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作者:弹杯笑嫣然 回复日期:2010-6-11 18:23:00 1599#
  
    安徒生的那个灰姑娘童话最早出现在埃及。一个妓女在尼罗河里洗澡的时候老鹰叼走了她的金鞋子,带给法老王了……然后大家都知道了……
  
  
  
  妓女?
  不会吧?
  神仙好,乐逍遥!^_^
  震撼图片

  217、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纪晓岚的伯高祖(也就是曾祖父的伯父)纪爱堂,明朝末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研习郑、孔(指的是汉代的郑玄、孔安国,都是博通儒家经典的学者)之学,极为勤奋,无论寒暑,每天读书到深夜。
  一天夜里,他梦见来到一处官衙,衙门口匾额上写着“文仪”两个大字,里边十几个公人在忙忙碌碌,整理案牍卷宗,恍惚之间觉得眼前这一切十分熟悉,但又实在想不起来了。几个公人看见纪爱堂,十分惊讶,说道:“爱堂,不是说好了七年后回来吗,怎么这么早啊?”
  纪爱堂忽然明白自己可能身在阴司,大叫一声惊醒,已是汗流浃背。他心里明白自己命不久矣,就外出游玩散心。
  路上,纪爱堂遇见一个道士,相谈甚欢成为知己,一起谈天说地把酒言欢。道士离开后,在路上遇见了纪爱堂的家生子奴才胡门德,一把拉住说道:“刚才跟你家主人聊得挺爽,忘了送他这本书了,就交给你吧!”胡门德把书带回来,纪爱堂一看,是道家驱神役鬼炼丹画符的书,纪爱堂开始研读此书,常闭门清修,练习书中的道术作为消遣,却从未在外人面前炫耀过。
  七年后,明崇祯丁丑年(1637年),纪爱堂果真病逝。死半天后又苏醒,对家人说道:“我亵渎‘五雷法’道术,被阴司谴责,现在阴司要我返还那本书,你们快把书烧了吧!”
  家人赶紧取来那本书,点火焚烧,纪爱堂这才再次气绝。不料,半日后他又醒过来了,拍床大怒:“你们怎么搞的?烧也不好好烧?阴司刚刚查验了,说缺了三页,快看看是怎么回事?”
  家人去火盆仔细查看,见灰烬中,那本书果真有三页没有烧烬,连忙再次点火,焚烧殆尽,纪爱堂这才真正死去,再也没有醒来。
  
  此事被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明确记载在纪家族谱附录中,言之凿凿,令人惊叹啊!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清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6-12 1:50:00 1606#
  
    这段忙,少来了。
    趁现在第二场还没开锣,赶紧梳扶梳扶~。
  
  
  没错,好久不见了,帖子快出版了,呵呵。
  作者:namastei_srk 回复日期:2010-6-12 19:51:00 1622#
  
    还没看完,顶一下,楼主的故事个个引人入胜,所以很多人看得忘记回帖了吧。
    看欧阳訖的故事,发现古人并不都是狷介男,老婆被抓走,糟蹋,还怀了别人甚至是精怪的孩子,也可以接受容忍,心胸度量胆识,都不是今天大部分男人可比。发现宋之前的人,男女之事夫妻之道,自由且人性很多。
  
