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暧昧 56175楼 2014-11-02 17:31:27
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宝木笑今儿咋不见了?
-----------------------------
哈哈,我回来啦,双休日很累,因为现在就是我和老婆两个人带孩子,孩子才四十多天,两边老人因为各种原因都不能帮上我们,所以双休日放假了,就有很多事情干,平时就是晚上把第二天老婆要吃的菜喝的汤都先准备好,等第二天她就好了,她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哎……不如意者十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
钱钟书 围城———孙小姐的脸红忽然使他想起在法国时饭上冲酒的凉水;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顿刻间整杯的水变成淡红色。他想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就在这一霎那,黑衣军挥动弯刀开始了总攻。
凝霜阵是王族卫队最厉害的御敌阵型,由于过于残忍,所以被禁制,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能使用,所有卫士仿佛一个整体,处于失去意识的状态,同时战力提升数倍,不会再去计较受伤,而是会像机器一样直到被杀死才会停止战斗,一旦使用,便意味着最后一战。
记得上次圣战,禾族传说中的煞星——“七魔”尽数出击,
如何一战,若上次圣战,天国精锐折损过半,禾族妄想一统江河,无数高手横空出世,传说中的“十仙”“五鬼”“七魔”等尽数上场,王者之都外围辅城,一片腥风血雨,王者之都城下,无数慷慨悲歌,给人们展现了天国另外的一面。
我开始召唤信使鸟,我不明白我在楠佳怀中的一觉发生了什么,我虽然不能控制好我的法术,可是我能感到它的强大,一大群信使鸟在我的召唤下,超过风速般向兵站飞去!
可是,也许是我的法力还不够强大,我狂飞的信使鸟被黑色的箭一一射下,侥幸能逃脱的也被黑衣军首领用淡蓝色的剑气斩成两半。
我们被包围了!
信使鸟在天空中惊慌地扑打着翅膀,被黑衣军打中的信使鸟很快破裂成点点碎银自高空中洒落下来,在淡蓝色的雨雾中仿佛天堂的眼泪。
这是就发生在我面前的一场惨烈厮杀,它的距离是这样近,好像直接发生在我的记忆里。
……
“大人!不……不好了……黑衣军……黑衣……”远方的哨兵慌忙飞奔而来,踉踉跄跄,还未等他把话说完,便一头栽倒在地上,一只黑色闪亮的箭贯穿他的后心,箭杆闪着淡蓝色法术之光,与那抱璞尸体上的光,那样像……
“警戒!圣心阵型排列!保护殿下,快撤!”卫队长高声呼喊着,一百余名训练有素的卫士迅速排好圣心阵型,我热泪盈眶,因为我听柳杨说过,圣心阵型是与敌人玉石俱焚的自杀阵型,时间不给我更多时间乱想,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向东方……那紫色草原深处飞去。
刚刚逃出去不远,后队便被黑衣军赶上,双方进行着激烈地厮杀,我和楠佳在卫队长的保护下继续快速逃去。
我扭过头,在眼角的余光中,黑衣军首领和他的部属用形状怪异的武器很快占了上风,后队三十名卫士被淡蓝色的法光笼罩着,各种兵器的利刃从他们的身体贯穿而过,淡蓝色的光把他们四分五裂,他们高呼着“神皇无敌,万光吞象”与敌人拼命,发疯一般抱着敌人同归于尽,而兵站已经离我们很近很近了……
“殿下!你看到前面的那个小黑点了么?那便是兵站!到了那里我们便安全了!”卫队长一边说着,一边用法术召唤出一只信使鸟,让信使鸟以更快的风速向兵站飞去。
信使鸟刚飞出几步,便被一只黑色的利箭射了下来,我们惊得浑身一震,黑衣军竟已经摆脱了后队卫兵赶了上来,也许黑衣军也意识到这是截杀我们的最后机会,所以格外杀气腾腾。
“中队阻击,前队与我保护殿下继续东撤!”卫队长大喝一声,施展舞空术,抓住我和楠佳拼命向兵站飞去。
中队三十名卫士马上向黑衣军冲去,这时黑衣军突然全部换成了玄黑色的长矛,用不可思议的力量投掷过来,那一定是训练了很久,迅雷不及掩耳,长矛贯穿卫士们的身体,卫士们却仍然带着长矛向敌人冲去,死死抱住这些天也渐渐开始胆寒的敌人,用法术点燃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一名黑衣军的面罩被烧掉了,露出额头闪亮的标记,银色的五星——
七煞!
