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笔记》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

  @赤道雕弓能射虎 2017-08-07 16:41:54
  @齐州三爷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赠人鲜花,手有余香【 我也要打赏 】
  -----------------------------
  谢友支持打赏,精彩继续。
  “你小子以后机灵着点!”四姑娘一边收拾饭桌,一面瞧院里蹲着看蚂蚁的杨爷,一面训儿子。“当着你爸爸,千万别提什么洋人呐,护驾什么的。都落下多少年的病了。一提准犯病!”

  “嗯。知道了。”

  “天坛打擂,都不准去凑热闹啊!赶紧好好赶车赚钱,娘还想着多攒点,给你早娶媳妇呢。”

  “我就去瞧瞧热闹么,又不上去打!”

  “不成!人马纷纷的,万一出点事,我和你爸咋办?敢去,瞧我不打你。听见了么?”四姑娘举着筷子作势要打,大杨欢笑躲到一旁,突然想起点什么事儿,一愣神,问四姑娘:“妈,您知道我今儿怎么多赚了2吊钱?”

  “那谁知道。”四姑娘端盆洗碗。

  “有人要出银子,买我赶车的马鞭子,说、说是个什么物件!”

  “当!”四姑娘心头一紧,手里的碗落地粉碎。惊恐抬头问:“啥物件?他还说啥了?长什么样?”


  大杨被吓了一跳,赶紧过来扶着惊住的母亲,疑惑道:“没说啥,我当然不卖啦,我跟他说,这是传家的玩意儿,他还笑呢,那人长得跟个教书先生似得,去燕京大学。说话文绉绉的,我不卖,他就不言语了。说了一句啥来着……后会有期。我琢磨着,我爸的这根大马鞭子,别是件宝贝吧?”大杨挠挠头笑了,更觉得母亲大惊小怪。


  “鞭子……后会有期。”四姑娘呆住了。


  大杨对母亲的疑虑满不在乎,他只想去天坛游乐场,瞧热闹。
  天坛游乐场,是民国初年,市政公所创意开办的一处跟东安市场、天桥齐名的游乐场。帝制时代,天坛是绝对的禁地,别说小老百姓,就连王公亲贵文武大臣也不得随意入内,红墙黄瓦守卫森严,跟皇城有一比。每到年节,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在礼仪大臣陪伴下,摆天子大驾,虔诚在此向冥冥中不可预测的皇天上帝为国运昌盛、天下太平祈福,天子天子,便是老天爷的儿子,代天行政统御万方,这套半真半假的活剧,乃是自三代流传下来的老规矩,也不必细说。


  民国了,这些老套子规矩像皇权一样被革除殆尽。为了显示共和,安置点闲散市民,让大家赚点嚼裹儿钱少惹事生非,这才开放了天坛。别说,里头还真热闹。地方宽阔,摆摊设点的老百姓便渐渐多了,什么小吃摊、说相声的、撂地变戏法的、卖各种手工小玩意儿的、摆摊算卦的、耍猴的、卖耗子药的、拉洋片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赶上年节,来逛天坛的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老少爷们吃着看着玩着,在各个场子里钻来钻去,不知道的仿佛进了武侯的八卦阵,连人群都挤不出去,头晕眼花一身热汗,热闹极了。


  这天,大杨在永定门外拉了几个近客,看看日头上升,不少人蜂拥进城,嚷嚷着去瞧外国大力士跟中国人比武,顿时精神大振,吆喝着马,随着大流进了城,直奔天坛而来。
  @无为居士2015 2017-08-09 08:28:03
  @齐州三爷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友慷慨支持打赏。

  

  喜欢老年间风俗典故趣味历史和美食故事的朋友们,可以加我的公众号,很多故事里老北京的典故传闻我在公众号里都做了讲述。

  天坛正门内外人流不息,几乎半个京城里的人都嚷嚷动喽,都来看洋人打擂。做小买卖的也都乌央乌央挤进来,想趁机多赚几个,人声鼎沸吵嚷不息,比三月三逛白云观的老少爷们还多好几倍!

  大杨仗着身大力不亏,满头热汗挤了进来,不等看红墙黄瓦汉白玉栏杆拱桥,耳朵里立即塞满了叫卖声:

  “炸面筋儿,熏鱼儿唻!不香不要钱呐!”


  “咧 包儿咧 咧 包儿得了热地咧,一个劲咧,这包儿热的咧,发面的包儿要热咧!”


  “羊头肉!正宗老马家的!”

  “馄饨!鸡汤馄饨!”

