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地藏妙宝之缘起(原创)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呢,佛家叫做“持戒”
  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并勤于洗澡,佛家叫做“精进”
  告诉别人为什么要洗澡、去哪里洗澡以及怎么洗澡,这在佛家叫做“布施”,并且是其中很高大上的一种,叫“法布施”。
  遇见像归寺同学这样不讲卫生,还诋毁你“臭美”的,你一笑置之,甚至还是善心善念的像老师这样对待他(老师没开除归寺学籍吧),这佛家叫“忍辱”。
  在洗澡过程中,随着你洗的干净程度,佛陀会请你去不同的浴室,最高级的听说是在极乐世界,唉……可惜老师没资格去啊。也不知道那里有没有SPA可以享受。
  这个从大澡堂子,被选拔出来,享受各种不同的VIP服务的过程呢,佛家叫“禅定”
  这么一个庞大复杂并设有多加连锁机构(各层天界嘛)的“洗浴中心”,你全都搞明白了,还能给别人讲清楚,佛家说那揍是“般若”。

  布施、持戒、禅定、忍辱、精进、般若是通为一体的,都是在洗澡嘛,缺一不可(洗不干净呀)。
  当你彻底洗干净了,佛陀会有奖励给你滴。
  啥奖励
  一面镜子。
  做啥用?
  照照你自己呀
  你往里一瞅
  哈哈哈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佛陀再见啦,你我本无不同。
  同学们啊
  你们现在知道,为啥老师在咱校门口照镜子时,都会痛苦不堪了吧
  每次在镜子里看到那个矮穷挫的黑胖子的时候,老师都恨不得想要蒙上自己的双眼,使劲儿摇头说:
  这个不是我,这个不是我。“本来的我”是何等的风流倜傥,英俊洒脱啊
  来了趟人间
  咋就
  脸先着地了……55555
  刚刚有位可爱的小同学在帖子里问:
  “老师,时常关注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勤洗澡的意思。”
  呃……不是。
  请注意哈,帖子里有写的啊
  在286楼
  老师说的那个洗澡和泡泡浴呢,就是我们修行当中的拜佛、忏悔、打坐、念经等等的消业过程。

  同学们,上课要认真听讲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含义和确指的啊。
  关注自己的念头,反观自身,老师是在“洗手”那部分说的
  洗澡和洗手,那是有区别的,这个大家可以理解吧
  一个是全部,一个是局部
  洗掉的污垢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之所以先说洗澡,后说洗手呢
  因为,在我们修行起步阶段必须要先快速的消业,这样会减少你修行中的阻力。总被业力牵扯着,你会很累,而且很容易退转。消业的过程,即是向众生忏悔,也是求佛慈悲护佑、加持的过程。
  洗手呢,则是在你入门了,有了一定修行底子后的主要功课。
  刚开始就不要洗手吗?当然要啊。但还不是修行起步阶段的主要内容。
  就像归寺那样进猪圈,钻煤堆的,咱就别谈让他洗手了。给他洗澡,水里不掺点84消毒液,你洗完都够呛能看清他五官在哪里……洗手那只能算是买一送一了。
  为什么后期“洗手”很重要呢?
