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读者一个质疑:
问:“巧遇知恩人”判词,应当伏线刘姥姥善良,知恩图报,怎么跟清人皇帝联系在一起?
答:吴祖本确实有刘姥姥救巧姐情节,但由于一些人对刘姥姥认识不足,对后文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情节,十分不满,刘姥姥嬉皮笑脸带着乡人进驻了大观园,完全破坏了他们心中善良的形象而刻意篡改了吴祖本这一回细节。删除这样内容。(详细内容请看本文结束处附件一段原本还原文字)
另一方面,由于前八十回是未完文字,大家始终不知作者安排十二钗中巧姐的作用,因为这时节,她尚是孩子,没有她的戏,从吴祖本中,我们看到惊人的东西:那就是巧姐影射长平公主,清人入关后,为了笼络和欺骗汉人,曾厚待了长平公主。非但没有处死她,还为她与本有婚约的周世显完婚。
这样,才有刘姥姥救巧姐的故事铺垫与影射。长平公主因为多尔衮入关而未被流寇所迫害,并被多尔衮拒绝求死,如约嫁给周世显,也算是一点恩惠了。
《明史》(卷121)载: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 第九 公主》载: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大清顺治二年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
张宸《长平公主诔》: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鸠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损矣兰摧!贼以贵主即殉,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熏罢殿,蕙性折而神枯。
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jú jí畏缩恐惧的样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
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笔墨,何心金榜之门;飞霖毂林,岂意玉萧之馆!弱不胜悲,溘然薨逝。当扶上仙之日,距侬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呼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沈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熏香,思返魂而无术。
越明年二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小臣宸薄游京辇,式睹遗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象冢,只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令。遗挂独存,敢再拜为诔云。
又宸记事曰:甲申春,上议降主时,中选者两周君,其一都尉君也,其一人,内臣纠家教失谨,即掖群内侍,环都尉欢曰:‘贵人!贵人!是无疑矣。’顺治二年,召故选子弟,都尉君应诏起。是时有市人子张姓者,冒选应,诡得之矣。召内廷给笔札,各书所从来。是人子书祖若父皆市侩,则大叱去,曰:‘皇帝女配屠沽儿子?!’命都尉书,则书父太仆公,祖仪部公,高曾以下皆簪缨。遂大喜,曰:‘是矣!’即故武清侯之第,赐金钱牛车,庄一区,田若干顷。具汤沐,成吉礼焉。时乙酉六月上浣事也。公主喜诗文,善针饪,视都尉君加礼。御臧获,阳笑语,隐处则饮泣,呼皇父皇母。泣尽继以血,是以坐羸疾,怀娠五月,于丙辰八月十八日薨。淑龄十有七耳。都尉藏所遗容,右颊三剑痕,即上所击也。老内侍见,辄拜曰‘眉似先帝’云。
吴梅村《思陵长公主挽诗》:“贵主媺音美,前朝典命光,鸿文垂远近,哀诛著兴亡……”
吴梅村的本子里,在后二十八回,写到了这样影射周世显情节: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第九十四回 骨肉泯良女落风尘 贵贱失恶奴劫浮财”:
【文本】话说平儿趁乱由几个小厮护着,带着巧姐从贾府西南角门偷偷逃了出去。此去投奔的地方平儿早就暗暗盘算好了,就是离府不远庄子上姓周的一个地主,其人家资殷实,虽是一介乡绅但极通文墨,风雅不俗,早年就与贾政相契合,并有一子,名周新贤,爱如珍宝,自小喜读圣贤书,整日舞文弄墨,小名世示,文采极好,本欲求取功名,可惜时值末世,难以施展一身才学,为国分忧,每日家唉声叹气,无可如何。周乡绅因见巧姐年岁与其子相近,也曾向政老暗明此意。
这里大家注意了没有?看看人物的名字:“周新贤”,小名“示显”,其实作者就是指山射水在说周世显。只要用心,《石头记》带给大家的震撼是颠覆性的,作品手笔之大,绝非那些盲人摸象的红学家们能预料到的.
