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囊尸衣3《残眼》——鲁班尺


黄昏时分,列车徐徐驶进了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他们随着人流出来,然后乘缆车上了两路口,直奔朝天门码头而去,买到了晚上九点的下水船票,预计后天中午便可抵达巫山县城。
码头石阶上有一家火锅店,老远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麻辣香气,邢书记饥肠辘辘,大家也都饿了,于是准备品尝一下重庆有名的毛肚火锅。
进得店来,热辣之气迎面扑来,特制的高大桌凳,铜质的火锅下面炭火熊熊,桌旁的食客们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的盯着锅中翻滚的菜品,炉火熏烤下一个个赤膊汗流浃背,举杯挥箸气吞山河,甚是豪放。
“四位请坐,我们店里的毛肚火锅是重庆最有名的了,今早刚到货的新鲜‘水八块’,要不要尝尝?”服务员看出他们是外地人,于是介绍说道。
邢书记点点头,大家坐下来。
红汤毛肚火锅最初是江边码头船工下力之人吃的,所谓‘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以及牛血旺等),物美价廉,现在已经成为市民百姓喜闻乐见的食物了。
火锅上来以后,邢书记吃的最来劲儿了,嘴里嚼着爽脆的毛肚赞不绝口:“在东北这么多年,光知道酸菜血肠汆白肉和猪肉炖粉条子,哪懂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的美味,哈哈,多吃点。”一面给可儿夹着菜。
“多谢相公。”可儿矜持的答道,在外面用餐她很注意自己大家闺秀的风度,轻轻的蘸着芝麻酱蒜泥碟小口的抿着。
旁边桌上两人在闷头吃饭,一个道士装扮,面色苍白,约有五十余岁,另一中年人则著一身奶白色中山装,两侧太阳穴鼓起,身形健硕发福。
二丫身旁的高凳上端坐着媚娘,前爪麻利的抓起一片毛肚竟然也薰蘸料碟来吃,跑堂的伙计惊讶的不得了。
“小女娃儿,你这只猫很通人性嘛。”隔壁桌上的中年人好奇的转过身来说道。
二丫冲他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哼,包先生,你没看这黑猫一身的邪气么?”那老道表情淡漠,颇为不屑。
“葛道长,小弟怎会看不出来?此猫牙龈萎缩齿凸,双眉稀疏体态龙钟,看上去百岁不止,而猫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年,不但是牠,这几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子邪气。”中年男子淡淡一笑,举起了酒杯。
“贫道多年未曾下青城山,想不到改革开放以来,妖魔鬼怪都现世了。”葛道长手捻胡须冷笑道。
邢书记等人江湖经验极少,不知提防隔墙有耳,几杯酒落肚,借着麻辣烫的热力开始口无遮拦起来。
“二丫,能肯定药王墓就在巫山么?”邢书记的嗓门不低。
旁边桌上的葛道长和包先生闻言心中一动,遂竖耳聆听。
(当年菜园坝火车站到两路口的缆车)

作者:桂小 时间:2014-06-05 11:02:00
尺子兄,八十年代初重庆还是老火锅。
蘸料是 麻油和蒜泥啦。 麻酱是现在新式火锅的蘸料啦。
呵呵。
不过都很好吃。美味啊!!!!
据老重庆们回忆,老毛肚火锅出现于民国十五年前后,发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纪门的宰房街(现长江大桥桥坎下)。当年牛贩子多从川黔大路赶运菜牛来渝,在南岸过夜,翌日早过江,将牛赶到宰房街宰杀。有马氏兄弟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开了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块”的制作和吃法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据说,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
作者:高级放牛娃 时间:2014-06-05 10:59:00
@鲁班尺 8640楼 2014-06-05 10:33:00
尺子,你这是哪年的图哦? ^_^
大约七八十年代以前了。
@鲁班尺 8640楼 2014-06-05 10:33:00
尺子,你这是哪年的图哦? ^_^
大约七八十年代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