  
  没错,宋儒理学之后,才“存天理灭人欲”的!
  218、幽谷仙桃
  
  史论在齐州(今山东济南)时,到郊外打猎,途经一寺院,入厢房稍事歇息。忽然闻到异香扑鼻,像是桃子的香味,不禁暗自称奇,问寺里的一个和尚,和尚也是实在人,支支吾吾不会说谎,无奈之下,从经案下取出两个桃子,献给史论,桃子大如碗口,鲜美诱人,史论正好也饿了,张嘴大嚼顷刻下肚,桃核都有鸡蛋大小,形状颇异,就追问和尚:“这桃子不是凡品,告诉我,哪儿来的?”
  和尚原本说是邻近村民施舍的,但史论死活不相信,一再追问。
  和尚笑道:“此去十余里,有处幽深山谷,生长着几百株桃树,鲜美异常,贫僧也是偶然经过那儿,就摘了两个回来,可惜没口福,被大人吃了。”
  史论两眼放光:“那你带我去吧!”
  和尚连连摆手:“不行啊,那地方太偏僻了,也没路可走,中丞大人要去,太辛苦了!”
  史论执意要去,和尚无奈,只得前头带路。出寺门往北走,就是一片荆棘丛,披荆斩棘艰难走了五里地,来到一条小河边,水流湍急暗漩陡生,令人心悸。
  和尚说道:“恐怕大人过不去吧?”
  史论笑道:“你这和尚小瞧我,我可不是文弱书生!”
  和尚:“那我们游过去得了!”
  史论:“哎呀,我实在不会游泳啊!要不,大师背着我游泳渡河吧?”
  和尚不禁傻眼,也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好在和尚水性极好,背着史论都能凫水,堪称一绝。
  过河登岸,折转西北方向,又趟过两条小溪流,爬过一座高山,越过两道涧水,又沿崎岖山路走了几里地,才来到一处幽谷,云雾飘渺泉水叮咚怪石嶙峋,非人间景象。有桃树几百株,枝干垂地硕果累累,异香扑鼻令人垂涎三尺。史论和和尚也不客气,一人吃一个大桃儿,已经饱了。
  史论很贪心,解下长袍铺在地上,就要大肆采摘,和尚赶紧劝止:“大人,万万不可啊!此乃灵秀仙境,不能这么贪心啊!你是朝廷命官,又不是水果贩子,摘那么多干嘛啊?我听我们长老说,曾有人来这儿摘桃子,跟你一样贪心,怀揣五六个大桃儿想回家,结果出去就迷路了,差点没在山谷里饿死!”
  史论也觉得和尚说得有道理,也就摘下两个揣怀里,跟和尚一块返回寺院。和尚告诫史论千万不可泄露此事,史论点头答应。
  回到齐州官衙,史论吃了桃子意犹未尽,就想让那和尚再去跑一趟,再摘几个解馋。派人去寺院招和尚来说这事儿,不料,那和尚已经坐化了。
  
  
  不知道这仙桃有没有什么功效啊?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作者:lmwtad 回复日期:2010-6-14 0:19:00 1638#
  
    楼主啊
    古镜的那个和李白成仙的那个看得我
    两行清泪啊
  
  
  
  
  没错,令人感慨啊!
  作者:南国狐狸 回复日期:2010-6-14 9:51:00 1644#
  
    从小就爱看这类书。奈何书源少,后来有闲钱自己买来看,很是喜欢,。楼主出书的话,我肯定收藏。可以给未来小孩看。中国故事同样博大精深。
  
  
  
  谢谢支持了,已经跟出版社签约了,很快出版了!
  作者:长卿师叔着实欣赏 回复日期:2010-6-14 0:35:00 1642#
  
    嵇康很冷静地看着怪物半天,一口吹灭蜡烛,说道:“跟你这样的妖怪同在光明之下,我真感到羞耻!”
    -----------------------
    为什么看到这句我觉得很喜感很搞笑
  
  
   作者:德鲁比家的小猫 回复日期:2010-6-14 1:56:00 1643#
  
    还是长斑纹的大帅哥那个更有喜感~
  
  
  我就是喜欢幽默戏谑的感觉,一本正经翻译古书我很不喜欢!
  作者:一锅咸稀饭 回复日期:2010-6-13 23:46:00 1637#
  
    刚看完第一页,翻到末页发现竟然已经编号到218了,吐血ing。。。
  
  别着急,慢慢看嘛!我也是慢慢写的!
  作者:莫残溪 回复日期:2010-6-14 19:21:00 1654#
  
    书都出了,楼主快弃楼了吧
  
  绝不可能,第一本就出前面208篇,以后,只要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肯定会不停更新的!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6-14 23:10:00 1659#
  
    作者:quit321 回复日期:2010-6-14 19:53:00 1655#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4-24 20:45:00 676#
      
        不是呵,仙女其实也想对俩人好,把幸福包在纸里送给俩人呢。
        一旦拆封,幸福就变成青鸟飞跑了。
        
        注:古时,青鸟隐指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青色的鸟外,古代青鸟指的是信使,传说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
      李商隐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即是此意。
      至于青鸟指幸福,应该是西方人的观点。或许是孤陋寡闻,在中国古代好像没有这种象征。
      
