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154、红线
  
  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家的侍女,容貌清秀聪明伶俐,善弹琵琶,又通经史,被薛嵩所宠爱,做了他的“机要秘书”,号为“内记室”。
  一日,军中大摆宴席,鼓乐喧嚷推杯换盏,酒宴正酣时,红线对薛嵩说道:“刚才听到羯鼓声音凄凉,肯定是出什么事儿了。”
  薛嵩也略懂音律,点头说道:“我也听出来了,待会儿问问就知道了。”
  于是询问部将,一位部将凄楚地说道:“我老婆昨夜死了,现在战事紧张,我也不敢请假回家奔丧。”
  薛嵩不禁暗自钦佩红线的先见之明,給部将放了假让他回家好好办理丧事。
  当时是至德(756年7月-758年2月)年间,安史之乱风卷残云天下大乱,两河未宁,朝廷刚刚设立昭义军,以滏阳(今河北邯郸境内)为藩镇,命令薛嵩为节度使,控压山东(“山东”在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多见于秦汉时期,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地区。而近代的山东多只是指的山东省一带)。战乱未息军府草创,到处乱哄哄的,人心浮动。朝廷命令薛嵩将女儿嫁给魏博(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又令他的儿子娶了滑州(今河南安阳滑县)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三个藩镇相互联姻,互为掣肘,成掎角之势,拱卫关中腹地,同时也便于朝廷管理控制。
  当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实力最雄厚,田承嗣身染热毒风,到了夏天情况更糟简直痛不欲生,每次都跟人说:“唉,我要是移镇山东,能凉快点,或许能延缓几年性命。”于是,下令精选军中骁勇之士三千人,组建“特种部队”,日夜操练,享受超级高薪,又选其中的三百人做了自己的贴身保镖,日夜不离左右。随后,请神问卜挑选良辰吉日,准备举兵南下,吞并潞州。
  消息很快传到薛嵩耳朵里,薛嵩自知不敌,日夜惆怅唉声叹气,却又无计可施。
  夜里,薛嵩睡不着觉,拄着手杖在庭院里漫步,不时长长叹息。红线听到,问道:“主公这一个月来,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莫非是担心北边的强敌吗?”
  薛嵩:“唉,田承嗣气焰熏天实力强大,现在朝廷自顾不暇不能为我主持公道,我又难以匹敌,愁啊!”
  红线笑道:“主公勿忧,我虽然出身低微,但一定能为您分忧解难。”
  薛嵩一听,有些惊异:“哎,我倒真不是在乎自己的高官厚禄。我继承父祖基业,受朝廷厚恩,一旦失去领地,我家世代几百年的威名就丧失殆尽了!”
  红线:“小意思了,瞧把你给愁得!我这就去一趟魏博,看看他们到底搞什么飞机?一更去,三更回!”
  薛嵩不禁惊诧:“哎呀,不知道你是异能之士,我真是有眼无珠啊!只是,你这次去万一办不成事,不是给人口实吗?”
  红线:“我去,没有办不成的事,放心好了!”
  红线回到闺房,梳起乌蛮髻,攒上金凤钗,穿上紫绣短袍,脚蹬青丝鞋,额头上系着一条丝带,上书太乙神名,拈香一拜,英姿飒爽举步生风,飞身腾空而起,片刻消失无踪。
  薛嵩瞠目结舌,良久才缓过神来,正襟危坐闭目养神,但始终难以安神。就起身独酌,平日里酒量不佳的他,居然喝了十几杯酒也没有丝毫醉意。
  忽然,觉到屋角一阵微风旋起,好像一片树叶轻落于地,赶紧起身相迎,红线已经进屋了。
  薛嵩惊喜:“怎么样,事情办妥了吗?”
  红线笑道:“我办事你放心。”
  薛嵩:“有没有杀人?”
  红线:“没有,就是取了田承嗣床头的金盒为证。”