  “ 卖药糖哎,谁还买我的药糖哎,桔子还有香蕉、山药、人丹,买的买,稍的稍,卖药糖的又来了,吃了嘛的味儿呀,有了嘛的味儿呀,桔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呀,打饱嗝,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小子儿不卖,大子儿一块”

  “洋片儿唻!您就再往这儿看呐!穆桂英独创天门阵……”


  …………

  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韵律齐全的吆喝声直震得人脑仁儿疼!眼见好端端的威压巍峨的天坛被撂地小摊占满,不少人也摇头不止,可老百姓乐意看,乐意听,乐意吃。大杨苦笑着瞅瞅卖馄饨的,咽了口唾沫,他有点馋,不过兜里没啥钱,还得给家里买粮食呢。

  好容易牵马挤到擂台边上,大杨都快湿透喽。说是擂台,可也并不在天坛祈年殿、圜丘、祈谷等“圣地”上摆。谁不知道那是祭祀老天爷的地儿,连袁大总统早几年也全服古装来祭祀过,最是神圣,因而就算洋人来了,北洋衙门的官员们也不能、更不敢在那摆。就在圜丘附近的草地上,用木板砖头搭了个一米多高的,方圆两丈左右的台子,台子正北是看台,京城老手艺人搭的棚子,素绸彩缎交相辉映,十分华丽,座位上早有些大鼻子黄头发蓝眼珠子的洋人跟不少道貌岸然正襟危坐的大官谈笑风生。看台下头是些背了枪的警察,有的提溜着木棒子,紧盯四周越涌越多的看客。


  大杨踮脚伸脖看了会儿,洋人大力士还没来,这头,不少雄赳赳气昂昂膀大腰圆、腰系大带、短打扮的汉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慢慢凑过来,有几个双手抱在怀里,怒目而视。对众人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充耳不闻。

  老少爷们一瞧,嚯!都是京城武林中的英雄豪杰呐,赶紧让开几条人胡同,请众位好汉进场。擂台下头早摆了些粗木桌椅板凳,凡是打擂的,现在报名处报名,再等在下头。


  大杨抽个空子,拉车到擂台西角一丈多远的大树下停住,把大鞭子扔到车上,掏出块贴饼子,边吃边等着。


  一旁不少老少爷们正说的热闹:“怎么?敢在咱爷们这一亩三分地儿上找茬?姥姥!不揍他个孙子!还想着是八国联军那档子呢?”

  “没错您呐!您说说,咱们老中国论吃、论武艺,那是独步天下,是他们洋鬼子的老祖宗!切!我就不信,咱们的形意、八卦、罗汉、梅花各种拳脚,打不过他们洋鬼子!”

  “嘘!您二位小点声。”

  “怎么?您害怕啦?”

  “怕什么?”这位显得很知道点内幕:“我听见说啦,这洋鬼子可不白给!那是在老英国、大老美那里练了多少年拳法,见天吃生肉长大的,接连打了十几个国家,楞没遇上敌手,您说,厉害不厉害?”

  “呸!再厉害,能有咱们的功夫厉害?我不信。”

  “不信,您往哪儿瞅!”


  大杨嘴里嚼着贴饼子,顺势往擂台上看,这才发觉,擂台两侧竖着两根长杆子,每根上吊着一副大红锦缎黑漆大字对联。他识字不多,可都认得。


  上联是:拳打北方好汉


  下联是:脚踢江南英豪



  “我日他祖姥姥!”前面有个黑大汉认出了这副对联,其他那些武林中人还懵懵懂懂,他们练功练的好,可认字的不多,一听大汉说了实情,都气得三尸神暴跳,肺都快炸了!

  “妈的,什么娘生的敢夸下如此海口!不如直说这小子给咱们武林中人脸上抹大粪得了!”

  “快叫洋鬼子大力士出来!”

  “对!给老子滚出来!老子三拳不揍趴下他,老子就改姓!”

  武林中人都脾气躁,咋咋呼呼一嚷嚷,前头北洋衙门的小官吓坏喽,赶紧过来点头哈腰作揖不止:“诸位,诸位爷!您诸位都瞧我了!千万别急躁,我知道您诸位都是武林豪杰,您稍等,大力士正在往这儿赶呢!”说完看看众人一脸怒色,矮了半截似得,四处抱拳道歉。


  这些武林众人,谁也不正眼瞧他,还骂骂咧咧:“等?!他他妈以为是谁?!在咱老北京摆谱儿?快去催!再不来,兄弟们就要拆了他的擂台啦!”