这一天,日暮时分,我们来到一片草原,一望无际的恋风草,那是淡紫色的海洋,天空悬着蓝色的湖,湖的上面是更蓝的天,日光从湖面射过,折出七种不同的颜色,晓月轻悬在湖底很远处的边缘。这天国中寻常的景色竟使我们痴痴地发呆,为什么要有圣战和叛乱啊?这里是天国啊!这里本应该只是如眼前般恬静,而我们这些神也本应该生活在美酒和音乐之中啊!可是,生活就像宿命,没有什么应该。
——————————
说明:
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为了在天涯立起一块儿朋友们互相交流的留言板,大家自由自在地一路走去,这里欢迎朋友们分享一切东西(特别是兄弟姐妹们每天的喜怒哀乐)。这个帖子没有主题,唯一的主题就是希望朋友们因为这里而快乐;这个帖子没有时限,唯一的时限就看涯叔什么时候退休了。
天涯不倒,我们不散!
天涯倒了,咱也不散!
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人鱼家族!
平安吉祥!
另:平时工作也挺忙,2014年9月小孩儿出生,只有我和老婆两个人带,我写东西挺慢的,没想到改的更慢,呵呵,兄弟姐妹们见谅。不过以后争取只要有时间,每天坚持写一点,也在帖子里转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人鱼家族的兄弟姐妹们分享,呵呵。
坚守本心,岁月静好,聚沙成塔,水滴石穿。
@青竹斋09 55900楼 2014-10-27 14:09:39
宝 兄弟 我也想转载不知可以吗?
-----------------------------
@宝木笑 55907楼 2014-10-27 16:01:53
哈哈,能入兄长法眼,非常荣幸,咱们这个帖子就是给大家交流保留一片自留地儿,兄长请随便转载豆瓣此文,哈哈
-----------------------------
@青竹斋09 55940楼 2014-10-28 10:20:53
感谢宝 兄弟 的布施,合十!
-----------------------------
@宝木笑 55943楼 2014-10-28 11:28:04
这是兄长与我的机缘,随喜吉祥,合十!
-----------------------------
@青竹斋09 56203楼 2014-11-03 11:36:21
谢谢!
-----------------------------
呵呵,愿意与兄长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天涯走下去······
【与人鱼家族兄弟姐妹们分享,致敬竹斋兄长,哈哈】
读书背后的故事
德国可以算是民富国强,背后一定是一种文化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阅读的力量;中国人发明了造书的纸,但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在不断感叹德国制造的同时,感叹德国强势维持欧元区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德国的大学和图书馆一定是当地最经典的建筑并建议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没有注意到德国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阅读者群,更没有注意到德国人对知识的尊重和阅读的态度。
今天整个社会都表现的浮躁不安,在地铁上,大家忙着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浏览论坛,因为无法理性的筛选,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闻和消息,阅读了太多的不良和过激的图片,自然的在一个浮躁不安的环境,心灵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就是因为信息爆炸,我们养成了一种叫做“浅阅读”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和习惯,大家的阅读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我们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代,真正的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够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生活的书上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坐车的时候放下手机,拿上一本书读一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被浮躁缠身,清心寡欲的读一本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以所谓的“浅阅读”为荣,而花时间去读一本真正的好书。
告诉你德国人读书状况: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书也成为了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对于德国年轻人来讲,读书就和他们的啤酒一样让人喜爱。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69%每周至少看书一次;36%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经常”看书;22%的人看“很多”书;16%的人则有每日阅读的习惯,属阅读频繁者。8000多万的德国人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年市场销售总额达96亿欧元。德国年出版新书9万余种,平均每万人11.5种。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
@357002388 56204楼 2014-11-03 11:50:15
支持咯~~~
-----------------------------
哈哈,看到小亚在双休日已然在坚持支持宝哥,很感动啊,由于两边老人身体都不是很好,所以现在就是和你嫂子两个人带孩子,双休日忙了些,呵呵,小亚在上一页的留言中提到看影视作品找到了久违的赶脚,呵呵,真是赤子之心不改啊,小亚一定可以成为宝宝将来最好的朋友的,哈哈。
小亚加油,我们都加油!
