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邈修道记

  (210)
  阿珍说:我还记得阿薇有一次在MSN上给我留言,说她和老公基本上都是在分居的……这样的感情,难怪你看起来老了不少。
  阿欣感到吃惊:原来是这个样子啊……什么原因呢?哦,对了,你老公是练武练气的,是怕耗了元气吧?
  阿珍旁边笑了起来:你还真是懂得多……。
  又说: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做家庭煮妇,你家uncle不是也想让你帮他打理生意吗?去年不是就在说。你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仔仔的未来着想吧,你该劝你老公来港一起做生意才是正道。
  许碧薇申辩道:我何尝不想啊……可搞气功的和正常人不一样你是劝不了的,又不贴心,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也过够了,这些年要不是因为仔仔还小我早都跟他离婚了。也不是说他人不好,就是日子没法过。
  阿欣说:你要是真的想离啊,就带着仔仔来香港,在这边受教育不是比大陆更好?将来你可以送他去国外念书。你自己的事就更不用发愁了,离开他,凭你的条件,找谁不是也比找他好多?!

  阿珍赶忙拦住她的话:阿欣啊,宁拆千座庙,不破一家婚……我觉得阿薇还是劝李道玄来港才是正经事。
  ……许碧薇明白,闺蜜再好也不可能直接劝她离婚,她们现在只是觉得她过得很不自在很可怜,而归结起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造成的,是她当初任性找了这么个性的一个人人结了婚,现在不管是想和想散,都要自己重新做主。她准备回了北京要彻底想明白这件事再做决定。
  阿欣忽然又想了起什么,提醒她: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他外面有人了吧?所以才冷落你。
  许碧薇立刻脱口而出:不会,他每天晚上都在自己房间练功的。
  阿欣哈哈笑道:那白天出去做什么你知道吗?我以前老公就是这样背着我白天出去偷情的,建议你还是防范点好。男人就像猫,哪有几个不偷腥的。

  经过她这么一提醒,许碧薇忽然想起了雍和宫四合院那边有一个在帮着搞杂志的女编辑,好像已经来了几个月了……看来回北京得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211)
  青邈的工作就要做完了。
  杂志已经编好,就等着拿到印刷厂印刷,完了就给大家发出去,她给自己约定的计划就全部完成了。
  她对现在这份工作,内心充满着留恋。
  因为这是她喜欢做的事情;她已经熟悉了那些读者,喜欢和他们交流探讨练功和养生方面的事,也喜欢借着这样一个平台,帮助李道玄整理完善他的功法,还有发布自己的认识……而一旦结束了这份工作,这一切都会消失了。
  走上社会,会面向全然不一样的生活。
  对此时的青邈而言,那更像乞力马扎罗山下的非洲原野,更广阔的天地与生猛的威胁并存。

  她也许会流浪,会像很多人一样做一个北漂,就像离开港湾驶入大海的一叶小舟,等待她的,不仅仅是风浪,更是神秘莫测的未知。
  但她是决意想走的,因为这样就不必再纠结,她和他的感情,都获得了解脱。
  因为李道玄曾经跟她明确表达过,他不想离婚,他是一个修道人,不想像常人一样有着婚姻上的变动,也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青邈觉得自己走是对的,虽然他的工作受了一些损失,但这个地球离开谁都能转,或许道法自然能给予他更好的安排。所以就无需担心。
  相比较而言,解脱情感的束缚才是最重要的。
  (212)
  事情很简单,她爱上了一个已经没有权利再接受爱的男人,仅此而已。
  为什么又一次爱上有家的男人?哦……是因为自己这个年龄的人几乎没有还没成家的人。
  再者她和李道玄的缘分也并不像常人那么简单,他们之间除了异性吸引,重要的是修道人惺惺相惜的共鸣,那是一种道情。
  但既然无法发展这段感情,那么就提早放手吧!这样对方方面面的每个人都好。

