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邈修道记

  (5)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
  这种等待其实是很恍惚的,因为对于青邈来说,纪导演跟她的关系实际上还是很生疏的,他们已经三年都没接触了。
  所以眼前这件事,是否能进行下去,还是中途戛然而止,实际上都是个未知数。
  换言之,目前看来就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

  这种情况如果换在从前,青邈的心就会忧心忡忡,思前想后,忐忑不安。
  但现在却截然不同了。
  她已然经过了人生大的起落 ,几多面临困境危难,每当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是大道之理和对道的信念支撑她走出低谷,她发现人心的躁动只能是把人带到更痛苦的境地里,而唯有道心的那种沉静和反思,才能给人带来智慧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所以一步步锻炼至今,内心已经有了相当的定力。

  人往往用一生,不断的在不安和期盼中等待一件事。
  或许只是一个音讯、一个声音、一个表情、一个符号。
  或许到头来那只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泡泡。
  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人的一生都在欢欣鼓舞于每一个肥皂泡。
  吹起、又幻灭、幻灭又吹起……
  在欢喜和烦恼的辗转中消陨着生命,人们大多是这样被动生存,被物役心。
  (6)
  人往往用一生,不断的在不安和期盼中等待一件事。
  或许只是一个音讯、一个声音、一个表情、一个符号。
  或许到头来那只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泡泡。
  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人的一生都在欢欣鼓舞于每一个肥皂泡。
  吹起、又幻灭、幻灭又吹起……
  在欢喜和烦恼的辗转中消陨着生命,人们大多是这样被动生存,被物役心。

  于是青邈在想,又何必焦灼于等待?
  人生无非就是个“有”和“没有”,就像潮起潮落,日落月升一样寻常,所以人不能只认可有,而不认可没有。而且得与失,是个并存态,也就是说在你得到某些东西的同时,也会在另一方面有所失去。而在你有所失去的时候,却会在另一方面有所获得。
  所以,得与失就是一个事情,如果看开了也就没什么不好,也可以说那其实就是一种好。
  唯一的问题是你是否能够说服得了自己的心,这是关键。
  (7)
  就像现在,无论结果怎样她都需要等待一些时日,可能是十天,也可能是半月。
  那么青邈想,就不如随遇而安,利用当下的时间参功修炼。
  如果从自己整体的客观情况来看,能够有休闲的时间还是很珍贵了,因为毕竟要面临着谋生,赚钱,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父母孩子都要这样做。
  所以显而易见肯定是忙多闲少了,那么有空闲的这样一段时间,难道不是相当宝贵吗?
  此刻何必再去忧心别的事情?
  人活一辈子,如果想要忧虑那事情就太多了,只要不死那就会没完没了,而没有一刻停歇。
  所以你只能自己找个歇处,那就是好好地活在当下。
  经文里也是这么说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每一个当下,都可以是独立的时空,专心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了,思不出其位。
  所以青邈就往昔不追,未来不想,怀着一份轻松的心情,安排好当下自己的作息时间。
  每天吃两顿饭,这样中午和晚上,就都可以保障胃肠的轻松与留空,更有助于练功,打坐,调息。
  青邈是动功和打坐结合着练的。
  卯时炼动式,午时小憩调息,酉时练打坐。子午卯酉为四正,也就是说这四个时辰是天地之正气。所以古人练功多选在这个时间里。
  说来青邈选择酉时打坐是有她的道理的;她是水命,而酉时属金,金生水,且生肾益肺。
  而且在这个时间里,她会感到气场很好,很静,一种清肃的感觉,一如明净高远的秋天。
  (8)
  从舒老师那里学到的无为静坐,和其他门派的打坐都是不同的。
  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不守窍,不意念。也无须舌顶上腭,更没有掐诀念咒。对于腿也没有特别的要求,散盘、单盘、双盘都可以。但对于身法,却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坐胯松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虎项虚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气脉畅通。
  就在那里静静的坐着,任意识流动潮来潮往,而不去管它。
  也就说并不着意于心意的调整与控制,而只是无为。
  就像静置在那里的一杯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的尘屑就会自然的沉入水底。
  入静的道理亦是如是。
  那个“静”并不是你人心使劲就可以入的。而是道的本来规律在起作用,只要你人心不动,致虚极,守静笃之后,自然会“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使身心恢复太极本来秩序,“我无为而民自化”……

