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通灵宝玉”离家出走,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终于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平行宇宙”之中,看到了跟贾府一样的甄府,然而在这个“平行宇宙”中的时间流逝的速度快了半拍,因为这个时候甄家提前家破人亡了!从甄家破败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提前预知贾家最后的结局应该是一样凄惨,甚至应该更惨。贾家应该影射的是明朝皇宫,而大观园应该影射的是大明江山,作者以家寓国,所以甄家一样是影射大明皇宫,这里的园子也是影射大明江山。这里提到“园里空荡荡的,多处垣断墙颓”,让我想起了在第二十三回黛玉和宝玉一起看《西厢记》后,黛玉听到小戏子唱的戏文时的感伤,其中戏文中有这样几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真的了,难怪黛玉当时反应那么怪异呢。甄府败落,这里还提到“花木枯败”,更有象征意义,我在前面介绍过“花”象征着汉人的天下,汉人的精神,中华的文明和文化,而“木”又是指朱由检,所以这两样“枯败”那意思非常简单明确了,就是指这个时候大明已经亡国了,只不过提前发生在甄家所在的那个“平行宇宙”之中。
  原来要穿越到甄宝玉所在的这个“平行宇宙”之中,除了象“通灵宝玉”那样飞十多个小时以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做梦。在第五十六回里,贾宝玉就是在梦中穿越过去与甄宝玉相见的,有这样一段描写:
  宝玉又诧异道:“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忽上了台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着,那边有几个女孩儿做针线,也有嘻笑顽耍的。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
  我们看甄宝玉与贾宝玉一样,有一个病病歪歪的妹妹让他操心,这更说明了二人的传影的关系,两个“平行宇宙”之间除了时间有一定的差别以外,其他应该几乎一样。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第八十三回这里居然有甄宝玉哭他的妹妹,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之后将有类似的贾宝玉哭黛玉的场景出现,两个“平行宇宙”的时差给我们提前进行了“节目预告”一般,让人感觉极为玄幻,所以才叫“红楼梦”,实际上这一场景我们在第七十八回已经更早地提前领略过了,那就是宝玉为晴雯做《芙蓉女儿诔》,所以那里才有批语说:
  〖靖眉: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诛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
  〖靖眉: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诛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庚双夹:如此我亦为妥极。但试问当面用“尔”“我”字样究竟不知是为谁之谶,一笑一叹。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诔,则呆之至矣。〗
  〖庚双夹:慧心人可为一哭。观此句便知诔文实不为晴雯而作也。〗
  〖庚双夹:总为后文伏笔。阿颦之文可见不是一笔两笔所写。〗
  作者一环套一环,让我们现代人都大感“蒙太奇”。而这一场景在前八十回中也早有暗示:
  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庚双夹:先为对暗颦儿作引。〗〖靖眉:先为对景,悼颦儿作引〗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而在第八十三回里甄宝玉哭诉的话也大家深意,他说“妹妹,我回来迟了”!
  这似乎让我们想起了越剧《红楼梦》中宝玉唱的:“林妹妹,我来迟了,我来迟了!”这句只能说明黛玉死的时候宝玉不在身边,两个人当时是处在分离状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书中在前八十回中有那么多暗示二人分离相思的暗示。而宝玉回来以后,黛玉已经惨死,惨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提到甄宝玉“正对着一付枯骨泣诉”,实在是让人震惊!这肯定是甄宝玉的林妹妹,而她的死不但很惨,而且死了很久了居然没有人来收尸!是暴尸,而一个人从死去到腐烂再到化为枯骨是需要很多一段时间的,至少也得有几个月,所以这样看来这个甄宝玉与他的妹妹分离了很长时间了,居然惨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部!
  也就是说黛玉后回应该也有此结局,惨死以后暴尸很久,让人感觉难以置信!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在前八十回中作者也已经暗示给我们了,只是我们一直没敢往这方面来想,在第五回黛玉判词里有“两株枯木”的描写,“枯”字当什么讲呢?难道仅仅是影射黛玉之死吗?还是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我个人总结出这个“枯”字应该一共有两层含义,首先我先介绍第一层,这就是“富察·明义”的《绿烟琐窗集》,其中的《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是目前发现的关于《红楼梦》的最早的题诗。其中第十八首的头两句是这样: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葬花词》实际上是黛玉死时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黛玉之死是能够跟《葬花词》中的描述完全对应得上!
