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816776 1368楼 2014-05-28 10:49:21
@海上霹雳
想请教楼主如何看待高学历女性就业问题?
众所周知的高等教育现状,那些读了硕士读了博士的女性,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顺利进入体制内,实际上想在社会上就业是很艰难的。楼主有什么建议给这批就业处境非常尴尬的群体呢?是脚踏实地地学门技能,比如月嫂等等,还是千方百计进入体制?
-----------------------------
感谢朋友对本人的认可和赞同,但是本人水平实在有限,承蒙不起你的这番赞誉。
说说我的观点,在目前社会环境之下,进入体制内是一个不可取的选择,因为体制内部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就是精神和意志的双重摧残,在安逸当中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和思考的能力,而当社会环境遭遇突发变故的话,将直接成为被淘汰的群体。
那么作为朋友提到的高学历的高知女性来说,长期的系统化学习以及随后的工作经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选择转型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选择转型一方面在于自身天赋和资质的挖掘,另一方面,这一群体也要考虑先前教育支出的沉没成本,三是繁重高强度的脑力工作也使得她们无法腾出精力用于怎样转型如何转型的路径和渠道。(对于大部分高学历的女性群体来说的确这样,其中白领就是突出的例子)
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深化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必要的,但是,这不是根本,重要的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大量的衍生扩展的阅读,充实自己的思维和头脑,促进自己综合素质层面的提升,对于具有高学历专业技能的女性群体来说,精深的专业只是一方面,关键在于自己综合水平和素质,即,具有内涵修养通过知识包装出来的女性相比一般专业男人从职业上更具发展的空间。
另外,建议开辟第二职业技能,或者说基本谋生的技能,在未来充满变革的社会格局当中,当下的职业很有可能面临被打破重组的局面,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些人们现下不屑一顾,可以维持简单生存的本领技能是重要的。例如前面提到的农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或许是被轻蔑的对象,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便突出它的重要性来。因此,第二技能虽然在平常环境下应用不到,但提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小至人生大到社会,一切充满着变数,在变数当中寻求生存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自我的认知。安逸现下是最不可取的行为。以上是本人目前的建议。
@910816776 1368楼 2014-05-28 10:49:21
@海上霹雳
想请教楼主如何看待高学历女性就业问题?
众所周知的高等教育现状,那些读了硕士读了博士的女性,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顺利进入体制内,实际上想在社会上就业是很艰难的。楼主有什么建议给这批就业处境非常尴尬的群体呢?是脚踏实地地学门技能,比如月嫂等等,还是千方百计进入体制?
-----------------------------
@海上霹雳 1404楼 2014-05-28 13:23:29
感谢朋友对本人的认可和赞同,但是本人水平实在有限,承蒙不起你的这番赞誉。
说说我的观点,在目前社会环境之下,进入体制内是一个不可取的选择,因为体制内部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就是精神和意志的双重摧残,在安逸当中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和思考的能力,而当社会环境遭遇突发变故的话,将直接成为被淘汰的群体。
那么作为朋友提到的高学历的高知女性来说,长期的系统化学习以及随后的工作经历耗费了大量......
