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导致霍国玲姐弟三人得出这么雷人结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她们太愿意相信“红学家”的研究成果了,认定小说的故事背景是清朝,成书时间是乾隆年间,所以在错误的历史背景下挖掘出来的结果肯定是荒唐的。
  最为可悲的是霍国玲等人紧抱着“红学家”的研究成果这条大腿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放,却很不招“红学家”的待见,被斥为“异类”;还有那位上过中央台“百家讲坛”的作家刘心武虽然动不动张口闭口周汝昌先生与我如何如何,一副“拉大旗、做虎皮”的味道,可他的研究成果也遭到了很多“红学家”的白眼,甚至讨伐,让老刘很是郁闷;其实就算周汝昌本人,也与“红学界”的很多专家矛盾重重,很不对付,甚至与一些知名的“红学家”老死不相往来,而且专家们还互相拆台,说对方坏话,一位很有名的“红学家”还私下跟我说:“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结局都是依据周汝昌的研究成果,其实我们都是不同意的,结果后来拍出来观众不买账,这是肯定的”,看来“红学”这个圈子其实就是一个“江湖”!
  后来还有不少人以传统“红学”为基础,研究出更多更的雷人研究成果,一个比一个雷,真是青出于雷胜于雷!这也是中国“红学”研究的一大奇观,也是世界文学研究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那霍国玲姐弟三人是如何得出“曹雪芹”与情人杀死雍正的这个雷人结论的呢?其实他们就是在这首回前诗里找到的所谓的证据,他们认为其中第三句“有朝敲破蒙头瓮”就是铁证,为什么呢?他们说因为“瓮”字繁体写成“甕”,那这当什么讲呢?霍国玲他们认为“有朝敲破蒙头瓮”是指将“甕”字上头的“雍”字敲破,这就了不得了,因为这不就是指曹雪芹杀了雍正皇帝吗?真亏他们怎么想出来!谁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我印象霍女士还说:“如果这句不这样解,就无法讲得通了。”不过他们的研究有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那就是给人感觉雍正不是病死的,而是好是脑袋被人打破似的!这个死法严重缺乏史料支持。
  《红楼梦》是天下第一大谜书,可猜谜也不是这个猜法吧?我个人感觉这首回前诗的头两句“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正是指书中这种独特的“传影”的写作手法的一种解释,是说“传影”的两个角色就象是在照镜子,而且镜里和镜外的像看似是相反的,而本质上非常相似,都是围绕着同一个历史事实和人物进行的隐写。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领悟出宝玉做梦故事的含义了,也就是说甄宝玉和贾宝玉两个角色的关系就是照镜子一样,他们看似一反一正,但影射的是同一个原型,这样解释合理了。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镜光至意两相寻”自然是指作者将一个历史原型隐写在互为“传影”的两个角色的身上,我们可以从两者身上找到历史原型的影子。而这首诗的后两句“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指的是只要明白了作者这种“传影”的写作手法,那就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猜出书中的秘密,就会有一种“柳岸花明”的感觉,这就是“敲破蒙头瓮”的本意。
  而书中所隐写的这段历史肯定不会是砸烂雍正皇帝的头,因为此书成书于康熙年间,1694年前后,那个时候雍正二十多岁正当年,活得好好的,还没当上皇帝,作者也不可能玩得那么穿越。所以认为《红楼梦》隐写清朝历史的现象就跟在明朝发现“万历版”的《毛主席语录》一样荒唐!
