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3141592653 2011-11-16 11:49:25
希望楼主能坚持写下去,给我们这些没出个国,没社会经验的学生,讲讲你的事,你的心得,体会…也提个小建议,楼主写完后,可在网上找个文笔好的,出点劳务费,(百度上某个省市大学生兼职网,有很多四处找兼职的学生)让他帮你把所有内容收集,整理,编辑,也许还能出书,在外贸历史上留下一点痕迹…最后祝楼主事业处处心顺,合家快快乐乐,把幸福感染给更多的人
-----------------------------
说实话,俺不想在做生意方面再写什么了。我本是一个国内小小的财务人员,天九晚五,走上从商这条路实在是情非得已,是机遇挑战,也是环境所迫,总之,我没有选这行,是这行找上了我。商人只是一种职业,很古老的职业,在拜金主义的今日中国,有可能被国人憧憬,但我相信,这只会是一个时代的特征,等旧戏落幕,新戏开场,凡人又会去追逐新的事物。
出书的话就更不是俺的兴趣了,所谓的人力的痕迹,就好比在沙滩上留下脚印,在潮水消退之后,沙滩上依旧如常,只有上帝创造的大自然,超越人的一切所思所想,巍然不动。
写完这半篇文章后,我有一种释放。人生过了快40年,一路走来,实在是艰辛,借着网络抒发一下,犹如在酒吧微带醉意的对着陌生的邻座说话,酒尽,人散,从此各奔东西,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日子。
想告诉年青人,学生们的是----生命是奇迹,也是恩赐,不要去浪费他,因为你消耗不起。尽你最大的能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不要抛弃梦想,也不要不脚踏实地,既然来了,就要潇洒走一回。
最近这段日子在忙着采购今年的最后一批柜子,由于时差关系,天天熬到很晚,所以也没顾得上接着写,还好快装船了。等提单确认件出来之后,俺就再出来和大家聊聊。想跳过几个章节,重点写一下库存这个环节。为什么呢?因为俺觉得库存的多少关系到一个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如何降低库存牵涉到公司老板的胆略和许多销售技巧。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影响公司前途的关键问题。
既然在前面的文字中,楼主的感情抒发了,目的也达到了,那么后面俺就抛开旁观者的记录角色,从幕后走上前台,亲自上场,说说俺的库存。请大家等我几天,俺去去就来。
说老实话,也不怕大家笑话,俺上天涯写贴和回复,都带些目的的,有可能是职业习惯或是别的,俺这里也解释不清楚。但观众可以放心,动机绝对不是邪恶的,看俺的贴,和俺交流,你肯定不会在物质或精神上丢东西,这我可以以俺的银行存款来保证。
以前一直在天涯潜水,看看别人写的帖子,免费获取一些信息,顺带消磨下时间。但自从一个多月前开了这贴之后,竟然一直没有收手,停写了之后,又到别人的帖子里回复去了。其中,和人对骂也有过几回,说起骂人,这其中还真有些技巧,我原先也不会,可肾上腺激素一上来,脑子里的细胞马上就活跃了起来,逻辑和设置陷阱的能力突飞猛进。所以,码字也会上瘾,幸好这个习惯暂时还没什么副作用,顺便还能积多点分,虽然俺不知这个分数能否能卖钱。
人生路已经走了一半,照理应该变得老成,但直到现在我还对没发生的未知事物充满了期待,正好比对那些在海上,尚未到达的货物的期待,对回复后,等待对方回答的期待一样,这真的是很有意思。