  不练功的时候,青邈有时会参功写笔记,而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在网上看电影,看那些中外大师的经典作品,她要利用这段时间来补课,因为毕竟她想做这个行业,她要有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行。
  但电影却是另外一个天地,完全是触发感性的,各种情感的起伏跌宕,这与她的修炼氛围是截然相反的东西,
  有时看进去了,心情就会被剧情感动甚至伤心落泪,但她也在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掉在里面,不然可就真的迷惑其中了。
  她很羡慕李道玄的那种旋出旋入,希望自己也能够早日形成他的那种自动化。
  @算了算了BA

  打坐的核心就是【入静】,所有调身 调心 调息都是协调身心为了“入静”服务的。

  我还可以给你贴一些相关的经典,这些其实都很宝贵,要用心去参研才行。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广成子)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咄!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
  (张三丰)

  最近发现一个苗头啊,得说一说。
  别把楼主当教课讲道的老师……楼主很不喜欢这个角色,因为过去的一些年很多人叫我老师都把我叫烦了~ ,楼主就喜欢做一个最平常的人,这样最舒服最自在~嘿嘿

  再次重申:楼主不负责讲道,所有回复都是个人认识仅供交流参考,不可作为正确的标准。俺只是个写修道小说的,会在小说里谈一些对道的认识,但由于水平限制和囿于情节可能很多地方都难以透彻,只是一鳞半爪或具有某种个性化,疏漏错误也在所难免。写小说算是我目前的一个爱好。

  不要对楼主期望值太高啊,或者当做一个什么“一方神圣”,我会有压力滴~那样就不好玩了,因为俺是个360度性格,有了那些色彩不是没法转动了?说话都会不自在。。。最难堪的角色莫过于那个如木雕泥塑般的什么道德楷模、为人师表、偶像之类……俺要做“活人”!^_^

  楼主就喜欢做“小白人儿”,随意的写写自己的认识,作为一种交流和相互借鉴,能够在此认识很多朋友我已然很高兴,这就足已。

  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本帖网友的极大热情、错爱以及从始至终的“忠贞不渝”!
  (9)
  大约是等了有七八天的时间,纪导演给她来电话了。
  说已经安排好了,让她第二天下午2点,到国贸的一家咖啡厅和那个老板见面,并 告诉了她介绍人的电话号码。
  青邈这时对那个要见面的老板,还一无所知。
  在她朦胧的意识里,觉得这个要见面的老板,可能也是个大腹便便,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
  青邈在临出门时,内心还是有一点忐忑的,因为对要见的人一点也不了解,她不知道要跟这样的人说些什么,尤其是老板这类人,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后来她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无心应万物。”
  过去的生活里,曾经有过好几次深刻的印象;事情来得紧急,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办,然后就想,爱怎么样怎么样吧,于是便无心去面对,结果那件事却处理得很圆融。临场发挥之好,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这次她也打算这么办。
  (10)
  其实青邈已经很久没有留意怎么打扮自己了,但她深知,要想和陌生人打交道,仪表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她还是用心修饰了一下,使她的着装打扮,符合她眼前的身份。
  下了地铁,青邈给介绍人发了短信。
  介绍人给他回复:我们已经在咖啡厅里了,你直接进来就行。
  (11)
  青邈找到了那家英文名字的咖啡厅,进了转门……但这俩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于是她便打电话……看见远处一张桌子,有个稍胖的中年男人接电话,但只是一个人。
  青邈迟疑了一下,当确定了他就是接她电话的人,便径直走了过去。
  那个稍胖的中年男人见她过来,站起身说:你就是那个编剧吧?我是纪导演的朋友,唐总出去接电话去了,一会儿就会回来,您先请坐。
  青邈坐了下来。

  纪导演的这位朋友又和青邈说:我都安排好了,我和唐总说,你要写一个本子,里面人物有老总,你想了解一下老总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所以介绍你和唐总聊聊……他答应了,你可别说穿帮了。
  青邈会意的点头,心想这怎么跟做地下工作似的……。

  这时就见一个看起来三十七八岁,身材高挑气质不凡的男人,拿着手机走了过来。
  纪导演的朋友告诉青邈“这就是唐总”……边说边站了起来。
  青邈没有想到唐总是这样一个形象,全然是出乎她的意外。她站起身来……
  纪导演的朋友给他们做了介绍。

