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室锦 回复日期:2010-5-8 20:49:00 1096#
我觉得许栖的故事定是他本人说出去的!隐隐感觉楼主也想有这样的奇遇啊!
我是很向往啊,可惜可遇而不可求啊!
作者:黄室锦 回复日期:2010-5-8 20:49:00 1096#
我觉得许栖的故事定是他本人说出去的!隐隐感觉楼主也想有这样的奇遇啊!
我是很向往啊,可惜可遇而不可求啊!
183、义犬怜孤
陕西扶风县天和寺,建在高岗之上,雄壮轩敞,底下修建的佛龛小屋很多,被一些穷困潦倒的乞丐流民当做栖身之所,赵老头也住在那里。
赵老头贫病交加孤苦无依,患有足疾,经常拄着木棍,衣衫褴褛地在集市上乞讨,很多好心人怜悯他,但凡有剩菜剩饭,就给他吃。赵老头每次得到一些吃的,没有自己先吃,反倒唤来很多流浪狗,请狗兄弟先吃个够,自己吃些剩的聊以充饥即可。如此一年有余。
冬天到了,赵老头再次去集市要饭,返回天和寺途中,足疾发作,瘫倒路边,其时大雪纷飞,酷寒难耐,赵老头穿着破衣烂衫,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眼看就要被冻死。
忽然,那群流浪狗呼啸而至,绕着赵老头挤在一起,用体温温暖老人,赵老头苏醒,不禁热泪盈眶。
老人说道:“天寒地冻,你们这么做,不一会儿都会被冻僵而死的,快快去寺里避寒吧,不要管我!”
老人呼喝驱赶,想赶这些狗离开,但这群狗义薄云天,反而挤得更紧了。
如此过了十来天,老人在群狗的护持下,没有冻饿而死。这些狗兄弟意气得很,轮班倒去觅食,其余的继续守在老人身边取暖,寻来吃的先喂老人,老人这才得以延缓生命。
后来,老人终于支撑不住,撒手人寰。
群狗哀鸣呜咽,持续好几天,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狗是人类的朋友,极通人性,这则故事虽不出奇,但感人至深啊!
唐 张读《宣室志》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作者:独顾一风 回复日期:2010-5-9 17:25:00 1113#
1945年,一位非藉少女LATUALATUKA,乘坐一艘灰色小船由非洲漂到美国‧一位神秘男人杀死了她,而且在背脊割了 "LATUALATUKA"几个字母。一星期后, 这消息传到亚洲.现在你已看完这篇讯息, 她会在一星期后飘到你家中夺取你最重要的家人性命。解咒方法只有完成以下指示: 将此讯息贴在其他三个留言版的回应内
对不起,不小心看到的,没办法
南无阿弥陀佛!
葛玛巴千诺!
184、猪臂金铃
晋朝有位读书人,姓王,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家世豪富,读过几本书就自命不凡,每读前人笔记,见才子佳人故事,无不心驰神往羡慕不已。几个酒肉朋友见他痴迷于此,经常讥笑道:“什么才子佳人?佳人往往都是狐妖。”
王生笑道:“狐妖大多柔美可人,体贴入微,春宵一度也不枉此生啊!”
一哥儿们说道:“要想艳遇,必得出游啊,呆在家里可不行。”
几个狐朋狗友一拍即合,决定买船巡游。
船行至曲阿(今江苏丹阳),天色已晚,靠岸歇息。王生在甲板上散步,瞄见岸边堤坝上站着一位绝色美女,年方十七八,秀丽动人明眸善睐,朝王生嫣然一笑还抛着媚眼。
王生立刻魂飞魄散,暗道:“不想艳遇来得如此之快!”