  因为,当你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注意更加细节的东西,要往细处修。要关照、觉知你每一个微小的起心动念。
  怎么观照起心动念,反观自身,其实是这次讲课的主要内容
  但……
  唉,不解决什么是“心”,什么是“念”,以及它们在哪里,又是怎么来的,同学们就没法搞清楚真正“起心动念”的含义和所指。
  这也就会在今后修行中,遇到瓶颈,而无法突破。
  所以这节课上得老师有点心力憔悴啊
  几乎是带着大家在找到佛法的一个整体脉络,这大大滴和老师的学识不相符。老师勉力而为吧。
  只要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就好。也希望更多的同修可以及时对我进行指正。
  看到帖子里很多同修,希望我可以解答一下修行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再次重申,我们大家彼此是同修同道,是共同走在修行之路上的芸芸众生。无有高下,没有分别。不要叫我老师,大家直呼归寺就好。感恩大家。
  哪怕就像“小鹅童鞋”那样叫我归归,也是极好的。彼此没有繁文缛节,也就少了彼此的客套,快快乐乐的交流和讨论佛法,岂不快哉?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客气,不然,您拘束了,我也不得自在。感恩大家^_^

  再者,承蒙大家不弃,想和归寺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时呢,那最好是在末楼留言。这样我比较容易看到。您在帖子前面楼层留言呢,恐怕会因为我的疏忽而有所遗漏。
  如果您怕表述不清呢,那也可以指明是针对我在多少楼层说的话。没事的,我翻贴爬楼去找就好。这样至少归寺不会错失一次咱们彼此交流的机会。
  只要在后面楼层的留言,我是肯定会看到的。也会针对留言人的个人实际情况,在下面给与一些相应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对于很多同修都有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呢,我会专题作答,说出我个人浅薄的认知。也欢迎大家多加指正。
  今天我解答的问题是关于“施食”。
  感恩“虞美人54”这位同修在留言中问到施食的问题。
  其实包括我身边的很多人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一般都选择避而不答。因为怕说了他们也不理解,反而起了分别心就不美了。
  今日看到“虞美人54”的留言,心念一动。想是机缘到了,那就说说吧。
  关于施食,如果你要征求我的意见呢,我个人是不建议做。
  为什么呢?
  不是因为施食不好。而是一般人施食不得法,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起施食,我更建议大家念经。
  我先来说施食的副作用有哪些吧
  1、施食是在结缘。但缘有善恶,所来众生也有区别,果结恶缘,一般人是没法化解,也不知怎么化解的。
  你会说,归寺,你有分别心,众生平等。
  嗯,你说的也对。但,有两个本质问题,大家忽略了。
  其一、佛说的救度众生,是度有情众生。
  至于什么是有情众生呢,咱点到为止吧。不说,境界到的人,看了也会了然于胸;说了,反而对刚刚起步修行的人会造成不必要影响。
  你施食时,所来的既有有情众,亦有无情众。
  便于大家理解,我再举个自己的例子。
  男人是很懒得逛商店的,从这点来说,楼主绝对是男人中的男人……
  可公司有事,有时楼主也是要出面接待的,所以衣服还是要买的。
  但楼主买衣服是和绝大多数人有所不同
  我是先想好自己所要的衣服风格,是休闲的还是商务服饰,然后“扫视“一下整个城区,就可以看到我要的那件服装是大约在哪个位置
  然后,开车到达那个位置后,再“扫视”一下,则相应的商店就会自己出来报到。
  进去后,再“扫视”一下,则哪个楼层,衣服大致的方位也会出现。
  上楼,再“扫视”,则那件衣服自己就会“跳出来”。
  过去,取衣,交费,回家,收工~
  这一系列怎么做,怎么扫视,不是咱谈论的重点。
  我只问,那衣服,你说它有灵性吗?
  那它属于众生吗?
  我能度得了它吗?
  大家自己想想看。
  其二、众生无分别,但有差别。
  我们修行和做事,要学会从大处放眼,小处入手。有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这在某个角度来说,是对的。这就等同打仗作战时,战略和战术的区别。
  我们修行,也就是修心,修心那就是在打仗,有人形容叫做“内心天人交战”,呵呵,也是有道理的。这个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详细展开这个话题。
  所以说,众生平等对不对呢,对。但对你来说没有用。为什么?
  因为你只是打口头禅,嘴上这么说,内心果然这么想吗?实际行动果然这么做吗?我看未必。
  众生平等、无分别,是你内心要做到无分别。培养的是你的慈悲大爱,是种境界。但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则又有所不同。
  这就好像,很多年前,有句口号“天下无产阶级是一家”或“我们生活在地球村”等等诸如此类的。说的是一个理想,说的是一个境界,说的是一种觉悟。
  可要真是弄几个无产阶级住你家里去,你啥感觉?那是你还会感觉是一家嘛?
  别说地球村了,就是一个小小村庄,碰到个拆迁啥的,都还闹个鸡飞狗跳的,不是吗?
  我们修行,要脚踏实地。这就是活在“当下”。
  你现在是啥境界,你就说啥境界的话,这就是活在当下!
