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了一个重复的故事,马上补上一个。
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林间煮鹤 7501楼 2013-12-19 16:19:00
135 太原意娘
杨从善,京师人,因战乱不幸被敌兵俘获到云中。虽然可以允许他自由活动,但却不准远离云中
这日,他来到酒楼饮酒,想借机消除心中那份苦闷与抑郁之情,抬头却看见酒楼的墙壁上题有一首诗以及一首小词,落款为“太原意娘”,从诗词的内容来看,都是寻找回忆丈夫之语。
杨从善于是仔细辨认她的姓名字画,半晌之后,终于认出这题诗作词的人不是别人,乃是是表兄韩师厚的妻子王氏。如今因为战乱不断,兄弟间彼此多年不通音讯。杨从善又看了看题字,见墨迹还没干,隐约还有淡淡的墨香。于是连忙叫来酒楼伙计,问他是什么人题写的诗词。
伙计摸了摸后脑勺说道:“不久之前,有几个少妇前来喝酒,其中一个向我讨要了笔墨题了这两首诗词,她们刚走一会,应该走得不会太远。公子若是急着找,倒是来得及。”
他听了伙计的话,连忙冲出酒楼,伙计在身后喊:"公子您的酒。"他也顾不上了,连忙按
—————————————————
写得不错,也有自己的料哦!
135 太原意娘
杨从善,京师人,因战乱不幸被敌兵俘获到云中。虽然可以允许他自由活动,但却不准远离云中
这日,他来到酒楼饮酒,想借机消除心中那份苦闷与抑郁之情,抬头却看见酒楼的墙壁上题有一首诗以及一首小词,落款为“太原意娘”,从诗词的内容来看,都是寻找回忆丈夫之语。
杨从善于是仔细辨认她的姓名字画,半晌之后,终于认出这题诗作词的人不是别人,乃是是表兄韩师厚的妻子王氏。如今因为战乱不断,兄弟间彼此多年不通音讯。杨从善又看了看题字,见墨迹还没干,隐约还有淡淡的墨香。于是连忙叫来酒楼伙计,问他是什么人题写的诗词。
伙计摸了摸后脑勺说道:“不久之前,有几个少妇前来喝酒,其中一个向我讨要了笔墨题了这两首诗词,她们刚走一会,应该走得不会太远。公子若是急着找,倒是来得及。”
他听了伙计的话,连忙冲出酒楼,伙计在身后喊:"公子您的酒。"他也顾不上了,连忙按
—————————————————
写得不错,也有自己的料哦!
135 通幽记之唐咺
唐咺(xuan),晋昌人。娶妻妻张氏,滑州隐士张恭之小女,而张氏的母亲则为他姑母。因而张氏乃是其表亲。
张氏是一个善良而又有德操的人,而唐咺因身边有如此一贤惠而达理的妻子,即便身处宦场,见过众多花柳流连身边,他也没有停下来驻足的,此时民安国泰,士人一有了余裕,便想另置别业小妾,可唐并没有这么做。
开元十八年,唐因事去京都洛阳,本来以为旬日即可返家,不料这一去,便是数月不能归家,他忙得脚不沾地。只想加快速度,早日回到爱妻身边。
这天晚上,他住在旅店里,心里想着远方的娇妻,朦胧间却梦见他的妻子隔着花在哭泣。不久之后又望着井口大笑。
睡醒之后,心里对于这个怪异的梦很是厌腻,于是就便去占筮一番。占卜的人说道:“所谓隔花泣者,容颜随风而谢;而望井笑者,喜登黄泉绝路。”他半信半疑,回去的路上也在思忖着卜者所言的深意,差点撞了人。
几天之后,家中果然送来了凶信。咺悲痛欲绝。可是眼下却抽不出时间,只得暗地里祈祷,夜间每逢念起,天明泪湿枕。
几年之后,他才有机会回到渭南。
到家之后,他想起生前的情分,感伤不已,不禁赋诗道:“幽室悲长箪,妆楼泣镜台。独悲桃李节,不共一时开。魂兮若有感,彷佛梦中来。”
这天晚上,窗外微风轻轻地刮着,带来泥土的芬香,唐咺思念亡妻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起床,入庭再吟昔日所赋悼亡诗。
忽然听到暗中传来泣哭之声。仿佛是来自于遥远的天际,忽地又仿佛来自于耳边。咺惊讶万分,觉得此中有异样,便祝祷道:“倘若是十娘子之灵,为什么不来相见叙旧,与我一解相思之苦?千万不要因为幽冥而隔碍了往日那份情爱。”
四周沉寂,风声似乎也在此刻静止,庭中不远处的小草上,几滴露珠攸地从叶子上滑落,咺看着那露珠,不禁又想起自己那年轻早逝的妻子,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有声音传来:“我就是张氏,听您悲吟诗赋, 虽然我身处阴冥之地,也实为之悲痛,因而今晚与您相闻。”
咺深为震惊,眼泪止不住地流,哭着说道:“这是深藏于我心底的事,却终是难以申叙,但今生能够与你再见上一面,就是死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张氏回 答道:“隐显道别,其实办起来很不容易,尽管担心您有疑心,但我并非不想出来见您。”咺言辞恳切,发誓绝对不会有疑心。
又静谧一阵之后,就听到叫罗敷取镜子,又听到暗中有人在行走之飒飒声。 罗敷先出来拜见,说:“娘子正想叙昔情,正期望能着与七郎相见。”咺问罗敷道:“我于开元八年,把你抵押在仙州康家,听说你已经死了,现在为什么会在此地?”罗敷回答道:“我被娘子赎来,照看阿美。”(阿美,就是咺的亡女)
咺闻听得此言,更为悲伤。昔时与她母女三人欢笑之景历历在目,如今却只有自己孑然一身苟活在世。不禁一阵大哭。
