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些年的盗墓勾当《鬼笑不发丘》连载

  @哈喽我叫章鱼哥 2014-03-21 22:59:00
  诶,楼主跑了……⊙_⊙
  -----------------------------
  @董得谦 3709楼 2014-03-21 23:29:00
  再不更新大家都要跑了。。。至于你跑不跑,反正大家都会跑。
  -----------------------------
  ==============================

  都跑。

  跑步归来,一身轻松。昨晚一个老友来访,两人两斤即墨老酒,那可是我的收藏老酒。。。
  健身
  我心里暗暗纳闷,他们在说什么呢?
  教授接着说,据日记本上讲,羊皮卷上记载的事情太为蹊跷,游牧民族实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个东西,然后他们就强大无比,再后来就是登上最高荣耀,驾驭四邻,可后来结局悲惨,这个东西太奇怪了。

  队长说,两位教授,我已经把材料交给了你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一会儿我们到了宿营地,一起商量一下吧。

  我有太多的疑问,而一无所知。我想问问,但是又不敢,可是对于任务的情况一无所知,那是很危险的,我暗想一定得问个明白。

  墙头草环视着草原说,真是太大了,太大了。你、你说这草原,你要是步行,走了半天就会让你推头丧气,你回头看看,居然还能看见出发的地方。想当年,汉人徒步来、来攻打游牧民族,士气肯定低落的步行了。

  郑教授说,是啊,中亚大草原,很是平坦,因此游牧民族骑着战马来去如风,难以捕捉到他的主力,而他自己就可以利用马匹的机动性,达成自己的闪击战术意图。比如蒙古骑士,他们最善于围点打援、声东击西,西方人认为,铁木真是近代闪电战的始祖。二战中德国依靠坦克的强大机动能力和容克飞机的轰炸能力,实现了闪击战战术;而七百年前的蒙古军队,却依靠马匹早就实现了,靠着这些,蒙古军队横扫世界,如入无人之境,单从军事方面讲,确实令后人唏嘘不已啊。

  我们点点头,这些可是郑教授的真知灼见,听起来津津有味。

  林教授说,摇唇鼓舌,故作高深。那二战时期的德国,那不是法西斯吗,他们烧杀抢掠,屠杀人民,那不是全世界无产者的敌人吗?值得去赞美吗?那蒙古军队的东征西讨,对世界来说有点好处吗?那不就是扩大疆域,掠夺人民吗?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成了他们恐吓敌人的手段,这也值得赞美吗?

  我终于忍不住了,白了他两眼说,林教授,郑教授这是从军事方面讲的,他早有说明,您这鸡蛋里挑骨头啊。敌人固然是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从敌人身上学点什么了?敌人的东西我们一概要抛弃吗?

  林教授说,凡是敌人的东西,我们就要抛弃。

  墙头草笑着说,林教授,您也是从万恶的封建社会里走过来的吧,那您也应该被抛弃吗?

  林教授涨红了脸,激动的说,你、你、你。

  大家都笑了起来,队长不苟言笑,说了声,好了,开玩笑要有度。

  郑教授点了点头,似乎为了缓和一下林教授的尴尬,一边走一边说,蒙古大草原,甚至是欧亚大草原,地市平坦,因此特别适合机动作战,尤其是大兵团作战,因此谁能够实行大兵团机动作战,谁就有胜算。比如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可是说是当时最险恶的战场了。在这里打仗的双方,都必须有着数量巨大的坦克和飞机,当然火炮的数量更多,没有这一些,士兵再勇敢、再富有战斗精神,都无济于事。苏德双方动辄就是上千辆的坦克较量,换做他人,出了战争后期的美国,其他国家都不行的,包括日本,上去也是挨打的份。
  啊,新疆输球了
  @四里河
  林教授的学生,据说姓万,叫做万福筠,而墙头草说那个“筠”,也可以念做“晕”的,于是经常叫他万古晕,世世代代都晕。气得那个体格和他一般大小的万古晕,整天骂他。

  万福筠听说郑教授的言论,不以为然地说,郑教授,历史可不能假设啊,那日本也没和苏联打过的,怎么知道日本就是挨打的份呢?你看看日本鬼子,那受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打起仗来不怕死,不能说跟苏联干上就是挨打的份啊。

  墙头草呵呵笑道,你小子,和、和你师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孤陋寡闻啊,小日本没和苏联干过?