  红线把金盒交给薛嵩,说道:“我子夜前三刻钟到达魏博,飞跃几道门户,才来到田承嗣的府邸,他的贴身保镖就在门外廊下酣睡,呼声如雷。院外军士戒备森严,往来巡查呼喝不断。我飞身来到窗外,撬开窗子,进入卧室,倒悬于房梁之上,静待时机。田承嗣高卧帐内,头枕犀角,发髻套着黄色绸缎,枕下微微露出七星宝剑,剑旁放着一个金盒,盒子里边放着自己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另有名贵香料和珍珠覆盖其上。田承嗣飞扬跋扈,就连睡梦中都显现出嚣张气焰,但他做噩梦还都没想到,我那会儿要杀他易如反掌!当时室内灯火通明,香炉内静香扑鼻,四个丫鬟陪侍左右,墙壁上挂着的兵刃寒光四射,四人都十分警惕。但夜深人静,四人困意上来,有的头触屏风打瞌睡,有的拿着毛巾拂尘磕头打盹儿,轻声打呼噜。我指力轻弹,击中四人穴道,她们立刻就像死猪一样昏昏睡去,摘取她们的簪子,掏摸她们的衣服,都无动于衷。这才放下心来,潜入帐内,盗取金盒飞身归来。出魏博城西门,腾云二百余里,见铜雀台巍峨壮丽,漳河水浩浩荡荡东流而去,晨风清凉如许,淡淡的斜月依稀倒挂天际,映衬着一片树林静谧安详。见此美景,我不禁忘却了奔波之苦。想到大人对我的厚恩,无以为报,昼夜辗转奔袭,往返七百余里,入危邦,过五六城池,为主分忧解难,心里比蜜甜啊!”
  薛嵩听罢喜出望外,厚赏红线。而后,写了一封书信,令人快马加鞭送给田承嗣,信上说道:“昨天晚上有位客人从魏博城来,自称拿到田大帅枕边金盒一个,我不敢接受,还是派人还给你吧,应该不是真的吧?”
  使者带着金盒书信昼夜马不停蹄,到第二天夜半才到魏博,见满城大索人心惶惶,一问才知道是搜寻金盒。使者赶紧请军士通报,来到大帅府。田承嗣亲自接见,使者递上金盒,田承嗣汗毛倒立几乎晕倒。他请使者驿馆歇息,酒宴款待,金银赏赐。第二天,又亲自送来锦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奉献薛嵩,谦卑地写书信说道:“亲家,咱都是自家人,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啊!我身体有病,脑子却没病,你一定听到什么风声了,跟我开玩笑。哥们儿,真的,我真没啥不轨企图。那些特种部队,不过是用来缉拿盗匪的,你也知道,我们魏博地面儿不太平,老出恐怖分子啸聚山林跟我作对,我也是不得已啊!亲家,您一定要相信我,要不然,我就不干了,卸甲归田得了,也省得您不安心。”
  从那儿以后,一两月间,河南河北两处藩镇亲如一家,往来使者不绝于道。红线见祸事已平,就想离开。
  薛嵩当然舍不得了,说道:“你本来就是我们家人,怎么说走就走呢?再说,这兵荒马乱的,你能去哪儿啊?你是不是觉得我待你不好啊?我可全指望你了,要不你提个条件,别怕吓着哥,只要你提要求,我一定办到!”
  红线不禁一笑:“主公说哪里话啊?富贵于我如浮云啊!我前世本是男人,游学江湖仗剑天下,读神农药书,救世人病患。当年,我们邻居家有一孕妇被人下了蛊,我太大意了,认为不过是小儿科恶作剧,救她不在话下,草率地给她服用了芫花酒,没想到,她中的蛊很厉害,没多久就死了,肚子的双胞胎也随之而去。我等于是间接害死了三条性命。这一下子就遭了天谴,罚我转世投胎成为女子,不但要做使唤丫头,还要做贼。所幸的是生在主公家,主公累世名门待人厚道,我才没有受苦,至今已经十九年了。我本修道之人,身厌绫罗绸缎,跟着你,日日珍馐美味,宠爱有加,富贵已极,到如今,缘分已尽了。现在大唐命不该绝,天下倾心百姓思定,偏偏有田承嗣这样的小人,违反天道意图不轨,我上次替您去魏博,不但是为了报恩,还是为了匡扶天道。两镇交好,万千百姓免于生灵涂炭。稍事警戒,使乱臣贼子惊惧,社稷良臣安心。我一个小女子,能做到这样,也算立功不小,足可为我前世赎罪了。现在是时候隐居世外,潜心静修,延续我前世的修行了!”
  薛嵩不禁怅然:“你意已决,我也拦不住你,我赠你千金,留作日后花用吧。”
  红线笑而婉拒。
  当夜,薛嵩大会宾客,为红线送行。薛嵩依依惜别,举杯敬献红线,红线一饮而尽,豪侠如男子。薛嵩请宾客冷朝阳赋诗一首,当场吟诵: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
  吟罢,薛嵩不胜悲伤,红线也黯然洒泪,假意喝醉离席,不知所往。
  