  也就是说,如果哪位发现了一个含有八十回以后内容的本子,鉴定其真伪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其中的黛玉之死是不是能够跟《葬花词》里描写的对得上,我们先看看在《葬花词》里面有下面几句: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如果这个富察·明义说的是对的,那这几句就意味着黛玉死后没有被立刻安葬,“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就是黛玉向苍天问道:“天的尽天,哪里才有我的坟墓呀!”“他年葬侬知是谁”自然是问:“我死以后谁来安葬我呢?”这些都是在暗示黛玉死后暴尸荒野,没有立即得到安葬!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呀!太可怕了吧?贾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还有两句非常有名: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而实际上这两句应该是指黛玉死后,因为没有人来掩埋,所以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和冰霜雨雪的侵蚀,最后化为枯骨!这让人感觉真是太悲惨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证明了黛玉影射的是崇祯皇帝吗?崇祯皇帝也没有暴尸一年呀?这是什么呢?”
  有个叫“用户1115273022”的网友告诉我一些史料,我感觉非常重要:
  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陵”。
  据顾诚的《南明史》讲:闯军进城后,崇祯尸首被直接暴尸示众,当然时间算太不长,后才被简单收殮,更可能是影射这个史实。也就是这一切让汉人们实在是难以接受,所以将黛玉之死之暴尸进行了添油加醋,让故事悲到了极点,到了人们难以接受的程度,这也是后面故事无法流传的根本原因之一。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我把我的文章进行了精加工,参考了大家的一些建议,还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更加丰富详实了,现在大家可以手机阅读,公众号为:vgilhm。也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
  
  (83回原文)石头不知甄家出了甚么大事,奇而口吐人言道:“贵府莫非历过一番劫掠不成,公子所泣何人?”公子回头一看,只见一块晶莹鲜润的宝玉离地五尺悬空而言,拭泪讶然道:“怪了,玉石会讲人话,倒唬人一跳。”石头见他貌同贾家宝玉无二,便知此人乃甄家宝玉也,乃道:“吾本是石头城荣国府贵公子贾氏宝玉所配之物,近来闷了出来逛逛,请不要见怪。”甄宝玉道:“倒也怪异。”又道:“吾哭的是我的红颜知己,先我一步而去,吾家先是被圣上下旨抄没,后又遭贼寇入侵,说了亦是无益,不如不提。”
  贼寇入侵是家败的根本原因
  分别生活在两个“平行宇宙”的贾宝玉和甄宝玉之间虽然几乎一模一样,跟照镜子似的,可还是一些区别,第一,两个人的姓不一样,一个甄一个贾,自然是谐音“真、假”,为什么要这两个姓呢?应该并不是相反的关系,不是一个是好人而另一个是坏人,还是在暗示我们二人之间的所谓“传影”关系,要知道人和镜中的人就是传影,两个人的像是左右颠倒的。第二个不同点是甄宝玉所在的“平行宇宙”时间流逝要快一些;再有甄宝玉胸前没有戴个“通灵宝玉”,只有贾宝玉有,所以甄宝玉见到这个悬在半空中的“通灵宝玉”很是惊奇,说实在的是够吓人的,可甄宝玉表现得很淡定。奇怪的是为什么“通灵宝玉”在贾宝玉面前装得跟块石头似的,从来不跟他聊天,而在甄宝玉面前这样活跃,不怕被甄宝玉吓到吗?
