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和HR的“斗争”
  
  一直想写这个主题,总觉得很难拿捏似的。
  
  在外企里,比较有身份地位的无非是销售、市场、财务。HR如果发展壮大到真正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但很少能站到核心位置。至于其他的QA、行政、采购、物流,始终是比较二线的职能部门。谁说话声音响亮还是取决于组织结构图。
  
  去谈一家新的公司的机会,对方让我自由提问的话,比较喜欢问的就是组织结构图,很简单的一张表,往往能看出很多名堂。
  
  我不喜欢太过高耸的金字塔,管理幅度太小,等级却太森严。即使我是站在上面的台阶上,也一样觉得过多的台阶让人不舒服,除非这个企业规模足够大。
  
  我也不喜欢实线虚线过多的交织,显得汇报的层级很乱。行政上一个汇报对象,职能上再来一个汇报对象已经算是极限了,横向再来个指导工作的就觉得乱了。管理乱了,很多事情就一定做不好,因为把时间花在内部协调上了。
  言归正传,讲和HR的矛盾。
  
  首先是招聘。职能部门无法绕开HR自己搞招聘,即使是自己已经钟意的人选,也要走HR的形式,把CV递过去。最终招谁,自然是职能部门说了算,HR的意见仅供参考,但是不要忘记HR可以有第一轮的筛选权,把她所认为极度不合格的人直接淘汰。一方面是节约了时间,不需要每个来应征的人都给你面试,但一方面,也有可能把你认为最合适的人才直接否定了。对专业技能,HR了解的有限,她的筛选,很多是格式化的,根据你的招聘要求和预算,比如说学历,工作经历。如果这个人客观上没有这个学历,但却有这个水准,HR是会毫不犹豫的淘汰掉的,因为她没办法考核专业。
  
  这些其实都还不是主要问题。毕竟HR的招聘任务很多,不是只有你这一个,如果你和HR的关系不好,而你恰好又不是什么权势部门,招2-3个月没有合适的人选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表面上你看不出一点点人为的原因。
  
  HR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刁难她看不顺眼的部门。做为公司政策的解释部门,松一松或者紧一紧其实很主观。
  
  譬如请假制度。事假是要求提前请假的,唯一不能提前请假的是突然的事情和突发的生病。可是,实务操作中,事前请假的最多不过50%,大部分人都是电话或者短信给直接领导知会一声,销假回来再补假条的。HR往往睁只眼闭只眼,除非她特别需要修理某个人,这些就成了罪状。
  呵呵,吸取大家的意见,最近开始整理一下这两年的帖子。
  为什么叫“绝望沧海”
  
  好几个网友从各个渠道一再的问起这个问题,于是细细想了想前因后果再做回答。
  
  这个帖子的两年多时间里,作为职业发展辅线的是我私人的感情生活,而这个名字是源于最初的恋人,一段失败且绝望的感情。所谓沧海,既是沧海桑田,又是实际上的物理距离,那一道海峡无法逾越。
  
  从来都觉得我是一个感情生活并不很顺利的人,而且远远没有对于事业般的坚持,曾经觉得很绝望的感情,一两年后都不算什么,失恋对于我的打击被时间消除的非常简单彻底。
  
  就好像曾经说立志要回归家庭,好好做一个贤妻良母,都要被若干人说你不适合,也做不了,且就是因为自己内心矛盾有这么个想法,反而影响了事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或者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吧,我常常在百尺竿头,却无法更进一步,不是因为我不能,而是因为我不想了,我犹豫了。
  
  坦白说我生活的重点现在成了宝宝和事业,却不是家庭。人不可以太贪心要求什么都完美,那么有一个我很爱很爱的孩子比一段非常幸福的婚姻更现实一些。
  
  希望我的言行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婚姻观、世界观。
  作者: nicole113113 回复日期:2008-6-16 17:07:00
  
    沧海姐姐是做财务的而且那么成功,所以请教下你的家庭理财方法是什么?各管各的还是由姐姐来掌控呢?姐姐相信男人有钱就要变坏吗?
  