  “是、是、是”小官惊慌失措连连答应着,一溜烟儿没影了。
  大家伙儿正等的焦急,外头“吁!”一声,一辆华丽的西洋马车缓缓进来,人们以为是啥贵人,让出个小胡同,等车停下,先下来个油头粉面一身白西装的年轻小伙儿,长得唇红齿白戴着金丝眼镜,十分秀气,领了位披着玄色斗篷的高个下车上了看台,跟众位洋人、大官握手寒暄了好半天,才登上擂台。


  小伙儿冲下头嗡嗡嘤嘤乱说乱嚷的人群鞠了一躬,伸手制止道:“大家安静!安静。下面,咱们按照擂台的规则,开始比试。由中国高手挑战咱们威震各国的大历史,米斯特余先生!上午三场、下午三场,打赢米斯特余先生者,得金杯一只,大洋3000。为了避免纠纷,凡上台打擂的先生们,需提前签合约,失败者,伤残者,死亡者,概不负责!”


  这一说话,又引起老少爷们一阵喧嚣:“怎么地?打死人白打?”。“还不定谁死呢!来,先给我签!我倒要会会这位米斯什么玩意儿!”


  “让你们那个米斯玩意出来啊!先亮亮相!”有几个帮闲的光棍地痞坏笑着咋呼。


  斯文小伙推了推眼镜,一指身边披着大斗篷的人:“下面,请米斯特余上场!”


  那人冷笑几声,随手一脱斗篷,露出一身钢铁似得嘎达肉,一身米色西洋样式的短打扮。众人再抬头看他的脸。刹那“啊!!”响起一阵惊呼!


  原来,众人面前这位“米斯特余”,是个正儿八经如假包换的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此人身高丈二,膀大腰圆,身材魁梧,小络腮胡脸上带着狰狞冷漠。一身腱子肉和傲慢神色,绝然是大英帝国的牛肉、美利坚的面粉、法兰西的葡萄酒、德意志的肘子、小日本的鸦片烟培育出来的“摩登中国人”,皮肤上翻着在爱琴海晒出来的油光,一身纽约最流行的短款运动衫,脚上穿着伦敦时兴的牛皮短靴,气势汹汹抱拳站在那儿,不时对台下惊呆了老百姓露出蔑视和不懈。


  “操他大爷!这、这是个假洋毛子!”半晌,缓过神的几个看客猛然大喊。

  “假洋鬼子?娘的!假洋鬼子来帮着洋人打擂啦!忒他妈不是东西!”

  “滚!滚下去假洋鬼子!”

  “汉奸!无耻!”

  ……

  看台下老百姓们怒吼震天。连看台上的大人们都惊动喽。命人赶来解释:这位米斯特余,是英国籍的,少年跟着爹妈去了英格兰,学习西洋拳术和格斗术,人家不算中国人。

  好嘛,不解释还好,等说明白,下头老百姓更不乐意喽,纷纷嚷着叫他滚蛋。场面喧嚣一片,其他撂地摊子上的人不知发生了啥事,纷纷涌过来看热闹,不多会,场子四周足有两三万老少爷们叫喊。离着近的跳着脚这通骂吆!

  一个贴饼子下了肚,大杨也气的脸通红,吸着气自言自语道:“这还是中国生的玩意嘛,真给祖宗丢人!”

  “祖宗早就不灵喽。”

  一个苍老声音说。大杨一回头,身边不知啥时候站了个瘦干巴老头,60开外年纪,两道灰苍苍眉毛压了小绿豆眼儿,蒜头鼻子阔口,几根稀疏的山羊胡子撅撅着,蓝布大褂黑布鞋,最可乐的他脑袋后头,留着条大拇指粗细的小辫儿。

  “您、您说啥?祖宗不灵喽?”大杨皱眉问。老头背着手闲适盯着台上,正眼也不看他,答非所问:“小伙子,你这赶车的大鞭子不错。”

  “嗨,您这老爷子,看您年纪不小,咋向着外人说话……”话音未落,老头指了指台上。

  大杨闭了嘴。方才那位“米斯特余”说话,他一句也没听见。台下打擂的武林中人早有看不下去的飞身上了擂台。是那条黑大汉。


  


  贴饼子,旧社会北方民间的主食之一。有小米面和玉米面两种,民间老百姓多食用玉米面做的。热着吃香喷喷十分可口,垫饥、撑时候儿。
  @myskyfly 2017-08-13 15:21:08
  请问三爷出书了吗?如有告知下。
  -----------------------------
  谢友支持,第二册已经出版,如果需要签名本,请加我公众号联络。如果不需要,可以直接在当当网上购买。谢谢支持。
  “来吧,假洋鬼子!跟你爷爷比划比划。打赢了,我也不要你那金杯、大洋,你小子在我裤裆下头钻过去,就罢了!”

  米斯特余冲他冷笑几声摇摇头,顿时激怒了黑大汉,没等互相抱拳致意,黑大汉猛然跳过去出拳,就是个黑虎掏心!

  “好!打他丫的!”

  “教训教训他!”

