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梗绿叶开白花 1152楼 2014-02-08 20:09:00
老妖,吃过了没有
-----------------------------
吃过了,在听戏。
@红梗绿叶开白花 1155楼 2014-02-08 20:24:00
地道的陕西油泼面,真香啊!
-----------------------------
哇塞,口水啊。
@蛇妖星星 1148楼 2014-02-08 19:21:00
无聊呀,老妖更贴吧。
-----------------------------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哈哈。
@红梗绿叶开白花 @深夜黑猫
于魁智,李胜素的坐宫,定军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孟广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小红娘。
@godlong 韩瞎子后来让赵四海给坑一把,半夜跑到寡妇炕头去了,让后让全村的人追啊,跑的鞋都丢了。
@深夜黑猫
@柯兰伽叶
@酒石酸氯苯那敏
@红梗绿叶开白花
-----------------------------
谢谢大家的支持,真的没有必要吵架的,过年了,大家开开心心。
@13696362768 1177楼 2014-02-08 22:45:00
老妖归来啦!拜个年 祝老妖万事顺心顺意!
-----------------------------
谢谢,同样祝贺您,
其实应该每天都是我最晚,但我不好意思半夜来,我这么帅的帅哥,是吧,深更半夜的,是吧。
三十七 入殓
韩育才在江流的吓唬下,腿肚子转着筋,硬着头皮跟他一起去了土地庙。只是到达之后,土地庙后面的情形,却让他有些不大相信。
因为现在的地上,只有那一个人完好无缺的趴着,从趴着的位置来看,一直没有挪窝。而刚才自己亲眼看见的韩有才,现在却不见了踪影。
刚才发生的事情,江流没有亲眼看到,所以对眼前的情形,也没感到恐怖和意外。而且地上那个尚未醒过来的人,也不容他多想,毕竟,现在救人要紧。
紧走几步,来到那人跟前,扒拉过身子一看,脸色惨白的,双目紧闭。赶忙用大拇指狠狠的掐在人中上。好大半天,那个人才嗯哼一声,慢慢苏醒过来。
乍醒过的时候,身子还猛地一哆嗦,看样刚才的事情,确实给他吓得不轻。缓了半天,直到认清韩育才跟江流之后,情绪才彻底稳定下来,但还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轻轻的扶着那个人,慢慢站起来,让他自己慢慢溜达溜达,活动活动身子。确认他没啥大事之后,才又让韩育才把人搀扶到庙门前,并且告诉他先坐在地上,歇息一会。
有人作伴,韩育才的胆子也壮起来,趁着那个人歇着的时候,他赶忙跪在庙前,把纸钱点着。这次出奇的顺利,刚才半天划不着的火柴,竟然一下就着了。
纸钱烧完的时候,江流也从庙后面回来,一脸让人猜不透的神情,跟俩人说:“走吧。”
说完,也没理会他俩,打着手电,自己头前朝村里走去。韩育才是一刻也不想在这个地方多呆,看江流一走,拽上那个人赶紧跟上。
土地庙离着村子也不远,很快几个人就进了村子,直到韩有才院子里面的灯火,照到俩人身上,这俩家伙才彻底放下心来。回想刚才的事情,都感到有些后怕。
江流回到韩有才家里,趁着大家都在忙着干活没注意,偷偷回了一趟韩金德家里。背上黄布兜子出来的时候,顺便把韩瞎子叫到院子里。
师徒俩蹲在西屋的窗户下面,交头接耳的嘀嘀咕咕说了小说话的半天,声音很小,以至于立着耳朵贴在窗户上的赵四海,都没听清楚爷俩说的是啥。
爷俩说完之后,江流叮嘱韩瞎子早点休息,便又急着赶回韩有才家里。好在江流这犊子身体还算不错,这一晚上,来来回回的折腾好几趟,还吃得住。
回到韩有才家里,江流赶忙写了一道二指宽的黄裱纸符,亲自贴在尸首胸口的位置上,又嘱咐轮班看尸的人,夜里的时候精神着点,万一有什么异常,赶紧通知自己。
都吩咐下去,又屋里屋外的转上一圈,觉得万无一失,这才去到西屋,衣服也没有脱,侧着躺在炕上睡着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晨,早早醒来的江流,赶紧跑到韩有才尸首跟前,掀起盖在身上的门帘子,仔仔细细的瞅了个遍,感觉没啥异常后,这才放心的再次盖上。
吃着大锅饭的时候,端着蓝边大海碗狼吞虎咽的江流顺便告诉韩贵,巳时“入殓”,让韩有才的家人有个心理准备,顺便也看他最后一眼。
“入殓”,又称“入棺”、“入木”、“落材”,跩个文化词叫“大殓”,说白了就是将死人的尸首移到棺材里面。