  那为什么作者非要用“传影”这样的写作手法呢?何苦要把此书搞得那么离奇古怪呢?我想可能是这样:因为毕竟《红楼梦》是在隐写历史,但又要满足表面的故事讲述,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个角色有时不可能同时完全兼顾表面的故事和反面隐写的历史,那怎么办呢?所以作者只好又创作了类似的一个“传影”角色,在原来的角色不能满足隐写背面影射的历史人物的情节下,让这个“传影”角色人物出场来演绎,两个角色可以毫不相干,也可以相互影响,作者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任意发挥,灵活之极。而这两个角色相互影射,也就是说一个身上发生的故事等同于也在另一个身上发生了,于是解决了这个矛盾,而且这样处理也把需要讲述的历史原型身上的内容尽可能多的谈出来,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完整全面的历史。
  发生在相互“传影”角色身上的事不一定是同时进行,两个人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一个人的故事可以先发生,另一个后发生,有时间差,而且发生的故事有可能很类似,可以看出有必然的联系,也可能根本不一样;也可以只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而另一个从来没发生,因为可能分别是在影射历史原型身上的某些特别的情况,也就是说用两个互为“传影”的角色身上发生的完全不同的故事来表现同一个历史原型身上的不同史实。我个人感觉书中“传影”的情况非常普遍,在一主一辅中,主的戏很多,而辅的往往只偶尔露一面,甚至有些时候连面都不露,但它的作用都是与这个主共同来演绎某位历史原型。这也是为什么我非要为“传影”这个写作方法大书特书一番,不然后面有很多重要人物的原型不太容易讲清楚,因为书中大多数的主要角色都会有“传影”这样的情况。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甄”与“贾”,谐音“真”与“假”,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对立的,不是说一个是真的,而另一个是假的,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那怎么理解呢?我觉得还是想象成为宝玉照镜子,也就是说是镜像,镜子中的影子并不是跟原型一黑一白,一阴一阳,而是左右颠倒,是反像,仿佛是在暗示“玉玺”上反刻的字与其盖在纸上印出来的正字一样,但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形式不同,而本质上还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甄”与“贾”,或者说“真”与“假”的“传影”的本意,不是指两者之间非此及彼、非我及你、水火不融的关系。
  互为“传影”的情况下不但二者影射得非常一致,而且“传影”的角色身上发生的事还可以与另一个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以作者的思路确实挺开阔的,在“传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各种发挥,而不是简单地仅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他们所影射的同一历史原型。
  在甄宝玉和贾宝玉身上,我觉得更多的体现的是伏笔关系,应该说甄家与贾家之间也是这样,或者说书中的“传影”的手法不仅针对的人两个人之间,在甄家和贾家也互为“传影”,比如在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的情节里,探春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正因为甄家和贾家也是这样的“传影”关系,所以甄家早早地在前八十回里被抄了,这正是贾家后回被抄家的伏笔,也就是说一个既然出事了,另一个肯定要出同样的事,只不过一先一后,不是同时被抄,一个提前简单上演了一遍,成为一个伏笔,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过程,而作为重头戏的另一个将再次在后面详细上演。这样也可以让我们提前体会到贾家未来的大致发展脉络,在八十回以后看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大致知道贾家的结局。
  作者还酷爱使用伏笔这一方法,有一种历史宿命感,而将“传影”的手法与其结合在一起,更显得云山雾罩了,给小说增添了神奇的氛围。说实在的,这种写法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理解了以后也让我们感觉更是神奇。正因为甄家和贾家也互为“传影”,所以我们也可以参照着甄家的情况来研究贾家,这一点应该还没有人想到过,我从这个角度出发还真找到了非常有价值东西,对于我们了解《石头记》的增删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而有一些朋友坚持认为贾家是影射北京皇宫,而江南甄家自然是指南宫旧皇宫,因为明朝一开始的时候皇宫就是在南京,后来国都迁到了北京,南京成了“陪都”,是个“备份”,这样看来明朝有两个皇宫,所以对应书中的甄家与贾家。还有人认为江南甄家是指南明,所以“接驾四次”是指南明时期的“三王一监国”。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有些问题,比如不能说明为什么甄家先于贾家家败,也就是说这意味着南京陪都先灭亡,这不符合史实,也不能解释为什么甄家与贾家如此地相似,甚至连家庭成员都几乎一模一样这些奇怪的现象。