附:吴祖本第一百零三回“劉姥姥三进荣国府 贾巧姐二哭大观园”篡改文字复原
在【刘姥姥边擦泪边把板儿拉了起来,又往渡口走来。只见秦淮河上夕晖斜照,秋风凄紧,烟水泊客船。数丛沙草,三两只鸥鹭驰飞。客登舟楫马嘶鸣,渔人划双棹。刘姥姥叫板儿回去多取些银子,他自个往乌衣巷来,见巷子里挂着大红灯笼,从里面进进出出几个花枝招展的女子和几个嘻笑的客官,便知定是这儿了,便踱了过去,要往院里走,被把门的壮夫拦住了,问他找谁。】与【劉姥姥笑道:“给太爷道个万福了,我找这里的老板娘。”把门的瞪着眼道:“这里是男人取乐的地方,你一个老婆子家进来做甚?老板娘那有你这样的亲戚?穿的倒还差强人意,就是这付老脸怎么象是打那乡旮旯里来的,敢是个种地的不成?”劉姥姥不觉动了气道:“庄稼人又咋啦?如今我做了生意,又买了地盖了房子,还雇人种了几亩田,多少也是个东家了。大兄弟不就是要我拿银子通融通融吗,我有的是!”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绽银子要塞给他。】之间,删除了一下内容:
(原文内容)刘姥姥听罢思忖着往那里走一遭,忽见十几个村民进了亭子,一看见他都笑道:“姥姥也在这里,集上有好东西没有?”板儿一看是他们庄子里的人,兴冲冲赶上去同他们说笑,这时一个精壮小伙子上前笑道:“姥姥这是给谁添置的衣裳?”刘姥姥笑道:“我给青儿买了件新衣裳,福臣也换新衣裳啦。”福臣笑道:“趁着农闲,咱们也到集上走走。”刘姥姥看他旁边站着一个水灵灵的女孩,笑道;“这闺女是谁家的,好像看到过似的。”女孩笑道:“姥姥不认得我,我可认得姥姥,那年姥姥到贾家走亲戚,陪老太太、二奶奶吃酒,我都看到了。”刘姥姥吃惊道:“你是他们府里的丫鬟吧?”女孩笑道:“我叫春燕,因连年灾荒,同母亲投奔了这里的亲戚,往后就是这庄子里的人了。”刘姥姥叹道:“你还不算命苦,有个人可比你苦命多了。”说完举袖擦泪,哭了起来。大伙儿听了惊讶问他道:“姥姥说的是谁。”刘姥姥泣道:“就是那府里的巧哥儿。”乃把贾家诸事讲了一遍,大伙儿听罢都叹息不已,要陪刘姥姥同去找老鸨儿救人。事不宜迟,大伙儿簇拥着刘姥姥叽叽呱呱动身,往渡口寻去。只见秦淮河上余晖斜照,秋风凄紧,渔人划双桨,烟水泊客船。数丛沙草,三两只鸥鹭驰飞,客登舟楫马嘶鸣。刘姥姥叫板儿回去多取些银子,自己同大伙儿先行往乌衣巷赶来,见巷子里挂着几盏大红灯笼,从里面进进出出几个花枝招展的女子和几个嘻笑的客官,便知定是这儿了,刘姥姥独个踱了过去,要往院里走,却被把门的壮夫拦住了,问他找谁
关于刘姥姥话题,后部《梦断天涯》线索人物篇还有更多补充与介绍,欢迎网友们继续支持九峰真人说红楼。
@七宝隔壁 1001楼 2014-08-04 02:17:55
@还是时间裂缝 楼主 2014-06-29 17:45:00
序
大家好,你懂的,今年《红楼梦》忽然好看起来,为了鼓舞网友们强烈的阅读热情,本人忽然想出了破主意。不如在这里每天贴出一回《红楼梦》,大家共读红楼,一起分享曹雪芹留下的这部美妙绝伦的巨著,谈天说地,可好?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風尘怀闺秀
【戚蓼生序】〖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
-----------------------------
你不懂本人要说作者曹雪芹的用意。红楼梦看过没有可以不回答你,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手抄过54回是石头记
很多人对吴祖本后28回爱恨不能,那么他的前80回又有哪些令人惊叹之处呢?
下面,本人结合现存抄本和程甲本为参照,简要介绍几个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之处。
一,现存抄本回目不定处该本的内容情况
我们知道,现在的抄本与程甲本等回目对比,主要存在分歧和异文为如下回目: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灵通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八十回 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娇怯香菱病入膏肓
先从各公认抄本逐回认识一下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程甲本为: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庚辰本为: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都京
列藏本为: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舒序本为:托内兄如海酬闺师 接外孙贾母怜孤女
卞伪本为: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恤孤女
吴祖本为: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这个回目与甲戌本一样。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这个回目为梦觉主人序本和程甲本所用
戚序本,南图本,蒙古本 庚辰本、己卯本、甲戌、 梦稿本、列藏本、舒序本、卞伪本都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吴祖本此回回目也是“乱判”二字。
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甲戌此回、庚辰等古本回目均为本题。
梦稿本、程甲本为“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戚序本、蒙古本、舒序本、南图本此回目为“灵石迷性难解仙机 警幻多情密垂淫训”
梦序本为“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卞藏本做“灵石迷性难解天机 警幻多情密垂淫训”
吴祖本与甲戌本、庚辰本形同“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此回目为今人勘误后所用回目,并无现存古本这个样子。
戚序本 列藏本 卞伪本 南图本 蒙古本 为“尤氏女独请王熙凤 贾宝玉处会秦鲸卿”
己卯本、庚辰本为:“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晏宁府宝玉会秦钟” 这里显然来自上级底本出现错字抄成,
