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多广告啊,没搞错吧?怎么删掉啊?
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原文如下:
圆观者,大历末,洛阳惠林寺僧。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贯通。时人以富僧为名,而莫知所自也。
李谏议源,公卿之子,当天宝之际,以游宴歌酒为务。父憕居守,陷于贼中,乃脱粟布衣,止于惠林寺,悉将家业为寺公财。寺人日给一器食一杯饮而已。不置仆使,绝其知闻。唯与圆观为忘言交,促膝静话,自旦及昏。时人以清浊不伦,颇招讥诮。
如此三十年。
二公一旦约游蜀州,抵青城峨嵋,同访道求药。圆观欲游长安,出斜谷;李公欲上荆州,出(“出”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三峡。争此两途,半年未诀。
李公曰:“吾已绝世事,岂取途两京?”
圆观曰:“行固不由人,请出从三峡而去。”
遂自荆江上峡。行次南洎,维舟山下。见妇女数人,鞗达锦铛,负瓮(“瓮”原作“人”,据明抄本改)而汲。
圆观望而泣下曰:“某不欲至此,恐见其妇人也。”
李公惊问曰:“自此峡来,此徒不少,何独泣此数人?”
圆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逾三载,尚未娩怀,以某未来之故也。今既见矣,即命有所归。释氏所谓循环也。”
谓公曰:“请假以符咒,遣某速生。少驻行舟,葬某山下。浴儿三日,亦访临。若相顾一笑,即其认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公相见”原作“相见公”,据明抄本改。)之期也。”
李公遂悔此行,为之一恸。遂召妇人,告以方书。其妇人喜跃还家,顷之,亲族毕至。以枯鱼酒献于水滨,李公往为授朱字,圆观具汤沐,新其衣装。是夕,圆观亡而孕妇产矣。李公三日往观新儿,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具告于王。王乃多出家财,厚葬圆观。
明日,李公回棹,言归惠林。询间观家,方知已有理命。
后十二年秋八月,直诣余杭,赴其所约。时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满川,无处寻访。忽闻葛洪川畔,有牧竖歌竹枝词者,乘牛叩(“叩”原作“叱”,据明抄本改。)角,双髻短衣,俄至寺前,乃圆观也。
李公就谒曰:“观公健否?”却问李公曰:“真信士矣。与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缘未尽,但愿勤修,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公以无由叙话,望之潸然。
圆观又唱竹枝,步步前去。山长水远,尚闻歌声,词切韵高,莫知所谓。初到寺前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溪山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后三年,李公拜谏仪大夫,一年亡。
圆观者,大历末,洛阳惠林寺僧。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贯通。时人以富僧为名,而莫知所自也。
李谏议源,公卿之子,当天宝之际,以游宴歌酒为务。父憕居守,陷于贼中,乃脱粟布衣,止于惠林寺,悉将家业为寺公财。寺人日给一器食一杯饮而已。不置仆使,绝其知闻。唯与圆观为忘言交,促膝静话,自旦及昏。时人以清浊不伦,颇招讥诮。
如此三十年。
二公一旦约游蜀州,抵青城峨嵋,同访道求药。圆观欲游长安,出斜谷;李公欲上荆州,出(“出”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三峡。争此两途,半年未诀。
李公曰:“吾已绝世事,岂取途两京?”
圆观曰:“行固不由人,请出从三峡而去。”
遂自荆江上峡。行次南洎,维舟山下。见妇女数人,鞗达锦铛,负瓮(“瓮”原作“人”,据明抄本改)而汲。
圆观望而泣下曰:“某不欲至此,恐见其妇人也。”
李公惊问曰:“自此峡来,此徒不少,何独泣此数人?”
圆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逾三载,尚未娩怀,以某未来之故也。今既见矣,即命有所归。释氏所谓循环也。”
谓公曰:“请假以符咒,遣某速生。少驻行舟,葬某山下。浴儿三日,亦访临。若相顾一笑,即其认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公相见”原作“相见公”,据明抄本改。)之期也。”
李公遂悔此行,为之一恸。遂召妇人,告以方书。其妇人喜跃还家,顷之,亲族毕至。以枯鱼酒献于水滨,李公往为授朱字,圆观具汤沐,新其衣装。是夕,圆观亡而孕妇产矣。李公三日往观新儿,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具告于王。王乃多出家财,厚葬圆观。
明日,李公回棹,言归惠林。询间观家,方知已有理命。
后十二年秋八月,直诣余杭,赴其所约。时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满川,无处寻访。忽闻葛洪川畔,有牧竖歌竹枝词者,乘牛叩(“叩”原作“叱”,据明抄本改。)角,双髻短衣,俄至寺前,乃圆观也。
李公就谒曰:“观公健否?”却问李公曰:“真信士矣。与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缘未尽,但愿勤修,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公以无由叙话,望之潸然。
圆观又唱竹枝,步步前去。山长水远,尚闻歌声,词切韵高,莫知所谓。初到寺前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溪山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后三年,李公拜谏仪大夫,一年亡。
176、勿传炼丹术
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806-820),江淮间有位唐山人,博学多才,喜欢修习道术,常往来于名山大川之间,自称会炼丹术,很多人慕名而来,拜其为师。唐山人颇为自鸣得意,俨然以一代宗师自居。
一日,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一个旅店,结识了一位姓卢的书生,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卢生年少俊朗,言谈之间似乎也懂点道术,又说自己的舅舅也姓唐,因而称唐山人为舅舅,礼敬有加,唐山人很开心。二人相邀结伴去南岳衡山,途中住进一座寺院,夜半时分,二人还聊得起劲,卢生忽然说道:“久闻舅舅会炼丹术,可否赐教?”
唐山人开始端起架子:“我几十年苦心孤诣遍访名山大川,拜会无数仙师,这才学会炼丹术,岂能轻易教给别人?”
卢生更加好奇了,再三恳求。
唐山人故弄玄虚,搪塞道:“学习仙术要看机缘,现在机缘不到,可能到了南岳衡山我就教你也说不定。”
卢生勃然变色:“舅舅别唬我了,今晚你必须教我,否则,谁当外甥还不一定呢!”
唐山人也怒了:“别说当外甥,就是当孙子我也不教!我跟你素昧平生,不过看你这小子温文尔雅谈吐不俗,算得上同道中人,才结伴出游的,没想到中途变脸,强逼如土匪,我要怕你,能在江湖上混这么久吗?”
卢生双臂一挥大喝一声,上身衣衫碎裂,露出精练的肌肉,怒目圆睁面目狰狞:“我可是刺客!别不识好歹!”
卢生掏出一把匕首,形如偃月,一把拿过火堆旁一个熨斗,用匕首轻轻切割,熨斗像切水果一般被切割碎裂。
唐山人原来是个绣花枕头,一动真格的就怂了,赶紧求饶,急急忙忙把炼丹术倾囊相授。
卢生似乎是行家,仔细倾听,不时点头摇头。
唐山人说完,已经汗透衣襟,两股战栗。
卢生搀扶起他来,笑道:“快快请起,险些误杀舅舅!你这炼丹术,即便练成了,成功率也不过十之四五,我说的没错吧?”
唐山人谄媚地笑道:“原来你是内行啊,那还让我教什么啊?”
卢生大笑:“我告诉你吧,你这点能耐,差远了!我十几岁就会了!我师父,可是真正的神仙!他令我师兄弟十几人下山,寻找天下间妄传炼丹术的人统统杀掉。幸亏你学艺不精,否则早已成我刀下之鬼了!”
