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不好意思了。
  
  为了表示@千川小羽 @林间煮鹤
  辛苦顶贴,下个故事把你们换成主角
  
  @千川小羽 1625楼 2013-10-27 08:48:00
  回复第1622楼(作者:@林间煮鹤 于 2013-10-27 06:07)
  @千川小羽 1619楼 2013-10-27 00:11:00
  回复第1617楼(作者:……
  ==========
  我需要一个女鬼,温文尔雅又懂得照顾人的女鬼(ˉ﹃ˉ)

  -------------------------
  那就林琴,字煮鹤。女鬼一个。


  
  @千川小羽 1633楼 2013-10-27 12:09:00
  安徒生,格林兄弟,都是骗人的孩子︶︿︶

  -------------------------
  美人鱼。小红帽。
  
  @微笑晴阳 1640楼 2013-10-27 14:19:00
  借楼主的光,第一回发的小故事有人看……谢谢赏光!

  -------------------------
  谢谢睛阳。将来有美狐故事,换汝做主角。
  
  64 白头终老
  起轿 凤冠霞帔你戴上
  醉倒 此世今生我难忘
  大红火烛映出你秀美脸庞
  是那么无双
  你的笑 让我逃 从此只把你来想
  唢呐吹不掉 我轻解你罗裳
  一切让我心旌荡漾


  这几天京城热闹极了,倒不是皇上嫁女,状元娶妻,而是京城最大的典当行掌柜莫瑾为大公子莫千羽娶媳妇。女方家也是豪族,乃沙河门外锦绣钱庄的大老板林润的爱女林琴。门当户对,羡煞众生。
  莫千羽饱读诗文,人也长得有模有样,虽不能自比宋潘之流,比之城北徐公,也绰绰有余。结婚前几日,几位好友打趣道:自此后,烟花酒楼之蓬门,不再为莫兄开矣。旁有一人叱道:休得胡闹,莫公子堂正之人,怎会流连如此烟柳处,只道公子之右臂,不再晨起酸麻也。
  众人沉默后皆大笑回道:汝之言毒入骨髓,吾实不如也。今日为莫公子打扮,来日令内若有随身美婢,则令赏某等几个。
  喧喧闹闹好几日,众人禀息以待。

  林琴的母亲是当年在紫烟绣庄极有名头,自是林琴自小得母真传,更有胜于蓝者。至于书画方面,亦与莫千羽不相上下,两家世为交好。是以总角之前,两人嬉戏玩耍,如若一人。
  时林琴闺中密友亦取笑道:二七年来幽花径,洞房花烛待君开。琴儿与羽儿终亦合一体矣。
  却不知几年未见,琴儿可曾忆得夫婿模样否?


  终于等来此日。
  炮仗声鸡,唢呐音响。

  娘子,终于把你等来了
  夫君,这一生都只为你

  空轿子从内城抬出,晌午时分到达沙河门。
  吃罢新娘家的喜饭,众人带着新娘返回。
  临上轿前,林琴之母盛氏泪眼迷离,似乎千万般不舍。
  "鹤儿,有空回家来看看娘。"
  "大奶奶您回去吧!三小姐有空会回来的。"侍女平儿回道。

  山路崎岖,日头方过中天,忽地天地昏暗,霎时间飞沙走石,前方路似被风尘所隔断。

  
  林家乃大族,此日亲朋毕至。骑从簇拥着花轿,喜娘手持手帕,一个劲地边走边贺,连说了一个时辰还未歇息。
  轿内无声。
  风沙稍却之后,轿夫抬起轿子,众人又开始前行。才方行不到小半时辰,过一古墓时,一阵罡风从冢中冲出,喜娘手帕跌落。
  只见此风绕喜轿盘旋数次之后,才稍稍散去,但风沙却比前次更甚,马不断嘶鸣,众人不得已,停止前行。此时日已近西坠。
  飞沙走石,大家连忙用袖子遮住眼睛,等候风定。
  风力逐渐减速,待风停之时,天边的晚霞正腆着脸,映着火红的花轿。众骑前后护卫花轿,开始前行。
  还好,赶在日坠之前,到了莫家。