  万福筠捏着小下巴壳说,好小子,怎么说话呢,你倒是给我说说,小日本什么时候和苏联打过?

  郑教授笑道,你以为小日本这么老实啊,他能不打苏联的主意?日本人自古就把朝鲜看做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必然征服对象。唐朝时期入侵朝鲜,但是遇到了强势的大唐王朝,在白江刘仁轨给日本人上了一课,以全歼百济和日本水军的战果,让日本人老老实实当了中国千年的孙子;后来大明王朝走下坡路了,日本的倭寇开始骚扰中朝,丰臣秀吉看到了机会,要再次实现千年夙愿,可惜再次折戟沉沙,元气大伤。到后来日本的明治时期,他们终于赶上了近代化的最后一班车,利用二三十年的现代化陈果,击败了他的老师——大清王朝,可是发现俄国又称为他独占朝鲜和东北的绊脚石。十年的准备,让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到了在东亚的最后一个竞争对手,民族自大心里越发膨胀。

  说到这里,郑教授接过紫嫣给的一个水壶,喝了几口水,说,谢谢你,好姑娘。
  紫嫣说,教授您接着讲,我感觉您这写见解,很有逻辑,而且通俗易懂,希望以后多听您的高见啊。
  郑教授说,我平常上课也是这样讲,学问不在于有没有严肃的外表,而在于有没有求实的精神。但是当年可是受了批斗啊,人家说我这是资产阶级那一套,可是学问跟阶级有什么关系啊?我不懂政治,可就有人用政治那一套整我。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林教授,却见林教授边走边望着远方,装作听不见。
  郑教授说,后来日本人取得了东三省和朝鲜,可是苏联崛起了,这让志在攫取东亚统治权的日本倍感焦虑。文革的时候,我们说苏联是苏修主义,说它是坏东西,其实不假啊。这个苏联前身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原本就是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小公国,属于蒙古金帐汗国的附属国,说白了就是弹丸之地。但是我怀疑他们这群人的基因中,就有一种近乎于执着的扩张基因,他们从击败金帐汗国翻身之后,就开始不停的侵略扩张。后来他们竟然从遥远的莫斯科一直赶到了东北亚,似乎浑然不顾西伯利亚的严寒,竟然完全将大清以北直到北极圈的陆地全部占为己有,要知道那在以前都是一些土著人的,而那些土著人是臣服于大清的。如果没有大清王朝当年的强盛,估计东北地区也保不住了。意犹未尽的俄罗斯人,还越过白令海峡,踏上了美洲,并占据了一块土地,也就是现在的美国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因此后来美国人要买他的,他是舍得的,他的土地太多了。
  遇上了南方的大清王朝,俄罗斯也没闲着,他们鼓动新疆地区的葛尔丹,对抗大清,然后他们再伺机占得便宜。可是大清王朝的初期,可算得上励精图治的,因此接连击败葛尔丹,这才稳定了边疆。俄罗斯在东北亚受到阻力,因此就折腾起正处于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在漫长的三百多年里,沙俄蚕食了土耳其的大量土地,后来清政府终于衰落了,这一次,俄罗斯双头鹰的目标对准了大清,可因为这个,俄罗斯和日本的矛盾再次加剧了!
  (踊跃留名哦)
  骑兵兄,高见,就按你的。
  林教授的学生,据说原来姓万,叫做万福筠,后来跟着继父才姓邢的,而墙头草说那个“筠”,也可以念做“晕”的,于是经常叫他万古晕,世世代代都晕。气得那个体格和他一般大小的万古晕,整天骂他。

  万福筠听说郑教授的言论,不以为然地说,郑教授,历史可不能假设啊,那日本也没和苏联打过的,怎么知道日本就是挨打的份呢?你看看日本鬼子,那受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打起仗来不怕死,不能说跟苏联干上就是挨打的份啊。

  墙头草呵呵笑道,你小子,和、和你师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孤陋寡闻啊,小日本没和苏联干过?

  万福筠捏着小下巴壳说,好小子,怎么说话呢,你倒是给我说说,小日本什么时候和苏联打过?