随后,他又命令家人点起蜡烛,咺于是站在东阶(古时殿前两阶,没有中间道。宾主相见,主人立东阶,宾客自西阶升降)之北,向前走 了走,哭泣着拜见亡妻,妻子也敛祍答拜。
咺便拉着她那的手,叙说着平生,他有道不尽说不完的话,妻子也流着泪对咺说:“阴阳道隔,从此与君久别,虽然在阴间没有什么希冀,但相思之情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今天为良辰吉日,冥官为您的诚心所感动,放我暂回。此事乃千年一遇,因而悲喜交集,何况美娘幼小,嘱托无人,呵,今天是什么日子, 能使我满足心愿。”
咺也拭干泪水让家人准备起居用品,拿着灯进了屋,布置幕布帷帐。咺起初不肯先坐,亡妻说:“虽然阴阳有尊卑,但以活人为贵,君可先坐。”咺于是不再犹豫,即照妻子所说坐了下来。 亡妻笑着对咺说道:“您对我既然忠贞不渝, 但我却听说您又娶了一妻,而且新娘就在淮南。 当然我也知道她甚为和善。”咺当初另娶妻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又不好说明,只得叉开话题问道:“你想吃什么?”
唐咺(xuan),晋昌人。娶妻妻张氏,滑州隐士张恭之小女,而张氏的母亲则为他姑母。因而张氏乃是其表亲。
张氏是一个善良而又有德操的人,而唐咺因身边有如此一贤惠而达理的妻子,即便身处宦场,见过众多花柳流连身边,他也没有停下来驻足的,此时民安国泰,士人一有了余裕,便想另置别业小妾,可唐并没有这么做。
开元十八年,唐因事去京都洛阳,本来以为旬日即可返家,不料这一去,便是数月不能归家,他忙得脚不沾地。只想加快速度,早日回到爱妻身边。
这天晚上,他住在旅店里,心里想着远方的娇妻,朦胧间却梦见他的妻子隔着花在哭泣。不久之后又望着井口大笑。
睡醒之后,心里对于这个怪异的梦很是厌腻,于是就便去占筮一番。占卜的人说道:“所谓隔花泣者,容颜随风而谢;而望井笑者,喜登黄泉绝路。”他半信半疑,回去的路上也在思忖着卜者所言的深意,差点撞了人。
几天之后,家中果然送来了凶信。咺悲痛欲绝。可是眼下却抽不出时间,只得暗地里祈祷,夜间每逢念起,天明泪湿枕。
几年之后,他才有机会回到渭南。
到家之后,他想起生前的情分,感伤不已,不禁赋诗道:“幽室悲长箪,妆楼泣镜台。独悲桃李节,不共一时开。魂兮若有感,彷佛梦中来。”
这天晚上,窗外微风轻轻地刮着,带来泥土的芬香,唐咺思念亡妻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起床,入庭再吟昔日所赋悼亡诗。
忽然听到暗中传来泣哭之声。仿佛是来自于遥远的天际,忽地又仿佛来自于耳边。咺惊讶万分,觉得此中有异样,便祝祷道:“倘若是十娘子之灵,为什么不来相见叙旧,与我一解相思之苦?千万不要因为幽冥而隔碍了往日那份情爱。”
四周沉寂,风声似乎也在此刻静止,庭中不远处的小草上,几滴露珠攸地从叶子上滑落,咺看着那露珠,不禁又想起自己那年轻早逝的妻子,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有声音传来:“我就是张氏,听您悲吟诗赋, 虽然我身处阴冥之地,也实为之悲痛,因而今晚与您相闻。”
咺深为震惊,眼泪止不住地流,哭着说道:“这是深藏于我心底的事,却终是难以申叙,但今生能够与你再见上一面,就是死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张氏回 答道:“隐显道别,其实办起来很不容易,尽管担心您有疑心,但我并非不想出来见您。”咺言辞恳切,发誓绝对不会有疑心。
又静谧一阵之后,就听到叫罗敷取镜子,又听到暗中有人在行走之飒飒声。 罗敷先出来拜见,说:“娘子正想叙昔情,正期望能着与七郎相见。”咺问罗敷道:“我于开元八年,把你抵押在仙州康家,听说你已经死了,现在为什么会在此地?”罗敷回答道:“我被娘子赎来,照看阿美。”(阿美,就是咺的亡女)
咺闻听得此言,更为悲伤。昔时与她母女三人欢笑之景历历在目,如今却只有自己孑然一身苟活在世。不禁一阵大哭。
随后,他又命令家人点起蜡烛,咺于是站在东阶(古时殿前两阶,没有中间道。宾主相见,主人立东阶,宾客自西阶升降)之北,向前走 了走,哭泣着拜见亡妻,妻子也敛祍答拜。
咺便拉着她那的手,叙说着平生,他有道不尽说不完的话,妻子也流着泪对咺说:“阴阳道隔,从此与君久别,虽然在阴间没有什么希冀,但相思之情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今天为良辰吉日,冥官为您的诚心所感动,放我暂回。此事乃千年一遇,因而悲喜交集,何况美娘幼小,嘱托无人,呵,今天是什么日子, 能使我满足心愿。”
咺也拭干泪水让家人准备起居用品,拿着灯进了屋,布置幕布帷帐。咺起初不肯先坐,亡妻说:“虽然阴阳有尊卑,但以活人为贵,君可先坐。”咺于是不再犹豫,即照妻子所说坐了下来。 亡妻笑着对咺说道:“您对我既然忠贞不渝, 但我却听说您又娶了一妻,而且新娘就在淮南。 当然我也知道她甚为和善。”咺当初另娶妻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又不好说明,只得叉开话题问道:“你想吃什么?”
