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苦與樂

小童闻笛:
  
  我母亲在毛爷爷时代,确实是最开心的。
  
  说起陕北民歌,记得1971年的冬天,有一天,收音机里石破天惊的传出了好几首陕北名歌:《陕北道情》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工农大生产》《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高亢爽朗优美动人的歌声,让听惯了八个样板戏的我们,顿时耳目一新。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陕西有那么多好听的歌:《兰花花》 《信天游》《赶牲灵》《三十里铺》等等。
  
  作者:夏威夷ABC 回复日期:2011-04-03 06:33:15 
  
    麦子兴旺,将要抽穗,加油!
  --------------------------------------------------------------
  
  夏大哥:我给嫂子写的信受到没有?拍张麦田的PP来看看呀。
  小童闻笛:
  我学过几天京剧,粗略的了解了一下京剧的历史。京剧的唱腔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优美动听,令我们如痴如醉,原来她是由徽调、汉剧、秦腔融合而来。
  徽调、汉剧好比长江流域的好女子,遇上了黄河流域的伟丈夫秦腔,孕育出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京剧。
  玫瑰:我拍了几张蔷薇的PP,有机会发上来让你看看。
  作者:岁月静好春暖花开 回复日期:2011-04-09 21:53:04 
  
    无意间逛到这里,看到稻穗麦穗的贴,真是有缘啊!
    
    看了一部分,慢慢再细看。
  --------------------------------------------------------------
  
  花开妹妹,欢迎你!常来坐坐呀!
  
  
  作者:春江沐雨 回复日期:2011-04-09 22:49:28 
  
    夫君问:你喜欢她的什么?
    我喜欢她的文字顺溜,自然,没有刀砍斧凿的痕迹。
  --------------------------------------------------------------
  
  谢谢春江大姐的支持。你说,我的文字会不会太顺溜了,缺乏力量呀?
  
  玫瑰网友,这是在我家附近拍到的蔷薇还是月季,反正是玫瑰的同类吧,送给你,希望你喜欢。
  
  作者:好运长伴55 回复日期:2011-04-19 17:00:55 
  回复
    
    穗姐,恭喜你,15年前的今天迎来了可爱的小天天。。。。
  -----------------------------------------------------------------------
  
  谢谢你,好运。上面的月季花照片就是天天拍的,怎么样?
  作者:两条溪水 回复日期:2011-04-23 22:56:16 
  -----------------------------------------------------------------------
  溪水:
  谢谢你的欣赏。
  今年大旱,我家旁边的溪水干了好久了,你有两条溪水呢,匀一点给我们吧。
  ***** 人之初 *****
  
  我父母是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培养的首几批科技人才。他们都是研究无线电的,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比较尖端的科技了。能够为祖国的科技做贡献,他们都很自豪。特别是母亲,白天上班,晚上读夜大。生下我刚三三天,就参加单位组织的运动会,并且得了个短跑100米冠军。
    如此女强人,自然认为给娃娃喂奶耽误时间。我有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奶粉喂养得不错,母亲就照葫芦画瓢,偷梁换柱,把乳房从我的小嘴里拔出来,偷偷给换上橡皮奶头。可怜的我,哭的眉毛都红了。但是这种抗议只是换来母亲的厌恶,说是我嘴巴刁,挑食。天地良心,其实我的肠胃消化不了奶粉。就是现在,喝了牛奶马上泻肚子。可怜婴儿时期的,除了嚎啕大哭,还有什么抗议的办法呢?
    父母被我哭的没有办法,就让外婆把我带去江西老家,找个奶妈来喂养。
    奶妈自己有儿子,要等人家的儿子吃饱了,才有我的份儿。加上外婆重男轻女,根本也不管。没几个月,就得了个奶痨。奶妈家生怕我死在她家不好交代,赶紧把我送了回来。
    好好的孩子送去,回来成了个头上只剩几根竖起毛毛(我本来有一头乌油油的好头发),眼睛凸起,肚子凸起,皮包骨的非洲饥民。坐在痰盂上,一边吃,一边拉。
    父母那时候绝对不看中医,特别是父亲,在他心目中,中医等同巫医。为了我的病,他们跑遍了南京所有的医院。但是,我的病一点起色也没有。
    听单位扫院子的大妈说,附近村庄里有个老太太,专门会治这种病。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仍然坚持真理,在他的心目中,中医就会装神弄鬼。脏兮兮的,器械又不消毒,说不定病没治好,到弄个破伤风。
    但是我的情况越来越差,到最后,看看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父亲就在地上铺了一张席子,把我往那儿一扔,打算断了气,就抱起来扔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母亲把心一横,打算死马当作活马医,瞒着父亲,把我带到老太太家去了。
    据母亲说,那个老太太用把小刀,在我的手掌那儿隔开一个小口子,然后用镊子捏出一点白色的像猪油一样的东西。老太太管那叫做“割痞子”。她就会这一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什么医理也不懂。
    神奇哦,从那以后,我开始不拉肚子了。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我的脾胃一直不太好,10岁以前,从来没有肚子饿的感觉,童年是个老病号,个子也长不高。如今想想这些事情,还真有意思呢!
    去年,偶尔一次跟我老公的小舅舅聊起,原来他小时候也得过这个病。他比我还厉害,割了手还不够,又吃了不少油煎蟑螂。咦,那么脏的东西也能治病!回来我查了一下中医药词典,原来蟑螂正是可以治疗儿童疳
    我们祖国的医学,真奇妙!
    