梦觉主人序本为“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宁国府宝玉会秦钟”,这与程甲本一致
甲戌本甲戌本为“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看似“周瑞叹英莲”有些不靠谱,但 舒序本却是这样回目也不孤立。
梦稿本原来看了很奇怪,这一回没有回目,这次吴祖本却给了一个小惊讶,吴祖本这一回也没有回目!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蒙藏、戚序、南图,蒙古本回为“阑酒兴李奶母讨厌 掷茶杯贾公子生嗔”;
甲戌、舒序、列藏为: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云轩;
梦觉主人序为“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程甲本,梦稿、庚辰、己卯为本回目同“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吴祖本与 程甲本,梦稿、庚辰、己卯本一致,为本回目同“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这两个回目在梦觉主人本与 通行本都是这样名字,在 戚序本 南图 蒙古 第17回为: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梦稿本 为:会芳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戚序本南图本与蒙古本 18回为:“ 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助情人林黛玉传诗”;梦稿本为“ 林黛玉疑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庚辰本,己卯本,列藏本很奇特,己卯本与庚辰本为“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列藏本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在第第十八回开始处写了“石头记第十八回”但没有回目
而吴祖本跟庚辰本,己卯本如出一辙,没有分回回目为:
十七?---十八?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庚辰本、列藏本此回回目为“櫳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
梦稿本、梦序本、戚序本为“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卞藏本、蒙藏本为:“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卧醉怡红院”
吴祖本此回回目有些出乎本人预料而是平淡的“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与梦稿本,梦序本,戚序本和南图本一致。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戚序本、梦序本、列藏本此回回目为“馈土物颦卿念故里 讯家童凤姐蓄阴谋”
蒙古本从程甲本抄成: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这个最有争议的67回,吴祖本给我们带来的更惊人: 探奇宗宝玉惋故友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让本来就朴树迷离的第67回又增添无限遐思。
第八十回 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娇怯香菱病入膏肓
这一回有一定的争议,原因是列藏本本回与第79回没有分开!另外,从舒序本残存回目,我们知道他所抄的80回,回目为:夏金桂计用夺宠饵 王道士戏述療妬羹
吴祖本的回目“ 娇怯香菱病入膏肓 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乍看,跟现存本子没多大区别,再一看,颠倒了顺序!而这个颠倒,正好与文本顺序一致!一下让我们感受到,现在文本这个回目是与文本颠倒了!
奇妙的是,没有争议的回目,吴祖本也基本没有特别,下面是没有争议回目,吴祖本出现的异常:
二 正常中的异常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吴祖本此回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识”与“时”读音接近,差别很大,不知是抄误还其他原因,现在还没时间研究,先公布发现与读者见面。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吴祖本的第五十八回回目为“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青纱窗真情揆痴理”,“茜”与“青”也是读音相似,相去甚远,有空再去推敲。
这是正常两处异常情况。
三、震惊回目发现: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吴祖本这一回内容比现在多了很多暂且不谈,只看回目“金寡妇嗔口凝曦轩 秦可卿淫上天香楼” !遗憾的是第五个字底本就被虫蛀,无法过录不能看全貌,“淫上天香楼”就不用重复说了,以前跟大家介绍过不好相关信息,前半句“金寡妇嗔口凝曦轩”也是完全出乎想象的了。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吴祖本这一回的回目为“秦可卿死封五花诰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虽然现存抄本刻本都不见这样新奇回目,但绝非空穴来风,吴克岐的《犬窝谭红》与《忏玉楼丛书提要》都阐述过这个回目,他其中一个抄本的回目几乎吴祖本这一回一样为“秦可卿死受五花诰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从批语“死封一回”判断,吴祖本的“封”字,精确到了100%。另外一套抄本为“秦可卿死封宜人诰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也接近了这个回目,非今天红学可以想象的了