连忙迎美女上船,步入船舱自己的豪华包间,备下珍馐美味琼浆玉液,和美女把酒言欢,又附庸风雅,吟诗作赋,吊了大半夜书袋,终于把美女征服,一夜春宵。
第二天清晨,美女怅然即将离去,二人相拥哭泣,恋恋不舍。王生将一个金铃系在美女手腕上,当做定情信物。还互通名姓住址,相约来日再会。
几个哥儿们已经听说王生昨夜艳遇,都羡慕不已,更有一哥们半夜听墙根儿,舌尖舔破窗纸得以一窥芳容,立刻垂涎三尺,羡慕嫉妒恨,眼红得一整夜没睡。
几个哥们撺掇王生备下厚礼即刻去美女家提亲,王生也正有此意,一行人携金带银,浩浩荡荡地来到美女所说的家中。
不料,那家人很是惊讶,说自己家全是男丁,根本就没有女人。王生死活不相信,仗势欺人,居然搜查起来。几个人把这家搜了个底朝天,也没见一个女人,甚至连女人用的用品都没有,不禁懊恼泄气。
忽然,一哥们儿惊声尖叫,而后哈哈大笑起来。众人来到猪圈前一看,只见一头母猪前腿上系着金铃,母猪一走动,金铃叮当作响。
大家面面相觑,良久,轰笑起来。
王生窘迫不已,脸红脖子粗,仓皇逃走。
原文如下:
晋有一士人,姓王,家在吴郡。还至曲阿,日暮,吊船上当大埭。在埭上有一女子,年十七八,便呼之留宿。至晓,解金铃系其臂。使人随至家,都无女人,因逼猪栏中,见母猪臂有金铃。
猪妖啊!!!
晋 干宝《搜神记》
185、高山君
东汉末年,山东人梁文,崇尚道术,但愚昧无知,十分迷信。什么神都信,什么鬼怪都怕。他还在家中建有祠堂,有三四间房子,整日里什么事都不干,身穿道袍焚香祈愿,煞有介事地告诉亲朋好友,说自己虔诚静修,迟早能感动上苍,降下神灵来点化他。如此十几年,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浑似道观。
一日,梁文还在虚张声势地设坛作法,忽然听到祠堂灵帐之内有人说话,自称“高山君”。
梁文高兴地跳了起来,觉得自己终于请到神灵下界了,就磕头礼敬谦恭不已,高山君也不客气,索要美酒美食,梁文倾其所有,尽心竭力。
高山君也没白吃白喝,亲友中但有病痛者,都来求问高山君,无不有求必应,药到病除。这一下十传百百传千,高山君名声越来越大,梁文也跟着沾光,挣了不少银子。他还以高山君弟子自居,自称功德圆满后,就能跟着高山君飞升成仙,所有人都很信服。梁文也越来越膨胀,渐渐萌生了想一睹高山君真面目的念头。
一日,高山君酒足饭饱,梁文也跟着喝了不少,趁着酒劲,梁文说道:“我侍奉上仙已经几年了,尽心竭力勤勉有加,不知上仙能不能开恩,让我看看您老人家的样貌呢?”
高山君答道:“可以啊,把手伸出来。”
梁文跪伏于地,双手奉上。只觉一把枯黄分叉的胡子放在了手中,梁文抬起头来,动了念头,将胡子缠绕在手上,使劲往外拉,灵帐内一声惊叫,居然发出羊叫的声音,很多人都闻声而来,帮梁文拔胡子,这一下可好,一头硕大无比的山羊被拽了出来,还在“咩咩咩”叫个不停。
大家一看,大笑起来,原来是袁术家的公羊,已经丢失七八年了。
梁文恼怒不已,将大羊杀死,炖成一锅美味的羊肉汤,众人分而食之。
从那儿之后,梁文扯烂道袍洗心革面,安安心心地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这头山羊精还是很灵验的嘛,毕竟给人治病从未失手过,这么被杀,实在可惜啊!
晋 干宝《搜神记》
没错,不过还都是佛珠广告,就是贴错地方了。
阿弥陀佛!
