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凶案现场——公安部刑侦局最隐秘部门破案实录》

  国庆假期结束后开更,诸位不要着急啊
  支持支持赞赞赞
  放一个小小的开篇
  ……………………………………………………
  案件12号
  (公)刑侦局2008xxxx12号备案 备案人:张兰勋
  警察这份工作,不知从何时开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我们必须承认,警察掌握了国家大部分的暴力职权。所以民众理应,也必须要对我们这一群体的所作所为保持较高的警惕,对我们所有的行径进行严格的监督。我也同样承认,警界的确存在部分的败类,就连曾经的警界最高领导人此刻也已经锒铛入狱,他们让警察的形象打打折扣……
  然而奇怪的是我越发的意识到,警察这个团体在当前的时间段内或许已经成了一个弱势群体。
  我真正有所感悟,是从一起重大案件开始的。
  案件12号
  (公)刑侦局2008xxxx12号备案 备案人:张兰勋
  1.
  警察这份工作,不知从何时开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不得不承认,警察掌握了国家大部分的暴力职权。所以我认为,民众理应,也必须对我们这一群体的所作所为保持较高的警惕,对我们所有的行径进行严格的监督。我也同样承认,警界的确存在部分的败类,就连曾经的警界最高领导人此刻也已经锒铛入狱。然而我越发的意识到,警察这个团体,在当前的时间段内或许已经成了弱势群体。
  我真正有所感悟,是从一起重大的案件开始。
  2.
  2008年5月20日一大早,尚雯雯走进我的办公室,她递给我一份报纸,告诉我翻到社会版的A2版块。我照着她的意思做了,看到了一篇题为《河北xx市公安局xx分局xx派出所民警是否暴力执法,我们该问责谁?》的文章,篇幅中等,字数大概在1000到2000字左右,不得不说,报道“警察执法过火”的文章在最近屡见不鲜。
  事件发生在5月19日凌晨三点左右,30岁左右的徐某和一帮生意上的朋友在xx市xx区的一家大型KTV里彻夜狂欢,直到凌晨三点才准备离开,而他们由于特别兴奋,几乎全部都喝得醉醺醺的,唯有两个陪同的女子仅是微醺,甚至还颇为清晰。徐某由于酒品不好,酒后乱性,对同在KTV的张某和刘某两个年轻女孩进行骚扰,并企图非礼,说话似乎也比较淫秽。他的行为被张某和刘某一行的三个男子制止,双方展开了争吵,随即上升为暴力事件。徐某和其朋友人多势众 ,很快将张某的三个男性朋友打伤,并继续殴打。张某说,他们还叫嚣必须打死他们才肯罢休。随后张某报了警,公安机关在三分钟后到场,拉开了冲突的双方——根据现场监控显示,警方立刻对徐某等人采取了强制措施。报道称,这一细节是目前社会舆论的最大关注点:到底警方有没有对徐某等人上手铐?事后警方发言人称,当时情况混乱,手铐没有上结实,才最终导致徐某挣脱。报道的原话是:“这一说辞没能令社会大众信服。”
  之后,事态升温,徐某挣脱警方的控制并和另一名朋友一起冲击警察的控制,推到了到场处置的一名警察,然后警方与徐某等人的冲突上升,双方你来我往,最后,一名警察突然拔出腰间的手枪,一枪击中徐某,这时又有其他警察到场,控制了现场相关人员,等医护人员到场后,证实徐某已经死亡。
  最大的问题来了,民众和媒体对此事反响极大,大多数的人称警方做法过火,有很多人发微博,有的说“警方暴力执法,开枪打死老百姓”;有的说“警方不按照法律规定,肆意拔枪杀人”,更有甚者说,“当今警察就如同国民党时期的军统特务,毫无人性滥杀无辜”云云……文章最后表示,警方称,公安部已经开始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起组建调查组介入此事件的调查,但目前对尚未拿出有关的证据和结论,希望能早日听到真相。
  “收到消息了吗?”我放下报纸后,尚雯雯问。
  我问她什么消息。她指指报纸说现在最高检和公安部已经着手准备联合调查组对这个案子进行细致的调查,很快会请积案调查处的专家进组。
  “你觉得这个案子怎样?”她问我。
  “很难说。现在民众集中的疑问不过就是三点。第一,警察在这起事件中为何开枪;第二,警察开枪的必要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第三,警察为什么要一枪打死徐某。”
  尚雯雯点点头表示同意。
  在她来找我的之后的第二天早晨,我接到了部里领导的电话,要求我作为枪弹痕迹分析专家和罗世杰一起进入此事件的调查组,并尽快赶赴河北省xx市参与案件的调查工作。另外,最高检的工作组已经出发了。接到消息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和罗世杰一起随公安部的工作组赶往河北省xx市。
  案件的侦查工作在2008年5月24日正式展开。
  3.