  就见唐总微笑着,很绅士地略微鞠躬伸过手来与青邈轻轻地握了一下:我叫唐毅,记不住的话,想起糖衣炮弹,或者躺椅,就可以记住我了。
  三个人都笑了。
  唐毅风趣而有亲和力的言谈,以及谦和有礼的绅士风度立即就给青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原来老板也可以是这种,青邈不由得放下心来,因为她隐约的感觉到了一种希望。
  (12)
  那位介绍人见桥已搭上,又寒暄了一小会儿,便借故离开了。
  唐毅对于女人一般是不戒备的,会呈现出最放松的状态。女人通常会令他愉快,因为她们是美丽的,温柔的,感性的,好驾驭的。
  唐毅是阅人无数的,所以他一看青邈就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更多处事经验的女人,应该是还很单纯。和这样一个女人消磨一个下午,会很放松。
  于是他点燃一支烟,轻轻的吸了两口,微笑着问她:你要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剧本呢?我很有兴趣。可以告诉你,我也是个电影的发烧友。
  仿佛一见如故,唐毅的那种亲切,和不设防的态度,迅速地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青邈的心也跟着松弛下来,她一边下意识地转动着手里的橙汁杯子,原本不知道该怎么说的话 ,现在就都会说了:……其实我想写一个爱情的文艺片,里面有像您这样的海归老板,但对你们的生活我真的是不了解,所以就想跟您谈谈,很感谢您接待了我。
  唐毅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不为人知的故事。不但我有,相信你也会有。我的经历恐怕是你难以想象的,我曾涉黑做过马仔,现在身上还有刀伤。住过监狱,赌博、放高利贷、洗钱都干过,走过6个国家,做过2年特工,会3国语言,……怎么样,你想象不到吧?

  青邈听了内心很吃惊,因为在她的人生履历中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而且从外表一点也看不出这个人会有那些履历。社会真的太复杂了……。
  这让她想起马里奥·普佐在《教父》扉页上写的那句话::在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中国古话则叫做“为富不仁”。
  (13)
  唐毅见到青邈有些惊诧的样子,又赶忙笑着解释说:那些都是从前的事了,冲冲杀杀的事都在我的青春时代,后来则明白了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些兄弟的死让我触目惊心,于是收手退出江湖做了正经生意,现在人都老了,内心只留下沧桑,说这些都等于是怀旧了……。
  青邈赶紧整顿自己散乱的心思,因为她想起自己的任务,你是做什么来了,他的一生不归你做鉴定,你只应该做你当下该做的事。于是她说:您长得这么年轻,还说自己沧桑,感觉一点都不相称的。对了您是什么星座的?
  唐毅回答:摩羯座。
  青邈说:据说摩羯座的男人都是逆生长的,也就是说年龄在增长,人却会越来越年轻……
  唐毅说,你真会说话。
  唐毅觉得这个叫青邈的女编剧,说话不枯燥,让人有愉快的感觉和交流的愿望。

  这时唐毅又有电话打进来,显然是来自国外的,因为他开始用英文跟对方讲电话。
  他在说英文的时候,态度很严肃,和方才那种随和的样子,几乎是判若两人。
  这个人令青邈感到复杂而神秘,她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
  她已无法用好人、坏人这样的词去界定唐毅,因为她发现什么词放在唐毅身上似乎都是不合适的,因为那只是他的一个方面,而他会有多个方面,就如那个六面的魔方或者是多棱镜。
  而她现在看到的都是那些光彩的面。