  其实《石头记》中对南京旧皇宫有过模糊的描写,而且应该说跟甄家的描写有很大差别,根本就不是甄家的感觉,这一点估计大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第二回里,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非常有意思,我们应该仔细体味一下: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甲戌侧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甲戌侧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甲戌侧批:好!写出空宅。〗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
  批语中两次强调的“末世”自然是暗指的明朝的末世,而贾雨村又说自己去的是贾府老宅,应该就是指南京的明朝旧皇宫,当然也只是象征,并非百分之百是指皇宫,我们可以估且先这样认为,如果详细分析就涉及到为什么贾家为什么会有荣、宁二府了,我会在会面有专门的文章进行分析。
  贾雨村的话说得很有意思:“金陵地界”、“六朝遗迹”、“石头城”,这个说法是从大到小,最小的“石头城”就是南京别称,确实是在金陵地界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金陵”不仅仅指南京,而是一个更大的范围。贾雨村把南京与金陵的概念完全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南京只不过是金陵地界的一部分而已,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来描写,我觉得作者是将金陵的概念无限放大,所以书中应该是把金陵代指整个明朝,这样理解更为确切,不然作者为什么不在这里直接将二者相等呢?这自然也是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相比之下,南京的贾家老宅自然是影射明朝的南京旧皇宫,所以南京的旧皇宫现在才“大门前虽冷落无人”,而且批语中提到是“空宅”。
  而书中描写的无论是甄家还是贾家都不是“空宅”,而且人丁兴旺发达,大门前也不是冷落无人,所以不要混为一谈,因为甄家和贾家肯定就是隐指北京皇宫,所以跟这个南京老宅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由于“传影”的关系,所以甄宝玉的人生经历也应该跟贾宝玉的人生经历很类似,我们都知道后回有贾宝玉出家的情节,而因为甄家提前家败的,所以甄宝玉也应该出家,而且应该早早出家而成为后回宝玉出家的伏笔,这多半是甄宝玉的第一次正面出场。但也是有主有次的,甄宝玉为次,贾宝玉为主,甄宝玉在书中起到的更多的是伏笔和暗示的作用。而两个宝玉应该在生活中有过一次相见,贾家在这个时候也应该风雨飘摇,离家败也不远了,正象那条批语里说的:“盖真事将显,假事将尽”。
  而作者生怕大家看不懂两个宝玉之间的“传影”这是怎么回事,所以特意在第五十六回里用宝玉做梦来到甄家见到甄宝玉的情节以及醒了以后看到镜中的自己的情节来向我们解释这一写作手法,告诉甄宝玉就类似于贾宝玉照镜子,但大家还是难以理解这一写作手法,于是越是看不懂,越觉得高深而神秘莫测。
  一旦大家的脑子转过了这个弯,就会发现“传影”其实也没那么“恐怖”,还是很好理解的,同时也佩服作者大胆而巧妙的思路和创意,正合了那两个句: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这也让我们知道了“敲破蒙头瓮”与雍正的死无关。
  相比较而言,甄宝玉和贾宝玉这算是一对极为特殊的“传影”,因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几乎两个人的所有事情都一样,所以他们应该是“传影”中级别最高的,而书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传影”组合,这些组合中的人物差别太非常大了,大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也就是说“传影”并不意味着两个人长得一定要一样,甄宝玉和贾宝玉这一对只是个特例,可能是作者为了增加此书的魔幻色彩而有意为之。我们了解了“传影”的概念,才能明白作者是如何用这种方式反应同一个历史角色的不同角度上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后面分析其他重要角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路。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秦钟这个角色算是宝玉的一个“传影”,也就是说两个人有影射关系,但又不是特别像的那种,两个人之间不象是在照镜子,书中暗示两个人有其他方面的影射,在第七回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时摆上茶果,宝玉便说:“我两个又不吃酒,把果子摆在里间小炕上,我们那里坐去,省得闹你们。”〖甲戌双行夹批:眼见得二人一身一体矣。〗于是二人进里间来吃茶。秦氏一面张罗与凤姐摆酒果,一面忙进来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倘或言语不防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他虽腼腆,却性子左强,不大随和些是有的。”〖甲侧:实写秦钟,又映宝玉。〗
  这段描写确实非常奇怪,大家需要仔细品味,尤其是两条批语。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大家看这里的两条批语,“二人一身一体”,“实写秦钟,又映宝玉”说得应该就是这个“传影”意思,也就是说两个人是相互影射的,不然的话这条批语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明明是两个大活人,为什么非要说两个人一身一体呢?这意味着秦钟也应该是在影射“传国玉玺”,怎么会这样呢?