^_^
186、钟孝廉的噩梦
袁枚的同年邵又房,幼年师从一位钟孝廉,此人性情方正迂腐,不苟言笑,整日里戴着一副老花镜,一本正经地训斥学生,自命正义化身。
一日,钟孝廉半夜醒来大声哭泣,邵又房赶紧入内询问,钟孝廉边哭边说:“我要死了!”
邵又房:“老师正当盛年,怎么说这种话?”
钟孝廉:“哎,我刚做了一个怪梦啊!”
邵又房一听来了精神,笑道:“怪梦?老师快讲给我听听,我哥们儿袁枚想写本书,专门写鬼怪故事,你告诉我后,我转卖给他,那哥们儿有钱,诈他十两银子咱俩对半开怎么样?”
钟孝廉苦笑,哪里理会学生的戏谑,娓娓道来。
刚才,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之间,钟孝廉被两个皂吏押解而出,转眼间来到戈壁沙漠,前路茫茫黄沙白草杳无人烟,钟孝廉不禁心惊肉跳,但也不敢问,被推推搡搡地前行。走了几里地,来到一处阴森森的官衙,见判官神态威严肃穆,面南而坐,一见他来就猛拍惊堂木,吓得钟孝廉赶紧跪伏于地。
判官喝道:“你知罪吗?”
钟孝廉一脸茫然:“知罪?这从何说起啊?你们阴司拿人,难道不是得先有证据吗?”
判官:“混账!还敢搪塞我?再不认罪,小心皮肉之苦!”
说完,牛头马面、吊死鬼、淹死鬼、僵尸以及贞子等等鬼怪同时出现,都拿着刑具,在他眼前一蹦一跳吓唬他。
钟孝廉差点昏过去,肝儿颤地说道:“知,知罪了!”
判官冷笑:“还以为你是硬骨头呢?说,你都犯过什么罪了?”
钟孝廉冥思苦想,一脸苦相:“要不,判官大人提示一下?”
判官怒了:“大胆!老虎凳辣椒水伺候!”
钟孝廉赶紧摆手磕头如捣蒜:“我招,我招了!我年轻时候跟我姨妈家丫鬟好过,后来始乱终弃。还有,我在秦淮河喝过两次花酒没给人钱,结果直接跳河游泳跑了——”
判官不屑一顾:“这不过是风流罪过,不算事儿,再想!”
钟孝廉傻了,思来想去,答道:“我嘴巴缺德,常写一些讽刺挖苦污蔑和谐大清的文章,书生习气不改。”
判官瞪大眼睛,急了:“你这算什么事儿?我大清是有言论自由的!再想!”
钟孝廉再三琢磨:“我幼年家贫,父母早亡无力安葬,致使父母灵柩在义庄停了二十年,我有罪啊!”
判官不耐烦了:“不是这事儿,再想!”
钟孝廉一脸疑惑:“啊?我实在想不起来了!”
判官:“那我帮你想!取幽冥镜来,你看看你前世做过什么缺德事了!”
几个小鬼搬来一面大镜子,对准钟孝廉,镜子就像如今的电脑屏幕似的,放着钟孝廉前世的画面。钟孝廉依稀认得,他前世叫杨敞,跟一朋友到湖南做生意,见财起意,将朋友推入河中溺死,独占钱财。
钟孝廉看完两股战栗小便失禁,哭道:“判官大人,我前世作孽,怎么不早点处治啊!可都过了追诉期了!我今生可是良民啊!”
判官:“大胆,还敢责怪我们阴司执法部门不作为?天底下这么多坏人,犯罪率这么高,想让我们提高破案率,也得慢慢来吧?还不伏法!”
判官一拍惊堂木,犹如晴空霹雳旱地惊雷,官衙忽地不见了,但见一片汪洋大海惊涛骇浪,钟孝廉独自伏在一片菜叶上随波逐流,低头看自己,早化为一只蛆虫,耳目口鼻小如芥子,不觉大哭起来,这才从噩梦中惊醒。
邵又房听完大呼过瘾,钟孝廉还在抽泣,邵又房劝慰老师:“梦都是反着来的,老师不必太在意了!”
