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一会更新
【连载】原创津味神怪小说《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来了来了,终于忙完了
@第貳层皮 2447楼 2014-06-24 10:30:00
卢公子,作为天津老乡,看到您的小说,非常喜爱,虽然工作生活原因,只看到第三章,但是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我本身是一个曲艺爱好者,相当业余,但是想把您的小说改编成天津评书,可以试试,还想问问您这件事可否进行
—————————————————
这本书本身写的就是评书的梁子,以后会录视频的,请关注吧
卢公子,作为天津老乡,看到您的小说,非常喜爱,虽然工作生活原因,只看到第三章,但是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我本身是一个曲艺爱好者,相当业余,但是想把您的小说改编成天津评书,可以试试,还想问问您这件事可否进行
—————————————————
这本书本身写的就是评书的梁子,以后会录视频的,请关注吧
@夏洛是谁 2448楼 2014-06-24 12:48:00
@卢奕天 60楼 2014-02-24 00:52:00
“可不么!放着地上的祸不惹他惹天上的祸。当初,他跟袁三爷争刘庄浮桥清理河道的工程,因为三爷这边抽死签儿的‘菜墩子’尿(sui)了,三爷还好一阵的恼火。如今看来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刘铁嘴绘声绘色讲起了宋三秃子的死因。
现在有些书籍记载都称为“青红帮”,“青红帮”不是一个帮派而是两个不同的帮会组织,其实应该叫“青洪帮”也
—————————————————
这个确实是《清本考源》中记载的,而且青帮,洪帮,白莲教也确实在同一个时代存在过,清朝乾隆年间就是三教共存
@卢奕天 60楼 2014-02-24 00:52:00
“可不么!放着地上的祸不惹他惹天上的祸。当初,他跟袁三爷争刘庄浮桥清理河道的工程,因为三爷这边抽死签儿的‘菜墩子’尿(sui)了,三爷还好一阵的恼火。如今看来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刘铁嘴绘声绘色讲起了宋三秃子的死因。
现在有些书籍记载都称为“青红帮”,“青红帮”不是一个帮派而是两个不同的帮会组织,其实应该叫“青洪帮”也
—————————————————
这个确实是《清本考源》中记载的,而且青帮,洪帮,白莲教也确实在同一个时代存在过,清朝乾隆年间就是三教共存
@ben心在哪 2449楼 2014-06-24 13:43:00
终于来了,先给你顶一下~\(^o^)/
—————————————————
多谢多谢
终于来了,先给你顶一下~\(^o^)/
—————————————————
多谢多谢
@假装洛丽的灭绝 2452楼 2014-06-24 14:23:00
写的不错娃拉巴的更不错。这两天在儿童医院陪床。就靠你的文了。加油
—————————————————
祝健康
写的不错娃拉巴的更不错。这两天在儿童医院陪床。就靠你的文了。加油
—————————————————
祝健康
@第貳层皮 2451楼 2014-06-24 14:18:00
本身就是小说,送那些较真的人一句文言,乐意看看,不乐意看边呆着去
—————————————————
大家不要火气太大,有些读者只是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少而已,有疑问也是正常的,开心重要,其他都没用
本身就是小说,送那些较真的人一句文言,乐意看看,不乐意看边呆着去
—————————————————
大家不要火气太大,有些读者只是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少而已,有疑问也是正常的,开心重要,其他都没用
@夏洛是谁 2464楼 2014-06-26 08:25:00
@卢奕天 2454楼 2014-06-24 16:29:00
@夏洛是谁 2448楼 2014-06-24 12:48:00
@卢奕天 60楼 2014-02-24 00:52:00
“可不么!放着地上的祸不惹他惹天上的祸。当初,他跟袁三爷争刘庄浮桥清理河道的工程,因为三爷这边抽死签儿的‘菜墩子’尿(sui)了,三爷还好一阵的恼火。如今看来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刘铁嘴绘
—————————————————
这个后面会写的,其实都是洪门的分支,洪门最早是源于汉流,白莲教也是汉流也叫白流的一支,青帮是在清朝中期出现,实际的翁钱潘三祖就是洪门中人,所谓青帮漕运也是在清朝合法的组织里卧底,早期的目的也是探听情报保存实力。后来形式所迫才有了变化