  历经从前的感情挫折,青邈明白了,一段轻率的不理智的婚姻,带来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它伤害了相关的每一个人,而她自己也是重灾区。
  所以若真的可以从头来过,那么她会选择晚婚。
  因为这样她就可以好好的看明白感情世界到底是什么,也会有一个更为理性的抉择。
  她和很多人一样只认识到一点: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
  而舒老师却和她说:那玩意没几个人能弄懂。
  他是站在形而上的高度上说话的,在那个层面青邈明白,爱情是无常而不断变化的东西……你根本不能用成型的理论来框架它。

  而从人情的角度来看,一段轻易走入的婚外恋,也同样会留下伤痕。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只要爱过就会难忘,一旦分手就会在内心留下创伤。尤其是对于重情的女人。
  所以放下是对的。
  不是这个世界,凡是好的都要属于你,你所能够拥有的,只是因缘给予你的,如果没有这个因缘,或者只是有缘无分,都是徒劳的事情。
  若是强争,必然是事与愿违。

  修道人只是做道法自然的事,得失进退,循天道规律而为。
  当进则进,不当进则不进。当退则退,不当退则不退。
  审时度势,进退均有理有节,恰如其分,才是合于道的行为。

  各安天命吧!或许她和李道玄,就是两个轨道的行星,可能就此之后,一生都不能再遇,那也是自然的结局。
  (213)
  许碧薇回到家之后,生活又回归了老样子。
  老公每天早出晚归,她则依旧是每天为家庭操劳,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收拾家务。最多就是在美容院放松一下,并无其他活动,因为她在北京没有什么亲友。
  生活以一成不变的模式,过了许多年,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厌倦。
  她有时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为了一个男人就可以作出这么多的牺牲。
  她本可以在香港过着富家小姐的生活,也可以子承父业,去打理他的珠宝生意。
  可她却八年蜗居在北京,做了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她想好好审视自己,因为一直忙碌在生活中和情感的纠结里,她还没有一次深入的看过自己的内心。
  然而这次从香港回来,她觉得自己必须要面对现时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做一个了断。
  因为姐妹们潇洒的生活,刺激到她的内心,觉得自己活的已经失去了自我,完全的依附在一个男人身上。
  而阿珍和阿欣都有自己的事业,她们活得既光鲜靓丽,又有感情滋润。
  自己已经不像是一个香港人。因为香港人的生活信条就是打拼和享受,而现在两者都没占。
  在这个家里她活得很压抑,有时觉得自己就快得抑郁症。
  因为无处诉说,因为积郁成怨。
  其实她很想和李道玄吵架,因为吵架毕竟还可以宣泄自己,也能听到对方的申辩,更有利于夫妻矛盾的解决。
  然而他却从不跟她形成实质性的炒,他总是开了头把人的气挑起来,然后就不再说话。
  这是最令许碧薇生气的地方,因为她只能自己跟自己炒,暗气暗憋。
  (214)
  于是她在想一个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支撑她富家小姐不做一直走到今天呢?
  是爱情,是对李道玄的种种幻想。
  刚认识他的时候,她把他看成是武侠英雄,因为他传奇的经历,还有太极表演大会上潇洒的英姿,以及他出众的美貌,都像是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人物。
  及至后来他们结婚了,那一年里无比甜蜜。
  女人的傻就在于,为了一个短暂的好,可以为一个男人守候一生一世。
  然而这些年却全然不同了,他变成了一个冷漠的人,他收回了曾对她毫无保留的爱情。
  这巨大的落差,使她内心无比纠结。
  而且在长期的生活中,她发现他们之间,差别是那样大。
  她是个爱生活的人,喜欢营造一家人的温馨和享受的环境。
  爱打扮,爱美食,爱花,爱宠物……然而她的老公,虽然有着青春的容貌,但却有着古井一样的心。
  女为悦己者容,但不管你怎么打扮得靓丽,他都不会称赞你一句。
  满室花草的芬芳,再富于情调,都不会得到他一次赞赏。
  相反他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多余的,他更喜欢自然,而不是人工造作。
  他不像生活在尘世,而是像生活在深山古洞。
  对于生活他几乎没有什么更多欲求,什么东西有了就有了,没有就没有。
  回到家总是一心想炼他的什么绝世神功。
  然而她发现这个东西就没有什么实用性,最多就体现为身体健康。
  这一点她是绝对承认的,因为老公几乎从不生病。而不像她有时会发烧感冒肠胃不好。
  (215)
  开始的那几年,许碧薇依然把这个幻想为,老公的大侠生活方式,但久而久之,感觉就不一样了,由于认识问题的不同,又几乎不在一起居住,感情越来越疏远。
  因为别人家都是,床头打架床尾和,但他和她,却丧失了很多和解的机会,都是因为他的功。
  所以,慢慢许碧薇对他的功越来越无好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炼功炼的人性都没有了,炼得家庭不和,练得夫妻反目,这功究竟对人有什么意义?!
  像李道玄这样的人,真不应该结婚。
  但他们已经有了仔仔,而且是非常可爱的小靓仔,为了孩子,许碧薇甘愿做出一切牺牲。
  这也是她后续支撑下来的原因。