  经过长时间经久不息的分析,我觉得秦钟这个角色身上所隐藏的象征意义很多,一共有四层!不知道作者费了多少心思?我会在“揭秘秦可卿”的文章中进行详细介绍,相信到时候大家会更为惊叹的,因为这个角色设计的真是非常巧妙。
  我在这里先介绍秦钟这个角色的一层含意:他居然也影射着“传国玉玺”,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另类了?天底下怎么会有两个玉玺呢?我觉得他跟宝玉两个人虽然都是“传国玉玺”,但也是有区别的,秦钟象征着正宗的秦朝的“传国玉玺”,也就是著名的“和氏璧”,他与宝玉这块明朝的“传国玉玺”居然来了个跨时空的亲密接触,这是什么道理?怎么看出秦钟象征着在秦朝的“和氏璧”的呢?第七回里秦钟一出场,就有一条批语:
  〖甲戌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这里表面上看这条批语指的是一位“姓秦名玉”的女子(还真有专家是这样认为的),但本质上作者是想说他就是“秦玉”,是“秦朝之玉”的意思,自然就是在影射“和氏璧”,因为提到秦朝之玉大家除了“和氏璧”不可能想到别的什么。据《史记》记载,秦王赢政九年的时候制造了玉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玉玺献给了刘邦,玉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玉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玉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而且“和氏璧”也被认为是“传国玉玺”的鼻祖。
  正因为《红楼梦》中将宝玉比作“传国玉玺”和“大明皇权”,用象征满清的宝钗与象征崇祯皇帝的黛玉来争宝玉来影射明亡的历史,所以这条批语才说:“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这里说得确实非常到位,也就是说《红楼梦》一书主要隐写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传国玉玺”之争,又一次政权的更迭,又是一次“改朝换代”的重演,这才是本书的主旨。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在第十六回里的有一条批语说的:
  〖甲戌眉批:世人见“宝玉”而不动心者为谁?〗
  为什么世人对“宝玉”都动心呢?如果这里简单地理解为宝贝美玉或者仅为一个美男子,恐怕动心的没有那么多,正因为“宝玉”是象征着“传国玉玺”和“皇权”,所以全天下人要为之疯狂,为之斗得你死我活。
  书中有两个“传国玉玺”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强调书中的大明亡国、江山易主的主题,让人深刻领悟到这一点。因为秦钟象征着“和氏璧”,是正宗的“传国玉玺”,贾宝玉这个“传国玉玺”不过是个“假宝玉”。两个人的用途虽然一样,可来源并不相同,因为正宗的“和氏璧”早已经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所以后来历朝历代用的“传国玉玺”都是重新打造的出来的,两个“玉玺”相互影射,为的是让书中的象征意义更丰富,故事讲得很精彩,作者真是用心良苦。
  “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秦始皇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具体模样我们这些后人无从知晓,明朝人也是一样没见过,而人们想象中的见不到的东西往往会觉得要比真实的看得见的东西要好很多,所以秦钟一出场有这样一段情节:
  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羞羞怯怯,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
  看样子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传说中的“和氏璧”要比我们后代用的“传国玉玺”漂亮得多,不然凭宝玉的俊俏模样,谁能与之争锋?在第三回宝玉一出场的时候是这样形容他的: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看来这是指没有最好,只有极好,极好肯定已经很不错了。而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居然也有自渐形秽的感觉,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第七回是这样描写的:
  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宝玉这个山寨“传国玉玺”见到“传国玉玺”的祖师爷了,能不感觉低人一头吗?而秦钟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在影射“和氏璧”,在书中还有其他的含意,需要我们慢慢体会。秦钟的表字是“鲸卿”,这又是何意呢?我还到处查找看这个“鲸”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隐寓,始终没找到,然而“踏破铁鞋无觅处”。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让我实在没有想到的是在新发现的《庚寅本》的第九回中有两条批语,一语道破其中的含意,也让我恍然大悟,非常惊喜,所以这些批语就足可以证明《庚寅本》绝非伪作。其的中的批语是这样写的:
  宝玉终是不安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因此又发了癖性,又特向秦钟悄说道:“咱们俩个人一样的年纪,况又是同窗,以后不必论叔侄,只论弟兄朋友就是了。”〖蒙侧批:悄说之时何时?舍尊就卑何心?随心所欲何癖?相亲爱密何情?〗先是秦钟不肯,当不得宝玉不依,只叫他“兄弟”,或叫他的表字“鲸卿”〖庚寅侧:是为情种得遇卿卿〗〖庚寅挖掉夹批:意为情情,亦系卿卿〗,秦钟也只得混着乱叫起来。
  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庚寅本》的批语,打死我我也想不出来是这个含意。
  批书人的意思是“鲸卿”谐音“情情”或是“卿卿”,在第五回王熙凤的曲子里不是有一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吗?一般是指夫妻间的爱称,后来泛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鲸卿”谐音“卿卿”意为秦钟是个情种,他不但与小尼姑智能儿有染,而且宝玉与之间好象也有“同性恋”的关系!真的吗?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呀?这又是何意呢?在第九回一开始有这样一条批语意味深长:
  原来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蒙双行夹批:妙!不知是怎样相遇。〗
  这条批语实在是话里有话,让人想入非非,宝玉到是两不误,居然男女通吃呀!难怪被警幻仙姑称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呢,果然淫极,占有了太多的社会资源。问题我不太明白的是他不是说男人是“须眉浊物”吗?怎么见到长得面目清秀的男子就动了歪念头呢?
