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严明赵哥他们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及之后的许多次行动。之后的行动,再不是磨炼适应,而是真刀真枪地和越南特工对着干。许多朋友可能以为特种部队作战就是拿着机枪,狙击枪什么的对射,手雷狂扔。赵哥说真实的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其实每一支侦察分队都不是独立作战的。好象他们小队每次行动,就会有一支工兵部队,一支后备支援部队,一支通信部队,还有一支火力支援部队在后面支持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火力支援部队,包括师属炮兵营,火箭炮连等。他们发现啃不动的目标,就会呼叫炮火支援,用铺天盖地的炮火将对方覆盖,必要的时候还会全军佯动,配合作战。但相应的,越军方面也是这一套战术,毕竟中越部队的军事作战传统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
1986年11月的时候,两军间的阵地战已经很少了,表面阵地战斗显得很平静。可是暗地里的特种侦察作战,却到了白热化的状态。赵哥所在的侦察大队频频出动,越军的特工也不断地渗透。以往双方的主要目标都是抓舌头,搞破袭。而现在目标,就是直接置对方特种部队于死地。潜伏,反潜伏。渗透,反渗透的战斗激烈而残酷。
说到这里,赵哥脸上显露出一种很不忍的表情。他望着车窗外渐渐落下来的夜色,声音悲沉地说,仗打到这份上,完全就是拼勇敢,拼胆量,拼谁更不怕死的了。
11月的一天晚上,赵哥有事去师部,回到驻地时,忽然听到隔壁另一支小分队的驻队一阵喧哗,然后就传来一片哭声。他和严明赶紧过去看是怎么回事。原来那支小分队昨晚潜入到敌人后方一个小山坳潜伏,因为据报那里经常有越军活动,他们就奉命去抓个舌头。这支小分队在那散开潜伏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发现有五名越军从路上走来,其中一名还穿着军官服。于是小分队在他们走近的时候,就扑上去抓俘。没想到的是,这时周围的枪响了。原来在他们潜伏不到三十米远的地方,早已潜伏着另一支越军特工部队。他们没把握一口吃掉这支小分队,又怕呼叫炮火误伤了自己。所以就叫这五名越军作诱饵,引诱小分队暴露。那场战斗中,有两名潜伏观察没有暴露的战士逃脱,另外十一名战士,连带那五名做诱饵的越军,都葬身枪口之下。后来逃脱的战士立即呼叫炮火支援,将那条小路旁边五十米开外全部炮火覆盖。并派出支援部队,将十一名战士的遗体抢了回来。
严明和赵哥站在抢回来的那些战士遗体前,久久没有说话。越南人竟然能用自己人做诱饵,可见对我军侦察部队恨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到以后的战斗会多么残酷激烈。
赵哥说他那支小分队在作战中损失不大,除了没碰上真正的硬仗外,还有就是小队长严明的冷静果断,一次次将队伍挽救于险境。赵哥叹了口气,他说严明是真正的军人。这种军人不是后天锻炼出来的,而是天生的,他好象就是为战争而生的。无论多大的险境,他都能平淡冷静,多复杂的情况,都能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判断。所以,也才能在后来那次最惊险的战斗中,拯救整个小分队免于覆灭。
那应该是我军侦察分队遇伏的三个多月后。我军从侦察卫星图片及内线信息,发现了一条重要情报。
为扭转战场上对中国火力不均衡的劣势,越南要求前苏联支持了一批重型榴弹炮。这种炮有多厉害呢,它炮弹的威力可以摧毁现在前线构筑的大部分掩体。如果要抵御这种炮的毁伤,就必须换用更好的工事钢材,构筑更大更厚更深的掩体。对于绵延几百公里的战线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工程。但也有便捷的办法,就是派出特种部队,深入越南,引导炮兵摧毁他们的炮兵阵地。可是这个深入,不是以往的几百米或几公里,而是二十几公里。几乎进入越南腹地,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最终,上级决定冒险一试。
朋友们,我去吃饭啦。写个故事真不容易,腰酸头昏眼干涩,今晚如果有空我再继续。
为了这次行动,赵哥所在的侦察大队紧锣密鼓而又隐秘地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首先是部队发动数次小规模的主动进攻,引诱越军动用重炮反击,然后用反火炮雷达大致确定了这种新型流动重炮经常出现的方向和位置。接着将通过外交关系从西方某国进口的一批新装备迅速调拨到赵哥所在的大队。最后就是确定出击的小分队。严明和赵哥带的小队战绩不是最好的,但伤亡却是最小,行动最稳重的。所以就选定他们,主要任务就是带着通讯观瞄器材深入越方,找到敌方的重炮阵地并引导我方炮兵将其摧毁。
行动即将开始前,赵哥心情十分沉重,因为他知道这次任务非比寻常,甚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那些一起出生入死,情同手足的兄弟战友,很可能就有人会在这次行动中再也不能回来。那晚他去房间找严明,想和他好好说说战斗之外的话。可到了竟然看到他坐在床边,在入神地翻看一本又破又旧的《周公解梦》。他心里又诧异,又气恼。严明见他这样,就把书放一边,还是那种平淡的语气说:“这本书是今天我在老乡家看到的,就借来想看看我老梦见那地方有什么出处没有。”大战降临,严明还能这么镇定,赵哥一时也没再多的话好说,就回去了。
十天之后的凌晨,严明和赵哥带着小分队出发了。为了配合他们的行动,部队在整条战线多个地方发动了攻击,以扰乱越军的判断。军属的炮兵团、火箭炮团从侦察小分队出发那一刻起就进入战斗值班,做好随时实施炮火攻击的准备。别的支援部队枕戈待旦,密切注意着赵哥他们的消息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