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刚写的一个故事死活发不上去了,说是违反法律犯规!
古书上翻译的志怪故事怎么会违法呢?
天涯现在敏感成这样了!
459、刁俊朝妻:肉瘤里的妖精
安康(今陕西安康)有个唱戏的伶人名叫刁俊朝,娶妻巴氏,巴氏贤良淑德,两口子过着平淡而又幸福的日子。
不料,巴氏突然得了大脖子病,起初脖颈下的瘤子只有鸡蛋大小,后来越长越大,足有三四升瓦缸那么大了。五年后,肉瘤越发沉重,巴氏出行都十分困难,只得卧病在床不能动弹。
更加神奇的是,肉瘤中时常传来音乐声,刁俊朝是唱戏的,对音律器乐略知一二,仔细分辨,音乐声居然掺杂着琴瑟、芦笙、石磬甚至上古乐器埙、箎的鸣奏,乐曲悠扬转折哀婉低沉,非人间曲调。
又过了几年,肉瘤外开始生出无数个小针孔,一到将要下雨的天气,就会从小孔处弥漫出白烟来,烟雾蒸腾而上,聚集在顶棚,结成黑云。这时,屋外就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而下。
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街坊四邻也都惴惴不安,撺掇着刁俊朝把妻子送到荒野,令其自生自灭。刁俊朝和妻子情深意切,即便卧病多年,二人依旧相敬如宾,哪里舍得让妻子送死。
巴氏心一横,喝道:“既然左右是个死,倒不如拿把刀来把这该死的肉瘤切掉,看看里边到底有什么!”
刁俊朝一拍大腿:“也对!反正也没别的办法了!”
刁俊朝找来一把刀,拼命磨快,一咬牙一跺脚就下了刀子,肉瘤切落于地,“砰”地一声碎裂,一只小猕猴从肉瘤中窜了出来,一溜烟不见踪影。
巴氏脖颈下血流如注,昏死过去。刁俊朝忙用布条紧扎伤口,这才勉强止住了血。但巴氏已经剩下半条命了。
第二天,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士登门拜访,自称就是昨日逃出去的那只小猕猴。
刁俊朝上下打量他,不禁叹道:“小道不要唬我了,我家门不幸,快要办丧事了,你要是化斋饭,到别处去吧!”
道士见他不相信,马上化身猕猴上蹿下跳几番,这才重新变了回来。
刁俊朝马上抓住道士衣领,怒喝道:“好啊你,害得我夫妻还不够吗?快说,你究竟是何方神圣,到底想怎么样?老子够倒霉了,大不了同归于尽!”
道士连忙说道:“你别急啊!听我说嘛!我是一个猕猴精,但我不是坏人啊!我跟汉江鬼愁潭的老蛟是哥儿们,时常往来引为知己。前些年,太一天神下凡降服老蛟,还穷追其党羽,我担心被株连,这才躲在尊夫人的肉瘤中避祸。如今,我灾消难满,不用东躲西藏了,特来拜谢!”
刁俊朝道:“还拜谢呢,我老婆都要死了!”
道士道:“不妨事,我在凤凰山神那儿求得治伤神药,一涂上去,保证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说罢,道士从怀里掏出一盒药膏,刁俊朝马上取出一些涂抹在妻子伤处,果然疮口马上愈合,巴氏也从昏迷中苏醒。
刁俊朝惊喜过望,留道士在家饮酒叙谈。
道士喝大了一时技痒,从怀里掏出各种乐器来吹奏,又击节歌唱,听得刁俊朝夫妻俩如痴如醉。
刁俊朝暗道:“这小子要是去唱戏,必火!可惜可惜!”
