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流浊 2011-10-15 07:21:31
看不出来楼主在什么事情上挣扎过。
-----------------------------
没看到那么多“他们”吗,老福,老温们的故事,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啊,轻松的字里行间,其实流露出来的是。。。。。哎,你怎么就不懂呢。
@shandane 2011-10-12 23:51:44
这帖子一定要顶,从05年一直在从事电子行业进出口贸易,其中涉及到的是电脑包,最好的时候也只有一次2个柜子而已,现在更是不景气,偶尔拼柜出货,现在也想开拓巴西市场,希望能学习和了解到更多巴西市场的情况,最近有两个项目全是巴西市场的,电子产品,不是电脑包,市场情况有点摸黑的感觉啊。
我之前也有过想法就是在40岁得时候退休去轻松为了生活而活着,不再为了生存而活着。如今过了7年,目标跟现实距.....
-----------------------------
从你的文字里能得到很多信息量,我应该能够理解你。
外贸不是一个一夜暴富的行业,是一张一张订单的累计,每张订单都会花费外贸人的无数心血。有时为了和国内联系,我要等到半夜2点钟,时差的关系,有时货柜卡在海关几个月,晚上都不能入眠。但我思考过,以前也做过很多其他的事情,也小有所成,可没一样我坚持住。如果从现在花一辈子时间只做这一件事,实在没有结果我也就认了。
曾经见过无数的工厂人,外贸人,店主都在尽力做好他们的一份工作。我有看过江西的装货工人,在40度的高温下,浑身湿透的装载货柜,看过外贸公司的文员,挺着大肚子和我一一确认提单的细节,看过那么多的海外华侨,在寄居地辛勤耕耘,把一笔笔的外汇寄往国内。我想,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奇迹,让外国人惊叹。并愿意和放心来中国做生意。所有在工作,事业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同仁都能让我感到前进的动力。
在40岁退休,是我上大学时的梦想,真正的想法是能有半生的时间去做感兴趣的事,现在想来,实在是太奢侈了,世上能有几人如此,常常都是事情推着你走,坚持下来已是我最大的能力。每天都不断的有问题和状况出现,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解决他们,然后出现新的问题,再解决,如此周而复始。可心中从没放弃梦想,因为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动力。
你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很有可能许多普通人都有相似的问题,让我们互相鼓励吧,不要灰心,要加油啊
@天幕雪蕊 2011-10-13 10:51:45
这是我第一次发帖,看了楼主写的这样详细,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创业,我忍不住要鼓励一下,像你说的,不是因为关系、机遇、资源、女人还是安分点好,但是目前的确是厌烦了国企的制度、办公室政治等待~~想要追寻一些自由、及生活上得顺心,楼主我怎么办啊?为什么没有人鼓励或安慰一下?
-----------------------------
想必天幕雪蕊还很年轻吧,外面的世界不好混啊,白天有狮子,晚上有豺狼。国企好比羊圈,管吃管喝图安心,就是没有自由,任何事都有利有弊啊,不是说过残缺美嘛。如果实在忍受不了羊圈的安稳枯燥,想去摘那仙人果,你可要做好野外生存的思想准备,练好与野兽搏斗的本领,否则会找不到回家的路的。
写贴真幸苦,看贴好幸福。这是目前为止我对上天涯的看法。
下面要说到销售了,其实私下认为,销售和收账应该是归于一个环节的,因为商人销售,不就是为了能够收到帐吗。如果收不到帐,那还售什么。但直接写收账,那这个贸易流程就有点奇怪,毕竟这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商的挣扎,不是黑社会的买卖,他们是不需要销售而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为了不引起大家的误会,我还是继续多码点字。