亡妻回道:“阴间也有佳肴珍品,只是没有稀粥。”咺便让家人准备稀粥。稀粥端来后,亡妻就要了一个器皿将粥摊开而食,刚一近口,粥就没了,可是等她彻底吃完,粥却好像依然还在。
咺于是让其跟随来的从者就餐,此时有个老 太婆不肯同坐。亡妻说:“她是老人,和我们这些小辈不同。”又转脸对咺说道:“这是菊花姥,你难道不识得?”咺听亡妻一说,恍然大悟般,终于忆起是谁了。因而便为她另设一席就餐。
其余侍从,咺多不认识。听亡妻呼其姓名,才知这些都是自己从洛阳回来时,剪的纸人奴婢上题之名。咺问妻子,妻子说:“这些都是您所赐。”此刻咺终于才知,往日所烧化之钱财以及奴婢全都收到了。
妻子又说道:“以前我曾弄了一金银雕刻忄盒,藏于堂屋西北斗拱中,没人知晓。”咺听完之后去取,果然获得。妻子又问道:“难道 你不想见女儿美娘吗?如今她已长大。”咺大惊,慌忙说道:“那时美娘死时,尚在襁褓中,难道地下还能长岁耶?”亡妻答道:“然,与阳间丝毫无二。”
不久之后,美娘也来了,看起来大概有五六岁左右。咺上前抚摸着美娘,泪如雨下。亡妻 大声道说:“不要惊抱她。”他还想多爱抚女儿,罗敷却突然抱起美娘,转瞬间即不见踪影。
咺于是让人放下床帏,与妻子互叙缠绵之情,一如生前,惟有一点,乃是感觉手脚以及呼吸寒如冷。欢娱之后,咺又问亡妻现在阴间居于何处?亡妻答道:“与公婆同住。”咺听后便说说:“娘子有如此广大神灵,为何不返回人间?”
亡妻回答:“人死之后,魂魄异处,都有所在,只是形骸,于人间无处收管,你可忆得你做梦之景,可曾有形体存在?我不知自己死于何时,葬在何处,至于钱财奴婢,你给了我 我就可以得到,而形骸却是不可复原。"
俩人情胶似漆,以至深夜,咺问道:“妇人在阴间,也有再嫁的吗?”
亡妻说:“然,死生相同,但贞邪各异,我死之后,父母也想改变我之操守,让我嫁给北庭都护郑乾观侄子郑明远,然而我誓不再嫁,矢志不移,幸有冥中上下之人怜悯,才得以免嫁。”
咺听完亡妻的话,心中悲伤,想起自己,似乎有所辜负,于是感伤万分,赠诗与妻道:
“峄阳洞半死,延津剑一沉。
如何宿昔内,空负百年心。”
亡妻说:“由此诗,我方见您深情浓意。可否把它留给我,以诗作答行吗?”
咺吃惊不小,失声说道:“娘子往日并不识字,却为何能够作词诵诗?”
亡妻说:“我素慕文词,只是害怕夫君嫌猜,所因而。”遂扯下衣带题诗道:
“不分殊幽显,那堪异古今。
阴阳途自隔,聚散两难心。”
咺含泪与亡要叙说相思之情,悲喜之间,时间飞转流逝,不知不觉间天已放亮。 两人手拉手,千言万语却哽咽着无法说。
不久,门外传来叩门声,有人说:“公婆传下话来,让在下催妇人快走,说若是等到天亮,恐主管阴府官吏责备。”
亡妻听后哭着起身,与咺诀别。
咺拉着她的手不放,说道:“你我何时再见?”