道士一笑置之。
天亮时,道士告别而去,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很多志怪小说都有类似记载,人身上长了瘤子,大多是避祸的妖怪或是神仙住在里面。
注: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一直到公元前三世纪末期才出现六音孔埙。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箎:篪是古代的一种横吹竹制吹管乐器,《广雅》中记载此乐器有八孔,但《周礼》中记载此乐器有七孔,而随着宫廷雅乐的逐渐衰落,现在此乐器已很罕见。已知台北孔庙收藏有古代精品“篪”,曾侯乙墓也曾出土一对篪,分别为G调和F调。
唐 牛僧孺《玄怪录》
上面的故事原本还有一段,但死活发不上去,就是解释什么是太一天神,奇怪,太一天神违法啊?可笑可笑
作者:@ydxcagn 回复日期:2012-1-17 14:40:00 先抢一下。刚才又看到华县的事,很亲切啊。呵呵。莲花峰是华山的莲花峰么
应该是的
460、盗墓
黄门侍郎卢公涣出任明州(今浙江宁波)刺史,明州辖地象山县,有一处山谷,幽深奇险人迹罕至。
一日,几个盗墓贼寻访到此,马车沿着崎岖山路艰难行进,最后再也走不动了,只得下车步行。一个盗墓贼心细如发,发现了车辙中有异样,忙俯身仔细查看,竟是一层纹理精致的花砖。
盗墓贼惊喜过望,知道下面肯定有古墓。但他们没有声张,用土掩盖车辙,到县衙花钱走门路,想请县令答应他们在山路一侧盖房起屋。
县令收了钱,又觉得荒山野岭无伤大局,就出了公文允许他们建房,也算合法住宅了。
盗墓贼们盖了几间空壳房屋,随后在屋内日夜向下挖掘,挖穿隧洞,经墓道深入,来到石门前。
盗墓有规矩,侵犯阴宅有伤阴骘,需要斋戒三日才能动手。斋戒后,还要念诵咒语安抚亡灵,这样才能平安无事。
斋戒念咒,一套程序过后,这才用专业盗墓工具开挖石门,石门都是用铁汁浇灌过的,凝固后和石门浑然一体极其坚固。但抗不过专业人士的能耐,还是接连撬开了两道石门。每道石门后面,都有数百个实物大小的铜车铜马铜人守护,威严肃穆栩栩如生。
到了最后一道石门前,盗墓贼知道后面就是墓室了,要谨慎小心,就又斋戒三日,这才敢继续撬门。
石门轰然而开,盗墓贼不敢轻易入内,乍着胆子向内看。
一个黄衣人僵尸一般跳了出来,说道:“大汉征南大将军刘某陵寝,谁人胆大妄为敢到这里撒野?我奉大将军之令守护此地已经上千年了,大将军虽功勋卓著,但一生廉洁纤毫不取,墓中除了铜人车马别无他物,劝君速速离去则可相安无事,否则必死无疑!”
黄衣僵尸说罢,垂首退去僵立一旁。
盗墓贼见惯了各种灵异,自然不屑理会,就要入内寻宝。
刚要抬脚,这时,身后已经挖开的那两道石门轰然落下,墓室前的石门旋即封死。几个盗墓贼已然被困在墓道之中!
盗墓贼强自镇定,又念诵咒语,但无济于事。用工具撬石门,更是纹丝不动。
紧接着,不知从何处窜出一道水来,迅速将墓道淹没。
其中一个水性极佳,闭气泅水仓皇而出,其他人都被淹死了。
这人已经吓得够呛,自知遭了天谴,到县衙投案自首。县令带人前去查看,从盗孔处只能看到水汪汪一大片,别的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县令令人将盗孔封上,祭奠凭吊一番,这才离开。
私人挖古人坟叫做“盗墓”,官府挖古人坟叫做“考古”。
唐 牛僧孺 《玄怪录》
461、鬼吏征牛
河南中牟县梁城乡有个开染坊的人名叫叶诚,娶妻耿氏。耿氏天赋异禀,自称开了天眼,可以看见鬼神。
她对叶诚说:“天下间的宅男、旅行家、种地的农民、采桑养蚕的、贩夫走卒以及唱歌跳舞的,其中一半是鬼。鬼自己知道不是人,人却不能分辨身边的鬼是鬼,真是可悲啊!”
叶诚一笑置之:“那你是人是鬼?”
耿氏白了他一眼:“废话,我当然是人了,不然怎么会泄露天机?”
叶诚道:“反正我是人,你是人是鬼也看不出来。不过,你是我老婆就行了。呵呵。”
耿氏:“你倒想得开!”
