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以李道玄现在的修炼水平,已经算作功师翘楚、人中龙凤。
因为市面上能够修到婴儿离体的气功师并不多见。
但如果按照青邈所学的舒老师的功法来衡量,他也就是三节功法中的第一节还差一点才能毕业。
但这话青邈是肯定不能和李道玄说的,这个世界如果什么都实话实说的话,人早就得罪光了。
还记得壬申背叛她那会,她向老师哭诉,老师就曾说了一句:你哭啥呀?那个壬申他是不懂,要是懂的话,他放跑了你是他这辈子莫大的损失,哭的应该是他。
后来她想起这句话,才掂量到了这个功法的分量。
还有一件事使她记忆犹新。
那还是在气功管理部门的时候,有一次来了一个炼硬气功的小帅哥,交给她一盘自己练功发功的录像带。
青邈拿回家一看,好家活,不得了啊,小帅哥一路开碑碎石,头上开砖,腰可折棍,掌上发力碎石如粉……青邈没见过,觉得很兴奋,就拿去给老师看。
没想到老师就看了个录像带的封皮就说:这样的人大把,我能给你找出一堆你信不?
青邈当时听了还很不服气,觉得老师不论说什么都口气大。
等到若干年接触了很多事之后,方才觉得舒老师并非是虚言,只是自己见识少罢了。
虽然如此,青邈对李道玄还是很佩服的。
本门功法虽然占位很高,但自己的命功确实没人家练得好,还差了好大一截。应该见贤思齐,向人家学习才对。毕竟人家是打小的童子功出身,功底牢靠。
青邈又想起白天练功时那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来。
为什么会产生那种现象呢?
她想起了其中的一个细节;当她坐到李道玄身边的时候,尽管隔了一个人的距离,但她还是感受到了他清新的体息,一种好闻的,自然的体香。这是练到这一层高功特有的表征。
笼罩在他的场和清新的体息之中,使她有一种下意识的沉醉……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就合了炁了?
她还是很懵懂。
她喜欢他的味道,晚上回味白天的事还有些兴奋。
夜已经很深,但她又睡不着了。
本来她都是跟自己说好了的,这个人跟自己的私人生活无关。
但由于发生了白天的事,他的影子竟然挥之不去了。
更严重的是,她发现已经埋葬了三年的情感又复苏了,长出了新的萌芽。
(175)
那婉转悠扬的笛子曲又在耳畔若隐若现,如三月里和煦的风吹皱一池春水……他长睫掩映的明眸,洁白的皓齿,高挺的鼻峰,线条分明的下巴轮廓,干净的金型人手型……所有关于他的美好印象都在脑海里翻腾。
他的美貌在她的心里,就是那羡煞东邻之子的宋玉,“掷果盈车”的潘安。
更比他们多了一层,那就是修炼的高功与纯净。
想起这些,她的欲望也在悄然升起。
朦朦胧胧中,萌生出一种想要亲近他的欲望,比如渴望一个拥抱……
她发现在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吸引力。这种吸引是相互之间的,练完功后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他在下意识地闪避,这说明就是了。
这样的想法令她产生了苦恼,因为本来她觉得自己把情这件事已经看得通透了,几乎她都想不再嫁人了,而且这三年来,她已经把情欲压得寸草不生,几乎是断了欲。没有了对男人的渴望。她以为她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解脱了……但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青邈做编辑的时候,读了很多佛道的典籍,几乎都是劝人断欲的,如邱祖的诗句“要离生灭。把旧习般般,从头磨彻。爱欲千重,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
她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因为有欲在身,身心都会不清静,就像楞严经里描述的“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舒老师曾经形容:众生都是一条没底的船。
……人的整个身心,都会被欲望攫取,身心皆漏。
按照禅宗法门来讲,心有一物即不中。
这个情欲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贪和心中之梗。如果沉溺其中,真的是什么也不用练了,因为身心都是不清净的。
她本以为经过情劫那么大的挫折,应该把那些情欲都摧毁了……但为什么又会死而复生?有了女人的那种欲望?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岂不是白修了么?