  郑教授笑道,你以为小日本这么老实啊,他能不打苏联的主意?日本人自古就把朝鲜看做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必然征服对象。唐朝时期入侵朝鲜,但是遇到了强势的大唐王朝,在白江刘仁轨给日本人上了一课,以全歼百济和日本水军的战果,让日本人老老实实当了中国千年的孙子;后来大明王朝走下坡路了,日本的倭寇开始骚扰中朝,丰臣秀吉看到了机会,要再次实现千年夙愿,可惜再次折戟沉沙,元气大伤。到后来日本的明治时期,他们终于赶上了近代化的最后一班车,利用二三十年的现代化陈果,击败了他的老师——大清王朝,可是发现俄国又称为他独占朝鲜和东北的绊脚石。十年的准备,让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到了在东亚的最后一个竞争对手,民族自大心里越发膨胀。

  说到这里,郑教授接过紫嫣给的一个水壶,喝了几口水,说,谢谢你,好姑娘。
  紫嫣说,教授您接着讲,我感觉您这写见解,很有逻辑,而且通俗易懂,希望以后多听您的高见啊。
  郑教授说,我平常上课也是这样讲,学问不在于有没有严肃的外表,而在于有没有求实的精神。但是当年可是受了批斗啊,人家说我这是资产阶级那一套,可是学问跟阶级有什么关系啊?我不懂政治,可就有人用政治那一套整我。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林教授,却见林教授边走边望着远方,装作听不见。
  郑教授说,后来日本人取得了东三省和朝鲜,可是苏联崛起了,这让志在攫取东亚统治权的日本倍感焦虑。文革的时候,我们说苏联是苏修主义,说它是坏东西,其实不假啊。这个苏联前身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原本就是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小公国,属于蒙古金帐汗国的附属国,说白了就是弹丸之地。但是我怀疑他们这群人的基因中,就有一种近乎于执着的扩张基因,他们从击败金帐汗国翻身之后,就开始不停的侵略扩张。后来他们竟然从遥远的莫斯科一直赶到了东北亚,似乎浑然不顾西伯利亚的严寒,竟然完全将大清以北直到北极圈的陆地全部占为己有,要知道那在以前都是一些土著人的,而那些土著人是臣服于大清的。如果没有大清王朝当年的强盛,估计东北地区也保不住了。意犹未尽的俄罗斯人,还越过白令海峡,踏上了美洲,并占据了一块土地,也就是现在的美国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因此后来美国人要买他的,他是舍得的,他的土地太多了。
  遇上了南方的大清王朝,俄罗斯也没闲着,他们鼓动新疆地区的葛尔丹,对抗大清,然后他们再伺机占得便宜。可是大清王朝的初期,可算得上励精图治的,因此接连击败葛尔丹,这才稳定了边疆。俄罗斯在东北亚受到阻力,因此就折腾起正处于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在漫长的三百多年里,沙俄蚕食了土耳其的大量土地,后来清政府终于衰落了,这一次,俄罗斯双头鹰的目标对准了大清,可因为这个,俄罗斯和日本的矛盾再次加剧了!
  大清在没落之后,日本终于再次利用朝鲜问题,击败了大清,独霸了朝鲜,打破了以往东亚的朝贡体制,转而采用了西方的弱肉强食的丛林体制,这就于梦想染指东北进而饮马黄海的俄罗斯迎头相碰了。
  日俄战争是以日本惨胜俄国出让部分利益而告终,但是后来的俄国由于一战而爆发了武装暴动,后来十月革命爆发,由于列宁政府宣布废除以往沙俄所欠列强的债务,再加意识形态的不通,引起了列强的武装进攻。在顶住了列强的进攻后,慢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国的苏联,扩张的本性又流露了出来。
  林教授满脸严肃的说,郑教授,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苏联那是社会主义,怎么说扩张呢,扩张时资本主义的本性!
  郑教授满脸鄙夷地说,苏联是社会主义?那是他的一件虚伪外衣而已,他们的扩张还少吗?远的在二战前期和希特勒瓜分波兰,中期的是二战胜利后,赖在东北不走,还要旅顺军港,走的时候洗劫了东北,近期是侵入阿富汗!
  我问道,教授,您还是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好吗?
  教授调整了一下情绪说,独霸了东北的日本,一直想染指外蒙古,后来就有了试探苏联的张鼓峰事件。此事件日本开始进攻颇为顺利,可是苏联退后,引日军脱离阵地,转入大草原时,苏联的坦克开始显示了威力,一如当年蒙古骑兵的凶猛异常。日军失利,苏军也伤亡不少,甚至元帅都被治罪,因此双方言和,可是当年在日俄战争中饱受俄军白刃战之苦的日军,此次战斗展现了精湛的拼刺技术,据说与俄军的伤亡比例是一比二十八!因此在这种战果的鼓舞下,日本就有了第二次的诺门坎战斗。这一次,日军梦想白刃突击在立战功,可是在诺门坎一战中,朱可夫指挥俄军采用了现代化的机械化打法,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简直就成了小孩子的玩具坦克,被苏军坦克一辆接一辆的击毁、烧毁,惨不忍睹。战斗的一边倒局面,让日军高层认识到,在大草原上,日军远远不是俄军的对手,而且没有雄厚的工业支撑的日本,也造不出数量可观的重型坦克,从此之后采取防守的策略,再也不敢挑起事端。至于日军依赖的白刃战术,苏联人基本没有给他表演的机会——现代化战争,白刃格斗只会在局部上演,而绝不会像一战前那样重要了。