叶诚家养了一头牛,通体赤红头生一角,壮硕非常,见过的人都竖起大拇指道:“啧啧,这牛,太牛了!”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秋,两个衣冠楚楚的人径直来到叶家牛棚,望牛兴叹。
叶诚觉得奇怪,被老婆一把拉住,躲在了一边。叶诚知道事情蹊跷,也不敢多问,屏息窥视。
这两个人一个身穿州使官服,一个却像庙里的土地公公,一边打量着牛,一边啧啧称赞。
官员模样的人说道:“这头牛真是牛啊!简直极品!筋骨强健遍体火红,一定能负重走远道,寻遍全州府的牛棚,就这一头牛最牛了!”
土地公公问道:“走远道?尊使来找牛,到底是什么差事啊?”
官员道:“我们家大王的小女儿远嫁南海君次子,嫁妆足足装了五百车,此一去关山万里,不用这样的神牛拉车,是万万不行的!可惜,就这一头,上峰下了死命令,让我们河南道出十头壮牛,这还差着九头呢!唉,要了我的亲命了!”
说罢,二人一阵风而去。
叶诚夫妇这才壮着胆子出去,见牛气喘吁吁战战兢兢,浑身汗流如泉涌。耿氏忙用布将牛全身擦洗一遍,为了防寒,拿来蓝色染料,将牛脖颈处染成了蓝色。
当晚,一位军吏身穿紫衣胯下宝马,率领数十骑兵呼啸而来,进牛棚一看,怒道:“岂有此理,不是那头神牛!”
军吏高声呼喝,土地公公冒股青烟从地底钻了出来,一见牛变了样,也大惊失色拼命磕头。
军吏喝道:“公主远嫁,这么大的事,你竟敢搪塞欺瞒?神牛在哪儿?怎么是这么一头蓝脖怪物?”
土地公公忙道:“我跟州使大人一块看的啊,岂敢欺瞒上差?神牛被偷梁换柱,一定是它本家主人干的,这家主人姓叶,我这就去抓他!”
叶诚被提溜出来,吓得面无人色呼天抢地。家人惊醒,只见叶诚就地打滚痛苦异常,却看不见有人打他。一家人心知闹鬼又胆怯无知,只好下跪哀号祈求垂怜。
耿氏很镇定,思量片刻就知事情原委,提起一桶水来,走到牛跟前,劈头浇了下去,蓝色染料冲洗而下,露出牛的本来面目。
一阵大风骤起,叶家人被吹得睁不开眼睛。
过了好一会,风停了下来,一切恢复平静。叶诚被家人搀扶着起身一看,那头牛已经死了。
叶诚哭道:“老婆,这是咋回事啊?”
耿氏面无表情道:“牛没死,去公干了!人没事就好!”
后来,杨曙方做了中牟县县宰,听说这事,招来叶诚夫妇询问,果然跟传闻一样。后来,杨曙方进京,把这事告诉了大臣牛僧孺,牛僧孺就把事情记录下来,流传至今。
唐 牛僧孺《玄怪录》
462、佛陀
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四月初八,岁在甲寅,江河湖泊水位暴涨,就连井水也都翻涌而出。镐京宫室摇荡,山川大地震颤。
当晚,有五颜六色的光芒出现在西方夜空,直冲向太微星座。整个夜空变作青红色。
周昭王问太史令苏由:“这是什么征兆?”
苏由占卜之后答道:“西方有大圣人降世,因而天降瑞霭,大地震动。”
周昭王:“哦?大圣人?离中土多远?”
苏由道:“十万八千里!”
周昭王不禁叹息:“唉,可惜啊!见不到这位圣人啊!”
苏由掐指一算道:“这位西方圣人的学说,千年之后会传播到中土。”
周昭王:“千年之后?唉,到那时,我的骨头都朽了!”
周昭王下令镌刻石碑纪念此事,埋在南郊祭天祠外。
其后,周穆王即位,周穆王五十三年(公元前949年),岁在壬申,二月十五日,暴风骤起天空晦暗,山崩地裂树木折损。午后,西方惊现十二道白色长虹,南北横跨长空,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散去。
周穆王惊魂不定,询问太史令扈多,扈多知道前朝勒石树碑之事,叹道:“那位西方圣人去世了!”