(176)
青邈想起了哲学家叔本华的论点,男女之情无非源于种族繁衍的本能。
这种本能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你的根身器就是个人的属性,因为有繁衍的任务,所以给你的构造就包含这套生殖的力量。
除非有一天你不是人了,才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就像蟾光师父说的,内在的气机不再走人道顺行,而是逆行直达昆仑顶。
淫身、淫机、淫心全都不复存在,才能获得如意自在的无相法身。
否则靠压制、降服都是暂时的,根本去不了根。一旦遇见机缘还是会死灰复燃。
据青邈所知,很多修炼人都在跟自己的欲望斗争,包括那些出家的和尚道士。
有一个和尚师父说,有时看见那些漂亮的女居士也会有所动心,每当这种情况出现,他就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封闭反省几天,直到心无波澜定力复原再出来见人。
怎么才能去根呢?她想起了金庸葵花宝典里的那个笑话: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后来很多人都用这句笑话表达了戒淫的艰难和无奈。
女人虽不似男人那种艰难,但情痴却也是沉珂痼疾,百般难祛。
但舒老师的功法却是不做那种形式上的限制。
类似大乘戒心。
也就是说你可以保持常人的生活形态,但只是要求你的心要“了无一物,离相无染。”
这种东西相当于“道共戒”,不拘戒相,惟论是否与道相应。
但对于心性水平要求极高,功修也得能跟得上才才有保障。
而此时的青邈省察自己,觉得很多功课都没做到……。
见到人家好,就于相上生贪,太没德行了。
又当如何?继续磨练、继续修吧。
“道共戒”做不到,那么就先用“艮”卦之大义,先“止”了再说……。
这样慢慢青邈就有了困意睡着了。
凌晨朦胧之际她忽然来了个灵感。
那灵感告诉她,她不会在李道玄这里呆很久了。
@大公2014
楼主啊,如果你不记前嫌,就提供个断淫根的法吧!十几年了虽明道而己难练,对美色的渴求无法剔除,每每在懊恼和沮丧中渡过。
---------------------------------------------------------------------------
1、祈祷法。信佛求佛,信道求道,祈请佛道加持化解欲望。只要心诚常做,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禅修法。清净+能量双重功效,化欲,能量亏损补上来,则精满不思淫。
3、心性修持法。离念,如遇欲念才起,不要沉湎,迅速离开此念做其他事。
4、日常熏修法。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自觉疏远黄色信息。多接近正道,正能量的事物,有利于扶起正念。
5、素食法。饮食转向多素,限制饮酒。因酒肉助长贪欲。素食和辟谷有利于平息欲望。
先写这些。关键是要认真的去做,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浅尝辄止是没用的。
早上,一碗绿豆粥,一碟黄瓜拌杏仁,吃得挺香,蛮舒服。
(176)
舒老师在讲课中曾经说到,“忙”也亡心。
看看这个忙字怎么写就知道了,左边一个竖心,右边一个亡字。二者加一起正好是心亡。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忙起来的时候,他那个心就会不存在了。
这好比离心力的作用原理。离心力是一种虚拟力,是一种惯性力,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
在离心力的的作用下,外围是实的,而中心是空的。
这其中也寓示着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那句话,如果你把它稍微改一下调过来说,便成了“但使万物常围绕,便可无心于万物”。
这句话初听起来好像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哪个人不是被周遭的事物围绕所缠呢?
差别在于哪呢?
