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贾政的官虽然做得不小,但不过也只是工部主事,工部员外郎,相当于中央某局的副局长,好象也不是特别高,他家里什么时候可能有过这么多的钱呢?其实明朝的官员的奉禄很低的,这是当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多半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小的时候当过和尚、要过饭,那为什么这些当官的不可以吃点苦头呢?所以这可苦了历代的明朝官员了。
  在第五十三回里乌进孝过年来贾家交租子,前前后后也不过三、五千两银子的水平,就这样贾珍还要跟乌进孝磨老半天的牙,后来贾蓉跟乌进孝还这样说过:
  “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贾家的收入和开销也就几千到几万两银子的水平了,上百万两的事想都应该想都不用想。有网友质疑:会不会是建大观园花了三二百万两的银子,而不是三万两呢?我查到清初江南一位名人自己建了一个很大的园子,前后用了三十年,规模比大观园要小不少,但亭台楼阁也很讲究,一共花了一万两银子,我会在后面的文章对此人和他的园子进行详细的介绍,所以书中告诉我们建大观园花了三万两,还是基本靠谱的。
  这样看来贾家能有五万两银子已经是很可观了,可贾琏居然敢如此狮子大开口,要知道三二百万两银子这个数不仅不是一般的大数,因为实在高得太离谱了!
  这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装影视剧不一样,这些影视剧里的人面动不动在某个小店里随便吃了一碗面就要花几两银子,那属于编剧或导演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王夫人在贾府算是地位很高的人了,月例二十两银子,绝对算是高工资了,放到现在差不多相当于月薪五万到十万之间人民币的购卖力的感觉,那三二百万两银子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明朝在国力强盛的嘉靖年间,每年的中央财政收入仅两百万两白银;到了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后,增加到了四百万余两;万历末年,因为辽东满洲兴起,骤加“辽饷”应付军事需要,达到了五百二十万两,并成了固定的数额;明末崇祯年间,既有辽东战事越发激烈,只好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加派“辽饷”、“练饷”、“剿饷”号称“三饷”,逼得全国农民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计,纷纷造反,当时年收入高达两千余万两白银。
  所以这样看来贾琏的野心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呢?也就是说贾琏刚才说的三二百万可是与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差不多到了同一个数量级了!贾家不过是个普通官员家庭,怎么敢有这么大的胃口呢?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如果贾琏想过嘴瘾,说发几万、十几万的财已经相当了不得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贾家所象征的原型更加呼之欲出了,也只有明朝政府才能有胆量一张嘴提出发三二百万两银子的财,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明白贾家是在影射明朝皇宫。可能是现代人对过去的银子值多少钱没有概念的缘故,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贾琏在这里哭穷,也正反应了明末的时候政府严重缺钱的史实,当时又是小冰河期,又是关外满清不断的骚扰需要大量用兵,这都要花钱,也只有明政府才有可能用几百万的银两解燃眉之急,天底下再没有谁能有如此大的胃口了。
  相比较而言,贾家在甄家才存了五万两银子,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了,符合贾家表面故事中的身份;而贾家又是在隐写的明朝皇宫,所以贾琏的一句三二百万自然就是“贾语村言”的一部分,来暗示贾家的原型以及当时的艰难处境。
  为什么书中非得有甄家和贾家这两家呢?如果贾家是在影射明朝皇宫,那甄家算是怎么回事呢?有人提出会不会贾家是指北京皇宫,而甄家是不是指南京的皇宫呀?因为明朝最早定都于南京,后来又迁都到北京,我感觉应该说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因为不能解释为什么甄家提前家败的事实,也解释不了两家非常相似的这一奇怪现象,更何况这两家也是同时存在的,互有来往,没有一先一后的情况。所以考虑这个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只强调某一点,我更多的认为作者这样设置是一种写作手法,我在本篇文章一开始就强调了这一点,我会慢慢找出更多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
  曾有“红学家”认为贾家是个艺术加工处理后的“曹家”,而江南甄家才是真正的所谓的“曹雪芹”他们家,尤其是第十六回里那句: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侧批:点正题正文。〗”
  这更成了所谓“曹家”就是甄家的所谓“铁证”,唬得大家对作者是“曹寅”的“遗腹孙”深信不疑。专家们这样的解读严重地误导了广大读者近百年,让很多一心想投身于“红学”研究的朋友在这个死胡同里没完没了地打转转,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而实际是“曹家”家确实在江南接过驾,但不是四次,而是五次,这是有史料可查的。