说罢,卢生寂然幻灭,消失在空气里。
唐山人从那儿以后,遣散所有徒弟,隐居清修深居简出,凡见到修道之人,都出言相诫,切勿胡乱泄露炼丹仙术,否则祸在不测,很多道友都深以为戒。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炼丹术失传了!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806-820),江淮间有位唐山人,博学多才,喜欢修习道术,常往来于名山大川之间,自称会炼丹术,很多人慕名而来,拜其为师。唐山人颇为自鸣得意,俨然以一代宗师自居。
一日,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一个旅店,结识了一位姓卢的书生,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卢生年少俊朗,言谈之间似乎也懂点道术,又说自己的舅舅也姓唐,因而称唐山人为舅舅,礼敬有加,唐山人很开心。二人相邀结伴去南岳衡山,途中住进一座寺院,夜半时分,二人还聊得起劲,卢生忽然说道:“久闻舅舅会炼丹术,可否赐教?”
唐山人开始端起架子:“我几十年苦心孤诣遍访名山大川,拜会无数仙师,这才学会炼丹术,岂能轻易教给别人?”
卢生更加好奇了,再三恳求。
唐山人故弄玄虚,搪塞道:“学习仙术要看机缘,现在机缘不到,可能到了南岳衡山我就教你也说不定。”
卢生勃然变色:“舅舅别唬我了,今晚你必须教我,否则,谁当外甥还不一定呢!”
唐山人也怒了:“别说当外甥,就是当孙子我也不教!我跟你素昧平生,不过看你这小子温文尔雅谈吐不俗,算得上同道中人,才结伴出游的,没想到中途变脸,强逼如土匪,我要怕你,能在江湖上混这么久吗?”
卢生双臂一挥大喝一声,上身衣衫碎裂,露出精练的肌肉,怒目圆睁面目狰狞:“我可是刺客!别不识好歹!”
卢生掏出一把匕首,形如偃月,一把拿过火堆旁一个熨斗,用匕首轻轻切割,熨斗像切水果一般被切割碎裂。
唐山人原来是个绣花枕头,一动真格的就怂了,赶紧求饶,急急忙忙把炼丹术倾囊相授。
卢生似乎是行家,仔细倾听,不时点头摇头。
唐山人说完,已经汗透衣襟,两股战栗。
卢生搀扶起他来,笑道:“快快请起,险些误杀舅舅!你这炼丹术,即便练成了,成功率也不过十之四五,我说的没错吧?”
唐山人谄媚地笑道:“原来你是内行啊,那还让我教什么啊?”
卢生大笑:“我告诉你吧,你这点能耐,差远了!我十几岁就会了!我师父,可是真正的神仙!他令我师兄弟十几人下山,寻找天下间妄传炼丹术的人统统杀掉。幸亏你学艺不精,否则早已成我刀下之鬼了!”
说罢,卢生寂然幻灭,消失在空气里。
唐山人从那儿以后,遣散所有徒弟,隐居清修深居简出,凡见到修道之人,都出言相诫,切勿胡乱泄露炼丹仙术,否则祸在不测,很多道友都深以为戒。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炼丹术失传了!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作者:生个妞妞此生无憾 回复日期:2010-5-5 17:17:00 1009#
楼主呀楼主!您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不能弃楼呀!我今年就准备靠你的帖活着了。
感动啊,我绝对不会弃楼的,刚写的有点感觉,会继续努力滴!
楼主呀楼主!您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不能弃楼呀!我今年就准备靠你的帖活着了。
感动啊,我绝对不会弃楼的,刚写的有点感觉,会继续努力滴!
作者:乔碧玲 回复日期:2010-5-5 19:07:00 1016#
楼主,是不是要把计划的200篇改成2000篇呢?呵呵
我们都在捧场呢。
谢谢大家捧场啊,我估计可以写到一万篇,O(∩_∩)O~
楼主,是不是要把计划的200篇改成2000篇呢?呵呵
我们都在捧场呢。
谢谢大家捧场啊,我估计可以写到一万篇,O(∩_∩)O~
177、冰冻大唐天兵
唐玄宗天宝初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进贡五色玉带,唐玄宗爱不释手,又令宦官从内藏库中寻来五色玉杯,两件宝物放在一起,交相辉映霞光万道令人炫目,唐玄宗拍手称快。
唐玄宗知道五色玉乃是西域诸藩盛产之物,但很多年都不见进贡了,唐玄宗很不高兴,派使者抵达安西都护府,责问诸藩。西域各部惶恐不已,表奏皇帝说几年来他们一直都向朝廷进贡五色玉,但中途都被小勃律给劫走了,小勃律兵强马壮横行西域,诸藩莫不敢犯,恳求大唐天兵进剿。
唐玄宗暴怒,想派兵进剿,很多大臣反对。唯独宰相李林甫赞同。唐玄宗力排众议,命令将军王天运统兵四万,再加上西域诸藩的军队配合,浩浩荡荡十几万大军,直指勃律城下。小勃律见天兵到此,黑云压城,不禁胆寒,派使者求和,表示愿意洗心革面重新侍奉大唐,年年进贡谨守臣礼,并将所劫的五色玉统统归还。但王天运执意不肯答应,挥师攻城,城破之后,大军屠城,将城中所有珍宝洗劫一空,凯旋而归。
小勃律帐下巫师临死前诅咒说:“将军无义,必遭天谴!”
大军行至小海(今贝加尔湖),忽然惊风四起,大雪纷落,狂风呼啸着裹挟小海之水咆哮而来,大军深陷汪洋之中,顷刻冻成冰阵。四万军马,只有一个汉人一个蕃人逃出。
消息传到长安城,举朝震惊。唐玄宗连忙派使者去小海查探。使者来到小海岸边,见冰山一望无际,隔着透明的冰层,可以清晰地看见军士们或站或卧,面目如生。使者不禁怆然泪下,却又无法施救,拈香祭拜而还。刚走不远,忽听一声惊雷般巨响,冰山倒塌消解,顷刻之间连带所有军士的尸体消失无影。使者惊骇不已,回京复命,唐玄宗惶惑不已,内心纠结。不久后,安史之乱爆发。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唐玄宗天宝初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进贡五色玉带,唐玄宗爱不释手,又令宦官从内藏库中寻来五色玉杯,两件宝物放在一起,交相辉映霞光万道令人炫目,唐玄宗拍手称快。
唐玄宗知道五色玉乃是西域诸藩盛产之物,但很多年都不见进贡了,唐玄宗很不高兴,派使者抵达安西都护府,责问诸藩。西域各部惶恐不已,表奏皇帝说几年来他们一直都向朝廷进贡五色玉,但中途都被小勃律给劫走了,小勃律兵强马壮横行西域,诸藩莫不敢犯,恳求大唐天兵进剿。
唐玄宗暴怒,想派兵进剿,很多大臣反对。唯独宰相李林甫赞同。唐玄宗力排众议,命令将军王天运统兵四万,再加上西域诸藩的军队配合,浩浩荡荡十几万大军,直指勃律城下。小勃律见天兵到此,黑云压城,不禁胆寒,派使者求和,表示愿意洗心革面重新侍奉大唐,年年进贡谨守臣礼,并将所劫的五色玉统统归还。但王天运执意不肯答应,挥师攻城,城破之后,大军屠城,将城中所有珍宝洗劫一空,凯旋而归。
小勃律帐下巫师临死前诅咒说:“将军无义,必遭天谴!”