  由于徐某等人和张某一行人的冲突所在地没有监控,我们只好靠证人的证言来还原当时的情况。我们首先接触了事件的亲历者,对他们进行了询问,结合之前警方的询问笔录做了一些分析。
  由于被杀死的徐某的朋友在当时都喝了大量的酒,酒精摄入量过多而导致一些事情不记得或者记忆混淆,无法作为值得信赖的证言,所以我主要还是和冲突的另一方,也就是女孩张某等一行人,他么当晚没有喝酒,只是喝了一些果汁。
  张某说,当晚她和朋友们一起从那家KTV包间里走出来,迎面撞到了同样在走廊里的徐某。她说她当时不小心撞进了徐某的怀里,然后迅速的往后撤,一直在道歉(这一点得到了其他朋友证言的交叉证实),然而徐某却说她是故意的,说她喜欢自己才会这么做。然后徐某就开始动手动脚,期间徐某的另外一个朋友康某也对张某的朋友黄某有所动作,引发了张某等人的强烈不满。张某的男性朋友王某、冯某和齐某立刻上前阻止,但是徐某不仅不停止动作,反而继续实施猥亵行为。王某、冯某和齐某对徐某进行了推搡,徐某的一干朋友也立刻反击,双方就此展开了冲突。
  然而有意思的是,另一组对死者徐某的朋友进行询问的刑警还有检察官们反馈说,康某称自己没有对张某等人实施猥亵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和对方动手,真正动手的只有徐某,他们只是负责拉架,制止徐某的行为。
  罗世杰对我说,人心真是叵测啊,人死了就把责任全部推给他。
  我说,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更何况他们可能连好人都算不上。
  徐某朋友的话调查组没有完全采纳,只是作为一些交叉比对的参考证言来用,以便还原当时的一些情况。
  我们基本认定,在冲突发生时,徐某和康某想要对张某和黄某实施猥亵的行为而遭到王某、冯某和齐某的阻止,紧接着,喝多了的徐某等人立刻予以还击,双方冲突升级,然后徐某说在这里干架不方便,有本事去外面。于是双方的人推推搡搡到了KTV的大厅,这时冲突彻底达到顶峰,我们也从KTV大厅的三个监控探头中,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大厅里的“战斗”。很明显,徐某等人所谓的“拉架”根本不存在,他们人多势众,一人一脚的猛踹王某三个人,很快就把他们打倒在地,并且仍不住手,继续叫嚣,继续实施殴打。我们看到张某曾试图阻止他们但是失败,被徐某一脚踢到旁边。监控显示,被徐某踢了之后,她从手提包中掏出手机报了警。
  很快,在报警后的四分钟,我们看到门口突然亮起了闪烁的红蓝色警灯,紧接着冲进来了三名警察,将正在实施殴打的徐某、康某摁倒在地,但是徐某很明显有反抗的行为,而且不断的试图挣脱警察的控制,很快又从KTV的门口冲进来五名警察,他们用伸缩警棍指着徐某的朋友,后来我们对执法的警察进行了询问,他们说他们当时在警告徐某的朋友停止暴力行为并且站在那里别动。随即我们从监控中看到,三名警察才最终制服徐某并给他上了手铐。三名警察在控制了徐某后转向了徐某的朋友,开始对他们进行询问。
  突然,徐某冲着KTV里面跑了进去,最先发现的警察叫王德亮(化名)他也是击毙徐某的警察。他看到徐某起身逃跑后,立刻大吼一声追上 ,另有三名警察也追了过去。王德亮说,他当时看到徐某在逃跑的过程中把手铐挣脱了丢在地上,但是他没有去捡,继续追赶。我们在KTV走廊里的监控中也看到了徐某和紧随其后的王德亮等警察的影子,几乎是一闪而过。之后在另一处的监控中,我们之在左上角瞥见了不停晃动的人影,但是看不清具体情况,据王德亮警官说,而那些晃动的人影就是徐某在争夺王德亮的配枪。随后,我们看到所有人都停止了活动,很明显有人倒在了地上,KTV其他包间陆续有人走出来查看情况,有人捂着眼睛,有人捂着嘴,大都是惊慌失措的样子,看来这个时候,王德亮的枪已经打响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