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上接第5节《童子试》)

  十年寒窗苦读,毕竟功夫心血没有白费,王景林和王青云县试归来,自我感觉都很不错。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心情都写在脸上,成日嬉皮笑脸的。而心情最忐忑的,竟然是徐先生,毕竟十年来食主人俸禄,拿了不少的银子,要是弟子考的一塌糊涂,那既给自己抹黑,也愧对王老爷四姨太和王博轩。
  看到表哥整天愁眉苦脸,连吃饭也没了胃口,徐墩子只好亲自给他做些小菜,抽空来陪他喝两盅小酒。酒这玩意是越喝越愁,有一次喝得表哥涕泪涟涟,直后悔这辈子选择了读书教书这条不归路。
  半个月后,县试成绩排名在华阳县城文庙放榜,王景林和堂弟早早就跑来围观了。而徐先生就没有亲自前来,因为类似的场景他已经历过多次,不想再受折磨啦,宁愿在家里等候命运的宣判。
  不出所料,兄弟二人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分别以全县第二名、第八名的成绩,晋级府试大名单。
  春风得意马蹄疾,二人也顾不上在县城玩一下,就让车夫策马飞驰返乡。喜讯惊动了整个王家庄园,连雇农齐春光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王家的祖坟龙脉风水好,所以公子哥们才能皇榜高中。而女儿勤勤听了他的论调,忍不住顶他一句:就你只知道生娃儿,却不晓得送娃儿读书,我们除了斗大的“一”字,多了一横也不认得,你还说啥祖坟龙脉?给你做儿女,硬是投错了胎!她爹一听不顺耳,骂骂咧咧地跳起来要打她,齐勤勤脖子一拧:“你来打嘛,我等你,反正早死早投胎!”搞得她爹把举起的扫把在空中顿了几顿,终于放下了。他说:“女子啊,别怪爹不送你读书,这都是命啊!”
  而王府最开心的人,除了四姨太,就数徐先生了,这下他的精神也好了,胃口也好了,率弟子们全力备考。转眼间过了个把月,一行人又再次征战成都府。府试的难度大了许多,淘汰率很高,但王景林最终以第十五名、王青云以第三十三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府试,完成了童子试,取得了童生资格。
  这一年,他们都是十六岁,一个充满好奇而又青涩的年纪。

  (第5节《童子试》完,第一章《王府公馆私房菜》完结)
  作者:西部耕夫 时间:2015-03-30 21:14:47
  何三刀,何三刀,
  才高八斗是人妖?
  是仙还是妖?
  宝刀出鞘见真晓。
  《伏虎场》,杀猪佬,
  一刀封喉见高妙------
  -----------------------------------------
  作者:feity2014 时间:2015-03-30 22:14:45
  原来tianchao两字被删掉了。
  ---------------------------------------
  谢谢@西部耕夫 和@feity2014 二位学生,从遥远的四川和北京前来顶贴,还特地赋诗支持,为师十分欣慰!
  我于重庆师大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来教书,那时我二十岁,你们十八岁。人生过的好快,许多学生学业有成,事业发达,如今做学问的当了教授,从政的当了厅级干部,经商的过了上亿资产,搞文化的当了文联副主席,真是太多了。虽然我后来没有再教书,但是在建兴中学的教书经历,影响着我的一生。
  我一直未曾提笔写长篇小说,个中原因比较复杂。直到2010年九月,你们的学友陈曦,在新浪网发表长篇《宝马河》,我看了后,感到震撼,这才刺激我提笔开始写长篇小说。陈曦也是我的学生,后来读了川大中文系研究生,再后来在成都某大报担任文艺副总编。我为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同时也给了我动力。于是这一写,就收不住笔了。
  你们诗里所提到的《行走在伏虎场上》,是我来天涯论坛后所发的第一部书。该书于2014年11月9日开书,主体内容在2015年1月10日之前即已连载完毕。1月20日,我赴成都参加某市委宣传部的文化工程会议,很高兴见到了一部分学生。这当中,没有向文普同学,而他,在之前是说了会来陪我喝两杯的。
  向文普是个优秀的学生,至今我还能记得他青葱少年的模样。他医科大学毕业之后,在成都下面某市人民医院工作。他在《行走在伏虎场上》中,他以Xiangwp11露面顶贴至少近20次,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我连载到《山村韵事》之际,他跟帖道:“写放鞭炮的情景,让我回到了童年。我们那里把能飞的鞭炮,叫‘飞老鼠’,我想和文中的‘天老鼠’,会不会是同一个东西?”而之后不久,就惊闻他因病住院的消息。当时群里,各位同学都深表关切,我还看到杨硕带队前往探视的照片,看上去恢复的很好,为师于心稍安。
  今年春节后,我和向文普还曾有过几句问候。
  而我今日惊闻噩耗,向文普同学竟然英年早逝,享年不足45岁,已经离我们而去!根据他的遗愿,将回到故乡南部县义丰乡安葬。
  呜呼!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真是天妒英才啊,斯人已去,惟愿一路走好!!
  三刀以此回复,寄托对昔日学生向文普同学的哀思,并借此祝福所有的文友和读者朋友们:珍惜生命,多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要活的太苦、太累,愿大家幸福。
  第二章 从成都府到京城