亡妻答道:“四十年。”遂留下一罗帛手帕给咺作为纪念,咺则送给她一金钿盒。
亡妻说道:“因时日不多,我不能久留,四十年之内我们没有相见日,若在墓地祭祀,没有多大效用,肯定会有人争抢。只是在傍晚时分,可以田野中或河边呼我的名字祭祀,此时我才能都得到。因行色匆匆不能多言,望君切记自爱。”说罢登车而去。
分别之时,唐咺全家人,都将这景像看得无比真切。
四十年后的一天夜里……
(完)
出《通幽记》
咺于是让其跟随来的从者就餐,此时有个老 太婆不肯同坐。亡妻说:“她是老人,和我们这些小辈不同。”又转脸对咺说道:“这是菊花姥,你难道不识得?”咺听亡妻一说,恍然大悟般,终于忆起是谁了。因而便为她另设一席就餐。
其余侍从,咺多不认识。听亡妻呼其姓名,才知这些都是自己从洛阳回来时,剪的纸人奴婢上题之名。咺问妻子,妻子说:“这些都是您所赐。”此刻咺终于才知,往日所烧化之钱财以及奴婢全都收到了。
妻子又说道:“以前我曾弄了一金银雕刻忄盒,藏于堂屋西北斗拱中,没人知晓。”咺听完之后去取,果然获得。妻子又问道:“难道 你不想见女儿美娘吗?如今她已长大。”咺大惊,慌忙说道:“那时美娘死时,尚在襁褓中,难道地下还能长岁耶?”亡妻答道:“然,与阳间丝毫无二。”
不久之后,美娘也来了,看起来大概有五六岁左右。咺上前抚摸着美娘,泪如雨下。亡妻 大声道说:“不要惊抱她。”他还想多爱抚女儿,罗敷却突然抱起美娘,转瞬间即不见踪影。
咺于是让人放下床帏,与妻子互叙缠绵之情,一如生前,惟有一点,乃是感觉手脚以及呼吸寒如冷。欢娱之后,咺又问亡妻现在阴间居于何处?亡妻答道:“与公婆同住。”咺听后便说说:“娘子有如此广大神灵,为何不返回人间?”
亡妻回答:“人死之后,魂魄异处,都有所在,只是形骸,于人间无处收管,你可忆得你做梦之景,可曾有形体存在?我不知自己死于何时,葬在何处,至于钱财奴婢,你给了我 我就可以得到,而形骸却是不可复原。"
俩人情胶似漆,以至深夜,咺问道:“妇人在阴间,也有再嫁的吗?”
亡妻说:“然,死生相同,但贞邪各异,我死之后,父母也想改变我之操守,让我嫁给北庭都护郑乾观侄子郑明远,然而我誓不再嫁,矢志不移,幸有冥中上下之人怜悯,才得以免嫁。”
咺听完亡妻的话,心中悲伤,想起自己,似乎有所辜负,于是感伤万分,赠诗与妻道:
“峄阳洞半死,延津剑一沉。
如何宿昔内,空负百年心。”
亡妻说:“由此诗,我方见您深情浓意。可否把它留给我,以诗作答行吗?”
咺吃惊不小,失声说道:“娘子往日并不识字,却为何能够作词诵诗?”
亡妻说:“我素慕文词,只是害怕夫君嫌猜,所因而。”遂扯下衣带题诗道:
“不分殊幽显,那堪异古今。
阴阳途自隔,聚散两难心。”
咺含泪与亡要叙说相思之情,悲喜之间,时间飞转流逝,不知不觉间天已放亮。 两人手拉手,千言万语却哽咽着无法说。
不久,门外传来叩门声,有人说:“公婆传下话来,让在下催妇人快走,说若是等到天亮,恐主管阴府官吏责备。”
亡妻听后哭着起身,与咺诀别。
咺拉着她的手不放,说道:“你我何时再见?”
亡妻答道:“四十年。”遂留下一罗帛手帕给咺作为纪念,咺则送给她一金钿盒。
亡妻说道:“因时日不多,我不能久留,四十年之内我们没有相见日,若在墓地祭祀,没有多大效用,肯定会有人争抢。只是在傍晚时分,可以田野中或河边呼我的名字祭祀,此时我才能都得到。因行色匆匆不能多言,望君切记自爱。”说罢登车而去。
分别之时,唐咺全家人,都将这景像看得无比真切。
四十年后的一天夜里……
(完)
出《通幽记》
为了以防被再次和谐,文中有些是直译,希望各位不要看着别扭。
晚上好。
下面这个出自《唐咺手迹》,与上文略有不同,比上文更为详细:
唐晅者,晋昌人也。其姑适张恭,即安定张辄之后。隐居滑州卫南,人多重之。有子三人,进士擢第。 女三人,长适辛氏,次适梁氏,小女姑钟念,习以诗礼,颇有令德。开元中,父亡,哀毁过礼,晅常慕 之,及终制,乃娶焉,而留之卫南庄。
开元十八年,晅以故入洛,累月不得归。夜宿主人,梦其妻隔花 泣,俄而窥井笑,及觉,心恶之。明日,就日者问之,曰:“隔花泣者,颜随风谢;窥井笑者,喜于泉路 也。”居数日,果有凶信。
晅悲恸倍常。后居数岁,方得归卫南,追其陈迹,感而赋诗曰:
“寝室悲长簟, 妆楼泣镜台。
独悲桃李节,不共夜泉开。
魂兮若有感,仿佛梦中来。”
又曰:“常时华堂静,笑语度更筹。
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
阳原歌薤露,阴壑悼藏舟。
清夜庄台月,空想画眉愁。”
是夕凤露清虚,晅耿耿不寐。更深,悲吟前悼亡诗。忽闻暗中若泣声,初远,渐近。晅惊侧,觉有异,乃祝之曰:“偿是十娘 子之灵,何惜一相见叙也?勿以幽冥,隔碍宿昔之爱。”须臾,闻言曰:“儿郎张氏也,闻君悲吟相念,虽处阴冥,实所恻怆。晅君诚心,不以沉魂可弃,每所记念,是以此夕与君相闻。”
晅惊叹,流涕呜咽曰:“在心之事,卒难申叙。然须一见颜色,死不恨矣。”
答曰:“隐显道隔,相见殊难。亦虑君亦有疑心, 妾非不欲尽也。”
晅词益恳,誓无疑贰。俄而闻唤罗敷取镜,又闻暗中飒飒然人行声,罗敷先出前拜。 言:“娘子欲叙夙昔,正期与七郎相见。”晅问罗敷曰:“我开元八年,典汝与仙州康家。闻汝已于康家死 矣,今何得在此?”
