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前遇到问题我总是求真主,虽然有一定的信仰,但是自己感觉并不虔诚,而且从未去做过礼拜。朋友们曾让我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给多病的父亲,可是每次想念的时候,总是隐隐感觉真主(伊斯兰教)在我身边,总是无法让自己的心念专一,这也是令我最苦恼的地方。请问老师我该如何消除内心的牵绊呢?
--------------
福报不够时,即使有缘遇明师亦无份随师修学。地藏王菩萨就是黑暗中芸芸众生的明师,但是现在不是所有的众生都可以依靠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得以解脱痛苦的,《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的宣说导师释迦牟尼佛也是我们的根本老师,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者能够依教奉行而究竟解脱,为什么?因为福报不够,所以值遇明师却未能得闻妙法,得闻妙法却不能蒙受得益继而刻苦修行直至证悟而得善果。正确崇高的信仰,是可以给人带来光明带来希望,最终使人破迷开悟究竟解脱、圆满自在的。帖子中多次说到:信仰是无条件的。一个有正确信仰的人首先要明白自己到底信仰什么?信仰的内涵一定要明白。你内心的牵绊是因为无明,当用智慧来消除。宗教有不同,但真理是核心,所以自己好好看看自己所信仰宗教的经典,思量一下经典所言是否是真理。如果一个人已经先把信仰建立在了宗教上,那么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宗教是建立在真理上的。宗教是人的划分,真理却只有一个而不用划分。
先生你到底是学什么的?
-------------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佛教的四宏誓愿,然后我再谈我到底是学什么的吧:
四宏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
2,法门无量誓愿学,
3,烦恼无尽誓愿断,
4,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四个誓愿是有次第的:因为无边众生所造业因有无量种,所受业果自然也有无量种,烦恼有无量种,所以要度脱无边众生则要有无量方法法门来针对这无量种因果无量种烦恼做化解做度脱;如同有无量种病就需要无量种方法来医治一样。一个方法法门对治一个烦恼,无量法门对治无尽烦恼。烦恼即菩提,无尽烦恼断尽,则破迷证悟,无上菩提证得,证无上菩提,则无上佛道自成。这便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正遍知。
简单归纳则是:
发无上誓愿度无边众生,
度无边众生学无量法门,
用无量法门破无尽烦恼,
破无尽烦恼成无上佛道。
无量法门怎么才能学好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自己而对事物感兴趣去学习,这种兴趣再深入则叫嗜好;为众生而对事物感兴趣去学习,这种兴趣再深入则叫宏愿。你问我到底学什么的?如果我一定给你一个答案的话,我想现在可以说了:我对学习没有嗜好。嗜好最多可以让人成才,但宏愿最高可以让人成佛。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还身为太子的时候正是为了寻求解脱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烦恼忧患而发了宏愿,有了这个宏愿后来才成就了佛果。佛道建立在宏愿上,宏愿建立在慈悲上,所以说佛以慈悲为怀。佛,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怀,是怀包包藏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智慧觉悟包藏在慈悲里,一个没有慈悲心的人怎么可能有大智慧大觉悟呢?所以欲求大智慧先具慈悲心。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既然佛包藏在慈悲里,那么慈悲便是佛氏门槛。如果还没有跨进慈悲这个门槛,那么有求不应,所做不成,不能万事亨通,则一点都不奇怪。世间一切,有求才有得;世出一切,无智亦无得。欲在世间求必应,当明慈悲第一要。所以想要在世间有求必应万事亨通,最好在佛氏门中求。只有跨进大慈大悲的佛氏门中,才能有求必应。
感觉自己真是禽兽,虽然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改不了多少,总是忍不住发脾气。。。修行不容易啊
----------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当想:事情是你的牧场,脾气是你的孩子。你的牧场太小了,孩子经历的事情太少了太娇贵了会惯坏的。生闲气,闲生气,会去生闲气是因为闲的啦。世间是牧场,六道是牧场,修行是孩子。人在世间修行如同孩子在牧场培养。
为爱救助,你好!我治愈的患者中是也有癫痫病患者。而且这个病的确大部分是杀业太重引起的。如果他们有机会认识我,我会帮他们治疗的。凡事顺其自然,为爱救助,但不要为爱勉强,凡事自有因缘。
如果想去出家修行,可是父母养育不容易还指望盼子成龙盼女成凤呢,岂不是很伤心?。。。。。您说修行根性是不是很重要
----------
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出家修行?先明白这个意义,修行和出家修行才有意义。
佛有佛的大愿:阿弥陀佛48大愿,释迦牟尼佛500大愿,药师佛12大愿。。。。。
菩萨有菩萨的大愿:大愿地藏王菩萨、大悲观世音、普贤十愿、文殊十愿。。。。。
无论三世佛还是四大菩萨,都有其慈悲大愿。大修行先从大宏愿开始。就像世间大成就从大志向大抱负开始。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贰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
只在因上修,莫在果上求。因上要努力,果上要随缘;因上努力叫精进,果上随缘叫放下。很多人的痛苦、烦恼、纠结来自于:因上不正修,果上却强求,这叫妄想执著。菩萨畏因不畏果,因为菩萨明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真理,菩萨很精进只怕因没种好;不贪求果报不来而能放下。菩萨没有妄想执著,从因地修起,所以说因地菩萨果地佛。一切佛菩萨都是在因地发了大愿的,佛果是因缘成熟功到自然成的。六道凡夫,百转轮回,忘却前因,不服今果。不知忏悔,而妄信命。却不思命从何地来?又到何处去?命从因中来,又到果地去。不怨因不好,但怨命不好,岂不糊涂?见人恨命运之不济,却不知忏前因之不善。哀其不幸,悲其不智。
张yu四声pu二声,昨天晚上我梦见过世的妈妈,看见她住的地方不怎么样,而且在房子里她给我说有点冷,后来我吃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
----------
修功德做回向!超度!势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