼迭喊,又停下脚步,站得远远观看。陈春花却脸色发白,几乎瘫在地上,一个劲地喃喃自语:“怎么又来了一个?又来了一个……”想要出去将王遥拉回来,身子却似没了力气,说什么也不能动了,只好嘶声呼喊,“遥仔,快回来、快回来我身边……”
  @凡尘微客 315楼 2013-06-23 09:01:00
  今天能有几更呀?呵呵

  -----------------------------
  还有一节,稍等。
  王遥回头去看母亲,退了出去,扶住陈春花。陈春花神色萎顿,拉着王遥便要离开。王遥却不愿抛下燕万里一走了之,拉拉扯扯间,听得咚咚的鼓声,转头一望,只见燕万里啊的一声,左边肩头似乎被什么击中,衣服竟而着了火。他慌忙挥手将火拍灭。那只九头鸟在空中飞翔,口中红光溢射,火种竟似出自它的口中。
  丁司空右手转动,摇动拨浪鼓,说道:“第二、第三场比试,我们一并开始吧。”燕万里哼了一声,转身回去打开竹笼,将句芒青鸟放了出来。
  按照禽门自古定下的规矩,同门若是有非不得已的决斗之时,须得进行斗器、斗乐、斗鸟三个项目比试。所谓斗器,就是拼比各人搜寻所得的御禽法器,看看谁的更为奇异珍贵。这其中并无特别规定哪一种法器是至为高级,比斗之人俱是内行,自会分辨法器的优劣高低。但像凤蛋、《禽经》等千古奇物,自然就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因为凤蛋乃自然之物,况且实物近百年来没曾现世,别说见过,就只知道形状的人也是寥寥可数,无法伪造。而真的《禽经》虽早已失传,但其中流传的卷首语却是禽门中人耳熟能详的,丁司空于是伪造了一本假的经书随身携带,原拟于同门比斗之时以假乱真,一举压倒众人,不料弄巧反拙,被燕万里撞破了计谋,输了一阵;
  禽门的创始人本为宫廷禽葬师,专事灵禽飞鸟的葬礼工作,老年时参透天道,悟出天地玄机,从音乐中发现声律与禽鸟的相关之道,于是将练习音乐也列入为禽门弟子的修炼功课。据说到了一定境地,曲由心生,人禽合一,音乐上的修为越高,御禽之术就越是高明——这就是那天燕万里跟王遥说禽门与音乐的渊源很深的缘故了;
  斗鸟,顾名思义就是禽鸟相斗。禽门自立派伊始就专事帝皇,皇宫之内玩乐较少,闲暇之时,王族中人就用禽鸟相斗取乐。后来这一游戏流传民间,更开创了斗鸟赌博等游戏的先河,深受老百姓喜爱,长久不衰。禽门一派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有些音乐造诣上相差不多的御禽师,便将斗乐和斗鸟合二为一,通过击奏乐器来操纵禽鸟比拼。燕万里和丁司空生平比斗不下百次,二人实力相差无几,于是丁司空才提议斗乐和斗鸟一并进行。
  待续。
  @孤星娘子 346楼 2013-06-24 02:56:00
  我来啦我来啦~~!!!
  越来越有意思了~~!!!!
  楼主辛苦哦~!!!
  -----------------------------
  星娘好久不见~~!!!
  先来抱抱,转几个圈~~!!!!
  哇塞,你越来越重了~!!!