  1、成家学业两不误

  王景林在顺利考取童生后,学业并非可以止步了,而是要转入下一阶段考秀
  才的攻坚阶段。这个过程十分难熬。因为他十六岁考取童生时,恰好那年正逢院试,他得等到十八岁,省里学政大人才巡视到华阳县来监考。而那年总共全县只得二个名额,可历届的新老童生来报名参考的人,简直挤破了门槛,结果是王景林兄弟二人双双都名落孙山。
  第一次正式考秀才就落榜,在当时的社会司空见惯了,秀才学历要是好考,还哪来老童生之说呢?而且按说,私塾的教育就到此为止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以后将是王景林、王青云靠自己发奋、艰辛地考取功名的时代了,于是徐一夫先生就打点好行头,来向王博勋和王博轩二位主人辞行。
  二位王老爷感念徐一夫教书尽心尽力,决定留他再住几天,要为他风风光光地设谢师宴饯行。果然,接到了请柬的华阳商界和绅粮们,以及四亲好友,都带着礼物准时前来贺喜。王府还从府城请来了川戏班子,在王博勋大院里唱开了堂会,那种热闹的气氛,让徐一夫感动不已。
  其实,借着这次谢师宴,王博勋还有另一个算盘,四川人有句俗话: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儿子已年满十八岁,可以物色儿媳妇了。就拿原来的朋友陈烟烟儿来说,身体被大烟抽垮了,十年前就撒手人寰,可惜当时子女都还小,所以连个孙子孙女的影子也没见着。就算他留下再多的田产粮油钱财,毕竟是没有见着香烟传后,会不会死不瞑目呢?这个教训值得汲取。所以在敬酒的时候,他就放话出去,希望从此后各位亲朋好友关照自己的大公子,有好的姑娘就推荐上门,他要准备娶儿媳妇,乐享天年了。
  按下徐一夫在谢师宴后,领着二位老爷打赏的五百两银子回金堂县老家不提,单说把王老爷要招亲这句话当场就听进了耳朵的人,至少也有十来个。他们当即活动开了脑瓜:自己的女儿,按年序、按长相、按才德、按家境,是不是与王大少爷匹配呢?在亲戚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呢?再退一步,在朋友圈,有没有合适的备选姑娘呢?这样一撒网,至少有三五十个较合适的姑娘都应该嫁给王景林,若这样,王景林那将忙得天天脱裤儿都搞不赢。
  问题在于,这些比较符合海选条件的姑娘,她们的父母都不方便直接出面攀亲。也是的,总不至于有养女儿的父母,跑到男方说:“我这女儿就适合下嫁你家,求你收下了吧,随便给碗饭吃就成!”可想而知,这样嫁掉的女儿有多么掉价!估计不是被骗失身、肚子已经显山露水、急于转移祸胎的主,再怎么也干不出这等事来。
  于是乎,谢师宴后的两三个月,王家东大院大朝门外总是车水马龙,各路提亲的人马络绎不绝。这世上没有傻子,谁攀上了这门亲,等于是让姑娘坐着享福,幸福既然触手可及,何不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王老爷天天忙着接待各路媒婆媒汉,合生辰八字,询问女方各种情况,而王少爷却屁感觉也没有。因为那个时代流行说媒,却无相亲之说,当事男女不到洞房揭盖头那个关键时刻,是看不到对象长得像猪还是像狗的。王老爷当年就是吃了这种亏,要不然,他会娶了杨玉环,又娶了赵飞燕?第三个是他自己看得见的,所以至少他还能享受三姨太的肉体。但他看不出王陈氏能不能生养,这不是他的错,因为他的眼睛并不具备生理透视功能。