“入殓”根绝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具体的做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不管任何一种做法,终究的目的都是让死者安生,希望死后重入轮回。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生一世,各有因果,又岂单单一个“入殓”仪式就能改变命中注定。不过毕竟人死为大,这些过场还是要走的,也算是在世的活人对死者尽的最后一份心意吧。
“入殓”的第一步,便是给死者穿上装老衣裳,这个时候,阴阳先生是不会插手的,都是由死者的晚辈,或者平辈来干这件事情。同时,这也是人死之后唯一能够带走的装扮,所以有很多的讲究。
最基本要求,就是装老衣裳上面都要无领无扣,而且衣裳的总数量必须是单数。如果有领子或者扣,寓意死者会被阴间的鬼差扣押,或者被其他的恶鬼领走。
装老衣裳上面也不能有兜,如果衣服上面有兜,必须用剪刀剪开兜底。还有最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衣裳千万不可带有任何动物的皮毛,既不能穿皮鞋,更不能穿用动物皮毛做成的衣裳。据说如果要是穿了这些,死人下辈子会投到畜生道,来世不能再继续为人。
看来在保护动物这方面,阴间的办法确实比阳间的办法要管用的多。
一般来说,装老衣裳大都选用黑色或蓝色这两种颜色的布料,而且无论冬夏,死者都要穿上棉衣棉裤,老辈子所讲的“厚葬”,便是由此而来。
死人穿的鞋,又叫“千层底”,据说黄泉路途遥远,底子厚实点才不会磨破。鞋面上还要绣着一只仙鹤,也就是驾鹤的意思。
其实装老衣裳只是一个统称,因为它不单单包括衣服,鞋袜。还包括被褥、枕头,蹬脚等。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还要有帽子。
装老衣裳里面的被褥,是用黄色和白色的布做成,被褥在缝制的过程中,要求四角平直不窝褶、不走横线,针线行数成双,总之,就是要跟人世间的被褥区别开来。
枕头大都是鸡型枕,按照阴阳先生的说法,死者去阴间之后,因为不熟悉,总会迷路,所以要用这个鸡型枕给死者的灵魂领道儿。
枕头里面除了荞麦皮之外,还要装上黄土,寓意黄土变成金,也就是死者的后人,会有大量金钱的意思。
装老衣裳的穿戴顺序,也是有讲究的,要先里后外,先下后上。穿戴时间最好是在死者咽气之前。如果在人咽气之后,再穿衣服的话,会被认为是没有穿衣服上路的。
按照这样的风俗习惯,韩有才这个注定是要光着屁股去阴间了,谁叫他上吊之前不通知大伙一声呢。
当几个村民按照韩贵的吩咐,给韩有才穿衣服的时候,外面的人也已经把棺材里面铺好被褥,这个当口,江流手里攥着七个铜钱子,走到棺材跟前,弓着身子,把这几枚大钱按照北斗星的形状摆在被褥上面,这就是老话儿所说的“垫背钱”。
俗语说:“一个马勺一个柄儿,一个师父一个令儿。”这棺材里的“垫背钱”,是有好几种摆放方式的。有均匀摆三个的,有按照梅花状,摆五个的,还有就是江流这种摆法,又叫北斗垫背钱。
垫背钱摆放七个,是韩瞎子历来的规矩,按照他的话讲,出黑儿这个勾当,说到底,就是为死人服务的,既然是这样,那咱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做到最好。
江流自然也同意师父这套理论,所以也是七枚。垫背钱摆好之后,屋子里面的人,也给韩有才穿好装老衣裳。
见已经收拾停当,江流便冲着屋里的韩贵喊道,这面已经好了,准备入殓吧。
按照江流的吩咐,韩贵叫过来四五个精壮的小伙子,在韩育才兄弟,你慢走的声声话语下,几个人搭着韩有才的尸首从屋里出来。来到已经搭好的灵棚里,又在在韩有才媳妇的嚎啕大哭声中,把尸首慢慢的放入棺材里面。
这口棺材,本是给韩有才他爹给自己预备的,一直放在老两口的西屋,里面装着粮食。不想现在却给自己儿子用上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是的痛苦欲绝的老两口,肯本没敢过来这里。
尸首放进棺材里面之后,这几个人赶忙退到一边,把棺材四周的位置留出来,让给江流。
于是,第一次出黑儿的犊子,在这个时候,算是正式登场了。
绕着棺材,面无表情的走看一圈,一边走,江流一边把韩有才的衣服捋平整,随后便准备给韩育才放压口钱。
压口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老祖先就十分崇尚玉器,所以人死了之后,口中所含大多为玉。而且据说有的玉,还可以防止尸体腐烂,也正是有这样的宝贝,才引得各路盗墓的人,纷纷铤而走险。
但是玉器一般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才能用得起,那些贫穷人家一般会用一枚铜钱放进死者口中。.