大军行至小海(今贝加尔湖),忽然惊风四起,大雪纷落,狂风呼啸着裹挟小海之水咆哮而来,大军深陷汪洋之中,顷刻冻成冰阵。四万军马,只有一个汉人一个蕃人逃出。
消息传到长安城,举朝震惊。唐玄宗连忙派使者去小海查探。使者来到小海岸边,见冰山一望无际,隔着透明的冰层,可以清晰地看见军士们或站或卧,面目如生。使者不禁怆然泪下,却又无法施救,拈香祭拜而还。刚走不远,忽听一声惊雷般巨响,冰山倒塌消解,顷刻之间连带所有军士的尸体消失无影。使者惊骇不已,回京复命,唐玄宗惶惑不已,内心纠结。不久后,安史之乱爆发。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史料记载却不是这样的——
唐击小勃律之战
唐天宝六载(747年),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并兼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率军击败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的作战。
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围20余国都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数次派兵讨伐,皆不胜。六载,唐玄宗敕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兵万名前去征讨。高仙芝率军由安西(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出发,经过百余日行军进至特勒满川,乃兵分三路,命疏勒守捉使赵崇砒统3000骑出北谷,拨换守捉使贾崇权自赤佛堂进军,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在吐蕃所据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会师。时吐蕃在连云堡中有守军干人,又在城南15里处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入。吐蕃军未料到唐军能突然至此,大为惊骇,依山拒战,滚木孺石齐发如雨。高仙芝命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率陌刀手从险处登山,与吐蕃军力战,自辰时至巳时,大败吐蕃,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余众溃逃。中使边令诚认为深入敌境过远,惧而不敢进,高仙芝遂让边令诚率羸弱士卒3000留守连云堡,亲率大军继续前进。三天后,军至坦驹岭(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下峻岭40余里就是阿弩越城。高仙芝担心士卒惧怕艰险不敢下岭,就先派二十余骑身着胡服扮成守卫阿弩越城的投降者,并诈称娑夷水(一名弱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上的藤桥已被砍断,吐蕃援军已无法过河。高仙芝假装闻讯大喜,遂率士卒下岭向阿弩越城进发。又过了三天,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次日,高仙芝进至阿弩越城,遣将军席元庆率千骑先行。席元庆俘获小勃律众大臣,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逃入石窟。仙芝至,斩杀大臣中死心依附吐蕃的数人,急令席元庆率人去砍藤桥。桥刚砍断,吐蕃大军赶到,面对湍急的河水束手无策。八月,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后班师。
唐击小勃律之战
唐天宝六载(747年),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并兼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率军击败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的作战。
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围20余国都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数次派兵讨伐,皆不胜。六载,唐玄宗敕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兵万名前去征讨。高仙芝率军由安西(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出发,经过百余日行军进至特勒满川,乃兵分三路,命疏勒守捉使赵崇砒统3000骑出北谷,拨换守捉使贾崇权自赤佛堂进军,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在吐蕃所据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会师。时吐蕃在连云堡中有守军干人,又在城南15里处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入。吐蕃军未料到唐军能突然至此,大为惊骇,依山拒战,滚木孺石齐发如雨。高仙芝命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率陌刀手从险处登山,与吐蕃军力战,自辰时至巳时,大败吐蕃,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余众溃逃。中使边令诚认为深入敌境过远,惧而不敢进,高仙芝遂让边令诚率羸弱士卒3000留守连云堡,亲率大军继续前进。三天后,军至坦驹岭(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下峻岭40余里就是阿弩越城。高仙芝担心士卒惧怕艰险不敢下岭,就先派二十余骑身着胡服扮成守卫阿弩越城的投降者,并诈称娑夷水(一名弱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上的藤桥已被砍断,吐蕃援军已无法过河。高仙芝假装闻讯大喜,遂率士卒下岭向阿弩越城进发。又过了三天,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次日,高仙芝进至阿弩越城,遣将军席元庆率千骑先行。席元庆俘获小勃律众大臣,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逃入石窟。仙芝至,斩杀大臣中死心依附吐蕃的数人,急令席元庆率人去砍藤桥。桥刚砍断,吐蕃大军赶到,面对湍急的河水束手无策。八月,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后班师。
作者:乔碧玲 回复日期:2010-5-6 11:56:00 1026#
一万篇,那这儿可要成最高楼了,哈哈
是啊是啊,只要有人看,我就会不停地写了,这类的古书浩若烟海啊!
一万篇,那这儿可要成最高楼了,哈哈
是啊是啊,只要有人看,我就会不停地写了,这类的古书浩若烟海啊!
作者:棉花花宝贝 回复日期:2010-5-6 8:03:00 1023#
哈一百篇出一本书的话,一万篇可以出一百本书了,定价不要太贵啊…
估计两百篇才能出一本啊,出版社在联络了,不过可能要删掉一些篇章,还要做些修改才行啊!
哈一百篇出一本书的话,一万篇可以出一百本书了,定价不要太贵啊…
估计两百篇才能出一本啊,出版社在联络了,不过可能要删掉一些篇章,还要做些修改才行啊!
作者:乔碧玲 回复日期:2010-5-5 19:00:00 1015#
和尚道士死在井里那个,道士借宿又没证人,谁知道呢。
不过倒是真诡异啊!
说的也是,有杜撰的可能啊!
和尚道士死在井里那个,道士借宿又没证人,谁知道呢。
不过倒是真诡异啊!
说的也是,有杜撰的可能啊!