今天是周末,对上班族来说,接下来的两天是轻松一下的时间,可对俺,星期一到星期天没有区别,因为天天要做事。如果一定要挑礼拜中的哪一天是俺喜欢的,那我就选星期一和星期二,不是为别的东东,只是由于这两天客人多,订单也就多。由此客官们可以推断出,俺其实活得比包身工还要惨。打工的遇到超时工作,可以依照劳动法去告雇主,到时老板免不了从口袋里挖出点银子来,可老板超时加班去找谁申冤,这时客官们又要起哄了,嚷嚷,“谁叫你自作自受,”全中,俺的确在自作孽,所以,不可活啊。
讲库存了,因为今天收到一个好消息,汇款已经安全到账,俺一下子安心了不少,所以有心情来提前扒扒。
俺有多少存货?不多,2000箱,大概十万个包。当然,这个回答是大公司老板说的,不代表俺。如果让俺这个小公司老板来回答,只能咬牙切齿的蹦出一句,“实在是TMD太多了,存美金,黄金,房子,存什么不好,咋想不开,存这些没价值的烂尾货”。烂尾货越多,做上烂尾老板也越快,最后还得急的生个阑尾炎,好歹人的智慧,在很多时候都是被急得逼出来的,正是所谓的急中生智,往往可以起到正常思考下不能起到的效果。所以不要对情势危急早早的下个负定义,在很多时候,柳暗花明的到来比提早预料到的一片曙光更加让人兴奋。
既然这些货堆在仓库里已是事实,无法改变,那俺只有改变一下自己的思路,尽量把这个包袱给甩出去。首先,来分析一下这是些什么货色。
3年前进的花布购物车,大概剩100箱。俺是在巴西市场上进这种配有铝合金架,花布袋的购物车的第一人。想想当年去中国看到这些新式产品时的激动劲,以为发现了商业的蓝海(曾经看过第一财经的某嘉宾访谈,被那个商业巨子口吐莲花,1分钟吐一个蓝海而深深吸引),毫不犹豫的订了一个货柜的购物车。砸进去了我的希望,也砸进去了俺的美元。如今3年过去了,同样一个仓库中的其他货已经进来出去换了无数个面孔,那忠心耿耿的小车还依然伴随着它的主人,誓死相随。
3年前进的挂钟,还剩60箱左右。大家要奇怪了,楼主不是做包包的吗,怎么会有挂钟呢?莫急,请听我细细道来。记得有一次订货,俺照厂家报的外箱尺码,规规矩矩的订满了70个立方(高柜是有68个立方的体积的,但为了保险,我每次都要订够70个方左右).可天有不测风云,中华有一月飞雪,那年冬天,从广州出发的货车被大雪困在高速上无法按时到达浙江,俺一下子就多出了10个立方的空间,没时间重新订货了,因为船3天后要准时起航,没辙,为了不损失10个方空间的海运费,只有买现货,当时能找到的现货只有几种选择,俺不幸的挑到了钟。钟-----终,唉,背啊。
历年进的各式各样的背包库底,大概有700箱。说老实话,对一个专业进口背包的进口公司来说,这个数量是不多的。因为在巴西每年的背包销售旺季是1,2月分(学校开学),到了3月,没卖完的背包自然变成了库存。
历年进的各式女款时装包,1000箱。这个是大头,也是俺最头疼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女式包包价格贵,占用的资金量大,更麻烦的是女人用的东西有个特点----流行性。这个流行的特点决定了你只要在流行期间有对路的货,那客人来时如潮水,空降的美金欧元滔滔不绝,可一旦不流行,就算客人们在你门口成排经过,也绝不多瞅你一眼,那个做人的效率,是大大的高。最近两年,巴西改行做女包的进口商是越来越多,造成了市场的空间极度拥挤,货源泛滥,俺的这1000箱货,就是在这个条件下,压下来的。
其他还有零零星星的一点杂货,这里就不细说了。
@找人来漂泊 2011-11-26 22:55:48
今年的一些做巴西客户的工厂价格都越做越低啊~~
-----------------------------
昨天联系了一个供应商,问他最近生意如何,他回答俺“都快没戏了,就指望你了”。俺立马觉得肩负千斤重担,把快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其实想说“光指望俺,那还不是等死吗?”
