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煮鹤 4007楼 2013-11-18 00:21:00
@陌倾颜 4006楼 2013-11-18 00:03:00
困了要晚安了林间间,子规
-------------------------
晚安。
-------------------------
晚安。
@林间煮鹤 4008楼 2013-11-18 00:22:00
子规也晚安。
-------------------------
晚安。
92 沉香街
江南某省的城中 ,有条街名叫沉香,问当地人为何叫这么一个名字,那人轻捻茶柄,慢慢说道:它的来由是这样的。
有一富家子,姓金名不换,四川人,长得很是标致,容颜秀于女子,姿仪优于男儿。二十岁那年,他偶然得到一本小画册,只见画册上有江南锦绣大好河山,他一见便心生向往,所谓江南风土之美妙,金粉之旖旎,山川之毓秀。于是携重资前往学习经商。
这一天,他偶然从此街经过,当时此街乃省中烟花冠绝之地。他经桃花门巷时,忽然一荔枝壳堕落肩头,抬头一看,珠帘绣阁之间,只见一美女子凭拦支颐,对他微笑,他方才知道此为娼家,女子乃是第十三女素娇。他一见她钗光鬓影便觉魄荡神迷,不知不觉间便入了院。
女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微笑着,上前迎接,方进入女子绣房,只见里面摆设精致,别有洞天,惶惶然间他已不知身在何处,室内香茶正在炉上煮着,氤氲的雾气正迷漫开来。房有人或是下棋或是拨弄丝竹。
不一会儿,酒菜便陈列而来,酒肴精绝,有五六个雏姬五六辈前来敛衽而拜,与女子互相侑酒,或言乃女子之姐,或言是妹,争相抛媚眼于金不换,金微吟道“除却巫山不是云”。众女哄然而去。
酒足饭饱,夜深人静,解衣入帷,满室春辉,素拿出十洲春册,照谱作词,金觉神魂更俱消。自此以后,金假馆于素娇家,不再言贸易之事。
不久之后,由于金不换向来讲究排场,资产逐渐耗尽,素开始担忧起来,金看她满面愁色,便道:“卿无忧,吾家虽不及邓尉石崇,然西蜀亦着名富室也。我以贸易为游戏耳。盍暂归,取重资,定当有重叙之时。”
素于是涕泣道:“妾已委身事郎君,发誓白自此不再作章台柳,但恐瓜期届而郎断尾生信,古之教训实多矣,吾为之奈何?”
金听完后,指天为誓,素道:“我是相信你,破镜亦有重圆时,你留下一个信物给我可好?。”生笑道:“小生所携积蓄,尽入卿家,更有何长物可赠?”
素道:“请郎君凿下一齿,以践行我们的约定,可乎?。”
金怕痛,不肯,素于是娇啼道:“郎君你不是真爱我。”说罢假以袖揩泪,金恐拂其意,只得忍痛凿与之。素大喜,收之藏诸妆台。
素为其治酒饯行,谆谆订婚嫁,临别啼哭再三,金不换之衣袖为素之泪所湿透,生亦涕泣不已。在榜人的再四催促下,金不换才放下袖子而去。
一路颠簸自是不表。
回家之后,金不换在短期内备齐了洞房所需的一切物件,共花费二万金,在即将买船去迎接他生命中的"桃叶""绿珠"时,被友人执住,劝道:"贤弟之钱乃多乎?无处烧乎?彼处怎会有真正白首人。她们之所恋汝,乃是汝有刘濞钱,非为汝乃潘安貌也。醒哉!”
金不换不信,还是买舟前往。顺风顺水,不出一月,即到了当初之地。
刚一登岸,猛地忆起友人言,心里也没有底,不知素娇之意是否心诚。
思虑再三,遂排出一些碎银与一乞丐置换衣裳,遂敝衣囚面,携筐持竿,诣素家。
此时素正坐于一大贾怀中,持爵劝饮,媚态令人作呕。
素一见他,便放下洒杯,对门口守门老妪吼道:"姆姆病得眼瞎了乎?还不给我赶将出去,再不赶走,我就要放狗咬人了,到时候连你也一起咬得个股断血流!"
老妪果持杖逐之。盒换哀呼:“姐姐莫打,姐姐莫打,我金不换也!”