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意为“一切义成就者”,佛教创始人。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是释迦族人,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这样,就和中国古籍记载的佛祖诞辰时间不符合了,历来颇有争论。
另外,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学术界更是诸说纷纭。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梦见了一位金光闪闪的人在殿前飞翔。
第二天,汉明帝询问群臣,太史傅毅告诉汉明帝:“我听说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虚空中,全身环绕着五彩绚烂的光,陛下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便派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出使西域。
公元 67年,他们带着两位印度的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他们用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引起百姓围观赞叹。随后,两位高僧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流传至今,相传就是赫赫有名的《四十二章经》,是《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同时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就是今天的白马寺。
但是《汉书》中也有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支国使者伊存抵达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正史中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但此事影响不大,被淹没在浩瀚史籍中了。
当然,还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226在位)几乎同时的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在位)时代,已有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到秦都咸阳。但史籍并未记载当时的情景。
在公元前250年,阿育王第三次汇集高僧大德,赴各国传教,中国各地至今仍有阿育王塔屹立不倒,当为明证。
另外,也有认为宋玉《高唐赋》和《史记 始皇本纪》中的“羡门”即沙门,指的就是佛教,但因无译述学说传世,无从确考。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引述《周书异记》
大家都在迎接财神,知道财神是谁吗?目前,我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端木赐(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赵公明。佛教里也有财神:北方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
463、神镜:古代IPAD
吴地人沈爱喜欢看人家抓鱼,一日,他在河边观看渔夫撒网,渔夫一网拉上来,一条小鱼都没有,不禁摇头叹息。
沈爱眼见渔网沉重,忙凑到跟前仔细查看,渔网中竟有一面亮闪闪的镜子,上面镌刻道:紫金精炼而成,白天能照见鬼影。
渔夫不识字,更不识货,被沈爱花言巧语,只花了一百文买了去。
沈爱把古镜拿回家放在阁楼上,夜里,古镜射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之下,竟能浮现出奇绝瑰丽的景物,远非人间气象。
沈爱激动坏了,整日捧着镜子赏玩,欣赏镜中风景乐此不疲如痴如醉。
突然有一天,镜中出现了沈爱亡故多年的父亲,父亲端坐在一朵莲花上,身子比莲花还小,却纤毫毕现活灵活现。沈爱大声呼喊父亲,热泪纵横,但父亲含笑不答。
沈爱的妻子也喜欢上古镜,日日争抢。一天,沈妻竟然在镜中看见了死去好久的爱犬,也不禁为之垂泪。
沈爱意识到这面古镜是不祥之物,惊惧之下,将古镜拿到河边寻获处,扔了下去。
此后,再也没人见过这面古镜。
镜子能出现美景人物,这不就是一个显示屏嘛!更神奇的是,竟然不用电!
元 伊世珍《琅嬛记》引宋无名氏《采兰杂志》
464、龙神赠碗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洛阳人刘贯词落魄于苏州,遇上了一位同乡秀才名叫蔡霞,刘贯词是个秋风钝秀才,颇识风雅,跟蔡霞相谈甚欢引为知己。
一日,酒足饭饱之后,彩霞问道:“兄台流落江湖,所为何事?”
刘贯词叹道:“不就为了混口饭吃,想找个识我者帮衬一把。”
蔡霞笑道:“你何不早说?老这么瞎混也不是办法啊!你说吧,想挣多少钱才回故里?”
刘贯词道:“我野心也不大,能弄十万钱就差不多了。”
蔡霞道:“兄台落魄至此还想弄十万钱,还说没野心啊?这样吧,你我相交一场也是缘分,我帮你得了!十万钱我给你!”
刘贯词眼睛一亮:“啊?那多不好意思啊!”
蔡霞道:“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嘛!实不相瞒,我家里出了点乱子,这才奔逃千里避祸,离家已经三年了,很是挂念家中老小。我修书一封,你帮我带回去吧!”
刘贯词心想:“送封信就给十万钱,这哥儿们真敞亮啊!”
蔡霞笑道:“还有更敞亮的呢!”
刘贯词吓了一跳:“兄弟,我心里想的你都能猜中啊?”
蔡霞道:“实不相瞒,我不是人,是龙。家住渭桥下,你到那儿之后,闭上眼睛敲击桥柱子,自然有人迎接你。我这封信事关重大,老母不识字,你我又是兄弟,情同骨肉,可令小妹出来拆看书信,不必忌讳,小妹虽年幼,但聪慧过人,看了信后,还会再赠你一百缗(同“贯”,一千文钱串成一串为一缗)钱的,你也别客气,拿着做点小生意吧!”