  却说眼见着大朝门前像赶场一样热闹、心里天天堵得慌的,有那么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谢勺子的老婆、谢珍珠的母亲,刘素华。她本来没有高攀的奢望,可是她看出来了,女儿这段时间以来极不正常:吃饭不正常、睡眠不正常、心情不正常,甚至生理也不大正常了。
  作为母亲,舔犊之情促使她与女儿悄悄谈了场心。这场心谈下来,她才晓得女儿是为王大少爷犯下了“花痴”之病。简单一句话:见得着王景林,她的生活就充满了阳光。如果听见媒人又上门了,她的生命就犹如在遭凄风苦雨的摧残。由于媒人们来的特别勤,所以她不光是吃不好睡不好,连月事都给搞乱了。
  看着女儿憔悴苍白的面容,那昔日玫瑰一样的嫣红如今换成了腊肉的颜色,刘素华的心一阵阵地疼。她咬了咬牙,决定厚着脸皮去找四姨太。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至少有个沟通的方便,而这个便利,是任何欲攻占王府的女子所不具备的。
  四姨太王许氏(即春香)认真地听刘素华讲完了情况,她半饷没有做声。没做声,不等于没有态度。其实她内心翻江倒海。对于媳妇,她的感觉一是脾气要好,二是人品要善良,三是要会当家。其他的标准,暂时还没有。对那些远在天边的大姑娘,她听说过不少,但一个也没见过。而这个谢珍珠,那可是她打小看着光屁股长大的。她刚才的沉默,实际上头脑里在一幕一幕地回想谢珍珠的一些历史镜头。
  “一个真爱相公的女人,不会对相公不好。一个真对相公好的儿媳妇,不可能对他的娘亲不好!”
  想明白了这层逻辑关系,四姨太的脸上就浮现出了亲切的笑容,并拉着刘素华的手,亲热地攀谈了起来,问长问短。最后,她答应家里的事情由她来做工作。
  娘回去把情况一说,谢珍珠的病立即松了一大半。她翻身下床,仔细地梳洗,从此饭也吃得下了,觉也睡得香了,心情一愉快,很快就恢复了少女的光彩。
  而四姨太的第一个沟通对象,首先是儿子。她采用撒大网捕虾子的办法,海阔天空地跟儿子闲聊,打探儿子对来说媒的那些人,到底有没有可心的人选。王景林还很单纯,直接告诉她,介绍的是人是猫还不知道,哪里会有啥感觉嘛!说完就想去看看王景书的备考情况,因为亲弟弟也快要准备考童子试了。
  他娘见状,哪里肯让他走,非要他留下来,再谈一会儿话。她委婉地把谢珍珠的心思,透露了一些,然后观察儿子的反应。没想到儿子说:“她喜欢谁就去喜欢谁,不关我的事!”把他娘吓了一大跳。他娘不得不问:这是怎么了,很讨厌谢珍珠是吗,莫不是她哪些地方得罪了你?
  王景林的回答,再一次出乎他娘的意料之外:“珍珠是和我一起长大的,要说喜欢,也有几分喜欢。但我是个七尺男儿,学业还很难说,功名连屁也没有,所以根本还没得资格论什么儿女情长。你喊爹莫要逼我,逼急了我跑到峨眉山,我剃度了当和尚去!你们硬是烦死啦!”
  这公子哥的牛脾气一上来,他娘也管不了,这不,一说完,他愣是转身就走了,把娘晾在了一边。

  (第二章 第1节未完)








  【三刀特别鸣谢】3月31日三刀特别鸣谢:

  1、天涯论坛运营大编在开书9天后给予了一次聚焦推荐。前九天本帖点击共2500余,24

  小时推荐使我增长了约23000个点击,下榜后24小时内,仍有2700个左右点击。这说明

  有相当一部分优质读者留下来了,三刀十分开心和感激,诚谢!

  2、感谢舞文弄墨斑竹团队在本帖开书12天时,果断给予加精(红脸)褒奖鼓励,这让

  三刀兴奋,同时压力倍增。我决心挤出时间,认真续稿完稿,以不负大编们和读者们

  的殷切期望!