答曰:“被娘子赎来,今看阿美。”
阿美即晅之亡女也。晅又恻然。须臾命灯烛,立于阼 阶之北。晅趋前,泣而拜,妻答拜,晅乃执手,叙以平生。妻亦流涕谓晅曰:“阴阳道隔,与君久别,虽冥寞无据,至于相思,尝不去心。今六合之日,冥官感君诚恳,放儿暂来。千年一遇,悲喜兼集。又美娘又小,嘱付无人。今夕何夕,再遂申款。”
晅乃命家人列拜起居。徙灯入室,施布帷帐。不肯先坐,乃 曰:“阴阳尊卑,以生人为贵,君可先坐。”晅即如言。
笑谓晅曰:“君情既不易平生,然闻已再婚,新故有间乎?”晅甚怍。妻曰:“论业君合再婚。君新人在淮南,吾亦知甚平善。”
因语”人生修短,固有定乎?”答曰:“必定矣。”又问:“佛称宿因不谬乎?”答曰:“理端可鉴,何谬之有?”又问:“佛与道孰是非?”
答曰:“同源异派耳。别有太极仙品,总灵之司,出有入无之化,其道大哉。其余悉如人间所说。今不合具 言,彼此为累。”晅惧,不敢复问。
因问:“欲何膳?”答曰:“冥中珍羞亦备,唯无浆水粥,不可致耳。”晅即令备之。既至,索别器,摊之而食,向口如尽。及撤之,粥宛然。晅悉饭其从者,有老姥,不肯同坐。 妻曰:“倚是旧人,不同群小。”
谓晅曰:“此是紫菊妳,岂不识耶?”晅方记念。别席饭。其馀侍者,晅多 不识,闻呼名字,乃是晅从京回日,多剪纸人奴婢,所题之名。问妻,妻曰:“皆君所与者,乃知钱财奴 婢,无不得也。”妻曰:“往日常弄一金镂合子,藏于堂屋西北斗栱中,无有人知处。”晅取果得。又 曰:“岂不欲见美娘乎,今已长成。”晅曰:“美娘亡时襁褓,地下岂受岁乎?”答曰:“无异也。”须臾,美 娘至,可五六岁。晅抚之而泣,妻曰:“莫抱惊儿。”罗敷却抱,忽不见。晅令下帘帷,申缱绻,宛如平生。晅觉手足呼吸冷耳。
又问:“冥中居何处?”答曰:“在舅姑左右。”晅曰:“娘子神灵如此,何不还返 生?”答曰:“人死之后,魂魄异处,皆有所录,杳不关形骸也。君何不验梦中,安能记其身也?儿亡之 后,都不记死时,亦不知殡葬之处。钱财奴婢,君与则知。至如形骸,实总不管。”
既而绸缪夜深,晅曰:“同穴不远矣。”妻曰:“曾闻合葬之礼,盖同形骸。至精神,实都不见,何烦此言也?”
晅曰:“妇人没 地,不亦有再适乎?”答曰:“死生同流,贞邪各异。且儿亡,堂上欲夺儿志,嫁与北庭都护郑干观侄明 远。儿誓志确然,上下矜闵,得免。”
晅闻抚然,感怀而赠诗曰:
“峄阳桐半死,延津剑一沉。
如何宿昔 内,空负百年心。”
妻曰:“方见君情,辄欲留答,可乎?”晅曰:“曩日不属文,何以为词?”
妻曰:“文词 素慕,虑君嫌猜而不为。言志之事,今夕何爽?”