  …………………………………………………………………………
  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我们家向来是各管各的,就算出去吃饭,也是这次你来,下次我来。迄今为止还没遇到大的投资需要商量。所谓的大额财产都是各自婚前的东西,无需争议。
  
  我是个很拙劣的理财者,买过基金和股票,总体来说都是亏的。除了婚前买的房子是升值了不少外,其他投资都是亏多盈少。
  
  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不如说要变坏怎么都会变坏,没钱也一样可以很坏。我们管不了别人这么多变化,即使是老公也一样力所不能及,还是管好自己,至少他变得很坏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别把自己依靠在男人身上,那么这个男人哪天不争气了,你也就不会伤心。
  作者: chenguona 回复日期:2008-6-16 21:06:00
  
    姐姐 ,我现在是一名大二师范类的学生,但是感觉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老师,比较好强肯吃苦很有毅力,不喜欢稳定没有挑战的生活,而且现在的专业不是自己兴趣和特长所在.我很喜欢英语,而且英语比较突出,每天都坚持学英语.想以后进外企从事外贸类的工作.
     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我打算今年下半年考个商务英语高级,多看一些市场营销,管理类的书补充些专业知识,给自己另一个专业知识背景.但是因为不是本专业的,我也不知道外企招人是什么标准,看中什么.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努力,这样毕业时才能和那些本专业的学生竞争.
     希望你给我些宝贵的建议.谢谢
  
  …………………………………………………………………………
  假期的时候去这类外贸公司实习一下会很有帮助,别在乎实习津费的多少。
  作者: luweiwei9 回复日期:2008-6-18 13:57:00
  
    看了这个贴.还特意去下了厚黑学来看.
    一直在关注中.现在遇到一个选择.希望沧海能帮忙给点建议.
    我大专文凭.没什么背景.在一家小单位上班,主要做的是流水帐.平时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公司人也非常好.
    呆了两年,感觉自己已经是固步自封了.所以想换家大点的工业企业来做。多学点东西.
    现在遇到这样一家集团.
    是民企.规模还可以.建的新厂区.还没建好,已经有三个车间生产了.
    财务,人力,管理等部门都是刚刚开始组建的.
    和老总谈了一下.主要是想让我下车间.建立一套仓库帐.为以后成本核算做准备
    财务总监也还在招聘中.
    工作有挑战性.我是希望能通过这个岗位,等公司全面正规时跳到总财务室做财务.而不是做仓管.
    但是老总说新招的人要先下车间,他现在也急需这样的人.以后财务组建好了可以换岗.
    而且工资极低.
    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工作岗位是否有前途
    我答应一个星期给答复.谢谢
  ………………………………………………………………………………
  前面说过的,不妨再次repeat。
  
  找工作考量三个因素:money,title,environment。
  
  钱多钱少是最直观可以量化的,一般答应了给5k就不会给4.9k的,企业这点信用都没有的话,其他都不用谈了。
  
  title要和组织结构图结合起来看,有的公司每个销售人员都叫区域销售经理,那么这个经理的title就毫无意义。title和money总是按比例绑定的,不到一定级别拿不到一定薪水,反过来就是到了一定级别,薪水就可以预期。
  
  环境是最无法量化的,但是最影响人工作的心情,这不仅是企业的文化,实际工作的环境,还包括你的同事关系,和老板的沟通相处,这些都很差的话,即使位置高高的,money多多的,你也不会工作的很快乐。
  
  三个因素都不能满意你的工作,你是不会选择的。三个因素都满足你的要求,你也不需要再考量会立刻接受。但是我们遇到的选择往往是部分满足。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不同阶段的选择也不同。刚毕业的人care的是大公司的规范管理,和从业经历,不care的是money。40以后的人或者更care的是环境,希望稳定和舒适。没有人可以帮你选择。
  
  我有一段时间是觉得唯有moeny是可以量化的,所以落袋为实。其他的都有50%的风险,可能跟你面试的那个人很kind,但最后你遇到一班冷漠无耻的同事……
  
  当然我现在这个阶段会觉得title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environment,最不重要的反而是money多少。
  