  众生无分别,但是有差别的。
  魔道众生是众生吗?你非说“你和他们没分别”,要称兄道弟,那你就去你试试看^_^
  众生无分别,是指最初的缘起。
  我说众生有差别呢,是指当下的状态。明白了?
  此刻众生是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这也是过去心不可得。这也是他们的当下!
  缘要结,但要结善缘。这也是农夫和蛇的故事翻版。
  所以,你有能力区别,有能力化解,那你去做。没能力呢,就不要走形式。不要去管别人怎么做,你是你,你不是他。
  他做,是活着当下
  你不去做,更是活在当下!
  切记,切记
  2、施食不同于念经,众生有时会不肯离去。
  我们知道,我们人类是有贪念存在,欲望不断的膨胀的。众生也是如此。
  有个故事,大致意思是
  一个人每天都给家门口的一个乞丐1块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这个人有急事处理,他忘记给了。改天,那个乞丐就找他抱怨道:你昨天为什么不给我钱啊?
  大家有点明白我要表述的意思了吗?
  有的众生是极长时间没有饮食的。突然看到你施食,有口饭吃,你说,他吃完了,会不会还想吃下一顿呢?还有弱小的恐怕没有抢到,那你说他会不会有怨言呢?
  众生贪念起来,有时你的护法弱,就很难让他们离开的。
  所以,施食你一定要做的话,最好不要在自己的家中,尤其又老人、病人或儿童。
  总体来说,我不建议刚刚入门的人做施食,你的慈悲善念我顶礼赞叹,但你的能力不够。
  如果你一定要执着施食呢,且又一定的能力,那我告诉你一下,施食的稳妥办法和建议,你可以参考。
  1、打结界
  在你施食的周围打个结界,使众生不要乱跑,以免伤及无辜。
  2、做隐身
  你施食前,把自己隐身,然后施食。你干什么非要让众生知道是你施食呢,做好事不留名嘛。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众生跟随你,一直等着你下次施食。
  3、做个简单的空间转换
  如果前两种方式,是要求修行有一定基础和比较强的念力。那么第三种这个办法呢,则比较适合一般的修行人。
  佛家有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我们觉林菩萨偈中有说“应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又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那好,我们就画个空间出来或一个场所出来,大家有点明白吗?
  你画出一个区域出来,比如是个花园吧。
  你是在那个花园做施食。
  想象力差的或执着肉眼的朋友,你可以闭上眼去做。
  就只能讲到这里了。
  很多的东西我没法说得太多太细,因为我无法确定现在或今后会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看到这个帖子。
  不过这么说一下,大家应该就可以知道怎么做了。
  你一定要执着施食,唉……就试着按我说的去做吧。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为什么我鼓励大家用念经代替施食,两者有什么不同吧。
  1、念经与施食感召过来的众生是有所不同的
  施食感召过来的众生偏差很大,层次不齐。甚至有的不好的众生存在。(我说mo界众生,以后都会用“不好的众生”来替代。不然,这个帖子的信息会被杂染)
  而你念经感召过来的呢,则基本是有情众生。
  道理很简单,佛经本就有护持作用,不好的众生,听了会头疼不已,早就躲的远远的。
  所结的为善缘。
  即便是不好的众生,他肯天天来听你念经,你就几乎是引导他走上正途,且与佛结缘。你这功德那就大了。坏人减少一个了,好人就多了啊。善哉善哉。
  但施食不同。来的众生各式各样,你没法控制。且不好的众生往往更是持枪凌弱,霸占着食物,弱小的众生很难获取的。你说,不好的众生吃饱喝足了,谁要遭殃了?
