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邦
登录
首页
最新
日志
登录
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目录
原贴
魇之侠
莲蓬鬼话
无法更新
下载
字体:
小
中
大
背景:
原
标记
<
1
…
50
51
52
…
95
>
2011-02-19 15:10
# 标记1
作者:soconan 回复日期:2011-2-18 18:38:00 曾经在开封待过一段时间,大相国寺还在,但真没听过佛牙的传说
这我就不大清楚了,有机会去开封大相国寺参观一番,问问佛牙所在。
2011-02-20 13:30
# 标记2
418、尸毗王墓
延州(今陕西延安)天山顶上有一座古刹,名叫奉国寺,寺内有座古墓,相传是释迦牟尼佛曾孙尸毗王的坟墓。
尸毗王的记载见于佛经《大智论》,相传尸毗乃是右印度大国阎浮提的国王,后以身事佛出家为僧,远涉艰险来到中土,选中延安城东北的太和山上为修炼地。有一天,尸毗见一只大鹰正在生扑一只小白鸽,鸽子慌里慌张飞到尸毗身前,尸毗眼急手快,一把抓住白鸽揣进袈裟底下。饿鹰见到嘴的鸽子肉落了空,不甘心地在尸毗头上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尸毗既怜悯挨饿的鹰,又不愿白鸽葬身鹰腹,只得痛下狠心,在自己的腿肚子上割下一块肉,喂食饿鹰,两全其美。
这时,奇迹出现了——大地震动,飞天仙女从空中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老鹰和白鸽眨眼都不见了。尸毗王割下的肉全部复原,完好如初。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的,老鹰是毗首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至诚。
天山下有条濯筋河(即现在的延河),据说尸毗王曾在此洗涤伤口,而所处的地方,后被人称为肤施。这就是“肤施”县名的由来,考究起来,跟佛经上尸毗王剜肉饲鹰的传说相吻合。
可是,根据班固《汉书》的记载,肤施自秦代就有了,而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呢,更谈不上佛经典籍了。因此,很多学者都怀疑,此事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说法。虽然,奉国寺内有块唐代石碑作佐证,但早剥蚀断折不可辨了。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十一月-1048年),施昌言镇守鄜延路,拆毁奉国寺建造军需仓库,发掘了尸毗王墓。墓穴内有木炭几千秤,棺椁已经腐朽,但骸骨还算完整,胫骨长两尺多,头颅大如斗,还有陪葬的玉玦、玉环七十多件,玉冲牙长达一尺多,极为罕见。这些东西都被在场的小吏们掠走了。士卒、工匠们眼红心热,也都加入抢劫的队伍里,尸毗王的骸骨被扯碎,陪葬物品丧失殆尽,最后,有好心人将碎骨收集在一个小匣子里,悄然安葬了。
东上閤门使夏元象时任兵马都监,受命监管修造仓库,当时的情形他历历在目,后来,跟沈括详谈此事,很是懊悔。据他说,尸毗王墓被毁后,时常显灵,倘有人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经过那里,必会撞见一个巨人身影在叹息,当地人深以为惧。
看来,北宋的野蛮强拆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连古墓这样的文保单位都敢毁坏。
可怜尸毗王宅心仁厚坚忍至诚,死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可叹可怒可怜啊!