刘贯词感动不已,拿着钱和书信就返回洛阳。
到了渭桥下,一汪潭水清澈见底,但并没有见到宅院。刘贯词闭上眼睛敲了几下桥柱子,一个人应声而出。
刘贯词一睁眼,石桥和潭水都不见了,眼前是广厦万间,亭台楼阁园林泉石,非王侯府邸可比。
刘贯词傻呵呵地跟着仆人走了好久,这才进入正厅。
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妇人前来迎接。
刘贯词知道是老夫人,连忙行礼说明事由。
老夫人叹道:“我儿子出游这么久,一点音讯都没有,幸亏先生千里而来报平安,才让我略感放心啊!书信在哪儿,拿来我看!”
刘贯词忙说:“蔡霞交代了,请小妹出来拆看书信。”
老夫人面上有点不高兴,但也只好答应。
不一会儿,几个丫鬟簇拥着一位十五六岁的绝色少女娉婷而来,朝母亲和刘贯词行礼后,这才接过书信仔细看了。而后,备下珍馐美味,请刘贯词享用。老夫人作陪,小妹把盏。
刘贯词吃得正高兴,老夫人忽然眼睛变红浑身颤抖,直勾勾看着刘贯词,刘贯词不禁脑门冒冷汗。
小妹连忙说道:“哥哥书信中说要给你一百缗钱做谢礼,但百缗钱你拿着不方便,我给你一个宝物,价值百缗如何?”
刘贯词嘴上客气道:“为兄弟送封信而已,还要什么钱啊?”
老夫人道:“我儿子一向信守承诺,既然说了,我们就得照办!”
小妹示意丫鬟,丫鬟很快捧出一个碗来,递给刘贯词。
老夫人嘴角淌下口水,身子颤抖得更厉害了。
小妹急道:“我娘年事已高,时常中风,看来又犯病了。就不留兄长久坐了。这个碗乃是罽宾国镇国神器,你拿出去卖,不给一百缗千万别出手!恕不远送了!”
说罢,小妹急急搀扶老夫人入内。
仆人送刘贯词出门,送至门外刚走几步,一脚踏空,仿佛从半空中落了下来,一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发现还在渭桥之下,潭水碧波依旧。
刘贯词低头查看那只碗,不过是个黄色铜碗,式样很是普通。但转念想毕竟是龙宫之物,确信是个宝贝。
刘贯词拿碗到集市上叫卖,有出五百钱的,有出八百钱的,离预计目标相当遥远,不禁心灰意冷。
但刘贯词也轴,坚信龙神家族不会诳人,日日捧着碗在市集叫卖,一直坚持了一年多,集市上所有人都笑他是个疯子。
突然有一天,西市一个胡商闻讯而来,仔细端详那碗之后赞不绝口,连呼这碗是宝贝。
刘贯词坐地起价,称要二百缗才卖。
胡商笑道:“这碗不是中原的宝贝,在你们这儿一点用都没有,就一百缗了,你要不卖,再等十年也等不到我这样的买主!”
刘贯词一听,赶紧答应了。
交割完毕,胡商这才娓娓道来:“这碗是罽宾国镇国之宝,有这碗在,罽宾国就风调雨顺民生安乐,这碗一丢,马上闹饥荒,兵戈四起。我听说是渭河龙王的儿子偷了这个宝贝,你是如何拿到的?”
刘贯词据实相告。
胡商道:“罽宾国龙神上奏天庭,追寻宝贝,天庭震怒,怪罪下来,所以,你那位哥儿们才避居千里之外。但躲避终究不是办法,这才假借你手使神器重现天日,再交到我手上,归还罽宾国。蔡霞让龙妹出面接见你,其实是为了保护你,龙母年迈体衰,需吞食青壮男丁才能延续生命,她看见你眼睛发红口水直冒,就是要吃你啊!”
刘贯词惊呼:“好险!”
胡商道:“五十天后,洛阳境内大小河流必定翻涌奔腾,就是你那位兄弟回来了。你们能否再相见,就看你的造化了。”
刘贯词道:“为什么要等到五十天后呢?如今归还神碗事情了断了,我那神龙哥儿们一飞冲天,几千里不在顷刻之间嘛!”