钟孝廉喟然长叹,马上吩咐家人准备后事,三天后,果真呕血暴毙。
清 袁枚《子不语》
作者:黄室锦 回复日期:2010-5-9 22:23:00 1127#
钟孝廉的故事坏人看了心惊胆颤!实在人看了一笑而过!所以啊劝世人莫作恶啊作恶必被加倍罚!凡人只看今生事佛祖都看三世果!
没错,赏善罚恶古今同理啊!
187、骷髅吹气
杭州人闵茂嘉,酷爱下围棋,师从名家孙师傅,师徒经常对弈,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雍正五年(1727)六月,时值盛夏酷暑,闵茂嘉邀集五位好友到孙师傅家下棋消暑。孙师傅下过几盘,觉得困乏,说道:“我年纪大了,体力不支,你们哥儿几个先下一会儿,我到东厢房眯一会儿,养足精神再战!”
几个人当然无话,恭送孙师傅离开。
不一会儿,东厢房传来嚎叫声,闵茂嘉等人赶紧闯了进去,孙师傅趴在地上口吐白沫,面无人色大汗淋漓,家人赶紧送来姜汤给他灌下去,这才缓过神来,心有余悸地说道:“我刚躺下一会儿,就觉得后脊梁发凉,起初也不以为,可没想到的是,原先觉得后背胡桃大小的一块地方发凉,后来范围越来越大,半张席子全都冰凉了,冷彻心骨。侧耳倾听,隐约听到床下吹气的声音,赶紧惊起,下床查看,见一个骷髅在床底下隔着席子吹气,我不禁惊叫一声,瘫倒在地上,那骷髅竟然凭空飞来,敲打我的脑袋,疼彻心扉。你们进来,骷髅就不见了!”
闵茂嘉等人一听恼怒异常,摩拳擦掌就要把东厢房挖个底朝天,把骷髅挖出来,但孙师傅一家人担心会惹来灾祸连忙阻止,只把东厢房上锁封闭起来而已。
这骷髅简直是不插电的空调啊,也许人家没恶意,帮主人家解暑呢?
清 袁枚 《子不语》
作者:lisaluxiaoliang 回复日期:2010-5-10 12:52:00 1139#
LZ加油……
弄好了纂个集子,也不错呢呵呵
正在谈出版的事呢,不过现在人气不旺,要是点击量过百万,就可能畅销了。
188、赵良栋戟刺皮脸怪
大将军赵良栋,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叛乱之后,班师回朝,途经四川成都,四川巡抚殷勤接待,当时四川战火刚息,驿站破败不堪,四川巡抚无奈,只得将大将军安排在一城中富户家歇息,赵良栋觉得这家房窄屋稀,住着很是不爽,就要搬到城西察院衙门去住。
四川巡抚解释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啊,察院衙门深宅大院,条件自然不错,可是据说有猛鬼出没,已经封闭一百多年了,国朝以来就没人敢进去过啊!”
赵良栋笑道:“我荡平贼寇,杀人如麻,鬼怪要是识趣的话,应该退避三舍才是,敢惹我,我遇鬼杀鬼逢妖斩妖!”
当即下令,派人到察院衙门洒扫庭除,家眷亲卫一行人悉数搬了进去。家眷住进内堂,赵良栋独占上房,枕着自己在军中冲锋陷阵杀人无数的长戟而眠。
二更时分,忽听房外阴风阵阵,一个长身白衣怪物出现,只见他大腹便便肚皮几乎垂在地面上,面色黢黑看不清五官模样。
赵良栋惊起,手持长戟跳了出来,大声呼喝面不改色。
怪物后退三步,烛光为之一明,看见他的模样,犹如民间年画上的方相神。
赵良栋挥舞长戟刺他,怪物飞身上房梁,再刺,怪物逃入夹道,一转眼就不见了。赵良栋暗自一笑,回身返回,觉得怪物蹑手蹑脚又跟了上来。
赵良栋骂道:“要打就痛快干一架!这么鬼鬼祟祟的,真是厚脸皮!”