  
  我总觉得唐代小说都很多类似的地方,聂隐娘、昆仑奴和红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崇尚道教,很多故事道家意味很浓,字里行间透出一股仙气,主人公个个来无影去无踪,身怀绝技又品格高尚,洒脱不羁却又豪侠仗义,超然绝尘却又心怀天下,读罢如饮醇酒久而弥笃。
  
  
  唐 袁郊《甘泽谣》
  
  
  多谢楼上诸位支持了,你们的回帖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源泉啊!继续努力了!
  155、素娥
  
  武则天时,其侄武三思被封梁王,权倾朝野、有恃无恐、骄奢淫逸、不可一世。武三思得到一位乔氏美女,歌喉婉转清丽如天籁之音,舞姿曼妙摇曳生姿如风摆杨柳,楚楚动人娇艳欲滴,武三思视若珍宝。但乔氏品行高洁,不堪武三思粗鄙浅薄,在洛水跳河自杀。武三思暴怒,将乔氏一家满门抄斩鸡犬不留,凶残歹毒令人发指。
  其后,有小人见武三思闷闷不乐,就跟他说:“相州(今河南安阳)凤阳门外有一个宋婆子,膝下一女名唤素娥,国色天香兼有一手五弦琴绝艺,王爷要想得到她,花点金子就行了,比那乔氏女更销魂啊!”
  武三思一听眉飞色舞,当即派人携重金礼聘。
  素娥被带回来,果真名不虚传,武三思看一眼,早已魂飞魄散。大喜之下,大摆筵席,请百官来贺。当晚,高朋满座群贤毕至,唯独纳言(也就是侍中,为门下省长官,官居正二品,和尚书仆射、中书令同为宰相)狄仁杰称病没到。
  武三思觉得狄仁杰不给面子,席间骂骂咧咧含沙射影。筵席完毕之后,早有人告知狄仁杰。
  第二天早朝,狄仁杰一见武三思就解释:“王爷,不是我不给面子,昨晚老毛病犯了,绞肠痧,足足拉了几十次,去你那儿实在不方便啊!再说,听闻您新得一佳丽,满朝文武莫不啧啧称赞,我也想一睹芳容啊!你要再摆宴席,提前通知我,我一定第一时间赶到!”
  武三思历来知道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股肱之臣,不但文韬武略手握权柄而且备受宠信,一时得罪不得,见他主动解释,也就就坡下驴,一笑置之。
  武三思回去告诉素娥,得意道:“人说狄仁杰刚正不阿,我看也不过如此,谅他也不敢得罪我。”
  素娥不禁担忧:“狄大人是刚毅果决正气凛然之士,不是风流淫邪之辈,王爷何必勉强他呢?再摆宴席,就别叫他来了。”
  武三思哪里肯听,恶狠狠地说道:“谁敢阻碍我开心,我就杀他全家,绝不客气!”
  几天之后,武三思再次设宴。狄仁杰果真第一个来到,武三思高兴得合不拢嘴,特意请狄仁杰坐上座,亲自倒酒殷勤备至。王公贵戚次第到来,见狄仁杰赫然高坐,不禁叹服武三思之能耐。
  宾客到齐了,狄仁杰请武三思唤出素娥歌舞表演,以助酒兴。不料,老仆慌里慌张地出来禀报:“素娥不知道藏哪儿去了,府内上下都找遍了,不见踪影。”
  举座皆惊。
  武三思涨红了脸,气急败坏拍桌子骂娘,命令阖府搜查。自己也不甘心,亲自到内室寻找。忽然,他闻到墙缝儿间一股麝兰幽香扑鼻而来,凑上去侧耳倾听,隐约素娥的声音,游丝般细微,武三思惊异不已,仔细查看,赫然看见素娥隐介藏形在缝隙内,只有一寸大小,再三哭拜:“王爷,我不让你请狄大人,你偏不听,他一来,我就活不了了!”
  武三思纳闷,忙问其故。
  素娥说道:“我是个花妖啊,上天派我下界不为别的,就为诱惑王爷,使武周皇室声色犬马不问世事,不久后李唐皇室必定复兴,此乃天数非人力可违。狄大人禀赋刚正,妖邪之辈见他,必被他的正气所伤,立刻灰飞烟灭。所以,我躲在这儿不敢见他。王爷待我深情厚意,我有一句肺腑之言相劝,请您款待狄大人,千万别冒犯他,否则祸在不测,武氏一门恐怕有灭顶之灾啊!”
  说完,素娥消失了。
  武三思吓坏了,面无人色地出来,称素娥得了重病,不能出来表演了。所有人都意兴阑珊,渐次离去。武三思挽留狄仁杰,谦卑有礼战战兢兢,搞得狄仁杰也莫名其妙。
  第二天,武三思进宫面见武则天,密奏此事,武则天也不禁仰天长叹:“上天示警,不可不信啊!”
  