遂裂带题诗曰:
“不分殊幽显,那堪异古今。
阴阳途自 隔,聚散两难心。”
又曰:“兰阶兔月钭,银烛半含花。
自怜长夜客,泉路以为家。”
晅含涕言叙,悲喜之 间,不觉天明。
须臾,闻扣门声。翁婆使丹参传语:“令催新妇,恐天明冥司督责。”
妻泣而起,与晅诀 别,晅修启状以附之,整衣,闻香郁然,不与世同,“此香何方得?”答言:“韩寿余香,儿来,堂上见赐。 ”晅执手曰:“何时再一见?”答曰:“四十年耳。”留一罗帛子,与晅为念。晅答一金钿合子。即曰:“前途 日限,不可久留。自非四十年内,若于墓祭祀,都无益。必有相飨,但于月尽日、黄昏时,于野田中,或 于河畔,呼名字,几尽得也。匆匆不果久语,愿自爱。”言讫,登车而去,扬袂,久之方灭。举家皆见, 事见唐晅手记
今天这个没有翻译好。还是这个原文好些。
唐晅者,晋昌人也。其姑适张恭,即安定张辄之后。隐居滑州卫南,人多重之。有子三人,进士擢第。 女三人,长适辛氏,次适梁氏,小女姑钟念,习以诗礼,颇有令德。开元中,父亡,哀毁过礼,晅常慕 之,及终制,乃娶焉,而留之卫南庄。
开元十八年,晅以故入洛,累月不得归。夜宿主人,梦其妻隔花 泣,俄而窥井笑,及觉,心恶之。明日,就日者问之,曰:“隔花泣者,颜随风谢;窥井笑者,喜于泉路 也。”居数日,果有凶信。
晅悲恸倍常。后居数岁,方得归卫南,追其陈迹,感而赋诗曰:
“寝室悲长簟, 妆楼泣镜台。
独悲桃李节,不共夜泉开。
魂兮若有感,仿佛梦中来。”
又曰:“常时华堂静,笑语度更筹。
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
阳原歌薤露,阴壑悼藏舟。
清夜庄台月,空想画眉愁。”
是夕凤露清虚,晅耿耿不寐。更深,悲吟前悼亡诗。忽闻暗中若泣声,初远,渐近。晅惊侧,觉有异,乃祝之曰:“偿是十娘 子之灵,何惜一相见叙也?勿以幽冥,隔碍宿昔之爱。”须臾,闻言曰:“儿郎张氏也,闻君悲吟相念,虽处阴冥,实所恻怆。晅君诚心,不以沉魂可弃,每所记念,是以此夕与君相闻。”
晅惊叹,流涕呜咽曰:“在心之事,卒难申叙。然须一见颜色,死不恨矣。”
答曰:“隐显道隔,相见殊难。亦虑君亦有疑心, 妾非不欲尽也。”
晅词益恳,誓无疑贰。俄而闻唤罗敷取镜,又闻暗中飒飒然人行声,罗敷先出前拜。 言:“娘子欲叙夙昔,正期与七郎相见。”晅问罗敷曰:“我开元八年,典汝与仙州康家。闻汝已于康家死 矣,今何得在此?”
答曰:“被娘子赎来,今看阿美。”
阿美即晅之亡女也。晅又恻然。须臾命灯烛,立于阼 阶之北。晅趋前,泣而拜,妻答拜,晅乃执手,叙以平生。妻亦流涕谓晅曰:“阴阳道隔,与君久别,虽冥寞无据,至于相思,尝不去心。今六合之日,冥官感君诚恳,放儿暂来。千年一遇,悲喜兼集。又美娘又小,嘱付无人。今夕何夕,再遂申款。”
晅乃命家人列拜起居。徙灯入室,施布帷帐。不肯先坐,乃 曰:“阴阳尊卑,以生人为贵,君可先坐。”晅即如言。
笑谓晅曰:“君情既不易平生,然闻已再婚,新故有间乎?”晅甚怍。妻曰:“论业君合再婚。君新人在淮南,吾亦知甚平善。”
因语”人生修短,固有定乎?”答曰:“必定矣。”又问:“佛称宿因不谬乎?”答曰:“理端可鉴,何谬之有?”又问:“佛与道孰是非?”
答曰:“同源异派耳。别有太极仙品,总灵之司,出有入无之化,其道大哉。其余悉如人间所说。今不合具 言,彼此为累。”晅惧,不敢复问。
因问:“欲何膳?”答曰:“冥中珍羞亦备,唯无浆水粥,不可致耳。”晅即令备之。既至,索别器,摊之而食,向口如尽。及撤之,粥宛然。晅悉饭其从者,有老姥,不肯同坐。 妻曰:“倚是旧人,不同群小。”
谓晅曰:“此是紫菊妳,岂不识耶?”晅方记念。别席饭。其馀侍者,晅多 不识,闻呼名字,乃是晅从京回日,多剪纸人奴婢,所题之名。问妻,妻曰:“皆君所与者,乃知钱财奴 婢,无不得也。”妻曰:“往日常弄一金镂合子,藏于堂屋西北斗栱中,无有人知处。”晅取果得。又 曰:“岂不欲见美娘乎,今已长成。”晅曰:“美娘亡时襁褓,地下岂受岁乎?”答曰:“无异也。”须臾,美 娘至,可五六岁。晅抚之而泣,妻曰:“莫抱惊儿。”罗敷却抱,忽不见。晅令下帘帷,申缱绻,宛如平生。晅觉手足呼吸冷耳。
又问:“冥中居何处?”答曰:“在舅姑左右。”晅曰:“娘子神灵如此,何不还返 生?”答曰:“人死之后,魂魄异处,皆有所录,杳不关形骸也。君何不验梦中,安能记其身也?儿亡之 后,都不记死时,亦不知殡葬之处。钱财奴婢,君与则知。至如形骸,实总不管。”
既而绸缪夜深,晅曰:“同穴不远矣。”妻曰:“曾闻合葬之礼,盖同形骸。至精神,实都不见,何烦此言也?”
晅曰:“妇人没 地,不亦有再适乎?”答曰:“死生同流,贞邪各异。且儿亡,堂上欲夺儿志,嫁与北庭都护郑干观侄明 远。儿誓志确然,上下矜闵,得免。”
晅闻抚然,感怀而赠诗曰:
“峄阳桐半死,延津剑一沉。
如何宿昔 内,空负百年心。”
妻曰:“方见君情,辄欲留答,可乎?”晅曰:“曩日不属文,何以为词?”