  落轿。众人长呼一口气。
  喜娘站在轿前,等候新娘伸出右手,以便牵新娘拜谢众宾客。
  "请新娘子下轿。"
  轿夫将轿前倾。
  轿内伸出一只葱白般的手。

  新郎在堂下候着,看着那玉一般的手,浮想她的模样。在座的嘉宾屏住呼吸,眼神充满期待。

  
  她头截凤冠,披着霞衣,大红盖头盖住了脸。
  但已足够,众人皆叹:真不是凡间女子也。
  林氏夫妇从众人眼中看到了羡慕,嫉妒。众人的确如此,只恨自己不能生就如此国色之女。
  她在轿前站定。
  轿后,又伸出一只葱白似的手,喜娘愕然,嘉宾们及林氏夫妇,莫家上下目瞪口呆。
  新娘觉有异,回头一见,一女子与自己衣饰丝毫不差,正和自己方才一样,低头敛祍,拜谢嘉宾。

  "喜娘,此…此是"盛氏道。
  "老身也不知,汝想嫁两胞女于一人,两姐妹一共侍一夫乎?"
  "荒唐!吾只三女,大女二女皆已适人,况与三女不类肖,今日之事,奇哉。"盛氏回道。

  "亲家,此二妇孰为吾儿媳?"莫掌柜问。
  "吾也不知。"
  "迎亲路上,可有异样?"
  喜娘上前,将路上所遇之事和盘说出,莫掌柜沉吟良久,道:"其一必为狐鬼所化,喜娘可有法子可解?"
  "老身为喜娘三十二年矣,今日之事,平生首见,老身闻处子之身,难跃火盆,盖腿骨未侧开,可设一火盆,令二女跃,若能过之,则非汝儿媳矣。"

  莫家照办,不一会儿,一火盆至。
  两女皆不能跃,盛氏怜女,遂道:"吾女守宫砂在矣,狐鬼性淫必无此物,可验之。"
  及至验时,两女皆有此物。众人暗自称奇,迷惑不已。
  喜娘突地大叫:新婚之夜,置白纱枕于新娘子股下,若有落红,可证其为林女。
  "若无又奈何?"
  "莫大公子好福气,得双姝矣,老身恭祝汝白头偕老!"
  莫千羽也大喜,一右一左拥之入堂,拜谢天地,父母。
  对拜完毕。
  双妇一一奉茶,音容,相貌,走姿,身态,真个一模一样。
  连盛氏都不能区别,何况其他人。
  莫千羽已经迫不及待了,他已经等不及了。但还是要等。
  "送入洞房!"
  莫千羽一手一个,拥入新房。

  众宾客议论纷纷,都盛赞两位财主得上天好生之德,方能就如此佳人。

  两亲家挨个敬酒,不知不觉皆有醉意。
  "列位慢雅,敝处有厢房若干,可供各位憩息。"

  两个妇人坐在一起唧唧喳喳,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亲家母,莫非此乃汝外室子?"千羽之母杨氏问道。
  "非也。"
  "当年生琴儿之时,可曾另有一女?"杨氏道。
  "琴儿之同胞弟乃梧儿也,况霜儿,雪儿皆与琴儿不肖似,老身也觉今日之事怪诞。"
  "如此道来,吾两人儿女危矣。"
  "亲家母稍安勿躁,若有危险,方才之时早已发生,鬼狐善变,即便其作恶,亦能迅速逸走…"
  "走,去听之。"盛氏道。

  宾客稍静,屏息于门外听房,一阵死一般的静之后,房中喘息连连。

  盛氏杨氏满意而去。
  众人听了近一个时辰后,也满意而去,各自回厢房歇息。
  
  小羽,林间需要什么结局?温情还是恐怖。
  
  待众人退散之后,杨盛两人又至新房侧耳倾听,已闻室内有呼噜声,两人对视一笑,共歇去。

  翌日清晨,杨盛两人迫不及待奔至新房,甫一敲门,门开,千羽手持两帕,两帕皆有落红。
  盛氏大喜,连忙奔至屋内。两女见盛,皆拜。
  盛氏道:整理一番,可奉茶舅姑矣。两女同应"诺"不分先后。