差别在于,离心力作用的那个万物围绕,它是在一个高速的运动之中,你根本无法去分辨那个万物是什么东西,全是那样模糊的一片。
也就是说它需要有一个运动的速度,而不能停滞在那里。
这样才可能实现那个无心。
(177)
于是青邈就去忙了。
投身于她与李道玄共同的事业之中。
写书,编杂志,接读者电话,还有打包发书,青邈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这样她确实是没有时间在打妄想了。
出刊的时候李道玄过来,看见屋子里到处堆着杂志和书,又见青邈一个人在那里忙,发绺都有些散乱的垂下来,紧张和疲惫都写在脸上……心里很是不过意,他一边帮她打包,一边提出要找个人帮她。
青邈说不用,也就忙这几天。
正跟他说话的空挡,不小心手指就被打包带划伤了,渗出了血迹。
于是青邈埋怨他:你别帮我忙了,这不是越帮越忙……
李道玄赶忙扯过来几张面巾纸递给她:你轻轻擦一下,不要用力,伤口自己会凝血。……我去给你买创可贴过来。
话音没落就走出了院子。
青邈看到他这样体贴的对自己,一种欣慰感油然而生,疲劳顿时也空掉了不少。
按照世俗的说法,李道玄很会“来事”。
但她知道他是真心的,而不是虚情假意的那种。
修炼人都是越修越真的。不然修到最后怎么叫“一真法界”呢。
等李道玄回来时,他不仅买了创可贴,而且还给她买了两副线手套。还有一大包水果。他知道她喜欢吃水果。
李道玄先是把创可贴打开了一个递给她。
见青邈贴上了,然后又和她说:以后你再打包戴上这个线手套就不会划伤了。
青邈埋头继续干她的活:难得你这么细心,谢谢了。其实只是原来那几个练功点要得多一些,其他都是胶带封就可以了。
她回避去看他的眼睛,因为她怕自己的眼睛里会暴露内心,也怕在他的眼睛里再看到点别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看见他,心思就会乱,这根本不是控制能解决的问题。
(178)
等李道玄带上两捆杂志和书走了之后,青邈这才松了口气。
窗外天色将晚,青邈站在窗前静默了一会。
忽然她感到自己想家了……。
想父母,还有孩子。
很快就要过年了。
她打算回家,也想休整一下自己,计划下一步该怎么办。
梁园虽好,并非久居之乡。
知道青邈过年回家,李道玄给她家里人买了不少礼品。
他心里也是想补偿青邈为他和他的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
因青邈的那种付出,已经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这里面饱含着对气功事业的留恋,一种殉道精神……还有对他个人的支持和情谊。
青邈看到那满满一袋子的礼品,心里想:这怎么跟姑爷买东西给老丈人、丈母娘似的……
因为太实在了。
下边李道玄的话就更有几分像:我不能去看他们,你替我向老人家问好吧。
“好的,谢谢你,让老板破费了。”青邈的嘴角露出了一个调皮的笑意。
李道玄说:定好哪天走,我送你。
(179)
本来李道玄是想为青邈订一张飞机票,这样一个小时也就可以到家了。
但青邈执意不肯,她不想再让李道玄多花钱。因为这来来去去,他花的钱也不少了。
于是就自己订了一张火车票,一夜的时间也就到了。
到了要走的那天,约好下班的时间李道玄开车过来接她。
李道玄进了屋子就感觉跟平时的氛围完全不一样了。
办公室收拾得非常整洁,青邈扎着利落的长马尾辫,露出光洁的额头,上穿黑色翻领的薄羽绒服夹克,下穿藏青色牛仔裤,脚下穿了一双机车靴 ,两个大包已经收拾好放在桌子上……
李道轩看到这些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是屋子里收拾的这么干净,忽然间就显得冷清了。
二是青邈把自己收拾得这么精神,让他看见了她漂亮时尚的一面。
三是那一副要走的架势,分别的感觉是那样鲜明。
一种内在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然而他没说什么。
因为过年了,总该让人家回个家,这是正常的。
李道玄说:你10点多的车,还早,一起去吃饭,然后我就送你过去,从这边到西客站也就是30分钟的路,不用着急。
青邈说:好的。
(180)
吃饭还是在从前那个茶餐厅。依旧是那间有着绿萝和佛像的包间。
菜都上齐了,李道玄却有点走神,青邈也坐在那里默默无语。
两个人就在那相对坐着,心里似乎都有很多话想说,但却都一句也说不出来。
应该潜藏的是一种惜别之意。
还是青邈先打破了寂静,她和他说:现在看来……书和杂志都很受大家欢迎,最近书卖得很快,已经发出去180本了吧。现在就是别人接手,基础也很好了……未来你可以在杂志上推广养生产品,搞养生讲座、旅游……
李道玄听到“别人接手”便有了点异样的感觉,因为这句话产生了一种疏离感。
“回头我把我工作QQ的密码发给你,这样你就可以上我的QQ了,上面加的都是你的学员,大约有一两百人吧。他们有什么事,会在QQ上给我发留言,你看到酌情处理就行了。”
李道玄面无表情的说:好。
“还有,李老师,每周你到四合院去一下,会有读者来信。对了,我把房门钥匙给你……”
说着青邈就从自己的包里,把钥匙翻了出来,放到了李道玄面前的桌子上。
李道玄明亮的眼睛盯着她:你这是要打算不回来了吗?