@卢奕天 2454楼 2014-06-24 16:29:00
@夏洛是谁 2448楼 2014-06-24 12:48:00
@卢奕天 60楼 2014-02-24 00:52:00
“可不么!放着地上的祸不惹他惹天上的祸。当初,他跟袁三爷争刘庄浮桥清理河道的工程,因为三爷这边抽死签儿的‘菜墩子’尿(sui)了,三爷还好一阵的恼火。如今看来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刘铁嘴绘
—————————————————
这个后面会写的,其实都是洪门的分支,洪门最早是源于汉流,白莲教也是汉流也叫白流的一支,青帮是在清朝中期出现,实际的翁钱潘三祖就是洪门中人,所谓青帮漕运也是在清朝合法的组织里卧底,早期的目的也是探听情报保存实力。后来形式所迫才有了变化
@lovicoisme 2467楼 2014-06-27 08:50:00
楼主我找了一些关于天津卫的灵异故事,不知真假,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收藏爱好】
现在收藏之风日盛,一个外地女孩来天津打工,她在天津开发区(位于塘沽)的一家酒店工作,酒店的女老板对她很好,甚至有点过分,年底了,女孩要回家,老板请她吃饭,都有些喝高了,女老板笑着对打工女孩说:“好妹妹,你知道姐姐有什么爱好吗?姐姐喜欢可爱的东西”说着,非拉着打工女孩到她的闺房一游,打开一个大柜
—————————————————
多谢宝贵资料
楼主我找了一些关于天津卫的灵异故事,不知真假,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收藏爱好】
现在收藏之风日盛,一个外地女孩来天津打工,她在天津开发区(位于塘沽)的一家酒店工作,酒店的女老板对她很好,甚至有点过分,年底了,女孩要回家,老板请她吃饭,都有些喝高了,女老板笑着对打工女孩说:“好妹妹,你知道姐姐有什么爱好吗?姐姐喜欢可爱的东西”说着,非拉着打工女孩到她的闺房一游,打开一个大柜
—————————————————
多谢宝贵资料
正写着了,没太监,当老师就是期末事多,放假就有时间了
人称“海爷”的刘四海早年住在天津老城外西头南大道大酒缸胡同,以卖柴草为生是穷苦出身,生性好勇斗狠。当时在西大湾子横行霸道的共有六家脚行,为了能在永丰屯一带有个落脚地混口吃喝,刘四海曾经带着几个穷哥们一夜之间把这六家脚行的把头绳捆索绑,逐一放进油锅炸了“馃子”。转天,抬着油炸的尸体和一口铡刀挨个给六家脚行的伙计们分肉,就这一手儿,把西头的大大小小的混混儿都镇住了,愣是没有一个敢出来挡横的。
当时的天津南段警察局长是佟大方,刘四海和佟大方并无深交,可是炸了脚行把头出了六条人命,深知官面儿不可能善罢甘休。为了了(liǎo)事他卖了全部家当东拼西凑了一万大洋分成十份,每日去佟大方家拜望,不管人在不在扔下一千大洋转身就走,这样连去了十天就跟佟大方拜了把子。从此,刘四海就成了西大湾子永丰屯显赫一时的大混混儿头子。后来,北京的国民党驻军换防入津,有众多国民党门徒的青帮二十二代通字辈老头子王文德到津门西大湾子一带活动,刘四海拜了王文德正式加入青帮,开山门广收门徒七百多人,成为了在西头跺一脚天津卫都乱颤的黑道霸主。
做寿其实就是过生日,按过去的老规矩,一般的人家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做寿。刘四海今年也就是三十五六的年纪,本来是不想做寿的,可架不住徒子徒孙们撺掇,以傻柱子为首的四大金刚提前半年就开始忙活了。刘四海一是怕冷了徒弟们的心,二是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覆水难收,最后也就听之任之,默许了。
俗话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刘四海为人是义气当先,虽说已经是身为混出了名气的大流氓,可在老邻居面前却十分的低调从不欺压乡里,在这里说两件事足以窥其人品。以刘四海的身份是有包月洋车的,可他每次到了大酒缸胡同老宅,都是提前一个路口下车步行回家,不在邻居面前招摇过市,身上的穿着也是长衫礼帽手拿文明棍儿像一个生意人一般。有次,刘四海刚买了两条鱼拎着回家,刚走到胡同口就遇见一个外来的愣头青,指着鱼说:“爷们儿!你手里的鱼是我的,今天你不给我就别想从这过去!”。胡同里的邻居一看,都替这个人捏了把汗,认为他今天这顿打是躲不过去了,刘四海是这一带的流氓头,你敢抢他,这不是找死么?可刘四海却微微一笑把鱼双手递了过去,扔下了一句话:“两条鱼而已,谁吃不是吃?”转身就走。事后,有人问刘四海怎么不报名,刘四海开怀大笑:“哈哈,报了我的名,我怕吓死他,平日里没有过节儿,两条鱼要了一条人命,犯不上!”