  
  
  在《中医文化中医》栏目中看了一个帖子,有感而发。
  
  中医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一特殊领域的表现而已。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就是:世界文明的正统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东方的观点是物质生灭论,而西方的观点则是:物质不灭定律。哪一个才是宇宙运动全始全终的大法?
    曹雪芹说过:“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既然无路可走,那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吧。
    我这个头回的不太远,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方家不吝指教。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大门。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是例行公事。国库掏空了,皇帝也逃跑了。眼看我们的国家被人家象切蛋糕一样,东一块,西一块就快分割完了。秀才遇着兵,有理讲不清。这时候,自然是抛下书本,抄起家伙,保家卫国。太平天国的大刀长矛顶不住人家的洋桥洋炮。以毒攻毒的,我们只能放下我们泱泱大国的身段,远渡重洋,派留学生去欧美学习制造洋桥洋炮大轮船。
    现代西方文明的精髓:民主和科学跟随武力战胜国的傲慢进入我们的国家。五四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把这两面大旗举得更高。
    100多年来,民主和科学,俨然成为现代人,特别是自认有文化的社会精英们的图腾。民主不民主,成为政治是否清明的试金石。民主民主,大家都是主,其实也就变成六神无主。
    现代的人,尤其是大城市的人,轻易不敢把三个以上朋友往家带。为什么呢?一帮子客人,个个都要做主,乱哄哄的,你说东,他偏要往西;你想打狗,人家偏要捻鸡,常常弄得主人头大如斗。
    但是,你可不敢反民主,一顶独裁者的帽子正等着望你头上扣呢。
    剩下的事情,就是科学的舞台了。无论什么事,都拿科学来说事。现代人的观念,特别是自认有文化之人,符合科学的,不好也好,不符合的,好也不好。
    问题是,科学科学,本身它就有局限性。人家的名字可是没起错,,那只是某一学科里的学问,出了这个科,人家可就不管事了。并且,人家的标准也是经常变的。
    自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来,东方文化的大法,四书五经变成只供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一般人大多知道个名字,其中的内容则没什么人去关心。没了自己文化作为根基,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就没了取舍的标准。要不就是国粹,要不就是全部西化。
    如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民主和科学自然有他清明可喜的一面,可以为我们中华文明增添新的活力。
    中医为体,西医为用。两条腿走路,得益的是大家。
  觉得穗姐可以在香港明报或者商报的某个文学与生活版块,写写生活与阅历的轶事,应该很受读者喜欢的。
  
  作者:我心落寞1111 回复日期:2011-04-27 15:37:31 
  -----------------------------------------------------------------------
  
  就是因为多次投稿石沉大海,才把文章发到这儿来的。
  其实这样也挺好,少用点纸张,少砍伐点儿森林,让环境美好一点。我自己现在也很少看报纸了。
  
  穗姐,你看过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小说么?
  -----------------------------------------------------------------------
  
  亨利米勒的作品没看过,有空找来看看。
  
  我们小时候,看的最多的是苏联的文学作品。70年代是高尔基的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看的是连环画,那时候也没电视,这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娱乐了。记得朋友向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我还白了人家一眼:“炼钢的书有什么好看!”囧一个!少男少女多半关心的是主人公保尔和林业官小姐冬妮娅的爱情。要说那时候的连环画真是画的好,冬妮娅每次出场的衣饰让朴素的70年代的年轻人如痴如醉。
  
  
  作者:小童闻笛 回复日期:2011-04-28 13:38:24 
  回复
    “如此女强人......”
    
