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朱国祯(1558--1632) 明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故居在马家港河东原高等小学后面。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1624)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首辅助手,向高去职,由韩火广继之;韩火广又罢官,朱国祯任首辅。旋为魏党李蕃所劾,朱国祯连上三疏,引疾归里。魏忠贤谓其党曰:“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恶,可令善去。”乃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遣人送归故里。崇祯五年(1632)卒,终年76岁,赠太傅,谥文肃。
  注:作者朱国祯简介——
  朱国祯(1558--1632) 明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故居在马家港河东原高等小学后面。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1624)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首辅助手,向高去职,由韩火广继之;韩火广又罢官,朱国祯任首辅。旋为魏党李蕃所劾,朱国祯连上三疏,引疾归里。魏忠贤谓其党曰:“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恶,可令善去。”乃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遣人送归故里。崇祯五年(1632)卒,终年76岁,赠太傅,谥文肃。朱国祯告老归田后,留心典故,潜心著作,有《明史概》一百四十二卷,《皇明纪传》三十卷,《大政记》三十六卷,《涌幢小品》三十二卷(其名所出,盖朱国祯尝构木为亭,六角如石幢,结构略如穹庐,可以择地而移,随意而张,忽如涌出,故以为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良好评价,认为:“其是非不甚失真,在明季说部之中,尤为质实”。此外尚有《朱文肃遗集》八册,《平涵诗文钞》二册。
  
  256、骇人听闻的毒物
  
  岭南人喜欢吃蛇,说蛇肉味道肥美细嫩。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1573-1620),南海有几个书生在学宫读书,忽然,一条大蛇从房梁上掉下来,书生们一见就流口水了,杀了剖洗干净,放进锅里烹煮。蛇肉还没熟呢,学政大人忽然驾到,书生们赶紧出外列队迎接,没人看守锅灶,锅内汤汁溢了出来,两只狗进来舔舐,双双毙命。书生们归来一看,吓坏了,赶紧将狗的尸体以及汤锅、蛇肉统统深埋后院地下。几天后,那地儿长出几只蘑菇,十分鲜嫩,学宫里的小吏不知情由,采来烹制,没吃几筷子就七窍流血而死。
  浙江余姚佥事(明代提刑按察使的属官,负责巡查)毛某,中风之后找来蕲蛇酒喝,半月后脑子长瘤,头痛欲裂而死。
  晋中有一人在山里采蘑菇,烹制之后献给一位侍御史吃,这位御史很是贪吃,整整吃了一大盘,赞不绝口。吃完一抹嘴巴,就去歇息了。第二天,御史久久不开门,众人觉得奇怪,破门而入,见床上只剩下一具白骨,皮肉已经化为黄色的汁液,流淌了一地。采蘑菇的哥们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硬着头皮去自首,官府还算开通,没拿他做替罪羊,立即下令进山寻找毒蘑菇,以求荡涤毒菌除恶务尽。终于,找到毒蘑菇所在,衙差们挥锨开挖,有几只大蛇汹涌而出。衙差们放火烧蛇,浓烟滚滚升腾而起,凡是浓烟入鼻的,都口喷鲜血而死,死后尸体溃烂,连苍蝇都不叮咬。
  潮州有人捉到一条巨大的鳝鱼,吃了之后肠穿肚烂而死。有人说,那巨鳝也是蛇变的。
  有一位韩某人,花园内有棵梨树,长了一颗梨竟有斗大,他请宾客分而食之,谁吃了谁死一点不含糊。幸免于难的家人恼怒异常,将梨树砍倒往下深挖,树根处居然盘着四条蛇!
  东海林某,田地里长出一个大西瓜,有三个客商经过,偷偷拿来吃了,当场毙命。林某顺着瓜秧掘地三尺,地下有条巨蟒像柱子一般粗。
  可见,但凡物有异常的,都有剧毒。(不知大兴西瓜王有没有毒啊?)
  《国语•周语下》说:“厚味必腊毒”,就是这个道理。
  
  
  看来现在讲究环保低碳生活,是多么正确啊!万物皆有灵,人啊,还是别乱吃东西了!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作者:罗睡觉 回复日期:2010-7-27 17:30:00
  