胡商笑道:“五十天后我才能翻越葱岭到达罽宾国境内,他才敢回来呢!事情才能圆满。”
刘贯词不禁感叹。
五十天后,河水暴涨,刘贯词又到渭桥下,惦记着再见一下龙妹略亲芳泽,但桥柱子都被大水淹没了,只好望洋兴叹,怅然离去。
注:
罽宾国:又作凛宾国、劫宾国、羯宾国。为汉朝时之西域国名。位于印度北部。即今喀什米尔一带之地。
帕米尔高原,中国古代称葱岭,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
465、钱方义
唐敬宗宝历年间(825年正月-827年二月),故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刺史、礼部尚书钱徽之子钱方义,官居殿中侍御史,独居长安城长乐第。
夜半起身如厕,忽见墙角闪出一个人来,身长不过三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步紧逼。
钱方义提着裤子就要逃,但仓促间难以起身,只得硬着头皮喝道:“你是鬼,我是人,你要想害我,逃也没用!我观足下相貌,莫非是郭登?”
那鬼笑道:“果然是读书人,没错,我就是郭登。”
钱方义道:“人鬼殊途,你乃厕中之鬼,我乃朝廷命官,井水不犯河水,你见我干嘛?再说,我早听人说了,只要见你一面,必死无疑!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干嘛要害死我啊?”
郭登道:“我没害死过人,真的,我出来机会并不多,而且,撞见我横死的人,大多气血不足缺乏正气,跟我压根没关系。您是个贵人,我找你,是有事相托。你不要怕,贵人紫气灌顶正气凛然,见我不妨事的!”
钱方义这才舒口气道:“说罢,啥事?”
郭登道:“我做厕神已经很久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这不,好容易熬出头,应该能升迁了。不过,阴司黑暗远甚于阳间,没有贵人相助,我根本出不了这臭哄哄的厕所!贵人福大命大,我们前世又有渊源,请你务必帮我。明天,请你找人用金字书写《金刚经》一卷,请高僧诵读后,再拿到厕所门前焚烧,小弟就能升官了,到时必当厚报。”
钱方义笑道:“这事好办。说完没?我还没方便呢!”
郭登道:“别急啊!你虽然是贵人,但我毕竟阴气过盛,就算你福大命大,也会有些不舒服。可以服用生犀角、生玳瑁,再用麝香塞住鼻孔,一会就好了。”
钱方义道:“好了,记下了!”
郭登闪身不见了。
钱方义方便后,返回卧房就觉得不舒服,气喘胸闷耳鸣眼花。连忙吃了麝香,再用其塞住鼻孔,感觉好了些。家中没有玳瑁和犀角,其父尚书门下王直温曾在江岭做官,家中奇珍异宝很多,钱方义连忙派人去,寻来玳瑁和犀角,急急服下,顷刻间神清气爽豁然痊愈。
第二天一大早,钱方义就请人用金字写了三卷《金刚经》,请高僧诵读后,拿到厕所前焚烧了事。
钱方义心道:“你要一卷,我送你三卷,够朋友吧?”
一个多月后,钱方义到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别墅“休假式治疗”,刚刚安排好歇息下来,一位姓裴的老者求见,钱方义跟他认识,但已经十年没见过了,一番寒暄之后,裴老请钱方义一道出游,去见一位故人。
刚到郊外,裴老转身就不见了。只见两队紫衣小吏簇拥着一个领袍光鲜、手持象牙笏板的官员迎候在此,仔细一看,官员竟是郭登。
郭登再三致谢:“哥儿们,你太仗义了!我升官只消一卷金刚经就行了,你给我三卷!这下,功德极多,我现在升大官了!谢谢啊!”
钱方义道:“我也就想着给你来个一步到位,省得你以后再来烦我!裴老呢?”
郭登叹道:“裴老在江夏卧病在床,我不方便去请你,就临时借用了裴老魂魄一下,你放心,老人家不会有事的!”
钱方义问道:“老人家没事,我有事了是不?”
郭登不要意思一笑道:“可不,我还得烦你一次呢!”
钱方义道:“啊?瞧你这阵势,富比王侯了都,还要我做什么?”