护卫军涌上前来,怪物退入一间空房,忽然,飞沙走石阴风骤起,屋内叮叮当当好像打斗的声音。似乎是另有怪物来和他火拼。
那怪物得胜奔出,在中堂之上傲然挺立,护卫军都战战兢兢不敢上前。
赵良栋大怒,暗运气力一戟命中怪物肚子,怪物嚎叫一声倒地,身体一下子不见了,只留下两个金色的眼睛粘在墙壁上,大如铜盘,金光灿灿。护卫军挥刀猛砍,火花四射,眼睛纹丝不动。
渐渐地,那眼睛光芒黯淡下来,逐渐缩小,天亮时完全消失了。
赵良栋一夜未眠极为恼怒,第二天上马启程,询问四川官员昨夜怪物到底是什么,纷纷咂舌面面相觑,没一个人说出所以然来。
注:方相在神话戏中为逐疫驱鬼之神,《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有时也在驱鬼祭仪中作开路神,先导神.方相神的形象特征为头长双角,鼓目呲牙,满脸凶相。
清 袁枚《子不语》
清初第一良将 赵良栋
赵良栋 (1621-1697),清朝名将。汉族,字擎之,号西华,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1645年从军,隶孟乔芳部,从击贺珍、武大定,镇压米喇印、丁国栋起义,以功升游击。1657年经洪承畴推荐,从征云南,任督标中军副将。1662年擢云南广罗总兵,镇压马乃、陇纳、水西苗民起义。1670年任宁夏提督,平定驻军叛乱。三年后出兵攻吴三桂,授勇略将军。1680年进克成都,擢云贵总督。次年与彰泰等攻下云南城(昆明),平定三藩之乱。后受权贵排挤,乞病而归。康熙三十六年卒。谥襄忠。
189、水精和井下黄龙
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有一位士子名叫周邯,文学豪俊之士,生性豪放豁达,交友甚广。
一日,见一彝人牵着一个少年奴隶在集市上贩卖,周邯上前一看,见那少年年约十四五岁,生得聪明伶俐,就上前询问。彝人说那少年水性极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潜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换气,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沟壑,都被他潜了个遍,只因父母双亡,家贫如洗,这才沦为奴隶。周邯二话不说,就把少年买下来,取名水精。
周邯喜欢游历,买船出游,抵达江陵(今湖北荆州),经瞿塘峡,过滟澦堆,令水精潜入水底查看,水精二话不说,跳入湍急的江水中,不一会儿,水精浮出水面,手里拿着摸到的金银珠宝器物,统统交给主人。
周邯大喜过望,每每行舟于江河湖泊,就让水精潜水寻宝,从没有空手而归的。
顺江而下,抵达江都,经过牛渚矶,周邯说道:“这里就是传说中晋人温峤犀角照妖的地方啊!水精,你下去看看吧!”
水精潜入水底,摸到一块宝玉而出,说道:“水底下真的有水怪啊!少爷你真牛啊!那水怪长得奇形怪状的,眼睛像铜铃闪着光,手臂像长戟,险些被他抓到啊!”
此后,水精成了周邯发财致富的法宝,但水精始终忠心耿耿,追随周邯左右任劳任怨,有口好吃的就欢呼雀跃。
几年后,周邯的好友王泽,就任相州(今河北省临漳县)县令,周邯往河北拜访他,王泽很是高兴,哥俩儿四处游玩欢宴无度。
一日,王泽带着周邯来到县城北边一处八角井游览,这井口是天然的磐石拼接成八角形状,井口开阔,足有三丈有余,白天,井口云雾蒸腾,弥散百余步远。夜间,井口发出红光,方圆千尺亮如白昼。故老相传,说井里潜伏着一条金龙,只要附近遇到旱灾,来这儿祭祀求雨,无不立下甘霖,救民于水火。
王泽浮浪子弟出身,在井沿儿踅摸半天,说道:“这井下一定有宝贝,不过弄不出来,可惜可惜啊!”