  现如今气功大势已去,他还不识时务抱守残缺,还在搞什么养生杂志,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赔钱,难道他不得给那个女编辑发工资吗?而且现今在大陆涉及气功的事都有某种危险。
  想到此,她觉得应该暗中阻止这件事,如果杂志办不下去了,老公或许能回心转意跟她去香港。那时他们就一起继承父亲的家族生意,成为业界很风光的新贵……因为有老爸财力的依托,现在起步也不算晚。况且男人四十岁正是好时光。

  于是她打算去雍和宫四合院,最好是终止办杂志这件事,也看看那个女编辑,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
  (216)
  四合院的另一套钥匙,就放在门厅柜的抽屉里,一直都没有人动。
  平时关于李道玄气功上的事,许碧薇从不参与过问。
  但这次她却有了一种好奇心,因为她想起来那个叫青邈的女编辑似乎一直是一个人在那边办公的。
  不过如果不是阿欣提醒她,她依然不会朝这方面想,因为她对李道玄这方面是很信任的。
  他那么高冷的人,连自己老婆都不应承,哪里还会有其他事呢?!
  她想过去看,无非也就是解心疑而已。

  许碧薇拿了钥匙,便开车直奔雍和宫而来。
  四合院的院门是虚掩着的,她便推门进来了。

  青邈在屋里听到外面有动静,便抬头往窗外看,见有一个衣着华贵的女子走进院子,她第一个反应,这是不是功里的学员呢?因为以前也有个别人找到这里的。
  但接下来她听到钥匙开办公室房门的声音,便觉得不对了:这个女人怎么会有钥匙呢?她脑子迅速的反应了一下,莫非这个就是李道玄的夫人李太太?!
  刹那间她有点儿紧张。但马上心情就平静下来了,因为没做亏心事。
  (217)
  许碧薇开了门走进办公室,就看到站起身来的青邈……她忽然有些愣住了。
  因为青邈脸上的神情居然像极了李道玄。
  都是一副清静而淡漠的表情。
  许碧薇是太熟悉这种神情了,她几乎由此可以判断,这个女编辑也是练功人。

  这个叫青邈的女编辑,看起来二十八九岁的样子,比她年轻好多。
  身材高挑匀称,曲线优美,品貌皆端,有着稍重而天然秀气的眉,那个眉的弧度非常好看,眼睛很大很亮,素颜,不施粉黛。但却透出一种清净的贵气。是一种十分耐看的美,越看则越有味道,就像一杯香茶要慢慢品才更有滋味。
  青邈也在打量这位李夫人。
  身高比自己略低一些。
  就见她穿着兔毛灰色的皮草大衣,拎包是黑色纪梵希的,因为青邈认识那4个G的标志。
  栗棕色齐肩的卷发十分洋气,稍显丰腴的身材,却有着标准的鸭蛋脸,皮肤很白,脸上画着淡妆,眼窝的地方很动人,打着灰黑色的眼影,与白皮肤相衬越发显得黑白分明的靓丽。一见那眼影就是高档大牌的,因为色泽自然又不染晕。
  睫毛涂了一层略微翻翘的睫毛膏,使稍微狭长的眼睛,平添了精致、妩媚和生动的氛围。
  果冻色的唇膏,泛着柔润的亮光,有一种秀色可餐的诱人味道。