【与人鱼家族兄弟姐妹分享,致敬竹斋兄,哈哈】
V. S. 奈保尔:《我们的普世文明》后记(纽约曼哈顿研究院的演讲)
我的演讲题目为《我们的普世文明》。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标题,我因此感到有一点不安。我觉得自己应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是怎么来的。关于世上的万事万物,我没有统一的理论。对我而言,处境和人物总是具体的,总是从属于其自身。这也是一个人会去旅行和写作的原因:去找寻真实。反其道而行之,就意味着一个人在理解问题之前就已经有了答案。我知道,那也是一种通行的认知方式,尤其是当一个人是政治、宗教或激进思想的宣道者时。但我觉得那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于是,在收到演讲邀请时,我想,我最好先了解这个研究院的成员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研究院资深院士迈伦?马格尼特当时在英国。我们在电话里谈了谈;几天后,他发给我一份手写的提问清单,列出了一些非常严肃重要的问题。
我们——或者说社群——的力量只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的力量吗?我们怀着热忱去坚持种种信念或一种伦理观,是否就足够了?热忱是否能给予伦理以正当性?信念或伦理观是随心所欲的吗?还是说它们代表着孕育它们的文化中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很容易读到提问者的焦虑。有提问者显然担心“外面的”某些狂热思潮。与此同时,还有提问者在怎么表达那种焦虑的问题上缺少哲学上的自信,因为没有人想使用那些可能会适得其反的语汇和概念。你们知道语汇的这样一种运用方式:我是文明而坚定的,你是野蛮而狂热的,他是落后而盲目的。当然会如此。我愿意站在提问者一边,去理解他的飘移不定。也许我有点置身事外,但在后来的几天里,我感到自己不能同意这些提问所隐含的悲观主义。我感到正是这些提问的悲观主义以及它们在哲学上的缺乏自信,说明了一个文明到底有多少力量,而那种悲观主义又是从这个文明当中散发出来的。由此我确定了这次演讲的主题:我们的普世文明。
我不打算去定义这种文明,只想以一种个人的方式谈论它。首先,是这种文明让我有了关于写作这种志业的概念。也只有在这种文明当中,我才能作为作家去写作。要成为作家,你需要以某种感知力为出发点,而创造这种感知力的,或者说给予其方向的,是一种智识的氛围。
有些时候,一种氛围可能会过于精致,一种文明可能会过于成熟,成为一种过度的仪式。十一年前,我在爪哇旅行,遇到了一个一心想要成为诗人、过一种心灵生活的年轻人。这样的野心是他所接受的现代教育给予他的,但他却很难向他母亲解释清楚他到底想做什么。需要强调的是,他的母亲是一个有教养、举止优雅的人。她的仪表、穿着和谈吐都很优雅;她的举止沿袭自爪哇的宫廷,就像是一种艺术。
于是我问这个年轻人——不要忘了我们是在爪哇,那里的古代史诗还活在流行的木偶戏里——“但你母亲暗地里不会为你是一个诗人而骄傲吗?”他用英语回答说—我提到这一点,是想进一步说明,在那个遥远的爪哇小镇里,他所受的良好教育——“她一点也不懂诗人是什么。”
这位诗人的朋友和导师是当地大学的一位老师,他向我细说了事情的原委。诗人的这位朋友说:“要让他母亲理解他想做什么,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她表明他是一个古典意义上的诗人。而她会觉得这很荒谬,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在诗人的母亲看来,她祖国的史诗——这些史诗对她而言就像是神圣的经文——已经存在,已经被写了出来。大家需要做的只是去学习或者参考它们。
在他母亲看来,所有诗歌都已经写尽了。也许可以说,那本特定的书已经合上了,已经成了她的完美文化的组成部分。她的儿子二十八岁,已经没有那么年轻;听到他说自己想成为一个诗人,就如同在另一种文化里,一位虔诚的母亲问自己的作家儿子接下来想写什么,结果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想为《圣经》再增添一部经书。”或者换一种比喻,这位年轻人就像博尔赫斯故事中的人物,让自己承担起重写《堂吉诃德》的重任。不仅仅是重述这个故事,或是誊写原作的内容,而是寻求通过一种非凡的清空头脑以及再创造的过程,既非抄写,也不伪造,而是一种纯粹原创的思想,达到一种叙述文本,能够一字一句都与塞万提斯的书相呼应。
我理解爪哇中部这位年轻人的困境。归根结底,他的出身与我的特立尼达出身中的印度教因素相去并不甚远。我们来自印度,是一个从事农耕的移民社群。是我父亲给了我成为一个作家的野心,让我与写作以及关于写作的种种观念相遇。他生于一九○六年,他的祖父还在襁褓之中就来到了特立尼达。尽管在那个小小的农业殖民地存在着种种阻碍,我父亲不知为何产生了想要成为一个作家的愿望;他让自己成了一个记者,尽管在那个殖民地,从事新闻工作的机会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