  
  武氏一门,果真这么讨人厌啊!武则天这老婆娘,难辞其咎!
  
  
  唐 袁郊《甘泽谣》
  
  作者:醜的寡毒 回复日期:2010-4-27 14:44:00 762#
  
    《隗炤:金子在哪儿你知道》--不信所谓的“封建迷信”,但不得不信“易经玄说”确实有些东西解释不了,有些东西太玄乎了,哈哈!
  
  还是那句话,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4-26 21:00:00 703#
  
    作者:下河摸鱼儿 回复日期:2010-4-24 21:21:00 677#
    
      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4-24 20:45:00
      --
      原来青鸟是代表幸福的啊,那我要养一只不会飞走的才好.
      
      话说老兄,你的名字又是什么意思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名字确实是瞎起的,连俺都不知道是啥意思。
  
  
  回行镖是澳洲土著的特殊捕猎用具,呈弯曲状,手握一头扔出去击中目标后,会回旋飞回主人手中,很是神奇!
  156、蒋武-森林奇遇记
  
  唐敬宗李湛宝历(825年正月-827年2月)年间,循州河源(今广东河源市)猎户蒋武,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胆气豪勇,是远近闻名的神射手。他经常独处山岩绝壁丛林沟壑之间,等候猎物,只要豺狼虎豹狗熊麋鹿出现,搭弓引箭,每矢必中,一箭穿心,应者立毙。
  一天深夜,蒋武在森林里临时搭建的木屋里休息,忽听外面急促的敲门声,蒋武隔着门缝一看,一只猩猩骑在一头大象身上,人模狗样的。蒋武久在山野,知道猩猩会说人话,问道:“干嘛呢猩猩?骑大象身上装孙子呢?”
  猩猩很诚恳地说道:“装不可耻,装得可耻才可耻。大象兄有难,知道我会说人话,这才请我来求你呢!”
  蒋武:“哦?有什么难啊?有事儿您说话,我的地盘我做主!”
  猩猩:“此去山南二百多里,有一处大山洞,洞内近日出现一条巨大的毒蛇,长一百多尺,双目如电,牙齿利如刚刃,就连英雄一世的大象兄族人,被毒蛇吞啮的不计其数。听说大哥您神射天下无双,特地请您仗义出手相救,只要您带上毒箭射他丫挺的,定能解救象族于危难之间,不但一举奠定您的森林之王地位,大象兄还会重重报答您的!”
  话音刚落,猩猩胯下的大象跪了下来,涕泗滂沱泪如雨下。
  猩猩:“大哥,还等什么,走吧!难道你害怕蛇吗?”
  蒋武急了:“我怕它?切,小小长虫,敢这么嚣张,不灭了它,我以后还怎么在这片林子混了?”
  说完,开始准备弓箭,箭簇打磨锋利再淬上毒药,放进箭囊码放整齐,背上一支最硬最结实的弓,登上大象背,意气风发地踏上征程。
  一路西行二百余里,大象举步生风顷刻而至。蒋武抬头望去,果见洞穴岩石之上,一条大蛇眼射寒光,数百步内都能看到,像探照灯似的。蒋武临危不惧,张弓引箭,一支箭风驰电掣般射中蛇眼,大象背着他赶紧仓惶后退奔逃。大蛇狂吼一声,如晴空霹雳声震山野,身体蜿蜒跳跃挣扎行进数里之遥,凡经过之处,草木如火烧般化为灰烬。一直到黄昏时分,大蛇才死翘翘,不再折腾。
  大象又载着猩猩和蒋武回到洞穴,见象骨和象牙堆积如山,大象不禁潸然泪下,甩鼻嘶吼。十只大象出现,都用长鼻子卷着珍稀无比的红色象牙,前腿跪下敬献蒋武。蒋武来者不拒,慨然收下,猩猩也告辞而去。大象载着象牙和蒋武,返回木屋。自此,蒋武豪富冠绝当地。
  几个月后,又有另一只猩猩骑着一头老虎求见蒋武,当即奉上几十枚金钗作为见面礼。猩猩乙说道:“这头老虎很可怜,一窝三个儿子,小日子也算过得去。突然遭遇横祸,不知哪儿跑来一头黄色巨兽,擒住老虎兄的三个儿子,当场咬死不说,还吸食了小老虎的脑浆子,简直令人发指啊!前日听说英雄仗义出手,解救大象一族,森林百兽至今称颂不绝,现在老虎一门遭逢横祸,您现在是森林之王,岂能坐视不管?还请英雄再度出马啊!”
  蒋武一听志得意满,提着弓箭就骑上老虎背,说道:“包在我身上了,什么怪兽,敢这么放肆,也没打听打听这里谁是老大?”
  老虎健步如飞,蒋武只觉耳边风声四起,两边树木迅疾后退。忽然,前日那只猩猩骑着大象拦住了去路,那猩猩说道:“恩公,千万别上当啊!你胯下老虎不是好东西!他们一共五头恶虎,为祸一方,已经吃了很多人了!如今天降神兽惩恶扬善,已经灭了他们四头了,你看看它给你的金钗就知道了,这帮混蛋只吃女人,你可千万别上当啊!你身边的猩猩也不是好玩意儿,他们是一伙的!”
  蒋武迟疑片刻,胯下老虎发狂般左蹦右跳上下窜动想要将他扔下来,蒋武心知不妙,飞身落地,就势打了一个滚儿,那猛虎咆哮着冲上来,蒋武冷冷一笑,张弓引箭,一箭射进猛虎的血盆大口之中,顿时血流驱逐,瞬间倒地身亡。老虎背上的猩猩乙想逃走,被蒋武大步赶上前去,一把捉住,生生扯成两半,掷于地下。
  于是,蒋武来到虎穴,搜到无数金银簪钗和鲜血斑驳破碎不堪的女人衣服,请大象载着,运回家中,都悬挂在门楣上,请附近村民前来认领。来认领的百姓无不为之流泪,都称家眷被老虎叼走,料定死于虎口,不想还能拿回遗物,纷纷称颂蒋武神勇仗义。
  蒋武办完此事后,心事重重,悄然变卖家产背井离乡,再也不打猎了。
  