  所以第九回的回目才叫“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这里的“风流”可不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里的“风流”之意,而应该是最俗的那种含意,而且还是男同的那种,不然为什么要称其为“恋”呢?在第九回里有这样一处描写,我们结合批语来看就会更加明白二人的关系了:
  宝玉终是不安分之人,〖蒙双行夹批:写宝玉总作如此笔。〗〖靖眉:安分守己,也不是宝玉了。〗竟一味的随心所欲,因此又发了癖性,又特向秦钟悄说道:“咱们俩个人一样的年纪,况又是同窗,以后不必论叔侄,只论弟兄朋友就是了。”〖蒙侧批:悄说之时何时?舍尊就卑何心?随心所欲何癖?相亲爱密何情?〗
  两个人真是亲密得让人肉麻到了极点!尤其是批语里的“相亲爱密何情”一语道破了其中的见不得人的隐私,宝玉这是怎么了?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而在第十五回里,秦钟与智能儿偷情被宝玉抓到现形,算是个亮点,这里描写让人一看就知道宝玉和秦钟两人的关系不一般,而且这也应该是尽人皆知的:
  秦钟笑道:“好人,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
  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甲双批:忽又作如此评断,似自相矛盾,却是最妙之文。若不如此隐去,则又有何妙文可写哉?这方是世人意料不到之大奇笔。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惧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故特因此二三件隐事,指石之未见真切,淡淡隐去,越觉得云烟渺茫之中,无限丘壑在焉。〗
  书中以“通灵宝玉”的口气说宝玉与秦钟算账的事很容易让我们往歪里想,而这条批语却让人开始怀疑这是不是真的,让人感怪怪的,实际上作者用的是“不写之写”,作者并没有写具体发生了什么,然而却让我们在大脑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了那种不堪的画面!作者真是太坏了。
  而这里又出现一条批语,才发现我们并没有想歪,而确实应该是这样:
  〖甲戌:秦、智幽情,忽写宝、秦事云:“不知算何账目,未见真切,不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是不落套中,且省却多少累赘笔墨。昔安南国使有题一丈红句云:“五尺墙头遮不得,留将一半与人看。”〗
  本来我们一开始以为是小孩儿之间的顽皮,而这些批语告诉我们他们二位之间绝对不是什么纯真友情,但好象作者也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关系不正常,也算是一种恋情,而且也并没有排斥,甚至有些赞扬的味道在里面。
  而批语中对作者的高超手法表示认同,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如果一种情况是一个性感的美女一丝不挂,另一种情况是她穿得很少,若隐若现、似露非露,两种情况分别出现在你的面前,显然后者更有挑逗的力度,看来作者大通此意,所以才这样写,这明明是有意挑逗读者。
  在第九回里对两个人的这种关系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描写,应该说让我们不信都不成了:
  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做小服低 ,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蒙双行夹批:凡四语十六字,上用“天生成”三字,真正写尽古今情种人也。〗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蒙双行夹批:伏下文“阿呆争风”一回。〗
  宝玉的表现实在是三观尽毁,感觉他对秦钟的态度比对黛玉还温存,实在是重口味!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看来不光我们怀疑他们的关系,班上的同学们一个个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连薛蟠都吃醋了,这个批语说的“伏下文阿呆争风一回”就比较奇怪了,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第三十四回里,宝钗有这样的心理活动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可见确实有过薛蟠因秦钟而跟宝玉争风吃醋的情节,应该是这部分文字缺失了,非常可惜。也就是说书中以宝玉为首的一帮男人“搞基”是很普遍的事情,看来那个时候民风很朴实。
  在第九回里秦钟跟香怜之间的关系暧昧,还引得金荣在一旁起哄,所以才编造谣言来编排他们二位,从而导致茗烟大闹学堂,明显有一种争锋吃醋的味道在里面。这也让我们明白秦钟死后,宝玉为之悲伤了很久的原因,这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友谊范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书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同性恋的情节呢?