178、午夜厉鬼
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766-779),渭南有位读书人,不幸死在长安城,留下妻子柳氏和年仅十二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好在家资丰厚,柳氏还能靠着几十亩地和一个庄园过活,尚能衣食无忧。
夏夜,小孩忽然惊悸不能成眠,柳氏再三哄也没办法,只好陪着儿子枯坐,不料自己却先熟睡,儿子还睁大眼睛四处查看。三更时分,忽见一位老者身穿一袭白衣,飘忽而至,大龅牙,眼似铜铃面目狰狞,小孩惊惧不得动弹。老者逐渐逼近床前,丫鬟尚在熟睡,老者伸手掐住丫鬟脖颈,张开血盆大口撕咬,咯吱咯吱响,鲜血四溢,肌肉碎裂,露出白森森的骨头,老者举起丫鬟,张嘴吮吸五脏六腑,小孩这才尖叫起来,惊醒柳氏,老者立即消失无踪。柳氏乍起胆子点起蜡烛,上前一看,丫鬟早已化为一堆白骨。
柳氏赶紧请来道士作法扫除污秽,此后几个月平安无事。柳氏也渐渐放下心来。
柳氏丈夫丧满一周年祥斋,搞得热闹排场。傍晚时分,柳氏送走亲朋好友,坐在树荫下乘凉歇息,忽然,有只巨大的马蜂飞来,绕着柳氏的脸飞来转去,柳氏用扇子击打,马蜂应声坠地,变成一只胡桃。柳氏觉得新鲜,拿在手中把玩,胡桃鲜亮可爱,柳氏有些爱不释手,起初,胡桃只有碗口大小,逐渐长大,最后大如碾盘,柳氏惊叫起来,胡桃立刻分成两半,在空中飞转盘旋,发出类似马蜂的“嗡嗡”叫声,而后,飞到柳氏脑袋两侧,突然合在一起,柳氏当即头骨粉碎,两排牙齿飞出,直钉到远处的树干上。胡桃也就不知所踪。官府和远近百姓听闻此事,都不知道是什么鬼怪作祟,最后不了了之了。
多么恐怖的两个晚上,令人肝胆碎裂啊!也不知这家人做了什么孽,竟遭此大难?莫非读书人在长安城发生了什么?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766-779),渭南有位读书人,不幸死在长安城,留下妻子柳氏和年仅十二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好在家资丰厚,柳氏还能靠着几十亩地和一个庄园过活,尚能衣食无忧。
夏夜,小孩忽然惊悸不能成眠,柳氏再三哄也没办法,只好陪着儿子枯坐,不料自己却先熟睡,儿子还睁大眼睛四处查看。三更时分,忽见一位老者身穿一袭白衣,飘忽而至,大龅牙,眼似铜铃面目狰狞,小孩惊惧不得动弹。老者逐渐逼近床前,丫鬟尚在熟睡,老者伸手掐住丫鬟脖颈,张开血盆大口撕咬,咯吱咯吱响,鲜血四溢,肌肉碎裂,露出白森森的骨头,老者举起丫鬟,张嘴吮吸五脏六腑,小孩这才尖叫起来,惊醒柳氏,老者立即消失无踪。柳氏乍起胆子点起蜡烛,上前一看,丫鬟早已化为一堆白骨。
柳氏赶紧请来道士作法扫除污秽,此后几个月平安无事。柳氏也渐渐放下心来。
柳氏丈夫丧满一周年祥斋,搞得热闹排场。傍晚时分,柳氏送走亲朋好友,坐在树荫下乘凉歇息,忽然,有只巨大的马蜂飞来,绕着柳氏的脸飞来转去,柳氏用扇子击打,马蜂应声坠地,变成一只胡桃。柳氏觉得新鲜,拿在手中把玩,胡桃鲜亮可爱,柳氏有些爱不释手,起初,胡桃只有碗口大小,逐渐长大,最后大如碾盘,柳氏惊叫起来,胡桃立刻分成两半,在空中飞转盘旋,发出类似马蜂的“嗡嗡”叫声,而后,飞到柳氏脑袋两侧,突然合在一起,柳氏当即头骨粉碎,两排牙齿飞出,直钉到远处的树干上。胡桃也就不知所踪。官府和远近百姓听闻此事,都不知道是什么鬼怪作祟,最后不了了之了。
多么恐怖的两个晚上,令人肝胆碎裂啊!也不知这家人做了什么孽,竟遭此大难?莫非读书人在长安城发生了什么?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历史记载的将军三箭定天山——
龙朔元年(661),铁勒进犯唐边。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发前唐高宗宴请将士,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又不好意思,当即命人取更加坚固的铠甲赏赐薛仁贵。
龙朔二年(662) ,回纥铁勒九姓突厥(九个部落联盟)得知唐军将至,便聚兵10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年三月初一,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3员将领缀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因为铁勒骚扰唐边境达数十年之久,薛仁贵命令将投降兵就地活埋,以除后患,蒙古杭爱山现在还有坑杀遗迹.但是作为一名大将军应该没有权利坑杀这么多的人,这是和唐朝的民族政策相背离的,所以这应该是朝廷的指令。之后继续北进,将铁勒九部的首领伪叶护三兄弟生擒(第二次生擒政权君主了),从此回纥九姓突厥衰落.当时世间流传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想想这仗打的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这次战役,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主将郑仁泰的犯了错误,导致了这次战争不完美。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薛仁贵自己也娶了一个妾。一回到朝廷,部队的许多将领都遭到朝臣的弹劾,唐高宗以功抵过,未加追究。
天山之战本来可以一举消灭铁勒,开拓唐朝北方边疆,从而遏制东突厥势力的发展,但由于主将郑仁泰的严重政治性错误使得此战前功尽弃。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使得对唐边境威胁达数十年的铁勒族在不到一个月就马上衰败,可以说是古代将军唯一一位。
龙朔元年(661),铁勒进犯唐边。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发前唐高宗宴请将士,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又不好意思,当即命人取更加坚固的铠甲赏赐薛仁贵。
龙朔二年(662) ,回纥铁勒九姓突厥(九个部落联盟)得知唐军将至,便聚兵10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年三月初一,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3员将领缀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因为铁勒骚扰唐边境达数十年之久,薛仁贵命令将投降兵就地活埋,以除后患,蒙古杭爱山现在还有坑杀遗迹.但是作为一名大将军应该没有权利坑杀这么多的人,这是和唐朝的民族政策相背离的,所以这应该是朝廷的指令。之后继续北进,将铁勒九部的首领伪叶护三兄弟生擒(第二次生擒政权君主了),从此回纥九姓突厥衰落.当时世间流传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想想这仗打的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这次战役,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主将郑仁泰的犯了错误,导致了这次战争不完美。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薛仁贵自己也娶了一个妾。一回到朝廷,部队的许多将领都遭到朝臣的弹劾,唐高宗以功抵过,未加追究。
天山之战本来可以一举消灭铁勒,开拓唐朝北方边疆,从而遏制东突厥势力的发展,但由于主将郑仁泰的严重政治性错误使得此战前功尽弃。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使得对唐边境威胁达数十年的铁勒族在不到一个月就马上衰败,可以说是古代将军唯一一位。
我晕,怎么又有广告?还都是佛珠广告?
呵呵,就是想写点不同风格的故事而已!当然,我也更喜欢传奇、有趣、玄怪的故事。
179、三史王生
有一位读书人姓王,名不见经传,不知名字。号称攻读三史,博览群书,吹牛夸耀,俨然历史专家自居。每次和别人辩论历史,都生编臆造,胡扯杜撰,自鸣得意,谁要是反驳他,必被他高声呵斥折辱,状若癫狂,所有士子后来都不愿跟他来往。
王生一日到江苏沛县游览,喝醉了酒,一摇一晃来到汉高祖刘邦的宗庙,指着刘邦的神位大声笑道:“你提三尺剑,灭暴秦,翦强楚,奠定四百年大汉天下,最终也不免老娘被人讥讽为‘乌老’,还唱什么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真能威加海内啊?”
说罢嬉笑怒骂,在宗庙院内徘徊良久,酒劲上来,居然在台阶下睡着了。
朦朦胧胧之间,十余骑军士将他拿获,押至大殿之上。汉高祖刘邦按剑挺立,大怒道:“你这小子好生无礼,刚读几页史书就敢胡言乱语?我娘被人称为乌老?我怎么没听说过,出自何典?你要说不出来,我饶不了你!”
王生却不慌张,笑道:“陛下咋这么没文化呢?看来史书说的是真的!我经常看陛下的高祖本纪,司马迁和班固都写着:母,刘媪。一旁标注:媪,乌老反,这就是你老娘的名字啊!这白纸黑字明载於史册,可不是我编的啊!”
刘邦更怒了:“大胆!朕当年在沛县看《泗水亭长碑》,上面明确记载着我娘的名讳,你怎敢用形容外族的媪字,错会我娘叫乌老呢?你会不会看书啊?媪就是老太太的意思,它的发音是‘乌老’反切,明白吗?你不但学术不纯,而且狂浪无比罪不容赦!且醉酒咆哮于大殿之上,胡说八道侮辱我老娘,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我必治你的罪!”
