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真是感觉到了在天涯论车不同于在一些专业的汽车论坛讨论车,一般上专业汽车论坛的大部分都是有车族的车主,纯粹关心车的使用,维修保养费用,性能,去讨论车子,车好不好谁用谁知道,而天涯呢是各方面的人都有,有车的没车都会过来看,有车人会更多的关心车的性能使用,省不省自己的钱包,还有一部分暂时无车族的人用爱国大棒子乱指挥,
我想有多少人在买车之前是抱着抵制某某车系不买,而在转了几圈看了N多车型后最后改变了主意选择了之前根本没打算买的车型?我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有三个这样的例子
还有爱国不爱国的什么玩意跟买车有个J8毛关系,爱国前还是先爱自己的钱口袋吧,一日三餐老婆孩子油盐酱醋茶省出点钱就能给家人多带来点物质幸福
爱国爱国嘴上喊的震天响,关键时候涉及到了自家的性命安全和利益的时候都退缩了正好有个新闻
日媒讽中国海监"无人报考" 中方:因要求过严
2012-11-01 18:51:02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有5699人参与
1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海监船的船员招不到人,但日本的海上保安官“人气十足”。讽刺“中国人的爱国都是嘴巴上的”,但中方专家表示此次东海海监某些岗位无人报考是因要求严格,并非是受局势影响。
日媒讽中国海监"无人报考" 中方:因要求过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东海海监船员职位无人报名”,这一传言近日在互联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一家公务员辅导机构在报考结束后统计称,中国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有7个岗位无人报考,其中包括东海分局6个执法船船员岗位和南海分局1个执法船轮机员岗位。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陷入僵局的时刻,一些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说,用大规模示威叫喊爱国的中国人竟然对海监如此不感兴趣。有日本网民干脆宣称“中国人的爱国心都是假的”。
日本2ch论坛10月29日以“中国招收东海海监队队员,但因为害怕被派往钓鱼岛,竟然无人应聘”为题渲染称,在中国刚刚结束的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中,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监队员的应聘者竟然为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争议存在激化可能,大部分人认为太危险。一些日本网民在网上留言称,“中国人的爱国都是嘴巴上的”。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海监船的船员招不到人,但日本的海上保安官“人气十足”。由于日本的新闻中每天都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官在钓鱼岛附近应对中国船只的新闻,今年报考日本海上保安学校和大学的申请者激增,报考人数为16783人,比去年增加了1.5倍,是历史上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日本经济新闻》称,今年报考海上保安学校的人数为7708人,是去年的2.5倍。
“日本媒体所关注的现象固然存在,但仅从这6个岗位无人报考就借此推断中国民众害怕与日本冲突,导致不敢加入海监明显是片面的。”一名中国海事专家10月3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部分是由于海监执法船船员岗位要求过于严格造成的,海监要求报考者拥有甲类船舶各类适任证书等,年龄还要35岁以下,有证的年龄大,年龄合适的没相关证件。如果这些岗位只要求本科学历,每个职位报考的人数肯定超过300:1。东海分局此次招募的一个限定日语专业的海员岗位有364人争夺,就是例子。
这名专家还表示,海监薪水相对较低、工作条件艰苦也是原因之一。相比来说,日本海上保安人员薪水相当高,在日本公务员收入中居中上等。(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渊)
新闻背景>>
东海海监并非全部无人报考 0报考职位或因要求高
今年国考只有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招录“执法船船员”职位,共14个用人司局招录该职位,其中9个职位有人报考,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报名人数达41人,总报名人数达113个。而剩余5个职位则无人报考,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职位要求过高,影响一些人报考:
1、就专业而言,这些职位只招录两个专业——轮机管理及船舶驾驶,专业比较明确,专业性强,在专业这一项中就只有少部分考生能够达到要求;
2、就基层工作年限一项来看,全部要求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所以这一条件也将国考的大族群——应届毕业生排除在外;
3、要求相应的岗位适任证书。
综合整体招录条件看来,东海分局这5个职位无人报考的原因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海监岗位太危险”,而更多是因为职位本身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而造成的。
------------------------------------------------
看看 我还就不信了 十三亿中国人里边挑不出4,5个人的海监船员?美其名曰要求过高又找台阶下罢了, 谁考公务员不是为了多挣点油水给自己和老婆孩子多捞点存款有个稳定的收入
引用网友的回复有证书有经验的才不会去考海监呢,挣得不多,还跟日本人整天腻腻歪歪,还有可能请去喝茶,有那儿闲工夫还不如去跑远洋货运呢,去趟欧洲或南美押趟货挣得不比你海监多?同样是冒险,为什么不选择报酬多的?人人都精着呢!去了钓鱼岛搞不好打仗送命不说,还有可能被骂无能,民族的罪人。