  片刻之后,两人之妆饰,如同一人,或曰本是一人,莫氏夫妇不能辨。两人共奉茶至杨氏,道:请姑用茶。后又至莫,皆道:舅,请。声音停顿,如出一声。

  陆氏心下嘀咕:喜娘言狐鬼淫诈,此帕安得有假期?无妨,待吾明日去请道长施法,一试便知晓。
  随即笑道:儿媳昨夜苦辛,吾已令庖厨为儿媳备好红枣羹,来,端上来。
  两女连吹气之时间,间隔都相近,令人眼花缭乱。
  盛氏道:吾女极善苏绣,亲家母可为一题,命琴儿绣来。
  两女领命而去。

  杨氏密问于其子,千羽道:两人无论衣着,体香皆如一人,儿解其罗裙时,同用右手捥儿手,满面娇羞,儿与其交合如同一人,只是…"
  "只是奈何?"
  "只是一人眉头微皱,一人似有似无。"
  "岂汝花眼耶?若如此,今晚汝可再试。"
  "娘亲,昨已与双战数合,似早已熟路,今夜若此,恐亦难以区分。"
  "此两女可还有其他异常处?"
  "无,两女之右乳皆有小痣一枚,昔儿抱之入榻,其声嘤嘤,亦似出于同人。娘亲何由虑也,吾取双妇,娘应喜,何以忧之,儿实不晓。"
  "为娘窃以为其一为妖所扮,而吾等凡人不知,明日你随我去请道长前来施法,一试便知。"
  "如若道长也无法试出,奈何?"
  "道长乃高人矣,倘真无法试其伪真,为娘为儿高兴矣。切勿令汝妇知之"
  "孩儿知晓。"

  不一会儿,两女携绣至,无论大小,绣笔,如同一人所做,且女绣时不慎刺破中指,血滳溅入绣品,蔓延之远近大小,亦丝毫不差。盛杨大为惊奇,甚为恐惧,却不知为何如此惊恐。

  翌日。
  道长应约而至,见两女,大喝:妖孽速速现行。两女目低垂,一动不动。
  道长令杨氏筑坛,自己登于坛蒲团上,闭目打坐,口中念念有词,突见两女色变亦同时。两女皆唾沫于地:同呼妖道。
  道长不理,俄而两女同时捂胸,同时蹲地,又同时指道长道:可恶。

  道长声音逐渐变小,终至无声。两女立于地,闭目,俩木桩般。
  众人往前试观道长,呼吸皆无。已然死矣。
  大怖不已。

  盛氏道:"人言女嫁三日后须归宁其家,若能归家,便是吾女。"
  "若两人皆能回,则做何解释?"杨氏道。
  "可令一女先行…"盛氏道。
  "令一女先行,若先行为妖,且识得亲家之堂,又作何解?"
  "如今之计,可静观其变,然其未对吾辈有何伤害,姑且从长计议。"盛氏回道。
  "也只有如此了。"




  
  第二天,二女回家归宁,林氏夫妇皆不能认出。
  两女与闺中密友调笑,密友亦不能区分,一友道:新婚之夜,琴妹可舒爽乎,可试与吾辈言小姑爷之雄威,令未出阁之妹妹们也可借机参谋,待嫁时,也有所准备。
  两女同时笑道:闺房之乐,人间极乐也,非亲试不能尝其愉悦,岂能一言而括之?"
  "若琴姐不弃,今夜可与妹试之,小姑爷是如何与汝交矣,可乎?"
  "汝非男子,说与汝汝亦不知,便是与汝试,汝也不能悟其中之乐也。"
  "方嫁前娇羞不堪,及嫁才三日,便知如此门道,果真天生荡妇也!"一女笑道。
  "小蹄子!"两女同时出声叱道:"吾今晚便让汝知痛彻心扉然又抽筋剥髓之快乐矣。"
  "哦?汝有何法子,吾想一试!"
  "无他,浆洗之棒槌,可以借来一用,若妹嫌弃,汝家擀面皮之杖亦可!"两女同答。
  "嗬!真嚇人!如此之物,岂不让吾死?"
  "待汝嫁与男人时,便知其中奥秘矣。"一女答道。
  众人皆笑。
  两女也大笑。

