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邈修道记

  今晚楼主懒了嘿……
  @马甲的春天

  在我这小说里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不过是还原当年气功人一种真实的生活而已,希望你不要在这里期望值太高,如果还想看的话。如果不想看也别勉强自己,可以去找你心里那种具有崇高道德高标准的东西去看,免得看我的东西心里不舒服你再后悔。我这小说就是这么低,就是这么平实,你说的那些东西我也不以为然,激进的时代早过去了,口号类的东西过去比你喊得多,后来想想还是别到处挑别人毛病了,好像世界上就你一个真善美,把自己教育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只剩下了平常。

  我不想教化谁,也不想教给你一个系统的功法,也没那个义务。我只用故事和有缘人对话。
  @李洪渔
  你说的那些道理,我在你们老师的教材里都见过,我群里有个哥们也是练你们这个的,这类话他也没少说,所以说我很熟悉。
  @脱得一丝不挂

  解脱是心的解脱,是法平等,众生平等,修行方法都是应病与药
  --------------------------------------------------------------
  说得非常好,是真知灼见
  生活与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从前搞文艺创作,总是觉得语言贫乏才思枯竭,有一天走在路上听到一个萌娃和她爸爸十分有趣的对话,令我不禁感叹道: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永远比不上真实的生活更鲜活更生动。

  于是我只喜欢写真实的人和事物。努力遵循他们真实的心灵轨迹,这些人和事物和你在生活中看到的一样,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每一个人都不是纯善也都不是纯恶。每个人都更像个斯芬克斯,善恶相杂才是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罂粟虽美但却有毒,玫瑰虽香但却有刺,孔雀令世人惊艳但却有背后的丑陋……这就是真实。作为人的一生就是在这些善恶的环境里纠葛、历练、成长和升华,不断修正完善自己,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在修,即便是恶人,他们也是以身试法以因果苦报的代价来完成对大道的认识。

  我所写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灵魂的生命,你可以触摸到质感,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他们都不是没有缺点的高大全,而是既有如神性般闪光的一面,又有人性的弱点。作者力求以一种纯粹客观的眼光来对待笔中的世界。因为佛法就是让我们看实相。因为如果你的心习惯于虚假,习惯于以主观意愿和头脑中臆造的理想去对待现实,那么就会离本真之心越来越远。

  佛经里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佛陀在因地做释提梵志的时候,已经修行几百年了。有一次下山,被一个女孩拦住,佛陀说:不行,我已经修行几百年,不能因为你破戒。那个女孩就要自杀!她说:我长得这么漂亮,既然不能与你相爱,那我活着干嘛?并拿刀子把自己的脸戳出很多血。最后佛陀起大悲心,跟她做了12年的丈夫,而后又继续修行,因此功德而超越百千劫的生死重罪。
  维摩诘菩萨也曾“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所以并不是说你练了气功有了男女方面的过失就不能修行了。心本非心,今日之心已非昨日之心,什么才是你呢?
  人这一生最大的积习就是贪欲,“诸苦为缘,贪欲为本。”而色欲是最难禁戒的,所以就在故事里探讨这个最难解决的问题。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就是人性的真实,没有什么话题的高低问题。讳疾忌医属于一叶障目,并不是你把眼睛遮上了问题就不存在了。

  人心是狭窄的,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理解去做种种拣择和善恶是非的判断,但人之所见,非道之所见。大道是包容的,“曲尽万物而不遗”(庄子语),大道以其最博大无私的胸怀包容了一切善恶是非美丑。用清静经里的话说就是“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什么叫无私?无私就是平等,一律对待,给万物以生长的机会,天生天杀,合道则生,背道则死,只以规律主宰生长化收藏,是为道法自然。
  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在心灵里都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但如果你以一身的习气业力拿自己的神性来去教化别人的人性,那也是很滑稽的,于是醒悟到这一点,我早都不去做这种事了。还是老老实实修自己的好,孔子说的好: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天子到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每个人都好好的反观自照修自己,你把自己修好了,才能更好的影响他人,为这个世界带来真正的益处,而不是空喊口号义愤填膺就能解决的。