@mcm1975 2011-11-26 09:58:02
我对你说的中国人在外面做生意的方式有点体会,当年莫斯科的“一只蚂蚁”市场关闭也和这个不无关系,中国人能吃苦这个是确实的,但是都爱耍小聪明,到头来伤的最深的还是自己,外国人懒?人家是要享受生活,观点不同而已,人家来中国赚到钱了然后去度假享受,国人也就是赚点血汗钱罢了,同行使劲的勾心斗角,为了挤进市场不惜使劲压价,不追求货品的质量,死,是活该的,也是早晚的。
早就应该值得深思了,国家不做出正确的引导,老百姓死都不知道咋死的,就想小到一个家庭来说,小孩不加以教育和适当的引导,那终会害其一生。 ==========================================================================================================================================
俺吧,发觉中国人有两个特点,和别的国家的民族完全不一样。下面就跑一会儿题,先来唠唠家常。
第一个,就是阿Q精神。怎么说呢?阿Q大家都知道,他发明了著名的精神胜利法。所有的一切的困难,遭受的鄙视,孽待,阿Q都能用自创的神功一一化解喽,那个厉害呀,一个人如果在凄风惨雨的世界中任凭风吹浪打,肉体受损,但内心世界可以傲视一切,巍然不动,那就是高人。
在俺看来,那些高举着咱老祖宗的某些学说当作精神牌坊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阿Q。
来看看咱祖宗给俺们留下了什么宝贵遗产。
举个例子吧----中庸之道。
大家都知道中庸之道是华人社会的润滑剂,用好了,可以解决很多紧张的人事关系。假如一个单位里,某某人和某某人闹别扭,搞大了,事情传到领导耳里,作为管事的,总要出来解决一下吧。那怎么处理呢?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人和领导都没利益关系的话,领导会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如张某能力强,学历高,但年纪青,李某是老同志,资格老,在单位的人脉广。现在有一个项目要操作,需要一个负责人,管事的考虑到实际操作和项目成功率,派张某负责。那老李不高兴啦,因为他看到在这个项目里,能挖出许多个人利益来,做好了,还有晋升的机会,于是到大领导那里去公关了。那大领导也为难啊,下面管事的已经决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插一脚啊。找来管事的商量,两人一合计,有主意了----增加个项目副经理,由老李挂帅。这样一来,皆大欢喜,谁也不得罪。可以说,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关系社会,这种中庸之道,屡试不爽,解决了很多问题。
可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了,中国也早已打开了国门,直接参与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我们的经济形式也从农耕跳跃进入了工业化。那这种中庸还适应当今的社会吗?
同样的例子,变化一下发生地,假设发生在海外的某一公司里。上司派张某做项目经理了,老李也很想做,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公司对员工的考核是有明确标准的,收入要和级别挂钩,级别也要和能力挂钩,而这个能力,老板解释为为公司盈利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老李没想法了,他知道上司不会让他来负责,尽管他是老人,和管事的关系也不错,可上司上面还有大老板,万一他搞砸了,管事的也要丢饭碗。在这种情况和制度下面,大老板和管事的都不会用中庸之道来解决问题了,因为利益归属明确,任人的行为标准透明,从上到下做事,都会按照标准来,没有谁服不服气,只有合不合理。
明显的,大家看出来咱们国家的那些老李,管事的,大领导们是谁了。是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中庸之道在那些地方,就如现在金曲排行榜的热门歌曲,是很流行滴。为什么呢?因为制度。为什么产生这个制度呢?因为利益归属。那么利益归属是谁呢?这个嘛,这个,这......就不说了吧,大家就不要为难我了。总之一句话,咱这个归属和千年之前,封建制度下的归属基本上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一句话总结----有什么样的利益归属,就会产生相应的制度,在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发展出合适的理论来支持上层建筑。
那说了老半天,这和阿Q又扯得上鸟毛关系?
有关系,因为中国人都好面子,但缺乏实事求是,具体事务具体分析的能力。
再来扯扯。
中国自从鸦片战争后,就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有的是内斗,有的是外来压迫,这段历史,另我们所有有自尊,要强的中华儿女感到屈辱。抗日战争中,偌大的东方巨龙,被小小的,我们长期鄙视的矮脚倭寇欺负的差点亡国,日本仔从东三省开始,由北朝南狂扫大半个中国,国民政府被逼得退守到重庆,如果最后不是珍珠港事件,美国佬反击矮子,估计要逃到拉萨了。那时国人被逼上绝路了,领袖也出来发狠话,“一寸山河,一寸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抗日到底”。你想啊,国都快没了,还舍不得小家干嘛?那段时间,不分意识形态,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分国产武器还是进口武器,不管什么理论和知识,只要能杀鬼子,光复失地,就是好东西。人在绝路上,往往能做出最正确和有效的选择。
现在改革开放30多年了,全国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既然吃饱了饭,又是一片太平盛世,也没人再欺负咱,于是,那些爱国者,理论家又开始痒痒了,出来高举儒家之经,中庸之道。