  @fieryloong 348楼 2013-06-24 10:55:00
  忍不住回复个,处男回给你了,要对人家负责任,另:大声吼吼,催更

  -----------------------------
  讨厌啦~人家喜欢的是女人,处男滚粗去~
  当是时,燕万里左手举起白钟,右手中指往钟面一弹,“叮”的一声长响,清脆悦耳。王遥突然丹田一跳,似乎那钟声就击在自己身上一般。适才丁司空摇动拨浪鼓,他的丹田也有同样感觉,但当时不以为意,此时听见钟声,又生异感,茫茫然不知何故。
  句芒青鸟听到召唤,高声嘶叫起来,半空中青光大现,仿佛幻生出无数青草绿花。
  “来吧!”丁司空脚步轻移,手摇拨浪鼓,驱使九头鸟攻击句芒。
  王遥丹田越跳越快,气海里的那股真气猛地窜出,随着鼓声、钟声在体内钻来钻去。他大惊之下,忙坐下调气运转,不料真气游走到心口之时,竟一分为二,一左一右向左右手钻去。
  陈春花见儿子突生异状,满头大汗,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半边身子绿幽幽,半边身子亮如火,吓得不知所措。
  这时村民已走了大半,稀稀疏疏只剩下一些不怕死的年轻人依然在观看。火光黯淡,那九头鸟在鼓声的驱动下,快如闪电地飞去飞去,燕万里驱使句芒连番抵挡,然而九头鸟五行属火,句芒属木,五行之中木生火,句芒吐青,万物蓬生,九头鸟借势吐火,九头转动,火势愈大,熊熊红光中,燕万里哪里还看得清九头鸟的影子?他虽有听鸟之技,但九头鸟进退之间实在太快,来去无踪,还没听得到它的位置,它已然突破句芒的防线,窜到自己身边。不一会半边衣角又被九头鸟扫中,腾地烧了起来。
  他拂去焰火,右手五指不断连环敲击钟面,好似弹琴一样,白钟发出古琴音符般的好听声音。原来这白钟当年是禽门的一位大师所造,表面绘有一幅百鸟朝凤图,凹凸面高低不同,用力敲击,分别可奏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那一边丁司空也是不停摇鼓,初时每一次击打有如风生海上,回环流转;渐渐地风起云涌,声音雄奇激越,有若海啸山崩,轰隆隆的越来越响。夔牛兽乃是远古奇兽,用它的皮制成的这个拨浪小鼓,两枚弹丸摇荡,击之可使声音轻如风吹密林,重如狂雷霹雳,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看似简单轻便,实则极考御禽师的功夫。
  两件奇异乐器发出的古怪声音,回荡在石坪四野,众人听了极为难受,纷纷掏出棉布塞住耳朵,实在受不住刺激的人只好捂住耳朵赶紧离开。
  当是时,燕万里左手举起白钟,右手中指往钟面一弹,“叮”的一声长响,清脆悦耳。王遥突然丹田一跳,似乎那钟声就击在自己身上一般。适才丁司空摇动拨浪鼓,他的丹田也有同样感觉,但当时不以为意,此时听见钟声,又生异感,茫茫然不知何故。
  句芒青鸟听到召唤,高声嘶叫起来,半空中青光大现,仿佛幻生出无数青草绿花。
  “来吧!”丁司空脚步轻移,手摇拨浪鼓,驱使九头鸟攻击句芒。
  王遥丹田越跳越快,气海里的那股真气猛地窜出,随着鼓声、钟声在体内钻来钻去。他大惊之下,忙坐下调气运转,不料真气游走到心口之时,竟一分为二,一左一右向左右手钻去。
  陈春花见儿子突生异状,满头大汗,整个身子颤抖个不停,半边身子绿幽幽,半边身子亮如火,吓得不知所措。
  这时村民已走了大半,稀稀疏疏只剩下一些不怕死的年轻人依然在观看。火光黯淡,那九头鸟在鼓声的驱动下,快如闪电地飞去飞去,燕万里驱使句芒连番抵挡,然而九头鸟五行属火,句芒属木,五行之中木生火,句芒吐青,万物蓬生,九头鸟借势吐火,九头转动,火势愈大,熊熊红光中,燕万里哪里还看得清九头鸟的影子?他虽有听鸟之技,但九头鸟进退之间实在太快,来去无踪,还没听得到它的位置,它已然突破句芒的防线,窜到自己身边。不一会半边衣角又被九头鸟扫中,腾地烧了起来。
  他拂去焰火,右手五指不断连环敲击钟面,好似弹琴一样,白钟发出古琴音符般的好听声音。原来这白钟当年是禽门的一位大师所造,表面绘有一幅百鸟朝凤图,凹凸面高低不同,用力敲击,分别可奏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那一边丁司空也是不停摇鼓,初时每一次击打有如风生海上,回环流转;渐渐地风起云涌,声音雄奇激越,有若海啸山崩,轰隆隆的越来越响。夔牛兽乃是远古奇兽,用它的皮制成的这个拨浪小鼓,两枚弹丸摇荡,击之可使声音轻如风吹密林,重如狂雷霹雳,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看似简单轻便,实则极考御禽师的功夫。
  两件奇异乐器发出的古怪声音,回荡在石坪四野,众人听了极为难受,纷纷掏出棉布塞住耳朵,实在受不住刺激的人只好捂住耳朵赶紧离开。