话音刚落,刘邦的老爹刘太公来到,打量了一下王生,说道:“三儿,这小子犯什么事儿了,你要整他?”
刘邦有些不耐烦:“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侮辱长辈,按罪当斩!”
王生看了一下刘太公,忽然叫道:“我遍查史籍,熟读经史,知道有的人轻慢侮辱长辈都没事,我不过喝了点酒说了一点胡话,就要被斩首,实在是不公平啊!”
刘邦急了:“你倒跟我说清楚,谁轻慢侮辱长辈还没事的?你要讲不明白,小心罪加一等!”
王生:“我能举陛下的例子吗?”
刘邦:“你讲吧,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岂能犯这种错误?讲啊!”
王生狡黠一笑:“当年陛下一统天下,大会群臣于未央宫,曾向太上皇祝酒,有这事儿没?”
刘邦:“当然了,怎么了?”
王生:“陛下给太上皇祝酒,是不是说:老爹,你以前经常骂我流氓无赖无所事事,不事产业,不如我二哥。如今我富有四海,到底跟二哥比,哪个更强一些?当时群臣大笑,山呼万岁,搞得太上皇很没面子,老脸通红惭愧而归。这不是轻慢侮辱长辈是什么?”
此言一出,刘太公眉开眼笑,刘邦憋红了脸,哑口无言。
刘太公赶紧打圆场:“三儿啊,这小子说的也有点道理,你我现在都已成神,还得靠人间香火呢,你要整苦了他,万一泄露消息,让世人都知道你我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可就不美了,我看,还是放了他吧!”
刘邦思来想去,拔出三尺剑指着王生:“老子斩白蛇举义兵,纵横天下,成就不世功业,杀你,脏了我的宝剑!来人,打他三十个清脆闪亮大耳巴子!”
手下有人上前,拎起他的衣领,噼里啪啦左右开弓,王生已然惊醒,仓皇逃离高祖庙。到河边洗脸,仔细查看自己的腮帮子,指痕赫然血红,疼痛难忍,几天后才消散。
唐 李玫《纂异记》
有一位读书人姓王,名不见经传,不知名字。号称攻读三史,博览群书,吹牛夸耀,俨然历史专家自居。每次和别人辩论历史,都生编臆造,胡扯杜撰,自鸣得意,谁要是反驳他,必被他高声呵斥折辱,状若癫狂,所有士子后来都不愿跟他来往。
王生一日到江苏沛县游览,喝醉了酒,一摇一晃来到汉高祖刘邦的宗庙,指着刘邦的神位大声笑道:“你提三尺剑,灭暴秦,翦强楚,奠定四百年大汉天下,最终也不免老娘被人讥讽为‘乌老’,还唱什么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真能威加海内啊?”
说罢嬉笑怒骂,在宗庙院内徘徊良久,酒劲上来,居然在台阶下睡着了。
朦朦胧胧之间,十余骑军士将他拿获,押至大殿之上。汉高祖刘邦按剑挺立,大怒道:“你这小子好生无礼,刚读几页史书就敢胡言乱语?我娘被人称为乌老?我怎么没听说过,出自何典?你要说不出来,我饶不了你!”
王生却不慌张,笑道:“陛下咋这么没文化呢?看来史书说的是真的!我经常看陛下的高祖本纪,司马迁和班固都写着:母,刘媪。一旁标注:媪,乌老反,这就是你老娘的名字啊!这白纸黑字明载於史册,可不是我编的啊!”
刘邦更怒了:“大胆!朕当年在沛县看《泗水亭长碑》,上面明确记载着我娘的名讳,你怎敢用形容外族的媪字,错会我娘叫乌老呢?你会不会看书啊?媪就是老太太的意思,它的发音是‘乌老’反切,明白吗?你不但学术不纯,而且狂浪无比罪不容赦!且醉酒咆哮于大殿之上,胡说八道侮辱我老娘,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我必治你的罪!”
话音刚落,刘邦的老爹刘太公来到,打量了一下王生,说道:“三儿,这小子犯什么事儿了,你要整他?”
刘邦有些不耐烦:“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侮辱长辈,按罪当斩!”
王生看了一下刘太公,忽然叫道:“我遍查史籍,熟读经史,知道有的人轻慢侮辱长辈都没事,我不过喝了点酒说了一点胡话,就要被斩首,实在是不公平啊!”
刘邦急了:“你倒跟我说清楚,谁轻慢侮辱长辈还没事的?你要讲不明白,小心罪加一等!”
王生:“我能举陛下的例子吗?”
刘邦:“你讲吧,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岂能犯这种错误?讲啊!”
王生狡黠一笑:“当年陛下一统天下,大会群臣于未央宫,曾向太上皇祝酒,有这事儿没?”
刘邦:“当然了,怎么了?”
王生:“陛下给太上皇祝酒,是不是说:老爹,你以前经常骂我流氓无赖无所事事,不事产业,不如我二哥。如今我富有四海,到底跟二哥比,哪个更强一些?当时群臣大笑,山呼万岁,搞得太上皇很没面子,老脸通红惭愧而归。这不是轻慢侮辱长辈是什么?”
此言一出,刘太公眉开眼笑,刘邦憋红了脸,哑口无言。
刘太公赶紧打圆场:“三儿啊,这小子说的也有点道理,你我现在都已成神,还得靠人间香火呢,你要整苦了他,万一泄露消息,让世人都知道你我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可就不美了,我看,还是放了他吧!”
刘邦思来想去,拔出三尺剑指着王生:“老子斩白蛇举义兵,纵横天下,成就不世功业,杀你,脏了我的宝剑!来人,打他三十个清脆闪亮大耳巴子!”
手下有人上前,拎起他的衣领,噼里啪啦左右开弓,王生已然惊醒,仓皇逃离高祖庙。到河边洗脸,仔细查看自己的腮帮子,指痕赫然血红,疼痛难忍,几天后才消散。
唐 李玫《纂异记》
作者:终无为 回复日期:2010-5-7 12:11:00 1053#
好帖,但没人气。足见世态人心啊。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一个人喜欢看,我就乐此不疲。
好帖,但没人气。足见世态人心啊。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一个人喜欢看,我就乐此不疲。
作者:终无为
透露一下(个人观点,别无分店):纪晓岚乃乌刍瑟摩菩萨化身,从他老兄的自述中可以看出。阅微草堂笔记比起子不语,无论从行文、措辞,还是立意、可信度,均不可同日而语。毕竟“文以载道”嘛。
兄台达人啊!多谢指教了!
透露一下(个人观点,别无分店):纪晓岚乃乌刍瑟摩菩萨化身,从他老兄的自述中可以看出。阅微草堂笔记比起子不语,无论从行文、措辞,还是立意、可信度,均不可同日而语。毕竟“文以载道”嘛。
兄台达人啊!多谢指教了!
作者:棉花花宝贝 回复日期:2010-5-7 1:03:00 1050#
楼主侠出书时候说一声喔,一定去买本将来给小朋友做故事书!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一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我每天翻看,开始看时还认不全书上的字,后来念高中了还在不时回看,真的好喜欢那本书,可惜搬家时遗失了…希望可以买到楼主侠的书,将来给我家小朋友带来一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
呵呵多谢了,到时候送你几本!
楼主侠出书时候说一声喔,一定去买本将来给小朋友做故事书!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一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我每天翻看,开始看时还认不全书上的字,后来念高中了还在不时回看,真的好喜欢那本书,可惜搬家时遗失了…希望可以买到楼主侠的书,将来给我家小朋友带来一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
呵呵多谢了,到时候送你几本!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楞严经卷五]
呵呵,感谢楼上诸位支持了!


