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一个进出口贸易商的挣扎

@boif137 2011-10-13 22:49:57
    巴西到广州二十七小时的飞机吗,请问大哥你在哪里转机啊,哪个航班?
  -----------------------------
  基本上从巴西到中国所有的航班都坐过了,个人感觉最好的是阿联酋航空,在迪拜转机,他们的飞机大,小姐漂亮,服务好,还有迪拜机场很大,商店里都配有中国服务员,语言交流没问题。建议不要坐南非航空,虽然价格便宜点,但经常丢行李,在南非的机场里也不安全。欧洲航空公司的服务员一般都是空中大妈了,而且机场里现在都没有吸烟区了,不过貌似阿姆斯特丹的在去年经过时还有,巴黎的机场警察特别吊,看到黑人,中东人和中国人,都会怀疑你是要偷渡去他们国家的,我就被他们叫进过一次小房间。还有,迪拜的机场里的酒吧很多都是可以抽烟的,另外还有一间免费餐厅,凭登记卡进入。
  在回帖的朋友中,应该有很多是做出口的,先谢谢你们的鼓励,不断的顶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大概很想知道,就是关于巴西市场的消费能力,为了答谢你们的支持,下面我要谈到第三个环节----价格。
   首先要谈一下巴西货币黑奥的币值,这里不同与中国,采用的是浮动汇率,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货币制度。它随市场的需求而上下浮动,这个礼拜是1.75兑换1美金。所以,巴币相对于人民币还是挺高的,目前可以换算到3.65人民币兑换1黑奥。那巴西人的收入水平是多少呢,现在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550黑奥,这个是最低的,只有极少工作岗位拿这个工资。这里要说一下,上文已提到过巴西的工会势力非常强大,他们不但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而且制定了每个行业,职位的工资标准。比如,商店售货员的标准工资是788元,另外还要加上车费(如需要的话),圣保罗的公车车资是2.5元,地铁是2.9元,一个月工作25天,就是125--145元,8%的养老金63元,公积金由员工自付,到了年底要有13薪,每工作一年必须领取一个月的休假,休假期间,雇主要支付133%的工资(为了让员工有多余的钱享受假期,这钱需要老板掏),七七八八算下来,一个普通的售货员一年可以拿到13000元黑奥,折合人民币47450元,工作11个月,这里没有算上很多商店会给的销售提成。这是底层人民的收入水平,对于中产阶级,举例来说,一个刑事警察的月工资是3000黑奥左右,再加上车费,养老金和其他补贴(公务员的补贴要多点),可以达到4000,那年收入就是53000,同样有带薪休假,警官更高一点,工资有5000黑奥的样子。至于海关里的那些大爷,他们属于公务员中金字塔一层,编制上隶属于联邦税务局,一个大学毕业刚进去的稽查员,月收入可以达到11000黑奥,福利补贴除外,部门主管有20000左右,收入水平在公务员系统中仅次于联邦警察,检察院和法院。各个阶层的收入差别,决定了社会需要提供不同档次的商品和服务。
  从这些信息大家应该可以分析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里民众收入绝对值(都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是中国老百姓的2倍,按照人均GDP来算,巴西是10000美金,中国是5000美金,也相差2倍,应该说,这个收入倍数还是比较公正的。那么,如果这里的物价水平是中国2倍的话,老百姓所感受到的物价压力是应该和中国人民一样的,如果低于这个倍数,则会压力小,反之则大。现在举例,我所挑选的例子,都是市场上商品的零售价格,电烫斗,牌子BLACKBECK,中档货,黑奥50--80,松下的无绳电话,黑奥120,中国产的背包,不是品牌,25--50,牛仔裤,不是品牌,40--70,中国产山寨手机,走私货,70黑奥。以上数字乘以3.65就是人民币价格。
   现在,大家应该对巴西市场的价格接受能力有一些客观印象了吧。顺便说一句,一个35元黑奥的零售价格背包,在中国广东的出厂价是25元人民币。
  以上是对做出口朋友的回馈,你们可以借此对巴西市场的消费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希望能有帮助啊,本人时间有限,不方便举出更多的例子。
   结束上面的,我们要回到公司的价格策略,其实这个有点班门弄斧了,线上有很多生意人,都是其中老手,国内国外,价格的战争大概都差不多。
  @曰月同辉 2011-10-14 07:27:01
    探讨:就LZ所处的巴西包包行业业务而言,汇率到什么水平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
    
  -----------------------------