大进口商和小进口商的销售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换句话说,要采取哪种销售模式,取决于公司的实力,资本。市场上大大小小的集体,个体,都会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生存下来。这是我理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符合达尔文的自然法则。对于老外为什么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我想政府是心知肚明而又理屈词穷的,在中国,很多大公司,大企业存在是国家需要它们在那里,并不是经过市场的竞争后,合理的存在在那里,它们占用了国家太多的资源,却为社会付出很少。反而那些民营中小企业,是完完全全在在市场中千锤百炼而活下来的,它们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美国人是没有傻到开放市场,让中国的官僚资本企业和它们的私有企业竞争的,因为那样不公平,如果换成广东或者浙江等的民营企业来买他们的石油公司,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先来谈谈大公司。
这里做箱包的知名进口商有YINS,CHENSON,SANTINO,CLIO等等。他们主要是培养渠道的销售,等我介绍完,大家就知道这边的渠道和国内的是不是一样了。
每年的几个大型展销会,是这些大家伙最紧张和忙活的时候。展会对他们非常重要,一是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示今年和明年的新款,显示公司的实力和对流行的把握能力(其实是效果最好的广告),二是在展会上,可以签到很多订单,这是老板最想要的,三是很多客户,几乎包括行业里所有的大客户都会来参观,通过展览,可以认识他们,已经认识的,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关系,要知道销售代表看到这些人,就好似见到自己久别重逢的亲爹娘一样,别提那个激动劲了,我就曾经被一个男人热烈拥抱到几乎昏过去,那个后怕呀。四是在展会上,往往能刺探到竞争对手的最新情报。圣保罗的几个有关包包的展会有ESCOLA EXPOSICION,FEIRA GIFT等等。
每个公司都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布置展览室,挑选最漂亮的女员工和最帅的小伙子去做接待,有的在平时寡言少语的老板,一到展览开始,会像打过鸡血样的蹦达起来。不过要参加这些大型的展会,费用是很惊人的,场地的租金是按照平方米来算的,还要加上主办方收的管理费等其他杂费,没记错的话,FEIRA GIFT的场地费是400黑奥/1平方/1天。这里我要说一下,每年有许多中国来的厂家,贸易公司参展,从一个客户的眼光看,发现他们有一些问题没注意到,担心这些会影响到展览的效果,同时通过与许多不同的同胞的交流也得知,绝大多数参展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下面就来说说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欢迎参加过国外展会的,和计划参加的拍砖。
本来想赶着在21号参加这个展会,可这几天一直抽不出空,眼看着24号就是最后一天了,抓紧去吧。开着快车,楼主和朋友两个人往展览馆开去,今天是圣保罗礼品展的最后一天。倒不是要去订什么货,只是因为每年的这个展会,有一个中国出口专区,专门提供给国内来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做为进口商人,当然要去看看有哪些感兴趣的产品,多认识一些出口商总不是一件坏事。国内的那些供应商,大家都已经知根知底了,商业,就需要新产品,价低质优的新产品。
进入到大厅,看到到处是人头汹涌,巴西本地的展商都还在使出浑身的解数招呼着客人,每个展台都被装饰得多姿多彩,富有个性,可我无心于这些,和朋友匆匆的来到了中国展区。