  唐毅不属于帅哥,但却有着特殊的魅力。
  他亲切而随和。具有优雅良好的气质,讲究礼仪的绅士风度。既有成熟的老大气派,更有着孩子气的一份单纯。
  青邈相信,这样一个人对于女人来说,是有着很大杀伤力的,他只要和她们说说话,不用多,只需20分钟,就可以吸引到一个女人的心。
  而且青邈听说他也离婚了。
  (14)
  一个中年男人说离婚了,不算是个什么新鲜事。但从唐毅嘴里说出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因为唐毅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所以就未免使人好奇。
  看着青邈迷惑不解的眼神,唐毅对这样的互动效果是满意的,他喜欢神秘感,因为他是复杂深邃的摩羯男人。喜欢让人猜不透的感觉,因为那意味着他具有深不可测的背景,和强大的力量。
  而且在一件事还没有雏形之前,人往往都是没有戒备心的,这是因为事情还不具有任何形态。
  没有形态,就没有目的和方向,也就未产生任何好和坏的作用力。所以是属于随意侃谈的阶段。
  但如果按照形而上道的眼光来看,其实就在这杳无朕兆的氤氲时刻,作用力已经开始发挥效应了……。
  但常人对于这个东西并不了然。
  所以唐毅此时不过是打算和这个陌生但看起来还有趣的女人共度一段下午茶的时光。
  并不介意谈谈自己的生活,况且他从来不耽心女人。
  (15)
  他依然微笑着有意无意的施展他的魅力:你是对我为什么离婚感到好奇吧?
  青邈诚实的点点头。
  老实说她是对他的一切都很好奇。
  因为她的任务是为这个人量身定作写个剧本,那么自然是了解的越多越好。
  唐毅继续说:……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理解,一对夫妻的日子过久了,总会产生一些积怨,尤其是我这种人,经历的事情又比较多,难免会令她不满,再加上聚少离多,以离婚收场也就毫不奇怪了。
  青邈说:我理解,因为我也是离婚的。
  “哦?”唐毅略感惊讶。
  接着唐毅顺口追问:那你是因为什么呢?
  青邈很不愿再提自己的过往,只是说了句: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往事不堪回首。
  唐毅便不再追问。他的绅士作风本来也不习惯于过问别人的隐私。
  但当他知道了青邈离婚的这件事,却自然的增加了彼此的相知感。
  (16)
  他接着说自己:离婚,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最需要适应的就是一种渗入骨髓的孤独感……你知道吗?每一个晚上,我卧室里的电视都是一直开着的,我睡了,电视还在响着……不然我就会睡不着。
  这句话触动了青邈的内心深处。因为她能理解到那种局外人很难理解的孤独感。
  因为她本身就是离婚者。
  她被打动了……一系列画面浮现在脑海里,剧本的主人公开始活了起来……。

  接着青邈主动一转话题:那么您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
  唐毅发了条短信,又点燃一支烟,吐完烟雾,微笑着说:很难说的一件事。不可以用条件衡量,就是一种感觉吧,一种身心的吸引……。
  青邈说:以您的条件,应该追求者是趋之若鹜吧,要么就是您很挑……

  唐毅:怎么说呢……举个例子来说,人们大多谴责男人花心,对这件事我还真做了一点研究,我和我的一位男性朋友一起探讨,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男人真的是那么花心吗?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男人不必打在数里,而作为一个有教养有身份的男人,如果他也花心,那么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在寻找内心里的一种东西。而他发现接近他的每个女人身上都有那么一些特质是令他喜欢的,但同时却又缺少了另一些他所看重的品质。于是他只能继续寻找,希望能够找到那种他想要找到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完美”。
  而他又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完美的女人是找不到的,于是只有怀着遗憾而又无奈的心情去拼凑那种理想的完美,于是就变成了人们所谴责的花心了……。
  (17)
  唐毅对于精英男人花心的高论,令青邈闻所未闻。
  这可真是走进红尘了。
  尽管青邈过去的生活也是生存在红尘世间。
  但毕竟一直都在接触气功圈子修炼人,而现在却开始接触社会人。
  她在想,如果自己融不进社会,一是要没饭吃了,二则是说明心量还很狭窄。
  而真正的大道,是要能够容下天地万物的,并能圆融所有的当下。
  这是一门功课,她必须历练。
  所以首先她就要能听懂唐毅在说些什么,以及这些话的意义。

  于是她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因为每个人的根底都是那个万灵之灵。只不过这些智慧应用的地方不一样。
  即便是街头擦皮鞋的人,你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专属于他那行的高超技艺。
  所以,“天地万物皆为我师”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推到极致处就都是那个道。
  处处皆有道。

  就像唐毅,他对于社会对于人心,以及男人的心理都有着一份独到的观察。
  这对于写剧本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剧本里写的就是人,那么就要更深刻的去研究人性。
  但她觉得第一次见面,打扰时间太久也不好,正在思忖间,恰好唐毅又接了个电话,然后告诉她,他有事了,有时间改天再约,并给她留了手机号码。
  青邈说,那就不打扰了,我也该回去了,耽搁了您一下午的时间很不好意思!
  唐毅边起身穿风衣边风趣地微笑着说:哪里,很愿意为您效劳,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
  两人一起走出咖啡厅。

  唐毅问,用我送你一段吗?
  青邈说不用了,我坐地铁很近。
  唐毅去停车位启动他的奔驰车……路过青邈身边的时候,他按下车窗问了句:写好了可否让我拜读一下?
  “当然可以。”青邈回答。
  这正是她求之不得的事,因为这样她才有可能和他谈到投资。