  
  这故事简直就是一篇古代童话啊,传奇、有趣、神妙而且发人深省啊!
  
  唐 裴铏《传奇》
  
  怎么删掉这些广告啊?
  原文如下:
    
    宝历中,有蒋武者,循州河源人也,魁梧伟壮,胆气豪勇。独处山岩,唯求猎射而已。善于蹶张,每赍弓挟矢,遇熊署虎豹,靡不应弦而毙,剖视其镞,皆一一贯心焉。忽有物叩门,甚急速;武隔扉而窥之,见一猩猩,跨白象。武知猩猩能言,而诘曰:“与象叩吾门,何也?”
     猩猩曰:“象有难,知我能言,故负吾而相投耳。”
     武耳:“汝有何苦?请话其由。”
     猩猩曰:“此山南二百余里,有嵌空之大岩穴,中有巴蛇,长数百尺,电光而闪其目,剑刃而利其牙,象之经过,咸被吞噬,遭者数百,无计避匿。今知山客善射,愿持毒矢而射之,除得此患,众各思报恩矣。”
     其象乃跪地,洒涕如雨。猩猩曰:“山客若许行,便请挟矢而登。”
     武感其言,以毒淬矢而登。果见双目,在其岩下,光射数百步。猩猩曰:“此是蛇目也。”
     武怒,蹶张端矢,一发而中其目;象乃负而奔避。俄若穴中雷吼,蛇跃出婉蜒,或掖或踊,数里之内,林木草芥如焚。至瞑蛇殒。乃窥穴侧,象骨与牙其积如山。于是有十象,以长鼻各卷其红牙一枚,跪献与武。武受之,猩猩亦辞而去,遂以前象负其牙而归。
     武乃大有资产。
     忽又有猩猩跨虎,持金钗钏数十事而告曰:“此虎一穴雌雄三子,遭一黄兽,擒其耳,醢其脑。昨见山客脱象之苦,因来相投。”
     武挟矢欲行,见前者跨象猩猩至,曰:“昨五虎凡噬数百人。天降其兽,食其四矣。今山客受赂,欲射兽,是养虎噬人,观其钗钏,可知食妇人多少。跨虎猩猩,同恶相济。”
     武惭曰:“吾当留意。”
     回矢殒虎,踣其猩猩。悬钗钏于门。村人多来认云:“为虎所食。”
     武一无所取。
  