    你母亲大人现在身体可好?她老人家怎么看待自己的这一段?
  -----------------------------------
  
  我母亲的故事真是说来话长。你们愿意听,我会慢慢的讲。
  哈哈,飞翔哥飞到我的蜗牛楼来了。
  
  今天是母亲节。
    
    祝愿这座楼里所有朋友的母亲快乐!
    
    祝愿做了母亲的女同胞们,等待做母亲的女同胞们,幸福安康!
    
    祝愿所有的男同胞,你们的配偶成为你的宝宝的好母亲!
    
    待会我们教会的姐妹小组要在教堂为母亲节献唱,祝我们演唱成功吧。
  
  每天买菜回家,要进过这个小村子。我家的房子也跟这个差不多。这是英国政府的德政之一。想当初,新界的农民抗英的行动比较激烈,土炮洋枪大刀长矛样样齐。英国政府采取了怀柔政策,规定每个新界原居民的男丁,满了18岁,就可以申请一块700英尺的土地,盖一所三层楼的房屋居住。以前是只许自主,后来也可以出售赚钱。特别是现在,男丁多的原居民,个个都是小财主。我虽然不是原居民,也是这个德政的受益人之一,否则的话,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没可能实现我的田园梦。虽然住处偏僻,买东西很不方便。我的很多亲友都说我像个深山大野人,不可理喻,但是我依然乐此不疲。
  
  我有个朋友,星期天喜欢带着孩子来我家玩儿。洗菜,剁馅儿,包饺子,忙的不亦乐乎。她老公在旁边看着就说她:“在家动也不愿动,上人家来忙乎得真起劲儿。”
  我笑着回答:“这就叫,物以类聚。在下也是这种人。成天的东游西逛六国贩骆驼,自家楼里的灰都老厚了。”
  以后要勤快点儿了。
  ***** 人之初 *****
  
  五岁那年的一个傍晚,母亲得了急性盲肠炎,去了医院开刀.
  没了母亲这个小太阳,家中的气氛马上变得两样了.
  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个7岁,一个5岁的孩子,家里既没有老人,也没有保姆,我们吃饭倒也没什么大问题.早晚两顿都是去学校的食堂,买些包子馒头,豆浆油条的.家里只要熬点粥.中午一顿正餐稍微有点麻烦.
  7岁的姐姐已经学会在煤炉上焖米饭了.外面的菜场固定时段在学校的操场摆卖.花色品种自然没有外面的菜场齐全.主妇不在,生活自然要尽量简化.父亲把钱交给姐姐,吩咐她把菜买好,我们两个洗干净,等父亲下班回来做.
  父亲自认为他做饭的手艺比母亲高.但是,他不轻易动手.只有家里偶尔来客,才会露一手.拿手好戏有两个:广式滑溜肉片和爆炒腰花.咬开以后,中间的肉还是嫩红的.江苏人做菜不会这么生,大家都有点觉得刺激,新奇有趣.因为,南京仅有的两个广东饭馆:大三元和老广东,在当时是最高级的中餐馆.普通老百姓,一辈子也未必有机会去上一次.两个饭馆,都在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我的中学也在附近.我每天上学都会经过他们的门口,当然只有在门口张望的份儿.
  父亲炒的菜,盘子里的油多的差不多能倒出来.在那个食油贵如金的年代,这可是了不得的事儿.尤其是,对肚子里没什么油水的人来说,当然是无上的美味.看着我们热烈的给父亲捧场,母亲有点悻悻然,低声嘀咕道:"放上那么多油,当然好吃了.”
  跟父亲出差不同,母亲不在家,我们爷儿仨的饭吃得有点索然无味.父亲也变得容易发怒.每天,我们小心翼翼的夹着尾巴,,尽量不惹他生气.晚饭后,一点儿也不敢磨蹭.乖巧的姐姐督促我洗脸烫脚,赶紧上床.
  校园里的高音喇叭,每天以<东方红>做开场白.那气势磅礴的序曲一出,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一轮红日喷薄的形象: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而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堂堂的一天,就在这充满希望的乐曲声中开始了.
  到了夜晚,准时八点半,一转播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我们就手忙脚乱的加快动作,沉重悲壮的<国际歌>的前奏马上就会响起:
  3 I5 – 4 3 I 2. 34 04 I 3. 32.2 I 1---I 1
  不知道为什么,这首听了无数次的外国歌曲,让我们的小心灵很害怕.尽管我们飞快地钻进被窝.随之而来的是歌词,还是毫不客气地撞击我们的耳膜.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自从邓伯伯主持工作的1978年以来,软绵绵的港台流行曲在家街小巷响起.我起码有三十多年不闻此曲了.
  .此时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歌词依然象流水一样,从我的指尖流淌下来.天地良心,我没有用百度,完全是靠自己的记忆,有错漏,在所难免.
  我在想,有朝一日,如果我忘记了这些歌,大概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了.
  呵呵呵!
  
