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骗局大全》——在这里,读懂江湖

  我下意识地又把一个馒头放在棺材上,刚刚放好后,又感觉不对,棺材里面是死人,死人怎么会说话。我装着胆子问:“你是谁?”
  棺材里的死人说:“我是饿死鬼。”
  我突然听得毛发倒竖,怪不得要两个馒头呢,原来是饿死鬼。我把还装着几个馒头的篮子丢在地上,想要逃离,可是脚底下像辫蒜一样,两条腿不听使唤。
  棺材板突然揭开了,走出了一个人,他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不是说世上没有鬼吗?”
  我回头一看,是老乞丐。

  天快亮的时候,我和老乞丐坐在大同的城墙下,城墙上,有红色的长明灯在夜风中微微摇晃,红色的灯光中,间或能够看到守夜人的身影在城墙上一晃而过。
  老乞丐说:“其实我一直在暗中观察你,说实话,你不是这块料。”
  我老老实实地点点头,我确实不是偷窃这块料。和浑身精明的冰溜子比起来,我什么都不是。
  可是,我不是这块料,为什么虎爪又要让我入这行呢?哦,他一定是看在三师叔的面子上,为了让我能够稳定生活,才勉强接纳我进入这一行的。入了这一行,他就能够名正言顺地照顾我。
  这个老乞丐是谁?他为什么一直在暗中观察我?他看来应该是我们同道中人,为什么又总是乞丐打扮?他为什么总是突然消失,又突然来临?
  我问:“你是谁?”
  老乞丐说:“你以后会知道的。”
  既然老乞丐不愿说,我就不敢再问。
  老乞丐说:“其实,也不是说你就不能雕琢成这块料,但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你知道偷窃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我想了想,摇摇头。
  老乞丐说:“偷窃的最高境界,是不偷,是骗。”
  我听不懂,又摇摇头。
  老乞丐说:“所有偷窃的目的,都是想把对方的财物,转移到自己手中。无论是直接下手,还是转移注意,目的都只有一个,让对方放松警惕。但是,能够让对方彻底放松警惕的,是欺骗,骗取对方的信任,进而骗取对方的钱财。”
  我终于有点听明白了,很努力地点点头。
  老乞丐说:“和你的同伴比起来,你没有他灵敏,你没有他聪颖,他没有他技艺高超。但是你有一点,是别人没有的,这就是外表的憨厚。外表的憨厚,最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而取得别人信任,就能够诱使别人放松警惕,别人放松了警惕,你想拿他的什么,就能够拿到什么。”
  我又点点头。
  老乞丐说:“你的同伴计谋稠密,他的计谋就是他的武器。你的外表憨厚老实,你的憨厚就是你的武器。”
  我想起了和冰溜子交往的那些往事。冰溜子八面玲珑,四体通透,低头就是计,饸烙床子百眼开,他总是能够用非常恰当的计策,盗取别人的财务;他的计谋就是他的武器。在这一点上,我是根本无法与他相比的,要超越他,我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许就像老乞丐说的,我的憨厚就是我的特长,就是我的武器。
  老乞丐说:“每个人都拥有别人所没有的长处,只要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你就成功了。”

  天亮后,老乞丐离开了。我也回到了武周山的小院中。
  几天后,虎爪来了。他想要检验我们的训练成果。
  虎爪说:“接到内线报告,有一名蒙古王爷要从晋中回到锡林郭勒,途径晋北。此王爷项上戴有一个金项圈,为老佛爷慈禧所赐,极为名贵。王爷非常看重此物,戴在脖子上,一刻不离,就连睡觉也不摘下。你们谁能够取回来?”
  冰溜子爽朗回答说:“我。”冰溜子既然应战了,我就不便再说什么了。
  虎爪对冰溜子说:“王爷在晋北的行程,需要六天。我只给你三天时间,如果三天还不能得手,就要换人。”
  冰溜子说:“不需三天,少则一天,多则两天,绝对手到擒来。”