  如此,数月之后。
  这日乃莫掌柜知天命之日,于城中大摆筵席。
  众人正吃得欢乐,主桌之上,两女同时呕吐,同时起身入溷。
  众人惊异之后,连贺双喜。
  莫掌柜起身抱拳言谢:干了
  众人举杯,又道恭喜。

  两女妊娠反应剧烈,杨氏请来保姆,悉心照料二女,每日必亲自熬汤,亲自送服。两女见之,亦同时从床上起身,杨氏一人不能同扶两人。即使如此,也没有发觉任何异样。

  转眼两人即将生产,亦于同日。
  产婆忙前忙后,两人俱生一子。
  眉目亦皆同一人。
  杨氏呆立许久,见孙后顿觉若有所失。
  两孙同时啼哭。
  同时睁眼。
  任何动作俱已同时。
  食乳时只食左侧乳房之乳,两孙俱同。
  饥时同哭。
  洗三时,两孙俱极力抗拒,好不容易按住两人,两人同时抖翻艾叶,槐枝熬成汤的铜盆,接生婆身上全湿,撑着继续。
  接生婆接着为两人洗澡,口中念着:"洗洗头,做王候。再洗腰,从此就把公主娇,洗洗蛋,做了知县捞十万。洗洗沟,将来必定是知州。洗洗脚,宰相跟着你来跑。"
  主持完仪式。
  亲朋好友见了皆道:奇哉,由两产道出,竟生如此相似之婴,若非亲见,谈与他人皆言妄矣。

  晚饭时,接生婆坐于上席,早已换了干净衣裳,正大快朵颐地吃着"洗三面"
  好友亲朋奉上的衣袜,也皆双份。
  众人在一片欢乐中结束"洗三宴"

  
  唯一一个自己写的故事,在想怎么收场。

  以后还是翻译古文吧。
  这个我真不擅长。

  
  @子规引月 楼主 2013-10-27 21:25:34
  唯一一个自己写的故事,在想怎么收场。

  以后还是翻译古文吧。
  这个我真不擅长。

  -------------------------
  应该是编的故事。
  表示我前面的故事都有出处。
  这个貌似没有,
  如有雷同,纯属穿越。

  
  要不明天发吧,今晚还真不知怎么收。
  要不就写被两个小孩把千羽吃了?
  
  某天,千羽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是七岁那年"过家家"时俩人曾在一棵树下埋了一个小盒,他便分别支开两人中的一个,让她带他去寻地点。出乎意料地是,两个人都没记住。
  杨氏大骂儿子,不好好让媳妇休息,去找什么盒子,都六七年了,鬼才记得!
  杨氏也想起一件事,五岁时,千羽爬树掏鸟蛋,曾被蜜蜂叮了屁股。当时在树下的林琴吓得哇哇大哭,于是她问两女可曾记得此事,两女皆一脸茫然地看着婆婆,同时摇头。

  转眼即将是孩子满月的日子。
  莫家上上下下忙个不停,为了区分两孙,柳氏求得两观音像,一像左侧有瘕,一右侧有。
  两小孩一名莫子峰,一名莫子峦。

  抓阉仪式进行中……
  两人抓的都是一把用黄金打造的大刀,一骑玉做的战马。
  众人叫好 ,说老莫世代经商,终于家出武将了。
  柳氏板着脸,心想这么大的家业,谁来继承,必须让她们再生几个!

  众人饱醉而去。


  柳氏抱两孙儿回自己屋,待孙儿歇息后,她来到儿子房外,恰见一女走入房内,她突然感到了一阵莫名的寒意。她觉得此女有些诡异,却又说不出谲异何处。

  不一会儿,房间便传来哼哼之声,她正想敲门提醒羽儿,琴儿在恢复期,不要累坏身子,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呀!