-----------------------------
上面所提到的是目前从事着所谓辉煌职业的高学历高知技能的女性群体。
自由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人们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禀赋结合自身所掌控的数据及判断采取行动,进而转化为并非集体意志操纵下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范畴和能力水平都是有限的,越是处于自由的环境状态下我们越能发觉自己的无知,而自由社会正是能够通过协调的作用将人们各自零散的知识与技能整合在一起,它所取得的成就令个人以及单一组织群体难以企及。自由并不意味着平等,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最终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它却能给予每一个人依据自身预测判断展开行为后一个最终客观的评价,正是由于结局不能准确的把握,它才能拥有如此的吸引力,使人们全身心投入进来一展身手,并且在竞争压力下促使人们不断通过自我调节和革新的方式朝向自己的既定目标,因此,自由社会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众多预测和行为的失败现象,这既是一种警醒又是一种激励,让人们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规划,以相对更为理性稳健的方式来开展预期行为。
作为劳动者本身也是如此,充满自由竞争的社会不仅考验企业家阶层预测判断和应对协调的能力,也对劳动阶层各自的知识,技能尤其是长期的预见力形成严峻的审核,这个世界并非静止不前,而是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无论企业组织还是个人来说都要时时应对这种变化,并且通过展开自身的调整行为来加以遵从和适应,当然,这其中不可避免会包含着某种痛苦与牺牲。客观地说,每一个人都有着满足安于现状的心理,认为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会一直持续下去,而这一点也自然会反应到所从事的职业层面上,职业的选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和生活状况,还涉及到个人的尊严,价值情感以及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
因此从常规角度来讲,身为父母的人们必定尽一切方法给予自己的子女以最好的教育培养,同时未雨绸缪为其提前展开职业规划,并且结合自己当下的经验和社会普遍的认知进行系统的权衡与选择,而这也反应出人们逻辑思维,判断和预见力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作为成功人士来讲,他们总是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职业,如果对方根据自身的意愿来选择更适合自己或者更优级别的职业的话他们通常也不加以阻挠和反对,相反会全力以赴投入大量资本给予支持,正是由于这一阶层拥有相应的资源和人脉,通常他们的子女会得到很好的拓展发挥的空间,当然,其中也存在种种风险和不可预测的因素,如果他们的子女的职业选择从长期来说不适合自己的禀赋,或者缺乏坚韧顽强的进取精神,或者遭遇突发变故一蹶不振等情况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家道陨落惨遭淘汰的结局,众多家族企业的衰落很好地揭示了这个道理。对于社会普通民众来说,相比上层阶级缺少相应的社会关系和优质资源,因此会倾向于为自己的子女选择令人们看来符合社会趋势和潮流的职业,至少是依据大众眼光看来比较稳定的职业,这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来说尤为明显。
但是,当人们对某种职业整体趋之若骛的时候,当人们千方百计培养自己的子女参与这种职业的竞争时候,那么或许变革的时刻已经悄然到来,例如中国,无论是本世纪初流行的计算机热以及接踵而来的地产销售热,还是当前人们争相竞逐的公务员热都集中体现了人们的羊群效应的心理。除去国家政策与舆论导向暂且不谈,当人们集体朝向上述这些职业领域时应当反思一下:这个职业到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有效促使自己的天赋与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能否通过长期地贡献价值来确保稳定优势的地位不受他人的侵蚀?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职业从绝对的长期角度来说是否具备抗风险的能力?是否有补救措施等,相信以上这些对于很多人们来说都是无从考虑的。
任何行业领域的就业空间都是有限的,其中供求规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依据自身的既定思维盲目集中涌入某一行业中时只会增大竞争压力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即压低整体平均工资率以及产生广泛失业的情形,每一个行业的长足有效的发展均取决于它针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也与它在社会产业中所构成的比例紧密相关,其中,各个产业领域在市场竞争当中完成一轮又一轮的优化组合,处于永无止境的自我演化与变动过程当中。有的产业销声匿迹,有的产业异军凸起,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加以抑制的阻挠的话只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在自由经济环境下,每一个产业领域均依赖于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来维系发展,他们一方面不竭余力为消费者提供更有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来扩充自己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又通过仔细的权衡和比较来雇佣资源要素加以运用,企业家之间的竞争,要素资源之间的竞争构成市场经济常规化图景。
作为劳动者本身所从事的职业来讲,审时度势的判断,全方位的系统评定和思考,立足于长期宏观层面的推断与洞察是至关重要的,天赋为导向,学习为载体,坚持为原则,进取为动力更是重中之重,总体来说,优质而非量化的劳动供给才能提振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只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职业群体才能支撑起产业的逐步晋级,才能获取相对丰厚的收入份额,而这一切都是和自由息息相关的。
下面引申出的马歇尔的原文可以有效印证我们上述的观点。“从父母为子女选择职业到子女充分获得该业的报酬,其间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该行业的性质很可能会发生根本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也许早有预兆,但是另外一些变化即使是最机敏的熟悉该行业情况的人也无法预见得到……大多数人都不加思索地断定各行业当时的情况来说明其未来,而且认为这种习惯的影响所及,不论在哪一代的行业中的劳动供给都趋于依照前一代的报酬,而不依照当代报酬,此外,当有的父母看到一个行业的工资比同一级别的其他行业高了数年时,就断定工资以后也要继续涨下去,但是,从前工资上涨往往是由于暂时的原因,而且即使从前没有大量劳动流入该行业,那么工资上涨之后接着就会下降,而不会进一步上涨。”
把先前帖子当中经济学理论结合上职业选择的章节上传出来与大家共享。
@910816776 1368楼 2014-05-28 10:49:21
@海上霹雳
想请教楼主如何看待高学历女性就业问题?
