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圣录》——重新演绎西游故事

  处理完了孔宣“后事”,祖师领着韩复三人回到后堂,这里还有更艰难的事情等待着他。
  “师父,师父来了!”一众弟子原本是被祖师召集起来“迎宾”的,没想到却亲历了这等变故,甚至还远远看着祖师将灵山使者生生碾为齑粉,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个个神情恍惚,目瞪口呆,胆子小点的甚至险些瘫软在地。这时见祖师回返,众人终于找到了主心骨,连忙一窝蜂涌上,七嘴八舌叫个不停。
  祖师环顾左右,心中一阵苦楚,话到嘴边却是说不出来。朱悟能叹一口气,知道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候,便迈步上前,将恩怨因果向诸位师兄弟简单讲了一遍。众人听完,顿时便炸了锅:
  “什么,如来竟然这般卑鄙!”
  “已经得了天大好处,犹不知足,简直是要赶尽杀绝!”
  “可恨我学艺不精,不然必要杀上灵山,为师父讨还一个公道!”
  “不错!”
  ……
  朱悟能怔怔地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师兄弟们,全没想到往日里只是混吃等死的众人,心中竟对祖师敬奉若斯。
  祖师看着这些鲜活的面孔,嘴唇几番蠕动,终于开口说道:“如今灵山使者重伤逃离,相信西天很快就会展开报复,此地已不可久留……”
  一名中年弟子上前拱手道:“师父不妨暂避锋芒,待养精蓄锐之后,再找如来清算前账!”
  “师兄所言甚是。”另一位高个弟子慨然接道,“师父带着七宝妙树先走,决不能让如来阴谋得逞。我们师兄弟修为低微,想来还入不了如来法眼,当无大碍。”
  旁边一名白发瞽目老者迟疑着问道:“可是这样一来,这洞中世界如何维持?”那高个子一时语塞,只得转而看向祖师。
  祖师面容一紧,沉声道:“七宝妙树元气已经所剩无几,本来就难以为续,如果将树移走,这洞中世界……自然分崩离析!”
  “啊!”众弟子一阵惊呼,一名面容稚嫩的弟子急切问道:“此间若毁,我等又当如何?”
  祖师沉默半晌,方才涩声应道:“你们修为不足,至今未有一人突破散仙境,阳寿原不过百多年,全赖洞中世界遮蔽方才暂免轮回之苦。若是离了洞府,只怕立时便被地府勾魂,身化尘埃。”
  众弟子闻言面容惊骇,一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朱悟能喃喃自语道:“我上山算是晚的,一晃却也有两百多年哩,那其他人不是……”
  “师父,我不想死啊!”不知谁当先喊了一声,不少弟子被他感染,顿时哭喊声响成一片,再无刚才的硬朗之气。
  祖师双目低垂,双手不知何时已经紧握成拳,浑身簌簌颤抖。多好的徒弟啊,虽然有些不学无术,却在心中将师父视作最敬最爱之人,面对西天,面对如来,他们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师父身边。
  然而自己这个当师父的,除了几百年虚度的光阴,又给过他们什么呢?这么多年来任由他们饱受欺凌,以至丧心弃志,修为止步不前,如今又要眼睁睁看着他们步入死地……
  为圣为师,如此可无愧乎?
  今天的一章更完咯,下班前要是能把材料初步搞定,那晚上尽量再发一些~~唉,说起来都两天没写新的了,以后断更肿么办? >"<||||
  遛弯回来咯!手头的材料终于暂告一段落,晚上沿江滨走了一个半钟头,感觉满怀郁郁之气都随江水冲走,回来神清气爽~
  第二十六章 临别解惑
  “都给我闭嘴!”那中年弟子突然一声暴喝,打破了凄云惨雾的局面,叉手怒道,“便是凡间愚叟,活上百年也该看淡生死,我等蒙师父厚恩,得居于仙人之境,又平白多享了数百年寿数,何等逍遥快活,难道还不知足么?”
  被他劈头盖脸一通骂,众弟子倒是渐渐止住了泣声,这时一名少年越众而出,带着哭腔应道:“钟离师弟说得倒是慷慨激昂,只是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我等历尽艰辛来到此处,就算不能得道成仙,与天地同寿,也不该只享这区区几百年的快活……”
  看这少年外貌不过十二三岁,却将那名中年弟子呼为师弟,显然入门时间比后者更早,只是多少还遗了些小儿心性,说着说着竟又嘤嘤哭了起来。
  眼见周围弟子又被他一番话感染,情绪再度低迷,先前那瞽目老者终于颤颤悠悠站起身来,仿佛一下子又苍老了几十岁,直如风中残烛一般,涩声说道:“钟离师弟所言甚是,但甘师兄说的也是人之常情。我等虚度光阴数百年,本不该再作此痴儿之态,然则死生亦大矣,堪破生死,谈何容易!老叟凡寿较诸位愚长几岁,又是劫后余生之人,此身早不足惜,便让我来开这个头罢!”
