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2)
  隋朝年间,有一个叫侯白的人,在州试中去取了秀才,因而来到长安。侯白是一个机敏善辩的人,在当时很有名气。
  这天,侯白和仆射越国公杨素并排骑马边行边聊,此时路旁有株枯死许久的老槐树。杨素侧脸向侯白问道:“老夫久闻侯秀才理论过人,不知能否让此槐树活呢?”侯白回答说:“这个没问题!”杨素于是笑着说道:“那你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侯白说:“这还不简单吗?用槐树子悬挂在此树树枝上,它马上就活了。”杨素大惑不解地问:“那你还得说说为什么它就活了呢?”侯白说:“仆射也是饱学之人,难道没有听到《论语》有言:‘子在,回何敢死?’”杨素听了捧腹大笑,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开皇年间,有一名叫出六斤的人带了帖子来想参见杨素,当时他拿的是空白的名片前来投剌。正好遇见侯白,因为不会写字,于是请侯白帮忙代写,侯白在名片上写上:六斤半。
  名片呈上去以后,杨素便召见了这个人,问道:"你就是六斤半吗?"那人听了回道:"回仆射,我叫六斤。""那为什么名片上写着“为什么名片上写着六斤半三个字呢?”这个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刚才我来的时候看见了侯秀才,我请他题写的,也许是他不小心他写错了吧。”杨素立即派人将侯白叫到跟前,问他:“侯白,你为何错写了人的姓名啊?”侯白回答说我并没有写错呀。
  杨素说:“如果没有写错的话,他姓出名六斤,请你帮忙题写,你怎么就给写成了六斤半?”侯白回答道:“刚才在衙门外,匆忙间和他相遇,所以一时之间没有地方去找秤。听得他说是既然六斤出点头,我琢磨了良久,还是觉得只应该是六斤半。”杨素听了,大笑不已。
  杨素是关中人,侯白是山东人。杨素经常突然出题,时常让侯白猝不及防,但侯白也游刃有余地面对。关中的普通百姓讲话说:"水"为"霸"
  山东人说:“擎将去”为“搩刀去”。这一天,杨素笑着对侯白道:"还是山东多仁义之士,借一件东西还两件。"侯白知道他在戏耍自己,便问“何出此言?”杨素说:“有人向他借张弓,他说:‘搩刀去'这个不就是说明了借张弓以外还得另搭上一把刀吗?”侯白听了后立即道:“这么说来你们关中人也很聪明啊,问一个问题却知道另一个问题。”杨素道:“我倒想听听你怎么证明。”侯白说:“有人问,近来下雨很多,渭河里的水是涨还是没涨啊?被问的人回答:‘霸长’。难道这不是问一知二吗?”于是,杨素越来越欣赏侯白的随机应辩。

  一次,侯白刚走出衙门,就碰见杨素的公子杨玄感。杨玄感说:“侯秀才,久仰你会讲诙谐故事,今日可以为我讲个吗?”侯白正想回去憩息,现被杨玄感缠住,又不好推托。不得已,就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从前有一只老虎,饿了,它想到山中寻找肉吃。这时它看见一只刺猥仰身躺在那儿,饿得眼花的已以为眼前是一块肉,它正想伸嘴去叼,刺猬一卷,卷住了它的鼻子,于是老虎惊慌失措一阵奔逃,丝毫不敢停下来休息。
  跑到山里后,困乏已经代替了饥饿,老虎就躺在地上睡着了。刺猬这时才放开老虎的鼻子跑开了。等到老虎醒来以后,发现鼻子上的刺猬没有了,高兴不已。当它走到一株橡树下面,低头看见一橡票子。于是转过身说:‘实在不好意思,白天遇见了你爹,希望你暂且给,给我让让道。’”