  而“通灵宝玉”自报家门所说得也很有意思,居然说自己是“石头城荣国府”来的,要知道“石头城”是南京的别称,这也正合了“金陵十二钗”的意思,作者不敢提北京,所以把国都说成了“石头城”,因为南京是大明的旧国都,而南京自古有多个别称:石头城、金陵、秣陵,所以吴梅村有一本暗示怀念前明的戏剧叫《秣陵春》。如果贾府真的是在南京,而甄府在江南,两家离得不算太远。可在前八十回里对贾家所在的地点说得让人晕头转向的,又象是在南京,可又不是在南京,是一笔糊涂账,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在争论,可也没有个所以然来,应该说这是作者故意所为的,而书中还几次提到贾家在京城呢。
  在第五十六回里有这样一个介绍很奇怪:
  只见榻上少年说道:“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
  这说明贾家在长安,也就是说石头城就是长安,真叫乱!这都是作者无法直接说贾家影射的是明朝皇宫所导致的,甚至有可能是作者有意这样写的,让人家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其实一旦我们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那自然就不会太在意作者写得这样乱了。我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作者用金陵代指大明,而南京不过是金陵的一部分,所以“金陵十二钗”是指明朝的十二个人。
  而接下来甄宝玉介绍的情况也非常重要,而且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远超出我们以前的想象。我们一直认为贾家的家败是因为被皇帝抄家了,所以有人非得认为这是在指所谓江宁织造曹寅后代的事,因为曹寅的侄子曹頫由于骚扰驿站而被举报,最终导致被抄家,于是被“红学家”死活确定《红楼梦》写的是曹家的事,而且在前八十回中并没有太多暗示我们贾家家败与其他有关的,所以人们不得不被“红学家”们忽悠。
  现在看来我们都没有想到还有一个极为重要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后又遭贼寇入侵”!其实在前八十回的一些地方包括批语里有过这方面的提示,只是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在第十六回有一条很长的批语里提到:
  〖靖本:大族之败,必不致如此之速,特以子孙不肖,招接匪类,不知创业之艰难。〗
  在第五十三回里贾珍骂贾芹的时候说过:
  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你到了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庚双夹:这一回文字断不可少。〗养老婆小子。〖靖眉批:“招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即是败家的根本。〗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
  大家看批语中提示得很直白了,说这应该就是贾家败家的根本,而明朝灭亡的根本也就流寇作乱的结果。
  说起来我想讲一下我对“红学”的一个认识过程。其实我很早以前就看过大量“红学”的研究文章,当时对主流“红学”也无所谓支持或反对,但冥冥之中感觉贾家除了被抄家以外应该有别的什么乱子,但我就是想不出会是什么,也从来没有想到《红楼梦》跟明亡有什么关系。后来有很多年没再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了,因为一直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红学”这个圈子死水一潭,大家都是信口开河,直到2012年9月有一次跟朋友聊起了《红楼梦》,于是打算上网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东西,忽然看到了关于《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介绍,说贾家出现了大的内乱,打得很热闹,我马上认为这个本子是靠谱的,跟我一直以来隐隐约约的感觉是接近的,于是找来看,没想到这个乱子远远超出我想象的大乱,是天下大乱!所以我是在还没有看到过这个本子正文之前就断定了其真实性,我相信这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既然贾家和甄家都是在影射明朝皇宫,那为什么皇宫会被抄家呢?其实无论是贾家还是甄家都是双重影射的,两个身份,一个是服务于表面故事的影射,贾家和甄家影射着一个官员家庭,而背面的故事是在影射皇宫。贾家和甄家的被抄,可能是在影射崇祯皇帝喜欢抄人家的爱好,也可能是为了体现明末的官员身上问题严重,罄竹难书。而贾家和甄家被抄以后并没有立刻家败,这一点应该与“后四十回”续书的内容类似,也说说续书是抄原本八十回以后的内容的。