还有次,刚下过一场暴雨,邻居的小孩儿在胡同口玩水,有个歪毛淘气儿使坏给了孩子一块糖说:“一会儿胡同口来辆洋车,洋车上下来一个人穿着长衫戴着礼帽,你要是敢拿石头扔水里溅他一身,我就再给你十块糖。”小孩儿不懂事呀,为了吃糖满口应承。等刘四海回家时,果然把石头扔到积水里溅了刘四海一身,可把家里的大人吓坏了,连连赔不是。刘四海却哈哈一笑:“行!是咱西头的爷们儿货,小小年纪敢惹我刘四海!”然后拍了拍孩子的小脑袋对着孩子的父亲说:“这孩子有出息,等他长大了,我收他当徒弟!”一场是非,在谈笑风声中烟消云散,邻居们暗地里都挑大拇哥,赞成刘四海的心胸广阔有容人之量。
这次做寿为了避免打扰老街旧邻,刘四海没有选在大酒缸胡同的老宅,而是在他最近刚买下的位于西关街街东的一处新院子。吕二傻子拉着卢大少爷来到刘府门前,嚯!那真叫一个车水马龙,来拜寿的三教九流人山人海,此时的西关街真比娘娘庙的皇会还热闹三分。卢一天下了洋车,吕二傻子顺手把半路置办的礼物递了过来,刚要进刘府的大门,忽听得身后一片人声嘈杂,乱乎了一阵之后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八大爷驾到!”
”八大爷”是哪一位?这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这回到刘四海府上拜寿偶遇“八大爷”这才引出来一段,卢大少爷入青帮,孟瞎子盘道怒收“小师叔”。
当时的天津南段警察局长是佟大方,刘四海和佟大方并无深交,可是炸了脚行把头出了六条人命,深知官面儿不可能善罢甘休。为了了(liǎo)事他卖了全部家当东拼西凑了一万大洋分成十份,每日去佟大方家拜望,不管人在不在扔下一千大洋转身就走,这样连去了十天就跟佟大方拜了把子。从此,刘四海就成了西大湾子永丰屯显赫一时的大混混儿头子。后来,北京的国民党驻军换防入津,有众多国民党门徒的青帮二十二代通字辈老头子王文德到津门西大湾子一带活动,刘四海拜了王文德正式加入青帮,开山门广收门徒七百多人,成为了在西头跺一脚天津卫都乱颤的黑道霸主。
做寿其实就是过生日,按过去的老规矩,一般的人家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做寿。刘四海今年也就是三十五六的年纪,本来是不想做寿的,可架不住徒子徒孙们撺掇,以傻柱子为首的四大金刚提前半年就开始忙活了。刘四海一是怕冷了徒弟们的心,二是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覆水难收,最后也就听之任之,默许了。
俗话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刘四海为人是义气当先,虽说已经是身为混出了名气的大流氓,可在老邻居面前却十分的低调从不欺压乡里,在这里说两件事足以窥其人品。以刘四海的身份是有包月洋车的,可他每次到了大酒缸胡同老宅,都是提前一个路口下车步行回家,不在邻居面前招摇过市,身上的穿着也是长衫礼帽手拿文明棍儿像一个生意人一般。有次,刘四海刚买了两条鱼拎着回家,刚走到胡同口就遇见一个外来的愣头青,指着鱼说:“爷们儿!你手里的鱼是我的,今天你不给我就别想从这过去!”。胡同里的邻居一看,都替这个人捏了把汗,认为他今天这顿打是躲不过去了,刘四海是这一带的流氓头,你敢抢他,这不是找死么?可刘四海却微微一笑把鱼双手递了过去,扔下了一句话:“两条鱼而已,谁吃不是吃?”转身就走。事后,有人问刘四海怎么不报名,刘四海开怀大笑:“哈哈,报了我的名,我怕吓死他,平日里没有过节儿,两条鱼要了一条人命,犯不上!”