  于是就做个平人,把心把身段放平,别总端着个架子。现在走到哪我都从不跟人家说心灵鸡汤的,因为那样你太小看别人的智慧了,从小到大睡没喝过心灵鸡汤?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障碍,以及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就你懂而别人不懂。
  我就喜欢做个平实质朴的人,写故事也是如此,绝不会写英雄人物去拦惊马的一瞬间他心里想啥了,想什么毛主席教导应该勇于牺牲舍己救人之类……想完那些早都出事了。其实你要是真问那个英雄人物他可能很朴实的告诉你:其实他心里啥都没想,大脑一片空白就冲上去了……。

  我的故事也是这样,人物吃喝拉撒睡的时候并不见得时时刻刻想着那些高大上的修炼哲理,而只有历经磨难创伤之时才会反思人生的真谛,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佛法中说:法布施第一。
  很多人戒不了色戒不了淫不是因为他不想戒,而是苦于业力习气深重,没有有力的方法解脱。那么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社会风气改变别人的道德品质解脱他们的苦恼,你就要拿出方法来,否则什么现在人都道德败坏了世风日下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因为你自己都难以戒淫呢,还是赶紧去找办法,哪怕是你通过修心完全解决问题了那也算,总之你来点实惠的,否则站在高台上说话,众人皆醉你独醒的喊那些有什么用呢?

  你看人家南怀瑾老师,他是不断的给大家讲道理找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大菩萨,真正的有一颗济世利人之心。要做实事。
  (104)
  为什么清净可以疗病?其实道理非常简单。
  人体患病不过是因为身心的各种冲突使身体的秩序乱了,于是发生问题。而清净等于是一杯尘屑动荡的水得到了静置,使尘埃落地,水质澄清。身体恢复了原有的秩序,病灶即除。打坐的原理也是如是。人的身心无外乎就是两种相在交替,一个紧相,一个松相。持续紧相,人就会疾病丛生精神压抑;而保持松相就会时时使自己返本还源。

  早上青邈感觉轻松了好多,这时青邈妈妈来了,给她带来了水果日用品,马上又给她煮了粥喝。
  青邈心里很愧疚,是自己一直让父母操心,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妈妈跟着受苦了。
  青邈妈妈看着她喝完粥,才和她说了昨天的情况:你离开之后,蛇男很快就进屋了,到处找你……我说没看见你回来,他还不相信,用那双狐疑的眼睛瞪着我,最后走的时候甩出一句话:看见青邈回来你告诉她,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就不信她不去上班……。
  听到这话青邈的心瞬时紧张起来,因为根据这话来判断蛇男很可能要去她的单位……如果他在单位一闹哄自己就全完了。
  心里一动,她便咳嗽起来。

  任申没有了消息,蛇男看样子又要去大闹单位……青邈感到自己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镜子里,她有些撑不住了,这时她想起了舒老师,她生命中最高的导师、智者,她想向他请教该怎么办。
  (105)
  她面带憔悴地走进了老师的那间办公室。
  舒老师看了看她没吱声,继续喝他的茶。
  每当她看到他的时候总是发现他很消闲,换言之就是什么事也没有,他经常只是在那里坐着,但他的坐却巍如山岳,挺拔耸直。这令青邈想起关公和古人的坐,是那样充满威仪,会让你见了就不好意思松懈。
  青邈在她面前不远的椅子上坐下。她也含胸拔背坐直了身体,因为这是老师的要求,平时就要像练功一样坐,可以不练自练。

  每次见到舒老师她总会有一种还魂了的感觉。好像进门之前的那个人不是她,而进门之后的这个人才是她,这个才是她真实的生命,而一切的尘缘不过都是摆设只是她不得不经历和面对而已。
  面对舒老师,她的灵魂是赤裸的,她无须遮藏,无须做世俗中那种种的伪装和掩饰,当然更无需客套,她只需真实表达就可以了。
  于是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舒老师,我有些受不了了……。