  在侯白还没有出名之前,他居住的新上任一位知县,侯白当即去拜见。
  临走之前,他对一熟人道:“我能让县太爷学狗叫。”熟人说:“开什么玩笑,你怎么能让知县学狗叫呢?若真如此,我们请你吃一顿。如果不能,你应当请我们喝一顿。”
  侯白入县衙里见知县,熟人都在门外看着他。知县问道:“没什么必要再来拜见本知县了?”侯白道:“您初来敝县,乡土民情可能还有点不适应,所以侯某特意来讨教您。在知县大人您没有来上任前,县里盗贼剧多。因此希望知县大人让县里各家各户都养狗,贼一来狗就叫。这样,偷盗风气必然会荡然无存。”知县说道:“哦,如果属实,本县家也必须饲养一条能叫的狗。那么我请教一下怎么才能挑选到这样的狗呢?”侯白回答道:“侯某家中正好生下来一窝小狗,他们的叫声与别的狗大不相同。”知县问道:“那它们是如何吠的?”侯白回答说:“它们的叫声都是‘怮怮’的呀”知县说:“你呀完全不会识别好狗的叫声。好狗的叫声应当是'汪汪,汪汪汪。",‘怮怮’声的,那都不是善于叫的狗蠢物。”
  熟人们听到这里,哈哈大笑。
  侯白知道自己已赢,便道:“知县大人如果要寻找这样能叫的狗,我去给您寻找去。”
  说着告辞走出县衙。
  (出处同上)
  
  @陌倾颜 1896楼 2013-10-31 09:20:00
  回复第1801楼(作者:@子规引月 于 2013-10-29 20:54)
  第二日,宣赞便陪同母亲安排了香纸,写了投坛状。关好门之后嘱托邻居看家,两人径直往四圣观去见真人。……
  ==========
  子规,林间,小羽,早安,,



  -------------------------
  早安。
  
  @千川小羽 1897楼 2013-10-31 09:42:00
  ︶︿︶ 失落,昨晚被我嫂子调戏了︶︿︶

  -------------------------
  有香艳镜头吗?速速写下心情,先写个五百字。
  
  @酆都异闻录 1899楼 2013-10-31 09:48:00
  @林间煮鹤 1780楼 2013-10-29 16:14:00.0
  鸦葱是?
  -----------------------------
  鸦葱是我!木哈哈
  -------------------------
  鸦葱早上好。
  
  @千川小羽 1918楼 2013-10-31 10:21:00
  回复第1914楼(作者:@林间煮鹤 于 2013-10-31 10:12)
  @千川小羽 1906楼 2013-10-31 10:03:00
  回复第1900楼(作者:……
  ==========
  (ˉ﹃ˉ) 颠倒众生的是倾颜。羽落尘世的是子规。羽洒尘世的是我,-羽飘世间的是你(ˉ﹃ˉ)

  -------------------------
  这么抬爱我。
  
  3)

  唐朝人姚贞操曾经说:“自从我凭借掌管评事(掌管刑狱)升入御史台后,后面的人接二连三地接受本人的谆谆教导,也有人也升入御史台。以后源源不断有人升入御史台,这本应该递连推荐引进的缘故。”韩琬道:"休得在此胡闹,自从则天皇后推行优良改革条律,才使得原本掌管刑事的刑曹也有希望侪居九卿之首。自今以往,评事也能升入御史台。这是现今为止从未有过的盛事,前无古人之事,怎么能说评事升入御史台,是从姚贞操开始呢?简直是太自负了你这家伙。"
  后来韩琬又戏谑地对姚贞操道:“在京都所属县任县尉之人,有六条出路:当然,升任御史台是最好的出路,因此被称为‘佛道’。升为评事次之,所以被称为‘仙道’。升任京尉一般般,普通之极,因此被称为‘人道’。而升任京都府丞那就还好说了,被称为‘苦海道’。升任县令也不做太多评价,因而被称为‘畜牲道’。升任判司我只能道一声可惜是,它被称为‘饿鬼道’。所以说来,评事有希望升任御史台,这个是由则天皇后推行新法的效力,怎能是因你姚贞操所能决定得了的。好了我不笑了。"
  