体制内的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到符合养活他们的那个制度,总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适当的嚷嚷还能让主子高兴。可体制外的那些砖家,叫兽,爱国人士这样做,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难道你们天真的认为那些祖宗的传家宝对你们,和你们的下一代有利吗?没看到时代不同了吗?适应昨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代表当下的生产形式,再生搬硬套,最后连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那点生产力,都要给毁了。
可他们哪管这些,只要你批祖宗的东西,你就是不孝,忘本,崇洋媚外。
太爱面子,不能接受西方文明强过咱们,自己的理论已经不行了。
那你们倒是发明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啊,不行,为什么?因为连分析自己老理论是否适应发展要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没有,哪来的素质发明新理论呢。矮子这时笑了,嘿嘿,就你们这帮傻鸟,俺们机会又来了。
于是乎,君不见论坛上高举祖宗伟大理论的正义之士,次次都大义凛然,义正严斥的激辩那些可恶的卖国贼,民主的走狗。
他们这些阿Q还真是敬业。
阿Q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阿Q让那些卖国贼的主子们欣喜若狂。
国家,民族缺人啊,也人多。
缺的是谁?缺有用的。多的是谁?用屁股想都知道。
怀念当年那些抗战的国人们,他们知道,都快完蛋了,还管你的,我的,只要有用,就是大家的。只要能把我们这个民族,国家带向未来,走出再受凌辱的威胁,就----是----好------理-----论。
阿Q们啊,出来吧,你们的机会又来了。
再说一句,中庸只能在两个明白的人之间玩,洋人们不懂中庸之道,如果你把它用到家外面去,会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下,末了鬼子连谢谢都不说一声。
接着再说说国人的另一个特点----小聪明,今天写多了。
刚吞下一杯威士忌,借着酒劲,再来瞎扯,大家坐好了。
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咱们聪明。这句话最早是谁说的,现已无从考证了。大致上过咱学堂,能识字可以看书的,常常会见到作者讲---连老外都夸咱脑子灵。
自己夸自己聪明,属于人正常心理的一种,别管是否意淫,俺这里就不唠叨了。要来说说的是老外夸俺们聪明。
俺住的这个地方,巴西,在500年前,是一片蛮荒之地。可以说除了印第安人,会叫的只剩下野兽了。后来,葡萄牙人坐船来了,带来了什么?多了。
对当地居民---印第安人来讲,他们带来了死亡,疾病和种族灭绝。
对非洲黑人来讲,他们带来了压迫和奴役,与居住地的强制迁移。
对这块南美大陆来讲,他们带来了文明和欧洲移民。
所以你看今天的巴西人口构成,原来的1千多万土著居民都消失了,仅剩的那些都躲在亚马逊丛林里。有大约1亿1千万的白人(欧洲移民后代),7000万的棕色人(黑白混血儿),1千来万的黑人(黑奴后代),以及1千来万的东方和阿拉伯移民。
大家看世界杯足球就知道,阿根廷的球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白人,都有着南欧人的面孔特征,老阿说了,我们不喜欢黑色的,当初祖宗殖民那会儿,把他们都赶到旁边的巴西去了。乌拉圭和智利也是白人为主,但其中有些人稍微带点印第安人的痕迹,因为当初欧洲人移民到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和土著人有过一些交配。而只有巴西,接纳了世界各地的移民,黑的,白的,黄的,只要你能在地球上找到的,在这里都能找到,还自动的培育出新品种---棕色人出来,所以,巴西是真正的种种大熔炉。在这一点上,胜过美国。美国有比较强的种族歧视,黑白两色人种很少通婚,而当初来巴西的白人比较随便,和黑人乱搞,所以诞生出了棕色人。
既然俺也移民来这里,自然少不了要和各种人打交道。于是纯黑人,混血棕色人,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意大利人,德国人,阿拉伯人,湖南人,广东人.....都混个烂熟。
俺熟他们,他们当然也熟咱自己喽。
由于从小受传统教育的缘故,俺毫不怀疑的认为俺们这个民族是地球上数一数二的优等生,只是由于近代以来的战乱搞得落魄了。有一次和个巴西佬谈话,俺不由自主的提起中国人的智慧,然后等着他接茬。果然不负俺的期待,鬼佬连夸中国人聪明,会做生意,开的车都是又好又贵的,俺那阵得意啊,美得飘飘然的。
可生活久了,对巴西人也越来越了解。比如,有一次俺给一个意大利后裔的老太太送粽子,她接到粽子后那个激动劲啊,连声对俺说,“谢谢,谢谢,中国的食品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不可思议啊”,夸得俺得意万分,无比自豪。第二天,俺路过她店门口,想起来有可能昨天那个粽子已经被老太太吃完了,如果她喜欢,俺可以花点钱让她再尝尝咱中国的伟大食品。于是叫出了一个她店里的工人,询问老太太可否喜欢昨天的食物。结果回答让俺大失所望,原来老太早就认识粽子,可接受不了大米里面不放盐(巴西人做米饭时都要用盐炒),所以昨天那个粽子就送给了其他工人,可工人也不吃,最后就扔了。
但老太早就知道粽子的味道她不喜欢,为什么还要表现的这么激动的收下来呢?这就是他们的文化。说的好听,可以说是一种教养,礼貌,确实这种与我们不同的文化在待人处事上显得很有礼教和涵养,更为文明。可说的不好听,她明明不喜欢,还要装的很高兴的样子,不就是我们理解的虚伪吗?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楼主就不一一列举了。由此俺联系到巴西人夸咱中国人的聪明,不由恍然大悟。
那我们不考虑老外的夸奖,自己评估下,俺们到底和其他民族比起来,聪不聪明呢?