  可是这声音怎么,听得怪怪的,不象男女动情之声。十多年前的自己与丈夫,发出的绝不是这样的声音。她听到了一阵似乎是痛楚的呼声。继而声音加剧,变成了惨叫。

  柳氏大惊,连忙叫起莫掌柜,一干奴婢仆从都已醒来,都听见了新房的嚎叫声。
  莫掌柜叫几个给实的仆人撞门。门开之后,只见子羽仆倒在地,满身血污,伤痕坑坑洼洼,两眼流血,一女倒在床上,亦是满脸流血。一女不知去向。
  救治了好长时间,两人才苏醒。
  柳氏忙问原因,子羽道:
  方进屋,儿见两女并排而座,皆垂目不语,于是上前道渴死矣,今日让儿解解渴,只见其中一人伸手狂抓,速度之快,吾顿觉狂风至矣,俄尔她头发一甩,吾便觉眼睛生疼,眼前一黑,便世事不晓矣。"
  又问那女子,那女子道:予闻一阵风声在耳旁回荡,却不能动,突闻夫君痛呼声,及至儿媳站立,顿觉目疼痛不已,已将儿媳痛晕过去。
  房内无人出入,众人四目张望,房梁上挂着一人偶,极小。但无论身材容貌,皆与林琴无差,连某处细微,都栩栩如生。细微处乃右乳之痣也。

  "咦,怎不闻婴儿啼哭?"柳氏连忙奔至内室。
  见一子,手持一人偶,人偶与子身上俱有一仆佛像,且皆偏左有疵。
  所幸婴无大碍。


  两人后来救治愈半年,身上尚有疤痕,而双目遇强光则疼痛不已,白日里双目也时常流泪。
  盛氏林氏皆叹:比之于瞽者,大幸矣。

  柳氏忙问林家可曾开罪于人,盛氏道:未曾,但犹记去年中元节,有一番僧来店中卖人像,像男女皆有,且全皆身无寸缕,尤私处栩栩如生,予怕此物污女儿耳目,败吾家风气。遂严辞拒之。此僧大叫:勿悔勿悔,此物虽不雅,可保后代无虞,夫人见弃,贫道去矣。"
  "真有此事?"
  "然。"


  两人年长后,目逐渐不能视,其儿已改名莫天赐。天赐后从军,为一方统帅,私聚钱数十万,而朝中无可用之人,因此皇上甚宠,适公主与天赐,宰相如同犬一般极力巴结天赐。
  林琴劝儿休得恣意放纵。天赐自请为某州知府,帝甚不悦,便言:若边境有难,望卿能为国再请战。赐赐金银无数,封林琴为诰命夫人,千羽年迈,帝竟以兄事之。于京城特辟一园,予以其养老,每逢盛大节日,帝必亲临奉礼祝贺。


  千羽与琴自结缡已近一甲子年,子孙绕膝。
  曾孙总是笑道:老祖宗为何总是盯着我而眼珠不动呢?

  此时天赐因身上多处战伤,正于城中养老,。新帝每每见千羽,必定下拜。帝道:"吾妹今已七岁,莫竹青已十二岁,可以为其订。"
  "遵命。"

  九年后。

  皇帝嫁妹妹,京城人潮雷动。
  新婚之夜。
  莫府发出一阵又一阵让人瑟瑟的叫声。


  黎明
  ……

  (完)



  
  @邹小六 1689楼 2013-10-28 11:33:00
  @子规引月 79楼 2013-10-10 17:55:00
  9 三生石
  年幼的时候,初读红楼梦,书里面说黛玉本是西方灵河畔三生石上的一颗绛珠仙草,每日受赤瑕宫一个名叫神瑛的侍者甘露辛勤浇灌,后来这侍者口衔着宝玉,也就是三生石下凡,成为了荣国府的公子贾宝玉,为了报答恩情,仙草转世投胎成为苏州林家的千金,因而成就了一部荡气回肠,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石头记》。
  那时候很好奇,这块石头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它到底是什么呢。后来阅读了很多关于三生石的故事,......
  -----------------------------
  胼手砥足用错了,该成语用于形容辛勤劳作
  -------------------------
  谢谢指正。
  
  @千川小羽 1687楼 2013-10-28 10:11:00
  -_-||。。。。

  -------------------------
  这表情。
  
  @芷汀蘭 1678楼 2013-10-27 23:34:00
  回复第428楼(作者:@子规引月 于 2013-10-14 23:56)
  快子时了。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晚上11点到1点是子时

  -------------------------
  恩,好的。
  
  上来看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