180、许栖岩
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岐阳(今陕西凤翔)人许栖岩,中进士之后,在长安昊天观静修。每天清晨黄昏,他都要虔诚地瞻仰真武大帝的画像,心中默默祈愿长生之术。
当时,南康(今属江西赣州)人太尉韦皋镇守四川,多方招揽人才,名闻天下,才俊之士多有赶赴四川的。许栖岩在长安城难有发展,就想去四川碰碰运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步行去是万万不可行的,腰里无铜不能横行,许栖岩穷困潦倒,没钱买什么千里骏马,就凑了点碎银子,到西市寻访坐骑。见一个胡人牵着一匹瘦马迎面而来,许栖岩上前讨价还价,以很低的价钱买了下来。就简单收拾一下行礼,骑着这匹瘦马上路了。许栖岩见这马瘦骨嶙峋少气无力,就担心它支撑不到最后,就到卦摊找一个道士算上一卦,道士说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匹马是龙马啊,可是人间至宝啊!”
许栖岩一笑置之,牵马上路。行至巴蜀栈道,由于年久失修,栈道木板松垮腐朽,踏上去一摇三晃嘎吱作响,脚下乃是万丈深渊,许栖岩不禁倒抽凉气。一群飞鸟飞过,马受惊了,带着许栖岩堕下无底深渊,幸好谷底堆积着厚厚一层枯叶,人马都安然无恙。许栖岩抬头望去,四面绝路,无可奈何之下,就解开马儿,任由其离去,自己在谷底摸索前行,不料,在枯叶中寻得一枚硕大如拳头的栗子,狼吞虎咽而下,居然不知饥渴了。
继续前行,不远处有处洞穴,钻了进去,踉踉跄跄走了十几里地,忽然一马平川,奇花异草姹紫嫣红,竹林摇曳溪流潺湲,又有一片桃林,郁郁葱葱一望无边,桃花绚烂落英缤纷,令人心驰神往。桃花深处,一个老道高卧石上,两个美女在旁伺候。许栖岩赶紧下拜,二女相迎,称老道是太乙元君。许栖岩把落难经过言明,老道问:“你在人间,喜欢道术吗?”
许栖岩说道:“岂止喜欢,简直酷爱啊!《老子》、《庄子》、《黄庭经》我倒背如流啊!”
老道:“嗯,你觉得这三部经书的精髓是什么啊?”
许栖岩不假思索:“《老子》云:‘其精甚真’(意思是虽然物、象在人们心目中是恍恍惚惚的,但这“精”却是真实的存在),《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意思是说真人因为无我,所以身体极其放松,其呼吸也绵长,可以到达脚后跟)”,《黄庭经》云:‘但思一部寿无穷’(意思是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修道在精在专一,不在繁复庞杂。)。”
老道很高兴:“看来你有些领悟,孺子可教啊!”
命他坐下小酌几杯,又给他石髓吃,说道:“当年嵇康求道,得石髓而不能食,今天便宜你了!”
许栖岩感激涕零,一饮而尽,顿觉神清气爽。
老道请他进屋,有一位道士自称颍阳尊师,正在为老道算卦。许栖岩仔细一看,就是那天为他那匹瘦马算卦的道士。
老道问:“我问你三件事,力劈华山的是谁?建设海桥的是谁?”
颍阳尊师布算良久,说道:“力劈华山的传说是巨灵神,其实是夸父;搭建海桥的传言是丑怪,其实是五丁之鬼。”
老道又问:“那你再算算,我今晚会有什么安排?”
颍阳尊师:“今晚你会东游十万里。”
果然,仙童来报:“东皇君请您老今晚到曲龙山桥赏月。”
老道一听大笑,邀请许栖岩一道去玩。
于是,一块跨上飞龙,呼啸而起,顷刻到达曲龙山桥。但见危桥高耸入云,犹如长虹亘天,气势恢宏难以言表。东皇君备下琼浆玉液珍馐美味,请嘉宾入座,推杯换盏,更有鸾歌凤舞助兴,仙乐飘飘响彻云天之外。
东皇君拉着许栖岩的手说道:“许长史的孙子,有仙缘福相啊!”
喝了一个通宵,复归太乙元君的太白洞内。
在这儿住了半个月,许栖岩想回家。老道说道:“你已经喝了石髓,能活一千岁了,只要别荒淫好色,还能回到这儿来,飞升成仙。”
命人牵出马来,许栖岩一看,还是他那匹瘦马。
老道说:“这本是我洞中飞龙,误伤了百姓的庄稼,触犯天条,被贬人间受苦。你有仙缘,所以才能得到此马,要不然的话,我这太白洞天,瑶华仙宫,也不是你说来就能来的。你到人间后,就把它放归渭水之畔,不要留它在身边。你俗缘一了,自会回来的。”
老道身边侍女紫霄又叮嘱道:“你到人间,记着到虢县田婆家取一些针来,系在马鬃上就行了。”
许栖岩一一牢记,策马飞驰而去,转眼来到虢县旧庄,原本很熟悉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一问乡邻年代日期,才知道已经过去六十年了。找到田婆家,求取针数枚,把针放入针囊系在马鬃上,放于渭水之滨,瘦马化龙飞逝。许栖岩幼年曾见过田婆,几十年过去了,田婆容貌依旧,已经知道她也是神仙了。
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847年正月—860年十月),许栖岩再入太白山,从此再也没人见过他。
唐 裴铏《传奇》
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岐阳(今陕西凤翔)人许栖岩,中进士之后,在长安昊天观静修。每天清晨黄昏,他都要虔诚地瞻仰真武大帝的画像,心中默默祈愿长生之术。
当时,南康(今属江西赣州)人太尉韦皋镇守四川,多方招揽人才,名闻天下,才俊之士多有赶赴四川的。许栖岩在长安城难有发展,就想去四川碰碰运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步行去是万万不可行的,腰里无铜不能横行,许栖岩穷困潦倒,没钱买什么千里骏马,就凑了点碎银子,到西市寻访坐骑。见一个胡人牵着一匹瘦马迎面而来,许栖岩上前讨价还价,以很低的价钱买了下来。就简单收拾一下行礼,骑着这匹瘦马上路了。许栖岩见这马瘦骨嶙峋少气无力,就担心它支撑不到最后,就到卦摊找一个道士算上一卦,道士说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匹马是龙马啊,可是人间至宝啊!”
许栖岩一笑置之,牵马上路。行至巴蜀栈道,由于年久失修,栈道木板松垮腐朽,踏上去一摇三晃嘎吱作响,脚下乃是万丈深渊,许栖岩不禁倒抽凉气。一群飞鸟飞过,马受惊了,带着许栖岩堕下无底深渊,幸好谷底堆积着厚厚一层枯叶,人马都安然无恙。许栖岩抬头望去,四面绝路,无可奈何之下,就解开马儿,任由其离去,自己在谷底摸索前行,不料,在枯叶中寻得一枚硕大如拳头的栗子,狼吞虎咽而下,居然不知饥渴了。
继续前行,不远处有处洞穴,钻了进去,踉踉跄跄走了十几里地,忽然一马平川,奇花异草姹紫嫣红,竹林摇曳溪流潺湲,又有一片桃林,郁郁葱葱一望无边,桃花绚烂落英缤纷,令人心驰神往。桃花深处,一个老道高卧石上,两个美女在旁伺候。许栖岩赶紧下拜,二女相迎,称老道是太乙元君。许栖岩把落难经过言明,老道问:“你在人间,喜欢道术吗?”