  舒老师现出了一个舒展的微笑:这不是很好吗?就像一只鸟误撞进猎人的鸟网,一个意外的机会网破了,鸟飞回了天空,难道你不值得庆幸吗?
  听了舒老师的话,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青邈不禁也破颜微笑。
  “这不是很好吗?”这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在老师的眼里,他看什么都是好的,哪怕是最糟糕的境况。而从青邈他们的眼里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的好。但只要老师开解一两句,大家就会忽然有柳暗花明之感,哦,那确实是一种好。老师总是善于从相反的方向去看问题。这是青邈他们都缺乏的视角。

  “可是,可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还有可能失去工作……”。青邈忧愁又上来了。
  “现在的人没有一辈子只做一种工作的,新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活力。”
  “那他现在不和我办手续,只是闹我……那天还打我了……”青邈原原本本的和老师大致说了那天的情况。
  她以为老师会完全站在她这一边,没想到舒老师却说:他打你也是应该的。
  青邈楞了一下,但她旋即明白老师是公正的,他不会因为自己是他的学生就偏袒自己。而是完全客观真实的面对一个事物。青黄白黑分的一清二楚。

  接着老师跟她说:现下这个阶段他不冷静会闹一阵,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平静下来,那时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和他办离婚手续了。
  青邈点了点头,她觉得通过老师一说,事情竟然变得这样明晰。
  接下来青邈补充了一句:只要能痛痛快快离婚,什么财产我都不要了,只是孩子我舍不得……。
  老师说:那些东西本来也不是你的,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孩子暂时放在那边也没关系,爷爷奶奶都是亲的,他们还能打她呀?
  青邈笑了:不能。
  不知为什么,不管看起来是多难的事,只要一从舒老师嘴里说出来就雪化冰消。

  从老师那里出来,她觉得身清气爽,好像充了电一般,她又有能量面对事物了。老师就是她的大贵人,这是上天赐予她的天财,因为老师日元为丁火。是她宝贵的精神财富。
  (106)
  青邈担心的事到底发生了。
  蛇男心里的恨无处发泄,因为找不到青邈,就去了她的单位,把关于她所有的事来了个大揭底。
  同事全都知道了,只有总编辑在努力的息事宁人,因为毕竟任申和他关系不错。
  事情发生以后他便给青邈打电话告诉了她。
  电话里青邈沉默了。有顷,她对总编辑说:我辞职吧。

  青邈即将成为一个无业游民,而且面临弹尽粮绝,四面楚歌。
  面对墙上自己孤单的影子,她不禁在内心里问自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你后悔吗?
  内心里的回答是:不后悔。
  因为离婚是她久已的愿望,但以这样的方式离婚显然代价是惨重的,这是她不曾想象到的结果。
  此时她最不能接受的事实就是不见任申的踪影,上一次出事在他家里见面她还觉得他是那样镇定和无畏,那么之后为何全无音信呢?还是他告诉她搬到这个房子来住……她不相信任申会抛弃她,因为他们之间感情是那样融洽,她不相信他能舍了自己。
  所以她在心底里很坚定的相信他一定会来找她,并安排下一步怎么办。

  她的判断也没有错,第二天下午她忽然收到了一个短信:我在你楼下。
  青邈一阵惊喜,她走到窗前向外一看,果然是他,于是她向他招了招手。
  任申谨慎的四处看了看就上楼来了。

  任申对她说,蛇男后来又给他们家挂电话了,跟向华庭说了不少,向华庭也开始怀疑了,跟他一阵大闹,后来好说歹说是给说回来了,于是他们全家就出去旅游了几天。
  青邈愧疚地向他道歉:是我不好,连累了你。
  任申带着一种无奈说:这也是就该着这样吧。
  接着他从包里拿出一叠钱说:过几天我去北京,你去北京等我。
  然后他就早早走了,因为他也担心怕有人跟踪。