  那么你呢,care的是什么,能从这份工作中期冀到什么。无法量化的东西都职能预计50%的风险。
  作者: hzk83529 回复日期:2008-6-18 11:48:00
  
    姐姐的这个帖子,现在成了我的必修课,不忙的时候就会上来看一看。昨天我也读了读那本《杜拉拉。。。》,风格跟姐姐的这篇帖子有相似,都能把人的心思揣摩的八九不离十,而且都是外企,立场角度分析的相当透彻,让我看完之后还是顿悟不少。
    不过那本毕竟还是虚构的,而姐姐的经历确实活生生的。这一真一假,反而让我觉得姐姐的经历也像是小说一样了。
    说实话,这两天想的挺多,尤其在感情方面。看到姐姐谈到觉得自己的感情并不太顺利,虽然也知道人不可能做到完美,但还是感觉有一点点遗憾。联想到我现在的老总,40出头,也算是个事业有成的人,但在感情方面也相当不顺,我觉得应该跟他苛求完美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
    有时候真是困惑,不知道做人是糊涂一点好呢还是明白一点好。糊涂的人容易知足,事业上却不会有发展;明白的人多理性,事业上容易成功,却幸福感大大减少。或许工作上明白些生活中糊涂些才好。可是这真的很难做到,明白的人处处都明白,而糊涂的人终究是糊涂。个别能处理得当的人,又难免伪善。或许完美真的是很难,唯一的解释就是看你想要什么了。
  …………………………………………………………………………
  
  还是觉得性格决定命运吧。
  
  一个人性格如我,大抵事业成功的几率远远大于家庭幸福。如果时光倒流呢,也许不是现在的这个LG,但是会非常幸福吗?未必吧。
  
  尝试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上帝的公平。美貌、智慧、财富、成功、健康、家人、朋友、爱人……总有一样我们是拥有的。镁光灯后的伤心别人看不到,但那个灯下的人自己却知道。
  作者: nicole113113 回复日期:2008-6-17 21:48:00
  
    姐姐,很欣赏你的独立和自信,也很想能成为姐姐这样的女人,但是我身上缺少很多姐姐身上的那种强。
    
    我现在对自己的职业也开始迷茫中,我本身专业是学文秘的,那时候也只是说女孩子找个坐坐办公室的工作就好了,毕业之后也做过以段时间的文秘,但是觉得很没意思,觉得没有一个真正的技能,后来去考了报关证,很幸运的考上了,后来也很幸运的进了一个制造业的公司做报关,实际上也就是做出口的单证吧,姐姐也是在制造业的,应该知道这一块,也就是准备出口单证,我们是委托报关的,进口是另外一个女孩做的(就是做手册之类的),开始觉得很好,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但是做了1年多了觉得没什么新鲜的了,就是重复劳动。
    
    现在有点迷惑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呢,是继续做报关还是转行,觉得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一行,而且觉得物流这一块的话很累也很忙,想转行做HR,说实话是觉得人事的比较轻松,而且也是个越老越吃香的吧。我也投过人事的工作,但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没有专业背景也没有工作经验,而且企业似乎更加倾向于本地人吧。
    
    想听听姐姐的建议。
  …………………………………………………………………………
  初初看到这个帖子,就是一声叹息。问友A,觉得有不枯燥重复的工作么,A答应该有,但他没遇到;问友人B,B答的很干脆没有。那么我的结论就是A很天真。
  
  读书的时候想开一片小小的书店,每天自己看看书租租书给别人看,这样的生活恐怕其乐融融。可是,今天我可以实现这个理想了,却已经相信这不会使我快乐。每天看书做书的生意我觉得很枯燥乏味。
  
  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是乏味的,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每天去office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的境遇不是每天有惊喜而是太没有schedule。工作熟悉了以后,就会开始周而复始的重复,重复的多了就是枯燥。
  