众所周知的高等教育现状,那些读了硕士读了博士的女性,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顺利进入体制内,实际上想在社会上就业是很艰难的。楼主有什么建议给这批就业处境非常尴尬的群体呢?是脚踏实地地学门技能,比如月嫂等等,还是千方百计进入体制?
-----------------------------
@海上霹雳 1404楼 2014-05-28 13:23:29
感谢朋友对本人的认可和赞同,但是本人水平实在有限,承蒙不起你的这番赞誉。
说说我的观点,在目前社会环境之下,进入体制内是一个不可取的选择,因为体制内部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就是精神和意志的双重摧残,在安逸当中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和思考的能力,而当社会环境遭遇突发变故的话,将直接成为被淘汰的群体。
那么作为朋友提到的高学历的高知女性来说,长期的系统化学习以及随后的工作经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
@秣秣momo 1450楼 2014-05-29 01:01:43
“具有内涵修养通过知识包装出来的女性相比一般专业男人从职业上更具发展的空间”
很欣慰楼主对独立上进女性的肯定,而现实状况是国内的大环境对女性仍然很不公平,如果一个女人30岁还未婚,哪怕再优秀能干在职业发展上也会遭遇瓶颈,公司会未雨绸缪的考虑不再委以重任,身边的人也虎视眈眈你的位置,跳槽更是想也别想,只能尴尬却无能为力,而这种歧视在欧洲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句话,做女人难,做中......
-----------------------------
其实,如果换一种思维,跳出当下虚拟当中的自我困境中来,以一种更为宏观长远的视角来洞察审视的话,那么在未来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维系基本的生存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寒冬是对所有人的考验(这场寒冻会持续深入恶化),也会让所有人告别虚拟进入真正冷酷真实当中。这也是我提倡维系基本生存的第二职业技能的由衷。
经济危机的本质在自由市场环境下是产业的革新调整,而在充满特色的国度当中也意味着社会格局的巨变,相比前者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挫折,但是处于虚拟当中的群体远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大规模移民潮的背后映射的不仅是‘理性群体‘对于未来的迷茫,更是内心当中的深深恐惧。
@海上霹雳 1444楼 2014-05-28 21:23:26
把先前帖子当中经济学理论结合上职业选择的章节上传出来与大家共享。
-----------------------------
@龙猫的2014 1458楼 2014-05-29 16:21:27
楼主给我们分享的东西确实很实际,一定读了不少书籍才能总结出这么经典的论述,能否推荐几本好书或名著让大家都读读,充实下大脑,共进步嘛!^-^
-----------------------------
亚当斯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奥地利学派:米塞斯《自由和繁荣的国度》、《人的行为》、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自由宪章》、《科学的反革命》、《货币的非国家化》,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旧制度和大革命》、阿克顿的《自由与权利》
《现代西方思想发展史》等
另外,建议看一些德鲁克的管理学,暂时就推荐这些吧。
@海上霹雳 1444楼 2014-05-28 21:23:26
把先前帖子当中经济学理论结合上职业选择的章节上传出来与大家共享。
-----------------------------
@天外飞萌 1456楼 2014-05-29 12:40:27
请问一下楼主,你写的那么多的帖子,怎么才找到那么一点?你都删除了嘛?能不能吧经典一点知识发表一下,也就是你的经济学金融学的观点,还有就是你的别的知识(或者感悟)
-----------------------------
前两个月在天涯经济论坛当中写了一个〈从亚当斯密—凯恩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历程〉,里面概括了自己大部分经济学思想,属于理论性质有些枯燥,朋友感兴趣的话不妨浏览一下。
@70后的故事 1463楼 2014-05-29 17:13:43
现在这个社会,只有女人找对象现实么?男人比女人更现实好不好。
而女性在职场上遭遇的阻力比男性大太多,这也是让女性看重婚姻物质方面的外因。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楼主能否重点谈谈这个话题!!!!!!!!!!!