  青邈的对他悬着的一颗心落了下来。
  果然他没有放弃她。
  于是她还想着到北京之后他会安排她做新的工作……一切都想得很好。
  但当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舒老师之后,舒老师却对她说:你别去,这个钱你留着生活。
  青邈很不解:为什么呀,他说让我在北京等我啊,我不能失信与他。
  舒老师说:已经完事了你还去干啥?
  青邈当时根本就没有相信舒老师的话,她以为舒老师阻止她去,是为她现在窘困的生活着想。
  但她爱任申,她不能离开他,她之所以破掉了这个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他,他应该对他的今后负责。
  于是她坚持要去,一意孤行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107)
  按照约定,青邈到了北京就住进了那家离电影厂很近的宾馆,那是他们第一次在一起时所住的地方。
  她没有给他打电话,因为事先都是说好了的,时间、地点他都知道。
  在前台她特意问了那间房还在不在?前台服务员说在的。于是她就住进了那个令她永久记忆深刻的房间。

  走进房间,一切都是熟悉的……她能清楚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的一举一动,言谈话语和所有的甜蜜。
  自从她爱上了他这个人,就完全忽略了背景的存在:彼此的家和现实中的一切。她甚至没有想过“偷情”这个问题,因为在青邈的心里是顺理成章的;刚接触任申的时候正是她和蛇男闹离婚分居两月的特殊时刻,而对方也说他的家不幸福,于是两个人相爱了,而且完全的天造地设,她只等待彼此都离了婚,就天长地久的在一起。

  这一点她和张爱玲张奶奶是一样的。张爱玲也是明明知道胡兰成是个汉奸而且有家,但也是完全忽视、视而不见。女人是感性动物,在爱情上是超越时空的,根本不是地球人的思维,会有超现实主义倾向。而且她和任申的年龄之差几乎也和张奶奶与胡兰成的年龄差是一样的,她们都被这种风流成熟的老男人给俘虏了。色戒里的王佳芝其实也是张爱玲自己的翻版,描述了她的心路历程。明知道老易是自己的敌人,但还是爱上了他而丢了性命。现实中的张爱玲也是由于胡兰成感情上的背叛而于大洋彼岸孤独终老。

  然而青邈并不相信自己会有张爱玲故事的下半场。因为她相信他们之间的爱是难舍难分、吸引力很强的,所以任申不会轻易割舍。而且自己的才干对任申将来的事业也会大有帮助,所以他一定会想办法妥善安置自己的未来,记得他曾经说过: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都会负责的。
  于是刚住进来的三天,青邈的心情还是轻松的,同时也是躲避了家里那边的困扰,可以换个环境好好休息一下。

  但接连三天没有任何动静,青邈的心就开始慌了。
  也许是他很忙,或者脱不开身……青邈不确定任申这次来北京,向华庭是不是跟随在他身边,所以她不敢打电话。就只好继续等……。
  到了第五天她实在忍不住也是由于一直住下去房费很高又不知他何时能来,于是就挂了他的电话,这是他的新号码。
  然而听到的声音却是呼叫转移。
  青邈愣住了!他明明知道自己在北京而且知道她住哪,为什么不能如约见面竟然连个电话通知都没有呢?!
  即便是他已被向华庭监视,但也不至于连个打电话的机会都没有吧?以任申的聪明不可能会被困到那种程度。
  她实在是找不到答案。

  究竟是继续等还是不等?青邈面临必须的选择,因为宾馆的房价实在是很高,再住下去她就等于继续打水漂扔钱,而她现在的境遇是不允许这样奢侈的。
  她静静的想了良久,决定还是等,但可以换一个便宜的招待所。反正他如果来找她会打电话。
  于是她便换了个招待所的单人间去住。