  我点了点头说,教授您讲的太好了,在大草原上,谁能领略到闪击战的精髓,谁就能主宰战场,也正因为这样,蒙古人在一望无垠的欧亚大草原上,罕逢敌手。

  正说着,向导对队长突然说,前面的帐篷,是我们的落脚地了,我们去休息一下吧。

  我们走了一上午,早已经腰酸背疼了,林教授已经累得脸色发白了,郑教授身体不错,基本上健步如飞。用林教授的说话,他是牛棚里的顾客,当年被批斗的时候,晚上跟牛住在一起,而白天再去拉大车,跟牛一样,更幸运的是,他没有和其他蹲牛棚的人一样得上关节炎,因此体格出奇的好,可能被牛传染了好体格。
  在蒙古包里,林教授进去之后,立刻躺在地上,累的展开了嘴巴,呼呼直喘气,他的学生万古晕也好不到哪里去,蹲在一角,看着脚丫子,不知道想什么。
  队长说,我们下午稍作休息之后,再次出发,期间我们开一个小会。
  @wzhg8979 3734楼 2014-03-23 09:25:00
  养肥了我在来,大方勿怪
  -----------------------------
  没问题啊,不算瘦了,你口味重。呵呵
  @sfp2006sfp2006_ 3735楼 2014-03-23 09:54:00
  楼主继续编吧
  -----------------------------
  你要看我的日记吗?施主,罪过。
  今天温度16度,老衲心中荡漾,户外活动了一遭。
  今天累了
  @还是别用名字了 3745楼 2014-03-23 18:17:00
  说实话我对叫兽那些长篇大论真没兴趣,上学时 历史 就不好,我还能一个字不差的看下来了我都佩服我自己。年前看到一半回家生孩子去了没想到大方也走了,等我回来发现大方也刚回来不久,正好接上,真好,呵呵
  -----------------------------
  ===================嘘,施主,咱俩时间纯属巧合,其他人不要误会,阿弥陀佛。
  匈奴玉匣
  刚才走路没怎么觉得累,可是这么一停下来,就觉得脚脖子有些疼了。幸好我们有蒙古向导,而且本来蒙汉就很熟悉的,再加我们一身蒙古服装,这一上午还算顺利的。进了蒙古包,早有人在那里准备好了午饭,而且还摆了一盘土豆丝,显然对方的厨师里,也有熟悉我们的人。
  大家围坐一起,狼吞虎咽,墙头草再次被羊肉噎的脑袋都青筋暴起,一个劲的抻脖子。紫嫣悄悄笑道,曹大哥,看来您特喜欢我们的羊肉,改日我们回去了,你开一家羊肉店,一边卖一边吃,那可是不错的点子吧?
  墙头草好容易咽下去说,紫、紫嫣,你说的太好了,以后你负责进货,我负责卖,好不好?
  紫嫣掩嘴而笑道,曹大哥的意思是雇用我给你进货呗?
  墙头草也笑道,你管账,你负责店里一切,我负责对外卖羊肉。
  墙头草这小子一开起玩笑,就不着调了,惹得那个万古晕一个劲的偷笑他。
  大家吃完了饭,慢慢喝起了奶茶。紫嫣说这奶茶确实是蒙古人的好东西,用砖茶的茶水和牛奶慢慢熬煮而成,先把茶砖捏碎煮开,再捞取茶叶,慢慢熬茶水,再加牛奶烧开。制成之后,慢慢品来口味极佳,余味悠长。
  队长说,林教授,我给大家的材料,不知您有什么看法?
  队长是军人出身,话语不多,却往往一语切中问题的关键。
  林教授放下奶茶,望了望队长说,我始终觉得这个东西,也就是材料上说的X物质,就是传说而已,或者叫神话,这能当真吗?即使是橘瑞超在日记本上所写的东西,那也是他自己写的,谁又见过当时的羊皮卷呢,即使退一万步说,羊皮卷上记载了这个东西,并且说具有无穷的神力,可谁又作证呢,因此我觉得,这个东西存在的可能性极小。
  队长淡淡的说,教授可曾翻阅资料?