  举开书店的例子就是想说即使是你自己的兴趣,一旦实现了,用不了多久也一样会枯燥。
  
  如果只是去找寻一份不会重复的工作,那么我觉得是没有的。
  作者: 傩娜 回复日期:2008-6-15 12:07:00
  
    沧海的帖,一早就收藏了。如果你出书,我一定买。
    可惜自己一直做销售的,公司人际关系之类的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的是销售业绩,和与客户之间的交道。我也是法律专业的,因为种种原因没从事这行,走了销售路线。
    回头想想,或许我这样直爽大条的个性,真的无法象沧海那样在复杂的公司人际关系里游刃有余。也算是选对了职业。所以这么多年呢,依然不会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
    当下,在一个外资保险公司一年了,近期处于事业瓶颈,开始厌倦了这行,或许个性始然,不太习惯于承受太多拒绝和白眼。业绩不稳定,团队发展缓慢。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之前一年努力过了,放弃似乎又有点可惜,矛盾!30多岁了又无特别所长转行,一直做销售方面的工作,目前自闭了几个月,依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现在正为此苦恼低迷无所适从。30多岁的年纪,从事销售,真的是选择很重要。行业没错,在外资保险公司的培训非常好,无论是对自己的销售技巧,人生规划,与人相处方面都有大幅的提升,这一年收获蛮多。可是这个年纪是收获的年纪,不是以学习成长的为重要目的的阶段。所以想改行,却很迷茫。
  
  …………………………………………………………………………
  外资公司的培训制度是挺好的,不过是doctrine为主,并不因为不同的人而换主题的。
  
  转行不是不可以,而是要趁早,就像30岁前跌倒爬起来不伤筋动骨的可能性更大一样。
  
  如果不是有某一方面特别的资源,还是比较理性的转行比较好,不要跨越太大,行业和职能跨度太大一方面你自己也很难逾越,另一方面,机会也会少。
  
  而且转行不可以儿戏,不可能今天费劲转了过去,一两年后又想别的心思,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消磨的。
  
  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别人认可你能做什么……
  作者: dakongyiheihei 回复日期:2008-6-8 22:30:00
  
    沧海,记得我否. 我又来偷偷看你了.
    为工作的事,一直在思考,郁闷,徘徊,希望能听听你的意见.
    
    我去年3本毕业,英语专业,8级.在一家民营企业,(行业内还有点名气)销售助理,负责公司最大的客户(国内,国际),直接老大是副总兼销售经理,股东,对下属很好. (一直觉得离开这里,有点对不起他)
    现在的状况是:我们公司要求早8晚8的上班,没有加班费,周1到周6,对于我,经常是晚上9 10 11点了,身体累,累的想哭.
    周围呢很多都是高中毕业,大专毕业但还聪明有能力的人,让我不愿意接受的是: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吼着说话,每天有吵架. 我开始觉得真的是没素质,但现在我也变一个猛女了...我觉得自己有时很失态.
    有时候逼起来,我对老大也是吼的:你怎么还不知道? 邮件都发了 3 4封了....你到底明白没有.....我觉得自己经常处于一个很抑郁的状态.(以前每天笑嘻嘻的)
    
    现在就希望可以进一个福利待遇比较人性的公司,8小时/天就OK,周围的人素质都高点,心情会好点.
    老大有意提拔我,我对加米米有兴趣, 对在这里的职位升迁没兴趣,因为那意味着我唯一的星期天,都要把下午奉献出来开会.
    
    不想每天超额为老板加班,但在这里一天,就一定会是这个样子.除非走人. 现在的深圳很热,我不想在外辛苦找工作,另外,英语口语也下降的很快,让我不够自信出去找工作. 因为平时一般都邮件,不需要口语.
    
    解决办法似乎只有提高口语或者找不需要口语好的工作.我自己是想把口语重新找回来,毕竟毕业才1年,长远看,还是口语好好点.
    也会在下班路上,睡觉前,带上耳机听走遍美国,只是没有语言环境,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有让自己勉强接受的口语水平.
    
    几乎所有的人,都支持我换,多么美好的青春,不能这么过.女孩子经常熬夜老的快啊...
    我也递过2次辞职书,可老大不批,说:你走了爽了,我怎么办啊? 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我很感谢老大的培养,宽容.可还是觉得真的呆不下去了....
    