青邈掩饰地垂下眼帘:我没说……
李道玄:那你把钥匙交给我干嘛?
青邈回答:我以为你只有这一套钥匙。
李道玄说:我有两套。
李道玄又在看青邈,而青邈回避了他的目光。
沉默了片刻,李道玄说:快吃饭吧,多吃点,不然上车晚你会饿的。
两个人开始吃饭,谁都不说话。
空气里弥漫着难堪的静寂。
这使青邈又想起了在新加坡时和李道玄相处的氛围。
他的高冷和对她的隔离感。
(181)
饭吃到半道,李道玄忽然想起什么,对她说:对了,你该没钱了吧?过年了,我给你带点钱回去。
他没有提工资的事情,因为青邈一直是推却这件事的,而且现在相处的就如同好朋友了,以至于他都不知道怎么给她钱才算合适,所以就先按朋友来论吧。他原本也是打算等她再回到北京就给她正式记工资,事业要想做得正规,是不能这样没秩序的,而应该公私分明。
说着他就开始翻自己的皮夹……青邈赶紧站起身过来阻止他:我不缺钱,你千万别给我拿……
两个人撕扯着,她着急地按着他的手,阻止着不让他拿出钱来。
于是李道玄不动了。
青邈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手一直按在李道玄的手上……她马上把手缩了回去,脸上绯红。
李道玄其实也有感,他趁势拿起桌上的钥匙放到了她手里:你还是拿着吧,回来时自己可以开门,免得还得现找我。
接过钥匙时,青邈不经意间与李道玄干净而又有力度的手指触碰,使她的心轻微颤栗。
和李道玄在一起,她总是会有某种煎熬和心烦意乱的感觉。
多少次她提醒自己:这不过是男女之间性感相吸,是荷尔蒙作用的结果,是八字的投合,是因缘汇聚……
可这些提醒都没用。感性不会听令于理性的裁决,因为感性是无所不在随时随地因触动就可以发生的,这使理性防不胜防。
她能感到在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内在的牵引,有心的,也有身的。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就像磁铁,那种力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把她拉向他的身边。
但她却要抵制这种感觉,而表现出若无其事,就像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
因为他是别的女人的男人,她不能去破坏人家的家庭,更何况李道玄还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儿子。
自己的女儿已经为此尝到了苦果,所以坚决不会去做那种不理智的事了。
所以她约定自己:不能表达,不能有任何举动,甚至不要多看他一眼。
青邈不再是从前那个青春鲁莽、为冲破罗网而不管不顾的青邈了,通过生活的教训和历练,加强心性修养,懂得了遇事要为他人着想,必要时要勇于牺牲自我的利益而成就他人。修炼人不能损德,功德是一体的,德若不存,功之何在?
青邈在不断修养自我的同时也积淀起一份内敛和深沉。
此刻她的心情很矛盾,因为在心里,她已心生退意。
她不想再看见他,使自己的心灵受这种无端的折磨,她现在做不到无心,她只能做到控制。但又纠结于李道玄的事业不能半途而废,自己不再回北京了么?即便是真的不做了,也要和他讲明呀……究竟何去何从?此时她内心已无主张。她不知道再往下她该怎么办,她只是想趁着过年回家的这段时间,要好好想想再说……。
@zyx0001
是不是能级低的围绕高的转? 青邈在这里工作的一段时间, 修行上进展如何 按前面的说法 李道玄的功夫只勉强够舒老师功法的第一层,青邈的水平很可能在这个之上,所以会应该有足够定力的啦
-----------------------------------------------------------------
李道玄的功夫离舒老师第一层次毕业还差那么一点点
而青邈的命功在李道玄之下,也在第一层里,李道玄的命功比她高了大约4步以上。
但青邈的性功却比李道玄高出很多很多,但她这时还没有很好的开发出来。
(182)
吃完饭,李道玄就载着青邈上西客站。
进了车站,李道玄便刷卡安排青邈进了二楼的贵宾候车室。
他说:这里有贵宾通道,回头你上车就会很方便。我还有事,不能送你上车了。你在这里慢慢等吧,我得走了。
青邈在心里很想让他多陪她坐一会儿,但是她不可能说出来,心里的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走吧,别再耽误你时间了。
李道玄的感应能力是一流的,他已经感知到了青邈的潜意识,瞬间他踌躇了一下,但还是决定离开,他看着青邈的眼睛,绽放了一个极其少见的璀璨笑颜,同时大方而亲和地向她伸出右手:一路顺风,记得早点回来!