  巴币由于不能和人民币直接兑换,所以要参考美金对两种货币的汇率。人民币现在一直对美金升值,但是幅度很小,巴币这几年由于美金对全世界货币的贬值和自身的升值,对人民币是一直处于升值状态的,这刺激了这几年从中国的进口量,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美金回升,造成巴币对人民币贬值了一些。现在兑换人民币是3.65左右,如果下降到3.0以下,估计这里的进口商会停止在中国的采购,比如2008年就发生过,当时有很多货柜到了码头,进口公司都不提货,造成仓库爆满。所以在美金对巴币稳定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升值到5.3,我们就要改行或者另外找货源了。不过以上情况是在中国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从今年年初以来,以前同样的产品,和同样的供应商采购,给我的价格上涨了10--15%,这样让我们对汇率的变动更加敏感了。今年的形势非常差,我代理在广州合作的好几家加工厂都关门了,义乌商城的那些老板今年下半年开始也愁眉苦脸,我们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上面的朋友说到汇率,那我就提一下,虽然人民币对美金一直在小幅升值,但由于美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贬值的幅度更大,所以人民币除了对美元,欧元是升值之外,对其他国家货币都是在贬值,所以08年后,中国的对外出口没有下降。万一哪天美金对各国货币升值了,人民币还紧盯美元升值,那中国的沿海工厂要开始整片倒闭了。
  有几位做外贸的朋友发来短消息,说今年的生意很难做,问我有什么意见,其实你们看我的标题就知道了,现在进口商也很难,那出口的更难也是正常的,这应该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公司,工厂也无能为力。比如今年巴西的银行贷款,消费利率升高了,通货膨胀也创近几年新高,这些都直接抑制了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欲望,中国并不孤单,世界其他地方也在发生同样的事。
  现在只有彩票行生意还可以,医院,坟场也基本不受影响。我现在是慢慢撑,首先要降低库存,降价抛售,然后减小采购量,做到不要在数量上太大造成再次库存的风险,但是要增加采购次数,增加到货的次数以便新款能及时送到客人手里,尽量不做长时间放账,因为景气越差,逃帐的越多,最后提高服务态度,越是冷清,越要热情如火。
  我对价格的制定一般是新款高价,旧货低价,库存成本价或者亏本出售。没有什么道道,和大家的策略差不多。这里要提一下其它国家的商人和中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价格战的策略。
   阿拉伯人是历史上有经商传统的民族,你看他们的国家基本上没什么工业,都靠出口石油和贸易生存,在巴西,大概有几百万的黎巴嫩移民,比在母国的还多,其中很多集中在家具和进出口行业。和他们及犹太人打交道,是非常累的,太精明了,犹太人还守信用,阿拉伯人就不敢恭维了,和韩国人是一对难兄难弟。但有一点中国人不得不佩服,他们很齐心,至少在价格上,绝对是互相不拆台的,比如一个老黎卖闹钟,打上3块钱,其他老黎看到好卖会跟进,也打上3快,他们专门从事的行业一般利润都还可以,出售的商品存活寿命也较长。韩国人一般集中在制衣行业,很多都是前店后加工厂的样子。他们赖账是出名的,大概和民族性格有关。高丽民族的敬业精神是很让人敬佩的,认识很多韩国朋友和延边朝鲜族,当他们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都能坚持到底,碰到困难咬牙顶住,而且胆子很大,借钱都要上项目,还是大项目,出手也很阔绰,就算家里是住租来的房子的,出门也肯定是衣着光鲜,好车代步。韩国制衣厂的款式一般是抄袭欧洲的款式,然后在韩国打样,巴西本地生产,新款的利润很高,一般出售一小部分,就能把全部系列产品的成本消化掉,然后在换季和换款的时候,超低价来倾销库存,作为自己的利润。说道老韩赖账,还有个小插曲。我有个朋友是绍兴师爷,他叔叔在当地有个布料厂,身价上亿,靠这个关系,这小子做起了无本的布料买卖。有次他到一个韩国人店里去收账,那个店上下5层,底楼店面,上面是加工厂和仓库,生意很好。帐也欠了有2,3个月了,去过好几次,每次老板都满脸可怜相的说生意不好,下个礼拜再来吧。那次大概我朋友有点不耐烦了,收不到钱就赖在店里不走,搬了个凳子坐在了收银台旁边,结果老板娘抄起扫帚,往他的头上打,硬生生把他赶出了店门。还有一次,他到另一家韩国店收账,时间是老板说好的,某某星期几早上8点,等他一到门口,看到已经有20多个工人等在那里了,大家都在嘀咕怎么今天过了半小时了,老板还没来开门,结果那个老韩夫妇再也没出现过,我朋友的20多万巴币的货款也打了水漂。
  比较而言,中国人的信用和付账还是可以的,只是批发给他们的价格较低,因为同胞们对价钱咬的比较死,宁愿付现金也要你把价钱降下来。
   现在说说中国人。