  到了招待所条件自然就没那么好了,窗外是半堵着的陈旧的墙壁,加上搬过去的这一天是阴天,整个屋子阴暗密闭,令人有禁闭室的感觉。青邈见了此景心中不禁一沉:人天相应,这不是个好征兆,寓示着住在这里的人将要面对的运气。
  只住进来一天,她就想起来一个几乎被忽略的事情,那就是这个月的大姨妈没来,到现在已经是一星期了,凭着她敏感的直觉,她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内部有变化,可能会大事不好……。
  (108)
  这几天其实任申正在北京处理他生意上的事情。他不是不想去找青邈,只是向华庭跟过来了,他现在行动已经受到限制,也就是说晚上他根本出不来。
  青邈这件事搞得他也灰头土脸的,使得他很不爽,但他也知道自己命里有桃花劫,总是会应在某个人或某件事上,所以他必须得挺着,早晚也是这么回事。
  对于青邈他心里很矛盾,按说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不应该和这个年轻的女人再来往下去了,再往下肯定是弊大于利,弄不好就是内外夹击、腹背受敌。
  但在他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些不舍,这个不舍就是床上的那份欢愉,所以是这个东西使得他藕断丝连,只要风声减弱,他的色心就又故态复萌,因为还没有谁能给他这份极致的享受。

  于是在和向华庭周旋了几天看对方的监控意识也松懈了,在约定的第六天他悄悄打车来到了电影厂附近的那个宾馆,但一问服务员说青邈已经走了,去哪不知道。
  一瞬间他想给青邈挂电话,但他忽然又一想,万一是他老公找到她把她带走了呢?自己岂不是送上门去了。而且即便是她老公没来,是她自己回家了,那我打这个电话是什么意思呢?把她找回来,那么今后呢?

  他忽然发现他自己色迷心窍了。接着他在想:如果这样藕断丝连下去,自己能对青邈的今后负责吗?青邈的才能今后看来是用不上了。
  向华庭已经认为他可能有事,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他今后的行动会令她处处注意。就是这样他也不可能离婚,因为财产、孩子、社会声誉牵涉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再者青邈和他丈夫之间有个孩子,为了孩子没准哪天就又复合了,就像上次一样,自己如果夹在中间是个极不明智的事情。而且她丈夫已经知道了他的家,以后自己的日子不可能安生。还有,如果自己把住青邈,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确定了自己就是拆散他们家庭的罪魁祸首……。

  宾馆的庭院里,秋风渐起,黄叶飘落……
  任申在反复徘徊……他在暗暗下决心,撤了吧,全家回日本,一切麻烦就此了断。
  在走出院子的一刹那他闪过了一丝恻隐之心:青邈可能会很难受。
  但他马上掐断了这瞬间的儿女情长:长痛不如短痛,有可能对谁都是个好。人生就得顺其自然,该舍就得舍,该放下就得放下。
  他恢复了原本的果断。

  任申也讲道法自然。只是这道法自然一个词,理解就会因认识的不同而千人千面。
  任申认为:青邈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是她的命运,所以自己也没什么责任,有上天管着呢。她早晚是要离婚的,就是不跟自己她也得离婚。一个修行人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一切看天意,顺水推舟就是最大的明智,随波逐流没什么不好。什么好坏是非都是人为设定的东西,那有什么所谓的爱情,如果有,青邈为什么还会带着她丈夫到自己家来?……所以就都是扯。
  这样一想,他就感到心安理得了。
  (109)
  青邈怀着郁闷不安的心情来到了东四妇产科医院。
  候诊室的墙壁上贴着一些妇科知识和“无痛人流”的宣传画。
  就见候诊的人群里很多年龄很轻的女孩。听医生的对话,有个女孩在半年里竟然做了两三次人流……
  青邈忽然萌生出一种带着隐痛的嫌恶感:女人干嘛要遭这个罪呢?
  她深深痛恨人的“贱性”,其中也包括自己,因为检查证实她也怀孕了。
  医生说她可以做“药流”,给她开了药,让她回去吃药打胎。

  青邈回到招待所,一个人在房间里热泪直流。
  这是他们之间的孩子啊,在她痴心的妄想里,有一种想把孩子留下来的企念。
  因为他们是曾经是那样相爱,如今那个人却消声觅迹,踪影皆无。
  她忽然发现她对男人不理解了。她理解不了好的时候连每个细胞都能合在一起就像是一个人一般无法分开,然后就能这样翻脸无情。残忍的撇下她还有他们的孩子。