  所以现在最权威的“红学家”也不敢在“甄家四次接驾”这个问题上较劲,但也不敢公开承认“五次”这一点,有一种“浑水摸鱼”想蒙混过关的味道在里面。可还是有些水平低的专家拿这个来糊弄普通老百姓,反正我们一般人也接触不到这么多史料,所以大家一直处于被忽悠的状态,都认为“独他家接驾四次”真的是在指所谓的“曹雪芹”的家事,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那甄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想真正完全理解,我们一定要换个思路来分析这个问题,不能仅从表面的故事出发,更不能从“曹家”来入手。到了第七十一回里,出现一条批语也让人很奇怪:
  贾母因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围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庚双夹:好,一提甄家。盖真事将显,假事将尽。〗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粤海将军鄔家一架玻璃的还罢了。”
  这里的批语说得太奇怪了,什么叫“真事将显,假事将尽”?难道是说甄家快要出事了,也意味着贾家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这是个什么道理?难道是说甄家的家运是可以影响贾家的?还是说书中前面的故事隐写历史隐得太深了,不太容易看出来,而且越往后的情节越容易让人明白是在隐写真实的历史?这是有可能的。
  最为巧妙的是,后面在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的过程中忽然从探春的嘴里说出甄家被抄了家的事: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让我们感觉作者的写作手法太有意思,甄家被抄家居然没有正面描写,更象是无意中透露出来,是一种所谓的“不写之写”的手法,让人意想不到。而我们都知道贾家后回也被抄家了,怎么两家都这么倒霉呢?好象甄家家败是贾家家败的伏笔似的,真正做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小说到了七十多回的时候,一改前面那种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氛围,慢慢地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不但贾家内部矛盾越来越激烈,还传来了甄家被抄的消息,真是祸不单行,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在甄家被抄家了以后不久,到了第七十五回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甄家出事以后彻底家败,但书中也没有交待是什么罪过,居然还有家人来投奔贾家,这也说明如果不是两家关系好,才不可能这样呢,因为包庇罪犯家属也应该是有罪的,这个时候贾家应该躲还来不及呢,以免受到牵连,可居然贾家并没有拒绝甄家的人,看来贾家还是挺仗义的,但应该说为贾家的不幸也埋下了祸根。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对于甄家被抄,在第七十五回里贾母知道以后有这样一段描写:
  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正不自在。
  看来贾母也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而之所以甄家有人投奔贾家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移甄家的家产到贾家,防止被抄走,如果贾家真的帮着收下了,那罪过可大了,万一查出来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我相信这也很有可能是后来贾家被抄家的罪状之一。中国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很有人情味儿,见到老亲遭难怎么能不帮一把呢?也许有人会感觉奇怪,贾家不是影射明朝皇宫吗?那怎么也会被抄家呢?谁敢抄皇帝家呀?
  这个问题要换一个思路来回答了,因为此书既然有表面故事和隐写的历史的两方面组成,而在表面的故事中贾家只是个普通官员家庭,所以被抄是合理的,但这并不等于抄皇宫,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影射明末疯狂的抄家史罢了。而贾家的荣宁二府有不同的隐寓,贾家被抄也只是针对宁国府,正所谓“造衅开端实在宁”,这一点到是与“程高本”后四十回里的描写类似,这也说明“程高本”后四十回里的抄家部分很有可能是抄原本《石头记》上的情节,我会专门有一章进行分析贾家抄家的,到时候再详细说明。
  其实与甄家和贾家的问题还相比,更让人奇怪的是书中有甄宝玉还有贾宝玉!在前八十回中两个宝玉在生活一直没见过面,但从书中的介绍来看,好象两个人很象,这会是怎么回事呢?关于两个人的介绍,最早出现在第二回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将贾家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下,并重点讲述一下贾宝玉和甄宝玉的特点。第二回里关于贾宝玉的介绍是这样描写的:
  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移了!”