  老者蹒跚走到祖师身前,扑通一声跪下,昂头说道:“弟子高渐离,本是易水河畔亡国之奴,被秦王熏瞎双眼留于身边击筑,后刺秦不成,本该被千刀万剐,幸得异人相救,辗转来到此处,又蒙师父收留,竟稀里糊涂过了几百年神仙日子。续命之恩,弟子永志不忘!”说着重重地磕下头去!
  韩复听得心头巨震。高渐离?“风萧萧兮易水寒”的高渐离?易水边击筑送荆轲的高渐离?原来他没有死,而是一直在这里当神仙?一连串的问号都快把自己搞得招架不住了。
  这时高渐离已经磕完了三个响头,额前殷红一片,祖师面露不忍之色,正要伸手相扶,却见高渐离猛地纵身而起,辨明风声,朝七宝妙树直冲而去,口中大声呼道:“师父大恩,弟子今生无以为报,惟有捐此残躯,将一身元气还于宝树,以冀酬大德于万一!”话音刚落,竟已一头狠狠撞在了七宝妙树树干上,顿时脑浆迸裂,就此气绝!
  等会再偷偷更一段,现在我要假装消失~~闭关半小时
  一写起来就忘了时间,抱歉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
  “渐离!”祖师一时不备,竟是阻拦不及,眼睁睁看着高渐离撞死在面前,心中大恸,忍不住痛呼出声,其余弟子更是又惊又悲,个个动容。
  韩复惊骇之余心中暗道,没想到高渐离看似年老昏聩,但到底是敢于行刺秦王之人,内心竟如此豪烈,为了祖师能安心离开,不惜以死明志!这般想着,眼角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这时场中忽的又生变故,高渐离尸身还没落到地上就散为一团白雾状,丝丝缕缕钻入七宝妙树之中,而宝树好似得了什么大补之物,枝干都微微颤动起来,光华猛然流转数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修补树身!而高渐离触撞之处更是长出了一条新芽,翠绿欲滴,生机盎然。
  韩复等人都张大了嘴,原来这就是高渐离所说的“将元气还于宝树”!想来也是,洞中生灵之所以能够不死不灭,全仗七宝妙树以自身元气滋养,而这其中又以众弟子吸收最多。几百年下来,七宝妙树残存的元气接近干涸,这些弟子却是每日吸纳不止,除了日常所耗,倒将大半都“储存”在了体内。此时高渐离本尊陨落,体内磅礴的元气顿时便暴涌而出,将肉身精华一并同化,回归于七宝妙树。
  “师兄壮哉!”那中年弟子一声长啸,打断了众人纷乱的思绪,只见他大步走到祖师面前,也如高渐离一般跪地叩首道,“弟子钟离昧,征伐半生,杀人无数,常以龙虎之将自诩,没想到临事反落于老叟之后,实是愧煞……师父保重,弟子这就随高师兄去了!”说完起身扭头便走。
  韩复又是心头一颤。钟离昧?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的钟离昧!这杀神居然也没死!天知道这洞里到底藏了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钟离!”祖师忍不住出声喝止,口中一阵嚅嗫,却终是说不出话来。
  钟离昧回身一拱手,洒然笑道:“师父不必挂念,反正总有一死,与其等洞府破毁,身化飞灰散逸于天地间,还不如趁现在将这一身元气还于宝树。弟子不死,弟子将与七宝妙树同存,从此长伴师父左右。”
  言罢再度深施一礼,毅然决然地走到树下,大喝一声,举掌拍碎了天灵盖!一身元气随之喷薄而出,再度为七宝妙树吸收。
  这时那少年模样的弟子也走上前来,眼中泪痕犹在,神情却极是坚毅:“弟子甘罗,自负才气,少有血勇,如今二位师弟已去,弟子无颜苟活,这便一同去了!师父保重!”
  其余弟子也纷纷上前,含泪拜别祖师。
  “弟子介子推,本该早已烧死山中,全赖师父开解,方才觍颜活到现在……弟子走了,恩师保重!”
  “弟子少正卯,先走一步,师父好自珍重!”