  
  飞翔哥:飞到西藏去啦,给我们带两条哈达来吧。
  春江大姐:谢谢你常来看我。
  好运:你姐姐怎么样啦?还习惯吗?
  谢谢好运的儿童节祝福。
  祝你的小外甥长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
  
  天生浓眉,你的眉毛有我的浓吗?我可是女生男象呢。
  
  
  今天端午节,祝大家节日愉快!
  今天是父亲节,祝愿天下所有做父亲的,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昨天,我姐姐一家,我一家,合起来,请我父亲,我四叔四婶两口子饮茶,吃点心,庆祝父亲节。
  广东的茶楼很受老年朋友的欢迎。老人最喜欢的就是闲话当年,现在互联网发达,年轻人鲜有耐心听老人唠叨。去茶楼饮茶,有吃有喝,水滚茶靓。这么大热天气,外面骄阳似火,茶楼里凉爽干净,老少三代,大大小小十一口人,家事国事天下事,谈的不亦乐乎。
  算起来,昨天在座的老一辈的父亲有:我老爸我四叔;中年的父亲有:我姐夫、我老公;还有两个未来的父亲人选:我的两个外甥:一个24岁,一个14岁。
  
  
  作者:飞翔哥 回复日期:2011-05-08 23:20:47 
  回复
    今天早上7点女儿就去花店给她妈买了一束康乃馨,得瑟幸福的模样让俺眼热,希望父亲节快点快点再快点。。。嘿嘿。懂事的女儿真的很好很好!!!可是我自己的母亲去年已经去了天国,相信她一样可以看见自己生命的延续。。。晚上在母亲的房间看了很久她的相册,物是人非让人流泪。
  -----------------------------------------------------------------------
  
  飞翔哥:你家宝贝闺女今天有没有送礼物给你?
  
    呵呵,穗姐是不是和闾丘露薇比较相像啊?
  -----------------------------------------------------------------------
  
  人家是名主播,人品出众,才貌超群,我哪有资格跟人家比呢?呵呵。
  春江大姐:谢谢你常来看我,最近有什么大作面世?
  好运:跟姐姐在一个城市工作,感觉应该不错吧?
  
  天气太热了,给大家上一张相片醒醒神吧。三亚的蓝天碧海,金色的海滩,活泼的帅哥。
  人在大自然里,心胸也开阔起来了。
  ***** 人之初----上海母女*****
  
