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记-回忆人生一段特殊的经历

  道观的生活平静的像一弯静静流淌的溪水,周而复始从无变化,偶尔发生一点小事就如同投进水中的小石子,只是在当时激起小小的浪花,之后又归于平静,似乎从未发生过一般。
  我的心境在这种简单清静的生活中慢慢在发生着改变,就好像一间充满垃圾杂乱不堪的房间慢慢被整理的井井有条,窗明几亮,心里清空之后你会发现过去很多被你错过的美好的事情,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看上去都那么有趣,蚂蚁搬家就能让我蹲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看上半天,不知道为什么,不由自主的就从内心中散发出一种喜悦之情,整个人每天都处在那种喜悦和满足之中。
  和周师兄李师兄也会一起出去拜访其他道观,在青城山上我印象比较深的道观有天师洞,这道观有个独特之处就是门口有一棵也不知道长了有多少年的老银杏树,圆明宫门前那几百年树龄的银杏和这颗比起来那也是小巫见大巫,那树大的要好多人合抱,树干盘根错节,整个树冠大的能把半个庙子都遮盖住,甚为壮观。
  还有一个是朝阳洞,这个道观就是一处岩壁上的天然山洞,岩壁下经常看到一个小贩吹着笛子推销他的笛子,那岩壁正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回音壁,笛子声在那里显得特别悠扬动听,害我也忍不住跟他买了两只笛子,也不管自己会不会吹。
  还记得有个祖师殿(不知有没记错),地处偏僻,风闻它的当家是个老道姑,剑仙一派,就是练成了后口中能吐剑伤人的那种,不明觉厉,多次探访,只可惜观门紧闭无缘一见。
  一次和周师兄李师兄结伴去青城后山游玩,吃过早饭告了假出门一路步行,沿着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前行,一路看不到什么人家,就这么一直玩玩走走到下午1点多,早已是饥肠辘辘难以忍受,突然看到前面竹林中有一户山民,决定进去讨口饭吃,山民给我们做了个蒜薹炒烟熏肉,一个炒莲花白,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吃烟熏肉,也是吃的最香的一次烟熏肉,恨不能连盘子都舔的干干净净,再后来仍然喜爱烟熏肉,但是再也找不到那一次那种感觉。
  这烟熏肉在山上的山民家几乎都有,初去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只觉得像烧了一半没烧完的柴,黑乎乎的挂在灶前上方,实际上是腌制过的猪肉挂在那里让烧灶的烟常年熏制而成,比一般外面卖的那种随便熏熏赶紧拿出来卖钱的烟熏肉不知要好吃多少倍,记得有一次我去山民家买了一些烟熏肉,晚上在道观外的空地上烧了把火,边烤火边把肉片穿在铁丝上烤着吃,那香味真是无法形容,一会道观里年轻的师兄们就都闻香而来了,有好吃的当然要大家分享了。。。嘿嘿
  吃完后我们把火弄灭,然后用脚把余焰拨开踢散,那些余焰散开一大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忽明忽暗的闪烁着,顿时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你盯着的不是地面而是天空中的银河。。。
  我写了这么些,各位看官可能会觉得山上的生活也还是挺丰富多彩吧,其实不然,正如我说,道观中的生活像一弯平静的溪流,而这些事就是那投入水中的小石子,在绝大多数时候,道观生活还是简单平淡和一成不变的。
  突然间想到那句“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道观历经数百年全无变化,生活在里面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就这么简单的生活着,几百年前的一日和现在的一日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而外面的世界历经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找不到几百年前的一丝痕迹了,这岂不正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真实写照。
  对于写帖子的人来说,写下去最大的动力是有人爱看,如果没人看意义就不大了,所以如果有爱看的朋友,请抬起您的手回个帖支持一下,这对我将是莫大的鼓励。
  @燕赵一豹 222楼 2014-08-20 10:17
  既然是记述,何必在乎别人支持与否?
  ------------------------------
  讲故事要没人听那有啥意思,呵呵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简单的重复,不知不觉上山2个月了,再不久就要到春节了,一个普通的晚上,我坐在房间里抄字帖,空气寒冷,但是我依然把房间的门开着,因为有点寂寞,潜意识中可能还是希望有哪个师兄会来串串门跟我说说话,虽然这种事基本就没发生过。最多也就是路过我门口打声招呼。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伸个懒腰休息一下眼睛,回头看看门外,发现门外大殿前天井的地上一片雪白,我心中雀跃,太好了,下雪了。可等我走出房门才发现那地上的居然不是雪而是一片月光,抬头望去,那月亮似乎就挂在院子里光秃秃的树梢上,伸手可及,记忆中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那么园那么亮的月亮。周围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息,我可以看到我的呼吸在空气中凝结成白雾,那是一种清冷而宁静之美,永生难忘。
  就这么发呆不知过了多久,回过神来,突然想起家里的父母是不是也会看到这轮明月,是不是也会在这一刻想到我呢,我眼眶湿润了,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回家的冲动。
  记得当初上山时抱着出家的想法,住在圆明宫的目的就是想先混熟了好让人家收留我出家,不过那时产生出家的念头是因为精神萎靡轻度抑郁所以厌世,经过山上这两个月的日子,心态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初那种沮丧的心情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我和道观里老老少少都关系良好,若提出想出家估计没半点问题,可问题是我现在不想出家了,世事就是这么无常!
  第二天早上把想法和周师兄李师兄一说,她们也颇有些不舍得我离开,这两个月大家相处的非常好,现在就像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人生尽多悲欢离合,无奈。
  上午收拾东西,准备吃了中饭下山直奔成都,结果吃了中饭后,周师兄兴冲冲的跑来我房间告诉我,她和李师兄请了假,要和我一起下山,我回家,他们去哈尔滨去看她们的师傅,在她们师傅家过年!
  于是在山上再待一天,我们第二天出发。她们两个从小在四川农村长大,从未坐过火车也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所以说起来特别兴奋,我也很高兴,这下有伴一路同行了,反正大家也不赶时间,所以我想着干脆让她们连火车带轮船一块坐了,我们计划舍近求远,从成都先坐火车去重庆,然后从重庆坐大客轮回武汉,之后她们再从武汉坐火车去哈尔滨。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餐,我们三人背上行李出了道观,回头再看看圆明宫大门,第一次看到它的情景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别了圆明宫,这个让我起死回生脱胎换骨的地方,别了青城山。
  这次的青城山之行虽然最终没有如最初所愿出家,但是却让我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简单宁静的生活方式,这种喜爱最终促成了我在2年后真正的投身道门。
  我们按计划一路走来,先到成都,晚上挂单在青羊宫,再到重庆,挂单在老君洞,然后踏上开往武汉的客轮,一路所见所闻让两个小姑娘很是新奇,特别是周师兄,兴奋地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她们的道士装束也吸引了大量同行者的目光,加上我们之间又师兄相称,在外人眼里是不是和武侠小说里的情景就差不多了,嘿嘿。
  到了武汉,我帮她们买了第二天的车票,送她们到武汉长春观安顿好,就此话别。
  两个小道姑年纪比我还小,在山上两个月却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生怕我冻着饿着,干活怕我累着,记得我们经常背着大背篓去捡树叶,她们的背篓装满了总是人进去踩结实再装,反复几遍,轮到我时,她们就只是松松的装上一筐,生怕我给压坏了,她们那踩实的背篓我试过一次,背上了没人帮忙自己根本站都站不起来。这份情意让人感动至深,孤身一人身处他乡异地,能遇到她们真是我的福分,周师兄2年多后再另一处道观重逢,而李师兄就此天各一方,我只祝她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快乐幸福的度过一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