  关于王直,是有争议的。
  
  王直(?—1559年),《明史》亦做汪直,号五峰,南直隶徽州府歙县结林人。王直出身商人家庭。据万历《歙志》记载,相传王直出生时,其母汪氏曾梦见一颗星星从天空坠入自己的怀中,星旁有一个戴着高帽子的人,汪氏便很惊诧地说:“此弧星也,当耀于胡而亦没于胡。”时隔不久,天降大雪,草木结冰。王直知道这个征兆后心里暗自高兴:“天星入怀,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将命我以武显乎?”于是,年少不得志的王直便开始与地方上一些不安本分的人如叶宗满、徐惟学、谢和以及方廷助等往来甚密。王直曾对这帮同伙表示道:中国的法度太过森严了,稍有行动就会触动法律,而科举也只对那些酸气十足的读书人开放,我们何不到海外去闯荡闯荡,只困在这小小的“一撮土”上有什么作为?遂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偕同徐惟学、叶宗满等趁明朝海禁松弛之机远赴广东沿海打造巨舰,,是的当时非常难。满载明王朝严禁出海的硝磺、丝绵等物品驶抵日本、暹罗等国,进行贸易往来,牟取暴利。仅仅5、6年时间,王直就获得了巨额资本,成为违禁贸易的暴发户,被称为“五峰船主”。   当时活跃在海上的闽浙商业集团主要有两个,一以闽人李光头为首,另一个以徽州府歙县许栋为首。许栋的商业集团最初与葡萄牙合作,后来又有日本私商入伙。王直与许栋是同乡,便加入了他的商业集团。许栋和李光头因从事海盗活动相继被明军剿灭后,王直便自立为船主,成为流民商业集团的首领。经过不断征战和与明朝地方官员的私下勾结,王直逐渐获得了中日之间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新入海通番的船只都只有悬挂“五峰”旗号才敢在海上行驶。王直集团的行为引起了明中央政府的注意,政府相继派朱纨等人清剿浙江沿海流民武装。他们派兵两路夹击王直,王直只好将活动基地迁至日本。   日本各诸侯的对外贸易政策为王直提供了客居的良好条件。王直善于拉拢、结交朋友,取得了许多日本人的信任,他定居日本平户(今属日本长崎县),挂起了“徽王”的旗号,以平户为基地吸收反明势力,不仅招集国内亡命之徒,而且还用巨资勾结日本真倭门的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为羽翼,并利用日本浪人向中国沿海地区发动多次跨海攻击。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王直吞并了广东海盗首领陈思盼所部。同年二月,王直传令倭寇突入定海关,移泊金塘的烈港。四月,福建漳州、泉州之倭酋与王直等人勾结,率数万倭人及乱民驾船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处登岸,流劫于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掠居民无数。次年三月,王直纠集福建漳州和广东的海盗及各路倭夷大举入侵,连舰百余艘,蔽海而至。南自台州、宁波、嘉兴、湖州、苏州和松江,北至淮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急。次日,王直等与倭寇攻陷浙江昌国卫(今浙江象山昌国乡政府驻地),四月侵犯苏州和松江等地,破上海县,在江阴肆意劫掠,并进攻乍浦。八月,洗劫金山卫,犯崇明及常熟、嘉定。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从太仓一路烧杀劫掠至苏州,攻占松江。四月攻陷嘉善,破崇明,进入崇德县。六月经吴江抵达嘉兴,洗劫一空后回到屯柘林。自此,王直的海盗集团已经彻底走向了勾结倭寇劫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财富和杀戮中国百姓的道路,成为嘉靖时期的海盗巨头。   不可否认,明廷的禁海政策和清剿行动极大地限制了王直等人的海上贸易活动,也限制了濒海居民乃至一些海商巨富的生存和财路,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和反抗,这些人同劫掠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相结合,成为明朝统治者的心腹大患。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徽州府绩溪县人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此后,随着抗倭战争的推进,胡宗宪又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并兼任浙江巡抚,集中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王直派人传话给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协助剿除松江各处流民,并希望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胡宗宪故意制造出一种双方议和的气氛,将王直诱捕。由于当时沿海形势紧张,胡宗宪不敢贸然杀掉王直,许其活命,把他软禁在杭州两年多,本希望流寇因为失去首领自行解散,但效果不大。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直被明廷处死。
  倭寇的首领,其实就是王直,可叹可笑啊!
  作者:偶为堂前客 回复日期:2010-7-27 22:20:00
    