  (当时,陈国派人出使到隋国,隋国不知那个使者的机智论辩水平,于是密令侯白前往试探,并让侯白改变形貌,穿上破旧衣裳,看起来像个乞丐。那使者听说来者是宵小之徒,便很是轻视他,于是侧卧于床上边放屁边与他说话。侯白心里很是不平,隐忍不发。那使者问道:“你们国家的马价钱贵还是贱啊?”侯白答道:“这个不好说,你看马有数等,每等各不一样,那么贵贱也不同。若是有伎俩的,筋骨脚力好的,形貌若是不丑,又经得住乘骑的,那么最少值二十千。即便形体很粗壮,虽然无伎俩,但能驮东西,那么值四五千以上。若是毫无伎俩,又侧卧放屁的,一个子儿都不值。”使者大吃一惊,连忙从榻上滚下,呼问他的姓名,知道他是侯白后,惭愧不已,连连道歉。)
  
  @千川小羽 1921楼 2013-10-31 10:27:00
  ︶︿︶ 还没看今天的故事︶︿︶看故事去了

  -------------------------
  我也来看。
  
  各位中午好。
  
  @千川小羽 1950楼 2013-10-31 14:35:00
  哇,快看,我占了1950楼哎。踢1952楼一脚(ˉ﹃ˉ)

  -------------------------
  @木子瑾澈 1948楼 2013-10-31 14:27:00
  鸿大弃文,多来看看子规了。

  -------------------------
  还是劝说无效吗?太可惜了。

  某人为什么要踢我!
  
  4)
  贾嘉隐在七岁时,因幼而敏学被称为神童,因而被朝廷召见。长孙无忌与徐世绩站在朝堂上,与他交谈。
  "小神童,你来说说我倚的是什么树呀?"徐世绩戏谑道。
  "松树。"神童回答干脆。
  "这明明是槐树,怎么能说是松树呢?"长孙无忌道。
  “以公配木,怎能说不是松呢?”神童同样回答利落。
  "那我所依的树叫什么树?"长孙不死心,又问道。
  贾嘉隐道:“槐树。”
  长孙无忌道:“你确认不再更正了?”贾嘉隐道:“哪里还用得着再来更正。仅仅需要取来一鬼对上木就可以了。”

  十一二岁时,大唐正处于贞观时期,他被铨选入举。虽然很有才华,能言善辩,无奈相貌丑陋。有朝堂之人爱惜才子,于是请他人殿面圣,决定去留。
  那天,朝堂百官退朝之后一齐去看他,众人方到,正待评议,英国公李绩抢先一步道:“这小孩的脸长的,象獠面一样,又怎么能够聪明呢?”其他人还没答话,贾嘉隐就应声答道:“葫芦脑袋还能做宰相呢,獠面怎么就该失去聪明啊?”
  满朝文武官员皆笑。


  有点《世说新语》中孔融"小时了了。"及梁氏之子"未若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味道。
  
  倾颜弄的歌词好熟习呀!
  
  (番外·离凰)
  那一日,你对镜梳罢,泪痕乱妆。
  那一刻,桃夭门外路,飘落成殇。
  东墙之上,满面剪影让我日思夜想。
  西窗之内,琴声悠扬令我心旌神荡。
  门外唢呐响,我的阿凰。

  年幼两小无猜只想竹马把你来藏,
  无奈汝母以我浪荡公子拒我于堂。
  相思之苦让我数断肠却无人可讲,
  我的阿凰!
  你的心境是否和我一样悠伤。

  为了早日把拥入绣床,
  我背上行囊踏上远方,
  怀揣梦想我泪洒边疆,
  如今我归来鱼米满仓,
  你却和他进入洞房,
  我的阿凰,
  昔年山盟你可记于心上?

  当日海誓时欲与我成对入双,
  如今却言父母之命不可违抗,
  我的阿凰!
  门前桃枝凰鸟不知去向,
  凤鸟不再任何幻想,
  我的阿凰!
  愿来生你为妻来我为郎!



  演绎完毕!