  2、念经更多的是侧重还债,施食则是结缘。
  我们念经,一般都是回向给累世冤情债主和历代宗亲,以及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的。这样的回向和感召来的,你要么是在报恩,要么是在还债,都没什么偏差。
  但施食不同,施食一般是不定向施食的,所以,很多众生因此结缘。但如和不好的众生就此结缘,那就是恶缘。为什么呢
  不好的众生,他们是有他们的一套行事法则的。他们不认为自己不好,你和他们结缘,他们就会拉着你和他们同道。也许他们本身不想害你,但身上的气场和传递给你的心念则对你是很不好的。
  甚至因为他们存在,很多善缘也只能离你而去。
  所以,缘要结,但结善的,好的缘。
  就比如你非要去黑社会里结缘,去弘法,不是不可以。但,你要衡量自己的定力和修为够不够。不然,很难说,谁拉着谁走呢。
  3、念经即是功德福报,也是佛陀加持,提升自我能量。施食,则只是功德福报。两者相比,念经性价比要高些,不是吗?
  4、念经不限场地,施食则不然
  现在天气冷了,你非要去风中凌乱,去施食,那又何必呢?
  念经是法布施。众生得到的比你给他饮食更加宽慰、殊胜。
  你非保持着要吃饭的想法去施食,做那样的形式,何苦?
  其实,虽然人们理论上知道世界是个幻象,但,还是总想抓住点什么,感觉自己扔点米、撒点水,更直接,可以感受到。唉……也是一痴。

  我不反对大家施食,但你一定要量力而行。自己的修为要够,护法要强。就像看帖的人里面,有的人一出门,身后浩浩荡荡的一群护法跟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去打群架。你说,他施食和你施食能一样吗?
  做好自己,活在当下!!!切记切记
  再多说一点吧。真要施食,其实不需要米和水什么的。
  我举个例子,大家可以试试。
  大家有时候,晚上会感觉饥饿。有时是没吃饭的缘故。
  但有时呢,你会奇怪,晚上吃的不少啊,怎么又饿了呢?你会把这个现象归结为自己馋。
  其实,很多时候,你只是感受到你身边众生的心念罢了。
  这个现象女孩子居多。为什么呢
  因为女孩子和男人相比,平时吃的比较清淡,肉吃的少。所以,会清净一些。
  再者,女孩子心思比较细腻,和男人比呢,心灵又要单纯。因此,她们更容易感知外界众生、护法或是“本我”传递给她们的信息。
  一般我们把这个叫做第六感或直觉。
  所以,有时候女孩子爱吃零食,并非她真的饿了,或馋了
  只是她接收到周围众生传递过来的心念罢了。
  你可以做个实验。
  当这个时候,你也不用摇头晃脑去找众生在哪里,更不要害怕。你就直接幻想着你家楼下出现了一桌美食,或一大碗饭。然后,加个意念传递给周围
  “你们去楼下吃吧。”
  你会发现,接着你就不饿了。
  有意思吧

  所以,施食真的要米和水吗?这个都是一个话题呢^_^
  还有,我说的是有的女孩子啊,可不包括你
  你揍是馋!^_^
  所以,众生无所不在。你防不胜防的,大家以后别大惊小怪就好。
  既然大家来到这个帖子,我们即是有缘。
  诚如大家所说,天涯藏龙卧虎,高人很多。但,也鱼龙混杂,众生横行。
  归寺看天涯的帖子比较少,
  有真知灼见,正心正念的好帖子,我前两天推荐了。
  哦,对了,有人问我,那些帖子是不是我的马甲……苍天啊,我多希望他们是啊。可归寺真心写不出他们那么好的文字。
  再说了,跑天涯发帖,又何必弄马甲呢,反正谁也不认识谁。缘来则聚,缘尽则散。穿个马甲累不累啊,反正,我不要。
  下面说正事。
  恕我斗胆直言相谏,以下两个帖子,大家最好不要去看
  一个是名为:“818一个平凡小女子关于前世今生的神奇经历”
  一个名为:“修仙那些事”
  你要是问我:是内容偏差吗
  我会告诉你:我压根儿就没看里面写的什么……
  我前面说过,文字带有信息的事情
  那两个帖子是我无意中点进去的,一点进去,我就发现坏了,立马关闭画面。但依然头疼不已。
  里面的文字,我是一点也没看,所以,我不知道他们在写什么。但负能量之强,令人惊讶。
  有一句话,叫做:好奇害死猫。
  我劝大家一句。不要太好奇,尤其不要去看那些写关于“好朋友”的帖子。
  我不能说是那两个帖子一定是楼主有问题,因为,我根本没有细查。但,心念感召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也许是他们里面提到的内容,引起看帖人对众生的想象力,从而感召过来,造成的结局。
  这两个帖子大家不要去看,最好就不要进!