  明末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很开放,社会风气很放荡,不但男女关系混乱,而且同性恋和双性恋也很流行,人们生活在自由的国度中,醉生梦死,好不快活!我们从《金瓶梅》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得有多淫乱。而到了清朝以后限制严了,社会风气趋于非常保守。所以书中这类描写也是明朝民风的一种缩影,也可能是作者对那个美好时期的一种强烈怀念。
  我觉得秦钟与宝玉的种关系有两重含义,除了是影射明末的开放环境,另一方面应该是指两个“玉玺”之间的关系,想想两个“玉玺”是同类,又长得都不错,自然会关系不一样了,容易让他们产生“龙阳”之念,不过这一点我也只能猜,真的的原因还需要仔细再分析。更可惜的是我太“直”了,体会不了这样的“弯曲”之情。
  书中的介绍和批语的提示我们能感觉出来宝玉与秦钟之间应该是某种“传影”关系,两个人共同影射着“传国玉玺”。由此看来,这对“传影”组合长得就不太象了,实际上“传影”绝大多数就不象,甄宝玉和贾宝玉这样的“传影”是唯一两个人各方面都很象的一对。
  本章主要讲的是“传影”这种奇怪的写作方法,可能听起来不是很有趣味,但很重要,因为书中类似的手法还相当多,如果不提前给大家讲清楚,到后面讲起来就会非常麻烦,会让大家难以置信为什么会这么古怪。但我觉得讲得还不够透彻,所以想再多举些“传影”组合的例子上,尤其是那些非常不象的“传影”组合,让大家能够按照这个规律理解这个方法,也能够自己在书中尝试找一起,说实在的我觉得乐趣无穷。我会在下一章再简单为大家介绍几个“传影”的例子,希望大家喜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第十九章几个典型的“传影”
  《石头记》中“传影”这种写法很特别,也非常重要,是作者隐写历史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而且在书中有大量的应用,甚至可以说非常普遍,如果不进行仔细的分析,那会让我们对此书的理解大打折扣,所以我先用最难理解的甄宝玉和贾宝玉引出这个问题来,因为这个最为明显,这个搞清楚了,对于书中其他“传影”的情况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搞懂了。我在本篇文章中为大家介绍几个非常典型的“传影”组合,肯定会让大家很意外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多多分析,看自己能不能悟出书中其他类似的情况。
  前面的文章我介绍过,宝玉还有个“副”,就是蒋玉菡,他身上有很多地方在影射宝玉,比如他的名字的谐音就是“将玉含”,这是在影射宝玉“含玉而生”,这个非常让人惊呀。而且他的艺名叫“琪官”,“琪”字也有“美玉”的意思,而且他天生生的很秀气,还是个旦角,长得跟女儿似的,宝玉也是这副模样,女里女气的,甚至还被龄官认作女孩儿,秦钟也是一副女儿相,怎么一个个都没点男人样呢?
  也许这就是那个时候的审美,男人阴柔气十足,大家想想:这样一帮男人在一起还能搞点别的什么吗?而宝玉和蒋玉菡两个人娶的老婆分别是宝钗和袭人,她们也是“主副”关系,宝玉和蒋玉菡二人也都在后回弃妻子而去,他们两位又是一种“传影”关系,那“传影”和“主副”到底怎么个关系呢?
  为什么会这么乱?其实“主副”就是一种“传影”,只不过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传影”,“主副”中“副”的戏相对比较多而已。
  如果仔细阅读《石头记》我们就会发现,宝玉与蒋玉菡两个人之间也有类似的同性恋关系!这一点跟秦钟非常相似,好象宝玉喜欢跟自己的同类这样瞎搞,宝玉在这方面怎么这么乱?所以我一直怀疑在吴梅村的原著《风月宝鉴》是一本黄色小说,估计跟《金瓶梅》有一拼,那时的宝玉就是一个花花公子,不然此书的“风月”二字就没有落脚点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宝玉好象在搞基方面很内行,可在对待女孩儿方面就差多了,最后还让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太对不起人家了!该抓紧的没有抓紧,不该抓紧的到抓了一大堆,真是耽误事。
  在第二十八回里宝玉与蒋玉菡两个人一见面,表现就不一般:
  少刻,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来。二人站在廊檐下,蒋玉菡又陪不是。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
  宝玉的表现看得我这个“直人”直肉麻,要怪就怪在我没有这方面的爱好,所以看着不太习惯,真是难为我了。
  (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