  157、韦玭马祸
  
  京兆长安人韦玭,小逍遥公韦嗣立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孟州氾水县(今属河南孟州市)。因为祖上豪富,养成了纨绔子弟习气,加上自幼缺乏管教,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在乡里横行霸道无所顾忌。不喜读书不事产业,最喜欢的就是骑马,每每策马狂奔在田野之上,到处毁坏庄稼,因为他有势力,事后总会加倍赔偿人家,当地农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喜欢骑马同时也能相马、驯马,大多千里名驹埋没民间,他一眼便识得,抑或桀骜不驯顽劣异常的野马在他手上,都能训得服服帖帖。但他又喜新厌旧,只要玩腻歪的马冲他尥蹶子或者呲呲牙,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非杀即卖,绝不犹豫,心肠很硬。
  咸通(860年十一月--874年十一月,是唐懿宗李漼的年号,共计15年)末年,韦玭呼朋唤友在集市酒肆喝酒,酒至半酣歌舞正狂,一个卖白马的人经过酒肆,韦玭当时眼前一亮,赶紧叫住那人,说道:“这马神骏非常,当世罕有,我买下它了!”
  卖马的人窘迫已极,见人识货,马上出了个高价钱,韦玭毫不犹豫,当即掏银子,而后窜上马背,风驰电掣策马狂奔于街市之间,贩夫走卒行人商贾躲避不及,多有摔倒受伤的,韦玭幸灾乐祸怪笑一声,扬长而去。
  韦玭的仆人赶紧骑上一匹马追随,但始终追赶不上。顷刻间,韦玭策马出城,登上东边的荒原,绝尘飞驰十余里,早不见仆人跟随的影子。韦玭感觉白马迅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眼前的山川草地倏忽变得不清晰了,耳边只有嗖嗖的风声。一下子汗如雨下,已然酒醒,猛拉缰绳想要止住白马,但白马不听使唤,继续一路狂奔。韦玭举起钢鞭抽打,但钢鞭一触马臀,就觉手腕一麻,钢鞭脱手坠地。韦玭脑袋“嗡”地一下大了许多,知道自己遇到敌手了,立刻紧紧抱住马脖颈,紧收双腿夹住马腹,不使自己坠马,而后凝神四处查看,白马奔腾之下,已经来到一棵大桑树下,韦玭施展轻身功夫,一跃上树,“腾腾腾”像猴子一样极力往上爬了几丈高,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已经脱险了。
  可是他错了!白马跑过桑树十几步远,已经意识到背上一轻,转身回到桑树下,仰视韦玭,怒目圆睁寒光四射,前蹄蹬住桑树干,拼力摇晃敲打,仰天嘶吼震耳欲聋,韦玭心胆俱裂,死死抱住树枝不松手,心中叫苦不迭,浑身瑟缩发抖。
  不一会儿,白马见弄不下韦玭,张开大嘴开始啃咬树干,发出“咯吱咯吱”恐怖的声响,树皮很快被撕下来一大块,片片桑叶纷纷落下。韦玭知道再这样下去无异于等死,强自镇定下来,四处张望,见树下不远处有一口枯井,被厚厚的枯叶所覆盖,不禁心跳加速暗自狂喜。他攀枝援藤,朝井口艰难地移动,估摸着可行时,闭上眼睛大吼一声,跳了下去,正好穿过枯叶落入井中。刚到井底,全身摸了个遍安然无恙,韦玭如蒙恩赦,喜不自胜。不料,抬头望天,见那匹白马已经来到井口窥伺,目露凶光,仰天嘶鸣,而后竟然义无反顾地跳了下来!
  井底一隅之地,韦玭避无可避,被白马庞大的身躯重重地活活压死。白马也低鸣哀号良久,断了气。
  
  
  
  老话说得好,玩鹰的被鹰啄了眼珠子,韦玭正是如此!
  
  
  注:唐中宗时,韦嗣立家资豪富,在骊山鹦鹉谷营造一处别墅,清幽雅致别有洞天,唐中宗李显曾经慕名而至,跟主人韦嗣立把酒言欢畅游其间,李显对这处别墅赞不绝口,称韦嗣立为“小逍遥公”。本故事中的韦玭就是韦嗣立的后人。
  
  
  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
  
  作者:dddeeer 回复日期:2010-4-27 21:52:00 777#
  
    蔡书生
        
  呵呵,太牛了!
  袁枚的《子不语》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些故事很类似,这篇故事跟02、半夜撞鬼胆气要壮
  异曲同工啊!
  作者:dddeeer
  