  正如我对推荐的帖子的楼主,素昧平生一样。我对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去看的帖子的楼主,更是毫无交集。
  我只是就我看到的和觉知的现象说事,不涉及发帖楼主本人。
  好了,我承担着被人家骂的恶名,善意提醒诸君,望你们千万注意。切记。
  刚刚我既然说到心念感召,那就再啰嗦两句吧
  第一:为什么我一再劝大家对众生,不要害怕,不要在意呢。这其中,也是有个心念感召的问题存在。一到晚上,一到睡觉时,你就害怕,就担心梦魇什么的,那你就是在感召他们。科学上说这是心理作用。基本道理是相同的。
  第二:有一弊,则必有一利。
  既然心念感召来众生,感召来好朋友。那么,我们大家可不可以……
  对,你猜对了。
  我们也可以心念感召佛菩萨嘛。
  这也是净土宗提倡念佛,行住坐卧都要念佛的道理了。
  我昨天帖子里最后说,有的人晚上饿了,是感受到众生的心念;又说你可以让他们去楼下吃饭。
  这代表什么?
  这就是在告诉大家,我们和众生之间是可以通过心念彼此沟通的。也可以说是意识、意念沟通。
  好了,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1、我们的心念可以感召众生,同理,高大上的佛菩萨自然你也可以感召过来。
  2、我们的心念可以和众生交流,同理,你也可以和佛菩萨交流。
  现在有点明白吧,这就是我在这个帖子的最初埋下了一个伏笔。似乎是在承佛威神那段写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佛菩萨、护法、众生都在不停的和我们做着心念的交流,但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你以为一个念头起来,一个灵感的到来就真的是因为你够聪明吗?
  恐怕未必。
  那或许是诸佛菩萨给你,也可能是护法提示的。当然也可能是报恩的众生来告诉你的。
  那坏的念头呢?也大致是这个道理。或是债主众生有意害你,或是不好的众生有意引导你,当然也可能是你自己习气和业障。
  所以,睡觉前,或者晚上,咱就别“慈悲”的对众生念念不忘了。
  去念念想着诸佛菩萨入睡,不好吗?
  甚至我们日常起居之间,也把诸佛菩萨念念不忘。或许,你的人生,就开始改变了……
  “老师,你说把诸佛菩萨念念不忘,那是不是我要把他们牢记在脑海中啊?”
  问出这句话的同学
  我劝你再重新看一遍我的帖子。唉……
  你放脑海里做什么啊
  我问你:肉体是你吗?
  “不是啊。”
  那谁是你?
  “心是我啊”
  那心在哪里?或者说你身体哪个部位对“真心”的觉知最敏感?
  “胸口啊”。
  那你说,你把佛菩萨“放在”哪里最适合?
  “心里啊。”
  确切部位。
  “胸口。”
  对!!!现在明白了?
  你要念念感觉,佛菩萨是坐在你身体里的胸口部位,并散发着万道金光。
  “原来是这样啊。”
  嗯。知道这叫做什么吗?
  “老师,这叫什么?”
  这就叫做:佛祖心头坐!!!
  “老师,老师,我有问题。”
  归寺啊,你又有什么问题了?
  “老师,你刚刚一边说着,我一边感受了一下,那么多的诸佛菩萨,我胸口这么小,臣妾做不到,装不下啊……”
  呼~~~归寺啊,你这是把佛菩萨都请来吃年夜饭的节奏吗?
  你就找一个你感觉跟你缘分最深的,或是你最敬仰的一个佛菩萨坐在你身体里面的胸口部位就好了……等你修行入门了,咱再说可以上下排列坐几个佛菩萨,并都有什么讲究和含义,等你真正可以做到心包太虚了,咱再请所有的佛菩萨来吃年夜饭好吗?
  好了,同学们,我们明天上课的内容还是“心”!
  现在
  下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