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8.
人生不是直線式的,生命中的收獲也難以用現下的價值觀來衡量。
曾有一位大學教授對我們說:“你拿著一個袋子,一路撿拾,你的人生袋子越來越豐富,也許哪一天你就會用上裏面的東西。”
2519.
清邁寺廟後院裏的蟬,以鳴聲呼朋引伴。
台東三仙台的海浪,在石卵灘上玩起滾石的遊戲。
意大利成百的牛群,搖頭晃腦大口啃蝕美味野草,脖子上的銅鈴,從一個山頭搖到另一個山腳。草如果有耳朵可以聽的話,也會有所感應吧。
2520.
眼光不外爍,也不內觀,只是莊嚴地,一心一意把自己端持起來,好像從容就義。那張臉就這樣浮在空氣中,蒼白的。
2521.
其實,我哪裏也不想去。
然而,會有人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嗎?
他會爲我撐傘,緊握著我的手。告訴我星星的方向,陪我走一段路。
我總是忘記跟你說聲謝謝。謝謝你一直陪伴著我。
2522.在浪漫主義時期,玫瑰花常常是重要的象征,甚至有人願意爲了一朵玫瑰花而死亡。
2523.
如何不貪生?
一旦把當做之事做完,就自我了斷。
了斷的方式有二:或向東,淹沒于大海;或向西,消失于沙漠。
2524.
由此,更理解旅遊于我的意義,無非是尋個名義,找個借口,真正需要的是尋找到一塊陌生之地。面對陌生,可以暫時忘記現實,仔細回憶從前,盡情想象未來。
2525.人生的痛苦,有時候不一定是自己遭遇的失敗,而是他人無端的成功。
2526.
你看那些樹,非常獨立,非常沈默。
一半在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張揚。一半沐浴日月,一半灑落陰涼。
2527.
人的一生,童年有遊戲,中年有經曆,晚年有回憶。其間自有許多變化,但人對自己的理解沒有改變,對生活的基本態度和情感傾向沒有改變。
2528.
德國詩人赫爾曼•黑塞說過“這世間有一種使我們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遙遠的、最陌生的地方發現一個故鄉,並對那些似乎極隱秘和最難接近的東西産生熱愛。”
2529.
張岱說自己無一事不敗,“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劍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偏偏,這個“一事無成”的張宗子,成了明清第一散文大家。
2531.天山在老去,綠草卻是枯榮交替,生生不息。
2533.
哪裏人聲鼎沸,鑼鼓喧天,哪裏肯定有張岱;曲終人散,風冷月殘,有人吹出一縷悲蕭,那聽客肯定是張岱。
2534.收獲是一個多變量函數,並非單變量函數。 耕耘是收獲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2535.
難題其實歸根結底都是考思路。 題目在精,不在多。我會在腦海裏反反複複思考它爲什麽要這麽做,關鍵不是解法,而在于爲什麽要這麽解。
2536.
所有課程中,最訓練思維邏輯嚴密性的就是幾何的證明推導題,如果邏輯推導的思維過關了,物理在本質上和需要死記硬背的曆史地理政治無任何區別。
2537.
憑著一股毅力,日日堅持,是不是堅持就一定會成功呢?不見得,但是不堅持,卻肯定不會成功。
2538.
高考作文和明清時代的八股文有些類似,很善于扼殺創造力和幻想力,你要想拿高分,就去認真看看得高分的人如何八股的,不管有多好的想法,都別輕易跳出框子。
从不留言回帖,忍不住想对lz加油继续码字,很是喜欢
(小小峰)
多謝鼓勵。
2539.
等你到了山頂時,就會明白,如果中途放棄,那麽你就永遠都不會明白了。千萬別放棄!有了第一次放棄,你的人生就會習慣于知難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過去,你的人生則會習慣于迎風破浪地前進。
2540.
人之所以被稱爲有智慧的高級生物,就是因爲我們有智慧,可以用理智克制不正確的行爲。
2541.
這麽多年,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就是不回頭,只爲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後悔,不爲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
人生每一步行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得到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這世上的芸芸衆生,誰又不是這樣呢?
2542.
罵和罵之間,好話和好話之間有千奇百怪的差異,有人可以將苦心掩在罵聲中,也有人會將惡意藏在誇贊中。對你好的不見得是真好,對你壞的也不見得是真壞。
2543.
年少時,因爲沒被傷害過,所以不懂得仁慈,因爲沒有畏懼,所以不懂得退讓,我們任性肆意,毫不在乎傷害他人。
當有一日,我們經曆了被傷害,懂得了傷痛和畏懼,才會明白仁慈和退讓。
可這時,屬于青春的飛揚和放肆也正距離我們而去。 我們長大了,胸腔裏是一顆,已經斑駁的心。
2544.
隨著時光流逝,我們會遺忘掉很多人,但是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和我們傷害過的人,卻會永遠清晰地刻在我們有悔恨的青春中。
lz贴的话都很喜欢 加油! ([已注销])
THX。
2545.