  @踏雪寻梅622 11713楼 2014-02-09 00:55:00
  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来看看楼主更新了没有,晚上睡觉前也是没得看了才睡!这半夜醒来都忍不住来看看,没办法,太精彩了,魅力巨大啊!
  -----------------------------
  谢谢,我每天力争多更些。
  虎爪和冰溜子下山了,我和钟老头留在山上。节令已经到了隆冬,万木萧瑟,彤云密布,好像快要下雪了。
  外面天寒地冻,路断人稀,不能外出,我就呆在房间里。钟老头沉默寡言,像个哑巴一样,我多次试着想和他攀谈,都谈不下去。我无论说什么,他都会随声附和,面容木讷,态度谦卑,完全是一副小心翼翼的下人的模样。
  和钟老头在一起,还不如我自己独处,于是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仔细体味老乞丐所说的话。
  老乞丐说:“偷窃的最高境界,是不偷,是骗。”
  老乞丐说:“只要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你就成功了。”
  老乞丐这两句话,我越咂摸越有味。我的特长是什么,是一张老实忠厚的脸,是容易骗取人的信任,是会走绳索,会算卦,会刻章子,还懂一点佛法,如果我能够发挥自己这些特长,用于偷窃中,那肯定就是成功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将这些特长与偷窃结合起来。
  那么,又如何结合起来呢?
  我想到了投其所好。

  三天后,冰溜子铩羽而归,他跟踪王爷三天,然而没有下手的机会。王爷仆从如云,前呼后拥,他根本就无法接近。夜晚,王爷住在高级客栈,整个客栈里都是他们的人,他们将客栈全包了。冰溜子势单力孤,好几次想要冒险出手,都险些被捉。
  虎爪让我出发,王爷在晋北境内只有三天的行程,我要在这三天里得手。
  我问:“王爷有何喜好?”
  虎爪说:“王爷前日专门拜访了悬空寺方丈,悬空寺方丈赠他一本《净土四经》。”
  我沉吟了一会,告诉虎爪说:“我有了办法,但需要人协助。”
  虎爪说:“燕子会在暗处助你。”
  我说:“我需要五天,三天太少。”
  虎爪说:“我只能给你三天,三天过后,王爷走出晋北,就是别人的地盘,绝对不能再行窃了,江湖规矩不能破。”
  我想了想说:“那就让王爷在晋北多盘桓两日。”
  虎爪想了想说:“我会想办法。”

  第二天早晨,我剃光头发,身穿棉布袈裟,手持念珠,走进了大同城中。虎爪派人告诉我,昨天晚上,王爷一行人住在城南的一家高级客栈里。
  我走进客栈,口念佛号,询问:“此处可有一位精通佛法的施主?”
  王爷刚刚起床,正在洗漱,听到楼下我在高声念叨“阿弥陀佛”,就走出房间。王爷的随从也都起床了,套车的套车,备马的备马,他们准备出发了。
  王爷的随从把我介绍给王爷,我口念佛号,微微躬腰。王爷问:“高僧怎知我精通佛法?”我听到这句话,差点笑出声来。我还不到二十岁,只是在香涌寺学了一点佛法的皮毛,怎么敢称高僧。
  我答道:“昨夜去悬空寺,拜访方丈,得知施主昨日也去了悬空寺,我们可谓有缘,所以一早赶来,与施主相见。”
  王爷问道:“高僧仙居何处?”
  我说:“贫僧云游四方,已有两年,故刹在姑苏寒山寺。”
  王爷吟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好刹,好诗。”
  我说:“方丈说他昨日赠给施主《净土四经》一本,施主可曾翻阅?”
  王爷说:“尚未拜读,准备今日在车中拜读。”
  我说:“可否与王爷在一起参读?”
  王爷说:“再好不过。”