还有次,刚下过一场暴雨,邻居的小孩儿在胡同口玩水,有个歪毛淘气儿使坏给了孩子一块糖说:“一会儿胡同口来辆洋车,洋车上下来一个人穿着长衫戴着礼帽,你要是敢拿石头扔水里溅他一身,我就再给你十块糖。”小孩儿不懂事呀,为了吃糖满口应承。等刘四海回家时,果然把石头扔到积水里溅了刘四海一身,可把家里的大人吓坏了,连连赔不是。刘四海却哈哈一笑:“行!是咱西头的爷们儿货,小小年纪敢惹我刘四海!”然后拍了拍孩子的小脑袋对着孩子的父亲说:“这孩子有出息,等他长大了,我收他当徒弟!”一场是非,在谈笑风声中烟消云散,邻居们暗地里都挑大拇哥,赞成刘四海的心胸广阔有容人之量。
这次做寿为了避免打扰老街旧邻,刘四海没有选在大酒缸胡同的老宅,而是在他最近刚买下的位于西关街街东的一处新院子。吕二傻子拉着卢大少爷来到刘府门前,嚯!那真叫一个车水马龙,来拜寿的三教九流人山人海,此时的西关街真比娘娘庙的皇会还热闹三分。卢一天下了洋车,吕二傻子顺手把半路置办的礼物递了过来,刚要进刘府的大门,忽听得身后一片人声嘈杂,乱乎了一阵之后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八大爷驾到!”
”八大爷”是哪一位?这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这回到刘四海府上拜寿偶遇“八大爷”这才引出来一段,卢大少爷入青帮,孟瞎子盘道怒收“小师叔”。
王文德入津一段当中的国民党一词不准确,我改下重发
人称“海爷”的刘四海早年住在天津老城外西头南大道大酒缸胡同,以卖柴草为生是穷苦出身,生性好勇斗狠。当时在西大湾子横行霸道的共有六家脚行,为了能在永丰屯一带有个落脚地混口吃喝,刘四海曾经带着几个穷哥们一夜之间把这六家脚行的把头绳捆索绑,逐一放进油锅炸了“馃子”。转天,抬着油炸的尸体和一口铡刀挨个给六家脚行的伙计们分肉,就这一手儿,把西头的大大小小的混混儿都镇住了,愣是没有一个敢出来挡横的。
当时的天津南段警察局长是佟大方,刘四海和佟大方并无深交,可是炸了脚行把头出了六条人命,深知官面儿不可能善罢甘休。为了了(liǎo)事他卖了全部家当东拼西凑了一万大洋分成十份,每日去佟大方家拜望,不管人在不在扔下一千大洋转身就走,这样连去了十天就跟佟大方拜了把子。从此,刘四海就成了西大湾子永丰屯显赫一时的大混混儿头子。后来,直系军阀冯玉祥的驻军换防入津,冯玉祥的部队内部有很多革命党也就是后来的国民党,有众多革命党门徒的青帮二十二代通字辈老头子王文德到津门西大湾子一带活动,刘四海拜了王文德正式加入青帮,开山门广收门徒七百多人,成为了在西头跺一脚天津卫都乱颤的黑道霸主。