  她想起一个叫林白的女作家,在她的小说里以第一人称写了在主人公在做人流的时候,她的那个男人却在跟别的女人上床……后来她写下了这样刻骨铭心的字句:爱比死更残酷!
  青邈又想起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那个陌生女人13岁就爱上了那个风流不羁的作家,16岁的时候他们渡过了销魂荡魄的三夜,那浓情蜜意的缠绵和缱绻令她心醉神迷、终生不忘,但她却没有诉说对他的爱情,而是希望作家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能够回忆起13岁时他们相识的那些时刻。
  然而他没有。

  当少女意识到作家喜欢对所有女人滥施爱情,却不愿作出任何牺牲的时候。她不想让作家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甚至因此而恨她,于是在贫民医院里生下孩子后,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因为少女无意识中的欲望就是寻求作家对自己的认可,她要让作家想起她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使自己成为他所钟情过的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他永远怀着爱情和感激来思念她。
  为了能让他们的孩子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后像作家一样跻身于上流社会,她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但又拒绝倾慕者们的求婚,为的是不受婚姻的牵绊,保持自由之身,幻想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到作家身边。在后来的岁月里,她和作家常常在剧院里,在音乐会上,在公园里,在大街上相遇,她的内心一次次发出深深的呼唤:“认出我吧,认出我就是你邻家的女孩!就是那个和你缱绻深情的少女!”而作家依旧没有认出她来。
  在陌生女人与作家最后一次见面的舞会上,作家本能的、充满激情的目光使她浑身灼烫如焚,于是她扔下为她提供优越生活的军官跟着作家又一次渡过了销魂之夜。
  次日清晨,女人用桌上的白玫瑰暗示作家,盼望他能想起些什么来,她的目光在呼喊:“认出我吧,最后认出我来吧!”而此刻作家心目中的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部更加陌生,因为几分钟后作家小心地把几张钞票塞进她的手筒里,那一刻她的心彻底碎了,仿佛瞬间坠入了万丈深渊。
  可悲的是,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凄凉和病痛中孤独地死去,作家始终都没有认出那个与他几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欢爱的女人就是当年的邻家女孩,只把她当作欢场中的卖笑女郎,无数风流艳遇中的一个。读完“陌生女人”的绝笔信,作家只朦胧地感觉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却始终没能确切地回忆起她的形象……。

  这就是男人?!男人是多么冷酷的一种动物。
  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她开始思考这一重大问题。
  她想起出事前的那天晚上在KTV里她唱那首“梅花三弄”。
  “问世上情为何物?……”
  记得从前舒老师曾经对她说过:本来就没有什么爱情,不过都是因缘而已。
  她始终也没有相信他的话,包括老师阻止她不让她到北京来。因为她一直在热恋着,那难道不是爱情么?……所以她说什么也不信,以致落得今天这个结果。
  (110)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青邈都是在泪水与反思中度过的。
  身心两方面的煎熬,某些时候她真的想到了死……。
  因为任申的背叛给了她最沉重的打击。
  她的大脑仿佛被冻结了,就冻结在这一件事上。
  她几乎是强迫自己倒带般回到这件事发生的原点。
  她想看清楚自己是怎样沦陷的,为什么聪明的她竟然做了这么大一件糊涂的事。

  第一个开始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她推着自行车走出杂志社的大门,临近街口遇见了任申,他把她拦住了,他不经意间划破了她的中指,中指出血了,而中指代表的恰恰是她本人,这发生在起点的细节说明她因此而生灾。
  是他把她约到了包房,他说得很坦白很诚恳……于是她就默认了?为什么会默认呢?是因为真的爱他还是?青邈不放过蛛丝马迹的去回想,发现自己除了对他的好感,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存在,那就是利益。她想通过他飞黄腾达,她想通过他彻底了结自己的婚姻……总之她也是有利益心存在的。
  后来怎么就跟他上床了呢?是因为他的诱惑,她居然不设防就被他诱惑了,接下去就成为了他性的俘虏。他很强大,她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换言之她也就了解她老公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让她了解到了另一个男人的极致,并把她从封闭的状态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由此她尝到了男欢女爱的快乐,接着由这种快乐就彻底沦陷了……。