  3、深切感谢读者向文普(网名Xiangwp11)在三刀上部书中给予达21次热情无私的顶贴

  支持和鼓励,他之所以未能出现在这部新作中,是因为罹患了重病。而2015年3月31

  日,惊悉他已不幸英年早逝。怀念他,祝一路走好!


  (上接第二章 第1节《成家学业两不误》)

  四姨太自有四姨太的办法。这一晚,王老爷轮到来她房里值班。所谓“值班”,也只剩了个形式。有时王老爷会独自在自己的书房睡,有时候必须出去各房安睡,为了后院公平不吵架,他就轮流转着陪睡。而上了年纪,睡觉就是睡觉,也不一定搞啥活动,所以说,“值班”纯粹就剩了个形式。
  王老爷这晚过来,以春香三十四五的年纪和手法,那还是要逼着他交功课的。王老爷被缠不过,也就乐呵呵地上交了作业。晚课毕,春香伏在王老爷胸口,主动抛出了关于未来儿媳妇的话题,她想试探王博勋的态度。
  王博勋的意思,目前各路媒人已经介绍了三十来个黄花闺女,听上去是一个比一个好;但媒人的话只能信一半,他们能把瘸子说成“腿脚略有微恙”,把大麻子说成“面皮白净,一笑起来,脸上的表情格外生动”。所以,其实也不摸底。总体来说,他比较倾向于老朋友唐葫芦的女儿唐媛,这姑娘小时候就熟悉,长的面如满月,颇有富态之相。
  四姨太听了他的描述,第一感觉,莫不是又一个杨玉环横空出世了?于是赶忙叫他打住,她翻身坐了起来:“我说哈,你莫要又弄一个肥婆娘回来,以后这家里一个比一个肥,莫搞得别人以为我们开养猪场了。”
  再怎么说,大房王杨氏也是正娶的发妻,一听老四这种指桑骂槐的言辞,王博勋就不大高兴了:“你说话注意点语气哈,少要含沙射影!唐媛我从小就见过,是略显富态,但绝不是肥胖------”
  四姨太说:“是你了解女人,还是我了解女人?你看到她小时候就胖,那我可以肯定地说,她家的伙食那么好,长大后只会更胖!”
  王老爷:“无根无据,你凭什么说人家胖?”
  四姨太:“十岁过后你就没有见过了,你凭什么说她不胖?”
  二人辩论了一番,累了,谁也说不服谁。四姨太转身吹灭了桐油灯,躺下时只说了一句:“王景林是我的儿子,我选媳妇必须是知根知底的,她得不胖不瘦,性情要好,要孝顺,长的要漂亮,还要知书达理。不然我是不会同意的。”
  王博勋把海选人员在脑子里迅速过了一下,还真没这个人选。于是就问她,莫不是已经有了看中的角色?黑暗中四姨太点了点头,不过王老爷看不见,只听到她说:“我觉得珍珠姑娘不错。”
  王博勋一听,差点从床上跳了起来:“你活糊涂了嗦,放着唐老爷的姑娘不要,偏要选个下人的女儿?这样般配吗?”
  四姨太把他在黑暗中按躺倒,假意到他脸上啵了一下,然后问他:“你和我,般配吗?”
  王博勋气呼呼地道:“这个不一样。”
  四姨太一听,立即追问:“有啥不一样,你得说清楚!是她那洞门口,栽满了四季鲜花?还是特别能生养儿子?是她德高望重,当了道德模范?还是她持家有方,天天都在帮家里赚钱?”
  王老爷被缠不过,就爬起来穿衣服,他说:“你这婆娘胡搅蛮缠,老子懒得跟你说了。”
  见他真的要走,四姨太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我家穷,固然我想儿子讨个家境富裕的媳妇,因为我们想沾点光。如果我家不缺钱,那我想儿子讨个真心对他好的女人,这个比啥都重要!”
  王老爷摸索着胡乱穿好衣服出去了,听脚步声是去了书房歇息。四姨太心里暗暗说:你爱去哪里睡,就滚去哪里睡;儿子是我生的,我才不管儿媳妇是啥出身,越是穷苦人家的子女越争气,我只想儿子讨个真正疼爱他的老婆!
  王老爷与四姨太这一场冷战,一直持续了十天半个月,也不说话,也不见王老爷过去值班。大房和二房意识到机会来了,虽不明就里,但总是要请相公多去自己房里歇息。三姨太与四姨太是感情共同体,就多到四姨太房间安慰她。