  林教授摊开双手,表示无奈地说,这叫我怎么查嘛,空穴来风的事情,我也只能带着用科学的探索精神,揭破历史谎言的态度,参与科考的。
  郑教授转头问他的学生说,小徐,你能不能讲一讲你的调查结果?我对大家介绍一下,小徐呢,专攻突厥史,在历史研究方面他建树虽少,但是突厥语我不如他!他应该在此次科考活动中,有不小的发言权。
  我心里暗想,这郑教授快人快语,怪不得文革的时候被批斗呢,不过这种人胸无城府,是个至诚君子,难得的朋友,让人一见就有一种信任的感觉,这就是人格魅力吧?
  小徐是个国字脸,大嘴巴,说话很干脆。他说,我在郑教授的指导下,专门研究了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历史,因此发现了一点有趣的问题,今天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队长点了点头,总算有人认真的研究了这个任务,队长的眉宇间有一点喜悦。
  小徐说,我综合了正史和野史的部分匈奴材料,看到一个记载是,当年匈奴强盛时候,他们在祭天的仪式上,匈奴王总会让一个人主管一个玉匣,这个玉匣里面装的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却总会摆放在仪式上最显眼的地方,匈奴无比虔诚的行跪拜礼。汉朝人对这个玉匣很感兴趣,可是事关匈奴机密,因此无法一睹真相。后来冠军侯霍去病千里迂回,曾专门偷袭了大单于的营地,连单于的亲人也被他杀死,祭天金人也被缴获,可是这个玉匣在混乱中被人带走。这是汉军最接近玉匣的机会,可是没有把握住。
  后来,到了东汉的时候,匈奴经历了内乱、瘟疫和自然灾害,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成了汉朝附庸,而北匈奴继续和中原对抗,但是国立已经大不如前。东汉初年,将军窦固领兵和北匈奴在西域展开争夺,结果大败,再次遭受重创。而且周围被奴役的乌桓、鲜卑人都蠢蠢欲动,争相复仇,因此大单于决定遵循古训,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打开玉匣!


  大家好,跑步归来!
  @roey1982 3752楼 2014-03-23 23:10:00
  手机看了25页,(一共好像是现实190页)。刹那间想留言,于是发现没有账户。总之力挺楼主,并申请铁杆粉。
  -----------------------------
  施主,好人啊,相由心生,看你行动哦。
  @汉唐余风 3769楼 2014-03-24 13:48:00
  大方,不要觉得小说很热,就不理大家了
  -----------------------------
  弥陀佛,施主,老衲坐一会儿禅,静一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乎?
  @大漠轻骑兵 3749楼 2014-03-23 20:23:00
  
  -----------------------------
  @汉唐余风 3770楼 2014-03-24 13:51:00
  -----------------------------

  施主,老衲不近女色,不要对我用美女计哦,必要时候,我将计就计。。。
  先锻炼身体。。
  @roey1982 3786楼 2014-03-24 19:54:00
  哇,赶上进度了。这回估计不累眼睛了。大方教主千秋万代,一统发丘!
  -----------------------------
  ======