青邈几乎来不及思索,就去和他握手了。
他的手掌是温暖而又有力度的,传递着一股青春的气息。
只是瞬间,青邈就快被电晕过去了。
他那灿若群星的笑颜,和手的触觉,让她半天都没回过神儿来,而他早已走远了……。
青邈心里充溢着满满的幸福。
“他在期望着她回来”……仅这一条就足够了,因为她感到了心的温暖和贴近,此刻她联想起一部日本的老电影,山田洋次导演的“幸福的黄手帕”,光枝等待勇作所挂的那串黄手帕,让人看了内心就充满了幸福。
至于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回来,是不是还能和他见面,统统都不重要了。
上了火车,青邈看哪里都觉得亲切,因为她心里正如春风和煦。
她知道那是李道玄带给她的。
她是那样容易满足,他临别的这个态度,足可以让她的心温暖一个晚上。
躺在下铺上,她的心也随着列车行进中的晃动徜徉。
她忽然想起该给李道玄发工作QQ的密码,然而她把短信发出去了,却半天没有回音。
于是她的脑子里忽然浮现出一个问题:李道玄对于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她开始在内心里反刍审视这件事。
“他喜欢我吗?”青邈这样问自己。
心里的答案是:有感觉,但还很朦胧。
“他会像我想他这样想我吗?”
心里的回答是:不会。
“为什么不一样呢?”
回答是:男人和女人不一样,有家的和没家的也不一样,而且他是训练有素的修炼人,不会去多想,他占据你的心时对于你是全部,而你占据他的心对于他只是瞬间,离境即无。
“那么他对我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回答是:他很欣赏你的才华,他不想失去你,他想留下你跟你一起做事业。
哦,……明白了。
人只要不迷惑,万能的觉知什么都可以看得清楚。
青邈复归于平静了。既没有了小女人的那种沉湎的兴奋,也没有什么失望。
只是平静。因为这才是事情的本来。
她想就此淡漠下去,不再和他联系。
然而睡到半夜,却听见一声手机的震动,点开一看是李道玄一条短信:你回家上个QQ也累不着你吧?……
1999年 三星SGH 600C

@ly_apex
转:真正的修道求的是长生,是夺天地造化的事情。要对根器,禀赋有极高的要求,还要有仙师指点,累世修炼。请回头看看近代历史成功飞升有几人,点化的师傅是谁。有的人感情家庭事业遇到丁点波折就灰心丧气,转而学道。有的人因精神空虚学道。岂不知是对道的亵渎。因为修道的难度比挣一百亿美金还难。连事业,家庭,亲情,金钱这点小事都看不透,处理不好,修什么更高层次的道?普通人没有大机缘的话,遇不到名师不可强求离家修道。根据实际情况,搞点基础性的,强身健体,提升思想境界的修行是普通人的理智选择。机缘巧合,遇到好师傅,才可能走上正道,看看少林方丈师徒的事情,就知道假冒伪劣太多。
-------------------------------------------------------------------
这个话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千古以来人们前赴后继的学道修道,如果从圆证的层面看来绝大多数人就都是“陪练”的,能够站到峰巅上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玩票,相当于京剧的票友。
但尽管如此,“陪练”也自有“陪练”的好处,通过累生累世不断熏修,自会不断进步而近道。最起码也是种了善根。更何况修一分,便可获益一分,这是真实不虚的受用,所以如真发心修道学佛,三界人天都会赞赏、护持。
而修炼也是很苦的,因为要向业力宣战,要敢于向常人之心下刀子,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人们大多严人宽己,眼中只去看别人缺点,对自己就无限包容。而修炼恰好要求“只见自己非,不见他人过”,是完全相反的。业力是修炼最大的障碍,要磨习性、忍辱、改错……关键之时几乎“刀刀见血。”但问汝能持否?!……
明师难遇。但如果你自己的心愿和努力都达到某一点了,上天自会派人接引你(分不同时段都会有人点度)。每个人的修炼都要靠自己觉悟的程度来选择今生的修炼道路,因为认识的程度和差别,可能要几辈子的努力,所以不要贪求“一生成就”(当然上根利器除外),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觉得这就是修炼最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