    至少写1000-2000集吧?
    现在都论季出电视剧,出书也当如此才是吧。。。呵呵。
    
  呵呵呵,我倒有此想啊!
  257、美女化蝶
  
  乾隆皇帝派遣大军平定新疆昌吉叛乱之后,参与叛乱的回族贵族子女被诸将瓜分为奴为妾。乌鲁木齐某参将主持此事,暗自将其中最美丽的四个回族女子据为己有,守在身边供其玩乐。他派专人教习歌舞,调教训练。四位美女被打扮得脂香粉泽、彩服明铛,更显摇曳生姿仪态万方,参将整日饮酒作乐欣赏四位美女歌舞,恍如神仙。但凡有客人来访,参将就让四位美女表演,观者无不倾倒,参将更加得意忘形。
  后来,参将升迁至金塔寺(位于今西宁市南大街东侧宏觉寺街的西端,约建于明代,清代为塔尔寺的属寺)副将,凌晨启程,参将令童子检点衣装、细软,忽然看见箱子里有绣花鞋四双,跳了出来,化作蝴蝶在空中飞舞。参将很是诧异,又见四位美女已经不见了,心头大怒,举起手杖就去打那几只蝴蝶,蝴蝶被击中落下来,又变成了绣花鞋,居然还在跳动,发出“呦呦”的声音,许久这才消停下来。参将又下令全面搜捕四位美女,但一无所获。众人都觉得是不祥之兆。
  参将一行人行至鄯善县辟展乡,私自鞭打地方小吏滥施淫威,被镇守大臣弹劾,贬他到伊犁戍守边境,很快死在任上。
  
  
  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上,香妃死后,棺材内飞出一只蝴蝶,想必是受这则故事启发吧?
  
  
  
  清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258、冯燕传
  
  冯燕,魏地(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豪侠之士(其实是混黑道的流氓),父祖籍籍无名,他却在当地称王称霸,整日呼朋唤友斗鸡走狗,不干正事,却又自命英雄豪杰。这不,市集上有人争夺财产打了起来,他去打抱不平,失手打死了人,逃亡到乡野。大唐律法森严,官府捕拿得很紧,老家是呆不住了,冯燕就跑路到滑州(今河南滑县、延津、长垣一带),跟滑州军营里的小子们踢毬为乐,很快就结交了一大帮狐朋狗友。
  当时,相国贾耽为滑州节度使,看出冯燕有点小本事,就将他留在中军做属吏,但冯燕不惯受拘束,天天跑到外面玩耍。
  一日,冯燕到城中市井游荡,见一户人家门外站着一个小娘子,长得很是妖冶,不禁怦然心动,上前搭讪。小娘子也非善类,眉来眼去间,二人就勾搭上了。小娘子早已婚配,夫君就是滑州小将张婴。冯燕是个混不吝,知道小娘子早有夫君,也丝毫不以为意,恬不知耻地说道:“没事儿,我早晚带你私奔,谁让我喜欢你呢?爱比天大!”
  小娘子很是感动,一门心思都放在冯燕身上。
  张婴也不是傻瓜,听到风言风语之后,怒从胆边生,几次殴打老婆,老婆家人和邻居都来相劝,张婴却又不好说出口,只得负气而出,找朋友喝闷酒。
  冯燕当晚又潜入张家,跟小娘子私会,极尽缠绵。不料,夜半时分,张婴居然酒醉归来了!这下可好,冯燕急得跳下床来,没地方躲藏,就躲在小娘子的长裙下面。好在张婴已经喝醉了,进屋倒头就睡。冯燕不禁长舒一口气,想赶紧离开,却发现头巾落在床上了。头巾一旁,赫然是一把佩刀。冯燕不敢吭声,手指了指头巾,让小娘子拿过来。小娘子却误会意思了,上前把佩刀拿过来,交给冯燕,示意他砍死张婴。
  冯燕顿时傻眼了,心里翻江倒海,盯着小娘子看了良久,小娘子面目狰狞目露凶光,不停地比划着砍头的手势。冯燕又看了看躺在床上脑门逐渐发绿的张婴,不禁心里想:“这婆娘好狠毒啊,就算是跟我好了,也不能谋杀亲夫啊!在我大唐离婚也是很平常的啊!唉,我真是瞎了眼,看上这么一个外表美貌心如蛇蝎的妞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除了这个祸害!”
  想到这里,冯燕不再犹豫,手起刀落,将小娘子一刀砍死,而后急忙逃走。
  第二天天亮,张婴起床,见老婆惨死,大为惊骇,连忙报官。官府侦办此案,老婆娘家人和邻居们都说张婴时常虐待妻子,肯定是他自己杀妻,然后假模假式地报案,来混淆视听。官府一听很有道理,当堂痛打张婴,屈打成招,被关入死囚牢。
  行刑当日,法场四面围了几千人看热闹。军士数十人维持秩序,戒备森严。张婴彻底绝望了,仰天长叹,也无可奈何。
  正要砍头时,冯燕出现了,大呼道:“刀下留人!他是冤枉的!我才是杀人凶手!我和他老婆有奸情!”
  法场沸腾了!
  执法官见案情有疑点,不敢仓促杀人,令冯燕说明情况,冯燕将当晚情况绘声绘色地讲明白,围观群众都听傻了。
  哪有这样的人啊?跟人老婆有奸情,却因为那妇人要杀亲夫,一时恼怒了,居然将娘们儿给杀了?杀就杀了吧,替罪羊现成的,何必回来认罪呢?
  这哥们儿到底是臭流氓还是英雄豪杰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官府也很难下定论,只得释放张婴,将冯燕收监等候发落。节度使贾耽却认为冯燕是仗义之士,一个淫妇死不足惜,可冯燕这样的纯爷们儿可不多啊!贾耽甚至愿意交出官印、辞去滑州节度使一职,也要为冯燕赎罪。案情一直申报到唐宪宗的案头,皇帝也很踌躇,思量再三,竟下诏赦免滑州当年所有的死刑犯。冯燕自然也跟着脱罪。
  