简直是两个世界,一眼望去,1,2百个展台几乎都是空空荡荡,倒是人还在,可大部分都在埋头扒饭,大概是到了午饭时间吧。巴西朋友说,“我们还是走吧,别影响了人家的胃口”,老巴的习惯俺是知道的,他们不喜欢在别人吃饭的时候去打扰,可看着他满脸疑惑不解的表情,我猜出了他肯定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展台上表演吃相呢,那不是一个正式的做生意的地方吗,还有,那么多展台怎么都是空空的呢,难道那些中国人来巴西就是为了品尝烤肉的。我可管不了这么多,相距20000公里,你小子不明白的地方多着呢,“走吧,既然来了就看看,中国胃和巴西胃是不一样的”,推着他,我们进去了。
找到一个做包的,门口的地毯上还堆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样品,墙壁上有一些挂钩,但已是空空如也了。一个斯斯文文的,戴眼镜的40多岁的女人坐在写字桌后面,台子上有一个剩下一半食物的盘子。“你好,我是做包包的,请问你们是工厂吗”,我主动打招呼,女人抬起头,嘴里还鼓鼓的装着食物,惊异的看着我俩,我的第一反应是吓到她了,很明显,这是她下飞机后,听到的第一个用标准中文来询问的客人。大姐没有马上回答俺,而是四处张望着寻找纸巾,有可能,她是想给我们一个干净的微笑,真想当时就告诉她,不用了,您早上擦的口红还在,烤肉也没有弄脏嘴角。“我们是常州的,江苏常州”,最后4个字加重了语气,我当然知道常州在江苏,老子就出生在离那200公里远的地方。“噢,那你们是工厂吗”,俺又弱弱的问了一遍。“我们是做尼龙包包的工厂,产品都是销到美国去的”,俺感觉大姐不太热情啊,原以为在异国他乡见到亲人,又是客人,中国的参展商会又倒茶又递烟的,想不到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我决定坚持到底,老巴这时已经在翻看包包了,“那你们这个小包是什么价钱”,俺指着一款式和我公司的老款差不多的问道,“10美金”,我倒吸一口凉气,天哪,我的批发店里才卖6黑奥啊,借着朋友在边上壮胆,俺又得寸进尺的发问,“不会吧,浙江那里的价格是8.5人民币啊,不过你的面料是1680双鼓,他们的是单鼓,款式,做工都差不多,价格怎么相差这么大呢”,大姐笑了,大概她看出俺不是没事找事来故意消遣的主,真的是客人,“哎呀,我还当你是要买一个呢”,我的天,我晕了,“你还是问我们经理吧,他就在这里,老王,快过来一下,客人来了”。过来一个50岁上下,略微发福的中年人,看着我,“你是在巴西的”,要命,难道是从中国来追你的吗,“我们这个包包到美国的价钱是3美金,你那个8块人民币的货怎么能和这个质量比,浙江的货质量很差的,那个义乌的东西用不到3天就坏了,你们是不是拼柜出去的呀,我们发到美国一次都是好几个柜子的”,俺彻底崩溃了,后悔没听老巴的建议,供货商太强势了,买家招架不住,准备撒腿就跑。
老巴这时倒来劲了,一旁不停的翻看着样品,好像在寻找什么,如果他能听懂刚才的对话,估计也要伸出长舌头。他是我公司的销售代表,手里有20几个大批发店的客源,一个那样款式的尼龙1680D双鼓的小包,带长带斜背的,市场批发一手价不会超过8元黑奥,中国浙江的出厂价在12元人民币左右。
我拉着他就走,很明显,和心里价位差别太大,已基本没有谈判的必要。刚才和男人对话的过程好像是在上海城隍庙游客区宰人的宝石店购物,展商丝毫没有诚意,老子走了,让你去痛宰美国人民吧,这世界谁比谁傻啊。我转身离开展台的时候,瞄到中年男人嘴角微微上扬的一丝冷笑。
我不甘心啊,心想参展商不会都像刚才那个常州大叔那样,没有专业素质吧,没了解过这里的市场,就来混饭吃。又来到一个好似卖拉杆箱的展台,因为空空的小房间里,放着3个漂亮的拖箱。几个年轻人正高兴的用普通话聊着天,看的出,刚出国的兴奋劲还没过去。“请问,你们是生产拉杆箱的吗”,“没有,我们是做LED的”,“那这是。。。。”,“噢,这是我们的行李,今天要走了”。得,又是个不做生意的主。
第三个,场景,墙壁上还挂着零零星星的几个背包,戴眼镜的30多岁男。两个巴西老太正挑选着背包,用不熟练的英语和眼镜男比划着,最后,买了3个包满意的离去,边走边嘀咕着葡语,“中国货真便宜”。俺上前问道,“你们是做背包的工厂啊,我是做进口包的,怎么都没样品了呢',“啊,样品都卖完了”,“你们从这么远来参展,怎么把样品都卖了呢,那真正的客人来,看什么呢”,“嘿嘿,样品再背回去,麻烦,这里卖的价还挺高,这回来带少了”,一副很满意的表情,“那你们总有产品目录吧,否则怎么了解你们公司呢”,“噢,那个前两天就发完了,给你我们厂的网址吧,那个也可以了解的”,操,你大老远的跑过来,就是为卖几个样品和告诉我一个网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