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真,点滴记录民间风俗禁忌。

  @Cicook 4162楼
  楼主啊,如果这种情况不允许,必须去的话呢?应该怎么避免呢?
  -----------------------------
  找借口,新娘进家门再出现
  民俗之上梁:
  或许过于隐晦,很多民俗还是让它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好。我挑选一些积极的,当时传播正能量吧。

  在提上梁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馒头。你要跟我说面点店里的馒头?NO!绝对不是。

  《中国风物志》:馒头,传诸葛武侯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   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从此,在民间既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现在的馒头。而有馅的,则成为包子(其上部分为网页摘录)

  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其一:馒头是有馅的。其二:馒头不是给活人吃的。

  为什么要扯上馒头呢?因为上梁一定得要馒头。

  逢起新居,因动地脉而牵阴阳;又因破土而泄地气。如处理不当极易变为类似阴桥的阴地。有的才施工就死人,有的迁居后家宅不安,人丁不旺。

  逢起新居,宜置钱八百文,五谷六升。五谷碾碎将钱藏于内,六进四出(就是六成放钱,四成不放的意思这就是馒头。
  民俗之上梁: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历代建房(包括今天)都是先有柱而后又梁,复有墙,后有顶。这不是一句废话,因为随着科学发展,出现了不按这一规矩建立的住宅,旧时称墙抬梁,现在称砖混结构
  这种结构绝对是不科学的,我们首先不谈迷信,就结构来说砖混结构 结构绝对没有框架结构的房子抗震能力强,更不用说这样的房子结构无法随意装潢。这也是许多买卖二手房的朋友需要考虑的。

  就迷信来说,无柱主家长不顺,无梁主长子不才。在广大农村,这样的房子结构是用来养猪的。
  (小插曲:许多三十岁以上的朋友小名都叫留柱,不是随便娶的。一是老大为女,望续产子;另外一种就是懂的人给的小名,有的直接在前面加姓为学名,别看名字土,大多都能成才)
  回复第4175楼(作者:@zdgrace 于 2013-01-12 10:10)   楼主,请看到这里,梦到死去的朋友,是不是要烧钱给她,之她生前和我是关系很好的朋友。还有我怀孕时就…… ==========

  听你所讲,应该是青年离世,可许与生香三柱,告之逢年过节定当纸钱奉送,但请三日内离开,如不从,桃木钉坟,永远不翻身!三日后请其跟香出门,十字路口点燃离开。记得莫要回头。
  
  回复第4176楼(作者:@杜土 于 2013-01-12 13:00)   @雷疯署黍 2012-7-4 1:31:03   忌讳未婚先孕:如果新人是怀了孕再结婚,那么知情…… ==========

  兄长所言极是:大喜大悲在不同时段与不同生肖相冲相宜。这也就是爱赌之人喜见出棺的原因。可惜兄弟我才疏学浅,未能窥得其中世界。
  
  民俗之上梁:
  很是怀念旧时建房,择好地基与日子。主人家挨家挨户请工,凡首批被请到,皆欢天喜地,到不是因为工钱,而是首批被请的绝对是有本事的,寄托着主人家的信任同时一旦被请,从此在方圆村落身份立刻不同。(就如现在的工程师,走到哪里都可以很自豪的拍着胸脯说:xxx家的房子是我建的)。

  至于工钱,我会告诉你一般是六六角六分么?只是象征性的。师父得到荣誉,主人得到房子,这莫非就是和谐社会了吧?

  师傅们绝对是有本事的人,现在建房靠图纸。可师傅们仅凭记忆,各类木料的长短直径,数量,横斗竖眼,一清二楚,井井有条。那种震撼,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更不用说每个师傅都有绝活,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师傅做的诸葛弩,一直使我成为童伴们的核心,统领群雄。

  据说旧时村中有一位师傅,能赶石头,房子开地基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无法搬动的石头,拿到现在就算爆破都要费去许多时间。可是只要主人家提着两瓶白酒,八块红糖,一升米把他请来。一夜之间巨石会出现在离此一里多的河边。前提是只在深夜赶石,并且赶石前主人家会挨家挨户通知回避。

  可惜在破四旧的年代,村中建一大坝,听说老师傅有这本事,遂将命其当众赶石,后触石而死。直至今天村下沿河边立有许多巨石,年长者仍能说出那块石头出自那家的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