  冯燕的故事流传很广,唐末有诗人写长诗《冯燕传》,北宋文学家曾布写《水调大曲》,都是记述此事的,当然,对冯燕的行为,大多褒赞,也算一奇事了。
  唐代侠义精神逐渐被封建伦理道德所异化,其精神高度,也就逐渐沦落了!
  
  唐 沈亚之《冯燕传》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7-29 0:50:00
    唉~,俺有位朋友,也算当世英雄豪杰了,却正好与冯燕走了个反向,听女朋友的话,把个港商绑架还撕票了。
    所以家有贤妻,丈夫不做横事呵。
  
  啊?太夸张了吧?
  2235#作者:andre25 回复日期:2010-7-29 0:41:00
    记号之,很早前看过想不到楼主现在还在更新中~~
    有好帖子看咯,兴奋ing
  
  
  
  当然了,持之以恒嘛!
  2244#作者:BH的飘过 回复日期:2010-7-29 9:51:00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突然想起有不少故事似曾相识,不知楼主小时有没有看过一套名为《东方神话》的故事书,貌似有六本,讲了从上古时期的神话,历朝历代各种神话传说等,有很多跟楼主有故事是一样的,当时看的我是如痴如醉啊,一过二十多年了,现在还能想起不少
  
  
  是吗?不知道现在能不能买到啊?
  2250#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7-29 12:00:00
    作者:魇之侠 回复日期:2010-7-29 1:21:00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7-29 0:50:00
        唉~,俺有位朋友,也算当世英雄豪杰了,却正好与冯燕走了个反向,听女朋友的话,把个港商绑架还撕票了。
        所以家有贤妻,丈夫不做横事呵。
      
      啊?太夸张了吧?
    
    作者:罗睡觉 回复日期:2010-7-29 10:57:00
      令友姓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夸张,叫乔立夫,全国散打冠军,后任深圳警校总教头,一个人能把龙岗派出所十几个警察全打趴下。
    可惜谈了位做小姐的为女朋友,而他的女朋友又长期被一位港商包养,他女朋友挑唆他绑架该位港商以勒索钱财,遂犯下惊天大案:绑票+撕票。
    后来逮他的时候,却是一个老警察只身进去逮的,还发生了激烈的博斗。没想到被该位老刑警到最后用一只手圈着他的两只手,另一只手掏枪出来用枪柄敲了他一下,把他敲昏了,才逮着的。
  
  
  
  好像有个电影情节类似啊!
  作者:BH的飘过 回复日期:2010-7-29 12:07:00
    现在应该买不到了吧,我奶奶以前是开书店的,有不少故事书,我姑是市工会图书馆的,我没事就在这两个地方看书,后来我奶奶去世,书店被转让,那些旧书也就成了儿时的记忆了
  
  
  呵呵,那真是幸福的回忆啊!
  2250#作者:回形镳 2260#作者:罗睡觉
  
  呵呵,找到了!真的拍成了电影!
  