  贾家和甄家的被抄,并没有使其立刻灭亡,只能象征着明朝摇摇欲坠,内困外交,江河日下,而“遭贼寇入侵”才是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棵稻草。而甄宝玉在前面说的这些话里,还没有涉及到满清这块,也就是说甄宝玉所在的“平行宇宙”处在大明刚刚亡国,而满清似乎还没有入关的时候,也就是崇祯刚上吊而死。作者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这些大方向,而不是细节,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也就是说作者是想让我们体会到明亡之痛,引以为戒,而不是让我们一对一地找到一个严格的历史,所以我们脑子也不要太死板。
  说实在的,大明亡得有些冤,这跟崇祯的性格绝对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的。当年李自成的队武离北京越来越近了,本来崇祯有机会南逃的,而且骨子里也应该是这样想的,可大臣们一个个慷慨激昂,死活不让走,搞得崇祯面子上过不去,所以也没办法走,不然那不是太丢人了吗?而李自成步步逼近,但他骨子里也不是想推翻大明,尤其是他看到北京城高大的墙以后心凉了半截,所以派人向崇祯要求当西北王,也就是说他心理还是有皇帝的位置,只不过有些呕气的意思,然而不知道崇祯哪根筋搭错了,或者就是又有大臣为了面子刺激他,坚决不与流寇妥协,结果拒绝了李自成的要求,李自成于是兵临城下。而这个时候崇祯还是想逃的,可他试了几回,发现已经没有机会了,于是才彻底绝望了。他在死之前给李自成留下遗言说他的大臣个个该杀,看样子也是有道理的。
  而估计李自成原本没打算杀皇帝,可崇祯自杀了,也让他始料未及,所以应该是汉人的内斗将大明彻底葬送,正象探春说的那样是“自杀自灭”,相当于把江山拱手让给了异族,这真是天蹋了下来!满清得天下得的太容易了,跟天上掉馅饼一样。我相信作者会对大明内部的这些内乱进行深刻地反思,所以才一字一血地写出来这本天下第一奇书《红楼梦》。
  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我把我的文章进行了精加工,参考了大家的一些建议,还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更加丰富详实了,现在大家可以手机阅读,公众号为:vgilhm。也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
  
  (83回原文)石头再三追问,才知他家有个做尚书的四十余岁兄辈带兵打仗,屡获战功,却被奸人诬陷,已经凌迟处死,石头又是惊讶又是嗟叹。
  “冰火两重天”的袁崇焕
  应该说甄宝玉这几句话太让人震惊了,也让人很困惑,因为这明显是在指明末的袁崇焕,连年龄都对得上! 袁崇焕是谁呢?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种种原因辞官回乡。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并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赴任后持尚方宝剑将东江毛文龙设计杀害。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蒙古围攻北京,袁崇焕回师解围不利,后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后来又有人提到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对袁崇焕的个人评价也褒贬不一。
  而对于袁崇焕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人们争论了三百多年,至今大家还在争,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崇祯杀袁崇焕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说他是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先是袁崇焕在崇祯面前吹牛说五年内收复辽东,可还没到这个牛吹大了,他先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杀了抗清著名的将领毛文龙,之后清兵居然从蒙古绕道打到北京城下,难怪有人说他私下勾结满清,那崇祯能不愤怒吗?而北京城里的老百姓也得跟他急呀?而经过八个多月的审查,最后给他定了不少罪,最终以如下罪状处决了袁崇焕: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说实在的,从这些罪来看,他死得不冤,而这些罪中唯一没有的就是通敌罪,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明弘光朝吏部尚书徐石麒《论历来款虏事》里面的记载着这样一段:
  “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
  这里讲的是袁崇焕表面主战,暗中议和,甚至杀掉毛文龙以换取满清的信任。后来崇祯不许议和,袁崇焕就劝说满清入关逼迫朝廷议和,但是约定清军不许越过蓟门,有一种说法说他也只是想吓唬朝廷,并非存心招寇。清军到了以后,袁崇焕拿出牛肉和酒来招待他们。但到了晚上,清军突然违反了约定,越过蓟门,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反而落在后面。