以上三点,是本人对吴祖本与今存古本和通行本回目对比。欢迎提出观点与本人交流。谢谢大家关注。
多日有事未能更新,现在略闲,每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段了。
@还是时间裂缝 1042楼 2014-08-15 06:50:03
多日有事未能更新,现在略闲,每天可以给大家带来一段了。
-----------------------------
@无情游 1046楼 2014-08-16 15:57:35
吴老师看看我的问题,和我们讲讲你当初研究的思路吧!我觉得这种做学问的思路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只有正确的思路和过程才能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很想知道:
吴老师《梦断天涯》上的“自序”里这么写着:
~~~ ~~~ ~~~
2002年,一次语文课本的备课——《湖心亭看雪》,作者是明末清初张岱,课文百余字,写景精致隽秀,文章以十分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
-----------------------------
我来说一下你的疑问与自己思路
首先在确立作品时代是明末清初中国前提
明末清初的文人,是明朝教育的硕果,因此这个时候,尚有一大堆的文人,都具备写就大作的实力,列出这个范围内,近60人都属于巨匠级
第二步就是筛选
首先回顾历史上,各种作者说,列出这些作者的名字以被逐个排查
当然这一大堆人物中,吴梅村的社团最惹眼,因此吴梅村也就很在注意力范围,筛选过程十分复杂
1.依据作品思想来确定范围,比如钱谦益也被人列为作者,但从这人的人品与历史观看,就可以筛过去
2.依据批语缩小集团人选范围,特别是一些标明死期的批语,范围与时间就有比较好的压缩,这样人选基本就缩小到24~5个人之间
3.依照一条特定批语,直接可以找到这个范围内的人“壬午除夕”是个关键批语,死在除夕的人,是很少的,而这个集团中,就更少了
或者说就没有,只有严绳孙死期相似,但似乎不是壬午除夕,而是下一年,似乎整整差一年。但毕竟与壬午是连接的,所以,确定重点嫌疑,再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认识
靖本的这条批语是我多年以后才惊奇发现“甲申八月泪笔”,那种被“甲午八月”糊弄了很多年才恍然大悟,原来红学误导,自己一叶障目,在重新利用这些线索,通过对学界一些边缘人物的资料发掘利用,就找到了一个与作品相关人物的严绳孙,吴玉峰等人的资料,像铁安就有很好的公开论证,最终作者还是回到了吴梅村以及吴梅村的社团里
4.从邓狂言、杜世杰等人对吴梅村的论证中,比对自己获得的数据与资料,进一步确立吻合度
5.从清代的一些关于吴梅村写奇妙反书的传说展开思路
6.08年何丽丽公布的吴祖本,竟然有明确的作者,坚定了自己立场。
看去只是简单5~6步事情,但每一步迈开都是经过漫长枯燥的寻找资料来充实的过程
简单地说说这个大致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用资料去证明是与不是过程,资料多了,排除的人也就多了,能被资料证明的人越来越少了,剩下能证明的人,就基本确立了
这些人物分别是:
原著:吴梅村(石兄)
组织:徐乾学(吴玉峰)
润色:严绳孙(曹雪芹)
批注:韓 菼(脂砚斋)
秦松龄(畸笏叟)
吴 琦(绮园)
朱彝尊(立松轩)【未论证,暂定中】
其他参与人:徐可先(早期润色人)
可能参与人:梁青标(疑棠村落款者)
另外还有松斋,杏斋,芹溪等批书有落款人未能确定。
看过后28回的批书人有:畸笏叟,松斋,立松轩,大家都很迷信的脂砚斋,他最有可能是没看过后28回内容的人,从吴祖本的批语落款也看到,就是没有脂砚斋的落款批语,而前80回中,他的两处批语曾遭到畸笏叟的批评,说他不知后文才误解了小红。
脂砚斋的地位,是红学不明觉厉夸张大的,都是因为发现了甲戌本庚辰本与己卯本,书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就把脂砚斋作为呼风唤雨的人,其实,现存13种抄本中,包括天津的庚寅本,总共汇聚批语5000多条批语中,只有20多条落款了“脂砚斋”或者“脂砚”或者“脂研”且都是夸耀作品文字文采的居多,少有揭示内涵的。
我是接受着红学广义的“脂批”,统统把批语叫做脂砚斋言论的,其实也是糊弄了读者,大量没有落款的批语,从语气上,并不像脂砚斋批评。当然可以肯定他的贡献是仅次于严绳孙的,因为他是负责誊抄文本。
当然红学有理由认为那些夹批都是脂砚斋的批语。他誊抄随手小注,传抄出来就是夹批的像戚序本。
重评也许用的是老本子,只能侧批或者眉批
我们看到的抄本,都是经过无数级别抄写过的,批语都是各种抄本抄配而成。
权威的批语,一定要看畸笏叟与立松轩、松斋的,在前八十回里,现存本子还没有松斋落款的批语,只有吴祖本里出现了松斋落款。
@216688 715楼 2014-07-23 01:30:41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还有文中描写其房中精美的摆设,所蕴藏的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汉室文化的博大华美之比,可叹这些精美的文化都要沦丧了。。。
-----------------------------
@还是时间裂缝 720楼 2014-07-23 03:33:20
建议你仔细读读我的三批红楼
你想要的答案,绝大多数都存在
-----------------------------
@纠结的村姑 1052楼 2014-08-17 11:13:01
哪里可读?
-----------------------------
可以到我群空间下载,也可以联系本人购买纸质本q群“吴雪松红楼梦”
@huar63yhh 1054楼 2014-08-17 13:06:17
个人判断吴祖本藏家没有全本,只有故事脉络,找人根据脉络写成。写书的人也没有完全看懂红楼梦。所以有很多错误。但却有几分神韵。
我说的不是语言,而是故事情节。语言差的太多,没有办法评述。
不知楼主同意否?
-----------------------------
看没看懂红楼梦,只是你自己标准,别然眼光下,可能跟你完全相反或相同
抱歉,上面Copy错了,我是想发我下面的话的,发了半天发不上去,Copy来Copy去的还粘贴错了:(
再发一遍试试:
多谢吴老师的细致解答!