  
  片名: 致命玫瑰(惊世桃色劫之深圳之虎)   导演: 李炯楷   编剧: 李敏才   类型: 港台电影 冒险   语言: 中文   时间: 1995
  演出:
    秦豪 饰 乔立夫   林文龙 饰 程志刚   蔡业信   李妮   张睿玲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乔立夫、邵苗苗、钟晴三人到深圳干活,无疑像其他外省劳工一样,开始寻金的梦想。程志刚是深圳某公安分局的大队长,他推荐乔出任深圳警察学校的武术教练。四人于繁华的深圳市内彼此认识并相爱,开始时,相互之间都是单纯和纯朴,但纸醉金迷的都市,令四人的生活开始变质,彼此都陷入了花花绿绿的世界,最终,引发了一场弥天大祸,以致生死分离。
  259、禽戏
  
  在杭州时,见过一个弄百禽变戏法的,特别能搞神奇的玩意儿。他拿出七只乌龟,由大到小依次排开,敲打一面小鼓来指挥乌龟们。他先让最大的乌龟趴在案几中央,敲打一下小鼓,较小的一个乌龟就慢慢爬上大乌龟的背,再敲一下小鼓,更小的乌龟接着爬上去,如此反复,七个乌龟由大到小依次摞成了塔状,号称“乌龟叠塔”。
  变戏法的又取出九只蛤蟆,让最大的一只蛤蟆趴在小墩上,其余八只小的分左右队列排开,大蛤蟆叫一声,其余八支小蛤蟆跟着叫一声,大蛤蟆叫三声,其余八支小蛤蟆也跟着叫三声,整齐划一,好像合唱团似的,惹得众人拍手叫好。叫完后,小蛤蟆们依次跳到大蛤蟆面前点头做声,好像行礼一般,随后井然有序地离开,变戏法的称其为“蛤蟆说法”。
  在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又见到一位全真教的道士寓居在太古庵,一日心血来潮,要变戏法。他取来两条泥鳅,一条黄色,一条黑色,大小差不多,在盆里游得正欢。道士从怀里取出一把小刀,锋利耀眼,又从葫芦里取出药水涂抹利刃,随后,将两条泥鳅拦腰切断,互相交换拼接,首尾颜色不一,就这么又放进水盆里,泥鳅居然浮游如故,一点事儿都没有。附近一人名叫卫立中,看热闹半天,死活有点不相信,就连盆带泥鳅都拿家去了,结果,两条泥鳅又活了半个月才死,不禁叹服这道士的神通了。
  
  
  事儿透着邪门啊,比刘谦还厉害!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2283#作者:BH的飘过 回复日期:2010-7-30 18:36:00
    楼主过于淡薄名利了,顶贴的比较少啊
  
  
  啊?那我该怎么办啊?怎么做才不淡泊名利啊?
  260、猛将董汉勋
  
  汝坟(即汝水岸边,今江西省抚州市)部将董汉勋,骑射精熟力大无穷骁勇善战。曾镇守西北边塞,羌人对他十分忌惮,不敢犯边。
  唐僖宗李儇乾符丙申年(876年),董汉勋镇守龙兴城(今江西南昌)。有一天,他对老婆说:“明天有十几位老朋友来,要准备些丰盛酒菜款待。”
  他老婆还以为是寻常客人,也没多问,就令下人准备了。
  第二天,客厅装饰一新,酒席也准备妥当。到了辰时巳时之间(也就是上午九、十点钟),董汉勋穿了一身新装束,打扮得很是精神,走出大门外,望空行礼,呼喊姓名,揖让着进入大厅。一家人都惊愕不已,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董汉勋一如平常,高坐主位,端起酒杯两旁相让,似乎身边坐满了人似的。随后,起身点起香烛,默默祈祷,又象是祭奠亡灵一般。
  后来,董夫人问他是怎么回事,董汉勋笑道:“没事儿,之前几个阵亡哥们儿昨日给我托梦了,说想过来喝酒,这不,了却他们心愿了!”
  董夫人以及家人都吓坏了,但董汉勋却一笑置之。
  第二年秋天,农历八月晦(即月末最后一天),青州贼寇王仙芝聚兵数万汹涌而至。当时承平之世,各地都没什么准备,王仙芝势如破竹。郡守命令勇将爨(音cuan)洪率部出城,在城东二十里的苦慕店和贼兵交锋,寡不敌众,爨洪被擒,部将只有单人单骑得以幸免,逃回城中报信。城中百姓大惊失色,紧闭城门坚守。董汉勋率领五百军士据守北门。
  九月初一凌晨,贼兵合围,一鼓作气攻陷南门,抓住太守王镣。董汉勋顽抗到底,死不投降,属下军士丧失殆尽仍孤身奋战,董汉勋神射,居高临下箭射贼兵,应弦而死者数十人。箭矢射光,贼兵蜂拥而上,董汉勋又拔剑狂砍,砍死了几十人,宝剑断成四截,虎口迸裂露出白骨,董汉勋毫不畏惧,拔出屋顶的木椽子痛击贼兵,又杀死几十人。一直坚持了一昼夜,精疲力竭力战而死。就连王仙芝也震惊不已,呼之为神,将他厚葬。
  
  
  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