周邯笑道:“这个容易啊!”回身唤来水精,说道:“你潜入井底看看,到底有没有宝贝,要能弄出来,我重重赏你!”
水精一跃而下,顷刻间浮出水面,说道:“井底下果真有一条黄色巨龙,抱着几颗夜明珠在睡觉呢。我想偷夜明珠,担心黄龙醒了伤害我,所以就上来了。主人,弄把宝剑来,我再下去杀了黄龙,夜明珠不就是您的了。”
周邯和王泽大喜,王泽说道:“我有一把宝剑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乃是人间至宝,我这就令人取来,你拿着宝剑杀龙,肯定万无一失。”
王泽令随从取来宝剑,递给水精。水精不知天高地厚,喝了一壶酒壮胆,而后紧握宝剑一个猛子又扎进井里。
附近看热闹的纷纷赶来,把井口围个水泄不通。
良久不见动静,周邯不禁担忧。
突然,井水翻涌,围观百姓纷纷惊叫后退,水精尖叫着跃出水面几百步,手中还在挥动着宝剑,看上去惊魂未定,紧接着,一只龙爪飞出,闪电般抓住水精,收入井中。井水立刻恢复平静。
百姓乱成一团不敢上前,周邯急得跳脚,自知水精小命不保,懊恼不已。王泽却后悔不该把宝剑借给他用,没心没肺地趴在井沿儿查看。但水下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良久,百姓散去。一老者从容而来,身穿褐色皮衣,容貌古朴道骨仙风,上前说道:“我乃土地神是也!你这个县令太不靠谱了,简直没把百姓身家性命放在心上!这条亢金龙,乃是上天使者,怀揣的夜明珠乃是润泽一方的宝物,你们要来何用?居然想趁金龙熟睡之际,冒犯他,你们简直是不知死活啊!神龙震怒,飞身上天,必将摇动天关,震动地轴,捶碎山岳揉捏丘陵,洪水肆虐,万千百姓必为鱼鳖。不但你们的身家性命不保,还要连累这么多无辜的百姓!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上界至宝,岂是凡人能得到的?就算是你们侥幸得到了,德行浅薄也必将招致灾祸!懂吗?”
周邯和王泽羞得只想钻地缝儿,赶紧派人整治贡品,举行了盛大而又虔诚的祭祀仪式,祈求黄龙谅解。
事情终于得以平息,可惜水精,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老家有一个石桥镇,镇上也有口古井,井沿儿上系着一条粗大的铁链子,顺着井口坠入井底。据当地老人说,井中也镇着一条恶龙,是古时候仙人抓住,用铁链锁好,囚禁在井中的,据说,每逢雷雨天,都能隐约听到龙在井底嚎叫。我小时候曾去过那里,趴在井口往下看,深不可测,也想把铁链拉出来看个究竟,但铁链实在太沉太长了,拉出来一小截,井下连绵不绝,也不知道那条铁链究竟有多长。想想都觉得神奇啊!
注:
一、牛渚矶,又名采石矶,在当涂县城西北17公里的采石镇西翠螺山西南部(今马鞍山市雨山区境内)。高约50米,峭壁临江,山石嶙峋,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二、滟澦堆矗立在瞿塘峡入口处,长约30米,高约40米的大礁石。枯水时,横卧江心紧锁夔门。涨水时,潜伏江底,激浪千重。在1959年整治航道已炸掉。
三、《晋书 温峤传》:“至牛渚矾,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温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唐 裴铏《传奇》
作者:黄室锦 回复日期:2010-5-10 23:10:00 1151#
楼主哪儿人士?可详细讲讲你们石桥镇的井龙故事不?