    说的比较乱吧,有点发牢骚的感觉. 沧海,你怎么看? 呆这里升官出卖自己的健康快乐 还是 立马走人不管后面能都找到?(我现在的状况是不可能有时间出去找工作的)
    
    另:我们公司规定要提前一个月辞职,否则扣一个月基本工资.
    实质就是招一个新人3天---3个月,然后再交接30天. 现在经济不宽松,我已经超额工作了,更不想放弃本应该属于我的基本工资.
    
    真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有点气急败坏,只想找老板吵架:你辞了我啊!要我滚啊! 如果每个人都过的你那么滋润,我也不至于瘦的滚不动!
    
    工作郁闷时,很想随手抽出一把斧头,谁惹我就砍下去.我觉得自己真的继续下去会变态呢....
  ……………………………………………………………………………
  先积累点money吧,真的要先辞职再找工作的话,至少预备3个月到半年找不到的最差情况。如果手边的钱尚不足以应付这段时间的生活费,那么还是低头做人,忍,再忍吧。
  
  如果规定提前一个月离职通知的话,那么领导批准与否是无关的,以递交辞呈的日记开始计算这一个月的通知期。回去再仔细看看你的合同,有没有什么特别条款。有些特别苛刻的条款,即使以前签字的时候你没注意到,现在也无妨的,有的条款叫做显失公允,直接可以被判定无效,这点找个律师朋友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你的上司真的对下属很好,应该会认真倾听你要离开的原因,他最后会帮你解决这些困扰或者是同意你的辞职,祝福你更好的发展。而也很有可能,这些友善只是因为你是他的下属,他为了笼络你暂时的伪装,可能你真的撕破了脸要走,他会换一副丑恶的嘴脸,那么和他谈就没有意义了。
  
  我不知道深圳的实际。但是在上海,如果我履行了提前通知的职能,单位就职能配合我离职。只要我能证明我在某天递交了辞职信,那么过了通知期就可以走。企业如果扣押我的档案什么的,这类型的劳动争议仲裁是偏向劳动者的。当然最好是好聚好散,不要走到最后一步,但是也要准备好即使不得不走上最后一步,自己也不会吃亏。
  作者: dakongyiheihei 回复日期:2008-6-21 15:37:00
    
    罗嗦这么多,还想问沧海一个问题:
    其实很多人工作只要开心就好,开始很意外沧海要我继续忍,后来想:财务的人都比较冷静理智吧。尤其楼主眼光也会长远点。
     沧海,你现在如果没有BB,继续工作 (or换工作),看中的是自己开心还是money?或者其他?
    
    不管怎样,还是真心的祝福你幸福! 要多看些漂亮的图片,他们说这样小孩子会更漂亮的 :)
  
  …………………………………………………………………………
  如果没有BB,继续工作中寻找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开心与否无法量化,只能往上发展不能往下走了,那么title和money很重要。
  
  我不是去做小职员,同事关系影响相对小了,但和老板能不能合得来很重要。下属说的难听点,不顺心的话可以一步步全部换掉,老板却换不了的。
  
  下一份工作至少会做5-10年,自然希望有发展空间兼稳定。钱不是最重要的,能跟上市场价值就好,毕竟每年要求10%的涨幅,在基数大的前提下对公司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
  财务工作的糟糕之处是时刻需要谨慎再谨慎,因为一点点的疏漏都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一张大的报表,没有办法每个数据的去check,引用了这些数据就需要对数据的正确性承担责任,而很不幸,我又背上了黑锅。
  
  别的报表阅读者对数据提出疑问,照例是先答应下来彻查再给对方一个答复,然后是一翻开看就知道错误在自己这方,引用了不确定的数据,错误是属下犯的,自己再度的犯有审核不严之罪。可是我能够避免么?细想以后是不可以,因为我不能事事亲历亲为,这也不算是大的错误,还算是可容忍误差的范围内。
  
  郁闷,然后默默的处理事情,或者是领导的悲哀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