  王景林也看出了问题。作为亲身母亲,不管她是什么出身,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他也常跑来宽慰母亲。他娘自然抓住机会,把唐媛可能的肥胖进行了一定的夸张,并把珍珠对他的感情进行了相应的放大,纵然王景林还说不上对珍珠姑娘有多少真爱,但一想到大娘那种臃肿身材,他就赶快给娘表态:以后就听娘的,只选珍珠。于是母子同盟终于形成了。
  那么谢家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呢?他们当然在静观事态发展。媒人,他们已经选好了,就选徐墩子保媒,他与王老爷私交甚好,估计出马的成功率比较高。
  而四姨太想的更加周到,她担心老大老二会从中作梗,一个徐墩子吃不住,于是暗地里,她去找了管家杨治国,要他如何如何从中撮合。
  人类其实历来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四姨太因出身问题,在王府前些年没少受气,加之如今儿子大了,显然王府将来是四姨太的天下,杨治国也好,徐墩子也罢,哪能错过这次与四姨太结盟的良机?都爽快地答应了。
  形势固然错综复杂,简而言之,徐墩子保媒了,王老爷摇头了,四姨太和王景林出面闹场了,王杨氏和王赵氏联合镇压了,王府不可开交了。而决定战局的是一个局外人,他就是管家杨治国。他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讲出了一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道理。这道理,也就是四姨太所坚持的道理。道理讲完,三姨太立即鼓掌附和,四姨太和王景林、王景书也热烈赞同。最后大家都没辙了,王老爷不能无视大公子要去峨眉山剃度当和尚的警告,只好率先点头同意王家与谢家结亲的事情。老大老二固然想把事情搞大,借此扬威,可是看苗头不对,儿子是人家的,说白了“关你球事”,最终也只好搞了个“无言的结局”。
  话说婚姻大事在一片吵闹声中终于定了下来,但同在一个屋檐下,王景林与谢珍珠的交往反而困难了。以前没这码事,他们随时见个面,那是再正常不过,谢珍珠也经常跑去他的书房,陪他温书。而一旦此事尘埃落定,为避嫌疑,他们反而不能见面了。
  好在王景林喜欢钻厨房鼓捣菜式,而他未来的岳父就是红锅匠,所以这里还有个沟通渠道。这一日,他炒完一份鱼香肉丝,顺便就问:“谢叔,好多天没见到珍珠了,她还好吗?”
  谢勺子左右望望,见没人注意这边,就迅速把一张卷着的纸条,塞给了王景林。大少爷不敢在厨房看,回到书房,关上门,这才悄悄打开了纸条。只见上面
  谢珍珠用熟悉的欧体写道:“君住江之头,妾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王景林按捺住砰砰跳的心,迅速回复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就这样,两个人逐渐找到了感觉和状态,成日里要书信往来三四次,起先是摘抄古诗,后来就是自己原创了。为了保持通讯密度,王景林还用笼络手段发展了两个小朋友当特约通信员,这两人每成功送达一封书信,就能赚到一块精美点心吃。久而久之,这两个掉鼻涕的娃儿,整天都喜欢赖在书房门口,等候执行绝密的鸿雁传书任务,搞得有些佣人们百思不解:这么小的娃娃,就喜欢上了读书?莫非是天才降世?
  而一转眼已是次年的六月,据报,省学政大人又要来华阳监考院试了。而且听说这次的名额分配得比较多,有八个廪生和增生的名额,另有数个附生的名额。机不可失啊,王景林立即和王青云找了另外三个童生,互相结保,并找了个廪生进行推荐,这样就取得了报名资格。
  在科举时代的考试之所以严格,是因为刑法规定的太严。考官如果徇私舞弊,一旦查实,可能面临的是凌迟处死之刑。所以,考试必须是百分百正规举行。而这场考试中,王景林发挥的不错,恰好以第八名,取得了增生的秀才资格。
  王青云这次却没有那么幸运,他决定等下一个考试季,跟王景书一起赴考。