  (18)
  青邈回到家之后便开始整理思路。
  首先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个本子?”
  这是她做事的一个习惯。
  就是在一件事动工之前,先要问问自己,把要做的事重新审视一遍,其中包含动机、目的、是不是必须要做的? 这样做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当前的机遇环境条件对这件事的影响……。
  概括成一句话,也就是当为不当为?!
  因为一旦间杀出马去,就是一系列的付出与投入,而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不能盲目的付出力量。
  所以在做事前必须再三考量,然后再付诸行动,以减少无谓的消耗。
  这样可以避免因考虑不周而产生的一时冲动之举,或者可以借此调整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个剧本,她给自己的回答是: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除了气功事业之外,写作是自己的擅长,那么发挥擅长做事会比做不熟悉的工作效果更好。况且通过纪导演的安排认识了唐毅,这就是一个契机 ,而目前自己已经处于一个危机的时刻,必须死马当作活马医,不管事情能不能成都得做。况且这只是一个比较短的数字电影本子,写作不会拖延太长时间。
  好了,确定了这件事是必须做的。
  可以先拉出一个初稿来给唐毅看,然后就能看出他是否有投资意向了。
  (19)
  那么下一个问题则是:一定要写个爱情题材吗?

  其实青邈能写很多题材。
  其中她最想写的就是修炼的电影。
  但她发现,在国内的形势,这类题材广电局根本就不能批。
  最多就是游本昌济公那种劝善题材的,但那还是跟新加坡合资拍的,合资的就会好批一点。
  至于修佛修道打坐参禅这类题材国内根本就没有。
  要是弄点儿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鬼片儿估计也不可能批。
  而能批的雷剧、宫斗戏、狗血剧她又不会写,或者说不屑于写。
  最后想想……好像想写的也没啥能批的。
  所以就写言情文艺片吧,言情安全,不犯病,不涉及政治,不涉及宗教,也没有涉及现实的任何敏感话题,容易批下来。而且就唐毅这个人的写作切入点来说,写他的爱情比写他的奋斗看起来更容易也更保险。
  这便是她确定写这个言情剧本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昏天黑地一个人的战斗。
  每天脑子里全是剧本的事。
  只有真正做了写作的工作,才会理解那些作家为什么会通宵达旦的熬夜,满烟缸的烟灰,还有喝咖啡喝茶吃零食……个别人则走入歧途吸毒去找灵感的那些事。
  现代的写作往往是需要赶任务,要在约定的时间内完稿。
  而灵感又不像自来水,可以随时一拧就有的。所以在那些赶稿的时间里,难免会苦思冥想、绞尽脑汁。
  特别是没有方向感的时候是最痛苦的。
  (20)
  她故事里人物的原型,必然是以唐毅为素材的。
  也就是说,她要写到能够让唐毅感到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实际上写的就是他,并因此而感动才有可能投资。
  那么她就一定要写出“神似”的水平才可以。
  而现在以她对唐毅的了解,还仅限于一些表面的东西和感官上的印象。
  她只能通过见面时的所有点点滴滴去分析判断这个人。
  这有点像刑侦工作。
  而毫无疑问,她不可能去写他从前的那些阴暗面,比如涉黑做马仔如小马哥那样打打杀杀的事。
  也不能写他是怎么洗钱和被遣送、坐牢之类的事。
  那样就属于找病,而不是找投资了。
  所以她只能尝试去写一种唯美的感情。
  她要触探他的感情世界……
  记得唐毅说他最喜欢的动物其实是“狼”,最爱听的曲子是马修连恩的Bressanone。
  那么一个喜欢“狼”的男人会是怎样的呢?
  (21)
  狼
  有着挺拔矫健的身姿,
  冷峻深沉的尖削脸庞,
  和一双孤寂深邃的眼睛……