  陈春花想要帮忙将王遥的双耳也塞上,王遥闭着眼睛,摇头说道:“不用。”陈春花不知何故,见他神智清醒,说话清晰,只好依他。原来王遥体内的真气与燕、丁二人同出一源,又因吃过凤血草,功力大大增强且颇具灵性,此时听到乐声,自然而然受到感应,自行运转全身。那道青气就是禽门一派的真气,红气却是凤血草另行滋生的真气。两道真气相互融合,竟而合为一体。此刻一分为二任意奔走,大概过了一盏茶时分,又再次融汇如一,周转百骸,全身轻飘飘的舒泰无比。
  王遥站起身来,睁开双目,只觉神清气爽,目光清明,耳力聪敏。只见燕万里处于一片火海之中,身侧红光闪烁,两人相隔甚远,却隐隐觉得热浪扑面涌至。
  望向远处,另一边的丁司空也身陷桎梏之中,被漫天藤条缠绕不得脱身。镜湖旁边的丛林树木沙沙作响,青草起伏伸展,枝叶摇曳摆动,伴随呼呼风声席卷而来。
  天空之上,一青一红两道光芒来回旋转撞击,绿光纵横如青龙横空,红光吞吐若火云狂舞。
  猛然间红光陡卷,一股令人窒息的热浪排山倒海般,向着燕万里的头顶翻涌着直贯而下。
  王遥左耳一动,异感突生,依稀听到藏在热浪中的鸦鸣,叫道:“在右边!”
  燕万里闻言,电掠而起,身子向左疾退几丈。热浪逼人,红光散而复聚,“呼”地一声,自地下打了个旋儿,复又向上卷起,在半空中化为九头鸟,展翅上下扑飞。
  丁司空鹰隼般的双目射了过来,在王遥脸上一转,忽露寒光,冷冷道:“你怎么知道鬼车的位置?”他与燕万里斗到此时,原以为这一下偷袭必能一击即中,不料功亏一篑,自然不胜惊疑。
  王遥道:“知道便知道,有什么了不起么?”丁司空哼的一声,不再理他,摇动拨浪鼓,弹丸缠指转花飞绕,从拇指开始,五指依次来回转动,最后转到食指之间,丁司空手掌反向转动,将两粒弹丸反向打回鼓面,鼓声叮咚悦耳,高低错落。
  注:
  鬼车:古代凶禽之一,又称鬼鸟、九凤,据说最早起源于《山海经》。相传它本来有十个头,后来被天狗咬去了一个,只剩下了九个,所以又叫做九头鸟。
  (“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段成式《酋阳杂俎》)
  又有些人说它原本只有九个头,其中一个头受伤滴血永不愈合。(“鬼车……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刘恂《岭表录异》)
  这个长着九个头的怪鸟,因为头颅的左顾右盼造成了别扭的步态,与鸭子的步伐非常相似,而且声音也似鸭鸣,民间有些地方也称为:鸭鬼鸟。(“色赤,似鸭。”——《三国典略》)
  《正字通》说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鸺鹠,即现在的猫头鹰。)
  宋代的周密《齐东野语》中说九头鸟:“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头有九,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竟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脰,即脖子)。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留下《鬼车诗》一首,对九头鸟也有生动完整的记述。
  九头鸟的形象在古书中多有记载,小说中出现的鬼车形象糅合以上资料而创作。
  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至今为止,文中共出现了祝融、精卫、句芒、捕风捉影、鬼车五只灵禽。在此略作说明: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之帝王,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小说中的祝融火鸟只是借他的名字,寓意火中神鸟。
  句芒在古代是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少昊的后代,名重,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唐代诗人阎朝隐有诗曰:“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
  精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出自《山海经》,有“精卫填海”的典故。
  捕风捉影鸟为作者虚构。
  小说后面还会出现许多类似的灵禽,有些本身就是鸟类,但有些只是借喻,典故传说大抵出自古籍,但与古籍的记载可能略有出入。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