羨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向前走一步,可以變爲欽佩,將其視作榜樣;向後退一步可以變爲嫉恨,將其視作敵人。
可是,沒有人是完全的天使,也沒有人是完全的魔鬼,所以,羨慕變成了妒忌,成了心魔,令人在前前後後中掙紮。
2546.小孩子在很多時候比大人更看重面子,因爲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2547.
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即使四十歲仍然可以犯錯,男人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
女人只有“一失足成千古恨”,女人不要說四十歲,就是十五歲,只要一步踏錯,就會把自己的一生毀了。
2548.
傷心是傷心,頹廢是頹廢,傷心是因爲過去,頹廢毀滅的卻是未來。
永遠不要拿頹廢當傷心,用未來爲過去陪葬。
2549.
這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有一個時點,這個時點之前事情會朝著一個方向發展,這個時點之後事情就要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2550.人們將生命中的錯誤聚集到一起,創造出一個惡魔,叫命運。
2551.
這世間沒有幾個人有勇氣跳下激流回頭去找那失散的人。
誰知道那個人被衝向了哪裏?誰又知道他有沒有迎接新的風景新的人,在新的風景中歡笑?
所以,只能把往事壓入心底,繼續前進,沒有對錯,這就是生活。
2552.
一切已經是定格後的膠片,無論我們是微笑、還是落淚,都只能遙遙站在時光這頭,靜看著時光那頭熒幕上的聚與散、得與失。
2553.
有一種舞蹈叫圓舞,不管我們中間換過多少舞伴,我總堅信,只要我還在跳,離場時,你就在那裏。
2555.
世間最固執的傷口是不流血的傷口,沒有良藥,也無從治愈。
即使平複,也如水上月影,看似完整平靜,可每當風吹過,就會皴起細細裂痕,暗暗疼痛。
2556.
一切太具體的東西都代表著思念,消泯了這一切,想念沒有了附著點,也許就會淡化、消失。
希望这座楼一直建造下去,没能见证奠基已是遗憾,请给一个添砖加瓦的机会,成为一些人遮风避雨的港湾。期限是永远。 (山竹君)
嗯。請儘量添磚加瓦。錯過奠基,但你這永遠更有力道。
2557.
站在甲板,我對世界産生了不必要的迷惘,直到多年後始明白,幻想可能不是幻想,生命確似被怪獸吞噬,所不同者僅在于連宣示最後掙紮的機會亦欠奉。
2558.
是身如焰,從可愛生。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爲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2559.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管有沒有血緣關系,濃淡之別或許正在于有沒有存在"在意"。
2559.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管有沒有血緣關系,濃淡之別或許正在于有沒有存在"在意"。
2560.
日本人賞櫻,叫做“花見”,日語是Hanami。花見,擴大解釋是不僅見花也見人,花下見,花下不能不相見。獨自賞櫻是會流淚的。
2561.
要從一本書中解脫,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
人和書被一種需要和遺忘的協商相互依附,書好似我們生命中永不複返的某一片刻的見證人,一旦它一直保留在那兒,我們便有依存的感覺,認爲它是我們的一部分。
我們甯願遺失戒指、手表,或一把傘,卻不願意遺失一本我們不再翻閱的書,它的扉頁中,伴著它那響亮書名,保留著我們古老甚至是失去的激情。
2562.話語是微不足道的,尤其當他顯露出我們的渺小時,更加荒謬可笑。
2563.
在二十五歲臥軌自殺的海子,不是把生命碾碎成殘酷的詩句嗎?血肉模糊,難辨每個標點符號。
2564.
羅貫中下筆寫孔明,一固強調他的高超才智,二亦突出他的玄學造詣,從現身到去世,諸葛先生每遇到大戰大事,例必仗賴陰陽之學求竟其功,“智謀x玄學”,兩者相乘,造就了諸葛亮的畢生偉業。
赤壁之戰,“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呈現的便是一場玄學大戲。
孔明先生自謂“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于是布局設陣,引水援風,配合火勢,終令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如骨牌倒下。
亦令小器的周瑜駭然歎道:“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禍根也,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
2565.
有一個老問題是:what is love?
有一個相當直接的答案是,你是否在意對方,也在意對方是否在意?
2566.凡經曆的,不會消失。這句話,原來是真的。
2567.
忽想起卡爾維諾筆下寫過的布拉格“在夢想中的城市裏,他正逢青春年少。抵達時,卻已經是個老人。在廣場那頭,老人群坐牆邊,看著年輕人來來去去,他和這些老人並坐在一起。慾望已經成為記憶。”
2568.
年紀漸長反而對時間極爲敏感甚至過敏,每個日子都在計算著,過多一個鍾頭便少一個鍾頭,時鍾滴答成爲恐怖的聲音,直似鬼哭神嚎。
天不長,地不久,于是每天更舍不得入睡。
2569.
