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第三部——《危机边缘》

  第一百一十六节


  美国,亚特兰大。
  Buchanan博士捏着一份打印好的名单仔细查看着身边的电脑屏幕,似乎在比对着什么。
  这是徐度的提醒,因为曾在美国工作多年,徐度意识到当下的局面如果是某个组织策划和实施的,那么必然有完整和缜密的计划。他让Buchanan博士通过政府朋友的帮忙,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调取了最近一年全世界有关生物药品的新药申请公司名单。
  虽然眼前这些“病毒炮弹”的香水纸花几乎可以断定和目前正在蔓延的病毒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仅仅靠几页化验报告还是不能将那家在“超级碗”当日进行香水纸花抛洒的公司进行追查和审批。
  但是既然那家不知名的香水公司的背后是J国的那家著名生物公司,那么一个很清晰的利益链就很勾画出来了:一定有人在制造了这些病毒的同时,也悄悄对其研究制造出了相应的疫苗,以备到时可以赚取巨额利润。
  实际上,疫苗的价格昂贵最主要就是看研发周期和后期的制造量:研发的困难是在于对于新出现的病毒会因为不清楚其毒性原理,要花很久的时间进行分析和不断实验做数据比对,但是如果能有针对性的就可以制造出病毒同时也研发其疫苗,好比一位武侠小说里某个江湖人士不但发明出了毒药,也同时会研发出“解药”,他既可以害人,也可以救人。

  自然这样的行为是十分不耻和高度保密,但不是没人做,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秘密实验,研发了相当数量的生化武器,也准备了不少对应的“解药”。
  而对于不了解的病毒,生物学家就像个密码破译师,要想尽办法去破解新型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机理,找出病毒的“密码”所在,研发出对应的“解密”办法。
  经过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查验, Buchanan博士果然发现一家设在德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有些可疑:这家公司名为柏加斯生化科技公司在两年前注册成立,一年前向世卫组织提出了份有关生物工程疗法的临川新药,他们宣称自己研发了一款可以利用基因疗法治疗早老性痴呆的药物,这款药物他们进行了超过一百例的临床试验,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原本这只是诸多向世卫组织申请新药上市的普通公司,但是在世卫组织发来的一份说明中显示,柏加斯生化科技公司已经就当前欧洲逐渐蔓延的病毒感染状况提出了希望利用公司的新药物进行病毒疫苗防治工作,而且他们提出的是希望免费转让自己的药品专利。
  而根据世卫组织在征集了部分志愿者试验了柏加斯的新药物后,发现患者的病情确有十分明显的好转,很多危重病人在注射了柏加斯的药物后,病情趋向稳定,各方面指标也很理想。
  让Buchanan博士产生怀疑的是,这个生物技术公司原本只是家普通的药品公司,也是一年多前通过融资的办法引入了J国的基金公司入股,很快柏加斯生化科技公司成为德国资金最为雄厚的生化公司。
  让Buchanan博士意外的是,投资柏加斯生化科技公司的那家基金公司正是之前投资香水的同一家基金公司。Buchanan博士甚至还通过情报渠道查出这家基金公司的老板是名叫做安藤的J国人。
  “这家加斯公司肯定有问题!”Buchanan博士 对徐度肯定的说道。
  “我知道,如果没有很确凿的证据,根据欧洲的法律,只能暂时冻结他们的账户,如果他们事先就转移了资金或者有其他办法可以控制他们的经济来源,其实也没什么用。”徐度回到。
  “是啊,我们还必须依靠其他部门的力量,才能先暂停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冻结相应的资金账户。”Buchanan博士并没能说清楚什么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把这个汤手山芋扔给了徐度。
  但是这也只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欧洲,要冻结和查封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出示确凿的犯罪事实,获的法官的认可,才有可能为了获得有效证据,前去搜查。
  令人遗憾的是, 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显示该公司与病毒感染事件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联邦大法官也不同意对柏加斯生化科技公司的搜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