许栖岩说道:“岂止喜欢,简直酷爱啊!《老子》、《庄子》、《黄庭经》我倒背如流啊!”
老道:“嗯,你觉得这三部经书的精髓是什么啊?”
许栖岩不假思索:“《老子》云:‘其精甚真’(意思是虽然物、象在人们心目中是恍恍惚惚的,但这“精”却是真实的存在),《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意思是说真人因为无我,所以身体极其放松,其呼吸也绵长,可以到达脚后跟)”,《黄庭经》云:‘但思一部寿无穷’(意思是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修道在精在专一,不在繁复庞杂。)。”
老道很高兴:“看来你有些领悟,孺子可教啊!”
命他坐下小酌几杯,又给他石髓吃,说道:“当年嵇康求道,得石髓而不能食,今天便宜你了!”
许栖岩感激涕零,一饮而尽,顿觉神清气爽。
老道请他进屋,有一位道士自称颍阳尊师,正在为老道算卦。许栖岩仔细一看,就是那天为他那匹瘦马算卦的道士。
老道问:“我问你三件事,力劈华山的是谁?建设海桥的是谁?”
颍阳尊师布算良久,说道:“力劈华山的传说是巨灵神,其实是夸父;搭建海桥的传言是丑怪,其实是五丁之鬼。”
老道又问:“那你再算算,我今晚会有什么安排?”
颍阳尊师:“今晚你会东游十万里。”
果然,仙童来报:“东皇君请您老今晚到曲龙山桥赏月。”
老道一听大笑,邀请许栖岩一道去玩。
于是,一块跨上飞龙,呼啸而起,顷刻到达曲龙山桥。但见危桥高耸入云,犹如长虹亘天,气势恢宏难以言表。东皇君备下琼浆玉液珍馐美味,请嘉宾入座,推杯换盏,更有鸾歌凤舞助兴,仙乐飘飘响彻云天之外。
东皇君拉着许栖岩的手说道:“许长史的孙子,有仙缘福相啊!”
喝了一个通宵,复归太乙元君的太白洞内。
在这儿住了半个月,许栖岩想回家。老道说道:“你已经喝了石髓,能活一千岁了,只要别荒淫好色,还能回到这儿来,飞升成仙。”
命人牵出马来,许栖岩一看,还是他那匹瘦马。
老道说:“这本是我洞中飞龙,误伤了百姓的庄稼,触犯天条,被贬人间受苦。你有仙缘,所以才能得到此马,要不然的话,我这太白洞天,瑶华仙宫,也不是你说来就能来的。你到人间后,就把它放归渭水之畔,不要留它在身边。你俗缘一了,自会回来的。”
老道身边侍女紫霄又叮嘱道:“你到人间,记着到虢县田婆家取一些针来,系在马鬃上就行了。”
许栖岩一一牢记,策马飞驰而去,转眼来到虢县旧庄,原本很熟悉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一问乡邻年代日期,才知道已经过去六十年了。找到田婆家,求取针数枚,把针放入针囊系在马鬃上,放于渭水之滨,瘦马化龙飞逝。许栖岩幼年曾见过田婆,几十年过去了,田婆容貌依旧,已经知道她也是神仙了。
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847年正月—860年十月),许栖岩再入太白山,从此再也没人见过他。
唐 裴铏《传奇》
作者:夜与心
是谁目击了现场?
说的也是,显然是作者编的故事啊!
是谁目击了现场?
说的也是,显然是作者编的故事啊!
作者:公孙逸 回复日期:2010-5-7 19:00:00 1067#
我严重发烧中,正在医院Da吊瓶,楼主继续更新啊,就Zhi它活呢!
兄台多保重啊,再看一篇就好了!
我严重发烧中,正在医院Da吊瓶,楼主继续更新啊,就Zhi它活呢!
兄台多保重啊,再看一篇就好了!
脱水版?多谢了,去看看!
作者:dddeeer 回复日期:2010-5-7 23:11:00 1073#
昙花一现,只为韦驮
不过,镜花缘是长篇白话小说,似乎不用我翻译改写了吧?
昙花一现,只为韦驮
不过,镜花缘是长篇白话小说,似乎不用我翻译改写了吧?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5-8 0:40:00 1076#
作者:魇之侠 回复日期:2010-5-6 20:32:00 1038#
178、午夜厉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再考证了一下,分别有两个部分:一是幻术,二是现存于南洋一带的“鬼降”。
不过吧,现在就是最厉害的“飞头鬼降”,怕也没有唐时那么厉害了。
降头?我还真没想到呢?肯定是她老公在长安城得罪什么人了!造孽啊!幸好孩子没事!
作者:魇之侠 回复日期:2010-5-6 20:32:00 1038#
178、午夜厉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再考证了一下,分别有两个部分:一是幻术,二是现存于南洋一带的“鬼降”。
不过吧,现在就是最厉害的“飞头鬼降”,怕也没有唐时那么厉害了。
降头?我还真没想到呢?肯定是她老公在长安城得罪什么人了!造孽啊!幸好孩子没事!
181、蛤蟆妖僧
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山西太原人石宪,往来于太原、代县之间做点小生意,盛夏时节,石宪经过雁门关外,酷暑难耐,烈日当头,石宪就猫在树荫下打瞌睡。
朦胧间,一个和尚走来,眼睛长得像马蜂,突出眼眶,穿着褐色葛布衣服,大腹便便形貌丑陋。
和尚对石宪说道:“施主,你中暑了,再呆在这儿非死不可!我的居所就在五台山南麓,离此不远,那里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更有一汪潭水碧波荡漾,乃是避暑胜地,你跟我去待会儿吧!”
石宪也觉得身体滚烫四肢无力,却一点汗都没有,显然是中暑的征兆,就跟着和尚一路西去。穿越一片树林,走了四五里地,果然见一处绝佳所在,一汪潭水清幽碧绿,潭水四周是茂密的树林,还没近前就觉得凉风习习十分惬意。还有十几名和尚在潭水中游来游去,样貌举止居然跟大和尚一模一样。
和尚笑道:“此潭名叫玄阴池,这些家伙都是我徒弟,太热了,到水中畅游不亦乐乎?”
于是,带着石宪绕着玄阴池散步,暑热之气一扫而光。
和尚笑道:“施主想不想听我徒弟们念诵经文?”
石宪点点头,池中群僧齐声呱噪,石宪听来听去,感觉不像诵经的声音。
一时诵经完毕,池中一个小和尚拱手道:“施主何不与我等一块畅游呢?”
石宪还未答应,那小和尚蹿了起来,一把拉着石宪落入水中,石宪只觉得池水清冷彻骨,不禁打了个哆嗦,已然苏醒。发现自己还在树荫下躺着,天已黄昏,汗透衣衫,不禁两股战栗冷得发抖。石宪不敢再耽搁,继续上路,来到一处村舍,在一户人家借宿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石宪感觉身体好差不多了,就继续上路,忽然听到路边有青蛙鸣叫,侧耳倾听,感觉就像是梦中群僧诵经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找寻,道路很熟悉,往西行,穿越一片树林,来到一处潭水边,水中一群蛤蟆游动,鸣叫聒噪不止。又看见潭边石碑上,赫然刻着“玄阴池”三个大字,已经明白梦中的群僧就是这群蛤蟆了。
石宪勃然大怒:“好啊,这是什么世道?连蛤蟆都敢化作佛门中人迷惑世人了,我不除掉这些祸害,还会有别人受害!”