-----------------------------
这些问题在回复当中已经全部涉及到了,建议朋友看回复当中的内容。
其实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是市场繁荣与萧条周期当中政府操纵货币试图抑制所产生的剧烈反弹,每一个人都知道事物发展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人有生老病死,市场也需要自发规律的调节通过淘汰一部分垃圾来完成新陈代谢,但是处于现世利益主导下的人们对此全然不顾,不希望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也不希望在萧条时刻经历痛苦完成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贪婪和欲望配合上惰性给了政府操纵货币垄断市场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但是操纵最终又引发市场的报复,此时政府将一切责任再次归咎于市场,企图实施更大规模的操纵,同时为了缓解国内不满的情绪,将矛盾向外界转移,贸易壁垒乃至通过战争方式化解国内危机的手段纷纷出笼。美国也是如此,人们手中的选票决定了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是人们只希望通过手中的选票为自身谋取利益,那么最终换取的不是进一步的灾难就是奴役。自由市场发轫的年代也是人们厌恶政府操纵追求信仰与自由的年代,即使出现危机人们也会审视自己,通过提升技能和知识配合新一代的企业家崛起来完成调节,而大规模经济危机则无不是人们信仰缺失背静下极端注重自我利益的时代。政府的救助使得人们对政府产生严重的依赖,人们想到的是政府能够挽救自己,因此丧失了开拓进取的动力,成为吃懒饭的政府货币操纵下的附庸,市场经济的灵魂一旦堕落,那么更为严重的萧条乃至灾难成为必然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不进则退。心智和思维不断的扩充和强大才能推动整体素质和灵魂的升华,关键在于怎么去选择。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的机遇和社会背景的推动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人在自身提升过程当中都会受到各种的困阻,而化解这种困阻则在于自己的坚持和周边环境的推动。
但是如果扩展来看,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支持少数人进步和提升的环境,这需要自由和包容.当少数人难以思考和提升的之时,也是奴役和集权制度的到来之日。
自由和民主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给予不同的群体话语和辩论的权利,让少数群体形成组织联盟体系在社会的舆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交流和争论将他们的理念深度扩散融入到社会价值系统当中,进而起到关键的启迪和引领作用。
其实民主——官僚——专权——奴役之间仅仅间隔着一层窗户纸,阿克顿曾经说: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如果换做民主来说,民主的环境产生人们自身的权益.但是极端的民主人们则失去自身的权益。
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人们的能力各有大小,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人人平等,尤其是物质上共同的平等和丰裕。如果脱离这个真实的环节肆意朝社会夺取和掠夺,那么便引发不可收拾的灾难。
所以在民主社会环境下,不要一心想着社会为你做了什么,而必须首先想,你是否为上帝尽到了你的本分和义务。或者说,你为民主下的社会贡献了多少?你的天赋和才能有限,即使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清洁工,并且在有限的能力下帮助了他人,那么你仍然是上帝所喜爱的,仍然为社会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力量。而如果为了扩充自己的私欲,以不切实际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福利和保障,那么到达一定的限度将遭遇惩罚。同时这种不切实际的方式也将扩充政府的权限,出现一个万能的政府。
20世纪70年代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万能的政府引领下陷入了大规模的衰退。在德国,一半人口以上是政府公务人员以及和政府有着直接关系的依托政府转移支付维持生存的群体。同时人们出于利益的追求,在无形之间扩充了政府的部门,使得民主社会下出现了庞大的官僚阶层。