  @陌倾颜

  
  5)唐朝的魏光乘好品评人,比如:兵部尚书姚元崇,因为个头大,走路又快,被他称为一只在追蛇的鹳鹊。而黄门侍郎走路时低头看地,却被他戏称为偷看老鼠的猫。殿中监姜皎长得肥胖过人,却面色黝黑,于是被他称为一只只会饱食桑葚的老母猪。紫薇舍人倪若水倒是也长得黑,而且没有胡子,被他称为因为常期喝酒,所以嘴部脱了精华。舍人齐处有一个爱好,喜欢眯着一只眼睛看太阳,又被他说成是在暗烛光之下寻母虱。舍人吕延嗣和姚一样是个大个子,但是他头发稀拉拉的没有几根,于是被魏称为倭国派来的使者。又把舍人郑勉看作是喝醉了的高丽人。又称拾遗蔡孚为小州县的假医博士,不懂装懂充老江湖。另外还有个殿中侍御史因为个子矮小,长得又丑又黑,于是被称为浓烟熏黑了的地术。又称御史张孝嵩为小村子里求仙弄鬼的方相。舍人杨伸嗣是个
  热鏊子上的猢狲。说补阙袁辉是个王爷门下的落魄弹琴士。说员外郎魏恬是个神神叨叨的祈雨的婆罗门教徒。李全交不过是个评给事。至于黄门侍郎李广,不过是个喝饱水的大虾。

  因为他如此乱评议人,搞得朝廷上上下下都讨厌他,因此,他被从左拾遗的官位一直贬,最后被贬到新州新兴县,做了一个县尉。不知道他在那里会不会把县衙的人评议个够。

  (出《朝野佥载》)
  
  没人评点一下我写的东西吗?
  今天的故事先到这。
  晚上若是找到好故事,再发来。
  
  @一雙拖鞋 1968楼 2013-10-31 18:20:00
  支持子规!~~
  -------------------------
  欢迎欢迎亲
  
  @酆都异闻录 1973楼 2013-10-31 19:39:00
  还有6个小时就考试了T.T 又是一夜没睡,学的好烦躁,来看故事消消火
  -------------------------
  晚上考?驾照么!
  
  69 鬼面
  你的胆子够大吗?人们常说胆小如鼠,事实上老鼠是没有胆的。说胆大包天,那也得看他到底做什么。
  世间不乏胆大之人,也不缺胆小之辈,但胆大的绝不会说自己胆小,胆小的也也拍着胸脯不露怯,非得让人同意他是个胆大的人才罢休。如果一旦身临某境,他们又会做何打算呢?

  唐朝咸阳。
  县尉李泮,有个外甥,我们称他为王某吧。据说就是一个胆气冲天的人。他为人仗义,有些年轻人的冲动,也想效仿古代的豪侠之士。
  每当集会,他必定会耍两下拳脚工夫,夸口自己拳打北邙武当山,脚踢南苑少林寺。得真人不传之功,刀山火海如若平地。那怕鬼神相迎,都会被他打回森罗殿去。

  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必定会对他说:"孩子呀,药不能停!"但古时候民风淳朴,人们也就只是听听,听后一笑。有时候还得做出一副"请大师收我等为徒。"的表情。或者鼓个掌,算是对他长篇大论手舞足蹈的一个捧场。
  万人景仰!此中滋味,只可意味。王某不禁飘飘然了。

  这天晚上,几个年轻人又在城中酒楼狂欢。
  当然,酒是免不了的,还得有几个靓丽女子作陪,吹拉弹唱助兴。
  几个人东拉西扯一阵海吹。王某又开始了侃天侃地,说他曾赤手空拳抡翻一只大虫,曾下海手无寸铁弄死一条长鱼。曾遇见狐鬼,当场把它们打回原形。众人附和,啧啧称奇,连声道壮士。

  夜深了。
  众人也喝得差不多了,使各自散去。
  王某一个人,连滚带爬回到家,在家门口吐了一阵,寒风吹来,他打了个喷嚏,几片菜叶从他鼻孔掉了出来,他又连连呕了一阵,酒也醒了一大半。
  进屋。点灯。入榻。
  他想起刚才那歌女动人的歌喉,白皙的双手,双挺拔的双峰,又不禁打了几个饱嗝。心想改天一定要把她拥入帏中,温存一番。
  正待睡着,他的眼睛瞄到了屋子的南侧,不看倒好,这一看……