  林时对《荷牐丛谈》里也有类似的描写:
  “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故至东江,即杀文龙,示信以就款局。瞰上弗之许,遂嗾敌阑入胁款,仍戎以无得过蓟州一步。己巳冬,东兵至,崇焕牛酒相慰劳。夜半,倏渝盟,拔骑突薄都门。”
  说的是袁崇焕表面主战,暗中议和。所以杀了毛文龙,向满清表示诚信,以促使议和成功。看到崇祯不许议和,就劝说敌人入关逼朝廷议和,但要求他们不要越过蓟州一线。己巳年冬天,清军来了,袁崇焕拿出牛肉和酒慰劳清军。到了半夜,清军突然违反了约定(指不越过蓟州一线),拔营而起,直扑北京。看来这两个说法是同一个来源的。
  明末旅日义士朱舜水记载:
  奴虏种类,原自不蕃。先年李宁远以奴隶儿子畜之,玩之掌股,使其长养内地,知我虚实情形;又加以龙虎将军名号,使得控崇别部,狡焉启疆,失于防御,遂灭北关、白羊骨诸种,益致彼猖。又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
  所以看这样子袁崇焕卖国的记载还是很多的。
  有位叫“莞镁啲主题曲”的网友指出:
  其实明朝当时到万历末年天启初年经历了一系列初期战争的失败后国力还是很强盛的,虽然战斗力是有很大的下降但是只要军事战略部署正确,后金当时撑死就是个部落,彻底灭了他们是绝对有可能的。但就是孙承宗制定了一个所谓的拱卫山海关的辽东九边防线,每年从财政中花巨额用在关外修城,但同时修了城又不主动进攻,就是一味守城等敌人来围然后被围点打媛,然后增援部队被全歼【大凌河之战和松锦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使这条防线从一开始就几乎失去意义。最要命的是袁崇焕杀了当时后金敌后根据地皮岛守将毛文龙,使得唯一一块能牵制敌人后方的根据地彻底沦陷,后金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绕开辽东防线从喜峰口龙井关入塞,然后十天之内打到北京城下,而这时候辽东防线就算救援也根本来不及,所以就变成了马其诺防线,因为后金根本不用走这条路一样打到北京城下。己巳之变跟后来后金五次入赛杀人抢劫每次都是中原百姓死伤几十万就是证明。
  而这条马其诺防线每年的军饷就是五百多万两比大明一年的财政还多很多,所以几年下来明朝内部就开始撑不住了,这也是崇祯在崇祯二年开始加响加税的原因,问题是加的当然不是东林党跟南方资产阶级的税而是农业税,这也就是跟魏公公当时的政策完全相反,所以崇祯二年以后没多久北方开始彻底起义而且是一呼百应【小冰河时期农民连饭都没得吃再加税不造反难道活活等着饿死吗?】然后就是明朝内部开始大乱,农民起义不断,朝廷要镇压就又要调部队各地剿匪,所以继续加税,所以从这儿开始一直到1644年农民起义就再也没有停止,而且只增不减,明朝内部已经控制不住了。很可笑的是在魏公公掌权、疯狂打击东林党、征南方资产阶级税的同时辽东又是在惨败的天启年间,明朝内部连一个起义的农民都没有,难道当时不是小冰河吗?按明史里写的老百姓不是应该都骂魏忠贤吗,怎么反而是国内风平浪静连个民变都没呢,所以谁对谁错很明显了。所以我认为是东林党的错误军事政策【每年花巨资修宁锦防线但守而不攻,只等对方来攻城和围点打媛】和错误用人【袁崇焕】和导致错误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导致军事上从主动到一步步惨败【实际上天启年间的军事情况对明朝十分有力,后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已经因为没有办法入关抢劫(主要因为有毛文龙的皮岛根据地牵制)而支撑不住了,还有就是袁杀毛后后金没有了牵制开始能够随意入关烧伤抢掠】、然后内部崇祯皇帝错杀魏公公重新启用东林党和他们的错误财政政策,不征商税征农税)导致农民起义,从此明朝开始从内部彻底腐烂,最终松锦之战后关外彻底沦陷于满清,内部农民军逐渐无敌。
  应该说“莞镁啲主题曲”的这些分析都是非常深刻的,然而人们对袁崇焕的评价也是一波三折,非常极端。他死后不久,他门下的食客佘某某,周某某,程某某说他是好人,这似乎有私心之嫌。之后又有一些民间人士的的日记说他是坏人,清朝建立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是乾隆年间了,袁崇焕又是好人了。乾隆这样做可能有其政治目的,《红楼梦》成书于康熙年间,所以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作者要把袁崇焕写成一个好人?这对于我们确定创作人员的身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而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中对袁崇焕关于“却被奸人诬陷”,说他通敌,崇祯误中反间计的事。目前看来我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文献是《内祕书院大学士范文肃公墓志铭》,范文程死于康熙五年(1666年),次年葬于北京北部山区怀柔红螺山,墓志铭写作的时间不可能晚于康熙六年,是这样写的:
  “天聪三年冬,(范文程)从跸入蓟门,克遵化,将偏师谕降潘家口、马栏峪、大安口凡五城,皆下之。是时,明宁远总制某将重兵居前,公进秘谋,纵反间,总制获罪去。我师之在大安口者,敌兵围之,公以火器进攻,敌败,围乃解。太宗自将临永平,留公守遵化,攻者甚锐,我前锋势稍困,公突围力战,拔之而归。上嘉其功,授三等阿达哈哈番,信任益笃。”