我乃河南南阳人士,句句是真啊!O(∩_∩)O
作者:棉花花宝贝 回复日期:2010-5-11 0:08:00 1153#
南阳,好些个古文里都提到啊~
是啊,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卧龙之地,灵秀南阳!
南阳四圣啊!
呵呵,是不说俺家乡好啊!自卖自夸一下下!
作者:我的天呀啊 回复日期:2010-5-10 22:53:00 1150#
水精这个有点假,他既然能下水捞宝贝,为什么还会穷到卖身为奴呢?逻辑上说不通。
其实很简单,他心地纯净!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5-11 0:44:00 1155#
俺也贴张小狗的图出来,看有没人能认得他叫什么?
雪白的京巴啊,很可爱啊!
作者:39度4 回复日期:2010-5-11 3:03:00 1161#
留爪,楼主和左眼跳跳写的东东黑么像
还没看过呢,回头一定拜读左眼跳跳的大作啊!
190、胡老五的肉瘤
洪州(今江西南昌)北郊大王埠有一户姓胡的人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老胡生了四个儿子,非痴即傻,邻里引为笑柄。直到第五子降生,才为胡家争得面子,胡老五不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令人慑服。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胡老五额头上长了一个铜钱大半球状的肉瘤,虽然不疼不痒,但也有碍观瞻。好在胡老五生性豁达,丝毫不以为意。
胡老五善交际,种地有一套,还懂得做生意,一家人都指望他过活,街坊邻居无不称道。
一日,胡老五载一船麦子去市集上卖,船逆流而上,遇上风浪,江岸险绝,风浪又大,胡老五勉力撑船控制不住,船直冲向岸边沙滩,把沙滩撞了一个大坑,船也破了,麦子倾泻入河,损失殆尽。岸边看热闹幸灾乐祸的人很多,围上来窃窃私语指指点点。胡老五毫不气馁,想搬开破船修补,不料,船一移动,沙坑内耀眼夺目,居然是数百万铜钱在闪光。胡老五也不客气,满载而归,自此,胡家豪富一方。修建深宅大院,骡马仆从成群,人人都称胡老五有福。
胡老五并不满足,安顿好一家人后,继续努力做生意赚钱,日日往来于宅第和市集之间。有一天,策马奔驰在半路上,忽然马停止脚步,不愿再前行,马蹄子不停地敲击地面。胡老五对随从笑道:“之前船撞沙滩,得到铜钱几百万,今天马不能前,肯定又有宝物,给我挖!”
所有随从就在马蹄敲打的地下开挖,果真挖到五百两金子,载而还家。这下可闹开了锅,街坊邻居都称胡老五有神灵护佑。
胡老五在市集结交一位客商,相谈甚欢成为知己,客商一日和胡老五饮酒作乐,故意将胡老五灌醉,而后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将胡老五额头上的肉瘤割了去,仓皇而逃不知所踪。胡老五醒来疼痛难忍,见肉瘤被割悔恨不已,不禁灰心丧气,返回家中。亲朋好友惊讶不已,勉强劝慰他,都说他没了肉瘤就更帅了,但他始终提不起精神来,卧病在床,随后抑郁而终。他死后,胡家没了掌舵人,四个痴傻哥哥很快败了家,重归赤贫行列。
这个肉瘤,莫非也是藏匿胡老五身上历劫的神仙?
那个神秘的客商又是谁?