做寿其实就是过生日,按过去的老规矩,一般的人家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做寿。刘四海今年也就是三十五六的年纪,本来是不想做寿的,可架不住徒子徒孙们撺掇,以傻柱子为首的四大金刚提前半年就开始忙活了。刘四海一是怕冷了徒弟们的心,二是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覆水难收,最后也就听之任之,默许了。
俗话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刘四海为人是义气当先,虽说已经是身为混出了名气的大流氓,可在老邻居面前却十分的低调从不欺压乡里,在这里说两件事足以窥其人品。以刘四海的身份是有包月洋车的,可他每次到了大酒缸胡同老宅,都是提前一个路口下车步行回家,不在邻居面前招摇过市,身上的穿着也是长衫礼帽手拿文明棍儿像一个生意人一般。有次,刘四海刚买了两条鱼拎着回家,刚走到胡同口就遇见一个外来的愣头青,指着鱼说:“爷们儿!你手里的鱼是我的,今天你不给我就别想从这过去!”。胡同里的邻居一看,都替这个人捏了把汗,认为他今天这顿打是躲不过去了,刘四海是这一带的流氓头,你敢抢他,这不是找死么?可刘四海却微微一笑把鱼双手递了过去,扔下了一句话:“两条鱼而已,谁吃不是吃?”转身就走。事后,有人问刘四海怎么不报名,刘四海开怀大笑:“哈哈,报了我的名,我怕吓死他,平日里没有过节儿,两条鱼要了一条人命,犯不上!”
还有次,刚下过一场暴雨,邻居的小孩儿在胡同口玩水,有个歪毛淘气儿使坏给了孩子一块糖说:“一会儿胡同口来辆洋车,洋车上下来一个人穿着长衫戴着礼帽,你要是敢拿石头扔水里溅他一身,我就再给你十块糖。”小孩儿不懂事呀,为了吃糖满口应承。等刘四海回家时,果然把石头扔到积水里溅了刘四海一身,可把家里的大人吓坏了,连连赔不是。刘四海却哈哈一笑:“行!是咱西头的爷们儿货,小小年纪敢惹我刘四海!”然后拍了拍孩子的小脑袋对着孩子的父亲说:“这孩子有出息,等他长大了,我收他当徒弟!”一场是非,在谈笑风声中烟消云散,邻居们暗地里都挑大拇哥,赞成刘四海的心胸广阔有容人之量。
这次做寿为了避免打扰老街旧邻,刘四海没有选在大酒缸胡同的老宅,而是在他最近刚买下的位于西关街街东的一处新院子。吕二傻子拉着卢大少爷来到刘府门前,嚯!那真叫一个车水马龙,来拜寿的三教九流人山人海,此时的西关街真比娘娘庙的皇会还热闹三分。卢一天下了洋车,吕二傻子顺手把半路置办的礼物递了过来,刚要进刘府的大门,忽听得身后一片人声嘈杂,乱乎了一阵之后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八大爷驾到!”