      故事中青鸟的作用,应该就是信使。在剡地——今嵊州新昌当地传说中,后来仙女又来接她们回去了。
    ——————————————————————————————————————
    是呵是呵,还是老兄博达。
  
  
  
  兄台的确高人啊!
  多谢啊!
  作者:quit321 回复日期:2010-6-14 20:20:00 1656#
  
    四五页之后LZ采用了流行用语多起来了,大多数是网络流行语。本来流行语也是诙谐可读的,但是加诸于古人,古文,往往显得“油”,与上下行文,通篇语境未必调和。再加上网络流行语,有些确实算不上好。本来这也是网上发帖,大家嘻嘻哈哈也挺欢乐的。不过看到LZ说要出版,那还是在这方面有所节制。
    
    个人观点,不当勿罪
  
  
  谢谢兄台的建议了,我定当汲取了!
  作者:生个妞妞此生无憾 回复日期:2010-6-15 9:19:00 1665#
  
    要出版了,楼主送本看看不?
  
  
  呵呵,好啊好啊,到时给我地址一定送!
  219、神射手
  
  春秋时,楚王会猎于郊野,忽然见一只大白猿在树丛中跳跃嬉笑,放肆无忌,丝毫不把楚王放在眼里。楚王怒道:“这厮无礼,太不拿人当腕儿了!左右弓箭手给我射死他!”
  身后的侍卫立即搭弓引箭,无数羽箭直射向白猿,白猿双手左右开弓上下翻飞,所有的箭纷纷落下,白猿纤毫无伤,喜不自胜,在树上哈哈笑着。
  楚王急了,立刻命人唤来神射手由基,由基赶到,刚张开弓,大白猿就抱树嚎啕大哭起来,自知难以躲避命不久矣。
  
  到了战国时期,魏王帐下神射手更羸对魏王说:“微臣能张弓虚发而击中飞鸟。”
  魏王笑道:“我早听说你神射百发百中,不过虚发中鸟,就太不靠谱了吧?”
  更羸抬头见一群大雁从东方飞来,于是张开大弓,不装箭,极力瞄准之后奋力一射,一只大雁听到弓弦之声,立刻尖叫一声落了下来。
  
  
  古代神射手,真是匪夷所思啊!
  百发百中已经是小儿科了,参究天理生灵,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才是当之无愧的神射手啊!
  
  
  
  晋 干宝《搜神记》
  
  作者:别把我踹下床 回复日期:2010-6-15 17:45:00 1671#
  
    楼主就是有些观点太偏激
  
  
  
  呵呵,一家之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220、神异之术
  
  王潜在荆州做官时,有一位百姓名叫张七政,颇有神通,擅长医治骨折。有军人胫骨(小腿双骨之一,位于小腿的内侧,对支持体重起重要作用)骨折,求张起政为他医治。张七政让军人喝下药酒,而后掏出一把亮闪闪的锋利小刀,割开皮肉,取出腿中一小块碎骨,涂上药膏封存起来。而后再将伤口缝合,裹上药膏,不过几天,军人就康复了。
  两年后,军人忽然又感觉到胫骨疼痛,就有些不高兴了,去责问张七政,张七政笑道:“前年我帮你取出来的那块碎骨呢?你放哪儿了?”
  军人从床底下取出那块碎骨,还像之前那样鲜亮。张七政把碎骨洗干净,裹在棉絮里,包了好几层,然后说道:“怎么样?不疼了吧?”
  军人活动几下腿,果真不疼了。不禁大为惊异。
  张七政笑道:“你这块碎骨受寒了,只要它一受寒,你的胫骨就会疼痛,所以裹在棉絮里取暖才靠谱啊!以后一定要注意啊!”
  
  王潜的几个儿子经常跟张七政玩耍,他们都知道张七政的本领远不止此,就缠着他表演。张七政酒醉之后,放荡形骸,就点头答应了。他取来马草一把,挪了三个地方,顷刻间,草化作飞蛾飞走。他又提笔在墙上画了一个美女,美女秀色可餐楚楚动人,正举杯饮酒,酒杯里盛满了酒。不一会儿,只见壁画上的美女脸色绯红,再看她手中的酒杯,已经空了!半日后,美女画像就脱落了。王潜的少爷们一直想偷学张七政的秘术,无论威逼利诱,张七政死活都不肯答应。
  后来,张七政不知所踪。
  
  
  唉,古往今来,这样的神异之术失传的不知道有多少啊!
  