  一个人的内心被强烈的欲望攫取之时,一切智慧都没有了,只剩下动物的本能。心和眼都被蒙蔽了,看不到事物本来的真相。
  什么叫爱?无非是男女间的那样一种欢娱。如果把这个移除了,爱也就不复存在了。除此之外,互相之间其实都是参杂了利益。任申原来想利用她的才干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就是压抑多年的风流本性想找个情人就是了。
  他根本不可能离婚,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心存幻想。

  在一起的时候,他的一切缺点都被欢娱掩盖了。其实她早就应该发现他是功利而自私的,他有着冷酷无情的那一面,她只是不相信他会对自己这样,因为在一起时他们是那样好,几乎是难舍难离。

  青邈始终难以相信人生会是如此冷峻。
  然而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事实已经摆到了你面前。
  孩子打掉了,她的心冰冷了。
  她觉得此时自己已经像一个行尸走肉,没有了灵魂。
  只是这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当躺在回程列车的卧铺上时,却于睡梦中发出了凄厉的尖叫,内心里无比压抑的痛楚在识神昏沉之际失去控制的爆发出来,眼角上还挂着清冷的泪珠……。
  (111)
  遍体鳞伤、身心俱损的青邈回到了“家”中,这是他留给她的爱情坟冢,爱情如今已经幻灭,留下她这个守墓人和终生都无法消弭的伤痛记忆。
  尽管如此残酷的事实摆在她的面前,但她依然对他恨不起来,因为除了失信爽约这件事,他留给她的印象就是甜蜜的那些。所以在她残存的幻想里,她想他可能是有某种特殊原因而无法前来赴约。于是她想求证,先是挂了他家的电话,电话已变成了空号。还是后来她去办离职手续时,总编告诉她:任申已全家迁往日本。
  这时她才彻底相信她被抛弃了!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于是去见舒老师,她想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舒老师深沉的目光看着她:我和你说结束了你不要去,你就是不相信……。
  青邈说:我是不相信,因为我和他一直是相爱的。
  舒老师:事实不是已经证明都是假的么?
  青邈:可当时就都是真的呀,他和我说的都很诚恳……。
  舒老师叹了口气,停顿了一下说:如果是真的,那么就不会变,既然是能变的,还谈得上什么真?什么叫幻假幻真?就是当你认为那个东西是真的时候它早就变了,而你还在刻舟求剑。你要那一会儿的真有什么用啊?

  这句话触到了青邈的痛楚,她的眼泪扑簌滚落。
  原来她只执持了那“真”的假象,而看不到人心的变化。
  爱情的本质就是个虚无……!
  她忽然醒悟了:原来这所谓的爱情,无非是种种机遇、物质条件叠加而成的一个虚幻城堡。从前他们之间是有土壤所以有所谓的爱情……后来土壤消失了,这个爱情便树倒猢狲散,瞬间可以瓦解冰销……不怪老师说本没有什么爱情,不过是业缘,不过是机遇条件,不过是种种物质元素的堆累,而人却在用荷尔蒙酵素混合的情感和精神上的理想编制了一个个虚假美好的幻梦。
  感情是有条件的,双方必然是得到了某种利益,才会觉得你好,才会有所谓的爱。你或者有美色,你或者很性感,你或者很有钱,你或者有地位……哪怕你全然没有这些,但你有高大上的精神,融化人心的笑脸,你的出现就会使对方舒坦,即便是纯精神的因素……那其实也都是一种利益。
  所以“问世上情为何物?”
  情即是物!情的背后实际上是各种物质元素的堆积。
  世界其实是唯物的,不仅仅是爱情……只是感情蒙蔽了客观的真实,使人看不到真相。

  世上本没有爱情,一切都是因缘聚合。如果因缘有变,那么一切都会土崩瓦解。
  青邈彻底醒悟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