“八大爷”是哪一位?这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这回到刘四海府上拜寿偶遇“八大爷”这才引出来一段,卢大少爷入青帮,孟瞎子盘道怒收“小师叔”。
当时的天津南段警察局长是佟大方,刘四海和佟大方并无深交,可是炸了脚行把头出了六条人命,深知官面儿不可能善罢甘休。为了了(liǎo)事他卖了全部家当东拼西凑了一万大洋分成十份,每日去佟大方家拜望,不管人在不在扔下一千大洋转身就走,这样连去了十天就跟佟大方拜了把子。从此,刘四海就成了西大湾子永丰屯显赫一时的大混混儿头子。后来,直系军阀冯玉祥的驻军换防入津,冯玉祥的部队内部有很多革命党也就是后来的国民党,有众多革命党门徒的青帮二十二代通字辈老头子王文德到津门西大湾子一带活动,刘四海拜了王文德正式加入青帮,开山门广收门徒七百多人,成为了在西头跺一脚天津卫都乱颤的黑道霸主。
做寿其实就是过生日,按过去的老规矩,一般的人家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做寿。刘四海今年也就是三十五六的年纪,本来是不想做寿的,可架不住徒子徒孙们撺掇,以傻柱子为首的四大金刚提前半年就开始忙活了。刘四海一是怕冷了徒弟们的心,二是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覆水难收,最后也就听之任之,默许了。
俗话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刘四海为人是义气当先,虽说已经是身为混出了名气的大流氓,可在老邻居面前却十分的低调从不欺压乡里,在这里说两件事足以窥其人品。以刘四海的身份是有包月洋车的,可他每次到了大酒缸胡同老宅,都是提前一个路口下车步行回家,不在邻居面前招摇过市,身上的穿着也是长衫礼帽手拿文明棍儿像一个生意人一般。有次,刘四海刚买了两条鱼拎着回家,刚走到胡同口就遇见一个外来的愣头青,指着鱼说:“爷们儿!你手里的鱼是我的,今天你不给我就别想从这过去!”。胡同里的邻居一看,都替这个人捏了把汗,认为他今天这顿打是躲不过去了,刘四海是这一带的流氓头,你敢抢他,这不是找死么?可刘四海却微微一笑把鱼双手递了过去,扔下了一句话:“两条鱼而已,谁吃不是吃?”转身就走。事后,有人问刘四海怎么不报名,刘四海开怀大笑:“哈哈,报了我的名,我怕吓死他,平日里没有过节儿,两条鱼要了一条人命,犯不上!”
还有次,刚下过一场暴雨,邻居的小孩儿在胡同口玩水,有个歪毛淘气儿使坏给了孩子一块糖说:“一会儿胡同口来辆洋车,洋车上下来一个人穿着长衫戴着礼帽,你要是敢拿石头扔水里溅他一身,我就再给你十块糖。”小孩儿不懂事呀,为了吃糖满口应承。等刘四海回家时,果然把石头扔到积水里溅了刘四海一身,可把家里的大人吓坏了,连连赔不是。刘四海却哈哈一笑:“行!是咱西头的爷们儿货,小小年纪敢惹我刘四海!”然后拍了拍孩子的小脑袋对着孩子的父亲说:“这孩子有出息,等他长大了,我收他当徒弟!”一场是非,在谈笑风声中烟消云散,邻居们暗地里都挑大拇哥,赞成刘四海的心胸广阔有容人之量。
这次做寿为了避免打扰老街旧邻,刘四海没有选在大酒缸胡同的老宅,而是在他最近刚买下的位于西关街街东的一处新院子。吕二傻子拉着卢大少爷来到刘府门前,嚯!那真叫一个车水马龙,来拜寿的三教九流人山人海,此时的西关街真比娘娘庙的皇会还热闹三分。卢一天下了洋车,吕二傻子顺手把半路置办的礼物递了过来,刚要进刘府的大门,忽听得身后一片人声嘈杂,乱乎了一阵之后有人高声喊了一句:“八大爷驾到!”