  青邈在想,这样精致曼妙的女人,我要是个男人恐怕也会动心了。
  李道玄还真是艳福不浅。但从他的口风里,为什么还会流露出夫妻不睦呢?
  青邈因为以前做编辑涉猎广泛,对于时尚的东西也能够欣赏,虽然她自己并不肯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面,但却有着很好的审美直觉。
  她在生活中很少化妆,但如果有聚会场合的话,偶尔也还是会画淡妆的。

  对这些事青邈没有成见,记得功里有个姐妹的新房子很大,曾经告诉老师她每天花在打扫卫生上就要二三个小时而累得够呛……。青邈和周围的人都以为老师会批评她买大房子奢侈了,而不想老师却只是说“挨这个累不划算啊”。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不是住大房子不好,而是如果因为住了大房子而给你增添了无谓的劳动、带来生活上的累赘那么就是不好了。
  任何事都可以是好也可以成为坏,那么好与不好关键在于平衡,凡事适度就好。

  只是因为修炼人更适合过一种简约的生活,减少无谓的尘劳,所以青邈便更倾向于少而精的生活方式。
  她喜欢随机自然的把美带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因为美可以是无所不在的。
  就像她放在办公桌上的这盆郁郁葱葱的兰花。
  晚上再接着更……
  (218)
  “您是?”青邈客气地发出询问。
  “我是李道玄的太太许碧薇,你是叫青邈对吗?”许碧薇的普通话,依然还是带着粤港的味道。
  “啊,是的……您好,您请坐吧!”
  青邈的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意,因为一打眼,就知道自己对这个女人没有什么反感,或者说还有几分着装品味上的欣赏。
  她忙着去给许碧薇泡了一杯茉莉花茶送到她面前,而且很自然的夸了她一句:李太太您很漂亮,乍一看很像是一位空姐。
  许碧薇接过茶一笑,说了声:谢谢。
  又说:我怎么能比得上空姐……也对,都是搞服务的。我是一直在为你们李老师的家搞服务。

  许碧薇坐在办公桌的对面,眼神很直接地在看她,她想看看青邈的眼睛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青邈在心里略微有一丝慌乱,因为她想到了她与李道玄心意的相通……但立刻她便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你都是要走的人了,你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她的心安静下来,目光清澈地面对许碧薇,不卑不亢地回复对她基础了解性的问话。

  许碧薇问了她老家是哪的,又问她怎么来这工作的?
  青邈知道她是在做例行盘查。
  但想想自已不应该有抵触情绪,女人总归是敏感的,作为常人,谁家有这么个老公都会注意看着的。换了她不修炼的时候可能也会这样。
  她决定自己应该以坦诚和圆融来消除许碧薇心中的疑虑和担心。
  于是她对她说:我原来在气功管理部门工作,去年因为气功出事了我才来的北京。我和李老师是在新加坡开会的时候认识的,来这帮忙也是临时的,忙完这期杂志我就要离开他这里了。
  许碧薇一直在看着青邈的眼睛,因为从她的眼就可以看到她的心,凭着女人的直觉,她能够感到他们之间是干净的。又听说青邈要走,许碧薇则完全放下心来。
  瞬时她莫名的变得开心起来,因为这个青邈编辑一走,杂志也就办不成了……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她要来的目的,原本她还以为会大费周章呢!
  (219)
  这种局面使她对青邈增加了很多好印象。
  于是她开始关心起她来:你来这边工作,那你老公和孩子呢?
  青邈踌躇了一下,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她怕实话实说又会引起许碧薇的怀疑。
  但她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撒这个谎,于是还是实话实说了:我现在是一个人,孩子在她爸爸那边。
  许碧薇果然惊诧了,她不禁脱口而出:你们这些练功人怎么这样啊,好像练功的都没有什么美满家庭。你们李老师在家里也像是住在深山老林,俗事不管不问。
  我实话实说,希望你不要介意。我是觉得你们练功的人都太自私了,只顾着自己好,不管别人。你就拿我们家来说,你们李老师就顾着练自己的功,家里的事他什么都不关心,什么事都不会去打拼去争取,而是听天由命,还说什么练功人都是谦让不争的。要是不去争不去打拼,这些吃喝应用孩子的费用从哪里来?
  ……他好静,我和孩子看电视都不敢大声,怕吵到他。他的这种性格带给孩子的都是消极影响,所以我家仔仔从小就没有冲劲,性格内向沉闷,难道说你们这些人为了自己修炼就要牺牲别人吗?……