  下头老少爷们鼓掌助威。都看那假洋鬼子如何动作。谁知人家既不亮什么招式,也没套路,上来就是一顿乱打,拳如流水快似闪电,左右开弓,打得黑大汉连连后退,手忙脚乱招架不住,“砰!”被假洋鬼子一拳打中左脸,巨大的拳劲儿像股怪风把黑大汉一个跟头吹下擂台!


  “第一局,米斯特余,胜!”戴金丝眼镜小伙儿眉开眼笑,扭着屁股过来举着假洋鬼子的手高喊。台下众人惊呆了。不到喝口水的工夫,眼瞧着黑大汉就被没招没式的乱拳给揍下来了?!


  黑大汉的同门赶紧过来抢救,一头一脸血的黑大汉闭眼无语,咬碎钢牙,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个假洋鬼子!休走,形意门来会会你!”说着话又是个中年汉子飞身上台,举手投足傲骨英风。

  大杨看的热闹,又气又急,跳脚大骂,可煞作怪,身边的老头微笑盯着他,没事人一样望着擂台上猛烈无情你来我往的交战。



  “砰!”不到片刻,形意门的中年汉子肚子中了一拳,被假洋鬼子一脚踢了下来!


  “第二局,米斯特余,胜!老少爷们,还有没有挑战的?”戴眼镜小伙更是得意,一口小白牙呲出来笑得那叫一甜。


  台下方才还叫好助阵的老少爷们渐渐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有!八卦掌传人特来领教几招!!”“噌!”又跳上来个30来岁的汉子,对假洋鬼子怒目而视。

  假洋鬼子毫不在意,那八卦掌的高手抱抱拳,愤怒满腔,运气提掌,起招踏步急攻,绕着假洋鬼子转起了圈,台下众人瞧着,这人招数凛冽,步伐灵活,避实击虚,出手推、托、盖、劈却如云腾雨雾团团绵绵,密如烟雨,滔滔不绝。这便是有名的“游身八卦掌”了。


  “好功夫!爷们,干趴下他!”

  “好!”

  台下老少爷们渐渐鼓掌叫好。那假洋鬼子却皱眉不语,左蹦右跳,跟跳大神似得,也不知用的啥功夫。

  众人话音未落,假洋鬼子突然如一头莽撞的公牛猛然前窜,左右开弓,噼里啪啦就是一顿乱拳,还没等看清啥招数呢,“砰!砰!”两拳,八卦掌传人被假洋鬼子击中脑袋,鲜血飞溅,一阵眩晕颓然倒地,假洋鬼子嗷嗷大叫两声,一个磕膝盖顶住就是一通乱揍,惊得台下众人惊呼不止。
  “快住手!住手!!”那边看台上一个高大身影断然爆喝,手指定了擂台:“胡闹!打擂本为切磋武艺为本,真死了人你们难辞其咎!”

  那人喊了几嗓子,几个当兵的噔噔噔跑来制止,假洋鬼子这才冲身下早已昏迷不醒血葫芦似得八卦掌高手狠狠瞪了几眼,这才晃着膀子走到擂台中间。


  “第三场,米斯特余,胜!!”眼镜小伙儿跟吃了蜜蜂屎一样,围着假洋鬼子又是端茶又是递水,还拿出手帕子给他擦汗,看的台下一阵恶心。


  “妈的,敢情这俩小子是一对儿杂种兔子!瞧他那恶心劲儿,真他娘臭显摆!”

  “切!才赢了三场,就这德行,咱老北京武林门人多的是,等下午瞅瞅还有谁来!我就不信没人治得了他!”


  大杨意犹未尽,看着心里又疼又恨又怒。疼的是这些武林高手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恨得也是他们,按说武艺都练了多年,咋一上擂台就不管用啦?怒的是假洋鬼子太猖狂了,也不知用的什么狗屁王八拳,没招没式,咋能打赢咱们中国功夫呢?


  摸摸肚子,大杨气的又饿了,贴饼子没了,他只好气鼓鼓坐在车辕上,也不去做生意,等着下午的比试。

  “那是孙老爷子啊。”有认识他的啧啧称赞道。

  “孙老爷子?”

  “啊!前清那会儿,是咱南城的土地爷呐。你外来的吧?”


  老少爷们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些丧气灰心的走了,有些听说假洋鬼子拳脚厉害的涌进来,挤得擂台周围满满当当。可煞奇怪,大杨身边这老头背着手眯眼不言不语,面无表情,仿佛没事人一样。

  再和各位书友吆喝一声:目前《古玩笔记》系列故事的第二季《古玩笔记:悬疑篇》已经出版上市了,当当或京东上已经有货,期待大家的支持。

  《古玩笔记》在天涯开坑连载以来,能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关注,在这里,我感谢、感激大家。

  图书的出版进度比网上的连载慢,也希望各位书友理解,纸书的质量还不错,可以做个纪念。
到顶部