  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宝玉还没出场,书中第一次介绍他就抓住了宝玉对女孩儿另类的偏好的这个特点,给人印象实在是深刻。所以书中人物第一次介绍往往作者会给出很多重要的提示,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第一次对宝玉的介绍就指明了贾政从他抓周的时候就不喜欢他,这也是一语将这父子两个人的关系定位了,从书中的故事来看确实贾政一直对宝玉又打又骂,从没有改变过,搞得宝玉真的象是“避猫鼠”似的,所以我一直强调说书中重要的人物第一次出场往往意义非常重大,就是这个道理,而这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对书中各色人物的首次出场格外留意。
  宝玉虽然从小就开始表现出对女孩儿特别喜欢,但并非是个色魔,而是“意淫”为主,这也是天底下第一次听说有人有这样的特点,实在是非常独特,也让人感觉宝玉非常可爱,不然此书只能成为又一个《金瓶梅》而不是现在看到的如诗如画般的才子佳人的小说了。
  而当听完冷子兴介绍贾宝玉以后,紧接着又从贾雨村的嘴里又听到了甄宝玉的情节,而且内容远远超过贾宝玉,而且非常不可思议: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如今在这巡盐御史林家做馆了。你看,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
  甄宝玉前八十回都没有出场,可居然介绍了他这么多内容,让人疑惑,也就是书中第一次介绍甄宝玉强调的就是与贾宝玉惊人的相似,这是在说甄宝玉吗?俨然又是一个贾宝玉,而且最后还强调甄宝玉“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这个不但跟宝玉一样,也暗示了甄家家败的必然性。还说“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可书中从未交待过甄家中的女孩儿,但贾家的女孩儿一个个确实是少有的,也就是说不但是两个宝玉,甄家和贾家这两家的情况也实在是太象了,作者这样写又是何意呢?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所以早有人说无论是甄宝玉还是贾宝玉两个人的性格很象是清初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以当年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即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虽然乾隆老爷子看走了眼,但也说明纳兰性德与宝玉之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他还非常有名。于是这给了我们一些启发:《石头记》的创作者中应该有人与纳兰性德认识,甚至相当熟悉,所以才给宝玉赋予了纳兰性德身上的诸多特性:多愁善感,才华不俗,对女孩儿的认识也与一般人大有不同,这些应该都是一个另类文学家的思想特征,不然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词呢?才子的脑子与我们这些普通人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第三十五回里,傅家的两个婆子是这样说宝玉的: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在我们常人眼里,宝玉确实是个怪人,但这也应该都是词人的气质,在第五十八回里有一大段,更体现了他“无故寻愁觅恨”的个性格特点:
  宝玉便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辞了他们,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宝玉因想道:“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正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子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一会了?”
  我相信这些也是纳兰性德的性格特点,让人感觉很有文艺范儿,都是艺术家的另类之处,总而言之不象正常人。
  《石头记》原作为吴梅村,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结论,然而对于我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增删五次”的“曹雪芹”是何方神圣?而这个“曹雪芹”肯定不是“红学家”研究出来的乾隆年间的“曹雪芹”,因为那个乾隆“曹雪芹”的身份应该是北京的一个做风筝的手艺人,跟个要饭花子差不了多少。而真正的“曹雪芹”死在了那个手艺人出生之前,是个了不起的江南大才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曹雪芹”应该是纳兰性德的朋友或熟人,他在加工宝玉这个角色的时候借鉴了纳兰性德的很多性格特点,将宝玉加工成为一人个血有肉有极具个性的富家子弟。如果真是如此,这就可以帮助我们缩小“曹雪芹”的范围,应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思路,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从这个角度下手找找看。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