郭登道:“哥儿们,你有所不知啊!本来啊,我也就升一级,离开厕所罢了,没承想一下子搞大了,做了这么大一官,配套设施就跟不上了。特别是我那厨子,太不靠谱了,做那饭菜比大便还臭,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劳烦哥们儿再给我弄七卷金刚经,这才能一步到位呢!”
钱方义苦笑:“得,好事做到底,我帮你再搞一次吧!先说好啊,下不为例!”
郭登连连点头:“是是是,绝对最后一次了!不过,我还得嘱咐您几句,也算是互通有无了!我升官之后,厕神就换了别人了。厕神一般每月的初六、十六、二十六出来巡视,一般都是后半夜,人要是撞见了,不死即病。上次,有一位起居八座的大官就撞见我半面,卧病一个多月才好呢!哥儿们把这事告诉亲朋好友,也就能趋吉避凶了。阴曹地府里的大小官吏,大多福薄德浅,时常忍饥挨饿,哥儿们不妨经常供奉一些果品肉食,招待八方神鬼,将来必有福报!”
钱方义道:“你我人鬼殊途,偶然相见相谈甚欢,已经情同兄弟了!转经的事,我明天就办!谢谢你的告诫了!”
第二天,钱方义大发善心,请人写了七七四十九卷金刚经,高僧诵读焚烧祈愿。整整一天才功德圆满。
当夜,钱方义梦见郭登再次致谢:“哥儿们,我实在是太感动了!这下换了个大厨伺候我,简直享受天神的待遇了!多谢你了!以后你一有什么危难,我一定事先告知你!之前跟你说的泛祭八方神鬼的事可别忘了!”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秋,钱方义的堂兄和李复言在馆阁相见,秉烛夜话时,说及此事,李复言将其记载下来。
八座:亦作“ 八坐 ”。 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东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三国 魏、南朝 宋 齐 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隋 唐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 清代则用作对六部尚书的称呼。后世文学作品多以指称尚书之类高官。
殿中侍御史: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两晋南北朝沿置。隋改称殿内侍御史。炀帝时省。唐复置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台中食坐之南有横榻,名“南床”,为侍御史专席,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正八品下)均不得坐。侍御史称“台端”、“端公”,殿中称“副端”。宋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元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后提高至四品。明初尚置,洪武九年(1376)废。
阴阳两界,会不会是两个空间偶有重叠呢?所谓鬼神,不过是另一空间的人呢?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
466、王昌龄祷神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琅琊人王昌龄从苏州驾船驶往京国,船行至马当山,遭遇风暴。
船家说道:“这马当山上有座神庙极为灵验,来往客商行人都要备下祭品去祈求平安,我们要不去,这风暴看来是不会平息的。”
王昌龄不愿下船,但还是令人备下美酒、脯肉、纸马等祭品,又见行李中有双草履子(即草鞋,唐代小脚女子穿的一种当时流行的草鞋),也一并交给仆从,道:“酒肉纸马献给山神,草履子嘛,就进献山神夫人了!”
王昌龄还笔走龙蛇援笔立就写了一首诗:
青骢一匹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里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吩咐仆从将诗在神像前焚烧,以示诚心歉意。
仆从拎着祭品下船到山神庙祈祷一番,返回舟中风暴已息天已放晴。王昌龄立即下令开船。
走到半道,王昌龄忽然想到,自己一把随身携带的错金小刀放在草履子内,一时忘记了,竟被随之拿到神庙当祭品了。
王昌龄有点惋惜,但又觉得不值得返回再取,只得继续前行。
船又行驶了四五里,一条长约三尺的赤红鲤鱼从水中跃上船来,被船家一把按住。
王昌龄大笑:“送上门的鲜物,难得难得!”
仆从杀鱼烹饪,刚剖开鱼肚子,那把错金小刀金灿灿地掉了出来,登时,满船人惊叹不已。
王昌龄叹道:“马当山神也是个信义之神啊!古书上载有东晋时葛仙翁葛洪命鱼送书信的事,古诗赞为‘剖锦得素书’,一直觉得是虚妄之谈,现在才信以为真啊!”
马当山在江西彭泽县东北四十里,安徽东流县西南七十里,山形似马,横枕大江,回风撼浪,舟船艰阻,山腹有洞甚深,山际有马当庙,《唐?陆龟蒙?马当山铭》:“天下之险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
唐 谷神子《博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