  (第1节《成家学业两不误》完毕)
  @何三刀 谢谢 @西部耕夫 和 @feity2014 二位学生,从遥远的四川和北京前来顶贴,还特地赋诗支持,为师十分欣慰!
  -----------------------------------------
  @雷本祖 536楼 2015-03-31 20:22
  算我一个不?
  ------------------------------
  @西部耕夫 2015-04-01 01:05:33
  请问你是哪位建中同学?
  -----------------------------
  雷本祖是我在天涯的一个亲密级文友,虽然我不知道他仙乡何处,但我绝对可以保证她不是四川人,因此就更不可能是建中同学了。他开玩笑的哈
  2、高中秀才喜临门

  王景林年纪轻轻就顺利地高中秀才,这事在整个华阳县引起了轰动。有读者会纳闷:不就是考取个秀才嘛,最初级的知识分子文凭,值得那么烧包吗?
  说到秀才,在明清时代,那确实是很不简单的。首先是难考。历届的童生,以一个县来说,具备考试资格的,怎么也有上千人。而朝廷分配的名额,往往每次只得数名,最多十来个。这样一讲,其难度可想而知。其次,秀才的特权,很让人眼红。比如说,出了秀才的家庭,可以免征徭役。服徭役是封建社会子民的法定义务,别人自带钱粮去远处吃苦受累,搞不好就惨死在异乡,你家的人乐呵呵地看他们远行去受苦,这感觉,想来是爽透了的。再说,你走在街上,忽然有县官到来,所有的人都得立即跪地请安,哪怕地上是一堆狗屎,而你采用隔山打牛的招式,朝骑马坐轿的官吏拱拱手,假模假式地问候一声:“老师好,老师辛苦了,学生忙,先走一步”,然后就大摇大摆地可以开路了,这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想来也是挺爽的。就是拜见地师级、省部级干部,也可以站立着在衙门前递名片,要求长官会见自己,而警卫人员绝对不可以把你当作上访盲流处理。
  王景林考中了秀才,得到的第一点好处,是混到了好几套制式衣服。他爹娘早就做好了这些衣服,目的是激励他,只是不敢让他真穿;这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穿着起来了。还别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他身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秀才所戴的一种脑后有两翅的帽子),脚蹬长靴,在院子里有事没事走两步,一种青年后备干部的气势就显出来了。
  为了换上这套装备,珍珠还特意过来帮忙。跟四姨太一样,她左看右看,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开心。她见王景林像模特儿一样故意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显摆,就跟四姨太悄悄说:“这下好了,他中了秀才,可以想骂谁就骂谁了,以后谁敢招惹您,就让他帮着骂大街,骂死人也不怕!”四姨太欢喜道:“就是就是,要不然非考个秀才干啥?”
  原来,在明清时代,法律规定不可骂人,若有人举报,骂人者和回骂者,须各挨十大板。但秀才有个“刑不上大夫”的护身符,见着谁不顺眼,开口就骂,跳着脚骂,县官府官也不会受理投诉。就是骂的太难听太出格了,也大不了罚款,而这罚款还是象征性的,只值两碗面条钱。
  所以,知识分子最会骂人,这传统就流传下来了。
  王府的人像围观模特走秀一样,看王大少爷在院子里走了几圈,个个赞不绝口,都说王大少爷将来是个当大官的命,一看那面相就明白了。有的夸他的耳朵长的好,耳垂阔大厚实,多福;有的说他鼻子长的好,鼻翼丰满,多子;还有表扬他眼睛和牙齿长得精神和整齐的,有称赞他额头发际线长得高的,不一而足。
  王老爷听到了这些议论,明知道是些拍马屁的话,但是奇了怪了,人就还喜欢听这些屁话。他一高兴,就传下话去,要请谢勺子和刘素华过来大堂屋叙话。谢珍珠一见,必是商议重要事情,就赶快溜回自己房间去了。
  谢勺子脱下了围腰,刘素华换上了新衣,二人紧赶着来到大堂屋拜见王老爷。话说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他们早已把这里看成了自己的家;可是从内心深处说,他们每时每刻都很清楚,这里是王府,并不是自己的家。这回天赐良缘,如果女儿正式做了大少奶奶,这里就可以算作半个家了。
  大堂屋里,王老爷、王杨氏和王许氏、徐墩子等人,都正襟危坐,在等着他们呢。丫鬟看过座,上好茶,就退了出去,并掩上了门。门一关,这就算一大家人了,大家就王景林的学业、前途、婚姻等问题,进行了一轮亲切友好的讨论,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婚期如何安排?
  这次多边会议的成果很显著,在媒汉徐墩子的主持下,王老爷以民主的形式采用独裁的办法,一锤定音:趁着王景林考取秀才这事正新鲜热辣地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举行大婚,搞他个双喜临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