  据说我们搬来这座装有木地板,木楼梯的两层高小洋楼时,隔壁先我们进驻的上海人韦阿姨,先下手为强,把她家的好些东西放进我们的屋子里.一个萝卜一个坑,母亲自然是让她搬走,据说这样就得罪人了.两家主妇自此`淡淡的,互相不怎么搭理.
  二楼只有三家人家,叶伯伯王阿姨是无锡人,两口子是表兄妹,宅心仁厚,夫妻感情很融洽,有一种传统中国人家特有的安稳。他家两对大哥哥大姐姐对我们都很好,但是,到底年纪相差的比较大,不大能玩儿到一起,虽然从小我就爱往比我大的人堆里钻。
  说到新奇有趣,还是韦阿姨家。江叔叔是个采购员,长袖善舞。什么紧俏东西,别人无办法,他却总搞得到.明明知道在江家玩久了,回家要看母亲的冷脸子,我们的两条腿却像被钩子勾着一样,忍不住往她家跑,尤其是我.
  我生来缺乏运动细胞,害羞要面子。经常被身强体壮,动作灵活的姐姐视为累赘,她很不愿意带着我出去玩儿,因为我常常令她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我只好以串门子来消遣。难得有机会去外面吃饭,其实就是周末,父母带我们去南京最热闹的新街口,在人群中挤一通。然后找个小饭铺,吃上一碗辣油馄饨或者小笼汤包。饭店经营时间有限制,里面永远人头涌涌,开票端饭拿位子统统要排队。千辛万苦坐了下来,我却对吃的不太有兴趣,呆呆的看着周围人的言谈举止。为此,头上没少挨母亲的毛栗子。
  这种行为,大约会伴我终身。因此,我不是太需要旅行的人。每搬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会以住处为圆心,上班的地方,菜场,银行,孩子的学校,医院,等等为半径,随时随地,观察,甚至挺八卦的挖掘有趣的人和事,乐此不疲。我觉得这比电影电视剧有趣的多。演员们都是真情演出,而且没有复制性。好像专门为我演出一般,因为过了这个村,可没那个店了。这种消遣方式,似乎挺响应如今低碳生活的号召嘛。证明本人表面开起来老土,其实非常有前瞻性。哈哈哈,言归正传:
  江家的大闺女娉娉比我姐姐大一两岁,那时候十岁左右.江叔叔瘦高个子,身段潇洒,大眼睛,高鼻梁;韦阿姨则娇小玲珑,五官紧凑,细皮嫩肉。娉娉摘取了父母的优点:白皮肤,小圆脸,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已经初具小美人规模。令人担心的是身段,不知道她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如果能如愿以偿,出落得丰腴苗条,加上五官不走样的话,娉娉的前途将无可限量。对于这一点,母女两心里虽然有点吃不准。信心呢,也还是蛮足的,女大十八变嘛。
  江叔叔不在家的时候,娘儿俩的亲子活动除了奚落小闺女星星,就是在60年代中后期严格的限制下,努力钻研美容术.烫发染色当然是绝对不允许,大街上中老年妇女一律齐耳直短发,俗语二道毛;年轻的媳妇和姑娘则清一色的麻花辫.再小一点的丫头,头发还没长全,编不了麻花辫,就扎上两个刷把子。
  想变花样,只能象当时红的发紫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一样,在头绳上搞点花样。材料主要分两大类:1.橡皮筋,高级一点有彩色的。2.俗称玻璃丝的塑料头绳,分空心和实心两种。还有一种最豪华的,就是五彩缤纷的寸把宽的丝绸缎带。这可是姑娘们的至宝,在枕头下面压的平平整整,没事拿出来欣赏一下,除非有什么重大场合,等闲不会舍得拿出来用,害怕晒得多,容易掉颜色。即使被毛主席接见,也不过是在麻花辫上,扎上两朵丝绸缎带打的蝴蝶结罢了。
  我长了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江家两母女常常把我叫去做模特儿。她们两把母亲两分钟之内给我匆匆忙忙结好的麻花辫子解开,娉娉用她的那把大红塑料梳子,慢条斯理的,一遍又一遍梳理我的头发,一边跟韦阿姨商量,梳个什么新的式样。我很喜欢那种融洽的气氛。有时候,娉娉把我两条辫子编的紧紧的靠在一起。有时候又把辫子挂在耳朵旁边,娘儿两个左右端详,议论道,两条辫子编在一起,显得端庄,分开挂在耳朵边则显得俏皮。有时候,娘儿两个久久决定不了,可是,我的两只灵敏的小耳朵,却捕捉到了到母亲回家的脚步声,只好披头散发的跑回家。回家之后,少不了挨母亲的一顿骂。
  