这就是民主下的困境,人们追求自我利益下的民主,最终造成了专权和官僚的出现,自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而且在这种环境下,社会失去了首创精神,而这一精神的丧失标致着社会失去了最为关键的灵魂和运转活力。
当大批量的企业家转为寄托政府来生存时,那么这个社会也基本到达了尽头。在70年代,欧洲包括美国出现了大量长期失业群体,而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关键在于人们不情愿放弃过度追求自我的权益和政府职能无限制扩张,使得丧失首创精神的企业大幅度陷入了衰退。
当然,众所周知的石油危机没有说到,可以说它是引爆危机的导火索,但是如果深入分析的话,纵使没有当年的石油危机,欧洲与美国仍会陷入衰退之中,因为内在社会循环的血液已经凝固,而当时的学者之所以重点宣传石油危机,也是刻意逃避内在因素的一种选择行为。
所以信仰、民主、社会政治和经济形成一种互动式的平衡关系.如果起了名字那么就叫做三角均衡。过度的追求信仰、不加思索将自己献给了信仰,那么就成为中国式的佛教徒。而过度的追求民主,失去信仰的驾驭一心试图通过民主的手段来扩充自己的权益,那么最终将得到奴役。过度追求经济和物质的本身,那么人们则在物欲下迷失了方向,被经济和社会周期所淘汰。所以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均衡的关系。
其实,什么叫做民主?民主就是创造不必流血或者引发规模苦难而罢免政府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变通的方式,民主建立的前提是社会当中必须拥有各色各样的社会自发性组织群体,人们通过自发性团体和机构通过博弈来维系自身的权益。
社会团体对内通过诚挚的信仰来维系相互之间的友善与和谐,对外通过知识和选票为自身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整个社会就是在相互的利益的竞争下采取克制的底线。中国2000多年来基本没有这种自发性群体组织,而这种群体组织是脱离大规模社会动乱的根源。
其实文明就是社会群体抗争强权维护自由为子孙后代开启生存空间的历程,它起源于质疑和反思。通过少数群体精英不畏暴力的恐吓推动社会广大群体进入寻求真实的浪潮之中。
这个世界永远是少数人推动开启、多数人参与才能缔造文明。而文明的背后蕴涵着诚挚的信仰、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更为关键的是拥有认清真实和虚幻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广阔的心胸和包容精神。自由是文明的基石,但是什么是自由:那就是对弱小群体权益的保护、理性的支配、超越人类局限对于上帝的义务、公理胜过强权。
@abuku2013 1473楼 2014-05-29 21:37:11
我倒不是再说理论事,就说个眼见的实事,有天无聊到大学旁边住了一晚,不隔音的房子,隔壁那女的一晚起码做了5次,我睡着了做了没有,我又不是女人,我哪知道女人做了多少,总之我大学绝对没同班的女同学做得多就是,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女人年轻时有资本,年老时失去魅力是个不必再讨论的问题好不好
-----------------------------
@食炸糊晕了 1476楼 2014-05-29 21:50:26
某些女大学生有特别癖好,找黑人XX,因为黑人的那个够强大
结果染上了艾滋病都不自知
-----------------------------
极端放纵自然会遭遇惩罚,建议朋友别回复这些无聊的内容了。
@工程师_背弃 1478楼 2014-05-29 22:09:30
楼主,现在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究竟是一种什么地位?还有中国的基督教会不会是有点中国化:虽然精神上向好了,但还是没有摆脱物质化的生活,还是要求这个那个的
-----------------------------
随着政府权威的扩张和人本主义思潮的迅猛席卷,作为基督教思想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影响力日益萎缩,其实,此次以美国为起始点扩散蔓延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其根本在于人们摆脱信仰理念的束缚,将一切精神寄托在现世生活中的利益追逐上来。或者说,整个社会文化退缩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失去了信仰以及人类本性当中神性的驾御与制约,最终导致空前的恶果。
至于中国,觉得有必须说上几句,其实,全心全意爱上帝和爱邻如己是基督教两大基础,全心全意爱上帝和遵从圣经上上帝的教诲和规定下的戒律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信仰,然而将基督文明进行广泛的传播则必须把信仰和行动融合到一起,即通过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和卓越的行为来彰显上帝的荣耀。