  “弟子弦高……”
  听着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韩复的眼睛越瞪越大,最后闪过一抹了然之色。眼前的这些人或是忠勇不屈,或是孝义可嘉,或是才高不寿,历史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好归宿,想来是祖师垂怜,假托各种名义,暗中接引他们来此仙境避祸!
  如今看着这些弟子一个接一个地走到树下,慷慨赴死,祖师心如刀绞,默然仰面朝天,眼角两条泪线无声滑落……
  短短一盏茶时间,三十六名弟子尽数陨落,而七宝妙树上也多出了三十六棵新芽,虽然树身看上去还是一副枯败模样,但却隐隐有了一股说不出的蓬勃生机。
  今天更完了哦,大家看完洗洗睡吧,楼主再闭关一会~~…(⊙_⊙;)…
  手机上来看发现有不少留言是“已删除”,这是被和谐掉的么?
  
  祖师眼含热泪,招手将七宝妙树缩为枯枝收入掌中,忽然心头一阵悸动,失声道:“他们没死,神魂俱全……我感觉到了!”
  韩复三人正为众弟子伤心,听得此言顿时将祖师团团围住,交口问道:“什么,师兄他们没死?”
  “不错!”饶是祖师修心万载,此时也忍不住激动地微微颤抖,“他们的神念还在,就在这些新长的嫩芽上……他们真的没死!”
  “太好了!”孙悟空一蹦三尺高,真是喜极而泣。倒是韩复最快从惊喜中出来,皱眉问道:“那接下去我们该如何是好?”
  祖师挺直了身躯,沉声说道:“我本已厌倦了争斗,只想隐姓埋名,云游四海,但现在却不能不为这些徒儿讨一个说法!我当亲上三十三天外,寻访道祖法驾,当面告以如来诸般行径,请他老人家主持公道!”
  韩复应道:“那我们兄弟三人便趁此去人间好好磨砺一番,将来也好为祖师添一份助力!”悟能悟空闻言也是踊跃不已。
  祖师点头道:“我这一去,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寻到道祖仙踪,等再见之时,相信你们也当有一番成就!”
  韩复满心不舍,涩声回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哦?”祖师却是大奇,“何来这般说法?”
  额,这不应该是神仙世界的共识么?韩复挠挠头:“这是弟子上山之前无意间听人说起的……”
  “此等村言妄语岂可信之!”祖师倒也未曾深究,只淡然说道,“一日便是一日,一年便是一年,天上地下又有何区别。”
  韩复大惑道:“然则空穴来风,必有其因,却不知何人造此谣言?”
  祖师正色道:“世人皆羡神仙无拘无束,自在长生,却不知神仙也有三灾六祸,若不广积功德,增炼修为,劫数到时便是魂飞魄散的下场。故而竞相争笼信徒,广收人间香火,增长自身之能,以渡历番灾劫。”
  顿得一顿,复又感慨道:“有那法力通圣者,弹指间分身千万,甚或法身下界点化世人,故而仙踪频现,有求必应,人间愿力享用不尽。法力低微者却只能孤身奔走,拙于应付,想来便是为此炮制出这套说辞,以掩自身之短,免得绝了人间香火。”
  韩复恍然,却又有了新的疑惑,便行礼问道:“请教祖师,不知何谓分身,何谓法身?”
  祖师略一迟疑,随即洒然笑道:“方才却是失言了……罢,你既有此心,便说与你听也是无妨,权作鞭策而已。”
  韩复赶忙趋前几步,以示洗耳恭听。
  祖师眼望苍穹,徐徐说道:“神仙虽离了凡胎,可腾云驾雾,餐风饮露,却终究难以摆脱一身双臂之制约。于是便有上古大能者苦思创立分化之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至无穷。”
  “所谓分身,不过是真身的投影,可凭空造就,也可指物化形,最是轻易。”说到此处,祖师也来了兴致,轻喝一声“变”,韩复眼前一花,庭院中瞬间多出数百位祖师,或立或坐,或喜或嗔,皆与真人一般无二。
  未几,光影闪动,变化又生,只见左右大殿也变祖师,身高十丈有余;地上落叶也变祖师,大小不过三寸。树梢也有祖师,云中也有祖师,各自谈笑风生,一片熙熙攘攘。
  韩复等人正看得目眩神迷,又听一声“收”,却是祖师停了法术,天上地下千般分身一时俱归于无。
  韩复叹服道:“分身之术竟是玄妙如斯!”
  祖师笑道:“此术未为高深,法门亦是众多,归根到底终究不过是障眼法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