韩有才的压口钱也是一枚大钱,而且还用一根麻绳从铜钱孔中穿过。
此时,站在棺材外面的江流,一伸左手使劲的捏住韩有才两腮,趁着嘴巴张开一个缝隙的机会,右手赶忙将压口钱正面朝上的塞进他口腔里!只是那麻绳,还耷拉在嘴边。
给死者嘴里放上压口钱,按照阴阳先生的解释,是给死者带上足够口粮的意思。黄泉路上没客栈,自然也就没有酒楼,所以还是自己带吃食比较好。
压口钱压完,江流又用麻绳缠住韩有才的双手和双脚,这个叫绊手丝和绊脚丝,据说这样可以防止诈尸。
三十八 采坟地
这面的事情一忙完,江流便叫过一直站在灵棚外面的韩育才,嘱咐他说:“一会儿,你把苫单给你弟弟盖上,记得把苫单撕下一块来,将来给孩子做枕头用。”
苫单是指死人的时候,尸首入殓完毕,盖在死人身上的红布单子。也有的地方用黑布或者白布。
在围场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用苫单上面撕下来的布做成的枕头,能辟邪,刚下生的小孩子枕上,最好不过,所以江流才会特意叮嘱韩育才。
本来是替他着想的事情,只是韩育才听过之后,脸色却跟吃了苦瓜一样的难看,使得江流有些不解。但现在的他也没过多寻思,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带上韩贵给自己挑选的十几个人,江流领着他们奔了村子西面的山上。韩有才是上吊死的,老话讲,这样的属于横死,是不可以入祖坟的,只能另选坟地。江流现在要做的,就是另外给韩有才选一块坟地。
说到底,刚刚二十岁的江流,终究是第一次出黑儿,即便被韩瞎子整整压制了三年,但此时依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走起路来,都是蹦蹦跳跳的连跑带走。以至于背在身后的黄布包,更是一颠一颠的。
后面跟着的那些人,也被江流的轻松愉快给带动起来,暂时忘却了连续死人带给他们的恐怖感觉,有说有笑起来,甚至有关系比较好的,还互相调侃起来。
就这样,这伙人跟着江流足足绕了大半个西山,各个累的通身是汗,最后才在一个山洼的地方停下来,看着大家累成这副模样,江流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让他们各自找个地方,坐下来歇息会儿。
本来选坟地这个事,都是阴阳先生自己一个人的事,像江流这样带着一大帮人,漫山遍野转的,还真是头一回。不过,这也怨不得江流,谁叫韩家窝铺这青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就连好一点的坟地,找起来都这么费劲。
所以转了一大圈下来,矬子里面选将军一般,才选中这么一个看上去还算凑合的地方,站在这里,一眼朝着山下看去,视野很是开阔,而且,山根下面,还有一条溪水蜿蜒而过。从风水堪舆上来说,凑足了背有靠,前有望的格局。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作为左边护沙的山岗,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正从山岗中间穿过,拦腰截断一般破了这左青龙的风水。
不过,能在这穷山恶水的地方,选出这样一个坟地来,江流也算欣慰。所以在大家伙歇着的时候,这家伙却没有闲着,解开黄布包,从里面掏出罗盘来。
把地面上面的草抹平,然后把罗盘放在地上,一拉分纱线,然后,看着上面的指针,蹲下身子的江流,掐着手指算起来。
看样子,这个犊子对自己这个选的地方还算比较满意,掐算一会,便猛然站起来,然后一边看着罗盘,一边往左走去,等走六步之后,又横跨三步,来到这个地方之后,江流一跺脚,对着坐在地上歇着的那几个人说到:“得嘞,就是这里!头顶青山脚踏川,祖祖辈辈出高官。不赖!”
一高兴,江流竟然把寻龙诀里面的口诀都念了出来,念完之后,他也后悔了,赶忙看看大家,发觉他们都没有在意自己刚才说的话,这才稍稍放心。
跟着江流一起来的这些人,都是村里的庄稼把式,肚子里没啥文化水儿。虽然听见了江流所讲的话,但却不能理解这话的意思。
但是他们也都按捺住了好奇心,没有跟江流打听,至于原因嘛,一来呢这些村里人都觉得阴阳先生这个行当挺神道的,别再哪句话说的不对,惹毛了他们,万一被他们怀恨在心,回头再给自己使点坏,哪多哪少啊!!!