平时我的什么利益,民主,人权,幸福都被领导代表了,打仗了领导也代表我,还有8000万DANG员呢,啥时候都为国光荣了,我养活他们的老婆,情人,小三,也算是为革命家属做贡献了。
我想有多少人在买车之前是抱着抵制某某车系不买,而在转了几圈看了N多车型后最后改变了主意选择了之前根本没打算买的车型?我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有三个这样的例子
还有爱国不爱国的什么玩意跟买车有个J8毛关系,爱国前还是先爱自己的钱口袋吧,一日三餐老婆孩子油盐酱醋茶省出点钱就能给家人多带来点物质幸福
爱国爱国嘴上喊的震天响,关键时候涉及到了自家的性命安全和利益的时候都退缩了正好有个新闻
日媒讽中国海监"无人报考" 中方:因要求过严
2012-11-01 18:51:02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有5699人参与
1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海监船的船员招不到人,但日本的海上保安官“人气十足”。讽刺“中国人的爱国都是嘴巴上的”,但中方专家表示此次东海海监某些岗位无人报考是因要求严格,并非是受局势影响。
日媒讽中国海监"无人报考" 中方:因要求过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东海海监船员职位无人报名”,这一传言近日在互联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一家公务员辅导机构在报考结束后统计称,中国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有7个岗位无人报考,其中包括东海分局6个执法船船员岗位和南海分局1个执法船轮机员岗位。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陷入僵局的时刻,一些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说,用大规模示威叫喊爱国的中国人竟然对海监如此不感兴趣。有日本网民干脆宣称“中国人的爱国心都是假的”。
日本2ch论坛10月29日以“中国招收东海海监队队员,但因为害怕被派往钓鱼岛,竟然无人应聘”为题渲染称,在中国刚刚结束的国家公务员招考报名中,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监队员的应聘者竟然为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争议存在激化可能,大部分人认为太危险。一些日本网民在网上留言称,“中国人的爱国都是嘴巴上的”。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海监船的船员招不到人,但日本的海上保安官“人气十足”。由于日本的新闻中每天都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官在钓鱼岛附近应对中国船只的新闻,今年报考日本海上保安学校和大学的申请者激增,报考人数为16783人,比去年增加了1.5倍,是历史上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日本经济新闻》称,今年报考海上保安学校的人数为7708人,是去年的2.5倍。
“日本媒体所关注的现象固然存在,但仅从这6个岗位无人报考就借此推断中国民众害怕与日本冲突,导致不敢加入海监明显是片面的。”一名中国海事专家10月3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部分是由于海监执法船船员岗位要求过于严格造成的,海监要求报考者拥有甲类船舶各类适任证书等,年龄还要35岁以下,有证的年龄大,年龄合适的没相关证件。如果这些岗位只要求本科学历,每个职位报考的人数肯定超过300:1。东海分局此次招募的一个限定日语专业的海员岗位有364人争夺,就是例子。
这名专家还表示,海监薪水相对较低、工作条件艰苦也是原因之一。相比来说,日本海上保安人员薪水相当高,在日本公务员收入中居中上等。(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渊)
新闻背景>>
东海海监并非全部无人报考 0报考职位或因要求高
今年国考只有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招录“执法船船员”职位,共14个用人司局招录该职位,其中9个职位有人报考,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报名人数达41人,总报名人数达113个。而剩余5个职位则无人报考,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职位要求过高,影响一些人报考:
1、就专业而言,这些职位只招录两个专业——轮机管理及船舶驾驶,专业比较明确,专业性强,在专业这一项中就只有少部分考生能够达到要求;
2、就基层工作年限一项来看,全部要求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所以这一条件也将国考的大族群——应届毕业生排除在外;
3、要求相应的岗位适任证书。
综合整体招录条件看来,东海分局这5个职位无人报考的原因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海监岗位太危险”,而更多是因为职位本身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而造成的。
------------------------------------------------
看看 我还就不信了 十三亿中国人里边挑不出4,5个人的海监船员?美其名曰要求过高又找台阶下罢了, 谁考公务员不是为了多挣点油水给自己和老婆孩子多捞点存款有个稳定的收入
引用网友的回复有证书有经验的才不会去考海监呢,挣得不多,还跟日本人整天腻腻歪歪,还有可能请去喝茶,有那儿闲工夫还不如去跑远洋货运呢,去趟欧洲或南美押趟货挣得不比你海监多?同样是冒险,为什么不选择报酬多的?人人都精着呢!去了钓鱼岛搞不好打仗送命不说,还有可能被骂无能,民族的罪人。
平时我的什么利益,民主,人权,幸福都被领导代表了,打仗了领导也代表我,还有8000万DANG员呢,啥时候都为国光荣了,我养活他们的老婆,情人,小三,也算是为革命家属做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