妪与素审之再三,便问怎么会寒酸至此地步,金说道:"我本来携重金前来,不料途中遭遇盗贼,幸而捡回一命,所以到此处来……"
素问:“到此处来,来做甚?”金道:“来践卿约耳。”素笑道:“我处于这金玉锦绣中,尚且还是三日两日病的,我怎么能为丐人妇耶?汝与我戏乎,请君归休,不要再濨生妄想!”生遂哀哭道:“我知道是不能娶你为妻了,也不知道那天就死了,死了也无人知道,只是乞卿垂怜,赐一殓具费,可好。”
素冷笑:“你什么时候见到过句栏门中还有施舍棺木钱的,要真有,世上还有木头在么,可笑至极。"
生以手扶额,皱眉道:“小生已经两日无一餐,现已腹鸣若雷,乞卿赐一饭,如此死之时,做个饱死鬼,也可瞑目矣。”
素侧脸不应,老妪看他实在可怜,以剩羹杂饭,贮一破窑器,热之与金不换食。生边吃边请,道:“既然约既毁,那么小生一齿,万望卿还我。”
素于是命妪捧出一巨大箱臾,却见其中人齿按大小排列,如同药铺之药材。
金大怒不已,把饭皿狠掷于地,拂袖而去,在开门出去之前,听得闻素在内讥笑:“哎呦花郎好大的脾气!”继而是一阵猥亵声。
第二天,金不换尽携所带,命十余人陆续扛至素家门首,只见其中绣裳珠履不计其数,其中有一沉香床,穷极雕镂,费达数千金,金不换纵火焚之,此时烈烟亘天,香闻十里。
素于内室闻之,取三尺白绢,自挂于梁。
老妪哀求金,金于是厚葬素。
(娼家钱树子,认钱不认人,此故态也,何足奇。所奇者,金家郎,迢迢巴蜀,垂到姑苏,忽然醒悟。饥来驱我,得卿卿数言,能令千古有情人,怜香惜玉之心,一齐灰死。当其拉杂摧烧时,想诸天菩萨,闻香而来,必合掌而
作诵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登徒之流,大家来看。噫!火中烧出青莲花,败子回头金不换。”)
(完)
(出《夜雨秋灯录》)
@林间煮鹤 4049楼 2013-11-18 16:29:00
白天故事讲完。
-------------------------
谢谢。
93 招魂
前锋多某,不知其名,只知其上有一兄长,时人唤之多二,这件事发生于他未任前锋之前。
这日,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多与几个至亲一同东直门外城门下,习骑射,不料马失前蹄,多于是坠马昏绝。
亲扶掖上另一马,牵马以归,归家即苏,初看一无所损,只是神痴而不复言笑,与食则食,不与亦不食也;与饮则饮,不与亦不饮也。这种情况延续了半个月之久,家人也不知道个中所以,这半月来,举家闷闷不乐。
这天早上,在家中服役的老妪,出门购得日需蔬食归来,忽然瞠目而视主母。主母疑惑不已,于是问之,良久不答不答。许久之后,老妪声似鸿钟:“半月前,汝家多二爷,因坠马不能行动,汝等则弃之去,令多二爷踽踽城下,盼望家中人,两眼欲穿,屡次浼我寄信,未得其便,今日始得到此,可即令人去接,幸勿更缓。”
家人闻得此言,骇然。连忙异口同声答应。
家中有人问:“我家二爷,今在城下乎?”
答道:“现在东直门外角楼下。”
又问:“然则子为谁也?”
:“我乃是旧营房南门口开小铺之王老四也。因为去年与掌柜算帐不平,呕气不过,遂自缢死,而冥中怜我冤屈,命我协同溺死鬼那三,管理角楼下城湾河沿一带地方。生前我曾蒙多二爷多多照顾,因此前来禀告。”
家人听后,几人瞠目结舌:“知之矣,深劳尊驾,请回,即刻使人去接也。”于是焚烧了一些纸线给王四。
老妪说完之后,立即踣地,灌姜汤后,盏茶时方醒,家人叩问,茫然不知,家人于是不敢视为荒诞,一群人扶多至坠马处,大声呼其名而招之,往返三四。
此时多突然发一寒噤,立即清醒如初清白,向家人涕泣而道:“汝辈一何忍心,弃我于此,达半月之久,却不来一顾。若非王二哥寄信,再十余日,我不复见汝辈矣!”
家人次弟揖拜谢主四,无不先悲而后喜。
多二有一弟,年轻而又童心未泯,觉得此事很是奇怪,大人们叨叨神神的,于是他乘机溜走,暗访王老四及那三事,果有其人。
多二今年已三十,为前锋一职已有十年。每逢令节,必焚香,具黄酒白鸡于城湾,口呼王二哥、那三哥而祭,感谢其救命恩德,终身不忘。
(完)
@漪梦栖黛 4058楼 2013-11-18 18:26:00
楼主乃好
-------------------------
此名字好熟悉,应为熟人。握手。
@我是马大三 4083楼 2013-11-18 21:05:00
马克
-------------------------
欢迎朋友。
@天行猪猪 4092楼 2013-11-18 22:24:00
再路过
-------------------------
抓住,送往屠宰场。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