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_apex:2016-07-28 23:42:59 评论
就是神仙也不敢说这大话。这逻辑,佛和魔一样,天使和撒旦一样。 “道人眼中来看,什么都是个好”。来个强人,把道人的爸妈姐妹儿女当面一个一个杀,看他还胡吹,叫个“好”听听。 道生一,一生二。有一必有二。 有人,就有了坐标、参照系。就有美丑,有善恶。香臭不用教,善恶不用辨,人心有杆秤。
-------------------------------------------------------
我们讨论问题所站的层面不同,如果站在人道的角度,你是代表了人们二元对立一个普遍的认识和看法。
但我所说的这些观点是站在道的角度。
道是宇宙之道,是自然规律,所探讨的并不是人道的视角,其中所说的道人也不是道观里的道士和修道教门派的人。而是真正修大道的人。
站在大道整体宏观的角度再看所有事物的运化,可以看到它的通变性,看到善恶是非互因互化,互为因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那么所秉持的观点必然是无善恶、是非、好坏的一元论。
这就象我以前提及的比喻:飞机在对流层飞行,必然是不会平稳有风有雨,但如果上升到万米之上的平流层,那么就不见风雨而只有阳光了。这个平流层就好比是一元论。
既然是青邈修道记,那么当然是要探讨修道(而且是修大道,不是小道小法),那么所探讨的修心认识和整体的世界观就一定会是站在道的立场来说话的。
这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失去分辨的作用,修道人在生活里看起来和普通人一样会去分辨是非对错好坏美丑,但分辨只是为了用而已,一切二元对立都是相对的真理,也就是说并非是是本体认识。而本体认识是什么呢?就是了无一物可得。用六祖之言就是说:“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既然都是了无一物可得了,还分的什么善恶是非对错好坏呢?
所以请你注意,我们看问题的层面不同。道的逻辑和人的逻辑是不同的,所以我才说真实的大道是大悖常理的。
只有站在无相(无是非对错)的内心高度来认识世界,才能实现对人道的超越而获得三身同俱的无相法身。
就是神仙也不敢说这大话。这逻辑,佛和魔一样,天使和撒旦一样。 “道人眼中来看,什么都是个好”。来个强人,把道人的爸妈姐妹儿女当面一个一个杀,看他还胡吹,叫个“好”听听。 道生一,一生二。有一必有二。 有人,就有了坐标、参照系。就有美丑,有善恶。香臭不用教,善恶不用辨,人心有杆秤。
-------------------------------------------------------
我们讨论问题所站的层面不同,如果站在人道的角度,你是代表了人们二元对立一个普遍的认识和看法。
但我所说的这些观点是站在道的角度。
道是宇宙之道,是自然规律,所探讨的并不是人道的视角,其中所说的道人也不是道观里的道士和修道教门派的人。而是真正修大道的人。
站在大道整体宏观的角度再看所有事物的运化,可以看到它的通变性,看到善恶是非互因互化,互为因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那么所秉持的观点必然是无善恶、是非、好坏的一元论。
这就象我以前提及的比喻:飞机在对流层飞行,必然是不会平稳有风有雨,但如果上升到万米之上的平流层,那么就不见风雨而只有阳光了。这个平流层就好比是一元论。
既然是青邈修道记,那么当然是要探讨修道(而且是修大道,不是小道小法),那么所探讨的修心认识和整体的世界观就一定会是站在道的立场来说话的。
这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失去分辨的作用,修道人在生活里看起来和普通人一样会去分辨是非对错好坏美丑,但分辨只是为了用而已,一切二元对立都是相对的真理,也就是说并非是是本体认识。而本体认识是什么呢?就是了无一物可得。用六祖之言就是说:“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既然都是了无一物可得了,还分的什么善恶是非对错好坏呢?
所以请你注意,我们看问题的层面不同。道的逻辑和人的逻辑是不同的,所以我才说真实的大道是大悖常理的。
只有站在无相(无是非对错)的内心高度来认识世界,才能实现对人道的超越而获得三身同俱的无相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