妻曰:“文词 素慕,虑君嫌猜而不为。言志之事,今夕何爽?”
遂裂带题诗曰:
“不分殊幽显,那堪异古今。
阴阳途自 隔,聚散两难心。”
又曰:“兰阶兔月钭,银烛半含花。
自怜长夜客,泉路以为家。”
晅含涕言叙,悲喜之 间,不觉天明。
须臾,闻扣门声。翁婆使丹参传语:“令催新妇,恐天明冥司督责。”
妻泣而起,与晅诀 别,晅修启状以附之,整衣,闻香郁然,不与世同,“此香何方得?”答言:“韩寿余香,儿来,堂上见赐。 ”晅执手曰:“何时再一见?”答曰:“四十年耳。”留一罗帛子,与晅为念。晅答一金钿合子。即曰:“前途 日限,不可久留。自非四十年内,若于墓祭祀,都无益。必有相飨,但于月尽日、黄昏时,于野田中,或 于河畔,呼名字,几尽得也。匆匆不果久语,愿自爱。”言讫,登车而去,扬袂,久之方灭。举家皆见, 事见唐晅手记
今天这个没有翻译好。还是这个原文好些。
136 兴仁疑案
傅某,不知名字,只知他乃是兴仁府乘氏县人,以贩卖丝绸为业,富甲一方。
某年,他去到棣州做买卖,因手头略有余钱,便寻思找一家酒楼欢乐一番,于是便与棣州一个伎女勾搭上了,两人来往频繁而又,山盟海誓不断,鸳鸯交颈间定要白头偕老。
这下鸨母不乐意了,因为这个伎女是楼中的花魁,酒楼大部分经济来源皆是靠此女支撑,因而百般刁难,万般阻挠,虽然傅某有点小钱,可这是繁华胜地,有钱公子哥好比过江之鲫,银河星数,若此女只凭傅拥有,岂不是断了财路?因此鸨母时常冷言冷语,但两人正在浓情蜜意之间,也就顾不上许多。
傅某因货物卖完,须回家一趟,走之前,两人缱绻一番,天明之时,伎女还依依不舍,不愿松开他的手。
傅某走后,鸨母上楼来,此女以为是傅某有东西落下,不料见是鸨母,顿时落下脸来。鸨母是见过大风浪之人,口齿伶俐之余,什么难听之语随口而出,可数日不重。
妓女听后,便在房中拒接客人,鸨母在楼梯上大骂不已,连续二日,女子终于气不过,便一卷白绫系于梁上,上吊自杀。
此时,傅某已回到家乡,对于女子自杀之事,丝毫不晓。
这日,傅某外出卖绸归来,在将要到家之时,却遇到了伎女,傅某大惑不解,很奇怪地问:“路途遥远,有事你可书信支会一声,你怎么能只身到了这?”
妓女回答说道:“我的养母常虐待我,我在那里度日如年,实在没办法呆下去,因此我找了个机会我便到官府控告她,官府长官见我也着实可怜,因此就让我脱离娼籍,变为良家妇女,因而我才历尽千辛万苦来此地投奔你,你能收留我吗?”
傅某就等她说这话,此时喜出望外,但转念一想,考虑到妻子忌妒心太强,或许不能容她,于是就在外面另置一阔大别业,让她居住。
第二年,傅某又到棣州经商,闲暇之际,他 旧地重游,不料在那儿他听得一个惊人的消息,说是与他相好的妓女早已死去。他立马吓得面如死灰,连怎么回来的都忘记了。
可是,他还是流连她的美色,耽于她的爱意,不肯放手。只是有点奇怪的是,每日回到家中就絮絮叨叨,睡梦中更是说个没完没了。他的妻子平日操持家务本来就累,夜间被他梦话惊醒,已将他踹下床好几回,日间就餐,他也口中说个不停。
听了一两天之后,他的妻子终于而知他有外室,有外室倒也……这外室竟然还是个死鬼。妻子是又恨又怕,既担心丈夫因鬼而死,又怕并祸及他们全家。从此便胆战心惊。
傅某有个弟弟,长得是膀大腰粗,强劲而有力,胆大过人。傅妻便把此事与小叔子一说,他听嫂子说了这此事后,便私下和嫂子商量杀掉那个鬼妓 女。
于是,两人便置办了美酒佳肴,傅妻说:"夫君在外面另娶一女,另置家又要费不少钱财,不如让她归到家中,让我认个妹妹罢。"傅某惊叹于妻子的达理通情,于是答应把女子请到家中。只是并不知道,他妻子与弟弟想趁她饮酒不备时干掉她。
这天晚上,傅某便带着那位妓女回到了家,傅某坐在屋子的东侧,让妓女坐在西侧。
此时,傅某之弟正在屋外窥视,见他们都已坐好,于是蹑手蹑脚,便拿着刀直赴西侧,刚要动手,却不小心把灯撞灭了,黑暗中,照着坐在西侧之人捅上一刀,然后急忙冲了出去,等再点上烛火来看时,妓女却消失得无踪无影,而傅某腋下被捅了一大洞,圆睁双眼,已然死去。
县衙得知报案,便以杀夫害兄罪将两人逮捕,并严刑拷问他们通奸的情况。但这事审讯了一年多,也没有什么眉目。
当时我(指洪迈)有一个叫任信孺的朋友与傅家有交情,曾亲眼目睹县府判案。府衙一致认为这是一疑难案件,无法裁决,便上奏朝廷,请皇上明断。