  只见南侧的墙上,赫然出现一个影子,红色。朦朦胧胧,不甚了了。慢慢地,逐渐明晰。看起来是渗入墙中的斑斑血迹,俄而洇成一大片,继而变成一大滩红色。
  那滩红色扩到一尺左右,便不再变化,王某盯住看了半晌,竟然发现,这是一张人脸!
  虽然看起来就像画在墙上一样,但那脸五官具备,耳眉眼鼻嘴,样样都有。

  这张脸长得可以让王某再呕一次。
  那鼻子仿佛被拍扁了。至于眼睛,像一个幽深的古井,凹得厉害。耳朵和头一样长,嘴巴大得出奇。那牙齿森森,像极了夜行时不远处那两点蓝光下的白光。
  真的是不能看呀,太丑了!
  
  王某还是有点胆气,他从榻上起身,走上前去,就是一拳,那东西的嘴似乎咧了一下,竟然消失不见了。
  王某这一拳下去,酒全醒了,是疼醒的。刚才太用力了,墙壁上都有个淡淡的拳印。
  "明天就和那帮小子说说,连鬼神都怕我!"
  他哈哈大笑,也忘了手的疼痛,突然,他不笑了,笑不出了。
  因为,那影子变成白色出现在西墙上。你见过那纯白的纸吗?就是那颜色。
  王某也顾不了那么多,换个手又是一拳,墙上的人脸皱了眉,又咧了咧嘴,才象刚才那样消失。

  王某睡不着了,他四下张望。
  那张让人恶心的几天不想进食的脸出现在了东墙,这次,变成了和他手上瘀青一般的颜色。
  他又不管手疼了,奔上去又是一记一重拳,那影子仿佛牙被打落一般,脸上的表情很痛苦,然后又消失了。
  王某左手揉右手,右手搓左手。忽地发现那张脸移到了北面,变成了如夜晚天空的漆黑色。
  竟然还对他眨了右眼眨左眼,嘴似乎在吹口哨。面积比先前大了不少,也更恶心,王某终于又吐了。

  
  @酆都异闻录 1976楼 2013-10-31 20:44:00
  @子规引月 2013-10-31 20:20:00.0

  @酆都异闻录 1973楼 2013-10-31 19:39:00  还有6个小时就考试了T.T 又是一夜没睡,学的好烦躁,来看故事消消火  -------------------------...

  -----------------------

  时差党啦~ 我们这里快要天亮了T。T
  -------------------------
  在国外呀!真好!
  
  王某气极,也不顾手疼,咬牙对着墙上的一阵猛敲,那张丑陋至极的脸不再躲闪,贴在墙上。漠然地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这个对它无可奈何,像撒泼女人般的年轻人。

  他感觉受到了极大侮辱,便寻起一把刀。握在手中,用力朝墙上的那张脸扎去。
  那脸似乎一愣,仿佛对王某的做法出人意料。
  忽地又像真的被扎中一般,作出剧痛的形象,五官纠结。
  王某想干脆给它个痛快,便想上前,再刺上几刀。此时,那张令人作呕\\令人生厌的、黑色的脸,离开了墙壁,朝他猛地扑过来。

  王某猝不及防,没想到有这出,手下意识往前推。他也算是个力气较大之人,无奈他用力全力,不能动那张脸丝毫。
  那张黑色的如墨般的丑脸盖了过来,带着浓郁的肃杀之气,逐渐地和王某的脸融为一体,仿佛王某生就一副黑脸。
  王某感到呼吸急促,他想呼吸,但是却不能,
  那张脸,把他的脸堵得严丝合缝。王某一阵挣扎,逐渐停止了呼吸。
  及至死,手还保持着推人的怪异姿势。


  几天以后,王某下葬,其脸色依然如漆黑的夜色,在晴空下,异常恐怖。
  (出《纪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