早期的基督门徒游走四方,以传播精湛的农业技术为基础获取人们的感激和信任,随着产生技术的提升发展各地形成组织化群体为后来基督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基督文明的建立和扎根不仅在于倡导基督信仰本身向所有不同人群的开放,更在于信徒以做工的方式推动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传播学识转变他人的观念,以积极的行动来感化他人进而将人们融入到开放的基督信仰当中来。
这就是活的信仰的具体表现。作为僵化的信仰则表现为信仰本身和行为间巨大的割裂状态,信徒将自己封闭在信仰当中难以自拔而浑然不知,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深处此山中”有的只是全心全意爱上帝式的度己而缺乏爱邻如己式的度人。
这种缺乏积极行动助人为乐的信仰最终只能将自己陷入封闭当中,而违背了信仰的原始初衷。中国信徒则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这一点,有的过度追求现世利益,寄希望通过上帝的恩惠来实现自己美好的生活,有的则过度追求来世,当前生活不如意则寄希望通过信仰上帝获取到未来的永生。
其实上述这些均归属到利己信仰的范畴,而丧失了真正信仰的灵魂。这种缺乏灵魂和生命力的信仰是难以得到广泛的传播,也是将信仰封闭到各自利己的小格子当中处于严重的弱化分割最终被现世邪恶完全压制处于绝对的弱式地位。
可以说小农化的思维人们将基督文明彻底的割裂,也使得基督文明难以得到真正有效广泛的传播。
@工程师_背弃 1478楼 2014-05-29 22:09:30
楼主,现在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究竟是一种什么地位?还有中国的基督教会不会是有点中国化:虽然精神上向好了,但还是没有摆脱物质化的生活,还是要求这个那个的
-----------------------------
@海上霹雳 1490楼 2014-05-30 13:16:12
随着政府权威的扩张和人本主义思潮的迅猛席卷,作为基督教思想在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影响力日益萎缩,其实,此次以美国为起始点扩散蔓延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其根本在于人们摆脱信仰理念的束缚,将一切精神寄托在现世生活中的利益追逐上来。或者说,整个社会文化退缩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失去了信仰以及人类本性当中神性的驾御与制约,最终导致空前的恶果。
至于中国,觉得有必须说上几句,其实,全心全意爱上帝和爱......
-----------------------------
@食炸糊晕了 1491楼 2014-05-30 13:25:35
这个视角不错。欧美现在的经济增长纯粹是货币信贷泛滥的结果,跟特色国的印钞没有本质区别。将利率降到零甚至负利率,也要维持当期的消费水平,这难道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吗?活脱脱一个只顾眼前欢乐不理后代的败家子。
这种经济模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却还要用印钞机来维持,全世界几乎无一例外,除了德国,所以德国的经济一直是最好的,也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人对德国的文化 哲学 十......
-----------------------------
在人本主义思潮下,政府和社会广大群体就是极端注重自身眼前的利益,作为西方政府来说,选民的选票是最为重要的,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和拥护那么必须顾及到对方最为切合实际的利益,作为选民来说,自己的繁荣环境下的富足的生活是自己最先关注考虑的,至于其他可以完全不去顾及。“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缺乏理性思维和信仰感召和制约社会环境背景下,政府与大众形成双重捆绑关系,政府通过‘让利’的方式进行自己权威的扩充,而大众通过‘获利’的方式让度出自己的自由和权力,最终使得万能政府的形式得到形成。
万能政府的背后蕴涵着以个人为载体的创新职能和意愿逐渐流失,这样一来自由主义则失去真正的本质内涵,当人们基本依靠政府权威和政策维系自身生存的时候,那么最终的灾难以及奴役过程也将为期不远。
综观历史,无论20世纪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以及随后的经济大崩溃,还是战后以政府为主导的福利化时代以及后来的整体滞胀,以及后来依靠货币堆积维系起来的新科技泡沫,乃至随后的次贷危机,都可以清晰的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