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职场中的嫉妒
前面的章节有讲到廉颇和蔺相如之间互动的内容。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初蔺相如因为帮助赵王解决掉了秦王的威胁,得到了快速晋升,廉颇一度对其羡慕嫉妒恨。
廉颇作为赵国的将军,相当于和丞相蔺相如是平级的高官,表现竟然是到处说蔺相如的坏话。
客观地讲,你廉颇作为军界大佬,派个人过去杀了蔺相如也比你到处亲口说人坏话要强,因为说坏话这种行为对应于你廉颇同志的身份而言,太丢人,太跌份儿了。
嫉妒这种情感,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情感,这虽然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能够直达人内心真实世界的情绪。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被别人嫉妒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人都嫉妒过别人,所以从一个人嫉妒别人时的外在表现,就能直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和做人的格局——可以说完全能够一针见血地让你看他(她)看得那么的真实。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身边的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等人,当他(她)嫉妒别人时的表现,就会发现不同人的做人水平是有很大差距的。
嫉妒的发生,来自于人和人之间形成了“有”和“无”的差别。
关于“有无”产生(或者说嫉妒产生)时,人们常见的是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浑”和“人浑我更浑”。
分别解释一下。
“人无我有”是什么意思呢?
恕我不敬,就以读者你作为一个例子,打一个比方以更好地帮助你来体会那种情况下人内心的真实世界。
例如,你看着满大街的人都在用iphone手机,你又偏偏觉得iphone是时尚的标签,但是你月薪只有1500元,于是你就省吃俭用,经过大半年勒紧裤腰带的生活,在充分体验了《一九四二》中难民的生活水平之后,买了一部iphone最低配的手机。
拿到手机后上班第一天,你就去显摆了。
即使是显摆,你也是动了心思的。
这时你肯定不会找同样拿着iphone手机的人去交流,问问人家分别用什么软件听歌、看电影、看网页等等,因为人家拿着的家伙极有可能比你的那个配置要高,万一不小心被“揭发”到脸上,显得你特没面子,好像你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一样——其实你本来就是。
所以,你最想要做的,是去找那些手机比你差的人去显摆——虽然在人家看来,用什么手机都无所谓,人家仅仅把手机当成个通讯工具而已。
于是乎,你在使用非触屏手机的人面前使劲刷微博,你在手机屏幕比较小的人面前开最大声切水果,你在使用非智能手机的人面前和会说话的汤姆猫互相骂街,你在使用老人机的老头儿老太太们面前用手机外放《月亮之上》、《沙家浜》、《人人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总之,你在没有使用iphone的人面前卯足了劲儿说iphone怎么好、乔布斯是你的偶像云云。
你只有用你的“有”来强烈对比别人的“无”,你才能找到那种在你看来,对你非常重要的满足感。
这就是“人无我有”。
什么是“人有我浑”呢?
还是接着上面的那个例子说。
某天你正在办公室显摆你的低配版iphone4,突然离你最近的同事买了一部最新款的iphone5的高配版。
从此,人家刷微博看的比你快,切水果时水果的个头比你大,和汤姆猫对聊时声音比你的脆,就是外放个流行音乐都比你的好听。
当某天,这个用iphone5手机的同事不在时,你就会发表你的高论了:“花那么多钱,买个手机,真不值!就那手机,我上网查了,跟我这款比,没多大差别,增加的那些功能基本上也是些不实用的。配置就升级那么一点儿,就贵那么多钱,其实那点配置的差别用起来根本体会不到,而且他那个手机的样子还不如我这个好看呢!真正懂手机的人,买手机绝对不只图贵,而是看这款产品是不是经典,其次看性价比。要我说,花那么多钱买那么个手机,真是有钱没处花了,关键不在于贵贱,而是太不值了!”
就这样,只要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你就会对人家进行否定,用你的语言去把人家的优势给抹杀——你把水给搅浑了。
什么叫“人浑我更浑”呢?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
这时,你旁边还有一个同事,他一直用的是一款几百块钱的山寨机,他听到了你上面的高论后,立即表示赞同:“对啊!我看花那么多钱买那么个手机也不值。就说我这个手机吧,几百块钱,别的不说,丢了咱也不心疼!他那个七八千的手机要是丢了,那可就亏大了。你看我平时业务也不少,电话照样打,短信照样发,声音还大,从来不会在挤地铁的时候错过来电。要我说呀,买那么好的手机的人,就是烧的,说白了,爱慕虚荣!”
这个人发现了处于“无”的处境的你在搅浑水,正好他也算是一个“无”中的一员,所以就有了“人浑我更浑”的举动。
可以肯定的是,你和你的这个更“浑”的同事,其实心里还是希望自己有的,只不过确实不能实现——说白了,就是嫉妒。
嫉妒是一种阴暗的心理,就是基于这种阴暗的心理,人们的表现也总是那么的鲜活。
各位看官,你想想,你身边有类似的人和事吗?
我们再回来说廉颇。
廉颇在嫉妒蔺相如时,就出现了“人有我浑”的心态,所以他为了让大家觉得蔺相如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优点,就采取了诋毁加以否定,以期望把蔺相如优点的水给搅浑了。
廉颇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和作战经验不容否定,否则不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是他的做人技巧,或者说做人的政治水平太差了。
因为廉颇骨子里面就是这种人,所以他的人生经历无时无刻不在证明他做人方面的缺陷。
在赵国孝成王在位时,廉颇是当时的代理国相,如果他顺利转正了,那他就担任了在战国时代中除了皇帝外的最高职位。
所以说,廉颇一生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也是相当成功的一枚牛人。
后来,赵国孝成王去世了,他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
或许是因为廉颇在老赵王在位时,跟这个当时是太子的赵悼襄王关系搞的不是很好,所以,赵悼襄王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廉颇的代理国相的职位给免掉了,启用了一个叫乐乘的人替代廉颇成为新的代理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