  中秋快乐!
  合家康宁!
  采风:跟你一样,我现在也常常看看网友们跟什么帖子,这个方法常常能发现非常有意思的楼主,比自己漫天撒网效率高的多。
  我觉得吧,一个人的福气,一部分来自天幸,一部分人为,还有一部分是不明因素。
  @ssssss_wx 2011-09-27 13:29:01
    呀,美女,踩一脚
  -----------------------------
  美女在哪儿呢?我怎没瞧见?
  @伊玛儿 2011-09-27 22:20:20
    羡慕楼主姐姐的孩子们,有个太忙碌的妈妈,真的很遗憾
  -----------------------------
  嚯嚯,俺家的孩儿们羡慕人家会赚钱的妈妈,能买爱疯4,爱拍,单反相机,大电视。不像我,老让她们省钱,省钱,再省钱。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入钱孔,出钱孔却有无数个。
  现在的男人之所以对胸大的女子有兴趣,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母乳吃呢?
  今天是重阳节,恭祝各位节日身心愉快!
  贴一首毛爷爷的诗词来应一下节吧,有没有人喜欢呢?我反正是挺喜欢的。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奇迹来啦?请坐,请坐。
  香港人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上天涯的,傻妹妹。
  @姑苏残梦 2011-10-06 15:21:18
    mark 一下,回头细看
  -----------------------------
  欢迎多提意见!
  @春江沐雨 2011-10-04 22:03:03
    我哪儿有什么大佐,料子不够佐不起来。总是一个闲写,闲来写几个字。
  喜欢你的文章。
  -----------------------------
  谢谢大姐的关注。
  @衣衣1019 2011-10-17 20:11:46
    穗姐的文章总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
  你是梅梅楼里的那个依依吗?
  @落英如雪 2011-10-31 10:13:32
  姐姐的文字真精彩~
  行云流水,没有半点矫情
  文学底子也厚
  真喜欢啊......
  -----------------------------
  谢谢你的赞赏,我会努力的。
  @杜若 2011-10-31 14:45:07
    家庭主妇很累啊
  -----------------------------
  干啥都一样啊!有苦才有甜呢。
  ***** 人之初—我是从哪儿来的? *****
  
  母亲病愈回来,家中恢复了以往的温馨和宁静。我发现了她和韦阿姨的关系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即使我在这个紧邻家玩儿的久了,回去之后,母亲的脸色也不象从前那么难看了。
  而我却添了一个毛病,每当下午的阳光透过西边的窗户,给屋子里的家具镀上一层金黄,我就会无端的惆怅。《国际歌》结束了,播音员平静的宣布一天播音节目的终结。我们开始洗脸,洗屁屁,泡脚,准备上床钻被窝。这当儿,那三个问题经常来找我:我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每个星期的一,三,五,父母晚饭后,必须去教研室政治学习。虽然他们开会就在教研室,跟住处在一个大院里。可是对于一个七岁,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来说,有父母在家的夜晚到底是温馨安全得多。就连那沉重阴冷的《国际歌》,也似乎失去了它吓唬人的魔力,变成了我们两姐妹的熄灯号。
  屋子北面的窗户下,放着我们的小床,我和姐姐一人睡一头。头顶悬着一盏黄灯泡。那时候白炽灯已经开始流行了,省电又亮堂,两家邻居都已经先后用上了。喜欢追赶潮流的母亲却不喜欢,说是白炽灯照的人脸发青,有点儿怕人,还是黄灯泡温暖可亲。我们的灯罩是白色倒扣的玻璃碗状,边缘有花波浪。
  父亲的书桌放在南窗下,是整间屋子光线最好的,跟书桌并排的则是父母的大床。大床和小床成一个7字形状。两者之间,摆放着母亲的蝴蝶牌缝纫机。我们上床以后,父亲在书桌,母亲用吃饭方桌,各写各的教案。
  父母有一个在家的话,熄灯睡觉我就不害怕。他们看书的灯光投射到白粉墙上,裂缝的线条想象随着我的想象,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有小猫,小狗,奔腾的野马,摘野花的美女。我很喜欢瞪着它们发呆,给他们编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自从那三个问题朋友来了以后,这些小猫小狗渐渐对我失去了吸引力。虽然我依然长时间的盯着它们,脑子里却在思考着那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似乎有了答案。但是,第二问题呢,母亲说我是爸爸的咯吱窝里掉出来的,姐姐又说我是垃圾桶捡来的,这两个答案我都不满意。我决定,自己穿过时间的隧道,去寻找它。
  
  
  好运,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
  传稻穗的照片让我先睹为快吧。
  @淡然无痕无须诉说 2011-11-14 21:59:33
    稻穗姐姐多写点天天和川川的故事。。。
  -----------------------------
  好嘞,听淡然妹妹的话,酝酿点儿她们的故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