  注:王潜,唐文宗大和年间(827年─835年)为荆南节度使,颇有声望。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6-16 0:48:00 1680#
  
    更羸抬头见一群大雁从东方飞来,于是张开大弓,不装箭,极力瞄准之后奋力一射,一只大雁听到弓弦之声,立刻尖叫一声落了下来。
    ——————————————————————————————————
    心理战。
    那大雁是被射怕了,一听到弓弦声就往下掉了。
    俺见有只猫,特神骏,大伙见了都叫它“猫王”。有次它打了个喷嚏,就把梁上俩老鼠吓得掉下来了。
  
  
  猫王?呵呵,简直就是猫神啊!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6-16 17:08:00 1690#
  
    作者:lisaluxiaoliang 回复日期:2010-6-16 11:10:00 1684#
    神勇的猫猫~我家猫猫,估计老鼠打个喷嚏,会从床上掉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那叫猫公主。
    一定要找猫王猫神的配成对,生下的小孩,则有公主的漂亮,猫王猫神的神勇。
    
  
  
  镳兄是知己啊!
  221、窦夫人生蛇
  
  东汉时,定襄(今属山西省忻州市)太守窦奉的夫人生下一个儿子,窦家上下欢欣鼓舞,不料,接生婆又喊道:“不对劲啊,好像还有一个呢!”
  窦奉更激动了,以为是双胞胎,焦急地在外面等候。可是,接生婆却沮丧地捧出一条蛇出来,浑身直哆嗦。
  窦奉大为恼怒,但家丑不可外扬,悄悄令人将蛇放养野外了事,并叮嘱接生婆和府内上下人等断不可泄露此事(当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保密是绝不可能的)。
  窦奉为儿子取名窦武,悉心教授文武之道,长大成人之后,窦武生得丰神俊朗,更以文韬武略才华横溢著名于世,成为窦家的骄傲。但每每想到妻子生蛇的事,窦奉心里就很不痛快,担心会不会危及儿子窦武和家族气运。
  后来,窦夫人去世了,还未及出殡,宾客云集,有一条大蛇从野外逶迤而来,把所有宾客都吓得够呛,战战兢兢不敢动。
  窦奉明白这条蛇也是自己的儿子,见情势危急,不禁当场大喝道:“畜生,休得无礼!”
  大蛇儿子也还真没有无礼,爬到母亲的灵柩前,以头击打棺材板儿,伤心欲绝的样子,鲜血崩流也丝毫不以为意。举座震惊,就连窦奉也觉得甚为感动。毕竟,这蛇儿子自己一天也没养过,居然有如此孝心,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啊!
  大蛇哀悼完母亲之后,就转身离去,一步三回首,恋恋不舍的样子,眼睛似乎还含着泪水。窦奉也追了出去,送别蛇儿子,一直送到野外,这才返回主持妻子葬礼。众宾客已经知晓个中原委,纷纷称颂,说这是窦氏一门的吉祥之兆。
  后来,窦家果然成了名门望族,百余年间荣宠富贵,显达于世。
  
  
  蛇一向被中国人视为神圣吉祥的化身,但又对它深怀敬畏之心,这份感情实在是有些复杂,这跟我们的民族心理息息相关。
  
  记得小时候听长辈说过,我外公的祖父的坟墓曾经迁移过,当时按照老家风俗,要置办酒席召集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举办一次盛大的典礼,然后再掘开坟墓,将尸骸装进新的棺材,转移到新的墓地重新安葬。可是,掘开旧坟之后,奇迹出现了——尸骸的头和四肢上面分别盘踞着五条蛇!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纷纷说这是吉祥之兆,预示着后人会出显贵,但五条蛇盘在尸骸上,又实在没人敢动。于是,众人推举了胆子最大的一个人,先将五条蛇小心翼翼地捧出来(最神的是,蛇很乖居然一动不动!),然后再将尸骸完整地放入新的棺材之内,而后,再把五条蛇恢复原位,重新安葬。这件事,被传播一时,闻者无不啧啧惊叹。我至今想来,都觉得很神异。
  
  
  
  晋 干宝《搜神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