注:
鄜延路,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在陕西路沿西夏边地,设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治延州(后升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宜君、黄龙、宜川等县以北,吴堡县及大里河、白于山以南地。宋神宗熙宁后北部扩大。元废。
冲牙又名玉觿,成组佩玉中的一种,用于组佩的下部,一般成对佩戴。因佩玉者行走时玉件相撞可发出悦耳的声音,加之此器形如兽牙,故名冲牙。玉冲牙最早出土于江苏省吴县张陵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商代玉冲牙流行,其后历西周、春秋战国,至汉而不衰,汉以后基本消失。玉冲牙的样式很多,还出现了一些玛瑙作品,作品样式较复杂,在牙形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化。 玉冲牙造型可能来源于兽牙,原始社会有佩带兽牙的习俗,古人还以此作解系绳结的工具。后来以玉仿之,佩带玉冲牙除用于装饰的功能外,被认为具有解决困难的能力,是一个人聪颖智慧的表现。因此尽管各代玉冲牙造型变化繁复,却总不离上端粗大,下端尖锐的基本特征。
閤门司,宋官署名。掌皇帝朝会、宴享时赞相礼仪,凡文武官自宰相,宗室自亲王,外国使节与少数民族首领朝见、谢辞时,按其品秩引导序班,赞其拜舞并纠其迭失。东上閤门掌庆礼奉表,西上閤门掌慰礼进名。有东、西上閤门使与副使、宣赞舍人、通事舍人、閤门祗候。閤门使与副使承接皇帝旨命,宣赞舍人传宣赞谒,閤门祗候分别辅佐宣赞舍人,诸官皆武臣清要之选。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2011-02-21 20:54
# 标记3
呵呵,多谢支持了,只要不太忙,每天争取更新一下了
2011-02-22 09:41
# 标记4
5033#作者:绝地悍马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1-2-22 8:43:00
记号,已看到744楼,不知道楼主还签名发书不?我想拿来给宝宝长大后讲故事
不好意思,书都发光了,当当网、卓越网都有得卖,不过,书名改成 中国古代的X档案了
2011-02-22 14:08
# 标记5
419、奇光
北宋时,吴中人卢秉家出了件怪事,天蒙蒙亮时,卢秉起来如厕,见墙柱上波光闪闪,犹如水银浮在上面,泛着银色的光芒。卢秉以为眼花了,揉揉眼睛点上灯,一照,柱子上空无一物,仔细查看,甚至连一点异样都没有。
灭了灯,柱子上再次闪动银色波光,卢秉很疑惑,拿起一面扇子小心翼翼地伸过去,那团波光直接映在扇子上,十分有趣。再点上灯,光团就又不见了。
据说,东京汴梁魏国长公主府也出现过此类波光,却没人知道它的来历。更不知其吉凶如何。
沈括好友、团练使李评,有幸以上两家的奇光都见过,他知道沈括见多识广,就向他求教。
沈括拈须微笑,说道:“这有何稀奇的,当年我在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时候,穷困潦倒,日日以咸鸭蛋果腹,有天夜里,为了省油,我摸黑煮鸭蛋吃,却见锅里一枚鸭蛋像玉一样晶莹透亮,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把整个屋子都照亮了。我心中窃喜,油太贵了,我又爱夜半读书,这枚会发光的咸鸭蛋不正好为我点亮智慧人生嘛!呵呵,于是乎,我把这枚咸鸭蛋捞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盘子里,置于案头,就靠它的亮光读书,连用了十几天光亮不减,只可惜太臭了,我实在忍受不了才恋恋不舍地把它扔掉了!我想,卢秉和魏国公主家的光亮,应该跟我那枚臭鸭蛋发光是一种东西吧?”
李评大笑:“沈存中啊沈存中,人人都说你是大科学家,绝对靠谱一人,今儿个咋这么瞎忽悠呢?你那臭咸鸭蛋还有个形状,人家那光亮可是无影无形啊!那能一样吗?”
沈括呵呵一笑,不再做声,心里暗道:“我就不告诉你是光的散射!”
发光的咸鸭蛋还好解释,估计是鸭妈妈多吃了含磷的东西,才生出荧光蛋的。可是,无影无形的光团到底是啥玩意呢?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2011-02-23 17:54
# 标记6
5042#作者:soconan 回复日期:2011-2-22 23:09:00
最近几个故事是宋朝的,感觉比较平淡
呵呵,明后天写个唐传奇
2011-02-25 14:48
# 标记7
呵呵,不好意思,我明天又要到昆明出差了,可能又要一周左右不能更新了
2011-03-05 17:41
# 标记8
身在昆明心在天涯,五日后回京一定更新!
<
第
#
/ 95 页
>
相关
魇之侠
莲蓬鬼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