  触及到这个话题,许碧薇仿佛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她已经压抑太久都没有地方说了,今天恰巧在和青邈的谈话中爆发出来。
  青邈默默的听着,她知道许碧薇说的都是实情,但也难免有着一些常人的误解和偏激。
  但她还是圆融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李太太,我觉得您很不容易,为了李老师做出了这么多的牺牲,家庭的事非常琐碎,我也是女人,所以对这些我十分了解,作为一个女人真的是很辛苦的,在生理方面、家务的操劳都要付出非常多。我觉得有些事李老师做得可能也是不对的,当然啊我也不是很了解他,只是听您这样说我得出的印象。
  ……一个大隐于市的修炼人,本应该能够利益周围的一切人,孔子说齐家的意思就是应该使夫妻恩爱,家庭家族和睦,齐心协力的过好生活,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而不是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李老师他练气功也是为了普度众生的。而修炼的要点在于无我、去私。如果真的是私心那么大,连自己的家人都利益不到,那又怎么能谈得上去利益他人呢?!
  但我想李老师他并不是那么自私的人,我在和这些学员和读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他都很尊敬和崇拜的,说明他在传功中为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在家里可能只是他的性格和您差别很大,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不善于沟通与您形成了误会,中间又没有人做疏通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状态。
  (220)
  许碧薇觉得青邈的话还是说得在理,真的很难得能够找到这样一个能够听她倾诉的人。要是李道玄也能这样坦诚的和她交流就好了。但那也就不是李道玄了。
  许碧薇说:你说的话还讲理的,既然你这样明白怎么家里也是那样一种情况呢?
  许碧薇没好意思直接说她离婚,因为那样好像也很不礼貌。

  青邈坦率的说:我也是没做好……很多都没做好。这些都是我后来认识到的,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按照我现在认识的去做。但现在都谈不上这些了,我要继续为生计奔波,安身立命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对了,我要走的事还没有和李老师说,那么请您先不要告诉他,我这两天发完杂志就会离开,做事应该善始善终,那时我再告诉他这样比较好。
  许碧薇:你真是个不错的人,这一段在这里做也辛苦你了,希望你今后会很快转运。如果在北京需要有帮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好了!
  她给她留了一个Email地址,说这个不会变,手机号不方便留是因为有时会换号。
  青邈礼貌的表示了感谢,但她心里明白她不可能因为有困难而去找她,况且为了从心里上彻底断绝与李道玄的牵扯,她更是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近他们的地方。

  两个女人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还是很融洽的,因为青邈比较善于理解人。这给许碧薇留下了好印象,如果不是这种场合认识的,她和她很可能会结交为朋友。
  离开四合院的时候,许碧薇还拥抱了青邈一下,并说:那就有缘再见吧!有困难了不要客气就来找我。