“八大爷”是哪一位?这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这回到刘四海府上拜寿偶遇“八大爷”这才引出来一段,卢大少爷入青帮,孟瞎子盘道怒收“小师叔”。
@二英89 2486楼 2014-06-30 20:32:00
可算又盼来了
—————————————————
哈哈
可算又盼来了
—————————————————
哈哈
@烈火聊神 2493楼 2014-07-02 00:37:00
哥们,是戳脚门吧,搓脚门像话么,武术界表示抗议
—————————————————
是是,打错字了
哥们,是戳脚门吧,搓脚门像话么,武术界表示抗议
—————————————————
是是,打错字了
点击链接加入群【卢藝天书友会总站】:http://jq.qq.com/?_wv=1027&k=P3pkBd
第三十八回 收了个“小师叔”
上文书说到,卢大少爷抬腿刚要进刘府拜寿,忽听身后有人一声高喊:“八大爷驾到!”。转身观瞧,身后不远处从一辆“胶皮”上下来一人,此人身穿古铜色精纺长衫,头戴黑色礼帽,往脸上看四方大脸上镶着一对儿小眯眯眼儿,乍一看到有几分的和气,可仔细观察眼角眉梢却带着一股子狠劲儿。卢一天心里明白,此人是个“笑面虎”。
就这么一错神儿的功夫,四五个跟班打扮的壮汉簇拥着这位“笑面虎”从卢大少爷身边超了过去,先一步进了刘府。卢一天看此人的派头儿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心里虽有些不大高兴,但是转念一想此次为拜寿而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按下心中不满迈步进了门房。吕二傻子身份低微,自然没有跟进去,只是把洋车停在胡同的拐弯处,找了块儿有阴凉的地方歇腿儿去了,就等着一会儿刘府里头的下人出来送寿面,跟着吃顿好的。
刘四海这次做寿,事儿可办的不小,院里都搭了大棚了。这搭大棚可是有讲究的,旧社会有专门的行当叫棚铺。有时候,听年轻的评书演员说书,说家里办喜事搭“起脊大棚”。呵呵,这也就是现在,要是在过去的说书场子,这一句话就能让人把场子砸了。您要问为嘛?爷们儿,我告诉您,过去家里有丧事儿死人了才搭“起脊大棚”啦。所以说,我这文章宁可写的慢点儿,也得严谨不能露怯,让人笑话。您看我每回更新这几千字,可我每天看的资料可不止一万字,就这样还保不齐有个疏忽,所以说写书真的不容易,没办法,没生在那个年代,想写那个年代的事,就得多看资料融入到那个时代中去,以后要真是没留神出个小错儿什么的,大伙还是多多的原谅。(拱手)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家里有喜事例如老人做寿、大少爷娶媳妇都是搭平棚。棚内四个角带托檐儿扇,棚外四犄角满带花活,彩墩子、彩架子。棚前有迎门桌、拦门桌,桌上供着
天地码、斗米五供,桌边儿围着红彩绸,门房管事的坐在后面,专管来宾登记和写礼单。卢一天进了门房还没等说话,迎门桌后面一个红脸大汉就迎了出来:“哎呦~介不似卢大少爷吗?恁么着,您了也来给海爷拜寿来啦?”
卢一天一看来人,认识!原来是刘四海手下四大金刚之一人称“傻柱子”的梁国柱。都是场面上混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卢大少爷跟梁国柱也算是个半熟脸儿:“可不嘛?海爷做寿,我哪能不来啊,前两天我跟海爷在老西开见了一面,定了死约会,今儿个咱可是得一醉方休啊!”
“海爷早就吩咐过啦,您了现在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啦’,就凭海光寺火烧日本宪兵队这场事,您了就是天津卫的这个!”说着傻柱子右手冲着卢一天挑起了大拇哥,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直勾勾的盯着他用白布包扎着的左肩头:“好家伙的,还挂了彩了!好样的!”。
卢一天不便解释自己左肩受伤的原因,也就来了个顺坡下驴,顺口搭音应承了几句。门房有下人收下礼物登记了礼单,卢大少爷跟傻柱子携手揽腕寒暄着往里就走,转过影壁到内院一看,嚯!院子里已经坐满了来道贺的宾朋,放眼看去坐了三十多桌足有二三百人,卢一天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刘四海在西头的势力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心念一转,又想起了刚才在门口遇到的“笑面虎”随口向梁国柱问了一句:“梁爷,刚才在我前面进门的那位人称‘八大爷’的是何方神圣啊?以前怎么没听过?”。
傻柱子一听卢一天称呼那人“八大爷”,脸立刻沉了下来:“哼!嘛‘八大爷’?那小子叫八延庆,是河北大街一带的脚行把头,他爸爸‘八老顺’在青帮才是悟字辈排二十三代,他一个学字辈儿的小崽子也敢称‘爷’?”