  马车已经备好了,停在客栈外,王爷和我走出客栈,礼让三番后,他先上车了。他一上车,车子就上下颠簸。王爷满脸黑色的横肉,身形肥胖。
  马车很宽敞,我坐在他的身边。车子慢悠悠向前驶去,前呼后拥,蔚为壮观。
  王爷手中拿着《净土四经》,神情庄重。
  我说:“《净土四经》,是我净土宗的经典著作,共分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普贤菩萨行愿品》。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王爷说:“能与高僧谈经论道,实乃三生有幸。”
  王爷刚刚说完,突然车子一颠簸,车轴断裂,我们倒在了车外。
  我心中明白,这是虎爪派人做了手脚。
  王爷看到车轴断裂,车子无法前行,只好挥手告诉随从:“重回客栈,暂停两日。”
  我心中窃喜。我有了五天时间,可以从容设局,把王爷装进去。
  我们回到那家高级客栈里,王爷要将客栈承包两天,听我给他讲解佛法。
  我问王爷:“施主心中有何不解之事?”
  王爷说:“当年,在前朝为官,有一同僚,为人极为促狭,处处排挤打击我,用尽各种卑劣手段,造谣中伤,无中生有,我每出一言,他必诋毁;我每做一事,他必攻击。致使我动辄得咎,心存恐惧。”
  我问:“此人现在何处?”
  王爷说:“前朝泯灭,此人游走各处,于所有我认识的人面前,对我大肆攻击,造谣中伤,各种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此人一生,将诋毁攻击我,作为唯一目的。”
  我说向王爷讲起了一个佛经故事:
  有一座寺庙,因供奉一串佛珠而出名,远近香客,络绎不绝,此佛珠乃佛祖之物。寺庙中,有一个住持,七名弟子,每日吃斋念佛,大家相安无事。
  突然有一天,佛珠不见了,香客也不再上门。住持对七个弟子说:“你们中有谁拿走佛珠,夜晚偷偷放在门外,我不会追究。”可是七天过去了,佛珠没有出现。
  住持又说:“你们中有谁拿走佛珠,夜晚偷偷放在门外,我还不会追究。”
  七个弟子面面相觑,都在猜测是谁偷走了佛珠。埋怨的,唾骂的,愤怒的,伤心的,不一而足。
  又过了七天,住持问:“是谁拿走了佛珠?”
  寺庙中的扫地僧站了出来。
  住持问他:“是你拿走了佛珠吗?”扫地僧点点头。
  住持对其余六名弟子说:“佛珠被盗,香火不继,你们下山吧,另觅他途。”
  六名弟子离开后,住持问扫地僧:“你果真偷了佛珠?”
  扫地僧说:“我没偷。”
  住持问:“既然没偷,为何要站出来承认?”
  扫地僧说:“佛珠被盗,人心惶惶,互相猜忌,如果我说是自己偷窃,猜忌就会消于无形,生活又会归于宁静。”
  住持说:“我知道了。”他从身上取出那串佛珠,戴在扫地僧脖子上说:“我明天就去云游,你接任寺庙住持。”
  王爷同我讲完这个故事,似有所悟,他说:“勇于承担责任,扫地僧是好样的。”
  我说:“扫地僧没有责任,他是不争不辩,不闻不看。不争不辩,方为高人;不闻不看,方为圣人。不争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王爷沉思了良久,他高兴地说:“我懂了。对那个坚持不懈诋毁攻击我的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谅他的愚昧无知,放下心中的仇恨怨恨,该干嘛干嘛。”
  我说:“是的。”

  王爷又问:“我和别人谈起佛法,说到天堂地狱,无人相信。你是得道高僧,相信有天堂地狱吗?”
  我说:“有的。”
  王爷问:“天堂地狱在哪里?有谁见得?”
  我说:“天堂地狱无处不在,谁都可见得。”
  王爷问:“此话怎讲?”
  我向他讲起了另一个故事:
  有一名武人,拜见白隐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白隐禅师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武人说:“我是练武的,行走江湖。”
  白隐禅师说:“似你这般粗人,怎能问我佛法!”
  武人受到侮辱,勃然大怒,拔出长剑,就要砍向白隐禅师。
  白隐禅师说:“地狱到了。”
  武人一惊,急忙收回长剑,插进剑鞘。
  白隐禅师说:“天堂来临。”
  武人恍然大悟,跪倒在地,说:“谢谢师父,我明白了天堂和地狱的含义。”
  王爷想了想说:“我也明白了。”

  其实,这些故事都是我以前在香涌寺听那个矮胖子讲的,矮胖子又是听他此前栖身的那座寺庙的方丈讲的。矮胖子喜欢讲故事,尽管他说话啰里啰嗦,但是还是能够将故事讲述清楚。我喜欢听故事,尽管刚刚听完如坠五里雾中,但还是能够慢慢参透故事中蕴含的禅意。
  王爷听了讲了两个佛经故事,对我愈发佩服,他说:“高僧若不嫌弃,愿与高僧同食同宿,听高僧日夜讲法。”
  我心中窃喜,巴不得这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