   欧洲人说中国人是黄祸,巴西人讲是蝗虫。我在这里混了这么久,对这些评价还是深有体会的,如果让我评论国人,我要说,称呼蝗虫还是夸奖了,因为蝗虫经过,虽然庄稼颗粒无收,但第二年撒上种子,还能再长出来,但是中国人做过的行当,经过价格战之后,基本上是无人再敢碰,就像火烧过一样,来年还是寸草不生。各位同行,贸易人,工厂老板,你们说,有木有,请大家热烈回帖,列举本行业的种种,谢谢。
   可以说,进出口这个行业在这里,出现过无数好的项目,产品,本来都有很高的需求量,和诱人的利润。如果同胞齐心,像老阿,老巴那样,很多产品可以继续做到现在,会有大把人发财致富。可现实是,可以做的东东越来越少,价格越做越死,大家都叫苦连天。这,估计也是民族性格使然,中华民族向来喜欢耍小聪明,一个中国人在巴西人圈子里,可能会赚到钱,因为巴西人比较单纯,不打小心眼,大家邻居,都卖同样的东西,还会坐下来,一起和杯咖啡。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做同样的产品,然后就一家比一家低,每个人都千方百计的想抓住客人,买自己的货,到最后,那些巴西客人都明白,到中国人那里都可以漫天讲价,你不做,自然会有别人做。葡文 NEGOCIO DA CHINA,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生意,意思是便宜货,便宜的买卖。
   下面,我举几个不同地区的人的例子。
  我有一个做首饰的温州邻居,瑞安的,前几年首饰生意红火的时候,赚了。耳环,戒指,人造水晶这行当的利润是非常高的,新款的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几百,一个浦江出的水晶手镯1,2块钱,在这里批发价能到7,8块,各位不要激动,我说的是前两年。09年的时候,山寨机流行,那些手机都是空运过来的,运费和提关费比较高,于是聪明的商人想到要把充电器和机子分开来走,充电器走海运,但做空运的对海运这块不熟,所以要靠做海运的商人来完成这个市场需要。那时,充电器是严重缺货啊,到什么程度,以前批发价是1.80元的万能充,涨到了3元,而且要货的人排队,就和中国的售楼处的情形差不多。这样,给天才的商人想象的巨大空间来了,多少人渴望一夜暴富呀。做包包的,做首饰的,小电器的,都回国找货源去了,就连开食品店的,也向我打听,兄弟,有充电器吗。这个温州阿姨也加入了这支大军,做了一个小柜,整整400箱。20万个。当一个产品如日中天,气势如虹的时候,就要小心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曲线图式的,冲到了顶点,接着就要往下了,上坡越陡,下坡也越急,越快。当她那个柜子还在海上漂的时候,市场上陆续有别人到货了,接着直接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的价格血战。从3.0开始,2.5--2.2--2.0--1.8--.......1.3,大家看,像不像上海股市6000点之后的大势图,庄家纷纷出货,最后是恐慌性的抛盘,唯一的区别是股市还有反弹的一两天,这里的是直线下降,绝不反弹。到底是温州人,喝瓯江水长大的,危及时刻,处理的果断及时。她找了个福建人,批货的,用9毛钱的跳楼价,把400箱货甩手。一般人做不出啊,有几个会在货物还没到港就亏本清仓啊,况且,那时的市场价格1.3还是有点薄利的。事实证明了温州阿姨对市场前景的判断,2个月后,市场极度饱和,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那个价,当然是跳楼价。
  @mrlishi 2011-10-14 17:55:46
    好帖,顶一个,
    从楼主的描述中看巴西还是不错啊,不过貌似公务员系统的收入也太高了,不是民主国家吗,工会不抗议游行的啊?不过巴西地多人少,很漂亮的国家吧。
    美元走强的时间不会太久,这次反华尔街运动会加强美元回流的趋势,中国人民币再升值会死的更快,等着看热闹吧
  -----------------------------
  政府只负责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议会负责制定劳动法,各个行业的工资,是由各行业工会通过罢工和与资方谈判争取来的,这里的罢工是家常便饭,现在银行和邮局,地铁工人还在罢工呢,已经很多天了。公务员也有他们的工会,而且他们比起其他小的来是强势团体,联邦税务曾经罢过3个月,在08年,造成全国经济差点瘫痪,最后,政府不得不答应他们的要求。这就是民主,只要不违法,大家都可以在现行法律的允许下,进行博弈,不过,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其他人的不便,绑架了其他人的利益。个人认为,只要是公平,民众一般都会接受的,不能任凭一方说了算。
  @追风的宝宝 2011-10-15 02:18:01
    楼主我是河北白沟的,谈谈你对我们白沟包包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吧~!
