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而生忧 7396楼 2013-12-18 15:53:00
回复第4486楼(作者:@子规引月 于 2013-11-22 08:42)
98 佛道之辩
从前,在王屋山上有一老僧,平日里朝夕念经诵佛,独居于一茅庵中,吃食全靠自……
==========
求教,文中铁铮为何物?
—————————————————
也就是铮光发亮的一块铁而已。
这个故事出自于《宁波府志》:
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皆是东晋时人。
梁山伯家住会稽,祝英台居于上虞,两人曾同窗共读多年。
学成后,祝英台先于塾堂归家,不久梁山伯前往上虞寻访,到祝英台的家一看,才意外发现挚友竟然是女性。
梁山伯回到家中之后,便跟父母商量,说要娶祝英台为妻。
而在此之前祝英台早已由父母之言和马家公子订了婚。梁山伯得知消息之后,怅然若失,悒郁不已。
三年后,梁山伯作了鄞县县令,最终却因忧思过度而魂归地府。在临终前,他叹息数声,留下遗言,要葬在清道山下。
在他死后的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马家公子。
这天,当送亲的队伍行到清道山下时,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波涛汹涌,船不能进。
祝英台走下船来,到梁山伯的坟前祭拜。祝英台痛哭失声,任谁也拉不起,忽然天空炸响了一个霹雷,梁山伯地坟冢裂开了一道缝,祝英台纵身跳了进去。
祝英台死后,马家把此事上报了朝廷,丞相谢安奏请皇上封祝英台为义妇。和帝时,梁山伯又显灵效劳于世,被封为义忠。朝中又派人在鄞县为他建庙祭祀。
这个故事非常粗糙,文中很多情节没有交待,
马家公子没有名字,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后来说的那种恩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蝶呢?怎么没有蝴蝶。
这算是四大悲剧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原始的版本了。早期有一个更为简化,连他们是同窗,马家公子这些细节都没有谈到。
古人的扩写水平实在是让我辈高山仰止,望尘莫及呀。
杨大同
杨大同.怀州人.未第时.随兄官下.尝与兄之小儿肩舆为戏.儿已下轿.杨揭帘.见妇人抱幼女坐轿中.大惊异.即以兄子归.急出外舍.思所以挑招之策.旋踵间妇已在卧内.笑曰、在此待子.遂与之狎.问其故.曰、我某家妇.夫行役不归.累年.以子独居.故逸而从子.子勿泄勿娶.我虽久此.外人不能知.自是与同寝食.历数月.杨颜色日枯悴.兄家疑之.亦尝闻夜榻人声.意有淫厉.呼道士以天心六丁符箓治之.妇忽变形作可畏相.欲杀杨.杨哀鸣恳拜.曰、请后不敢.遂如初.少时自垂泣辞去.曰、我乃尔三生前妻.此女尔女也.尔为商往他州.顾恋倡女不知还.我贫困不能自存.携此女赴井死.诉之帝.帝令天狱□法曰.尔逐利忘家.致妻子死于非命.虽有别善业.当登科.然终不能享.自此十年间将受报.我以前缘未断.来寻盟.今数尽当去.亦从此受生矣.出门即不见.绍兴五年.杨登科.再仕为广西帅属.以事至柳州.过灵文庙.庙祝请入谒.杨不可.祝曰、不然.神且谴怒.杨叱之.径谒太守.饮汤未毕.盏落手而仆.即死.皆云柳侯所怒.不知其向来事也.相距正十年云.傅世修说.
(出夷坚志)
@子规引月 7423楼 2013-12-18 20:20:00
已删除
—————————————————
咦,我晕,怎么被删了?我都没保存!
@子规引月 7425楼 2013-12-18 20:40:00
@子规引月 7423楼 2013-12-18 20:20:00
已删除
—————————————————
咦,我晕,怎么被删了?我都没保存!
—————————————————
郁闷……没有敏感词呀!