于是,石宪跃入水中,将所有的蛤蟆统统逮住杀掉,心满意足而去。
这些蛤蟆不过是跟人开个玩笑,并没怎么样嘛!也许是救了他呢,否则的话,可能这个石宪就真的中暑发病死在路边了!
人,也只有人,才会恩将仇报啊!
唐 张读《宣室志》
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山西太原人石宪,往来于太原、代县之间做点小生意,盛夏时节,石宪经过雁门关外,酷暑难耐,烈日当头,石宪就猫在树荫下打瞌睡。
朦胧间,一个和尚走来,眼睛长得像马蜂,突出眼眶,穿着褐色葛布衣服,大腹便便形貌丑陋。
和尚对石宪说道:“施主,你中暑了,再呆在这儿非死不可!我的居所就在五台山南麓,离此不远,那里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更有一汪潭水碧波荡漾,乃是避暑胜地,你跟我去待会儿吧!”
石宪也觉得身体滚烫四肢无力,却一点汗都没有,显然是中暑的征兆,就跟着和尚一路西去。穿越一片树林,走了四五里地,果然见一处绝佳所在,一汪潭水清幽碧绿,潭水四周是茂密的树林,还没近前就觉得凉风习习十分惬意。还有十几名和尚在潭水中游来游去,样貌举止居然跟大和尚一模一样。
和尚笑道:“此潭名叫玄阴池,这些家伙都是我徒弟,太热了,到水中畅游不亦乐乎?”
于是,带着石宪绕着玄阴池散步,暑热之气一扫而光。
和尚笑道:“施主想不想听我徒弟们念诵经文?”
石宪点点头,池中群僧齐声呱噪,石宪听来听去,感觉不像诵经的声音。
一时诵经完毕,池中一个小和尚拱手道:“施主何不与我等一块畅游呢?”
石宪还未答应,那小和尚蹿了起来,一把拉着石宪落入水中,石宪只觉得池水清冷彻骨,不禁打了个哆嗦,已然苏醒。发现自己还在树荫下躺着,天已黄昏,汗透衣衫,不禁两股战栗冷得发抖。石宪不敢再耽搁,继续上路,来到一处村舍,在一户人家借宿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石宪感觉身体好差不多了,就继续上路,忽然听到路边有青蛙鸣叫,侧耳倾听,感觉就像是梦中群僧诵经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找寻,道路很熟悉,往西行,穿越一片树林,来到一处潭水边,水中一群蛤蟆游动,鸣叫聒噪不止。又看见潭边石碑上,赫然刻着“玄阴池”三个大字,已经明白梦中的群僧就是这群蛤蟆了。
石宪勃然大怒:“好啊,这是什么世道?连蛤蟆都敢化作佛门中人迷惑世人了,我不除掉这些祸害,还会有别人受害!”
于是,石宪跃入水中,将所有的蛤蟆统统逮住杀掉,心满意足而去。
这些蛤蟆不过是跟人开个玩笑,并没怎么样嘛!也许是救了他呢,否则的话,可能这个石宪就真的中暑发病死在路边了!
人,也只有人,才会恩将仇报啊!
唐 张读《宣室志》
作者:lisaluxiaoliang 回复日期:2010-5-8 16:34:00 1089#
好贴,继续,很多都看过,似曾相识
没错啊,很多故事小时候看过连环画呢,可惜这样的连环画现在都成收藏品了,我小时候的都送给更小的小孩了。
好贴,继续,很多都看过,似曾相识
没错啊,很多故事小时候看过连环画呢,可惜这样的连环画现在都成收藏品了,我小时候的都送给更小的小孩了。
182、毛驴作怪
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士子王薰住在长安城延寿里。一天晚上,王薰招待几个哥们儿饮酒作乐,正吃得痛快,忽然,烛影晃动阴风阵阵,一只巨大的手臂从半空中伸下来,哥儿几个都吓坏了,乍着胆子看,只见那只手臂黝黑多毛,手掌大如斗。
半空中有声音说道:“哥几个饮酒耍子,我也凑个热闹,蹭点肉吃!”
说着,手掌晃了一下。
王薰已经明白了,拿几块熏肉放在那黑毛掌心之中,手臂缩了回去,不一会儿,又伸了下来。
那声音又道:“谢谢啊,没吃过瘾啊,再来点呗!”
王薰就又给他一些肉。
几个哥们儿开始合计,附耳嘀咕:“待会那手臂再伸下来,拿刀砍他丫的!”
果真,贪得无厌的家伙再次伸下巨大的黑手。
王薰大喝一声,举刀就砍,手臂应声而断,半空中一声惨叫震耳欲聋,转瞬间销声匿迹。
大家伙上前仔细看那只手臂,端详良久这才断定,这是一只驴蹄儿!
第二天,王薰循着血迹追寻,找到一户人家,把昨晚的事告知,那家人惊骇不已:“啊?这畜生真胆大啊!我家是有头驴,已经养了二十年了,半夜不知怎地,惨叫不已,我去看,前蹄儿被砍断了。原来是出去作怪了!该死!”
王薰去看那头驴,果真没了一只前蹄儿,鲜血滴答还在流淌。主人家恼怒,将毛驴宰了,还送了一些驴肉给王薰当做赔罪,王薰欣然接受。
这头毛驴真逗,居然还吃肉,不是违反自然规律了吗?该!
唐 张读《宣室志》
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士子王薰住在长安城延寿里。一天晚上,王薰招待几个哥们儿饮酒作乐,正吃得痛快,忽然,烛影晃动阴风阵阵,一只巨大的手臂从半空中伸下来,哥儿几个都吓坏了,乍着胆子看,只见那只手臂黝黑多毛,手掌大如斗。
半空中有声音说道:“哥几个饮酒耍子,我也凑个热闹,蹭点肉吃!”
说着,手掌晃了一下。
王薰已经明白了,拿几块熏肉放在那黑毛掌心之中,手臂缩了回去,不一会儿,又伸了下来。
那声音又道:“谢谢啊,没吃过瘾啊,再来点呗!”
王薰就又给他一些肉。
几个哥们儿开始合计,附耳嘀咕:“待会那手臂再伸下来,拿刀砍他丫的!”
果真,贪得无厌的家伙再次伸下巨大的黑手。
王薰大喝一声,举刀就砍,手臂应声而断,半空中一声惨叫震耳欲聋,转瞬间销声匿迹。
大家伙上前仔细看那只手臂,端详良久这才断定,这是一只驴蹄儿!
第二天,王薰循着血迹追寻,找到一户人家,把昨晚的事告知,那家人惊骇不已:“啊?这畜生真胆大啊!我家是有头驴,已经养了二十年了,半夜不知怎地,惨叫不已,我去看,前蹄儿被砍断了。原来是出去作怪了!该死!”
王薰去看那头驴,果真没了一只前蹄儿,鲜血滴答还在流淌。主人家恼怒,将毛驴宰了,还送了一些驴肉给王薰当做赔罪,王薰欣然接受。
这头毛驴真逗,居然还吃肉,不是违反自然规律了吗?该!
唐 张读《宣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