  哈哈,兄台完全可以自己开贴了,写得很不错,我一定去捧场哦!
  作者:dddeeer 回复日期:2010-4-27 22:55:00 782#
  
    袁枚的故事写的诗意些,,,纪晓岚的故事一直觉得匠气太重
  
  没错,纪晓岚太注重世道人心说教味太浓,也许是官做得太大的缘故吧!
  158、埋蚕种祸
  
  唐懿宗李漼咸通庚寅年(即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洛阳闹饥荒,谷价昂贵,百姓流离失所,饿殍充塞于沟壑之间,乞丐不绝于道。洛阳附近多有种桑养蚕的人家,但饭都没得吃了,谁还买得起绫罗绸缎?桑叶都被当成粮食贩卖,一斤桑叶居然卖到六两银子!
  新安县慈涧店北村农户王公直,种了十几株桑树,长得异常茂盛,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王公直见形势如此,不得不跟老婆商量:“老婆,现在闹起粮荒,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眼看也要去要饭了,还养什么蚕啊?照我说,现在人都饿极了,桑叶都能卖上好价钱,我们不如把蚕扔了,摘下桑叶去集市上卖了买粮食,我算好了,咱这十几株桑树的叶子,起码能卖一千万钱,换的粮食够我们一家吃一个月了,到那时候,就赶上秋天收麦子了,今年也就饿不死了,你觉得呢?”
  他老婆也只得同意,总不能守着桑树和蚕,活活饿死吧?
  于是乎,夫妻二人忍痛将几蚕帘的蚕都拿到田野里,挖坑埋了。很多邻居都看见了,心疼归心疼,也都无可奈何。
  第二天,两口子把采下来的桑叶拉到集市上卖了,买了一个猪臀尖,还有很多饼子干粮,欢天喜地地回家。
  经徽安门出城,守城门的军士见王公直背囊里滴出鲜血来,赶紧上前盘问,王公直说道:“军爷,没别的东西,刚卖了桑叶挣了点钱,买了个猪臀尖还有一些干粮。”
  军士照规矩必须检查,打开背囊一看,里边居然是一支鲜血淋漓的人手臂,好像刚肢解下来的一样!
  王公直吓坏了,百口莫辩,夫妻二人被绑赴留守衙门审问。留守见事情严重,马上递解到河南府,河南府尹琅琊人王公凝亲自审问验看,王公直吓得浑身筛糠,详述自己如何埋蚕、摘桑叶、卖桑叶、买粮食和猪臀尖的全过程,府尹觉得王公直老实巴交,不像是在说谎,于是亲率衙差属吏带着夫妻二人来到慈涧店北村,村民们都称可以证明王公直确实埋了一些蚕,埋蚕的时候都哇哇地哭,怎么可能杀人呢?
  于是,府尹率众来到埋蚕地点,衙差挥掀开挖,居然挖出一具人的尸体,取来那只手臂一接,居然成了一具完整的尸体!王公直彻底崩溃了,瘫软于地形容痴傻。他老婆呼天抢地大呼冤枉,却没人理睬。
  府尹思量再三,终于宣判:“虽有村民作证,王公直也的确不像杀人凶徒,究其种祸原因,实由埋蚕引起。蚕是天地间一灵虫,绵帛锦缎之根本,故意将他坑杀,跟杀人无异,所以,应该严惩不殆以儆效尤!”随后,王公直夫妇二人被拉到集市上杖毙,街坊邻里多有为他们鸣冤叫屈的,但也无补于事。
  王公直夫妇死后,衙差再去埋尸地点查看,哪里还有什么人的尸体,都化作重重叠叠腐烂的蚕尸了!
  
  
  
  我觉得此案绝对是个冤案,我试着推理一下——当时闹饥荒,桑叶可以食用,而且卖得很贵,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王公直种的十几株枝繁叶茂的桑树,不但是粮食,简直就是金条啊!害他们的一定是邻居!比如说,某邻居饥肠辘辘又毫无办法,自然想偷他们的桑叶,或吃或卖钱,总之是为了活命!可是一夜之间,桑叶都被摘光了,这位邻居没了活路岂能不恨?他一定先杀一个人,记住,当时正闹灾荒,杀一个人根本没人注意!砍掉一支手臂悄悄装进同样的背囊带身上,一路跟踪王公直夫妇卖桑叶买猪臀尖和粮食,而后趁其不备,偷龙转凤移花接木,换了背囊!王公直当然要争辩,到埋蚕地点查看,请大家注意了,埋蚕地点很多邻居都知道!穷乡僻壤又闹饥荒,把蚕尸挖出来,换上人尸体一定神不知鬼不觉!证据确凿,王公直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白白被打死后,因为府尹判词说王公直是因为害死“天地灵虫”才遭天谴的,凶手再趁机把尸体挖出来换上蚕尸,不就不就把事情给圆过去了嘛?凶手已经偷到了王公直卖的猪肉和干粮,肯定还有一些钱,足够过一段日子了,王公直死得冤枉啊!河南府尹无异于草菅人命助纣为虐!
  要我是府尹,必定将王公直夫妇收监,再派人密切注意同村的所有邻居甚至亲朋好友,看看他们有没有异常,谁家有吃的,就抓谁,一定能把真凶给揪出来的!
  