这时为宋徽宗宣和七年。适逢京城战事繁多,
奏折积压,也顾不上奏请示皇上,因而此案不了了之。
出《夷坚志》
傅某,不知名字,只知他乃是兴仁府乘氏县人,以贩卖丝绸为业,富甲一方。
某年,他去到棣州做买卖,因手头略有余钱,便寻思找一家酒楼欢乐一番,于是便与棣州一个伎女勾搭上了,两人来往频繁而又,山盟海誓不断,鸳鸯交颈间定要白头偕老。
这下鸨母不乐意了,因为这个伎女是楼中的花魁,酒楼大部分经济来源皆是靠此女支撑,因而百般刁难,万般阻挠,虽然傅某有点小钱,可这是繁华胜地,有钱公子哥好比过江之鲫,银河星数,若此女只凭傅拥有,岂不是断了财路?因此鸨母时常冷言冷语,但两人正在浓情蜜意之间,也就顾不上许多。
傅某因货物卖完,须回家一趟,走之前,两人缱绻一番,天明之时,伎女还依依不舍,不愿松开他的手。
傅某走后,鸨母上楼来,此女以为是傅某有东西落下,不料见是鸨母,顿时落下脸来。鸨母是见过大风浪之人,口齿伶俐之余,什么难听之语随口而出,可数日不重。
妓女听后,便在房中拒接客人,鸨母在楼梯上大骂不已,连续二日,女子终于气不过,便一卷白绫系于梁上,上吊自杀。
此时,傅某已回到家乡,对于女子自杀之事,丝毫不晓。
这日,傅某外出卖绸归来,在将要到家之时,却遇到了伎女,傅某大惑不解,很奇怪地问:“路途遥远,有事你可书信支会一声,你怎么能只身到了这?”
妓女回答说道:“我的养母常虐待我,我在那里度日如年,实在没办法呆下去,因此我找了个机会我便到官府控告她,官府长官见我也着实可怜,因此就让我脱离娼籍,变为良家妇女,因而我才历尽千辛万苦来此地投奔你,你能收留我吗?”
傅某就等她说这话,此时喜出望外,但转念一想,考虑到妻子忌妒心太强,或许不能容她,于是就在外面另置一阔大别业,让她居住。
第二年,傅某又到棣州经商,闲暇之际,他 旧地重游,不料在那儿他听得一个惊人的消息,说是与他相好的妓女早已死去。他立马吓得面如死灰,连怎么回来的都忘记了。
可是,他还是流连她的美色,耽于她的爱意,不肯放手。只是有点奇怪的是,每日回到家中就絮絮叨叨,睡梦中更是说个没完没了。他的妻子平日操持家务本来就累,夜间被他梦话惊醒,已将他踹下床好几回,日间就餐,他也口中说个不停。
听了一两天之后,他的妻子终于而知他有外室,有外室倒也……这外室竟然还是个死鬼。妻子是又恨又怕,既担心丈夫因鬼而死,又怕并祸及他们全家。从此便胆战心惊。
傅某有个弟弟,长得是膀大腰粗,强劲而有力,胆大过人。傅妻便把此事与小叔子一说,他听嫂子说了这此事后,便私下和嫂子商量杀掉那个鬼妓 女。
于是,两人便置办了美酒佳肴,傅妻说:"夫君在外面另娶一女,另置家又要费不少钱财,不如让她归到家中,让我认个妹妹罢。"傅某惊叹于妻子的达理通情,于是答应把女子请到家中。只是并不知道,他妻子与弟弟想趁她饮酒不备时干掉她。
这天晚上,傅某便带着那位妓女回到了家,傅某坐在屋子的东侧,让妓女坐在西侧。
此时,傅某之弟正在屋外窥视,见他们都已坐好,于是蹑手蹑脚,便拿着刀直赴西侧,刚要动手,却不小心把灯撞灭了,黑暗中,照着坐在西侧之人捅上一刀,然后急忙冲了出去,等再点上烛火来看时,妓女却消失得无踪无影,而傅某腋下被捅了一大洞,圆睁双眼,已然死去。
县衙得知报案,便以杀夫害兄罪将两人逮捕,并严刑拷问他们通奸的情况。但这事审讯了一年多,也没有什么眉目。
当时我(指洪迈)有一个叫任信孺的朋友与傅家有交情,曾亲眼目睹县府判案。府衙一致认为这是一疑难案件,无法裁决,便上奏朝廷,请皇上明断。
这时为宋徽宗宣和七年。适逢京城战事繁多,
奏折积压,也顾不上奏请示皇上,因而此案不了了之。
出《夷坚志》
@酆都异闻录 7556楼 2013-12-20 13:24:00
@陌倾颜 7552楼 2013-12-20 12:57:00
@酆都异闻录
—————————————————
太有才了。
@陌倾颜 7552楼 2013-12-20 12:57:00
@酆都异闻录
—————————————————
太有才了。
下午好。
上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