上文书说到,卢大少爷抬腿刚要进刘府拜寿,忽听身后有人一声高喊:“八大爷驾到!”。转身观瞧,身后不远处从一辆“胶皮”上下来一人,此人身穿古铜色精纺长衫,头戴黑色礼帽,往脸上看四方大脸上镶着一对儿小眯眯眼儿,乍一看到有几分的和气,可仔细观察眼角眉梢却带着一股子狠劲儿。卢一天心里明白,此人是个“笑面虎”。
就这么一错神儿的功夫,四五个跟班打扮的壮汉簇拥着这位“笑面虎”从卢大少爷身边超了过去,先一步进了刘府。卢一天看此人的派头儿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心里虽有些不大高兴,但是转念一想此次为拜寿而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按下心中不满迈步进了门房。吕二傻子身份低微,自然没有跟进去,只是把洋车停在胡同的拐弯处,找了块儿有阴凉的地方歇腿儿去了,就等着一会儿刘府里头的下人出来送寿面,跟着吃顿好的。
刘四海这次做寿,事儿可办的不小,院里都搭了大棚了。这搭大棚可是有讲究的,旧社会有专门的行当叫棚铺。有时候,听年轻的评书演员说书,说家里办喜事搭“起脊大棚”。呵呵,这也就是现在,要是在过去的说书场子,这一句话就能让人把场子砸了。您要问为嘛?爷们儿,我告诉您,过去家里有丧事儿死人了才搭“起脊大棚”啦。所以说,我这文章宁可写的慢点儿,也得严谨不能露怯,让人笑话。您看我每回更新这几千字,可我每天看的资料可不止一万字,就这样还保不齐有个疏忽,所以说写书真的不容易,没办法,没生在那个年代,想写那个年代的事,就得多看资料融入到那个时代中去,以后要真是没留神出个小错儿什么的,大伙还是多多的原谅。(拱手)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家里有喜事例如老人做寿、大少爷娶媳妇都是搭平棚。棚内四个角带托檐儿扇,棚外四犄角满带花活,彩墩子、彩架子。棚前有迎门桌、拦门桌,桌上供着
天地码、斗米五供,桌边儿围着红彩绸,门房管事的坐在后面,专管来宾登记和写礼单。卢一天进了门房还没等说话,迎门桌后面一个红脸大汉就迎了出来:“哎呦~介不似卢大少爷吗?恁么着,您了也来给海爷拜寿来啦?”
卢一天一看来人,认识!原来是刘四海手下四大金刚之一人称“傻柱子”的梁国柱。都是场面上混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卢大少爷跟梁国柱也算是个半熟脸儿:“可不嘛?海爷做寿,我哪能不来啊,前两天我跟海爷在老西开见了一面,定了死约会,今儿个咱可是得一醉方休啊!”
“海爷早就吩咐过啦,您了现在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啦’,就凭海光寺火烧日本宪兵队这场事,您了就是天津卫的这个!”说着傻柱子右手冲着卢一天挑起了大拇哥,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直勾勾的盯着他用白布包扎着的左肩头:“好家伙的,还挂了彩了!好样的!”。
卢一天不便解释自己左肩受伤的原因,也就来了个顺坡下驴,顺口搭音应承了几句。门房有下人收下礼物登记了礼单,卢大少爷跟傻柱子携手揽腕寒暄着往里就走,转过影壁到内院一看,嚯!院子里已经坐满了来道贺的宾朋,放眼看去坐了三十多桌足有二三百人,卢一天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刘四海在西头的势力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心念一转,又想起了刚才在门口遇到的“笑面虎”随口向梁国柱问了一句:“梁爷,刚才在我前面进门的那位人称‘八大爷’的是何方神圣啊?以前怎么没听过?”。
傻柱子一听卢一天称呼那人“八大爷”,脸立刻沉了下来:“哼!嘛‘八大爷’?那小子叫八延庆,是河北大街一带的脚行把头,他爸爸‘八老顺’在青帮才是悟字辈排二十三代,他一个学字辈儿的小崽子也敢称‘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