@还是时间裂缝
1.依据作品思想来确定范围,比如钱谦益也被人列为作者,但从这人的人品与 历史 观看,就可以筛过去
2.依据批语缩小集团人选范围,特别是一些标明死期的批语,范围与时间就有比较好的压缩,这样人选基本就缩小到24~5个人之间
3.依照一条特定批语,直接可以找到这个范围内的人“壬午除夕”是个关键批语,死在除夕的人,是很少的,而这个集团中,就更少了
或者说就没有,只有严绳孙死期相似,但似乎不是壬午除夕,而是下一年,似乎整整差一年。但毕竟与壬午是连接的,所以,确定重点嫌疑,再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认识
靖本的这条批语是我多年以后才惊奇发现“甲申八月泪笔”,那种被“甲午八月”糊弄了很多年才恍然大悟,原来红学误导,自己一叶障目,在重新利用这些线索,通过对学界一些边缘人物的资料发掘利用,就找到了一个与作品相关人物的严绳孙,吴玉峰等人的资料,像铁安就有很好的公开论证,最终作者还是回到了吴梅村以及吴梅村的社团里
4.从邓狂言、杜世杰等人对吴梅村的论证中,比对自己获得的数据与资料,进一步确立吻合度
5.从清代的一些关于吴梅村写奇妙反书的传说展开思路
6.08年何丽丽公布的吴祖本,竟然有明确的作者,坚定了自己立场。
看去只是简单5~6步事情,但每一步迈开都是经过漫长枯燥的寻找资料来充实的过程
-----------------------------
是,可以想象这么多年来吴老师研究过程的漫长艰辛。所以才会特别尊重吴老师的成果。对于其它那些在吴老师的成果基础之上信口开河的发挥,也就只有随便看看的价值了。
@还是时间裂缝 1049楼 2014-08-17 05:54:57
-----------------------------
看过后28回的批书人有:畸笏叟,松斋,立松轩,大家都很迷信的脂砚斋,他最有可能是没看过后28回内容的人,从吴祖本的批语落款也看到,就是没有脂砚斋的落款批语,而前80回中,他的两处批语曾遭到畸笏叟的批评,说他不知后文才误解了小红。
... ...
现存13种抄本中,包括天津的庚寅本,总共汇聚批语5000多条批语中,只有20多条落款了“脂砚斋”或者“脂砚”或者“脂研”且都是夸耀作品文字文采的居多,少有揭示内涵的。
-----------------------------
@无情游 1056楼 2014-08-17 18:01:19
嗯,“夸耀作品文字文采”,我最初读脂批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脂砚斋的评语,就如黛玉评宝玉的字:“个个都好,怎么写得这么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而且也注意到对小红和坠儿的评语:一个“奸”一个“贼”,还疑惑了很久。我好像依希记得,脂批对小红的评语是有变化的,可能是看了后面的内容之后的转变?或者那是别人的批语,被我当成脂砚斋的了?有空再仔细看看。
不过一遍遍的读,从脂批里还是可以领悟很多的。
-----------------------------
对批语提出批评的人,正是畸笏叟
这里我不说“卞藏本”是怎么变成了“便藏本”由来,大家可以看看我关于山东考察的惊天发现,只说说,这个“卞(应该是大便的便更确切些)藏本”撑腰的冯其庸其中一段荒唐的说法:
“其四,《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有一句惊人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在庚辰本上,原来的“水”字,被用重笔加了一横划,变成了“木”字,变成了“女儿是木作的骨肉”,研究者们一般都把这一改笔作为妄改,没有见任何人采用“木作的骨肉”过,但非常出人意外,也是非常独特的是这个残抄本竟是清清楚楚写着“女儿是木作的骨肉”。而且是原抄,并非改笔。我认为“水作的骨肉”应是原作,是对的,“木”字是妄改,是错的。现今所有的脂本,除这个新发现的残本外,一律是“水作的骨肉”。但是,由于这个残本上“木作的骨肉”的出现,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这个“木”字的来历。这个残抄本是照庚辰本抄的吗?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那么残抄本和庚辰本的改笔是另有一个共源吗?也还缺少证据。但这个“木”字是这个残抄本的特有却是事实。”(《卞藏脂本<红楼梦> 序》冯其庸 2006年中秋之夕,写于古梅书屋)
我可没有冤枉这个人,白纸黑字: 我认为“水作的骨肉”应是原作,是对的,“木”字是妄改,是错的。现今所有的脂本,除这个新发现的残本外,一律是“水作的骨肉”。
难道真的除了这个卞藏本之外,“一律都是水作的骨肉”吗?
作为一个泰斗级的红学家,不会不知道还有庚辰本,梦稿本吧。
起码在国内还只能使用外汇兑换劵时代,国家花了大价钱,公费让他去了苏联考察“列藏本”。列藏本他应该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了吧,可是这个本子这地方是什么?大家看看影印本截图:
这是列藏本截图,是他没看到?还是彻底忘了?
再看看具有特殊意义的《红楼梦稿》本截图:
发错图了,上图是庚辰本截图,“木”字有改动,下面的是《红楼梦稿》截图,这个网站不能改,我上传顺序出错,抱歉
怎么也是木做骨头?
他奉为圣经的庚辰本呢?请看截图:
很显然,庚辰本抄手,在抄写过程中,本来以为是个“水”字,后来核对后改为“木”,是表明更准确的说法。不是随意改动的。
这样,大便藏本的这个地方“木作的骨肉”就绝非空穴来风。不是抄手妄改而是冯其庸妄断。
这个问题很显然:要么冯其庸就是个无知之徒,不知其他抄本有“木”字存在。要么他就是忽悠国人,根本不要思考,而是相信他扯淡的“水作的骨头”。
【文本】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移了!”