唉,,反正原文已附上,看原文吧。今天手贱,把草稿删了。
133 缱绻司
他叫朱起,家住阳翟,年方弱冠。是一个风流而又不失倜傥的年轻人。容貌俊伟,神韵无双。
伯氏虞部有个妓女,名叫宠宠,长得如同下凡之仙子,明媚脱俗,秀丽非凡,朱起很是喜欢她,而宠宠好像也对他很钟情。
他所居住的庭院与青楼相隔甚远,因而每次欢洽,都不能随心所欲,尽兴而返,他苦闷不已。
这天,朱起早起,来到郊外,看见一个头戴青巾,身穿短袍,挑着药篮的人,那人仔细打量着朱起,忽地说:“郎君你幸亏遇到我,否则将会大祸临头了。”
朱起闻听此言,惊异万分,慌忙下马作揖施礼。
青巾人说:“你目前遇到棘手之事,说了我能 帮助你。”
朱于是起又拜了两拜,便把宠宠的事告诉了青巾人。
青巾人听罢叹息着说:“管理世上人阴阳交合的部门是缱绻司,其长官是氤氲大臣。凡是姻缘冥数该相合的,必须要有他们那里发放鸳鸯牒才能结成同心,因此不论是明媒正娶的夫妻的也好,还是纳为侧室、买笑偷情也罢;也不论是华夏之人与夷狄外族联姻,都一视同仁。既然你相信我,我就帮你促成这件事。”
临走之时,青巾人又从药篮里拿出一把扇子交给朱起说:“这是世间少有的坤灵扇,当你去跟宠宠相会时;只要用这把扇子一遮,别人就看不见你了。从现在起,再有七天你们就可以如愿以偿了。只是你们仅有十五年的缘分。”
朱起回到家中,七天后依青巾人的指教行事,他人果然视而不见,因而得以与宠宠自由来往,十五年后,宠宠染病而亡。
这个故事中,到底谁是鬼呢?
出《清尊录》
今晚这个故事有点短,本来是有个长故事,被崖叔删了,不知为何
134 一生所爱
章翰,虽然年轻,然而极有志气,不似一般纨绔子弟。
他住在长安新书坊。为人豪侠仗义,自然许多侠义之士都喜欢与他交往。
他有个爱妾名叫裴六郎,是个天仙般的人物,风华绝代, 住在崇仁里。章翰时常与她相聚。饮酒作乐,快活无比。
不久之后,章翰因事,去郊县待了,数月后回来却知裴六郎已经病死。章翰甚是哀痛,垂泣不已,精神恍惚,白日犹在梦中。
这天日暮时分,章翰宿在爱妾的房内。当时,爱妾灵柩尚未下葬,停放在屋角。章翰如今家室,不禁感慨万端,心道:“我平生之爱,真个恍如一场春梦!”他独宿帐中。久久不能释怀。
夜半时分,只见后庭月色浩然,清辉将大地笼罩得如同仙境,章翰悲叹哀伤,夜不能寐。
忽然,他看见屏风之后血突然现出一怪物,探头窥视不已,进退踌躇数次,忽地闯入庭中。怪物有一丈 多高,身披豹皮裤,锯牙利齿,披头散发。身后有三小鬼跟着,它们拽着红索,在月光下且舞且跃,并议论说:“那床上的贵人怎么应该处置?”“他已寐!”