  这里提到了是这个范文程进的反间计,但交待得不太清楚。但一般的情况下古代的墓志铭写得都是很认真的,是对此人一生重要事件的总结。另外一个提到反间计的是黄宗羲《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原文如下:
  “……己巳之冬,大安口失守,兵鋒直指闕下,崇煥提援師至。先是,崇煥守寧遠,大兵屢攻不得志,太祖患之。范相國文程時為章京,謂太祖曰:昔漢王用陳平之計,間楚君臣,使項羽卒疑范增而去楚;今獨不可踵其故智乎?太祖善之。使人掠得小奄數人,置之帳後,佯欲殺之。范相乃曰:袁督師既許獻城,則此輩皆吾臣子,不必殺也。陰縱之去。奄人得是語密聞於上。上頷之,而舉朝不知也。崇煥戰東便門,頗得利,然兵已疲甚,約束諸將不妄戰,且請入城少憩。上大疑焉,復召對。縋城以入,下之詔獄。上雖疑崇煥,猶未有指實,止以逗留罪之。……”
  这里介绍得很详细了,也是由范文程进的反间计,过程类似于《三国演义》里的蒋干盗书,就是先抓了两个太监,然后有意让他们听到说袁崇焕私通满清,然后假装放跑他们,于是他们向崇祯汇报,结果崇祯果然上当了。
  《明史 卷二百五十九 袁崇焕列传》的记载为:
  “会我大清设间 谓崇焕密有成约 令所获宦官知之 阴纵使去 其人奔告于帝 帝信之不疑 十二月朔再召对 遂缚下诏狱”。《明通鉴》的描写更为详细,按第二千二百六十四页第二段所说:“先是大军获宦官二人 令副将高鸿中等守之 太宗文皇帝因授密计 鸿中等于二宦官前故作耳语云 今日撤兵袁巡抚有密约事可立就矣 时杨太监佯卧 窃闻其言 纵之归 以所闻告于上 上遂信之不疑 再召见崇焕及大寿于平台 诘崇焕以杀毛文龙之故 责其援兵逗留 缚付诏狱”。
  大概意思是说:在己巳之战中,我清朝大军抓获了两个太监,命令副将高鸿中等看守这两个太监,然后太宗用了一个计谋,这个计谋就是让看守的高鸿中假意耳语说,“今日撤军是因为我们与袁崇焕有秘密约定,事情(袭取北京城,或者是与明朝议和)因此马上就可以成功了。”让这两个太监悄悄的听到这两句话,然后放他们回去,报告崇祯,于是崇祯就深信不疑这两个太监的话了,于是就把袁崇焕逮捕下狱了。
  可在袁崇焕死后一百多年时间里,也从来没有人提起过什么太监从敌营跑回来的事。从明王朝官、私文书中,根本找不到什么太监从敌营中跑回来的事。事实上,明灭亡后一百多年,也从没有人听说过、或说起过什么太监从敌营跑回的事。人们也许不知道这个太监被敌人利用,但怎么可能连这件事都不知道呢?
  总之还有不少材料有类似的描述,但整体上来看这一说法还很有争议。不过没有关系,我并不是要鉴定其真伪,也不是要准确评价袁崇焕这个人,而是想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受到了这些传闻的影响,或者说受到哪条史料的影响。
  《明史》是清初召天下鸿儒入编《明史》,以《太宗实录》《满文老档》之类的清方史料来作为历实依据编纂的。而这其中除了清人自己说有反间计以外,别无二人说。
  而明朝无论是巨著型的《国榷》《明季北略》还是个人文献型的《烈皇小识》《三朝辽事实录》都未有反间计一说。
  自袁崇焕死至明亡还有十余年,至清康熙三十年才论之反间计,前后六十年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一本野史、笔记等提到反间计之事,甚为奇怪。而康熙三十年是1691年,与《红楼梦》成书的时间非常吻合!如果说《红楼梦》成书过程花了十年左右,那此书大约从1684年开始就开始创作了,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还有别的证据证明此书开始创作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候。
  对于袁崇焕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就不去做定论,我只是从研究《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角度来分析,感觉这里对袁崇焕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惊呀!于是我从这些材料分析的结果发现《红楼梦》的作者应该不是那种在崇祯朝做过官的人,因为他们得到的史料似乎并不太准确,他们了解到的更多的是清初的时候那些不太靠谱的材料,这一点也让我很出呼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创作者们应该活到了1690年前后,所以在崇祯时期他们还太年轻,不太可能做大官,所以对明亡的具体过程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看来对于袁崇焕的死他们也应该是从史书中查到的,但不幸的是主要以清朝的史书为,这一点与魏忠贤的情况还不一样。
  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我把我的文章进行了精加工,参考了大家的一些建议,还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更加丰富详实了,现在大家可以手机阅读,公众号为:vgilhm。也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