吴祖本这里,就是“木作的骨肉”
为什么“木作的骨肉”才是正确的文本呢?
原来“木”字是与作者作品悼明思想密不可分的。女儿是作者心中往往印象美好的象征,所以以大明“木”字辈看待,而水,在作者心中是用来象征满清的,没有丝毫美好可言。 原来这是悼念朱明“木”字辈的人:朱由检,朱由植,朱由榔,朱由菘,朱由棷。。。。
他们都是木字辈,所以“树倒猢狲散”,就是木字辈的倒下了,胡虏的子孙渗透到中华大地
其实,这个垃圾,是在一篇论文里,对一学者讽刺挖苦的,大致是说"你搞懂是'水做骨头'还是'木做骨头'再讲红楼梦",嘲笑人家说木做骨头,事实,这里就是女儿是木做骨头!
真正没看的红楼梦的人,偏偏是大家信以为神的红学家!
真正没看懂红楼梦的人,偏偏是大家信以为神的红学家!
冯其庸,我不是为难你,你要回答究竟是你无知还是你要欺骗民众?无论你怎样答案,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饶恕你!
@还是时间裂缝 1072楼 2014-08-18 01:40:13
吴祖本这里,就是“木作的骨肉”
为什么“木作的骨肉”才是正确的文本呢?
原来“木”字是与作者作品悼明思想密不可分的。女儿是作者心中往往印象美好的象征,所以以大明“木”字辈看待,而水,在作者心中是用来象征满清的,没有丝毫美好可言。 原来这是悼念朱明“木”字辈的人:朱由检,朱由植,朱由榔,朱由菘,朱由棷。。。。
他们都是木字辈,所以“树倒猢狲散”,就是木字辈的倒下了,胡虏的子孙渗透到中华......
-----------------------------
@huar63yhh 1075楼 2014-08-18 08:36:35
肯定是水做的,原谅我的坚持。
-----------------------------
除了沿袭红学的解释,你有自己思考与理解后,要怎么坚持就怎么坚持,不会强求你怎样,不能原谅的是没有自己的独立认识
@还是时间裂缝 1072楼 2014-08-18 01:40:13
吴祖本这里,就是“木作的骨肉”
为什么“木作的骨肉”才是正确的文本呢?
原来“木”字是与作者作品悼明思想密不可分的。女儿是作者心中往往印象美好的象征,所以以大明“木”字辈看待,而水,在作者心中是用来象征满清的,没有丝毫美好可言。 原来这是悼念朱明“木”字辈的人:朱由检,朱由植,朱由榔,朱由菘,朱由棷。。。。
他们都是木字辈,所以“树倒猢狲散”,就是木字辈的倒下了,胡虏的子孙渗透到中华......
-----------------------------
@huar63yhh 1075楼 2014-08-18 08:36:35
肯定是水做的,原谅我的坚持。
-----------------------------
@还是时间裂缝 1076楼 2014-08-18 08:40:11
除了沿袭红学的解释,你有自己思考与理解后,要怎么坚持就怎么坚持,不会强求你怎样,不能原谅的是没有自己的独立认识
-----------------------------
@huar63yhh 1078楼 2014-08-18 11:19:03
吴老师在线,不更新之意,我也明白。希望我不是小人之心。我这几句话吴老师看是否有点红楼梦的味道? 开个玩笑。冷暖自知。
-----------------------------
没有任何其他意思,我这人很直接。没有襟怀的人,不会荡胸生层云
这一贴,首先要表面立场下再谈论程高本后四十与吴祖本后二十八回联系
我的立场是:程高本后40回总体上是要否定的,是对后28回的篡改。但否定是基础不同于红学的完全否定。
红学对程高本的后四十否定,也是胡适的贡献。
的确,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着本质区别,程伟元与高鹗与乾隆辛亥(1791)整理发行120回红楼梦,确实干了不少累活甚至脏活。胡适拦腰斩断的目的是,后四十回在思想境界上,完全没有曹家事,而从锦衣卫抄家等故事情节上,明显偏重与政治或历史小说,完全对立了他的“本事说”,说以直接咔嚓一刀剁下。
这一刀剁的很准,也算是胡适在红学方面唯一拿捏精确的地方,但也不是他发明,各种抄本也就是到了80回没了下文。他只为自己意淫的家事说服务,为曹家营服务,不愿意为锦衣卫之类词汇再去周折。反正的剁下去了,也就不必去研究。
跟着喊的粪青们也一样,再不把后文当回事。研究前80,完全割裂了后四十的作用。
事实这种作用也很小,台湾杜世杰、潘重规等学者的研究,无论深度与宽度,大方向虽然跟胡适对立,但他们思路是正确的,然而就是运用了后四十很多依据说事而丧失其理论的说服力。
后四十回确定不是前八十作者所为,自然不可用他们作依据。但是后四十回与作者原著有没有联系?