  
  
  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
  
  作者:hydefeng 回复日期:2010-4-28 8:36:00 788#
  
    两天大夜班 追着看完了 早上回来先赶紧的给魇爷回个话
    哥们 可还在等着呢
  
  兄台如此支持,极为感动啊!继续努力了!
  作者:dddeeer
  
  不会了,兄台同道中人啊!
  159、凶犯装鬼
  
  直隶总督唐执玉,即将审结一桩杀人案,府县官已经缉拿凶犯归案,卷宗送至总督衙门,只消明日升堂走个过场,就能“终审判决”了。
  夜半,唐执玉审阅卷宗,忽听窗外有人哭泣,呜呜咽咽令人心怵,逐渐逼近窗户。唐执玉令丫鬟出去看看,丫鬟一出门,就惊声尖叫,倒地昏厥。唐执玉却不惧怕,卷起窗帘,看见一个浑身鲜血淋漓面目狰狞的鬼跪在窗外。
  唐执玉冷冷一笑:“你是什么人?敢来惊吓本官?”
  那鬼说道:“大人,小人名叫李甲,上月无辜惨死,大人不是正在看我的卷宗吗?”
  唐执玉不禁一愣:“恩,是又怎样?杀你的凶犯赵一已经拿获,明日升堂审验,自会将他明正典刑,为你伸冤雪耻,你且退下吧!”
  李甲啜泣道:“大人,杀我的不是赵一,是孟三,州县官贪污纳贿“葫芦提”判案,硬抓了个赵一做替死鬼啊!现在真正的杀人凶手孟三逍遥法外,大人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唐执玉一听,有些惊疑,让李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明,唐执玉听罢,有些相信。
  第二天升堂,嫌疑犯赵一大呼冤枉,唐执玉再三详查案情,越发觉得有问题,当堂斥责州县官冤枉好人,致使真凶漏网。州县官极力解释,并且详述判案过程,但唐执玉听不进去,下令赵一收监,择日重审。
  州县官纳闷,觉得很是无辜,原本铁证如山的案子,上报总督结案往往都是一问即过的,这次却无端被猜疑痛斥,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去求唐执玉的师爷帮忙。
  师爷说道:“这事儿我也觉得奇怪,制台大人好像知道此案内情似的,可又没有明说,着实蹊跷。我也看了此案卷宗,人证物证俱在,赵一定是凶手无疑,现在要翻案,根本说不通啊!这样吧,我去找制台大人聊聊,看看到底出什么事了。”
  师爷来到唐执玉家中,询问个中情由。唐执玉就将昨夜撞鬼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称那鬼的相貌穿衣打扮以及死状,都跟死者遇害当日情况一样,由不得不相信啊!
  师爷也踌躇不已,思量再三,忽然问道:“东翁,那鬼怎么来的你没看到,可他是怎么离去的呢?”
  唐执玉:“翻墙头走的!”
  师爷笑道:“鬼有其形无其质,要想离去必定当即幻灭消失无踪,岂有翻墙离去的道理?”
  唐执玉以手加额:“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当即到墙边查看,居然看到有脚印和血迹,一直延伸到墙外小路上。
  唐执玉说道:“这必定是凶手赵一买通同伙干的,想要推翻州县判决,逃脱法律制裁,真是鬼蜮伎俩无所不用其极啊!”
  随后,严刑审问赵一,果然认承,装鬼的歹徒也锒铛入狱。案情真相大白。
  
  
  我真是佩服这位赵一兄,居然想到这么一个办法来脱罪,幸亏是师爷明察秋毫,否则,一定会被他唬住,以至于真凶逍遥法外,把无辜者当他的替死鬼了!
  
  
  清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wojiaokangyi 回复日期:2010-4-28 11:22:00 795#
  
    白话翻译本书店里本来就可以买到
     楼主在白话的基础上加进一些当代的口头流行语
     难免显得不伦不类 画蛇添足
  
  
  开心就好嘛,何必当真?
  作者:wojiaokangyi 回复日期:2010-4-28 11:28:00 798#
  
    不是这样的 加那些东西就变得不好看了
    加上推理还蛮可以的
  
  
  
  O(∩_∩)O~,兄台还挺执着哦!
  很多人都喜欢啊,包括我自己也喜欢这么写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