  这样一个下午,许碧薇的心情变得轻松而愉快,因为遇见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还有她想要全家迁往香港的目的很可能就要实现了。
  (221)
  青邈的善后工作终于做好了。
  学员新一期的杂志和书都已经发完。
  该回复的问题都已回复。
  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这一天,她早早的就来到了四合院。
  里里外外都彻底打扫了一遍。
  把冰箱里剩下的不能久放的东西都收拾在一个大的塑料袋里,准备带走。
  又把工作记录、一张超市买菜的卡,以及在超市买菜的小票她都装订起来放在了一起。
  还有那张学员汇款的卡也都装在信封里一起放在了办公桌上。
  本来过年回来见到李道玄时,他便跟她说以后要正式给她开工资,每月2000,以前的也给她补上,让她自己从学员汇款的卡里面提取。然而她一分钱也没动过。
  然后她便在电脑上给李道玄发了一封道别的邮件。
  最后她把钥匙也放在了桌上。
  接着她充满留恋的环顾了整个的房间;这是她的港湾,她的第二个家,曾经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的地方,一个留下许多难忘记忆的温暖巢穴……。
  拿着大包小包,走出了办公室,咔哒一声关上了自动上锁的门,内外相隔,她便与这里绝缘了。
  当她不经意中瞥见窗前映出的兰花,那丛生意盎然的绿色……
  她忽然禁不住流下眼泪……在那一刻里她动心了。
  原来动心的感觉是这样难受,刹那间身心都坍塌涣散。

  青邈伫立不动,平静了片刻,走出了四合院把门掩上。
  她已经把之前的一切遗忘,融入茫茫人海之中……
  未来等待她的,将是乞力马扎罗雪山脚下生机与危险并存的野生大草原,前途五彩斑斓、变幻莫测……。


  《青邈修道记》第一部 终
  现在是16万字,大约为作品的一半,总长约32万字。

  准备休息几天写第二部……请大家耐心等待!谢谢!
  预告:下一部会以新的面目,新的故事出现……
  回复@我是太阳神女儿 【关于道法自然】

  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认识:

  自然有两种:一是后天“人的自然”,一是先天“道的自然。”

  顺着人的自然走下去,那就是五欲六尘,被动轮回。
  那么怎样辨别自己身心的所作所为是哪一个自然?
  而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对道的体认程度。悟道越深,也就越接近那个本真的自然。
  关键在于当下那个时刻里是否能够辨识真机。

  道的自然,就是没有分别。好坏得失全无计较。一切本道心而为。
  而道心就是无心,没有人的条条框框,只惟道是从。
  比如经典里记载的二祖去妓院调心。那要是拿到现代有这样的事,就会被居士们骂死,认为他一定是个假和尚,因为你要是真和尚,遇到美色你都应该是非礼勿视的,怎么还可以坐到脂粉堆里去调的哪门子心?一定是借口,为自己的淫欲开脱。
  当时也是有人问的:“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
  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所以有个佛学院毕业的僧人师父和我说:不要看外相,不要轻易管别人的事,因为你不知道真正的修行人当时他心行何处。
  对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还有佛陀在因地做释提梵志与女子结婚的故事。要是拿到一般修行人的眼里就会被认为是退道了。你都跟那女子结婚了,显然是立场不坚定,你还修个啥?如果要说是为度人,那可能就更是被骂:你还借着度人的名义去行淫欲之事……。
  所以在人的眼睛里就全是问题,全有问题(当然不是真修行的骗子除外,因为他们就是真有问题的)。
  但凡人的眼睛也辨别不出真假。

  只有明心之人才有可能彻底贯彻那个道法自然,而一般修炼人都是青黄各半或参差不等。也就是说有时杵上了,会是那个无心的状态。而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心的,会按照后天的知识经验去分析判断,按照人所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去衡量。
  凡心有疑虑,就已落入后天了。
  你觉得对的就去做,而不要再境上生心。道法自然是大境界,一切都可抟圆。化腐朽为神奇。但这已经不是普通根器的人能够做得到的,因为承担不起,内心会起大疑虑。

  所以大家还是都适合做“渐法”,由戒定入手。其实在我这部小说里写的也大多是渐法的过程。明心见性的顿法必须要上根利器才能承当,否则必将走向邪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