程伟元虽然极力表达,搜集的材料可能就是作品原著,但也不能肯定,尽管也是史上最优秀的续书。
通过吴祖本的发现,我们找到了这个后四十的秘密:
程高本《红楼梦》第一百五回为“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而吴祖本《石头记》第九十一回为“锦衣卫查抄荣宁府 御林军戒严大观园”
在查抄的回目上,也许是巧合,只一两个字差别,锦衣军——锦衣卫,宁国府——荣国府
但是,我们看看查抄的清单就不一样感觉了:
程高本:第一百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赤金首饰共一百二十三件,珠宝俱全。珍珠十三挂、淡金盘二件、金碗二对、金抢碗二个、金匙四十把、银大碗八十个、银盘二十个、三镶金象牙筋二把、镀金执壶四把、镀金折盂三对、茶托二件、银碟七十六件、银酒杯三十六个。黑狐皮十八张、青狐六张、貂皮三十六张、黄狐三十张、猞猁狲皮十二张、麻叶皮三张、洋灰皮六十张、灰狐腿皮四十张、酱色羊皮二十张、猢狸皮二张、黄狐腿二把、小白狐皮二十块、洋呢三十度、毕叽二十三度、姑绒十二度、香鼠筒子十件、豆鼠皮四方、天鹅绒一卷、梅鹿皮一方、云狐筒子二件、貉崽皮一卷、鸭皮七把、灰鼠一百六十张、獾子皮八张、虎皮六张、海豹三张、海龙十六张、灰色羊四十把、黑色羊皮六十三张、元狐帽沿十副、倭刀帽沿十二副、貂帽沿二副、小狐皮十六张、江貉皮二张、獭子皮二张、猫皮三十五张、倭股十二度、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一卷、羽线绉三十二卷、氆氇三十卷、妆蟒缎八卷、葛布三捆、各色布三捆、各色皮衣一百三十二件、棉夹单纱绢衣三百四十件。玉玩三十二件、带头九副、铜锡等物五百余件、钟表十八件、朝珠九挂、各色妆蟒三十四件、上用蟒缎迎手靠背三分、宫妆衣裙八套、脂玉圈带一条、黄缎十二卷。潮银五千二百两、赤金五十两、钱七千吊。一切动用家伙攒钉登记,以及荣国赐第,俱一一开列。
其房地契纸、家人文书亦俱封裹。
吴祖本:第九十一回 锦衣卫查抄荣宁府 御林军戒严大观园
众兵卒将园子里丫鬟婆子就近关在院子里,到贾赦院子里抄了半天。因不见邢夫人,分散几人到各处去找。有一干人去贾珍院子查抄,也不见贾蓉踪迹,派一人回荣禧堂报知;有的去凤姐院子去抄。这些兵卒在屋里开箱破柜,把花瓶杯盘打烂,衣物鞋帽乱扔;书本撕破,纸砚掷地;帐幔一扯,踩着衾被去翻找赃物。查出些用物,皆登记在册,派两人到荣禧堂禀报。
赵堂官便命二人一一念来,二人轮流念道:“银碟三十六件,银酒杯十六个;黑狐皮八张,青狐六张,貂皮二十张,黄狐十张,猞猁狲皮十二张,麻叶皮三张,洋灰皮二十张,灰狐腿皮三十张,酱色羊皮十张,猢狸皮二张,黄狐腿二把,小白狐皮十四块;洋呢二十度,毕叽二十三度,姑绒十二度,香鼠筒子十件,豆鼠皮四方,天鹅绒一卷,梅鹿皮一方,云狐筒子二件,貉崽皮一卷——”
北静王不耐烦道:“这算什么?别念这些,谁家没有!要念金银珠宝。”
一人念道:“ 珍珠十三挂,淡金盘一件,金碗二对,金抢碗二个,金匙十八把;银大碗四十个,银盘十三个;三镶金象牙筋二把,镀金执壶四把,镀金折盂三对,茶托二件;赤金首饰共三十三件。”
西平王道:“一家子几百口就这些怎么度日?荒唐!”贾政跪着插言道:“这里面有大半是这两日亲戚朋友为贺小儿喜事送的喜礼,家里那有这么多金器?”北静王道:“就算全是你家的也不值什么。还有没有?快快念来!”