二来还是老农民各扫门前雪的思想,大家寻思着甭管你说啥,反正你是阴阳先生。你让我们打狗我们绝对不撵鸡,一味听从就行。要真是出了什么岔子,也找不到我们头上。
被第一次出黑儿的好奇心,以及兴奋所带动,江流见大家都没说啥。于是站住选好的地方上,冲着大伙喊道:“把公鸡给我拿过来,”
阴阳先生选好坟地,准备破土的时候,是要用到公鸡的,而且还必须是纯白色的公鸡,一根杂毛都不能有。
对于这些所需的东西,熟门熟路的韩贵自然清楚,所以在江流带着大家走的时候,他便把准备好的公鸡让一个村民带上。现在,那个人听江流要公鸡,赶忙给他送上前来。
一只手掐着公鸡的翅膀子,那只手自然垂下,江流闭上眼睛,上嘴皮碰着下嘴皮,开始念动起破土咒。
这段咒语,主要起到敬神的作用,大意就是告诉本方土地,自己要在这里动土,希望土地保佑之类的话。
此刻,凑巧一股山风吹来,迎风站立的江流,双眼紧闭,一脸倍儿严肃的神情,在大伙的眼里看来,真的有那么点仙风道骨的意思。于是都不敢在唠闲磕了,目不转睛的盯着江流看起来。
突然间,江流一声大喊,“祭。”没有一点准备的这些村民,都吓了一哆嗦。
紧接着,大家眼前一亮,而江流手起刀落之下,那只大公鸡鲜红的肉冠,被削下一块,血溅起来一尺高之后又落在地上。
....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双脚用麻绳捆住的公鸡,割掉冠子后的疼痛,使得它连连的哀嚎,被江流扔在地上之后,依旧噗噗啦啦的乱扑腾。小犊子却没有理会这个扁毛畜生,用手指着地上溅了公鸡血的地方,跟大伙说:“这是中心,开始打坑吧。”
打坑是围场的叫法,就是动土挖坟的意思,如果按照老规矩,打坑的时候要由死者的儿子先挖几锨土,然后向众人磕一个头,大家再开始动手挖。不过韩有才的儿子只有那么大一点,自然不可能亲自动手,所以这次打坑,也就没了这项。
随着江流一声令下,已经休息够的村民,纷纷站起身子,走近他指定的地方。然后抡镐头的抡镐头,挥铁锹的挥铁锹,热火朝天的开动起来。
俗话说人多好干活,不一会的工夫,原本平整的地面上,就挖出了个长方形坑来。期间,江流一直在旁边看着,确定打坑的位置没有错误之后,也就没再管这面儿的事,拎着那只公鸡回去了。
江流再次回到韩有才家的时候,院子里面正在准备钉棺。
韩有才的媳妇,头顶着孝帽子,半跪半趴的萎在棺材头前。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这位农村妇女,已经哭的嗓子沙哑,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只能一个劲的抽噎着。
旁边,跪着她的小儿子,小家伙这时候也学着他妈妈的样子,双腿跪倒在地上,只是在他的认知里,完全搞不懂大人们这是在干嘛,双手搂住他妈妈的脖子,两个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院子里平添的村民。
娘俩的身后,站着双眼通红的韩育才,盯着灵棚里面正在沙钉的棺材,嘴里喊着。
“兄弟哎……躲钉啊……兄弟哎……躲钉啊……”
灵棚里面,请来的老木匠,一只手里抄着一把手柄上缠着红布的斧头,一只手扶着钉子。先轻轻砸几下,等钉子固定在棺材天上之后,再抡圆了斧头,卯足力气照着钉子上面狠狠的砸下去。
这个老木匠也是干了一辈子的木匠活儿,手中的斧子不知道沙过多少回棺材钉,浑浊的老眼更是看惯了的离别。所以此刻,瞧不出一丝悲喜神情的他,目无表情的抡着斧头,就连韩育才随着他斧头落下的节奏而喊的声音,也不能引起他丝毫的注意。
随着斧头跟铁钉亲密接触后,发出的铛铛铛敲击声,老木匠很快的便把棺材钉好,一脸木然的接过韩贵给准备好的喜钱,头也不回的出了院子。
这个时候,是不能有人去送老木匠的,更不能说有时间再来之类的客气话。因为死人的时候,木匠干的这类活,统统的称之为“热活儿”。
老围场人,总会说的一句骂人话,叫“赶热活”,便是由此而来。
江流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钉完棺之后,等大家把韩有才媳妇搀扶走,这才过去灵棚跟前,跟韩育才说:“你弟弟的儿子太小,一会你背棺吧?”
韩育才这次一点也没推辞,痛痛快快的在江流话音刚落,就接了一句“行”。干脆利落的让江流感到意外的同时,猛然让他想到一些别的东西。
背棺是指棺材从灵棚出来的时候,要由死者的儿子或者晚辈背着棺材头,后面的人抬着。把棺材从灵棚里面抬到外面绑好的杠上。在围场的丧葬仪式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如此重要的时候,越会出现一些邪性事。
因为链子,都是关键时刻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