待会儿再讲。俺歇歇。
刚才翻上去一看,发觉我原来是在讲库存呀,怎么过了一天就变成谈阿Q和国人的智慧了呢,俺可真是一个无厘头。
要说中华民族到底聪不聪明,俺没有标准答案。以我这个走了快40年人生路,一半时间都在和老外打交道的小商人的眼光来看,白人,阿拉伯人,黄种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区别是民族习惯,文化,思考方式不同。如果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民族主义斗士要来反驳,那俺只有拿现代文明产生的一些成果来为自己辩护。大道理俺不懂,只能拿可以看到的事实来说话。
比如,看看最近200年来在人类世界中,出现的科技发明有哪些,随便举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火车,轮船时代,颠覆了几千年中,人只靠马和风作为交通工具动力的局面。
疫苗和西方医学----结束了人用天然草药医治病人的时代,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代社会如果完全摒弃中医,中药,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瘫痪,但如果把西医,西药都停了,那医院都要关门了。
电----让人类告别用了几千年的蜡烛,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改变生活的产品,如电灯,电视,电风扇等等。
计算机---人类从此进入了电脑时代
网络----这个还用说吗,我们现在能在这里碰头都是靠它了,这可是20世纪下,最有价值的发明。
以上只是众多现代发明中一小部分例子,大家可以找找,这些文明成果都是谁干的。接着再来说说其他方面的文明成果。
音乐方面----五线谱,现代乐器
文学方面----众多的世界名著, 不举例,太多了,大家也可以找找近代,现代中国人写了多少影响世界人文的作品。
政治方面----200来最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就是资本主义的分权制度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
不说了,实在是太多,3天3夜都讲不完。大家可以仔细找找,在这里面,有我们中国人的一席之地吗?连小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都比我们多。如果用了洋人的东西,接受了洋人的思想理论就是卖国贼,崇洋媚外,那13亿中国人都是,用不着再窝里斗。
那俺弱弱的问大家,我们中国人聪明吗?在这200年里。
再说说小聪明吧,俺还是用自己眼睛看得到的拿来说事。就拿韩国,日本,中国这3国的移民南美来说吧。
中日韩3国中,哪一国对南美的移民最早?是日本,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走进圣保罗日本社区的酒馆里,你可以随便看到墙壁上的那些早期移民照片----一个个穿着20世纪初西洋服装的年轻东洋夫妻,怀抱婴儿或小孩,从远洋轮船上下来,脸上带着对新大陆的期盼。
历史上日本对南美有过两次移民潮,这两次规模都很大,而且都有一个特点,都是政府有计划的组织。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第二次在二战日本战败后。日本人来到巴西后大多数从事农业,当然,这也是有组织的,发展到现在,巴西的很多大农场都在日本移民后代的控制下,人口接近200万,并有很多日裔巴西人进入了政界。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这个民族的组织性,前瞻性和战略眼光,他们早在100年前,就看出了巴西是世界上少数地大物博,有农业发展前景的地方,巴西现在成为地球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也证实了日本政府当年的判断。在这100年里,日本随着对巴移民数量的增长,不断加大对巴农业上的投资,并毫不吝啬的向巴西输出种植技术,加上日本移民的民族性格----吃苦,耐劳,低调,有纪律,赢得了巴西人极大的好感。日本文化伴随着当地人的好感,也慢慢的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如今,你可以看到寿司,索尼等日本象征在这里到处开花。一提起日本工业产品,巴西人都会竖起拇指,赞不绝口。