又一人道:“鸭皮二把,灰鼠六十张,獾子皮三张,虎皮二张,海豹一张,海龙六张,灰色羊十把,黑色羊皮十三张,小狐皮六张,江貉皮二张,獭子皮二张,猫皮十五张;绸缎八十卷,纱绫七十一卷,羽线绉二十二卷,氆氇十六卷,妆蟒缎二卷;葛布三捆,各色布三捆;各色皮衣一百一十二件,棉夹单纱绢衣一百四十件;玉玩十二件,带头九副,铜锡等物二百余件;钟表十八件,朝珠九挂;各色妆蟒十四件,宫妆衣裙八套,脂玉圈带一条,黄缎十二卷;潮银二百两,赤金十四两,錢三千吊。另有房地契纸若干。”
清单大同小异,只是数字上做些手脚,其中像钟表18件,朝珠九挂等等都是完全一样的,连数字都一样,不是一般的巧合
当然质疑者可以说这是吴祖本始作俑者何丽丽从程高本抄来,嗯,没错,完全存在这样可能,支持这样的怀疑态度。不过奉劝质疑者可以反思,程高本会不会抄袭了吴祖本。
再看下面的例子:
吴祖本:
第八十五回 痴王孙传信牵奇缘 惭妙尼避情乘游槎
贾政忙命林之孝家的送他回去。妙玉同林之孝家的走了一会子,便要其止步并速往那边忙发送药丸诸事。林之孝家的笑着要他一路小心,把灯笼给了他, 自己往那边去了。妙玉打着灯笼边走边想:刚才所摇之卦乃家乱亡散之象,甚是不吉。不过也未必灵验,还是别过虑了。因又借着月光匆匆往回赶,刚路过潇湘馆门口,隐约听见有人弹琴吟道:
“寒霜染尽窗前影,秋風吟处念凄魂。
今宵弦里尚吟哦,他年子期觅难闻。
思忆萱亲夜辗侧,愁绪何堪愍恻心,
凄步中庭弹锦瑟,感怀触绪望星津,
月色横斜忧心炳,家山何处觅渺音,
千里沉吟風露凉,此生素心如轻尘,
时序递嬗叹清秋,天上人间感夙因。
修篁飘逸习古音,斑影婆娑泪粘襟!
弦曲知我颦颦意,人生斯世如轻尘。
風露凉觉罗衫怯,耿耿不寐思古人,
今夜弦中思别意,轩窗明月泻竹林。”
妙玉听琴声幽咽,满含忧戚,诗句苍凉悲惘,想着此关乎人之气数,颇为不吉,不可再吟读下去,忙敲门要进院出面阻止。
再看看程高本,也有这样几乎一样的情节:
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妙玉道:"那里的琴声?"宝玉道:"想必是林妹妹那里抚琴呢。"妙玉道:"原来她也会这个,怎么素日不听见提起?"宝玉悉把黛玉的事述了一遍,因说:"咱们去看她。"妙玉道:"从古只有听琴,再没有看琴的。"宝玉笑道:"我原说我是个俗人。"说着,二人走至潇湘馆外,在山子石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只听得低吟道: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回,听得又吟道: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又歇了一歇。妙玉道:"刚才'侵'字韵是第一叠,如今'阳'字韵是第二叠了。咱们再听。"里边又吟道: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妙玉道:"这又是一拍。何忧思之深也!"宝玉道:"我虽不懂得,但听她声调,也觉得过悲了。"里头又调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里边又吟道: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妙玉听了,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变征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宝玉道:"太过便怎么?"妙玉道:"恐不能持久。"正议论时,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宝玉道:"怎么样?"妙玉道:"日后自知,你也不必多说。"竟自走了。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彩的,归至怡红院中,不表。
把程高本黛玉的曲子整理一下:
风萧萧兮秋气深,
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
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惙,
素心如何天上月。
对比吴祖本黛玉所吟:
寒霜染尽窗前影,
秋風吟处念凄魂。
今宵弦里尚吟哦,
他年子期觅难闻。
思忆萱亲夜辗侧,
愁绪何堪愍恻心,
凄步中庭弹锦瑟,
感怀触绪望星津,
月色横斜忧心炳,
家山何处觅渺音,
千里沉吟風露凉,
此生素心如轻尘,
时序递嬗叹清秋,
天上人间感夙因。
修篁飘逸习古音,
斑影婆娑泪粘襟!
弦曲知我颦颦意,
人生斯世如轻尘。
風露凉觉罗衫怯,
耿耿不寐思古人,
今夜弦中思别意,
轩窗明月泻竹林。
看到了吧,何曾是简单相似?谁抄袭了谁?大家自己对比一下全文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与“天上人间感夙因。”简直就是原文抄袭,歌行是吴梅村所长,程高本改为离骚体,也算是绝妙的偷工减料。
在程高本里,薛宝钗利用掉包计毒死了夏金桂,在吴祖本里,夏金桂利用掉包计,让薛宝钗毒死了自己母亲,正是程高本为了转移读者视线,让薛宝钗的险恶得以最小化磨平,这才是篡改或者有意为之的抄袭与翻改
吴祖本的情节才是真正令人震撼的,震撼到不愿意接受的程度,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达到了不能超于的高度,是悲剧文学的极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程高本是篡改的,程高本的后四十回虽然不是作者原著,但绝不是空穴来风!是在看过大悲剧原文之后篡改而成,也许是为了降低心理的承受痛苦,也许是避免红楼梦文字为此失传,也许是统治阶级意识,总之,这个篡改是天才的。彻底否定后四十,是红学的做法,完全承认后四十也是红学做法,这两中红学理念都是荒唐而扯淡的
如果乾隆时期还真有个曹雪芹在润色的话,那么,这个程高本的后后四十回作者,也许正是这个曹雪芹。这样曹雪芹不但不是红楼梦作者,而是红楼梦彻头彻尾的篡改者。
也许就是从乾隆时期的这个文稿开始,丧失了吴本原始风貌与信息。
总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至少是《石头记》全貌的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