有一個系列的化妝品牌子是Philosophy。
跟時間的魔鬼玩捉迷藏,以假亂真久了,連自己亦視假爲真,這便可生活得快樂,而這,就是哲學。
2570.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這樣或那樣的字句組合,遠從千載而下,像刻石一樣被牢記于所有稍稍讀過文學的人心中,我們就是爲此而來的,像招魂一樣,每個字都像一聲響鍾,把我們喚來,誘惑我們來印證前人眼睛所曾見過的長江景致。
2571.
巴倫波因很cool,說音樂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材料,卻亦是讓人逃脫生命的最佳工具。美好的音樂都是偉大的違抗,用聲波抗拒物理學上的限制,音樂總是從寂靜起始而歸于寂靜。過程裏,在聽者的耳朵裏創造了幻覺,這,便是天堂。
2572.
我隱約覺得那源自生命的焦急,正如自己,說話速度愈來愈快也愈來愈不管對方是否聽得懂,只是兀自吐出心裏急著想說的,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只想盡快向世界見證自己的一切。
2573.
“當我醒來的時候,恐龍依舊在那裏。”這是地球上最短的小說,作者拉丁美洲的蒙特羅梭。獲得1997年西班牙王子獎。
2574.
這正是文學藝術之厲害,創作于千年以前,山水色變了不知幾回,朝代更替了不知幾世,但只要讀過而又來過,即可在字句裏印證千年以前所曾被人見過想過感動過的思緒場面。
2575.
遊記就是關于離家,去另一個地方,在廣大的世界經曆一些事。然後旅人從異地歸來,盛滿他鄉的見聞,說給鄉親聽。
2576.
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這張哭泣的臉,不是所謂的成長的必修課,而是純粹的不加掩飾的力量噴發。
2577.
每一個人都必須作出犧牲,去成為一個無畏的有勇氣的英雄。
只有到那時候,我們才能夠享受到真正的自用。「勇氣」可以被描述為「壓力下的優雅」。所謂優雅就是面對殘酷、持續的壓力而不斷地更新自己。
2578.一支筆寫出了一個宇宙,一個好的作家,永遠是半個造物主。
2580.
老家有句俗話,“起身餃子落身面”。
意思是出門要吃餃子,這樣就可以早日回家,早點團圓。回家後要吃面條,因面條似根似線,人回來了,就牽住你,紮下根,不再出門奔波。
如此說來,在我們的鄉土世界裏,出門是件迫不得已的苦差事。
2581.
有些事,沒有人禁止你做,你不會特別想去做的,然而一旦被禁止了,反而就有充分理由,非做不可。
2582.
說來遺憾,我的女兒至今仍然不懂騎單車,亦是受我膽小所累。
這些年來,我只帶她去騎過一回單車,教了她半小時,她開始稍稍能夠平衡前進了,但又立即跌倒于一條下坡路上,手掌擦傷了,嚇得流淚,我馬上衝上前把她扶起來,道:“算了算了,別學這鬼玩意兒了!反正世上有太多事情你都不懂,不差這一件!”
2583.
時移事往,有些事情卻宛如昨日昨分昨秒,記得的,你一定記得,不僅記得場景情節,即連聲音氣味亦似存在,聲音在你耳輪裏糾纏,氣味在你鼻孔裏徘徊,只要閉上眼睛,馬上重回現場,仿佛你根本從來沒有離開過。
2584.不管相隔了多少時空,青春的焦灼與彷徨其實都很相近。
2585.
日記是一種很奇特的東西,它原是你的延伸,你把記憶儲存在紙上,後來,記憶消退,文字留存,延伸反變主體,日記成爲你曾或如此或彼地活過的確實證據。
2586.
這又或是中國文明的縮影,中國到處是金碧輝煌的建築,美輪美奂,氣派豪華,但那幾乎只限于建築物的主體部分。
一跨出了主體,到了旁枝,到了細微之處,便沒有理會了,能有多亂便有多亂,能有多髒便有多髒。門面以外的事情,中國人總是懶得計較。
2587.
驗收一個社會的文明精致程度,可以從兩方面入手查看。
一是看這個社會如何對待弱勢者,是仁慈,抑或冷漠;另一是看這個社會如何處理細節,是注重,抑或疏懶。
2588.
往往,越是沒時間讀書便越想買書以降低心底的焦慮感,書本堆在家裏,讀不完,又有另一種焦慮,于是又去買更多的書。這是買書者的惡性循環。
2589.
賭城是領悟“無常”的最佳場所,賭場之內,賭場之外,整個城市被籠罩于無常感下。我們在無常感裏尋找片刻歡愉,盡管知道不是真的而且不會長久,可是我們,仍然愛得要生要死。
2590.生命裏一定曾經有些事情像刻骨銘心般常駐心頭,偶然記得,便夠快樂三十秒。
2591.
站講台本來就是一種“良心事業”,盡不盡責,講者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權。
若真有愧,應是對自己的失責有愧,而非對學生的臉色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