说到这里,俺有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日本朋友,他是第二代移民,他的父亲在二战时在军队里做军官,是一个搞技术的。后来日本战败了,大量海外作战的军人回到了本土,包括他父亲。据他父亲回忆,当时国家非常贫穷,从明治维新开始积累起来的财富(当然也包括从中国抢来的)一下子被战争消耗的干干净净,工厂也基本被美国飞机炸光了。那些军人和家属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政府为了减轻负担,对他爸爸这些退役军人说,现在国家不打仗了,所以也养不起你们,但为你们在海外找到了一个可以生存下去的地方,国家已经在那里准备好了农场和资金,只要你们愿意离开家乡去那里,就可以保证你们会有好日子过。于是这些忠诚的天皇战士坐船来到了巴西这个遥远陌生的国家,可一下船就傻了,因为政府根本就没派人来接船,也没有所谓的农场和资金。他父亲后来和同伴来到了一个巴西人的农场,做苦力,据朋友说,当时很苦,一天要做十几个小时,而饭食只有巴西黑人吃的米饭和黑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农场主知道他爸爸会修电机,才给了较高的工资和住宿,情况慢慢好转了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些天皇的炮灰,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被国家给牺牲的,日本人真是太可怕了。
再说说韩国人。
韩国移民巴西是在韩战结束后开始的,当时韩国国内打内战,民不聊生,纷纷逃离家园。而巴西从50年代起,经济突飞猛进,直追南欧诸国,让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很多韩国老百姓逃到了这个很少打仗的世外桃源。
前面说过,老韩在这里主要从事制衣业,一般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所以,他们的产业可以说是完全的本国制造,比较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但是,韩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不太被巴西人接受,比如,他们说话也较大声,餐馆也较油腻,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最另巴西人反感的是两点,爱钻空子不守规矩和对待员工的苛刻。
韩国人的偷漏税也是很厉害的,他们很有商业头脑和经验,对巴西的很多政策法规研究的比较透,知道怎么才能省就省,加上普遍的信誉较差,让一些巴西人头疼。
而且他们对待工人很有一套办法。南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懒散,不太爱做事,就算做起来也较拖拉,这有可能和天气和民族性格有关。但韩国佬不吃这一套,他们的管理手段非常严厉和有效。这里具体的措施就不说了,相信很多网友有了解。这样就带来一个结果,工厂的效率是上去了,但工人的不满也随之增加,因此,巴西人不太喜欢韩国大棒子。
但近些年随着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SAMSUNG,LG,HUDAI等大公司的产品在巴西铺天盖地。特别是这两年的现代汽车,在这里设厂,引进了很多车型,许多在外观和性能上已经接近了日本和欧美车的水平,让巴西佬也刮目相看。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现代的八代索塔纳,其外观和性能估计在5年以内,同级车中难有匹敌。
总的来说,俺对韩国人的评价是褒贬各半。
现在要说咱自己了。老实讲,俺不太想提笔写这段,因为写出来给大家看,你们生气,我也生气。但好在是在中文网络上,那就当作是在自家家里,说说家丑吧。
中国人的小聪明照俺看来,就是见着漏洞就钻,有空隙就插,为了得益可以不顾法律与规定,为了眼前小利能够舍弃市场发展和行业利益。
可这些最多只能算国人的行为特征,怎么说是小聪明呢?
听俺道来,国人认为既然前面有洞可以钻,少了翻墙的麻烦,那么如果能钻过去,就是聪明。
国人认为大家都在排队,队很长,但被他独具慧眼发现了一个空档,那么不插,就是傻瓜,能插进去,就是聪明,那些规规矩矩排队的都是脑子不好使。
国人认为自己脑子都能算到了这样操作可以赚钱,那些老外竟然受制于条条框框的法规制度,真是憨的可以,卖盗版又不是杀人放火,俺多卖一张还促进了GDP,那些束手束脚的呆子一边去。
国人认为自己只要永远比别人少赚一块钱,面前的那块肥肉就会到嘴里,或者卖低5元钱,外面不变,把里子是实心的好料换成半实心的废料,那么肥肉不但来,而且还能再肥点。。至于把产品搞砸,行业搞臭,那是明天的事,但今天得把这钱给赚了。那些脑子转不过弯来的,装模作样规划前景的活该倒霉。
于是你看,中国人跑到哪里都卖假货,因为这样方便啊,利用消费者不想花钱又要装逼的心理。而且老外不敢卖,那就剩咱中国人独家经营,岂不来钱快。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商业决策的英明,那么多的同胞靠翻版LV,GUCCI,NIKE发财致富,这么好的生意能不干吗?
因此,中国人也善于拼价格,基本上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市场,同类商品最低价的皇冠必定是被俺们同胞摘取,这种荣耀和本领,老外是望尘莫及。你不服气,说这个最低价有水份,偷工了,减料了,逃税了,这你莫管,只要买家买账,就行。
也因此,同胞在巴西很少有像老外一样考个驾照要花2个月的,中国人学车拿照都效率特高。为什么?因为买张纸只是1千来块巴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