  -----------------------------
  在后面供货商那节我会专门举一个白沟的例子。
  本来就是上天涯随便写写,想不到越写越多,网友的回复也多,这下我的麻烦大了,看来,天涯不是一个省油的地方。
  乘着周末,索性再接再厉,多写一点,谢谢各位捧场。
   巴西自从94年开放进口之后,进口商品像潮水一样涌入了这个2亿人的消费市场。而在之前,市场上大多数是国产货,款式有可能4,5年都不变。领导中国商品大军的,一开始是温州人和台湾人,台湾佬起初还从本岛的工厂订货,但随着大陆制造业的崛起,慢慢的把采购重心转移到了大陆。温州人有天生的优势,家里亲戚朋友就是开工厂的,发些柜子工厂老板都不好意思收现款,资本小的,几个朋友就拼柜出货。那时的生意好做啊,就像我前面说到的,就算你长的凶神恶煞,但如果是搞进口的,对方马上笑颜如花,客官,楼上雅座。我98年刚到的时候,中国的运动鞋非常流行,巴西人从没看到过这么便宜的NIKE,ADIDAS,MIZUNO,商场里一双正牌的NIKE要卖到400黑奥,中国人的简陋小店一口价--35元,于是巴西人大排长龙。有两个上海人是进口运动鞋的,在大形势下,赚得连钱都数不过来,天天饭店大鱼大内。如果你是他老乡,他还会稍微客气一下打个招呼,换成别的店家,批货员,只能听到从鼻子里哼出的气音,还剩最后10箱了,只收现金。好景不长,进口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巴西人都去义乌,广东采购了,而且,市场上很少能再看到当初像鞋子那样的明星产品了。当黄金时代过去,接下来的是残酷的价格大战。
   说到价格战,就不能不提一支生力军的突起----福建人。
  这里的福建人大多数从福州附近的连江,莆田而来,闽南的厦门,泉州来的很少。直到5年以前,他们基本上还在从事背包客的生意,就是把货从邻国--巴拉圭背到这边来。巴拉圭是像香港一样的免税国家,做走私的就把货从世界各地发到那里,再让人通过边境带上来,以避免巴西的高关税。福建人像温州人一样,喜欢吃海鲜,喝啤酒,动作快,敢冒险。我严重怀疑,鱿鱼,螃蟹和酒精是不是可以强烈的刺激脑细胞的活动,否则怎么解释这两个地方的人的行为特征呢。
   巴西联邦政府从06年开始,对两巴边境的走私活动大规模稽查了,福建人,阿拉伯人损失惨重。痛定思痛,大家都横下来,进军进口市场,暗的不行,就来明的吧。福建仔拿出了当初跑巴拉圭的冒险精神和勇气,开始和温州佬一决天下了,但靠什么取胜呢,你懂的,价格。
   莆田人打价格不可谓不狠,想想纽约的福清帮打打杀杀,把黑人都赶出去了,我只是在巴西打价钱,毛毛雨啦。刚到的货,还热的,老板问老板娘,“隔壁的小温州卖多少钱”,“好像是18块一打”,“那我们拆开来卖,一个一块二,让那孙子好看”。
   不过平心而论,温州人在市场判断和时机掌握上还是一流的,这种本事从教科书上找不到,也不会有老师教,凭的是从小在市场上拼杀出来的直觉。一种新产品,往往是老温第一个做过来,赚了高利润,然后老福上刺刀,直接杀到成本。
  @源清流浊 2011-10-15 07:17:01
    @petersaopaulo 2011-10-15 06:28:00
      乘着周末,索性再接再厉,多写一点,谢谢各位捧场。
    巴西自从94年开放进口之后,进口商品像潮水一样涌入了这个2亿人的消费市场。而在之前,市场上大多数是国产货,款式有可能4,5年都不变。领导中国商品大军的,一开始是温州人和台湾人,台湾佬起初还从本岛的工厂订货,但随着大陆制造业的崛起,慢慢的把采购重心转移到了大陆。温州.....
  -----------------------------
  要分企业大小,销售额在税务局规定的标准以上,要交的,不过不是按利润的百分比,是按销售额的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