  青邈觉得唐毅和狼即便在相貌上也有着几分神似。
  青邈在脑海中出现:狼在旷野中蹬开雪白的四爪奔跑的英姿……
  然而那自然界中绝美的狂奔竟然是为了果腹的生存,但狼并不懂得因此而扼腕长叹。
  这就是动物与人的区别。
  在动物的眼中,生存是最高的使命与权利,除此之外别无宗教。
  要生存就要杀戮、就要使其他羸弱的生命成为盘中餐,这一点在狼的眼中没有犹疑的羞涩。
  无疑它没有人类的文明,不会在捕杀猎物之后再研究怎么吃更美味,更不会吃完了猎物再去呼吁爱护动物。
  狼,是原始而朴实的。
  更是有超高的耐力和韧性,它经常要忍饥挨饿,因为自然界的生存是严酷的!
  青邈曾经看过影片中的黄石郊狼,经过漫长的旷野跋涉但依然没有找到猎物,而且它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同伴、没有亲人……然而它却是那样超乎寻常的坚强。
  你听到过狼嚎么?那声音凄凉如哭似诉。
  那是狼发自心底的哀鸣,因为没有谁能够理解它内心的真实世界!
  更多的时候那悲凄的长啸,是在诉说生命的苍凉。

  青邈终于把握到了人物的神髓。
  她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了唐毅。
  他就是那只内心孤独的狼。
  (22)
  唐毅说,狼对爱情很忠贞。
  并推荐她去看网上一篇关于公狼和母狼的故事。
  青邈找到了那篇故事,觉得很感人。从爱情的意义上让人看了潸然泪下。
  有一对老狼夫妻,在黄昏的林子里散步,突然丈夫掉进了猎人挖的陷阱,陷阱很深,丈夫积蓄了所有的力量也窜不出来,它的前爪扒着陷阱四壁的土,已经是鲜血淋漓。
  他的妻子母狼一直在陷阱边守侯,并窜入森林打来猎物,叼到陷阱边甩进去喂食给它。
  母狼羸弱老迈,步履蹒跚,身上伤痕累累,但却始终不曾离开陷阱,因为陷阱中有她的丈夫。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它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母狼每次只能打到一点食物,打来的猎物她全部都给了陷阱中的丈夫。
  最后陷阱中的狼被猎人发现了,抓住被关在笼子里,运回了村庄,全村示众,最后被杀死。
  那只母狼一直跟随到村庄,在公狼被杀死的那个夜晚,人都散尽了,夜里人们听到它那凄厉地狼嚎。
  第二天,人们看到在公狼被杀死的地方,有一只自杀的母狼。
  ……那是死也不肯放弃的忠诚感情。
  狼是一夫一妻制,公狼很有责任感,母狼很有爱心,并且从一而终,坚贞不喻,生死与共,这点让天天喊背叛爱情的人为“狼心狗肺”的人类汗颜,想想这个时代的爱情,真的是人不如犬的,青邈就曾经历过那种令人寒凉彻骨的情感背叛……

  那么就以此象征去写唐毅的爱情好了……他离婚后遇见了一个心仪的女人,然后相爱……因为他品质优秀而又富贵多金,后来又遭遇了第三者的追求,在两者之间纠结痛苦徘徊……最后终于战胜了种种诱惑,决定专一于前者。
  对,就这样写。或许现实生活里很少会有像狼那样感情专一的理想男人,但剧本里可以塑造。
  青邈对自己有一个约定,她写的作品一定要是善和美的,要抒发人们隐藏于心灵深处的理想境界。
  所以她要隐恶扬善,升华唐毅的形象,相信这会符合社会的、观众的、唐毅个人的……方方面面的愿望。
  舒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运作要实现“八面来风。”
  @帅到木朋友

  只看今生和一时,就会出现你所说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那种现象,但这是片面的。
  出现这种现象与因果的复杂性相关,因为有“前世”因果的顺延,前世今生因果的加减乘除,所以便现示了因果看起来不对应的假象。
  但这实际上说明,是对应了更精确复杂的因果。

  人眼只能看到眼前的事,而看不到过去和未来的事。比如你可以看到一个恶人现在很风光,但很可能一年之后这个人就不在人世了。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当下的表象。
  即便是真的有人做了恶而未报,那说明有前世的因缘相续,或者是业果尚未成熟(时候未到)。比如有人在过往的生命里谋害了他,今生他了报了这个因果,所以他便不再受报。这样仅仅是打个比方,而且是一个很粗糙的举例,具体因果报应的加减乘除是很复杂的,以人的能力是无法追查这些的。除非你有宿命通,才可以追查一个人的过去与未来。

  还有非常多的人是好人好报,作恶被惩。比如仁者寿,活到94岁的南怀瑾,106岁的本焕长老。作恶现世报的就更是普遍。监狱那些判死刑的只是一部分,更多则在世间受到应有的因果报应。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