五代 杜光庭《录异记》
作者:nevewind 回复日期:2010-5-11 10:45:00 1169#
上面这个故事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理解
胡本生性乐观豁达 所以能得到如 仙 之类的灵体帮助 但当他功成名就之后 自有好事者在胡身上找与别不同之处 这时候他的肉瘤就成了好事者眼中的所谓仙灵寄居的地方了 而当这些话传入胡本人的耳中久而久之就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也就是现代的心理暗示 而当胡被人割掉肉瘤之后就认为自己失却仙灵 成了心病而没有良药当然就死翘翘了 其实如果他被割了肉瘤之后还能保持乐观豁达的话 自有仙灵再帮他的 可惜他被言语所迷 这样仙灵一类的善灵也是爱莫能助
现实中很多有正统信仰的人和与人为善的人比一般人有福气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呵呵 以上文字并不是想传教 只是从我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点评的精辟啊!
作者:lisaluxiaoliang 回复日期:2010-5-11 12:53:00 1172#
lz放心,肯定能达到的……
没问题,关键是现在对古典玄幻小说的推广不大,其实这更是方向呢O(∩_∩)O~
呵呵,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有动力了!多谢!
191、七两银子
洛阳水陆庵和尚大乐,经营有道财产颇丰,又因为乐善好施常救济穷人,被附近百姓呼之为“大乐上人”。
邻居周其,家贫如洗,原本充作县吏,但为人窝窝囊囊唯唯诺诺,常被上司盘剥欺侮,他也只是忍气吞声。每次被催逼敲诈,大乐上人都好心借给他钱,几年下来,周其整整欠了大乐上人七两银子,无力偿还。大乐心善,知道他的处境,也从来没有催他还债。周其很不好意思,每次见大乐上人,都毕恭毕敬地磕头行礼,说道:“今生今世恐怕很难还大师的钱了,来世做驴做马一定报答!”
大乐上人一笑置之。
一天半夜,大乐做完晚课颂完经,正准备歇息,忽然听到大门外有人叩门。大乐忙问是谁,外面有人答道:“是我,周其啊,特来报恩啊!”
大乐觉得新鲜,报恩也不必急于一时,深更半夜赶来,想是发财了?大乐开启寺门,外面却连个人影都没有。不禁失笑,觉得肯定是有人恶作剧,也就没放在心上。
这时,有弟子来报,说寺里养的母驴下了一头小驴。大乐也没在意。
第二天,大乐得知周其的死讯,一问时辰,正是昨晚夜半有人敲门说要报恩的时候。大乐立刻明白了,赶紧到马厩去看那头刚生下来的小毛驴,小毛驴健壮可爱,一见大乐来,就抬起脑袋翘起蹄子,眼睛滴溜乱转,好像认识大乐一样。
大乐不禁念诵往生咒,感慨道:“没想到你信义如此,既来到我这儿,今生一定不让你受苦。”
从那儿以后,大乐上人外出,就把小毛驴当坐骑,别人一概不许使用,喂得也都是上等精饲料,爱护有加。如此数年,人驴相处极为和谐。
一位山西大客商来到寺内,客商出手阔绰,一掷千金,添了很多香油钱。寺内上下僧人奉其为上宾。客商见大乐上人的小毛驴活泼可爱健硕耐劳,就想花钱买下来。大乐上人不便说明情况,只说跟这头毛驴有很深的感情,不便出售。客商无奈,只得说:“既然如此,那就不便夺大师所爱了,只是我想去一下邻县办点事情,一时没有好脚力,就借大师这头毛驴用几日,如何?”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大乐自然不好推辞,只得答应了。
客商高兴地骑上毛驴,乐颠颠地离开了。
刚送出寺外,客商就回身对大乐上人说道:“你这老和尚好小家子气,我给了那么多香油钱,买你一头驴都不愿给,这下可由不得你了!我在你屋里留了银子了,权当买下这头驴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说罢,猛抽毛驴一鞭,毛驴撒丫子狂奔而去。大乐上人想追,已经追不上了,不禁懊恼不已,内心十分愧疚。
回到自己禅房一看,案几上果然放着一锭银子,一掂量,正好是七两,周其前世所欠下的银两!
大乐上人不禁感慨道:“天意啊!”
没错,冥冥中自有天意,只一点没错,那就是别害人,别赖账,如此而已。
清 袁枚《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