  大方真傻,人家那些帖子,都是分开好几小段,大方一下子就发一大块。呵呵呵,老实在了。
  @roey1982 3786楼 2014-03-24 19:54:00
  哇,赶上进度了。这回估计不累眼睛了。大方教主千秋万代,一统发丘!
  -----------------------------
  @姜大方 3787楼 2014-03-24 19:57:00
  ======
  大方真傻,人家那些帖子,都是分开好几小段,大方一下子就发一大块。呵呵呵,老实在了。
  -----------------------------
  ============================================

  施主,老衲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顺其自然,不亦可乎?
  后来,到了东汉的时候,匈奴经历了内乱、瘟疫和自然灾害,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成了汉朝附庸,而北匈奴继续和中原对抗,但是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东汉初年,将军窦固领兵和北匈奴在西域展开争夺,结果大败,再次遭受重创。而且周围被奴役的乌桓、鲜卑人都蠢蠢欲动,争相复仇,因此大单于决定遵循古训,在四面楚歌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避免灭种,才打开玉匣!
  林教授的学生万古晕对此确实嗤之以鼻道,这有什么,不就是玉匣吗,能有什么,估计就是盛点什么传国玉玺什么的,不值大惊小怪。
  郑队长说,充满怀疑精神,这是好事,可是过度的怀疑,那就成了虚无主义了。请小徐接着讲下去。
  小徐说,据投降汉朝的南匈奴的使者讲,他们在北匈奴的暗探得知,北匈奴单于面对危困境地,终于举行三天的祭天仪式,然后就会打开玉匣,拯救匈奴的命运。
  乌拉放下奶茶说,到底玉匣里是什么啊,这讲了半天,也没说啥啊?
  林教授仍旧不屑一顾,点了一根烟,斜着眼睛对乌拉说,小伙子,你和他对师徒相处的久了,你也会讲历史了。说完耸了耸肩膀,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小徐说,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窦宪领兵和南匈奴合兵一处,共同打击北匈奴,此战再次重创了北匈奴,而且降服二十多万部众,可问题就出在这些部众的身上!
  万古晕斜着嘴说,编,接着编。
  小徐瞪大了眼睛说,小万,请实事求是,回头我给你看记载出处。这些都是当年参与战争的一位文职官员,写下的笔记。
  万古晕小眼睛眨了眨说,上面写的什么?
  小徐说,你让我说,我偏不说!
  队长放下茶杯说,大家认真听,小徐,把话说完。
  队长的话里,有一种如同塞上纯净空气般的威严,让人愿意服从的很是自然。
  小徐说,在东汉的一位叫芮威远的文职官员所写的《燕然记》中记载,匈奴人在此战中数以万计的士兵被杀死,所获牲畜百万头,部众二十二万。可是在这些部众里,竟然有不少的俘虏兵,面孔居然一样。
  万古晕自言自语道,我们有双胞胎,难道匈奴就没有了吗?
  小徐微微一笑说,芮威远在笔记中写到,开始汉军认为是捉到的双胞胎,可是在长长的俘虏兵里,竟然充斥着不少的三胞胎,更为奇怪的是,这三胞胎竟然完全一个模样,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三胞胎中似乎有一个从不吃饭、不说话、不喝水。
  队长点了点头说,真是奇怪,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三胞胎呢?
  林教授说,队长,我觉得这件事呢,一来是出自一位文职官员的笔记,顶多算是野史,不见得有多少权威;二来呢,文人们总是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无端的夸大某些所见所闻,从而达到一个哗众取宠的效果,比如马克波罗,那里面写的东方的皇宫里,都是黄金铺成的,这不可笑吗?
  小徐说,事情还没结束,《燕然记》中记载道,这些俘虏被押送到南匈奴的驻地途中,大约过了十几天的时间,可是在第十天的时候,那些三胞胎中的那个最为奇怪的,也就是那个不说话的那个,竟然在押送人员的注视下,凭空消失了!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寒,鸡皮疙瘩一个个在身上膨大起来。这太可怕了,饶是队长平素稳重,听到这个地方,要送到嘴边的茶杯,也滞留在了胸口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