于是,这帮恶鬼一阵雀跃,跳上台阶,进入房中,拆开那位爱妾棺材,将其尸体扛到月光下,分割肢体,环坐在一块,吃得津津有味。此时只见庭中遍地是血,死者衣物满庭狼藉不。章翰十分恐惧,沉痛不已。
他心里想道:“这帮恶鬼方才称我为贵人,现今我痛击它们必无什么损伤。”于是章翰偷偷拿起帐外放着的竹竿,在暗中向鬼群投掷,并大喊:“打鬼!”群鬼见了大为惊骇, 落荒而逃。
章翰乘势追击出去,追到庭院西北角。那帮鬼怪翻墙而逃,此时有一个鬼跑在最后,上不去,在墙下跳跃,终于被章翰击中,它流着血,好不容易拼尽全力才翻过墙去。
家中人听到声响,纷纷披衣起来看个究竟。章翰于是向他们详细讲述了事情经过。他们听后,正准备到庭中地上去收拣死者余骸,却见庭中一无所有;又仔仔细细检视死者棺木及尸首,俨然完好如故, 也丝毫没见有被那帮恶鬼啃吃过的伤痕。
章翰恍恍惚惚,以为自己是做了一场梦;及至自己跌跌撞撞走到院墙边察看,却见墙上的血迹犹存。
在场的人们也不知晓这是为何,只是数年之后,章翰果然如同鬼所说,大富大贵,不同往昔。
出《鬼董》
@误堕红尘 7447楼 2013-12-19 03:14:00
每晚必看,希望楼主能如愿成书。
—————————————————
谢谢
135 一生所爱
章翰,虽然年轻,然而极有志气,不似一般纨绔子弟。
他住在长安新书坊。为人豪侠仗义,自然许多侠义之士都喜欢与他交往。
他有个爱妾名叫裴六郎,是个天仙般的人物,风华绝代, 住在崇仁里。章翰时常与她相聚。饮酒作乐,快活无比。
不久之后,章翰因事,去郊县待了,数月后回来却知裴六郎已经病死。章翰甚是哀痛,垂泣不已,精神恍惚,白日犹在梦中。
这天日暮时分,章翰宿在爱妾的房内。当时,爱妾灵柩尚未下葬,停放在屋角。章翰如今家室,不禁感慨万端,心道:“我平生之爱,真个恍如一场春梦!”他独宿帐中。久久不能释怀。
夜半时分,只见后庭月色浩然,清辉将大地笼罩得如同仙境,章翰悲叹哀伤,夜不能寐。
忽然,他看见屏风之后血突然现出一怪物,探头窥视不已,进退踌躇数次,忽地闯入庭中。怪物有一丈 多高,身披豹皮裤,锯牙利齿,披头散发。身后有三小鬼跟着,它们拽着红索,在月光下且舞且跃,并议论说:“那床上的贵人怎么应该处置?”“他已寐!”
于是,这帮恶鬼一阵雀跃,跳上台阶,进入房中,拆开那位爱妾棺材,将其尸体扛到月光下,分割肢体,环坐在一块,吃得津津有味。此时只见庭中遍地是血,死者衣物满庭狼藉不。章翰十分恐惧,沉痛不已。
他心里想道:“这帮恶鬼方才称我为贵人,现今我痛击它们必无什么损伤。”于是章翰偷偷拿起帐外放着的竹竿,在暗中向鬼群投掷,并大喊:“打鬼!”群鬼见了大为惊骇, 落荒而逃。
章翰乘势追击出去,追到庭院西北角。那帮鬼怪翻墙而逃,此时有一个鬼跑在最后,上不去,在墙下跳跃,终于被章翰击中,它流着血,好不容易拼尽全力才翻过墙去。
家中人听到声响,纷纷披衣起来看个究竟。章翰于是向他们详细讲述了事情经过。他们听后,正准备到庭中地上去收拣死者余骸,却见庭中一无所有;又仔仔细细检视死者棺木及尸首,俨然完好如故, 也丝毫没见有被那帮恶鬼啃吃过的伤痕。
章翰恍恍惚惚,以为自己是做了一场梦;及至自己跌跌撞撞走到院墙边察看,却见墙上的血迹犹存。
在场的人们也不知晓这是为何,只是数年之后,章翰果然如同鬼所说,大富大贵,不同往昔。
出《鬼董》
@由爱而生忧 7448楼 2013-12-19 06:45:00
回复第6160楼(作者:@子规引月 于 2013-12-06 10:57)
李碧华的文风也有点诡异 ,这个故事很不错。
==========
一向喜欢李碧华,记得先前楼主写过懒妇鱼,李碧华有一篇小说叫懒鱼馋灯,里面的银婴就是以懒妇鱼为原型。
—————————————————
找到同道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